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力更生!印度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取得新进展,这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这项创新对“印度制造”计划大有帮助,有助使印度在航空发动机战略领域自力更生,实现“自给自足”。
印度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取得新进展
据印度国防新闻网站19日报道,印度初创企业Paninian India在研发国产航空发动机方面取得新进展。印度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取得新进展,这件事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围观。印度的这项创新成就对印度的发展有着绝对的推动力量,有助使印度在航空发动机战略领域自力更生,我们为印度的自主研发成果感到开心,希望印度能够在多个领域与我们国家取得合作、共同发展。
Ⅱ 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计划,是否能成功
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计划,从目前来看,想要实现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印度制造是什么意思,印度制造是由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想仿照曾经的中国,一样通过改革开放来吸引外商的眼光,从而引进投资来利用劳务成本发展制造业。
想要发展制造业,首先就要减少对外国商品的引进,所以印度特别想要减少中国商品的进口,但从数据上显示,2014年到2017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量不减反增,增长了25%左右,一直到2017年年底,从中国进口的总商品额就达到720.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莫迪的战略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越走越偏,不但没有减少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反,而由于自身制造业的匮乏不得不加大对外商品的引进。
Ⅲ 印度推出新“印度制造”计划,这对于印度制造的发展带来那些影响
印度推出来的这个印度制造计划,当然是有利于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是根据印度人的尿性来看,这种计划并不会完全的落实,而且不会100%的进行实施。印度制造业是以有一定基础的,通过这次印度制造计划可能会发展出不一样的结果吧!
这样来看印度推出的新印度制造计划,对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是有不小的影响的,但是对印度整体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国力的发展影响并不大,还是需要创新和科技的发展,才能使一个国家更快的进步和发展。
Ⅳ 印度制造怎么样,质量好吗
印度制造的质量非常的糟糕,这是因为印度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业标准化,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标准化生产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的命脉所在,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印度所生产的产品以及军事装备的质量都非常的糟糕。其实说到底就是因为印度没有完成现代化改革发展,这也使得现在印度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
不过我们也希望印度制造能够完成自己的标准化,只有完成自己的标准化,自己国内的工业生产才能够取得足够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也会让国际社会上对印度所生产的产品重新取得信任。
Ⅳ 制造商将企业建在印度,有哪些需要克服的障碍
“印度制造”颇具吸引力
劳动力成本低廉是印度制造业的主要优势。印度一直位居全球劳动力成本最低国家前列,根据劳工统计局的数据,近十多年印度有组织的制造部门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税金)增长十分有限,只从1999年的每小时0.68美元涨到现在的每小时1.5美元,而同期生产工人的报酬只从每小时0.53美元增长到每小时1美元。制造业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劳动强度大,使印度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等增长潜力巨大。同时其制造业产品在设计理念、销售渠道等方面更贴近欧美高端市场。此外,印度制造在高技术领域亦拥有一席之地。得益于英语的相对普及以及对欧美专利体系的相对熟悉,印度制造在生物、化学、电子、通讯优势明显,国际合作的空间较大。
“印度制造”计划提出以来,的确吸引了一部分海外投资。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Foxconn)2015年8月表示,到2020年,该公司将在印度西部开设10到12家工厂。同期,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宣布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市场开发新车型。一些原本在中国投资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如培乐多(Play-Doh)、大富翁(Monopoly)以及孩之宝(Hasbro)等玩具制造业,也因为中国日益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而将投资目光转而投向印度。甚至一些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华为、一加、酷派和OPPO都计划在印度生产手持设备;小米则正在与富士康合作,在印度组装手机;联想计划与伟创力(Flextronics)合作。对此,印度本土企业家对印度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塔塔钢铁公司总裁B. Muthuraman认为:“以后印度的制造业也会和中国一样,取得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充足的劳动人口数量为印度制造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为印度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若要取代中国制造业的领先地位,仅靠劳动力数量远远不够。目前的印度,还应该克服诸多问题。
面临重重困难的印度制造业
基础设施薄弱是硬伤。基础设施薄弱是印度经济和制造业的硬伤。在中国,每年有20%的GDP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制造业提供了便利的物流条件和充足的能源供给。而在印度,每年只有3%的GDP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长期欠账,成为印度经济的软肋,削弱了印度经济的发展潜力。
交通系统混乱。印度一直没有建立起高效完善的交通系统。大部分区域的道路状况很差,完全不能满足物流需求。作为世界第七大面积的印度,只有三个主要港口。而孟买作为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拥有1200多万人口,却只有一条横贯南北的交通动脉。往往在中国只需要2小时的物流路程,在印度至少需要4小时以上。这迫使投资商必须选择在离港口更近的高价土地上投资建厂,增加投资成本。
电力供应缺口很大。印度每年的电力缺口在10%以上,是全球人均电力消费最低的国家之一。2012年8月,印度三大电网全部瘫痪,20多个邦大规模停电,6亿多人受到影响,国家对电厂投资不足,管理混乱,偷电漏电状况屡禁不止,电力系统时常出现问题。国内有限的电力尚不能满足居民正常生活需求,更不用提满足工厂日常生产所需电力了。
Ⅵ 印度制造业(家电行业)对中国的影响
天前,汽车制造巨头之一尼桑公司的CEO卡洛斯·甘在东京汽车展上宣布了该公司的一项新战略计划:在经济较不发达国家推出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售价从3000美元起的廉价汽车。要制造这样低廉的汽车,人们一个自然的反应恐怕是:到中国去。然而,尼桑却选择了与印度的Bajaj公司合作。用有些媒体的话说,这是“跳过了中国,直接进入(人均GDP更低的)印度”。
正如很久以来,一直有人预测中国将在软件外包领域成为印度最大的竞争对手一样,也一直有人预测,“印度制造”将是“中国制造”的最大威胁。不过,这种纸面上的威胁,并不容易转变成现实。印度虽然和中国一样有庞大的低收入人群,但一直未能转化为有效的制造业低价劳动力,其中原因,包括其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种姓制度遗毒尚存、政府缺乏连贯的引进外资战略,以及在我看来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即印度在制造业起飞阶段,没有像中国的香港和台湾那样的“境外”地区,能够向本土强劲输入制造业所需的资本和专业知识。
不过,中国的这些优势也许正在逐步丧失。来自台湾和香港的资本输入恐怕已过了顶点,接下来如果发生内地向台湾香港的大规模反向资本流动,我一点也不会奇怪。虽然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旧大大领先印度,但印度依仗其过去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已经迈过了起码的门槛。政治日趋稳定,种姓制度在印度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已经相当淡薄。最可能对中国不利的一个因素,则是人口结构。
目前,印度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40%以上;而中国由于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18-40岁的适合制造业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已经显着下降,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高达10%且不断上升。有些国际媒体甚至把这种现象描述为“年轻的印度,暮年的中国”。这话固然对中国人很不友善,却不无尖锐地让我们面对这个现实制约:如果我们的劳动力优势逐步丧失,中国的制造业还能继续保持出口强势吗?“中国制造”会被“印度制造”取代吗?印度已经在金融、软件等服务产业领跑中国,其产业结构也优于中国,GDP的超过一半来自于服务业。如果在制造业上我们又让印度人后来居上,中国将何以自处呢?
当然,即使劳动力优势丧失,中国制造还可能有如下出路:第一就是建立品牌认知。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先入为主,总体上已经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如果在此基础上,又能就具体产品形成广受认可的品牌,建立忠诚的用户群体,则后来者将难以夺走市场份额。在软件产业,印度企业目前是领跑者,在欧美市场有很高品牌信誉,让试图分一杯羹的中国企业难以措手。在制造业,我们也许能反过来让印度人吃同样的苦头。不过,“中国制造”一直走的是代工之路,自主品牌不多。中国在世界上叫得出名号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靠个头大规模巨而出名,真正用市场手段建立国际品牌认知的例子不多,比起印度人来说中国人在这方面经验还真是不足。
第二就是通过产业分工而实现“锁定效应”,这样即使没有很强品牌,但通过掌握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也会让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生依赖。但是,目前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扮演的基本是一个被动角色,所谓“中国制造”,关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并不在中国人手中,产业锁定效应有限。而要在产业分工中由被动化为主动,恐怕要靠很强的资本市场能力,通过对上下游的资本渗透、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并购来实现。恰恰在资本市场能力方面,中国被公认落后于印度。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一般企业制度的改革,金融业相对于制造业很不发达,这将让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争取主动的梦想难以实现。
第三条办法当然就是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制造业的能力而立于不败。这条道路很符合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而且中国的研究开发实力、专利形成能力整体上说强于印度。不过,研究开发实力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制造业的竞争能力。金融体系不够发达将是一个制约因素,而另一个更严重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人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在不少人心目中,侵犯外国人的知识产权甚至是一种爱国行为。问题在于,侵权一旦成为习惯,很少会真的区分本国或外国。
有哲人说过:最高明的解决问题之道,是把问题本身解决掉。也许,答案并不在我们如何维持“中国制造”的统治地位,而恰恰是让我国怎样从对“中国制造”的片面依赖中解脱出来。也许,中国的经济、人口结构、生态环境和国际角色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续扮演“世界车间”,对中国无论是提升国内福利还是增强国际声誉方面都并无裨益。也许,与其费尽心机去和印度人在3000美元汽车的层次上肉搏,还不如设法在其他方面赚钱,而让印度人替我们生产汽车。只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将会要求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思想观念有更加激烈的革进。而在这方面,印度人恐怕不幸又已悄悄走在了我们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