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历史上有哪些军事强国

印度历史上有哪些军事强国

发布时间:2024-03-27 06:26:18

‘壹’ 古印度列国时代的兴亡过程是怎样的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的初叶,古印度出现了以城堡为中心建立的国家。到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有了20多个国家,其中又以16个大国闻名,从此开始了古印度史上的列国时代。有关列国时代的史料,主要来源于早期佛教和耆那教的文献。而佛教文献更为重要些,所以列国时代又被称为“早期佛教时代”。

约公元前600年,印度次大陆各个部落大部分已经过渡到国家,其中主要的有强大的十六国,佛教文献习惯地称为“十六大国”。它们是:鸯伽、摩揭陀、迦尸、居萨罗、跋沙、阿般提、居楼、阿湿波、婆蹉、苏罗婆、乾陀罗和剑浮沙。其中乾陀罗、剑浮沙在印度河流域上游,婆蹉在拉贾斯坦,阿般提在温德亚山脉以北,阿湿婆在温德亚山脉以南,其余的都在恒河流域。这说明,随着雅利安人向恒河流域扩张,恒河流域已经取代了印度河流域成为古印度文明主要的活动舞台。十六国是指主要的国家而言,事实上,还有一些小国向国家转变的部落联盟存在,如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考利耶国等。所以,十六国只是一个概称。这些国家都以一个较大城市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版图包括周围农村地区,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都属于区域性国家。

就政体而论,在这些林立的国家中君主制占大多数,只有少数是共和制。共和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首脑经推选产生,重大事务由一个高级会议决定。参加这个会议的成员为刹帝利、婆罗门贵族家族首领。这是贵族共和政治,是一种向君主制转变的过渡形式。国家机器在逐步发展,部落长老会议和全体成员会议名义上还存在,但已失去作用。军队已成为领津贴的常备军,兵种有步兵、骑兵、战车兵和象军。王权神授观念开始出现,神赋予国家以神性需要婆罗门的中介作用,而婆罗门又需要国王的布施,这就为国王与婆罗门的紧密结合、互相依存提供了新的需要和可能。宗教和行政是分离的,宫廷有主祭司负责祭祀、占卜和充当国王顾问,但他并不是行政官。国王手下有分别管理行政事务和军事事务的官员。地方行政官有千村长、百村长、十村长,最基层是村。那时国家立法和司法制度初具雏形,旧的平等的部落立法已失去作用,新的法令由国王颁布,由此产生的法令具有最高权威性。婆罗门法学家也开始撰写建立在种姓制度基础上的法经法典,逐渐形成在本宗教领域内有影响的宗教法。案件由各级官员审理,国王是最高法官。判案以国王颁布法令为依据,宗教法对判案也有一定作用。

税收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税,税率一般为总产量的1/6,所以国王又被形象地称为“六分之一享有者”。已有专门税收官员收税,一般由村社长老协助。

在不断争战中,摩揭陀在列国中脱颖而出,逐渐强大起来。至公元前4世纪,整个北部印度几乎受控于它,至此,摩揭陀成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地域性的霸国。

公元前6世纪,频毗沙罗王(约公元前544~前493年在位)统治摩竭陀,建都王舍城。频毗沙罗王所扮演的历史角色跟中国的秦始皇非常相似,他在经济上发展农业和铁矿业,在外交上东联西并,纵横捭阖,有统一整个恒河流域的野心。

大约在公元前542年,频毗沙罗王开始了他的统一进程。为了取得南面的出海口,他选择鸯伽国为首先消灭的对象。他首先通过联姻方式与鸯伽国的邻国结盟,以孤立鸯伽国,切断它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他接连娶了3个妻子,分别来自强大的居萨罗国、跋沙以及旁遮普,这都是鸯伽国的邻国。通过联姻达到政治目的后,见时机成熟,频毗沙罗王下令大举进攻鸯伽国的都城昌巴。昌巴是一非常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它不仅是恒河下游的重要河港,也是通向南方东海岸的重要港口。频毗沙罗王如愿征服了这个国家,派儿子镇守。遗憾的是频毗沙罗王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他的统一大业,就被自己的儿子弑杀了。

公元前493年左右,弑父篡位。有着如同他父亲般的野心,他登基后继续向整个恒河流域扩张。为了推进摩揭陀国的统一霸业,可以说是六亲不认,他首先进攻了舅舅统治的居萨罗国,并最终吞并了居萨罗国。尔后又开始进攻另一个有亲属关系的邻国跋沙,经过16年的艰难战争才占领其都城吠舍厘。还是位极富创造力的有才干的君主,他结合战争中的实际经验发明了两种先进武器:一种是能发射硕大石弹的驽炮,一次可杀死百十来人;一种是新式战车,车上系有可旋转的钉头锤,战车奔驰起来有巨大的杀伤力。依靠这两种新式武器,击败了以跋沙为首的联盟,成为了东部印度的霸主。由于新攻占的地区都在摩竭陀的北面,加上恒河水运越来越重要,继承人乌代因此将都城迁到恒河与宋河的汇合口,建立了华氏城。

摩竭陀国在难陀家族统治时期达到鼎盛,于公元前4世纪最终完成了几代帝王的夙愿,统一了恒河流域,使摩揭陀成为恒河流域真正的霸主。这时的摩揭陀领土包括整个恒河流域和部分中印度,成为印度次大陆第一强国。这时其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以军事的发展最为突出。摩竭陀国的兵种分工已细化,有步兵、骑兵、战车兵和水兵,还有劳工、侦探和地方向导辅助。军队规模也颇为壮观,据希腊文献提到,摩竭陀的难陀王朝末年有步兵20万,骑兵2万,战车2000辆,战象3000头。战车一般是马拉,也有的是驴拉。步兵穿棉布军装,骑兵可能有盔甲,均执有生牛皮做的圆盾、双刃剑、长弓、铁镞竹杆箭。但摩竭陀的末代统治者丹那?难陀是一位十分残暴的国王。他横征暴敛,引起各阶层人们极大的不满,所以他的统治并不巩固。这时,一个叫旃陀罗笈多的人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腐败的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

随着难陀王朝的灭亡,古印度的列国时代由此划上了句号。随后孔雀帝国兴起,标志着古代印度进入中央集权制大帝国时期。

‘贰’ 印度公布世界军事强国榜单:美国只排第二,第一名是哪国

印度这个国家一直以来宣称本国的综合国力是世界第三,因此也在中文互联网上喜提了“阿三”的称号。然而根据《印度斯坦时报》所公布的世界军事名单之中,对于一直以来标榜世界第一的美国而言,在这次印度所公布的排名中喜提第二的美名。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三,而印度排名世界第四。根据印度此番的排名之中,中国的军事实力位居世界第一。此次印度对各国军事实力排名主要是根据现役、预备役预、海空军能力等方面综合进行计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亚洲,欧洲的主战场,两国之间损失惨重丧失了大量的人口。美国在太平洋战役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其损伤的人口还是远不足中国和苏联。面对士兵数量的减少,美国政府开始大量的依靠于雇佣兵。而依赖募兵制也使得美军丧失了像二战时期那样可以高自由调动本国军队,集中战力对抗他国的能力。

‘叁’ 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被谁统一

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逐渐统一,几百年后,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半岛
摩竭陀的统一战争
公元年6—前3 世纪在印度历史上是一个列国割据走向国家统一的
过程,亦即摩竭陀国家发展壮大、吞并邻国、建立统一帝国的过程。在
此期间,还伴随着波斯和马其顿的入侵。
(1)摩竭陀称霸列国
自公元前6 世纪始,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当时,次大陆北部有16
个大国,重要的有摩竭陀、迦尸、鸯伽、居萨罗、居楼、拔祇、末罗等,
它们多位于恒河流域。众列国中,地处恒河中游的摩竭陀最为强盛。该
国初期的历史,我们所知甚少,但在曷利昂伽王朝(公元前554—前430)
时期,摩竭陀开始勃兴。该王朝的频毗沙罗(即瓶沙王,约公元前554
—前493)统治时,采取远交近攻之策,与西北部的犍陀罗、北部的居萨
罗等国交好,全力吞并东邻的鸯伽,两国经常发生战争。据《佛本生经》
记载,“两国交界处有一条瞻波河,那是蛇王的住所,蛇王坎皮耶统治
该河。有时,摩竭陀国王攻取鸯伽国;有时,鸯伽国王攻取摩竭陀国。
有一天摩竭陀王与鸯伽国打了一仗,他见形势不好,乘马而逃,鸯伽兵
紧迫不放。他跑到瞻波河边时,恰洪水上涨。他想,‘宁可淹死在河里,
也不死于敌人手中’。随后他连人带马一起投入水中。那时,蛇王坎皮
耶在水中建有一座用宝石装饰的宫殿。这时他正在庭院里沉醉于狂饮欢
宴中,恰巧跳进水中的国王和马正落在蛇王面前。蛇王见到这位魁伟的
国王后对他怀有好感,站起身来让他坐在自己的王位上,叮咛他不要害
怕,并问他为何投河自尽。国王告诉他所发生的一切。蛇王听后说:‘不
要害怕,大王,我将使你成为两国的主宰。’他这样安慰他,连续7 天
对他非常尊重,至第7 天,蛇王和摩竭陀王离开了蛇宫,借助蛇王之力,
摩竭陀王俘获了鸯伽国王,将其杀死,两国同归他统治”(卷4 第506
目)。这个故事虽属神话,但最终,摩竭陀征服了鸯伽。由此,摩竭陀
控制了恒河下游,夺得了与南方贸易的水路通道,经济实力增强。瓶沙
王称霸列国的主要手段是外交和联姻。相传他有500 个妻子,大部分是
其他国王的公主,其第一夫人为居萨罗国王波斯匿之妹,嫁妆是一个岁
入10 万钱的迦尸村。瓶沙王的外交政策,扩大了摩竭陀的影响,征服鸯
伽后,国土扩大,据《五分律》的夸张说法,境内共有4.2 万个村落。
② 马宗达等:《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79—80 页。
公元前493 年左右,阿阇世(约公元前493—前462)弑父继位,积
极推行扩张政策。阿阇世的弑父暴行,引起居萨罗王波斯匿的仇恨,收
回其妹的嫁妆迦尸村,遂成为两国相争的导火线。初时阿阇世获胜。后
来,波斯匿王采用一隐士的车阵战术,把精兵布置于山顶的两侧,包围
了阿阇世,迫使他率军投降。这是《佛本生经》的记载。《撰集百缘经》
记载的战术则不同:波斯匿采纳一将士的建议,集中4 兵种设阵,“于
阵前锋,先置健夫,次置中者,后置劣者。”“寻共交战,即破彼军,
获其象马,即便捉得阿阇世王,大用欢庆”(卷一)。虽然各经所载情
节不一,但结局均为和平解决,据说波斯匿王嫁一女给阿阇王,双方联
姻。阿阇世进行的另一场大战是进攻北方的拔祇国。拔祇国势力较强,
与末罗、迦尸、居萨罗结成东印度政治联盟,并任盟主。阿阇世为征服
该国,先在恒河南岸营建华氏城,“以防拔祇国”;继则施以政略,破
坏其内部团结;最后才兵戎相见,战争从公元前484 年持续到公元前468
年,长达16 年之久。战争详情已不可知,但互有胜负,据佛教文献记载,
一次水上大战,阿阇世大败,“单马回国”。最终,阿阇世取得了胜利,
不仅征服拔祇,连迦尸、末罗等国也被迫臣服。他成为了东印度的霸主。
阿阇世的后代和取而代之的希苏那伽王朝(公元前430—前364)统
治时,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征服摩竭陀西部的阿般提,进而吞并拔沙、
居萨罗等国,称雄列国。约公元前364 年,摩诃帕德摩·难陀暗杀希苏
那伽王朝的末代皇帝,建立难陀王朝(公元前364—前324)。据史料记
载,摩诃帕德摩是位理发匠,成为王后的情夫。由于她的影响,他取得
了国王的信任,升至近臣的地位,阴谋谋害了国王,以后充当王室儿童
们的监护人,篡夺了最高权力,杀死年轻的诸王子,当上国王。他是一
位强有力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在位28 年,先后征服了迦尸、居楼、般阇
罗等11 国,统一了整个恒河流域,其版图扩张到中印度部分地区。至此,
除西北一隅外,摩竭陀已统一了次大陆北部,成为南亚第一强国。在古
希腊作家的笔下,难陀王朝相当强大,其军事力量甚为可观。据柯蒂阿
斯报道,它有骑兵2 万,步兵20 万,战车2000 乘,战象3000 头。普鲁
塔克报道的数字更高,据他说有骑兵8 万,步兵20 万,战象6000,战车
8000①。故有的学者猜测,亚历山大兵取印度西北部后,之所以未进军恒
河流域,除士兵厌战外,难陀王朝军力的强大也是原因之一。
(2)反马其顿的战争
正当摩竭陀国逐步统一恒河流域之时,印度西北部先后遭到了波斯
和马其顿的入侵。公元前6 世纪前半期,西北印度小国林立,重要者有
犍陀罗、剑浮沙、波罗斯等。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后,曾一度用兵东征,
将印度河以西地区纳为属国。公元前518 年,大流士进一步东进,征服
犍陀罗,占据了印度河流域。西北印度诸国虽然向波斯称臣,但独立性
较强。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兴起,其国王亚历山大消灭波斯帝国后,于
公元前327 年率军侵入印度河流域。有些小国不战请降,但有些国家和
部族则兴起抵抗,在这些反马其顿的御敌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
烈的是海达斯皮斯河之战。
① 转引自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71 页。
海达斯皮斯河是印度河以东第一条支流,该河东岸是由波罗斯王统
治的国家,军力较强。亚历山大降服■叉始罗国后,决定征服这个国家。
波罗斯王为抵抗侵略者,于公元前326 年亲自率大军防守该河东岸。其
战斗部署如下:200 头巨象布置在约1000 名步兵之间,排成8 列,组成
中央战线。波罗斯坚信这一特意部署的巨兽会吓倒敌兵,并使其战马受
惊而难以驾驭。在象的后面部署了由3 万名步兵组成的密集队伍,两翼
凸出,步兵的纵列从象群中间向前推进。整个阵势颇似城池,站立的象
群有如城池的塔楼,象群中间排列的步兵则如塔楼间的一道道墙。战线
两翼有骑兵和战车掩护。骑兵为4000 名,战车300 辆①。
亚历山大兵至,见敌于对岸列阵以待,难以明渡,便令骑兵于夜间
沿河堤来回奔跑,虚张声势,佯装强渡,他则亲率步兵6000、骑兵5000,
秘密在该河下游不远处的一岬角地带渡河。接近对岸时,始被敌方哨兵
发觉。波罗斯即派2000 骑兵与120 辆战车前去拦截,但为时已晚。亚历
山大击溃这支援军后,沿河而上,直扑波罗斯的大军。在此战中,亚历
山大改变了传统的布阵方式,令步兵方阵居后,骑兵居前,并派2000 骑
兵迂回至敌军左翼之后。战争伊始,亚历山大的骑兵即前后夹击印度的
左翼骑兵,使之难以招架,向大象靠拢。印度象信急忙驱象迎战,但马
其顿方阵适时向前推进,从四面八方向它们投枪射箭,并因此而乱了自
己的阵脚,被大象撞了个乱七八糟。印度骑兵见有机可乘,再次出战,
却被马其顿骑兵击回。不久,马其顿步兵在骑兵的配合下,将战象挤到
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这些大象胡冲乱撞,践踏破坏。不管是敌是友,
都受害不小。⋯⋯有的大象由于厌烦,又已无人驾驭,⋯⋯仿佛被大祸
临头刺激得发了疯,不停地左奔右突,横冲直撞,践踏破坏,不遗余力”。
马其顿部队有回旋余地,“大象冲来,他们就退;大象一逃,他们就追。
一直不断地用标枪投射它们。”而印度部队却与此相反,他们夹在大象
之间,受的伤害更大。当大象精疲力尽、缓缓后退时,亚历山大令骑兵
将其围住,同时令步兵重整密集方阵进攻,结果,印度骑兵几乎全军覆
灭,步兵也伤亡惨重。战斗中,波罗斯表现很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统
帅,而且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只要哪怕还有一部分部队仍在坚守
阵地继续战斗,他本人也继续英勇战斗”①,不过最后,他终于被迫投降。
此战,据阿里安记载,印度步兵阵亡者近2 万,骑兵约3000,战车全部
被毁,幸存大象全部被俘;马其顿方面,步兵战死者约80 人,骑兵约230
人。
海达斯皮斯河战役的最大特点是象战,这亦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
大的一次象战。亚历山大于此一役,打了他平生战术运用最为卓越的一
仗。征服波罗斯国后,亚历山大继续东侵,占领了一些土地,但由于士
兵久离故国、厌战情绪与日俱增,只得班师西归。不过,他已征服了印
度河流域,并驻军留守。
(3)孔雀帝国的战争
亚历山大撤军后,西北印度局势动荡,反马其顿的起义时有发生;
① 马俊达:《古代印度军事制度》,第66—68 页。
① 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第175—176 页。
而东印度的难陀王朝,由于横征暴敛,统治亦不稳定,人民起义不断。
因而,整个印度北部一片混乱。此时,出身卑微的旃陀罗笈多①在一代谋
士考底利耶的辅佐下,乘机崛起于乱世,从各地招募军队。据《政事论》
记载,他招募的队伍由五种人组成,即强盗和匪徒、蛮人、有组织的行
劫匪帮、森林居民、最英勇的武士宗族部落。他以这支队伍起家,很快
成为义军首领,较顺利地打败了马其顿驻军,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及其以
东的大片土地。约公元前324(或前321)年,他在西北部自立为王,而
后又兴兵东征,推翻了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 或前321
—前187)的统治,公元前317 年,马其顿驻军全部撤离,从而统一了北
部印度。公元前305 年,塞琉古王国②力图恢复对印度河流域的统治,侵
入印度,旃陀罗笈多与之进行了两年的战争,详情无记载,仅知战争于
公元前303 年以印度胜利而告终。根据双方和约,孔雀王朝取得了印度
河流域以西直至今阿富汗的部分地区;作为报答,回赠战象500 头。
约公元前297 年,旃陀罗笈多去世,其子频头沙罗(约公元前297
—前272)即位。关于此人,除了他的名字外,其他几乎一无所知,但从
其绰号“歼敌者”来看,他在开疆拓土方面可能有所贡献。至其去世时,
孔雀帝国的版图已扩张到德干高原,整个印度半岛仅东海岸的羯(jié)
陵伽及南端的几个部落尚未臣服,后由其子阿育王完成。
阿育王(约公元前269—前232)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年青有
为,曾被其父两度任为总督,平服过■叉始罗的叛乱。他即位之初极为
暴虐,据佛教文献的夸张记载,曾残杀同父异母兄弟99 人,诛杀500 大
臣、500 婇女,并设人间地狱。其主要战功是征服羯陵伽,完成了印度半
岛的统一,将帝国带入了极盛时代。在孔雀王朝统治前期,羯陵伽是一
个独立国家,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富庶,军事力量亦较为强大,拥有步
兵6 万,骑兵1000,战象700 头。阿育王即位的第八年,起倾国之师大
举进犯羯陵伽。这是印度古代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有影响的一次大战,
可惜其详情无史料记载。此战使羯陵伽受到了空前的浩劫。据阿育王13
号摩崖诏令记载,他“从那里掠走的人数是十五万,在那里有十万人被
杀,并有许多倍于此的人死亡。”①
羯陵伽战争标志着孔雀帝国武力扩张时代的结束和文治时代的开
始。据说,阿育王对此战所造成的灾难深感悔悟,皈依了佛教,以佛法
治国,从而使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在其第13 号摩崖
诏令中说:“征服羯陵伽国以后,天爱善见王(即阿育王)便专心致志
地热衷于正法的义务,渴求正法,并在百姓中灌输正法。这是由于天爱
善见王对征服羯陵伽深感悔恨的缘故。在征伐一个独立国家的过程中,
必然要出现屠杀、死亡和人们的流放,对此天爱善见王感到无限的痛苦
和悲伤⋯⋯。天爱善见王现在认为,通过正法赢得的胜利,才是最高的
胜利⋯⋯。凡是利用这种方法取得的胜利,到处都能洋溢出一种称心如
① Chandragupta 一词之音译。据说他出身于乡村一个养孔雀的家族,故称其建立的王朝为孔雀王朝。
② 亚历山大死后,他建立的帝国三分,其部将塞琉古(Seleucus,公元前305— 前280 年在位)控制西亚,
建立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05— 前64)。
① 《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0 页。
意的气氛,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会如此。”①阿育王之所以改变
政策,与其说是真心奉佛,不如说是当时四宇平服之故。但以文治取代
武功,是值得肯定的。不过,阿育王后期奉佛,显得过于虔诚,不但本
人奉法忌武,还诏令子孙后代采取“忍让政策,”这必然导致忽视武备
的加强。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摩竭陀帝国的尚武精神,随着羯陵伽战
场上的最后一声哀鸣而消失。阿育王放弃了祖传的军国主义而发扬正法
取胜的政策,它必然会严重削弱帝国的军事实力。”②有的学者进而认为:
“羯陵伽的征服标志着孔雀王朝政治势力衰弱的开始。由于羯陵伽战争
的杀戮而在阿育王心灵上所产生的变化,引起了孔雀帝国政策上的革
命。正如所有热衷于宗教而放弃政治谋略的国王一样,阿育王为外族征
服印度铺平了道路。”③的确,阿育王死后,孔雀帝国便很快衰落了。究
其原因,若单从军事方面而言,以上所论不无道理。
3.《政事论》的军事思想
《政事论》是古代印度一部重要的着述。传统认为它是孔雀王朝的
开国功臣考底利耶所着,成书于公元前4 世纪末3 世纪初。另有些学者
认为,该书非考底利耶所着,其成书较晚,或云公元1 世纪、公元3 世
纪,乃至公元7 世纪始成书。但该书的核心部分写于帝国初期,是研究
孔雀王朝时期社会状况的珍贵史料。全书15 卷,论及政治、经济、法律、
外交、军事等内容,中心是讨论治国安邦之策。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
是一部军事着作,因为它不仅讨论了兵制、兵种、编制、薪俸、兵器、
防御设施等问题,也含有较丰富的军事思想,简介如下①:
(1)战争观《政事论》认为,战争与外交、国力紧密相联,欲取得
军事胜利,就必须善于利用外交手段,同时充实国力。它指出,在国际
斗争中共有6 种外交策略,即和平(缔约)、战争(彼此伤害)、对峙
(冷淡)、进军(力量增强)、寻求庇护(附属他国)以及双重政策(与
一方和平而与另一方战争)(第7 卷第1 章第2 目,后文简写为7.1.2)。
国王使用何种策略,应视自己的条件而定:处于劣势则和平,国势兴盛
则战争,势均力敌则对峙,具有优势则进军,力量耗尽则寻求庇护,有
盟国相助则诉诸双重政策(7.1.13—18)。概而言之,就是一切以我为
中心,审时度势,合于利则战,不合于利则止,在国际斗争中,不存在
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战争之胜负是对综合国力的检验,因而《政事论》
十分重视增强国力。它提出了“国家七要素说”,认为国家是国王、大
臣、国土、卫城、国库、军队和同盟七种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七要
素关系合谐,则国力强盛;反之,则国力衰弱。七要素中,国王是核心,
大臣辅佐国王,其他五要素是国家得以维持的基础。国土是生产、税收、
① 葛维钧《阿育王铭文》摘译,见《古印度帝国时代史料选辑》,商务印书馆1989 年版。
② 雷乔杜里:《古代印度政治史》,加尔各答,1953 年版,第365 页(H·Raychaudhuri,
,Calcatta,1953)。
③ 班纳吉:《史前、古代和印度教时期的印度》,德里,1979 年版,第92 页
(R·D·Benerji.Prehistoric.AncientandHinIndia)。
① 参阅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第三章第三节:“考底利耶的治国安邦策”。
兵力的源泉,没有国土,则一切无从谈起。它说:“卫城的保证、国库、
军队、供水系统和谋生职业,在国土上有它们的源泉”(8.1.29)。军
队是国家的支柱,它“植根于国库,如果国库匮乏,军队则倒向敌人或
杀害国王”;反之,“如果缺少军队,则国库肯定丧失,”因为“军队
是获得和保护国库的手段”(8.1.48,43,51)。卫城是国防的据点,
“国库和军队都处在卫城中,这个地方也是危难时本国人民的避难所”,
如果缺少卫城,则国库将落入敌手”(8.1.25,39)。《政事论》十分
重视军事与国力的相互关系,并把军事置于国际环境中加以考察,这种
从宏观上来探讨军事问题的思路为当时世界所罕见。(2)战略战术论①
兵种与地形。《政事论》将军队分为步、车、骑、象四个基本兵种,并
分述其作用:骑兵的作用是在地面、宿营地和森林中搜索敌人;占领平
坦地、水池、渡口、有利地势;摧毁敌人的供应与贮备,保护我军的供
应与贮备;清剿敌人、坚定军心;扩大袭击范围;驱赶敌人;向敌人首
先发动进攻;穿插、分割与突围。象兵的作用是行进于部队前列;开辟
新路、临时营地和渡口;驱散、践踏敌人;渡河与下水测试深度;稳定
军心;破坏敌人的防卫土墙、城门和塔楼。战车兵的作用是抵抗敌人的
四军;瓦解未被击溃之敌;使敌恐惧;显示我军强大;制造恐怖的喧嚣
声。步兵的作用是随时随地携带兵器,准备作战(10.4. 13—16)。四
兵种作战,要因地制宜:若地势平坦、能见度好、土质坚硬,用战车兵;
若地势起伏不平,则用其他三兵种。
②因敌制胜。《政事论》提出,打击敌人要战术灵活。以精兵对敌
弱兵,以双倍于敌的兵力攻敌劲旅;不断骚扰敌人,乘其疲惫予以歼灭;
若敌军强大,应先以敌之叛军、外国军队、森林部落军队与之相拼,消
耗其兵力,而后予以重创。进攻方向的选择,应视地形而定:若敌之前
方阵地崎岖不平,则从后面进攻;若敌之后方阵地崎岖不平,则从前面
攻之;若敌之一翼阵地居险要之地,则从另一翼进攻。所有这些,均体
现了灵活用兵、因敌取胜的战术原则。这与我国古代《孙子兵法》所提
出的以逸待劳、以强击弱、集中优势兵力等作战原则极为相似。
③料敌我之备,决定攻退。《政事论》对此作战方法论述较为详细、
具体。它列举了不宜作战的17 种情况(第10 卷第2 章):在密林和荒
野中长时间行军;在无水的地方;无饲料、燃料和饮水时;在艰难的路
上行军;遭敌袭击而蒙受伤亡时;为饥饿所折磨时;通过沼泽地、水深
的河流、攀援于坎坷不平的谷地和山峦时;拥挤于只能单行的道路上时;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小径上行军时;军中无辎重时;正在用餐时;经长途
行军而疲惫不堪时;正在睡觉时;受疾病、时疫和饥馑袭击时;步兵、
战马、战象生病时;未占取有利地形时;当所有灾难共同降临时。在上
述境况下,不宜作战;反之,若发现敌人处于上述诸境,则应立即用兵
歼灭之。概而言之,就是当天时、地利等因素于我有利,则兴兵而战;
若于敌有利,则息兵退守。
④秘密战争。《政事论》将战争分为三类,即公开宣战的战争、突
然袭击的战争和无声的战争,无声的战争即秘密战争。这种战争由密探
来进行。该书将密探分为国内密探与国外密探两类,国外密探除深入敌
国搜集情报外,还要进行各种破坏活动。
如在敌营中扮着酒保,应伺机将毒酒送给敌兵;或贩卖熟肉、熟食,
将毒药掺于其中,贱价赊销给敌兵;扮着商人者应将毒药投入象、马的
饲料中,使敌人的骑兵、象兵不能出战;扮着牲口贩子、猎人、耍蛇或
耍象者,临战之时应将各种毒蛇猛兽驱入敌营, 加剧其混乱;扮着铁匠
者应乘乱放火;伪装成叛军、外国军队和森林部队的密探队,应背后下
手,里应外合;隐藏于森林中的密 探,应在狭路上破坏敌人的运输线,
袭击敌人的援军和辎重队;夜战时,密探应制造混乱或恐怖,或潜入敌
国国王寝帐,将其暗杀(12.4.1~22)。《政事论》十分重视密探的作
用,它设想的敌后密探,已成为一条无形的战线。
⑤结盟与树敌。《政事论》是为一个“未来的征服者”写的。这位
征服者要征服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国家,如何逐一消灭呢?这就
需要结盟与树敌,施以远交近攻之策。《政事论》认为,邻国是天然的
敌人,而敌人的邻国则是自己的盟友,应尽力争取;但盟国与敌国并非
永恒,一旦消灭了邻国,昔日盟友即成为敌人,应消灭它。在征服战争
中,对强国要加以武力打击,同时运用各种手段离间它与其盟国的关系,
乘其彼此矛盾之际从中渔利;对弱者则应施以安抚政策;对盟友应使其
处于不强不弱的状态,因为强则难以控制,弱则不足以牵制敌国。
总之,《政事论》含有丰富的军事思想,既有宏观探讨,亦有微观
描述,在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已被译为多种文字。
但它往往是就事论事、直观描述,未作高度提炼,较少使用概括性较强
的术语,故其理论性稍显不足。

‘肆’ 印度什么时候建国的,军事力量如何

准确的来说,印度是在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的,首任总统为拉金德拉·普拉萨德。

即使是到了这个时候,英国答应印度的要求并非是因为军事能力不及,实际上是需要自我疗伤和恢复。而这个时候印度的军事能力也没有恢复多少,始终还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伍’ 印度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是哪个,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印度王朝非常混乱

说起印度王朝,简单来说就是非常混乱。因为印度王朝之间基本没有传承,不像中国是一脉相承的。印度很多朝代之间基本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印度长期被外人统治。比如波斯人、希腊人、阿富汗人、蒙古人。每个外国国家都带来了自己的文化、习俗、经济和军事。而治理的方式也大不相同。然而,这些王朝中最强大的绝对是印度的最后一个王朝。这就是卧莫尔王朝。

然而,众所周知,卧莫尔王朝后来的历史是它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个朝代后来发生了内乱。欧洲殖民者才趁虚而入的,利用王朝诸侯之间的矛盾,从中得利,最终蚕食印度。到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被英国占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花了将近100年的时间才再次获得独立。

‘陆’ 张召忠:印度军事哪些武器最厉害

印度武器的“万国帽”,难摘

有事问局座

前几天,印度媒体爆出,该国一艘核潜艇“趴窝”已长达十个月之久,却一直瞒而不报……

“趴窝”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进水了。进水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船员忘了关门。

不知道哪个船员忘了关闭后侧推进舱的一个舱盖门,而且,还一直都没有人发现。于是,舱门就这样一直开着,海水就这样一直灌着,潜艇就这样一直在水里泡着。

等发现时为时已晚,只能“开膛破肚”来一次大修。所以事故发生以后,十个多月的时间里,潜艇一直都在维修和清理,没挪过窝没下过海。据印度海军称,现在已经修得差不多了。

被弄坏的这艘核潜艇,叫“歼敌者”号,是印度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核潜艇。

作为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歼敌者”号的满载排水量6000吨,满员差不多100人,装载的导弹射程最远3500公里。而同样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国的“俄亥俄级”排水量都快接近两万吨了,是“歼敌者”的3倍,还装备了24个垂直发射管,搭载的“三叉戟”导弹射程高达12000公里。再看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都是“万吨艇+万公里弹”的配置。

可就是这样一艘“小儿科”级别的潜艇,一造还是30年,同级别三艘潜艇大约在5亿美元左右,结果最后造出来,仅这一艘“歼敌者”号,就花了超过26亿美元。

面对这样一艘潜艇,印度却还是信心爆棚,觉得自己的核潜艇综合作战性能已经超越了中国,足以比肩美俄等国最新的核潜艇。可就在不久之前,印度还把向俄租的潜艇给撞了个大窟窿。

印度第一次租核潜艇是在1988年,花了巨资租到了苏联的670型核潜艇,主要是想摸索核潜艇的构造和操作原理,为自行设计国产核潜艇打基础,租借期满以后就还回去了。2012年,印度花10亿美元又向俄罗斯租了一艘“阿库拉Ⅱ”级攻击核潜艇。

结果,去年10月的一次训练结束后,该潜艇在进港的时候,撞海底去了。潜艇脑袋给撞了个稀烂,声呐罩严重受损。据说又花了6亿美元请俄罗斯来修,好像到现在还没修好。

印度挺“执着”,有点钱就造在武器上了。就在前不久,2017年底,印度的第二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歼敌者”的兄弟“阿里达曼”号,也下水了。

而且印度媒体近日又报道了一条消息,说印度海军正盘算着向国防部提交今年的首份特大号“购物清单”。据说这份清单中除了第2艘国产航母之外,还包括额外57架进口舰载机,预计总额将高达1.6万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620亿元。

莫迪在2014年的时候就信誓旦旦地提出了所谓的“印度制造”计划,根据当时制定的这个新政策,在未来10到12年,印度全部武器装备中的至少一半要实现国内生产。到了第二年莫迪更是夸下海口,号称印度将不再充当世界最大武器进口国的角色,要完成在5年内实现70%武器装备硬件由国内生产的目标。

一直以来,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供给都严重依赖对外军购,“万国牌”的名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打莫迪提出“印度制造”之后,这几年印度在向美国法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购买武器的同时,都会附加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求与印度共同研发,或是在印度境内制造,不过很多时候,都会被无情地拒绝。

印度国产“光辉”战机,本来是比照着美国的F-16那一代造的,结果一造就是三十多年,F-16都退役了,“光辉”呢?交付的数量一只手就能数出来了。就连阅兵的时候,都不是飞过场的,而是被卡车拖着走过阅兵场的。

印度国产“阿琼”坦克,全世界最贵的坦克,1972年就开始研制了,又是几十年过去,还没有达到预定的生产指标,印度陆军也拒绝接收。而且根据印度媒体最近发布的消息,印度陆军已经决定启动未来新型主战坦克的招标了,彻底放弃了“阿琼”。不过,据说,这个招标项目要采购的200多辆坦克,还是要在印度境内生产。

印度什么东西都想弄,什么东西都想跟中国比着来,不顾国情,不考虑自己的国防工业实力,就急于上马各种国产武器项目。搞到最后,就只能是问题百出。反观我们的“中国制造”“中国配套”“中国创造”,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柒’ 印度曾经有十六雄国时期,这十六雄国分别是哪十六国

首先,十六国之一的犍陀罗虽然定都于呾叉始罗,但国土包括部分的传统旁遮普地区。传统的旁遮普包括今天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印度旁遮普邦、喜马凯尔邦、哈里亚纳帮和德里地区。

在其后的漫长历史中,希腊人、大夏人、大岳人、斯基特人/圣人、巴达人、安息人、土耳其人、阿富汗人、亚历山大率领的蒙古人先后从兴都库什口进入印度,占领旁遮普或更广阔的印度领土,在印度历史上写下了自己的篇章。

所以这个地区是印度通往欧亚大陆的西北门户,是战争频发的战场。客观上,这也导致了各种文化的融合,犍陀罗艺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并传播到中亚和中国。

阅读全文

与印度历史上有哪些军事强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旧设备进口报关关税如何查询 浏览:610
印度菜盒子怎么做好吃 浏览:683
为什么英国能称霸200年 浏览:619
越南春卷皮开袋后如何保存 浏览:676
伊朗物价100块可以买到什么 浏览:947
意大利隐形眼镜哪里买 浏览:700
印度卷菜怎么做 浏览:322
现在的印尼经济怎么样 浏览:586
12岁用印度语怎么说 浏览:448
印度尼西亚的调查体会怎么写 浏览:424
美国黄金和中国哪个多 浏览:778
印尼插什么插头好 浏览:867
越南木炭烤鸭哪里有卖 浏览:254
中国的马桶圈是哪个国家的 浏览:255
中国多少人有黑卡 浏览:547
英国教师节是怎么过的 浏览:292
在日本生活能在中国呆多久 浏览:35
看中国哪个地方的沙漠最好 浏览:631
意大利的典型葡萄品种是什么 浏览:933
唐卡来自印度哪个时期 浏览: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