① 印度人的起源,组成。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0亿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德里、拉贾斯坦邦、 哈里亚纳邦、 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也有分布。 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 “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
对印度种族的划分,历来聚讼纷纭。目前,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由B.s.古哈于1935年提出来的。他将印度的种族戈U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亚人(the Proto—Austroloids)、蒙古人(the Mong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纳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北欧人(the Nordics)。
尼格罗人是最早来到印度的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种族实体。“尼格罗”的含义是“黑人”。因此,所谓尼格罗人即黑人。按照人类学家的描述,尼格罗地理人种亦称非洲地理人种,原住于非洲南撒哈拉地区。非洲的刚果人种和开普人种就是典型的尼格罗人种。这一人种的特征是:皮肤呈中等乃至深度黑色,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短小,前额小而凸出,鼻子扁平,嘴唇宽厚。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和普拉衍人身上,在曼尼普尔邦和库奇山区的安加米那加人身上,在南印度森林居民乌拉里人和安达曼群岛的原住民身上,都还可以看到这些特征。显然,他们与非洲黑人存在血缘关系。一些人类学家根据印度尼格罗人目前的居住地点提出一种假说:尼格罗人曾遭到前达罗毗荼人和达罗毗荼人的驱逐。与尼格罗人相比,这些新移民既强壮又聪颖。尼格罗人或被他们同化,或被他们驱赶到人迹罕至的丛林以及孟加拉湾中的岛屿。对榕属树木的崇拜,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曾与繁育和灵魂相联系,在印度也很流行。这可能与尼格罗人的原始信仰有传承关系。在印度流行的某些对鱼类、动物和植物的图腾崇拜观念,也同样可能源于尼格罗人。部分印度尼格罗人使用弓箭打猎。因此,有些人类学家认为,应当将这一起到延伸人类臂膀作用的原始工具的发明归功于他们。印度尼格罗人的存在,也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四散开来的流行学说提供了佐证。
在尼格罗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至于原始澳大利亚人从何而来,学术界众说纷纭,迄无定论。一种学说认为,他们很可能是在冰河时期沿着陆桥来到印度的,就像印第安人在冰河时期穿越白令海峡从亚洲迁徙到美洲那样。还有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澳大利亚人未必来自大洋洲,但是他们在血统上与一些属于大洋洲的南太平洋群岛上的土着人种关系极为密切。另外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他们似乎来自巴勒斯坦。这一种族的特点是,头发卷曲,肤色发黑,鼻子扁平,嘴唇宽厚。显然,他们在体貌特征上与尼格罗人有相I司之处。现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蒙达人、高尔人、桑塔尔人和比尔人普遍认为就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他们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库龙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原始澳大利亚人信奉泛灵论。见于上述印度部落民中那些带有泛灵色彩的仪式,即为原始澳大利亚人的遗风。泛灵论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为印度东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笃信。他们轻易不对树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该邦还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也有的学者,如英国着名人类学家阿瑟.基思爵士(Arthur Keith),对于印度人种外来说持怀疑态度,认为印度次大陆原先不可能是一片人种的真空。
以蒙古人为主体的亚洲大陆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来
② 为什么印度人遍布全世界
印度移民在许多国家占据重要地位,在一些国家处于主要地位,成为这些国家的主人。印度洋中的岛国毛里求斯属于非洲,大部分人口属于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后裔。毛里求斯附近的岛国塞舌尔,也有大量的印度移民。马达加斯加的印度移民也比华人多。在东非国家,也有一些印度后裔。
在东南亚的前英国殖民地中,有大量的印度后裔。比如,新加坡8%的人口是印度后裔,马来西亚7.4%的人口是印度后裔。
在太平洋的岛国中,斐济44%是印度后裔。
在拉丁美洲的牙买加有大量印度后裔,圣卢西有少量印度后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40.3%是印度后裔,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大族群。圭亚那48%的是印度后裔,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大族群。圭亚那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48%的印度移民,等效于为印度人占领了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一个浙江的面积。圭亚那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保护自己国民,使自己的国民能更好的生存,使自己国民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更多的繁衍自己国民的后代。
从以上统计看,印度海外后裔基本可以控制的国家数量有3个国家。毛里求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占重要地位的国家一个,斐济。
华裔只在一个国家(新加坡)占据主导地位,其它国家都是相对次要的地位。对比海外华裔,印度后裔还是很成功的。美国的华裔多,美国的印度后裔也不少。英国的这些殖民地变成了印度的实际殖民地。印度后裔在其它的非英国殖民地数量也很大。就是在英国,这个印度的前宗主国,也有大量印度的殖民者。虽然在过去,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实际情况是,殖民印度的英国人,远没有殖民英国的印度人多。实际效果恰恰相反,英国更象是印度的一个殖民地。
海外的印度后裔没有海外的华裔更加留恋自己祖先的国土,这可能与文化有关,也可能与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关。海外印度后裔对印度发展的贡献,没有海外华裔对中国发展的贡献大。
③ 印度在美国有多少人口
印度在美国有4085828人口。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美国共有4,085,828名印度裔居民,占美国总人口的1.3%。这些印度裔移民主要分布在纽约、新泽西、加利福尼亚、华盛顿、德克萨斯州等地。
④ 印度高种姓有多少人
问题一:印度有多少高种姓人口 印度高种姓的真实生活 真正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原本就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优势,而“贱民”、部落民等人群又可以通过预设配额获得上升通道,因此贾特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人群就被置于极其尴尬的地位,同时受到两面挤压。全印度贾特人口总数多达8200万,分布在哈里亚纳的贾特人占邦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与此同时贾特人也彼此抱团形成很强的政治影响力。因此,受到经济、社会压力的挤压,但是又有一定政治影响力的贾特人自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开始大规模的社会运动,要求 *** 将他们纳入“其他落后阶层”以此获得预设配额的特权。
问题二:印度都有哪些种姓等级? 您好,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特有的一种等级制度,它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产物。按照这种制度,每个人一出生就属于一个特定的等级,职业也是世袭的,各等级间界限严格,不能通婚,不能交往,甚至不能同井而饮、同席而坐。即种姓是指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不准外人参预的社会等级(身份)集团。种姓在古梵语中称“瓦尔纳”,意为“肤色”、“品质”;印地语叫“�^提”,意为“种”、“出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意译为“种姓”;葡萄牙人称为“卡斯特”,意为“族姓”、“出身”。早在奴隶制时期,印度社会即已分四大等级:“婆罗门”(僧侣)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刹帝利”(贵族、武士),掌握政治、军事实权,是古印度国家的世俗统治者;“吠舍”(农牧民、工商业者),多属被剥削的小生产者;“首陀罗”(奴隶、杂工、仆役),是没有任何权利的被压迫、被剥削者。这种制度主要盛行于印度教教徒中。被印度教奉为圣书的《摩奴法典》,把这四个等级的起源归于梵天(造物者)身体的四个部分,即婆罗门出自他的口中,刹帝利出自他的双臂,吠舍出自他的双腿,首陀罗出自他的双脚。印度教的经典还认定前三种等级的人是可以获得“再生”的,而首陀罗则没有这种权利。随着阶级分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后来在恒河流域的一些王国里,原来的四个等级又被细分为许多等级(亚种姓)。结果种姓日益增多,制度日趋复杂。在原来的种姓之外,又出现大批“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土地,没有权利,只能在农村当佃、雇农,或在城市从事“不洁”行业,如洗衣、制革、屠宰、清扫等,他们的人身和用过的东西都被认为是“龌龊”的,他们不能同其他种姓的人接触,不能进入寺庙、学校等公共场所。现代的种姓制度共分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以及被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的第三等级。印度的种姓制度破坏了人民团结,阻碍了社会发展,对整个社会起着极大的分裂作用。印度独立后,曾经制定法律禁止种姓歧视,不过在今天封建关系占主导地位的印度农村里,种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印度社会中仍有很大影响.CSST中国留学生境外服务团队 本次回答人:Ms.Pirate中国留学生网(印度) 钉ndiastudy
问题三:印度高种姓有哪些 印度的高种姓有哪些 但是一般高种族不会和低种族结婚,一是不允许及观念,二是生出来的就是贱民了。即使有也大多是高种族男人娶低种族女人,反过来的非常少。 追问: 但听说婆罗门和刹帝利之间是会通婚的,刹帝利把女儿嫁到婆罗门要双倍嫁妆,如果是刹帝利男孩娶婆罗门女孩,嫁妆又怎么算呢?还是说女儿代表父母的颜面,婆罗门家族根本不允许女儿嫁到低种姓家里? 回答: 差不多,一般不会把女儿嫁给比自己低种族姓氏的,现在虽然松一些但还是没什么,印度的等级观念是非常严格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的确会通婚,但也是像你所说的那样刹帝利把女儿嫁给婆罗门,付双倍嫁妆。 在印度来说,女的可以高攀,但不能下嫁。男的就没那么严,娶低种族的也可以。总之就是可以娶比自己低的,但不能嫁比自己高的。
问题四:印度在古代有多少人口?四大种姓分别占百分之多少? 印度从古至今都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稠密地区,至于四大种姓制度那是在天竺古王国时代的印度存在,这之后的历史,种姓都是名存实亡,印度社会上几乎不停的产生亚种姓群体。
印度建国时贱民比例大约是15%,不过1947年印度 *** 宣布取消种姓制度以后就各种姓阶层数量只能估算了。
问题五:印度人高种姓和低种姓怎么区分 印度人高种姓和低种姓比较难区分因为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只要知道种姓是世袭的就可以了
但是种姓与姓氏不同如果过高种姓的男性跟低种姓女奴的后代还是低种姓的奴隶
有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佛祖家族的长老跟低种姓女奴的女儿伪装成公主嫁给邻国,被邻国认为是受到了侮辱,直接导致了释迦族的灭亡。
种姓其实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阶级人为划定界限,与统治者的血源有直接关系,比如由于雅利安人最后居上,所以一般高种姓的人肤色都较浅,而低种姓的人肤色都相对较深。
每个人的种姓生下来就被固定当然也有例外传说中只有大黑天为4个人改过种姓
问题六:印度各个种姓、贱民占人口比例各自是多少? 贱民大约是15%,不过1947年宣布取消种姓制度以后就只能估算了
问题七:印度有什么种姓? 种姓 印度婆罗门教主张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种姓(Varna):婆罗门(Brahmana,祭司),刹帝利(Ksatriya,贵族),吠舍(Vaisya,平民),首陀罗(Sudra,奴隶),各种姓之间不能通婚,身分、职业世袭,另外还将战俘以及不遵守种姓制度的人列为不可接触的贱民――旃陀罗(达利特)。虽然印度许多新的宗教(如佛教)的成立都是基于反对种姓制度,但在婆罗门教融入印度教后,种姓制度仍维持一定的影响力。即使现今印度宪法赋予人民平等权,种姓歧视的残迹仍存在于社会中。 印度人口2008年估计有1,147,995,898人,排名世界第2,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恒河平原。印度的识字率为61%(男: 73.4%;女: 47.8%),性别比是1.064 男/女,预期寿命68.59 岁,人口增长率为1.606%,出生率为22.69 /1,000 人。印度由于贫富差距大,都市中有不少的贫民窟,传染病窜流:登革热、疟疾、日本脑炎、甲型肝炎、E型肝炎等危险程度皆高。CSST中国留学生境外服务团队 本次回答人:Zacyi中国留学生网(印度) indiastudy
问题八:印度人是怎么区分高低种姓的 历史老师告诉你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成四大种姓,由高到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此制度与古代其他国家地区等级制度不同(最最 *** )的是人一旦出生,你的种姓(等级)不能因为财富和官爵的变化而变化。俗话说就是出生就定死了。
今天虽然早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它的残余依旧根深蒂固影响着印度。
问题九:印度各个种姓、贱民占人口比例各自是多少 80分 印度早告别种姓时代了,那是古王国时代的印度,这之后的历史,种姓都是名存实亡。
⑤ 温哥华印度人多吗
多,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有件事已经成为现实:印度人要占领全世界了。
美国、英国、澳洲……移民国家还是非移民国家,印度人都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加拿大,可以说是占了少数族裔的半壁江山。
据CIC News报道,印度已经成为加拿大人才来源的第一国家。
在2021年,加拿大迎来了超过40.5万名移民,创历史新高。其中,有近三分一是印度裔。
同时,加拿大还接收了近45万名国际留学生,其中印度人占总数的近50%。
此外,有超过1万名印度人通过临时外国工人计划(Temporary Foreign Worker Program),移居加拿大。还有约13万名印度人通过国际流动计划(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获得了工签。
CIC News认为,印度新移民数量这么多,有国际和加拿大国内两方面因素。
在国际上,印度中产阶级人口不断增长,他们拥有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 批准签证所需的教育水平、语言技能、工作经验和定居资金。
这些条件对于所有希望移居加拿大的印度人来说都很重要,无论是永久居民、外国工人还是国际学生。
另一个重要的国际因素是,美国移民通道越来越闭塞,导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在美印度人移居加拿大寻求PR。
在国内,加拿大进行了多项对印度人大有裨益的重大移民政策改进。
2015年,IRCC引入了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来管理其主要的联邦经济类移民项目。
里面的综合排名系统(CRS),根据候选人的年龄、教育程度、语言技能、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因素(例如是否拥有加拿大教育和工作经验)对候选人进行评分和排名。
鉴于他们拥有的上述特征,印度人往往在CRS系统里表现良好,并且很容易成为通过EE获取枫叶卡的主要新移民来源。
比如,印度人的高英语水平,使他们比许多其他国家的国民具有显着优势。
此外,IRCC于2018年推出了Student Direct Stream (SDS),以允许符合条件的印度人快速获得学签。
SDS也比通过正常途径申请学签的通过率更高。印度人在加拿大完成学业后,拿到毕业工签(PGWP),继续在这里工作,就能在EE,以及许多其他加拿大移民计划(比如省提名)中利用自身优势成功移民。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主要国内因素是,加拿大大量的印度侨民,以及印度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日益流行。
这有助于印度移民在加拿大找到家的感觉,并支持他们安家乐业,融入本地生活。
如果仅从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加拿大印度裔人数为137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3.8%,不及华裔人数177万人和总人口占比5%。但就影响力而言,印度移民在加拿大政坛创造的纪录远远超过华人。
其中第一位亚裔省长为来自印度旁遮普的BC前省长杜新志(Ujjal Dosanjh),第一位国会政党领袖为祖籍印度旁遮普的联邦新民主党领袖驵勉诚,第一位亚裔国防部长为出生在印度旁遮普的石俊(Harjit Sajjan)。
此外就上届大选结果来看,共有17名印度裔当选国会议员,当中还诞生了第一位亚裔女性国防部长阿南德 (Anita Anand)。
包括政治领域以外的北美企业界,只要一个印裔上位,他或她底下的正式员工或临时工助理几乎全是印度人,有的是宗亲关系,有的则是同一个宗教信众。
在温哥华,经常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出租车、大型货车行业、邮政系统、机场地勤,农场庄园在加国几个大型都会区里,基本上被印度人垄断,连建筑公司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印度人经营。大温地区的素里中部地区更是如同印度人的解放区,印度寺庙、印度餐厅、印度商贸城比比皆是,大街上穿着纱丽的印度妇女随处可见,仿佛到了印度的一个村落。
印度人社区里,招牌只以旁遮普语书写,经常看不到英文,但白人不介意,媒体也不会批评。印度移民做出什么不守规矩的事情,西方媒体也不会特别挑出来说。甚至连大温枪击案死者和嫌犯几乎都是印度裔,媒体和社区也不会像处理华人新闻一样,刻意去强调族裔背景。
很明显,印度人在加拿大,某些程度上混得比华人更好。
对此,不少华人网友有感而发:
“以后加拿大可能是印度人的天下了,因为他们生孩子确实很迅猛。”
“其实印度人最喜欢去的国家是美国,因为美国绿卡太难拿了,就退而求其次来到了加拿大。很多印度单身年轻人都把加拿大做跳板,始终想去美国找工作,问为什么?他们说那儿的工资高,机会多。另外,印度人特别抱团,一个地方出来的人,先来者都会诚心照顾后来者,当人人在各自事业发展中,就建立了关系网(
⑥ 请问新加坡的华人和印度裔有多少人啊
截至2021年8月,新加坡的华人占新加坡人口的74.2%。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数新加坡华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还有峇峇、娘惹等。
人口
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来从欧亚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其移民社会的特性加上殖民统治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新加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社会特色。 2017年6月,总人口561万,公民和永久居民396万。 2018年6月,总人口约564万。
截至2021年8月, 总人口570万,公民和永久居民403万。华人占74%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新加坡
⑦ 印度人口2020总人数几
截止2021年,印度人口13.24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全国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其余分别为: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纳达族占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7)印度人后人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印度文化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
印度-雅利安语支及达罗毗荼语系分别为印度主要语支,分别占总人口的74%及24%,其他语言则属藏缅语族、南亚语系,印度未订定国语。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约30%人口使用,为印度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已经在1965年终止了它唯一官方语言(或与印地语相同的)的地位,但依旧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亦是全国性的通用语言,主要在政治和商业交往场合使用,英语在教育方面也相当重要,尤其是中等及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