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有多少年历史
China or India(中国和印度谁拥有更长的历史?),这个来自国外网友提出的话题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其实印度文明本身就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东南亚很多,至今仍能看到印度的影响。就连中国、日本、韩国都与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没有人会否认这些,一些名人也提过此事。
马克吐温:印度是人类的摇篮,人类语言的诞生地,历史之母、传说之母和传统之母。
胡适:印度在文化上支配并控制了中国2000年,这是在没有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
据君君查证,胡适先生原话是:中国花了一千年才逐渐走出印度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指的是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但是传到印度,就成了不费一兵一卒,就完成对中国2000年的文化支配,并被印度人日常引用。
根据资料显示,印度从来都不擅长记录自己的历史,他们经常依赖中国人,尼泊尔人和阿富汗人的编年史,他们对自己的中世纪早期历史知之甚少。而希腊人、波斯人和中国历史学家则会记录他们古老的历史故事。而商朝出现的第一批可破译的中国铭文(公元前1200年)和阿育王的诏书(公元前300年)之间,存在一千年的时间。这里必须要说,我们不应该把2个和2个文明混为一谈,对于2个文明来说,毫无疑问印度历史比中国悠久,但对于2个来说,那就是中国。因为现在居住在印度的人,并不是印度文明祖先的后代,但是中国人一直住在中国。
B. 印度猴神哈努曼(神猴哈努曼又是什么来头)
上天入地、呼风唤雨、72变无所不能的石猴儿“齐天大圣”孙悟空,陪伴着许多小朋友恣意潇洒、快乐消暑,幸福生活每一天,好不惬意!
可自从突然遇到世界名着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后,心里却犯开了迷糊:怎么竟然还有一个什么名叫哈努曼的神猴?而且这个猴子竟能够挑战堂堂孙大圣的影响和地位?我们来一起看看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印度神猴哈奴曼到底是个什么鬼?
神猴哈奴曼,为印度神话人物形象,出自《罗摩衍那》。他是风神和被贬入人间为猴的天宫歌女之子,刚出生时便力大无穷,连天神之王因陀罗都无法和他在力量上匹敌。后来三主神之一的大梵天收他学艺,练成了无上神通,并且吃了龙珠之粉,成为不死不灭之身,武器是一根棒子。
印度心灵的镜子《罗摩衍那》是印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着名的长篇史诗。
为帮助罗摩王子拯救被楞加岛上的十头魔王罗波那夺去的妻子——大地美女悉多,神猴哈努曼帅猴兵猴将,在众神协助下,帮助罗摩王子最终击败罗波那。
罗波那得大梵天传法,天神妖魔皆无法杀死他,唯有凡人才行。故此保护神毗湿奴化身罗摩王子下界前来诛杀此魔头。
此战之后,哈努曼得大梵天做媒,娶美丽的荷花仙女为妻,生下一男一女。
儿子和哈努曼一样,乃是法力无边的神猴,武器也是一根棍子。女儿继承了母亲的美丽,又从小得到月亮女神的加护,是一位美丽的女神,但是也有不逊于父兄的勇武。
到后来,毗湿奴为了除去人间暴君化身黑天下凡,神猴哈努曼得到大梵天指示,再次出山。
哈努曼与孙悟空有何相干?
且看关于孙悟空原型的争论——
第一种观点: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公元751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师。释悟空较玄奘晚了40多年,回来时在西域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
第二种观点:“石磐陀”说,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的徒弟、甘肃人石磐陀,石磐陀是胡人,当时人称“胡僧”,在唐僧取经中所起的作用与孙悟空相似,而且胡僧与“猢狲”音近。
第三种观点:鲁迅认为孙悟空源自涡水神无支祁。
第四种观点:胡适认为其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陈寅恪经过论证,赞同胡适观点。
根据第四种观点,悟空不空,其来有自。印度神猴哈努曼可能就是悟空的前身。 胡适认为《西游记》的美猴王孙悟空原型就是取自哈奴曼,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又说,“我依着钢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记事诗《拉麻传》里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随着印度佛教东传中国,《罗摩衍那》记载的“楞伽城大战”中大闹无忧园的情节,就被改编成《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陈寅恪与季羡林皆同意此说法。 胡适和大学神陈寅恪的论证在此就不再赘述。
悟空与哈努曼的共性与不同
一、都是猴身神化的形象
都来历不凡:悟空是得天地之造化的千年灵石中蹦出来的神奇石猴,是猿类近亲,几乎没有尾巴,《西游记》中吴承恩勉强三次提到尾巴时,尾巴也不过是个累赘;而哈努曼的尾巴却很长大,其作用很大,近似于悟空的拿手武器金箍棒。哈奴曼在另一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亦有提及。据说,在班度族兄弟被逐期间,怖军(Bhima)一次在林中与哈奴曼相遇。神猴的长尾正好挡住他的去路。他用尽全力,仍未能将他的长尾挪动分毫。
都形象奇特:悟空的美猴王形象就不说了,深得小朋友们欢喜;印度教神话人物,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神猴哈努曼,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和一条长尾巴。
都神通广大、都是为人喜欢的英雄:悟空的大闹天宫、九九八十一难除妖降魔与哈努曼的英雄传奇一样精彩:哈努曼随罗摩去寻妻。哈奴曼勇敢机敏,能腾云驾雾,火烧楞伽宫,盗仙草,终于帮助罗摩征服了强敌,救出悉多。神猴哈奴曼的故事是印度神话中的精品,哈奴曼不仅在印度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心中亦敬他为英雄。‘哈奴曼可飞腾于空中,其面容和身躯可随意变化,能移山倒海。又说,哈奴曼面如红宝石,毛色金黄,身躯高大,尾奇长,吼声如雷,力大无比,可移动山岳,可捕捉行云。据说,哈奴曼刚出生时,见到太阳,以为可食,便一把抓到手中。为了使太阳免遭不测,因陀罗(Indra)急忙以雷霆击哈奴曼之颚。哈奴曼因而又被称为“其颚被击者”。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之妻悉多(Sita),与罗刹恶魔罗波那(Ravana)大战。 他聪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腾云驾雾,变幻形象和多次救助罗摩王子,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都以神化之猴的神通广大来表达人类的观点和愿望,托猴言志。
二、形象塑造有区别
悟空大闹天宫表现的是人类童年时期无所畏惧、敢于挑战、天不怕地不怕、人定胜天积极的不屈精神,
而哈努曼的形象哈奴曼对于各天神向来十分遵从,服从各天神的命令,是个典型的虔诚教徒。哈奴曼对于三大神都是十分的尊敬。哈奴曼是风神之子,他出世就有着其不凡的经历,哈奴曼得道于始祖大梵天的真传,专为天地冥三界除恶扬善。他的武器虎头如意金棍在锄妖铲魔、扶正祛邪中立下了赫赫功劳,其来历与去向既令人称奇,也使人迷惑不解。
哈奴曼从小苦练功夫的精神感动了各路神仙,在众天神赐予他神力,他的功夫与法力举世无双,天地三界中任何妖魔鬼怪都无法与他匹敌,尤其是他的智慧,在正义与勇武的糅合下产生的巨大力量,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他。罗摩率领猴子军进军楞伽岛,哈奴曼杀死十头魔王罗波那,救出罗摩的爱妻悉多……全都是他的智慧、勇力、正义所取得的成果。 哈奴曼具有无边的法力和变幻莫测的本领。他一手能擎山。一步能跨海,还能把太阳神挟在腋下,他几次救罗摩兄弟生命和拔山倒河的故事令人感叹不已;
他善恶分明,扶正祛邪,除妖灭怪。神猴哈努曼,便是长尾叶猴的化身。传说神猴哈努曼为印度人民除暴安良立过大功,所以被奉为神,受到敬重。
哈奴曼面斥罗波那,拘禁太阳神,都是有原因的,罗波那在印度神话里是邪恶的象征,并不属于天神系,跟中国妖魔鬼怪是一样的,不能说哈奴曼藐视权威。他拘禁太阳神,是为了救罗摩的弟弟,罗摩就是印度三大神中毗湿奴的化身,地位特别高,毗湿奴在印度的地位跟中国的玉皇大帝地位差不多,哈奴曼是不得已才拘禁太阳神,事后,哈奴曼忠诚地向太阳神道歉。
这要是换成孙悟空,会向天神道歉吗?不见得吧。哈奴曼对于三大神都是十分的尊敬,不敢乱言,甚至为了向毗湿奴(罗摩)宣誓忠心,撕开自己的胸口来表忠诚,这动作在印度很多关于哈奴曼的雕像都可见到。哈奴曼是天生就对天神十分尊敬,服从各天神的权威;而孙悟空是骨子里带有反意,向来藐视天神的权威,对服从毫无兴趣。哈奴曼是印度教的宣传标志,讲究的是阶级地位,也就是服从婆罗门制(相当于中国的世家统治)。而孙悟空身上则是带着道,佛,儒三教思想与一身加上他骨子里的斗争精神,追求自由,不讲究服从。
三,悟空单身,始终未婚,是个虔诚“和尚”;而哈努曼则有美丽的妻子和儿子的繁衍传承。
酷热的暑假里,有了哈努曼和孙悟空,童年的假期无疑会更加有趣、更加精彩!让我们一起在中外文化经典中共享神话故事的乐趣!
C. 哈奴曼的与孙悟空
胡适认为《西游记》的美猴王孙悟空原型就是取自哈奴曼,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又说,“我依着钢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记事诗《拉麻传》里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随着印度佛教东传中国,《罗摩衍那》记载的“楞伽城大战”中大闹无忧园的情节,就被改编成《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陈寅恪与季羡林皆同意此说法。吴晓铃在《〈西游记〉和〈罗摩延书〉》一文对孙悟空受哈努曼影响说提出异议。
也有史学家表示,对于“孙悟空起源印度神猴”的说法,大家不必太较真,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传播,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印度人把孙悟空称为“中国的哈努曼”,中国人完全也可以把哈努曼称之为“印度的孙悟空”。
许多佛经都有弥猴的记载,如:《贤愚经》卷十二,又出《弥沙塞律》卷十、《僧祇律》卷二十九、《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大唐西域记》卷四“弥猴献密及释迦等遗迹”事载:“在昔如来行经此处,时有弥猴持蜜奉佛,佛令水和,普遍大众。弥猴喜跃,堕坑而死;乘兹福力,得生人和,成阿罗汉。” 在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神猴” 哈奴曼将首次在中国展出,它出现时间比中国的孙悟空还早了1000多年。(12月18日《京华时报》)
虽然胡适、陈寅恪二位先生提出孙悟空的原型是哈奴曼的说法已经很久,但很多视悟空为“国粹”的人仍难接受。人们会举出诸如吴承恩是不是看过《罗摩衍那》这本书这样的理由来反驳“原型”论,人们会毫不在乎敦煌壁画中已有“猴行者”形象的事实,人们宁愿相信鲁迅的考证——孙悟空的原型是大禹治水时降服的淮涡水神无支祁。
追寻传说的真相
出自于对民国大师身份的尊敬,很多人至今仍然不加考证地随意断言孙悟空源自哈奴曼,事实上大部分人却连佛教跟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基本关系都没搞清楚。在中国传播的众多佛教故事中,虽然有选择性的引入了一部分婆罗门教中的人物,却没有任何关于猴神哈鲁曼的痕迹。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有着强大的民间影响力,但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力则几乎等于零,佛教僧人完全没有任何去宣传印度教神祇的理由和动机,所以仅仅因为都发源自印度,就妄断哈奴曼是通过佛教传播到中国来的,就跟断言古罗马的主神朱庇特是被罗马国教基督教的传教士传播到美洲的一样毫无道理。
退一万步来说,凡是人类经过的地方,必然留下痕迹,如果在吴承恩写下西游记之前,哈努曼的传说已经在中国有所流传,那么在各地民间传说的演变中,高僧寺庙的论法中,都应该有所记载,出现各种妖猴神猴的故事,在没有这些证据的情况下,光凭着后世对印度教传说的听闻就断言古人如何,是没有说服力可言的。
D. 胡适有一个看法,印度禅宗(或佛学)是一种定的哲学,而中国的禅宗佛学是一种慧的哲学。他举了一个例子
讲佛学,胡适有自己的见地,甚至有真知灼见,但终究不是大修行人,他是专家学者没错,可他不是佛法的专家,佛法的专家,是那些高僧大德。宣化上人就曾经说过这个方面的问题,好像提到过梁启超,他自以为是学者,无所不通,可是读不懂《楞严经》,就说是伪经。专家学者再聪明,不真实修行,也难免落入世智辩聪,佛学不是那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