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网友问:为什么印度比中国发达
我们知道,印度比较能拿得出手的,是其所谓的“民主”体制。印度精英很多都认为印度比中国要发达得多,这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印度长期的偏面宣传,媒体总是黑中国,很少正面报道中国;第二是印度的精英很少来中国,不了解中国的现状。
印度和中国都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浴火重生的,印度因摆脱英国殖民而独立,而中国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赢得了新中国的建立。印度因为有几百年的殖民历史,其工业体系发中国发达,经济总量也高于中国。而中国因为长期战乱和被列强榨取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已经非常虚弱。
因为中国底子太薄,加上帝国主义封锁,中国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产现工业化和国防自给,长期的抽农补工虽然使中国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了,但是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却长期得不到改善,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是以中国农民的忍辱负重换来的。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制造业所有门类的国家,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占领了世界市场,一方面中国可以实现高度自给!
改革开放以后,凭着中国前三十年的积累和农业包产到户所培植起的巨大 市场,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印度却因为土地的私有,农民反对征用土地而大大限制了工业化,导致印度至今都没有办法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改善的成效也不显着,印度现在国防装备主要靠进口,发达的主要是软件代工和化工,其他工业和服务业都欠发达。印度本来可以依靠与中国相邻的有利条件,利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实现工业化,但是由于印度对1962年战败不肯释怀,所以对中国采取了敌对政策,限制了人家也限制了自己。
2. 印度人大多贫困,为何据调查他们的幸福指数却挺高
印度这个国家不仅不算大,而且还很贫困,本来国家就不算发达,领导人和全国上下还坚持多子多福,国土面积只有我们国家的不到三分之一,人口数量就已经和我们持平了,这种恶性的循环下,印度的经济水平只可能会越来越差,“贫困”当然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印度人民幸福指数高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关系,他们认为今生受的苦是为了来生的幸福做准备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发展的不好,国家经济水平,个人收入水平不高,但是印度的民众还喜滋滋的觉得自己很幸福的原由。
3. 印度基础设施差,人民幸福指数却还挺高,为什么
就正如我国在七八十年代一样,那个时候虽然是一穷二白,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人民的幸福指数还是较高的。现在生活虽然富裕了,可是很多人却感觉不到幸福,甚至还十分怀念那个时代。
人的幸福指数从来都不是由物质来衡量的,只要精神上能够获得满足就会觉得幸福。尽管在外人的眼中,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实力较弱,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可是印度人因为精神上有了归宿,很懂得知足而乐并自得其乐,于是其生活中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4. 卡塔尔为何演变成为了印度富人的家乡
其实出现像现在的这个状况,其实最主要还是由于卡塔尔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要想深入去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一下卡塔尔是位于什么样的地方,根据地图上显示,我们可以看卡塔尔它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个君主立宪制度的酋长国家。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都应该可以知道了,沙特阿拉伯他们的国家来说,主要支柱产业其实就是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的话是属于他们的财富,所以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相当高的,所拥有的人均财富也是相当高的。
综合以上,我们就应该可以了解到卡塔尔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资源造就了它的经济和财富,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资源的存在,使她的国家存在着非常多的富人,也让让他吸引了更多的印度富人,最后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印度富人的家乡。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回答了,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没有写其他的看法的,或者是你认为卡塔尔为什么会演变成印度富人的家乡呢?
5. 印度人大多穷困,但为何幸福指数还那么高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幸福与金钱无关,与心灵相连”,也就是有钱并不一定幸福,关键是心灵的满足。这个观点很多人都不认同,因为在现在物质经济中,物质必然成为主导因素。因此,越富裕的国家,应该越幸福,如中东石油富国,还有北欧国家等。但是这个放在印度身上却正好验证,印度人大多数那是穷困潦倒,但是印度的幸福指数为何还那么高呢?主要是三点原因。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我国的国家,但是GDP只有我国的零头还不到,因此,人均GDP是我国的六分之一。整个印度人均GDP才1000多美元,跟很多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一个水平,甚至还低于他们。光是看这数据,印度那是穷到了极点啊,而且在印度很多大城市也确实如此,如孟买,一半以上的人住在贫民窟里面。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幸福指数调查来看,印度幸福指数非常高,比我国高太多了,甚至高过发达国家。90%的印度人表示,如果有来生,还要做印度人,而不愿意做其他国家人,因为他们认为印度人最好,最幸福。
而且我们看到印度街头,大量无家可归的人,贫困的人们和孩子,他们脸上大多那也是笑容,说明确实快乐了。这个跟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我们可能认为印度人这么穷,那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仍恰恰相反,活的很好。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是三点。
第一,宗教因素。
印度大多数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跟佛教,跟基督教、 *** 教的差别是,强调“苦修”,认为吃苦那是上天的恩赐,那是幸福,只有受苦多了才能进入天堂,才能在来生有更好的待遇。所以我们看到为何印度有那么多的苦行僧,为何有那么多人吃苦脸上还带着笑容。因为这从他们内心来看,这不是苦,这是在修行,因此,不会觉得痛苦,反而是轻松快乐。
第二,做到了公平。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穷没关系,大家都穷,而且社会公平,这也没关系。而因此这一点做的很好,对于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做到了社会的公平,这也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留下来的所谓民主的制度,在印度,人人平等,不因任何条件实行歧视。
比如说,残疾人占比8%,那么在公务员,社会工作方面,必须预留8%的职位给他们。而且印度每个人都有权利参与任何政治活动,有权利干任何事。在面临的所有的抉择的时候,给予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印度族群复杂,几乎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党派,都有自己的通道,所以就像我国40多年前那样,大家穷,但是都穷,都很开心。
第三,没有压力。
印度虽然穷,但是从英国人那里继承了两样好东西,那就是免费的医疗和均等化的教育。解决了最大的两个问题,印度实行免费医疗,穷人再穷也看得起病,到公立医院基本不花钱,而且药价因为有仿制药也是很便宜,所以印度人看病无压力。
在教育方面,印度90%以上的学生都上公立学校,而印度每年拿出GDP的4%投入教育,使得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习费用都非常低。即使大学也基本花不了几个钱,而且针对穷人基本还能免掉。所以印度人虽然穷,但是没有不安全感,没有啥压力。所以,印度人虽然穷,但是觉得自己活的幸福,并不苦。
6. 印度为什么贫富差距这么大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有人将其概括为发展原因、体制原因和制度原因三个方面。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和社会进步,必然会出现经济收入增长快慢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是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也有人认为,印度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促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有学者举例说,在金融领域市场化的初级阶段,许多人依靠投资金融产品一举跻身富裕阶层,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谁与市场化过程能保持着同步的关系,谁就有可能率先富裕起来。总之,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可能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印度税收制度不健全,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限高”措施,而基础阶层缺乏必要的“兜底”条款,同样是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
7. 印度对中国的优势有哪些
印度学生:“中国比印度差很远!”
表面上看,中国比印度先进富裕,中国的GDP和人均GDP两项指标都是印度的两倍,人口比印度只多出约12%,按说中国要比印度富裕。但真实情况确相反,从我在中国生活的两年半的所见所闻,真实的中国人比印度人生活艰难的多、苦的多。
印度农民没有苛捐杂税。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中国差不多,但印度农民自给自足,国家根本不从农业上提取税收,也不象中国地方有那么多官员要养活,尽管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落后,这主要是印度农民懒造成的,要是印度农民有中国农民这么能吃苦,印度农村肯定要比中国富裕,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的农民,有最高的农业单产,但中国农民被压迫的太深,税赋太重,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印农民比中国农民轻松的多。
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动自由。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暂住证,印度不需要,也没有因为暂住证被关押被打死的情况。印度人可以在总统府的对面要饭,也可以在象中国长安街一样繁华的地段搭棚生活,根本没有人以影响市容而象赶鸭子一样到处赶。印度也没有象中国一样到处打砸摊主的城管,也不会因为三轮车影响政府形象而被取缔。在印度,只要你能在某个地方找到谋生的门路,没有人管你,而在中国就严格的多,官员们关心对外形象重于关心百姓生活。
印度人的工资水平高于中国。中国有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劳动成本比印度低的多。以电视机为例,此次美国对中国实行反倾销,就是以印度的电视机价格为参考的。印度的原材料及其它成本不会比中国高,唯一高的是劳动力成本,而中国电视机价格低就是因为劳动力工资低。在中国的很多工厂里工作的中国工人的收入比印度产业工人工资低的多。一些合资企业到中国开工厂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中国人最能吃苦、工资最低。这些外国工厂在印度根本开不起来,因为印度人要的工资这些老板给不起,印度人也没有中国人牛马般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中国相对高的GDP没有让人民得到实惠。中国的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人民难以从中得到实惠。以汽车为例,中国连乡镇村的官员都可以坐上进口高档轿车,仅此一项每年就消耗了中国GDP总值很大的一部分。而印度这种情况是绝对没有的。除国家用于外事活动外,印度政府官员都坐印度自产的“总理”牌轿车,印度象国防部这样的强力机关连空调都没有,而中国所有的政府衙门都是富丽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员公款吃掉的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印度很少。这些都是民众的钱,所以中国虽然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人民肯定享受不到实惠。况且,中国的GDP在剔除水分后的真实数字是多少,大概没人能说清楚。印度没有那么多大盖帽。在中国大盖帽满天飞,“九项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是中国特色。这些大盖帽都是冲着人民来的,每顶大盖帽都是人民的负担。印度没有这么多大盖帽,即使你戴着大盖帽也不能向人民乱收费。中国人光养这些大盖帽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谁也不清楚中国人要花多少钱来养他们。一些大盖帽领导贪了太多的钱以后卷辅盖走人跑到国外去。据中国自己报道,近年来卷款外逃的官员有好几百人,这些人带走的财富估计可以供养几千万儿童上学。
印度没有官员终身制。印度上至总统下至部门,在任是官员,享受国家的各种待遇,但下来后和平民一样。但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只要进了官场,除非因腐败被抓起来,否则国家要养一辈子,直到死为止。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的官员总数和法国总人口差不多,这还不包括乡村及编外的官员。而中国的国民总值比法国还低,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人的负担比印度大的多。
印度没有中国普遍存在的烂尾楼。在中国城市随处可见烂尾楼,这些烂尾楼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十亿,要统计中国的烂尾楼到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少资金存入烂尾楼里多登天还难。可以说每幢烂尾楼都是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每幢烂尾楼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汗投入了这个黑窟隆,这种现象在印度很少见,这也是中国特色。
总体上看,中国的GDP虽然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被要养活比印度多数倍的官员队伍、要养活无数的公车和公车司机和修理费、要喂饱中国官员庞大的将军肚、要装满外逃官员的行李箱、要养活无数的大盖帽,中国的那点GDP余钱肯定不多,用于人民福利的钱不会比印度多。
------------------摘自印度留学生感悟
8. 报道说印度是贫富差距严重的国家,那他们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们对于印度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脏乱差上,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印度的富人阶级是非常的富有的。他们的富人阶层的财产可能还要超过中国,但是贫民的生活水平可能和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差不多。
综上所述,印度的贫富差距就相当于中国现在和改革前的比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穷人特别穷,缺衣少食。富人即使是用富可敌国都没法概括。
9. 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严重,农业却很发达
你的认识可能有误喽,事实上印度的农业相对中国而言,那是相当地不发达呢,具体理由如下:
1、印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1.43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6公顷,约为我国的两倍。在国土面积中,耕地面积约占47%,印度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年降雨总量为39300亿立方米。印度境内河流众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恒河,全长2700公里,支流10余条,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戈达瓦里河,讷尔默达河,克里希纳河等。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2.8%。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为凉季,3—5月为夏季,6—9月为西南季风雨季,10—12月为东北季风期。北方气温最低为150C,南方气温高达27℃,几乎全年都是无霜期,全年均可生长农作物,热量资源相当丰富。
2、因为印度70%左右的人口都是农村人,有略高于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以2011年的数据显示,从1980年以来,以1999年至2000年价格为基准的农业产值的五年移动平均值从未超过4%的增速。只是在最近两年,其增长速度才脱离了90年代早期以来一种相当稳定的下降趋势。
3、下面援引一篇印度《印度商业在线》2011年12月18日文章。
原题:中国的农业经验值得印度决策者学习
全球食品安全和食品价格上涨与印中这两个亚洲大国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水平上升已令民众对高营养和高热量的摄入增加,这进一步加大对两国农业的压力。
对比印中两国,尽管中国耕地面积比印度少,灌溉地面积与印度相当,但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印度的两倍。两国都面临周期性干旱和洪水。印度一直在忙着应对河流相关工程的环境影响问题,政府关于淡水储量和可持续问题的政策一直受到决策缓慢的拖累及环保人士的反对。而中国已启动许多大型水利工程,比如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工程。
印中每年都进行粮食储备,印度约为5000万到6000万吨,中国约是1.5亿吨到1.8亿吨。由于巨大的粮食储备,食品系统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不大,这帮助中国在艰难时期遏制了食品通胀。就粮食储备基础设施而言,中国有能力储备2亿吨小麦和大米,而印度的储备能力只有8700万吨。
两国农业政策的目标都是实现自给自足和食品安全。中国通过使用高产种子、化肥和杀虫剂来大力提高粮食产量。在粮食消费滞涨和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肉类消费量日益增长的推动下,中国还把焦点放在经济作物上,北京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大力投资农业研发,尤其是培育高产量稻种。
尽管印中在一些政策上具有相同点,但在农业市场、补贴及合作融资制度上有明显差别。印度是土地私有制,中国是集体所有制。中国政府对农民直接补贴,印度是间接补贴。与印度相比,中国具有成熟完备的商品交易所和期货市场,有更严厉的政策限制将耕地转作非农业使用。与印度不同,中国制定最高限价来把食品通胀的影响降到最小。
印度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农业贸易有限,2011年农产品出口250亿美元,进口80亿美元。中国则拥有自由的农业进口政策,是全球商品最大进口国之一,2010年农产品进口650亿美元,出口300亿美元,农贸价值是印度的3倍多。中国的农业贸易赤字在增加,但通过制造业和电子商品出口得到平衡。这令中国能够将食品通涨维持在6%以下,印度则超过10%。▲【作者沙鲁巴·巴特,陈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