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军队为什么没有门阀

印度军队为什么没有门阀

发布时间:2024-05-04 12:47:30

① 为啥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为啥不用钱组织军队,反抗印度尼西亚人,为啥人家要杀他们,就傻傻站到那被杀,无语

听说以前华人是有组织的,不过都不会存在太久,各国也不会允许这样的组织存在。

② 印军前线部队为什么被迫后撤与印度的内部冲突有何关系

印军前线部队被迫后撤原因有很多,与印度内部冲突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因为印度现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前线,那么也就意味着能够投入民生的资金大大减少,也就意味着印度穷人会增加,人们没有工作也没有食物,便开始自发走上街头,进行内部斗争,这让印度政府很无奈,只能撤回一部分军队去维持内部治安,而军队人员减少,前线部队自然要往后撤,不然会出现更大的牺牲。

其实印度并不想真的展开战争,毕竟战争对于这个小国家来说,只能带来无限灾难,没有任何好处,如今走到这一步,想必也是印度政府没有想到的。

③ 印度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国家,为何却没有吞并尼泊尔

因为尼泊尔的国家领土比印度其他弱小领国大,而且国家民风彪悍,军队战斗力顽强,再加上国际因素,都不可能使印度吞并尼泊尔。即使印度有再大的野心,也消灭不了一个综合国力还可以、外面有援助的国家。据外媒报道,印度作为世界上野心勃勃的国家之一,它在南亚进行了大肆的武装侵略战争,妄图征服南亚全部乃至向世界扩张,真是痴心妄想。

除此之外,来自外部的国际压力,印度也不敢大动干戈吞并尼泊尔,就拿我国来说,尼泊尔的战略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再加上其他国家在舆论上一造势,印度也只能在南亚小打小闹了。

④ 打开印度种姓之首“婆罗门”有多牛

2020-08-08


魏晋以后,国家推行门阀制度,朝廷注重在豪门世族中选用官员,豪门世族和皇族一起执掌政权,所以当时的豪门世族拥有极高的地位与声望。虽然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但是门阀世族仍有市场,依旧是社会的主导力量。



而且就算首陀罗中有人做出了最高的成就,在国外获得人们的尊重,只要他回到印度,依然被高种姓的人们瞧不起,可见种姓制度已经刻在了他们的骨血之中,短时间根本不可能作出改变,因为低种姓的人不敢反抗高种姓人的决定。

⑤ 印军怎么总给人一种自由散漫的感觉他们没有人管吗

印度的国防体系确实是有点乱,印度的总统理论上是三军统帅,但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什么权力,顶多就是阅兵时站在阅兵台上给参阅部队行军礼。印度军队的平时并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由总理通过秘书处协同国防部、各军种参谋长协同指挥。战时授权军种参谋长负责指挥。印度军队的管理体系,战时状态的指挥权有一个脱节的部分,就是战时授权军种参谋长负责指挥,也就是战时军种参谋长的权力大,但也暴露出各军种缺乏一个军事指挥的统一的协作性问题,陆海空三军各干各的事,缺乏统一的协同动作。因此,莫迪就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设立三军参谋长一职,这样三军参谋长负责指挥各军种参谋长。

你也许觉得印度的总理是管理军队的,战时授权军种参谋长指挥权也是由总理授权的,而设立三军参谋长也是总理提出的。其实不然,印度军队不参与政治,印度的外交和国防政策总理的权力确实很大,不过这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没这么简单。印度很另类,什么事都有两个层面,表面上的是表面上的,实际上的是实际上的,并不融合。简单说,平时看不出来什么事,军队听政府的,不用总理出头,一个秘书给国防部长说一声,国防部长给各军种参谋长打个电话,OK了。战时可就不一样了,各军种参谋长是指挥作战的,也就是印度政府对于军队的指挥并不顺畅,别想政府指哪我就打哪,门都没有。

⑥ 印度种姓制度非常强,印度的军人属于什么种姓呢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所有国家中最特别的制度之一,这种制度将所有的印度人分成了4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还有一些连种姓都没有的贱民。但是在印度军队中,其实主要构成是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但是实际上基层的士兵基本上都是首陀罗,而基层军官基本上都是吠舍,只有高级军官和将领才是刹帝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婆罗门是最高的种姓,所以这部分人基本上就是宗教和神职人员了。不会进入军队。其次就是刹帝利本身就是军事贵族和政治贵族,一般政治上的高管和军队中的中高级将领都是由他们担任。最后就是吠舍在政治上没有特权,而且基本上商人都是吠舍,所以参加军队的实际上并不多。最后就是首陀罗,由于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最终到军队服役的都是首陀罗。

最后就是吠舍在政治上没有特权,而且基本上商人都是吠舍,所以参加军队的实际上并不多。最后就是首陀罗,由于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最终到军队服役的都是首陀罗。毕竟首陀罗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而且经济收入非常低,这就导致了整个首陀罗群体非常希望加入军队,毕竟加入军队之后,起码可以吃饱饭。

⑦ 历史上锡金到底是如何被印度吞并的,为何当时在国际上就没人管

在历史上,锡金曾经长期是我国西藏的领地,然而就在1975年印度却赫然吞并了锡金,锡金由此成为了印度的一个邦。那么,印度到底是如何吞并锡金的,还有就是国际上为何就没有人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历史了解真相。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与我国的西藏、不丹和尼泊尔接壤。实际上,锡金从7世纪到1890年的1200多年都是我国西藏的领地。1890年,英军强占锡金,锡金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而在1918年,英国殖民者将政权归回给了锡金的王室,在名义上锡金获得了独立。

后来,锡金王室逃到了美国,他们一直坚称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是非法的,一直致力于复国。然并卵用,世界永远就是弱肉强食,单单靠锡金王室喊喊口号,只能说复国无望。各位,你们说呢?

⑧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中国的门阀士族制度一样吗

这4个等级至法经、法典时代,日趋严格。在职业上,各种种姓原则上是世袭不变的。按《摩奴法典》规定,高级种姓由于“穷困”可以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相反,低级种姓不得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在婚姻上,各种姓原则上同姓通婚,即实行内婚制。《摩奴法典》规定,高级种姓之男因“贪欲”可以娶低级种姓之女;相反,低级种姓之男不得娶高级种姓之女。前者称“顺婚”,后者称“逆婚”。职业世袭化和种姓内婚制是种姓制的基本特征。不同种姓的人还不能同坐、同饮食。此外,各种姓间,特别是前3种种姓和首陀罗之间,在宗教社会生活和法权方面,都有严格的界限和区分。前者有权参加雅利安人的宗教生活,经过入门式(入教式)称为再生人。后者无权,故称为非再生人。在法律上对再生人与非再生人刑事犯罪、债务和继承等民事纠纷都有不同的规定。婆罗门教经典对各种姓间的关系所以作如此严格的规定,旨在保证高级种姓、特别是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利益。
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在舍和首陀罗中间,繁衍出很多从事不同职业的小集团。这些小的职业集团逐渐脱离原来的瓦尔纳而成为单独存在的迦提。迦提具有瓦尔纳职业世袭和内婚制的基本特征,属被压迫等级 ,社会地位低下。《摩奴法典》记载59种迦提,其中最受压迫的是所谓逆生的6种迦提:苏特(看管马和战车者),马哥陀(商人),维底哈卡(服侍妇人),阿尧哥沃(木匠),刹特里(捕杀穴居动物者),旃荼罗(运搬无亲人的尸体和执刑者)。在这6种人中,旃荼罗的地位最为低下,最受歧视,为古代“不可接触者”(贱民)的代表。后来迦提的数目愈演愈多,四个瓦尔纳的区分越来越失掉意义,从而这一概念逐渐消失而为迦提代替。

英国殖民者入侵印度后,种姓制度继续存在。据1931年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所进行的人口调查统计,全印已有3500种卡斯特。其中被压迫种姓有429 种,大约有6000万人。印度民族主义者注意到被压迫种姓问题,1931年,M.K.甘地为唤起”贱民“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要求废除贱民制,倡导提高贱民地位的哈里詹运动。1942年“贱民”出身的安伯德卡成立全印度表列种姓联盟,领导“贱民”进行合法斗争。今日印度,“贱民”的数量将近一亿,种姓问题仍然是社会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印度斯坦人除印度教徒实行上述种姓制度外,穆斯林受其影响,也有赛义德、谢克、穆格尔等种姓之分。印度其他民族包括奥里亚人、比哈尔人、古吉拉特人、坎纳拉人、拉贾斯坦人、马拉雅兰人、马拉地人、桑塔尔人、泰卢固人等,都实行种姓制度,但种姓名称及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比哈尔人分为婆罗门、巴明、拉吉普特、吠舍、迦耶斯特和首陀罗6个种姓,界线森严;而奥里亚人则分为婆罗门、坎代德、戈拉腊、拉柬尼耶和首陀罗5个种姓,制度不严,种姓地位还可升降;拉贾斯坦人也分为5个种姓,地位不高的马哈金种姓的人主要从事工商业,却相当富有,以加尔各答为中心,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尼泊尔的尼瓦尔人实行种姓制度,以婆罗门最高,清道夫最低;后来佛教徒也实行种姓区分,以古巴久最高,贾普最低。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的种姓制度则具有世俗性质,以瞿维种姓(耕种者)最高,罗陀种姓(洗衣人)最低。孟加拉人中印度教徒分为婆罗门、维迪耶、迦印斯特和首陀罗4个种姓,其中迦印斯特种姓有文化,往往身居高位,出了许多社会活动家和宗教领袖。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和中国、埃及、巴比伦并列为东方的四大古国。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印度存在着一个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一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除种姓歧视。首先是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1948年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后来宪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做出相应规定,保护低级种姓利益。政府还在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对低级种姓者提供大量帮助。

社会的进步,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在发生变化。如种姓制度中的内部通婚制受到冲击,如高种姓的女子现在也同低种姓的男子通婚了。人们对职业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衡量职业高低不再以宗教思想为基础,而以金钱、权力为基础。在城市里,各种姓人们之间加强了来往与交流。

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产的多寡,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在汉代,已经日益明显地形成许多世代官宦的豪门大族,他们的子弟,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政治权力。经过汉末大乱,这些豪门大族成为具有很强独立性的社会力量。他们有自己的庄园、私人武装和大量的依附农民,使任何统治者都不敢忽视。一代雄豪的曹操,也未能在根本上摆脱对豪族的依赖。后来曹丕为了做皇帝,更采用“九品官人”的制度,承认士族(即豪门大族)有政治上的特权,以换取他们的支持。所谓“九品官人”,是一种选用官员的方法。由各州郡的士族人士担任大中正、中正,对本籍士人的品行加以鉴定,分为九等,由朝廷依次录用。但实际品第人物的标准主要是门第的高下,因而形成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士族为了保证自己的政治特权,又通过婚姻相互联结。除了特殊的例外,士族与庶族之间是不通婚的。
门阀制度的存在,加强了士族的地位和独立性。政权有兴替,朝代有更迭,士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其地位却很少受影响。他们在客观上也给这个动乱的时代带来某种稳定因素。但在士族与皇权、士族与庶族之间,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矛盾。皇权的主要依靠是士族,但也常常采用各种方法来抑制士族势力的过度膨胀,包括任用庶族人士。庶族在政治上出路艰难,但并非毫无机会(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皇室,都出自寒门)。他们对士族控制政治权力的现象,常常提出强烈的抗争。

阅读全文

与印度军队为什么没有门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薄饼怎么炒面条 浏览:444
中国为什么还称神州和华夏 浏览:310
意大利伦巴底医疗系统怎么样 浏览:647
中国怎么对待伊朗 浏览:908
印度神庙是什么石头 浏览:597
为什么中国帮助越南统一 浏览:206
伊朗作物以什么为主 浏览:716
伊朗为什么与美国关系紧张 浏览:514
英国炸薯条怎么样 浏览:233
沙特和伊朗比哪个大 浏览:814
西蒙在意大利南部哪个地方 浏览:827
印度发明厕所什么梗 浏览:956
印度购买俄罗斯米格多少年 浏览:268
英国为什么要扣伊朗船 浏览:478
意大利红酒为什么会醉人 浏览:279
意大利哪个眼镜好 浏览:296
信阳年俗全知道中国新年俗有哪些 浏览:967
越南阿甘多少岁 浏览:347
伊朗民用电压是多少伏 浏览:42
一战英国中立会怎么样 浏览: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