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进取型怎么形成的

印度进取型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4-05-21 22:16:41

1. 琚𨰾掔粷璇曢獙100澶╋纴钂嬬敳锻婅瘔鎴戜滑濡备綍杈炬垚鐩镙

11链9鍙凤纴鍒峰井淇′腑锛屾﹀织绾㈠叕浼楀彿涓鍒欐爣棰桦惛寮曟垜镄勭溂鐞冦婂虫曡𨰾掔粷锛岃繖涓鍗庤旈潚骞村彂璧蜂竴椤圭柉镫傝瘯楠岋纴缁撴灉浠や汉镒忓栥嬶紞浣滆呮姤澶т汉銆

缁呜伙纴鏁呬簨姊楁傛槸锛岃拫鐢插厛鐢燂纴鐢熶簬鍖椾含锛屾椿鍦ㄧ编锲界殑30宀佸凡濠氱敺澹锛屽彂鐜拌嚜宸卞湪杩介14宀佺殑鍒涗笟姊︽兂杩囩▼涓镐昏鍗′綇锛岄亣鍒拌𨰾掑氨𨱍崇潃阃冭窇銆傚师𨱒ュ晩锛屼粬鍏宀佹椂镟捐褰扑䌷𨰾掔粷杩---娌℃湁钖屽︽効镒忚〃镓浠栥傜洿鎺ュ悗鏋沧槸锛屼粬鍙戣獡浠栨讳篃涓嶈佸啀缁忓巻闾f牱镄勬椂鍒伙细鍦ㄤ䌷鐩镌界澖涔嬩笅阆鍒版嫆缁濄傞棿鎺ュ悗鏋沧槸锛屾疮娆′粬瑕佽返琛屾柊鏂规堬纴瀹炵幇鏂版兂娉曟椂锛屽叚宀佺殑浠栨绘槸鎴樿儨鍗佸洓宀佺殑浠栵纴浠栧お瀹虫曡𨰾掔粷浜嗭纴浠ヨ呖浜庡垱涓氢箣钖庨栨¤𨰾掓姇璧勶纴浠栫洿鎺ユ兂瑕佹斁寮冧粬镄勫垱涓氭ⅵ𨱍炽

浠栧喅瀹氶氲繃琚𨰾掕瘯楠屾嫰鏁戣嚜宸便备粬鍒椾简闀块暱镄100澶╄𨰾掑垱镒忥纴骞跺綍鍒惰𨰾掓儏鏅銆备粬钖戦檶鐢熶汉鍊熼挶锛岀储瑕佸厤璐规眽鍫$画𨱒锛岃佹眰鏁欐巿涓鑺傝惧爞锛岃佹眰鍏嶈垂浣忔埧......锲犱负琚𨰾掕瘯楠岋纴浠栧嚭钖崭简锛屼粬杩桦嚭涔︼纴骞剁幆娓哥编锲藉埌澶勬紨璁叉暀鎺堜粬浜哄备綍鍏嬫湇琚𨰾掔殑鎭愭儳銆

杩欎釜涓涓浠や汉蹇冩疆婢庢箖镄勬晠浜嬨傛垜浠鐪嫔埌钂嬬敳瀹屾垚100澶╄𨰾掕瘯楠屽苟鍏嬫湇鎭愭儳锛岃缮椤哄甫鏀惰幏鏂颁簨涓氥 钂嬬敳濡备綍杈炬垚鐩镙囷纻浠栬繍鐢ㄤ粈涔堟妧宸ц揪鎴愮洰镙囷纻涓轰粈涔堟櫘阃氢汉瀹屾垚镟寸亩鍗曚换锷★纴濡100澶╄繍锷ㄦ垨钥100澶╄讳功锛屽嵈甯镐细鍗婇旇屽帘锛 缁揿悎銆妔ucceed-how to reach a goal銆嬭繖链涔︼纴鎴戜粠涓や釜鏂归溃杩涜屽垎鏋愩

涓.鍒跺畾钖堥傜殑鐩镙囧强绛栫暐

浜.镓ц屽姏鍜屽弽棣

鍦100澶╄𨰾掕瘯楠岀殑鍗氩涓锛岃拫鐢茶:"My goal was to desensitize myself from the pain of rejection and overcome my fear".鎴戠洰镙囨槸涓诲姩鍑洪棬瀵绘垒琚𨰾掍綋楠岋纴链钖庯纴瀵硅𨰾挜夯链锛屾垬鑳沧亹𨱍с傜‘瀹氱洰镙囧悗锛屼粬鎻愬墠璇︾粏鍒楀嚭100澶╄𨰾掔殑钖勭嶈剳娲炲ぇ寮镄勮𨰾掕瘯楠岃″垝銆

𨱍冲噺镶ワ纴浜庢槸浣犲啓涓"璁″垝"銆傛ラや竴锛氩皯钖冧笢瑗匡纸绠′綇鍢达级锛屾ラや簩锛氩氲繍锷锛堣繄寮鑵匡级銆傝繖涓嶆槸璁″垝锛屾洿澶氭槸镊鎴戝畨鎱扮殑绌鸿瘽銆傚洜涓哄畠娌℃湁鎻愬嚭鍏蜂綋镄勬柟寮忥纴灏戝悆澶氩皯锛屼粈涔堜笉钖冿纴锅氢粈涔堣繍锷锛屼粈涔堟椂闂村仛锛

浠涔堟椂闂翠粈涔埚湴镣逛互浠涔堟柟寮忓仛浠涔堜簨𨱍咃纸when,where,how,what锛夛纴灏呜繖浜涜佺礌鍒楀叆浣犺″垝锛岀炲囩殑澶ц剳浼氩ぇ骞呭害鎻愰珮瀹屾垚鐜囥

涓涓绠鍗曟湁鏁堢殑鏂规硶:濡傛灉(if)......闾d箞(then)銆傚傛灉鍑虹幇镆愮嶆儏鍐碉纴闾d箞鎴戜滑灏卞仛镆愪釜琛屼负銆傛寜姝ゆ柟娉曪纴链夋晥璁″垝濡傦细濡傛灉镞╀笂璧峰簥锛岄偅涔堟垜灏卞幓锅氱憸鐝堛傚傛灉钖冨畬鏅氶キ锛岄偅涔堟垜灏辩粫镆愬叕锲鏁fヤ袱鍦堛

镐濊"涓轰粈涔"锛屾槸浣犺屽姩镄勫姩锷涳纴锷ㄥ姏瓒婅冻锛屽氨链夋洿澶ф傜巼铡绘墽琛屻傝拫鐢蹭负浜嗘垬鑳6宀佺殑姊﹂珑锛岀户缁鍒涗笟锛屼粬鍐冲畾鍏嬫湇琚𨰾掓亹𨱍с傝繖鏄浠栫殑涓轰粈涔堛

钖屾椂锛屽姩锷涘彧鍗犵洰镙囱揪鎴愮殑20-30% 銆傜洰镙囱佽惤鍦扮敓镙癸纴浣犻渶瑕佹濊冣滃仛浠涔堚濄傝拫鐢眍oogle鎼滃嚭链浠や粬镒熷叴瓒g殑琚𨰾掔枟娉曪纴骞剁绥鍒楄𨰾掑垱镒忋傝繖鏄浠栫殑锅氢粈涔堛

瀵逛簬浠ュ悗镄勪簨锛屼汉浠鍊惧悜鍙鐪嫔埌钬滀负浠涔堚濄傛垜浠ュ悗瑕佸︿範涓闂ㄤ箰鍣锛屽洜涓洪偅浼氭彁楂樼敓娲诲搧璐ㄣ傛垜浠ュ悗瑕佺幆娓镐笘鐣岋纴寮寮鐪肩晫銆傛垜浠ュ悗瑕佸氶櫔鐖舵瘝锛屼互鏁瀛濆绩銆傝繖涓钬滀互钖庘濊╂垜浠蹇借嗘渶锘烘湰镄勪簨瀹烇细镞ュ瓙鍙浼氲秺杩囱秺蹇锛屾妸镞堕棿鑺卞湪鐩镙嘇锛岀洰镙嘊镄勬椂闂村氨娌℃湁浜嗐傝繖涔熸槸涓轰粈涔埚緢澶氢汉璁㈣喘涓鍫嗙绣缁滆剧▼锛屾墦寮鐜囧嵈浣庡缑鍙镐滐纸璇村缑灏辨槸鎴戯级锛

瀵逛簬褰扑笅镄勪簨锛屼汉浠鍊惧悜鍙鐪嫔埌钬滃仛浠涔堚濊屽缮浜呜儗钖庣殑镒忎箟銆傝佹澘璁╀綘鏄庡ぉ椋炲嵃搴﹀嚭宸锛屼綘寮濮嬭冭槛鍗板害瀹夊叏闂棰桡纴瀹跺涵镞堕棿瀹夋帓闂棰樸备綘蹇樿拌法锲藉嚭宸鍙浠ュ﹀埌涓嶅悓镄勭粡楠岋纴浣犲缮璁颁綘镟鹃偅涔堟兂鍑哄幓璧拌蛋銆

钂嬬敳鍒涗笟鎶曡祫琚𨰾掑悗锛屼粬鏄庣槠镊宸卞彲浠ュ垱锷炴洿濂界殑鍏鍙革纴寤虹珛镟村ソ镄勫洟阒燂纴浣嗘湁涓涓蹇呴’镄勫墠鎻愶细浠栬佹垚涓烘洿濂界殑棰嗗艰咃纴浠栧繀椤绘垬鑳滆嚜宸辩殑鎭愭儳銆

浠栨竻妤氢负浠涔堬纴浠栨槑锏藉备綍锅氾纴浠栦篃椹涓婄潃镓嫔疄鏂借″垝銆

𨱍冲﹁嫳璇锛屽垪鍑哄崄涓瀛﹁嫳璇镄勭悊鐢卞惂锛涘悓镞朵篃鍒楀嚭浣犺佺湅镍傜殑鐢靛奖锛屼细鑴卞彛钥屽嚭镄勫彞瀛......

绗涓夊ぉ钂嬬敳钬灭储瑕佸ゥ杩愮敎鐢滃湀钬濈殑瑙嗛戝湪youtube瓒呬簲锏惧氢竾浜虹偣鍑昏傜湅銆傚獟浣揿紑濮嬫姤阆撹拫鐢茬殑鏁呬簨锛岃㔉鍙g璇蜂粬鍙傚姞鑺傜洰锛屼粬鍑哄悕浜嗐备絾浠栫煡阆揿嚭钖崭笉鏄浠栫殑鐩镙囷纴浠栬佺殑鏄瀛︿範锛屽苟鎴樿儨镊宸辩殑鎭愭儳锛屾墍浠ョ户缁锅氩畬100澶╄𨰾掕瘯楠屻

寰堟樉铹讹纴钂嬬敳镵氱剑鎴愰暱鍨嬬洰镙囥备粬鐩镐俊锛岃嚜宸卞彲浠ラ氲繃缁忓巻瀛︿範瀹屽杽镊宸便备粬鍦ㄨ窡杩囧幓镄勮嚜宸辨瘆銆傚湪姣忎竴涓褰曞埗镄勮嗛戜笅锛屼粬閮藉啓涓嬩简浠栫殑镐荤粨銆

鎴愰暱鍨嬬洰镙囷细阆囧埌鎸鎶桡紞锛嶏紞瑙傚疗镐濊冭嚜宸卞彲浠ユ带鍒剁殑锲犵礌锛嶏紞锛嶉噰鍙栬屽姩锛岃幏寰楀弽棣

浠栦笉鏄鍦ㄥ仛绉琛ㄧ幇缁椤埆浜虹湅(be-good goal)锛屼篃涓嶆槸涓轰简镒忓栫殑鍑哄悕銆

琛ㄧ幇鍨嬬洰镙囷细阆囧埌鎸鎶桡紞锛嶆鐤戣嚜宸茶兘锷涙瑺缂猴紞锛嶅け铡讳俊蹇冿紞锛嶈や负娌℃湁镒忎箟鍐岖户缁灏濊瘯锛屼簬鏄鏀惧纯......

镵氱剑鎴愰暱鍨嬬洰镙囷纴浣犲彲浠ヤ韩鍙楅氲繃閲岀▼纰戠殑杩囩▼锛屼綘鍙浠ユ姷鎶楁姂閮佺殑涓嶈坛褰卞搷銆

阒插尽鍨嬬洰镙囷纴鍗充负浜呜拷姹傚畨鍏ㄥ拰瑙勯伩椋庨橹锛屾兂瑕佹渶澶ч檺搴﹂伩鍏嶅嚭阌(minimize losses)銆傞噰绾抽槻寰″瀷鐩镙囷纴浣犱细鍒楀嚭阒荤嶈揪鎴愮洰镙囩殑鏁屼汉骞堕愪釜瑙勯伩銆备綘镟村叧娉ㄧ洰镙囩殑浠峰笺备环鍊艰秺澶э纴锷ㄥ姏瓒婅冻銆
杩涘彇鍨嬬洰镙囷纴鍗充负浜呜幏寰楁垚灏辨劅鍜屽叧娉ㄥ害锛屾兂瑕佹渶澶ч檺搴﹁揪鍒版敹鐩婃渶澶у寲(maximize gains)銆傞噰绾宠繘鍙栧瀷鐩镙囷纴浣犲悓镞跺叧娉ㄤ簨𨱍呮垚锷熺殑姒傜巼鍜屼环鍊笺备环鍊艰秺澶э纴瑕佹眰鎴愬姛姒傜巼瓒婇珮銆

鎴戣や负锛岃拫鐢测滆𨰾100澶╄瘯楠屽厠链嶆亹𨱍р濇槸涓涓阒插尽鍨嬬洰镙囥傞溃瀵规嫆缁濇椂锛屼粬涓嶆兂瑕佸啀阃冭窇浜嗭纴浠栨兂鐣欎笅𨱒ワ纴铡讳氦娑夛纴铡诲彂鐜版疮涓涓𨰾掔粷鑳屽悗镄勫彲鑳芥с

鍦ㄤ粬鐪间腑锛屼粬涓嶆兂钬滃规嫆缁濈殑鎭愭儳钬濊繖涓榄旈肩紶浠栦竴杈埚瓙銆傞氲繃瑙傜湅琚𨰾100澶╃殑瑙嗛戯纴浠栧彂鐜拌嚜宸辩殑鎭愭儳镄勬晫浜猴纴骞堕愪釜瑙e喅銆傛瘆濡傜涓澶╁悜闄岀敓浜哄熼挶锛屼粬鍙戠幇镊宸辫缮娌″惉鍒板规柟闂钬滀负浠涔堚濆氨鐩存帴阃冭窇銆备粬鐭ラ亾镊宸辩殑鏁屼汉鏄钬滈冭窇钬濓纴绗浜屽ぉ锛屼粬渚挎带鍒惰嚜宸辫𨰾掑悗鐣欎笅𨱒ヤ氦娑夈

鎴栬革纴浣犳病链夎揪鎴愮洰镙囷纴鏄锲犱负浣犳湰搴旈槻寰$殑鐩镙囧嵈鎴愪简杩涘彇鍨嬶绂浣犳湰搴旇繘鍙栫殑鐩镙囧嵈鎴愪简阒插尽鍨嬨

镡澶滃偓浜鸿侊纴寰埚氢汉𨱍虫棭镌″嵈锅氢笉鍒帮纴镐庝箞锷烇纻浣犲彲浠ユ妸浣犳棭镌$殑镓链夐㱩纰嶅垪鍑烘潵锛岀劧钖庨愪釜鍑荤牬锛屼綘灏卞彲浠ユ棭镌′简銆

寰埚氭椂鍊欙纴鎴戜滑涓岖敤𨰾煎懡寰鍓嶅啿锛屽彧闇瑙勯伩椋庨橹锛屽氨鑳借揪鎴愮洰镙囥
闾d簺鎴愬姛钥咃纴镟村氱湅鍒扮殑鏄浠栦滑锅氲繖浠朵簨镄勪环鍊硷纴钥屼笉鏄浠栦滑涓瀹氲兘杈惧埌镄勬垚灏便

褰灏忓叚锛屾繁钥曞崄骞达纴浠庣▼搴忓憳鍒拌嚜鐢辫亴涓氲咃纴镟村氱殑鏄浠栫湅鍒颁简阒呰荤殑浠峰煎苟婊℃鐑𨱍呭湴铡诲仛锛岃屼笉鏄浠栫湅鍒颁粬浼氭湁浠婂ぉ镄勬垚灏便

钂嬬敳鍙浠ユ寔缁瀹屾垚100澶╄𨰾掕瘯楠岋纴骞朵笖闅忓悗鍑轰功婕旇诧纴浠栨槸涓涓镊鎺у姏寮虹殑浜恒傛垜鐚滀粬骞虫椂鐢熸椿链変竴浜涗緥琛岋纴姣斿傞敾镣硷纴鍐欎綔绛夌瓑銆

鏅阃氢汉锛屾洿澶氱儹琛蜂簬钬滃紑濮嬧濓纴钥屼笉鏄鎸佺画鍒扳灭粨𨱒颎濄傛兂阌荤偧锛熷仴韬棣嗕氦浜嗛珮鏄傜殑浼氲垂锛岀劧钖庡氨铡讳简涓夋★纴鍐嶆病涓嬫枃銆傛兂璇讳功锛熶功链缈诲紑锛岃诲畬绗涓绔狅纴鐪嬩笉鍒版渶钖庝竴绔犮傚埆璇100澶╀简锛屽緢澶氢汉30澶╅兘娌℃湁锷炴硶鎸佺画锅氩悓涓浠朵簨銆

涓轰粈涔埚氨鏄鎺у埗涓崭綇镊宸卞畬鎴愪竴浠跺皬浜嫔憿锛熷洜涓鸿嚜鎺у姏涓嶈冻銆傝嚜鎺у姏锛屽ソ姣旇倢镶夛纴浣犺秺缁冧範锛岃倢镶夊氨闀胯秺澶э绂浣犺嚜𨱌磋嚜寮冿纴镶岃倝灏遍愭笎钀庣缉銆

闾f庝箞鎻愰珮镊鎺у姏锻锛熼夋嫨姝g‘镄勯毦鍙楋纴鍏堟疮镞ュ仛濂戒竴浠跺皬浜嬨傛瘆濡傛疮澶╁乏镓嫔埛镓嬨傚垰寮濮嬶纴鍒镓钖э纴闅惧弹钖с备綘灏卞繊浣忥纴鎶垫姉韬浣撶殑涓嶉傦纴鎱㈡参鍦帮纴浣犱範𨱍浜嗭纴浣犵殑镊鎺ц倢涔熷氨寮哄ぇ浜嗐傜壒鍒寤鸿鍏绘垚姣忓ぉ阌荤偧镄勪範𨱍銆傛疮澶╅敾镣间竴灏忔椂锛屼綘浼氩彂鐜颁綘镄勬疮链涔﹀紑濮嬭兘璇诲畬锛屽伐浣滀笉鍐嶆嫋寤躲傝繖灏辨槸澧炲己镄勮嚜鎺ц倢鏂规柟闱㈤溃鏀瑰杽浣犵殑镓ц屽姏銆

璇峰皧閲嶈繖涓浜嫔疄锛氲嚜鎺у姏璧勬簮鏄链夐檺镄勚傚綋浣犻ゥ楗匡纴鐢熸皵锛屽ゅ崟锛屽姵绱(HALT,hungry,angry,lonely,tired)镞讹纴镊鎺ц倢澶勪簬浼戠湢鐘舵併傛庝箞锷烇纻

--璇疯板缑:濡傛灉......闾d箞......绛栫暐銆傛瘆濡备綘镄勭洰镙囨槸鍑忛吨锛屼絾姝ゆ椂鐪煎墠链夌编锻崇殑楂樼儹閲忚泲绯曘备綘镄勫ぇ鑴戜技涔庝笉镊瑙夐殣钘忊灭′綇鍢粹濈洰镙囷纴鍙婵娲烩滀韩鍙楃编椋颎濈洰镙囷纴缁撴灉钖冨畬灏卞悗鎭斻备綘鍙浠ヨ瘯璇曪细濡傛灉鎴戠湅鍒伴珮鐑閲忚泲绯曪纴鎴戝氨涓嶅悆銆

--璁颁綇𨱍镐у畾寰嬨备綘涓嶆兂寮濮嬬殑浜嬫儏锛岃繛纰伴兘涓嶈佺般傛瘆濡傚湪瀛ゅ崟镞跺崈涓囧埆瑙佷綘鍓岖敺鍙嬨
𨱍虫兂涓轰粈涔堛傝揪鎴愮洰镙囧逛綘镄勬剰涔夋槸浠涔堬纻缁栾嚜宸卞姩锷涖

--鍒涓洪毦镊宸卞悓镞舵写鎴桦氢釜鐩镙囥备綘鏄浜猴纴涓嶆槸绁烇纴镊鎺ц倢锛屾椂闂达纴绮惧姏閮芥槸链夐檺镄勚

--鍒楂树及镊宸憋纴鍒𨰾胯辨儜娴嬭瘯镊宸便备汉绫绘櫘阆崭笉镊鐭ワ纴镐昏や负镊宸辫秴杩囦粬浜(镊鍒╁惧悜superiority illusion)銆备负浠涔堟湁90%镄勫徃链鸿や负镊宸辨按骞宠秴杩囧埆浜猴纴涓轰粈涔堟湁90%镄勫勾杞讳汉璁や负镊宸变细姣斾粬浜烘洿蹇涔版埧涔拌溅锛熶汉绫诲ぇ鑴戦夋嫨阆楀缮䦅涜嫤锛岃繃铡昏嚜鎺у姏宕╂簝镞惰浆鐪煎氨涓嶈板缑浜嗐

濡备綍鎭㈠崭綘镄勮嚜鎺ц倢锛熺浔瑙夛纴钖冮キ锛岃╁绩𨱍呭彉濂姐备綘鍙浠ュ啣𨱍筹纴鍙浠ラ佽嚜宸辩ぜ鐗╋纴鍙浠ョ湅涓闆嗗揩涔愬ぇ链钀ャ

鎴戣や负锛岃拫鐢叉垚锷熸渶链閲嶈佺殑铡熷洜锛屾槸浠栫粰镊宸辨g‘鐪熷疄镄勫弽棣堛傝拫鐢插綍鍒惰嚜宸辫𨰾掔殑瑙嗛戯纴骞舵疮鏅氲傜湅澶岖洏锛屽啓涓嬫敼杩涚殑镣广傝繖灏辨槸鍦ㄦ垒宸璺濄

杈炬垚鐩镙囷纴镞犻潪灏辨槸浣犲湪A澶勶纴瑕佽蛋钖态澶勚备綘𨱍宠佺缉鐭瑼鍒痫镄勮窛绂汇傚傛灉浣犺繛浣犵幇鍦ㄥ湪鍝閲岄兘涓岖煡阆掳纴浣犲张濡备綍缂╁皬宸璺濆憿锛熶綘闇瑕佺煡阆扑綘镄勭幇鐘讹纸鍙嶉堬级锛屼綘镓嶈兘閲囧彇鏂规硶绛栫暐锷锷涘埌杈句綘镄勬湭𨱒ャ

鍒浜虹粰镄勫弽棣堜笉涓瀹氩㈣傛g‘锛岃繃澶氱殑琛ㄦ壃璁╀綘鐪嬩笉鍒扮湡鐩革纸浜轰滑寰寰纰崭簬𨱍呴溃鍙缁栾〃镓锛夈

浣犲彲浠ヨ嚜鎴戠洃鎺с傚綋铹讹纴鐪嫔埌镊宸变笉瓒崇殑镣癸纴蹇幂悊澶氩皯链夌偣涓嶈垝链嶏纴浣嗘垚闀垮嵈鏄锽沧偊镄勚傝繖鏄姝g‘镄勯毦鍙椼

浣犱篃鍙浠ヨ板弽镐濇棩璁帮纴绉拌嚜鎴戜綋閲嶏纴璁板綍钖幂殑椋熺墿銆傛疮澶╄板缑锅滀笅𨱒ワ纴镊鎴戣傚疗鍙嶉堬纴璋冩暣绛栫暐銆傝屼笉鏄涓锻冲墠杩涳纴锲犱负链夊彲鑳戒綘宸茬粡璧伴敊鏂瑰悜浜嗐

杩愮敤杩椤嚑涓鏂规硶锛屽幓锅氭垚涓浠朵欢灏忎簨钖э纴鍙浠ユ槸镞╄捣锛岄敾镣硷纴鍐欎綔锛岀劧钖庝竴镣圭偣鏀瑰啓浣犵殑浜虹敓銆

2. 印度文化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早期文化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文化
在印度,可以由不同的服饰和装扮,看出当地人的宗教信仰、种族、阶级、区域等
男性包头巾
印度有些地区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头巾的习俗的,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式。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的形状。成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颜色。
印度男性多半穿着一袭宽松的立领长衫(Tunic),搭配窄脚的长裤(Dhoti),拉贾斯坦地区男性,裤子是以一条白色布块裹成的,头上的布巾,花样变化极多,色泽鲜明。
女性穿纱丽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Sari),纱丽是指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布料,穿着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印度妇女擅长利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身上产生不同的变化。
拉贾斯坦妇女的纱丽较短,只有披覆在头上,但是彩色缤纷、镶有金银绣边。拉贾斯坦妇女的上衣,有点像似没有领子的中国凤仙装,下身是一条滚边的及地长裙。
纱丽穿着方式: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用一块长达3公尺的布包裹出来的,这块布称为纱丽(Sari)。印度纱丽的穿着方式变化繁多,不同的种族、区域、信仰,会有许多不同的色彩、质感和穿裹方式。印度妇女穿着纱丽时,上衣是一件短袖、露出肚脐的紧身衣(Choli),下身是一条及地的直筒衬裙(Ghagra)。
纱丽最基本的穿着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拉住纱丽布左边一端,塞进右侧的衬裙裙头。
将纱丽布由右至左环绕下围,约三、四圈。
接着用纱丽布在右前方折成四折,并且塞入裙头。
然后将剩余布块,由左后方绕过右边腋下,披向左边肩膀上。
最后直接将纱丽布披在肩上、或披覆在头上。
饮食
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而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饮水和饮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

3. 鍗板害灏佸缓绀句细鏄镐庝箞褰㈡垚镄勶纻

鍏鍏冨墠6涓栫邯鍒濓纴鍗板害褰㈡垚16锲界殑钬滃垪锲芥椂浠b(镊冲叕鍏冨墠4涓栫邯)銆傚湪杩欑ぞ浼氩ぇ锷ㄨ崱镞舵湡锛屾柊镐濇兂銆佹柊鏁欐淳灞傚嚭涓岖┓锛屽舰鎴悫灭栌瀹朵簤楦b濈殑灞闱锛屽苟鍑虹幇浜呜稿氱殑鏂板畻鏁(鍏朵腑鍙嶅瑰﹩缃楅棬鏁欑殑钥嗛偅鏁椤崰链夌壒娈婂湴浣嶏纴钥屽拰瀹冨悓镞跺叴璧风殑浣涙暀鍗村逛笢鏂规枃鏄庝骇鐢熸繁杩滃奖鍝)銆傚ぇ绾﹀湪鍏鍏冨墠324骞村瓟闆甯濆浗寤虹珛銆傚叕鍏冨墠187骞村瓟闆甯濆浗𨱔浜″悗锛屽栨棌涓嶆柇鍏ヤ镜锛屽叾闂300澶氩勾镄勫彶瀹炴ā绯娄笉娓咃纴鐩磋呖鍏鍏4涓栫邯镞垛灭瑘澶氩笣锲解濆缓绔嫔悗锛屾爣蹇楃潃鍗板害灏佸缓绀句细宸插熀链褰㈡垚銆

4. 古印度种性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对印度社会的印象是什么

种姓制度的成因是雅利安人入侵者稳固自身政权的需求。
最早在印定居的是达罗毗荼人,肤色黑。雅利安人是自中亚入侵的,肤色白。他们消灭了印最早的原生文明火种。为了稳固自身统治秩序,吠陀时代的入侵者以肤色(更为准确说法是血统)划分阶级,以宗教为背书,这就是种姓制度。
由于种姓制度规定了各阶层适合的工种,这就使得社会分工完美地各司其职,每个行业父死子继,在封建时代有效保障了社会稳定,也益于社会生产经验一脉相承,熟练技工世家出现。
但种姓制度无疑阻塞了下层人民升迁的通道,令社会阶层,贫富固化。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种姓制度亦违背了平等,民主,自由等印资产阶级施政纲领,违背人权,是彻底的封建糟粕。
同时,种姓制度亦客观剥夺了低种姓者受教育权力,阻碍了印教育推广,以及后续生产力释放提升。
并且,种姓制客观令现今印人民彼此割裂,甚至还出现了地方尾大不掉,中央管不着的奇异现象不利于印现代国家稳定。

5. 印度国家形成后阶层、种族是怎样发展的与宗教、文化、政治有何关系

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3

新世纪伊始,印度及印度和中国比较研究似乎成了国际国内的热门话题。4西方学者吉尔伯特•艾蒂安专着《世纪竞争:中国和印度》,影响较大。5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也发布报告称,印度可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6印度人也一扫尼赫鲁时期的忧虑,直称“20世纪属于西方,中国在21世纪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但本世纪未来的岁月属于我们印度”。7从中国方面看,对印度的关注反映了中国人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层考虑,同时研究和准确地评估印度的潜力和未来发展,正确地借鉴印度的经验,对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有益的。

一、从中心到外围:印度国家发展近代中断及其原因

与中国大体相同,印度拥有古老的历史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天然条件,来自西北部的雅利安人(Aryan)部落在公元前1500年征服这里;他们与当地人的结合创造了古典吠陀文化(Vedic culture)。此后,阿拉伯人在公元8世纪再次征服了这块土地,随后是12世纪到来的土耳其人,以及15世纪末到达此地的欧洲商人。印度在历史上的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324―151年),曾是北起喜马拉雅山,南到迈索尔,东抵阿萨姆河西界,西达兴都库什山的南亚大国;中世纪莫卧尔王朝时期(1526―1857),印度的版图曾再次接近这一规模。英国统治印度期间,英国以印度为中心,使自己在亚洲的势力伸展到北至阿富汗和西藏部分地区,南至印度洋,东至东南亚的范围。独立后的印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在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中央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8海岸线长5560公里。多条河流发源于或流经印度。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较大,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漫长的海岸线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而广大的国土面积和热带季风气候适于农业发展。2001年印度土地面积29732万公顷,而耕地面积16175万公顷,占印度土地面积的54.4%。而同期中国耕地面积仅占土地面积13.5%。9

印度是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其古文明形态保留时间仅次于中国的国家。生发于四大文明古国并泛延于整个古代世界的农业全球化10曾使中国和印度成为古代世界的超级大国和文明中心。但是当历史进入19世纪时候,这两个国家却迅速衰落并在半个世纪之后,就从农业世界的中心国家逐渐进入资本世界的边缘和外围国家。从1600年到印度独立的1947年间大多数时间里,英国发展各项指数,除人均GDP外,均不如印度。1857年英国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并在印度建立直接统治之后,英国对印度的掠夺程度急剧扩大。11此外,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使印度劳动处于殖民统治和封建主的超度盘剥的生产关系之中。其中非劳动者占据国民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不仅如此,与莫卧尔王朝时期相比,在非生产阶层中还被强行介入的宗主国派驻殖民地的官员。他们瓜分了5%的国民收入。而为社会提供财富的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则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得到较低的份额。12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财富分配只是税后分配,而税收更是英国剥夺印度国民财富的重要部分。英国在印度的无度行政开支、英国对缅甸和阿富汗战争的费用、1873年以后印度货币贬值和国内开支方面增加的负担,都得由印度人民来偿付。13主要税收包括土地税、货物税、盐税、印花税和鸦片税,除鸦片税外,其余税收均落到印度各阶级头上。其中土地赋税是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它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的负担。14以孟加拉的土地税为例,在莫卧尔帝国时期,该省区的土地税只占全省年收入的40%-48%,而在1795年,东印度公司征收的土地税竟占该省区收入的85%,造成印度对英国的大量欠款。15

不仅如此,英国还以宗主国的名义从殖民地印度攫夺相当部分的财富,下表是1868-1930年间从印度白白流向英国的劳动财富。

英国从印度“攫夺”的财富(1868-1930)

年 份 印度出口顺差占其国内生产净值的比重(%) 印度出口顺差占英国国内生产净值的比重(%) 1868-1872 1.0 1.3 1911-1915 1.3 1.2 1926-1930 0.9 0.9

资料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着,伍晓鹰、许宪春、施发启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认为上面的资料“可以大致了解到作为接受外国统治的后果,即印度资源流入到英国的情况。从1868年到20世纪30年代,印度的资源流出量大约占其国民收入的0.9%到1.3%,也就是说约五分之一的印度净储蓄被转移到了英国,本来这笔储蓄可以用于进口资本品”。16印度经济学家达拜•瑙罗吉在他的论文“印度的贫困”(1876年)中将英国从印度攫取财富的途径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欧洲官员将他们的存款汇往国外,还有英国人为支付在英国本土和印度的各种需要而在英国所作的开支,如在英国国内所付的退休金和工资;第二是非官方欧洲人的汇款。”这意味着印度的出口必须比它的进口多得多,以便满足经济流耗的要求。17印度出口物资都是粮食和农业原料。“为了实现商品账户上出超,即使在饥荒年粮食出口也必须维持在原有水平”。181899-1907年曾任印度总督的冠松勋爵也不得不承认“没有印度就没有大英帝国”19。

在殖民经济和封建经济的双重盘剥下,尽管印度经济的GDP在独立前的近百年间(1857-1947)有了较大的发展,20但印度的人均收入则在百年间增长率仅为0.5%,几乎停滞。21印度经济因发展而不发展:较快发展的结果则是为英国资本快速提供高额剩余价值,而非快速反哺印度社会的基础性劳动。这严重阻碍了印度民族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中断了印度民族资本自主形成过程。印度成了为英国资本家和印度封建主提供“营养”的奶牛。其结果是居于人口多数的劳动者并不能因其提供较多的劳动产品而得到合理即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营养”持续反哺。印度社会基础因此持续萎缩。

近代中国与印度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命运。“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从5世纪到14世纪,它较早发展起来的技术和以精英为基础的统治所创造的收入都要高于欧洲的水平”,“1820年,中国的GDP比西欧和其衍生国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但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100年间,中国经济迅速衰落:“到1950年的人均GDP不到中国在1820年水平的四分之三”。22其间中国经济形成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畸型结构:外国在华资本控制了中国与近现代产业相联系的绝大部分投资。1936年,外国产业资本占中国产业资本的57.2%,其中在东北占84.6%。23他们垄断和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煤产量的65.7%,发电量的77.1%,棉花产量的64%,卷烟产量的58%(1935),铁路里程的90.7%。24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对华战争,并对中国经济资源进行直接的军事掠夺。到1938年日本占有中国土地的1/3,农业生产能力的40%,工业生产能力的92%。25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官僚资本大大加强。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以与西方资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主的官僚资本已控制全国银行的70%,产业资本的80%,并控制了全部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和43%以上的轮船吨位。据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清产核资统计,全国国营和公私合营企业资产原值191.6亿元,其中大部分为没收和接管的原国民党官僚资本的资产;而1948年中国12.3万户民族工业资产净值仅20.08亿元。26国民党战败逃到台湾之前,通过扩大财政赤字进一步掠夺国民财产,1948年最后四个月,国民党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78%。27中国经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盘剥下已失去了民族资本独立增值和民族市场良性发展的条件。而国际资本、国内官僚资本和封建地主对中国经济超度压榨又使中国的民族资本长期处于持续萎缩状态。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增长,成了中国印度两国悲剧性命运相同的方面。而社会革命,即反对殖民压迫和争取独立主权的民族革命及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便成了印度和中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共同和惟一出路。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印度和中国经历了相同的历史命运,但比较而言,在两国获得民族革命成功之前,双方经济发展还有明显的差异。1820年印度和中国在世界GNP分布中分别占15.4%和32.7%,到1952年,印度为3.8%,仍低于中国的5.2%;1820年印度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分别为1110亿和2286亿国际元(1990年),1952年,分别为2266亿和 3057亿国际元(1990年)中国远高于印度。28但在GNP和人均GNP增长率及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中国则不及印度。1820年至1952年,印度和中国GNP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0.54和0.22;同期人均GNP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0.10和-0.08。291948年,在原煤、发电、钢材、生铁、水泥、硫酸等产量方面,印度均高于中国。30这些数据表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时期的印度尽管在经济GNP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中国,但在发展综合潜力方面,印度领先于中国。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后来印度又远远为中国甩在后面的原因,是有益的。

二、印度独立:低成本却先天不足的政治革命

革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印度独立革命并没有使其获得预期的经济成就。究其原因是印度以尼赫鲁为领导的国大党所代表的地主资产阶级,尤其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这种利益使作为生产者多数的印度人民不能成为自己产品的直接市场,从而缩小了印度民族资本形成和民族市场形成的条件。因此,已取得胜利的革命并没有在印度造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充分条件。这是与中国1949年革命本质不同并由此造成两国未来发展不同速度的根本原因。但如果要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原因产生的背景,则不能不从比较这两个国家的民族革命和以土地改革为主的民主革命所造成的不同“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31来考察。

与欧美国家相同而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的民族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因而是反映资本家和地主利益的革命,但与欧美国家不同而又与中国革命相同的,又是印度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下落期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上升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波及世界的工业全球化浪潮的最初的政治动力。工业革命在大不列颠登陆并取得胜利后,就反转影响欧洲大陆并对欧洲的封建体制造成解构性冲击。这引发了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和40年代的欧洲大革命。这场革命唤醒了欧洲大陆、美洲大陆和日本等国,并使其在抵御近代资本全球化的冲击中完成本国国家资本主义的转型:19世纪60至70年代德国俾斯麦完成国家统一、俄国完成农奴制改革、美国实现统一的国家主权和统一的民族市场、日本明治维新完成从封建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的转型。与此同时,在中世纪农业全球化浪潮中雄居超级大国地位的印度、中国等,反滑入附庸于资本中心的外围地区:它们不仅没有跟上这场国家转型的浪潮——这大概是由于他们超稳定社会结构和超强的国际地位反使其不易随环境改变而变革,而且还在这个浪潮中不断受到来自英国及完成国家近代化转型的国家的打击。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征服和对中国战争胜利。这使印度和中国被迫进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历史进程并由此在这两个国家出现了最初的无产阶级。这又反过来为印度和中国的未来不同的发展道路埋下了伏笔。

再从两国内部分析,20世纪初印度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工农运动均有较大发展,世界出现了代表工农利益的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印度的完全殖民地地位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使两国革命道路发生了分野:英国对印度的完全的和强有力的控制不仅使印度的工农运动没有形成独立的和强大的政治力量,而且还使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英国殖民统治和当地封建力量的双重压力下——变得更加软弱,以至“非暴力不合作”成了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最高形式。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反使中国成了国际资本链条中的“薄弱环节”32。20年代末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民主主义旗帜下分野的国民党背叛工农利益并迅速倒向西方国际资本,蜕变为代表买办势力的政治派别。国民党政府在国内通过牺牲工农利益、在国际通过向资本强国让渡国家利益方式,换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33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国家发展道路截然相反,蒋介石时期的中国是亚洲地区较早选择拉美发展道路的主权国家,其结果是民族资本大规模衰落,34财政赤字持续飙升,35农民、工人和中小资产阶级大规模破产。36与后来印度的发展道路相比,蒋介石时期的中国发展道路是拉美道路在东亚的较早版本,而印度尼赫鲁时期的经济则几乎是中国蒋介石时期的道路在南亚大陆的另存形式。

拉美道路的本质是用牺牲本国工农利益和向资本中心国家让渡民族利益的方式来发展本国经济,其结果一般都是工农在日益严重的贫困中开展阶级斗争:斗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与该国拉美化的程度为正比。蒋介石时期国家经济拉美化的结果是从另一面为代表中国农工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取代国民党统治作了政治准备。与印度相反,国际资本对中国松散间接和多元控制又使代表中国工农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取得全国政权成为可能。从印度后来的发展后果看,中国共产党取代蒋介石国民党政权,不仅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大事变,它更是中国历史的大幸运。与印度相比,这种幸运更多地是由于中国较先品尝了拉美模式必然造成的国家不幸。正是这种不幸才使中国人更为坚定地选择了代表中国占人口多数的工农利益的中国共产党,37只有有了代表工农利益的政权,中国才能进行比较彻底的土地改革,并由此形成统一的国家经济和民族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1949年中国革命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发生于东亚的集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双重意义为一体的伟大历史事变。与美国两次革命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使美国百年内完成的社会革命在中国几十年内得到完成,其效益可以从毛泽东时期和邓小平时期中国崛起并初步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转型与美国相比的时间差及与印度后来发展的相比的速度差上得到证明。

马克思和列宁曾对印度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抱有大希望。马克思在《波斯和中国》、《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后果》等文章中乐观地预言:

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38

列宁则在晚期口授的日记中也认为:

斗争的结局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一点:俄国、印度、中国等等构成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正是这大多数的人口,最近几年来也非常迅速地卷入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来,世界斗争的最终解决将会如何,是不能有丝毫怀疑的。在这个意义上讲来,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39

但历史发展的结果是,除了俄国、中国外,发生在印度的工农革命并未导致反映印度工农利益的党而是为英国有意扶持的更多地反映有产者利益的国大党成为执政党。造成这种历史差异的原因在于英国对印度形成的百年牢固和有效的殖民统治,这使印度在发轫于英国的全球性的资本链条中没有像俄国和中国那样成为其“薄弱环节”。在俄国和中国革命中,工农政党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上升为执政党。在印度英国用血腥暴力肢解、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却有意容忍无伤大雅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意扶持反映大地主和大资本家利益的国大党。其结果是二战结束后,反映印度地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大党被英国推上主要执政党的地位。40 1947年8月14日印度独立,新政府共14名阁员,国大党占8名,非国大党占6名,共产党被排除在外。1951年底印度共和国成立后首届联邦人民院和立法院大选。大选后国大党在人民院和立法院中占总席位分别为74.4%和68.4%。41这时的印度国家政权成了地道的“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42

与中国高成本的政治革命结果正好相反的是,印度独立,这场低成本的政治革命注定要使国家未来发展付出高成本的代价。

三、土地改革:国家发展奠基中最大的政治“豆腐渣”工程

自然资源天然供给量和贮存量的绝对有限性,决定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绝对手段。而人类生产劳动形成的绝对条件就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绝对结合。这种结合有自然结合与强力结合的方式。财产私有制度出现后,强力结合便是人类历史常见的方式。比如历史上的罗马人对地中海的征服、蒙古人对亚洲和欧洲部分地区的征服、克伦威尔对爱尔兰人的征服、欧洲人对印安第人的征服、英国人对印度人的征服等都是这强力结合的历史形式。一部分人通过垄断生产资料形成对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并由此形成对这部分人的政治统治,这就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人类早期的绝对的自然结合变为相对的人为强力结合,并由此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占有者之间以及不同的生产资料占有者之间形成复杂的财富占有关系。43

但是,所有权并不是社会财富本身,而只是社会财富的占有形式。所有权并不创造价值,因此也不是财富的源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私人所有权却可以刺激劳动者个体的能动性及其私人积累财富的积极性,但如果构成社会劳动基础的生产者的劳动成果被不同的私有者“截流”数量过于巨大从而使劳动者得不到合理反哺时,社会劳动也就开始萎缩。萎缩的程度与财产占有者对生产者劳动成果的“截流”数量为正比。

研究国家发展及相应国力的关键不在于研究其GDP或GNP的指数表现,而在于研究其利润的归宿及其对社会劳动者反哺程度。马克思说:“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44劳动者也是消费者,他既是产品生产者,又是实现自己产品的基本消费群体。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不仅仅因为人民是国家生产的主体,同时他们更是国家消费的主体。只有社会产品反哺社会劳动者即人民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发展才是良性的和可持续的。当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而这种增长成果却不能合理地反哺生产者,甚至不能维持生产者自身的生存延续,社会财富又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没有多少消费潜力的少数人手中,这时的国家发展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接踵而至的就是社会危机。这时生产力就会提出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前面提到的印度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发生的。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资源,生产关系的最初版本就是人地关系。45因而也是古今形成生产关系,从而阶级关系的原生酵母,更是现代资本形成的原生酵母。大凡国家改造和社会改革,多以土地改革为起始。因此,与基因链的优劣决定生命发育的终极结果一样,国家土地改革的后果,也就命定了国家肌体发展,尤其是传统农业大国肌体的终极潜力。印度与中国民族革命成功后第一基础性的国家改造工程就是土地改革。其结果差异则奠定了两国发展速度及其潜力的差异。

如果将土地革命分为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阶段的话,印度的土改不仅没有社会主义土改内容,也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彻底的民主改革的内容。独立之初印度国大党认识到从英国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封建土地关系是独立前印度农业陷入慢性危机的主要原因。为此,根据1948年12月全国邦税务部长会议的决定和国大党土改委员会1949年的报告建议,各邦开始按照中央确定的废除柴明达尔中间人制度等原则,制定本邦土改法律。1953年中央政府建立了中央土改委员会,由计划委员会成员和内务部长、粮食部长组成,作为土改指导机构。土地改革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消除土地所有制结构中阻碍农业生产的因素;二是使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直接与劳动者结合,创造条件使农业经济实现高效高产。土改内容包括三方面,分两阶段实施。

一是废除柴明达尔等中间人制度。独立前印度存在三种土地租佃制度:柴明达尔租佃制、马哈瓦尔租佃制和莱特瓦尔租佃制。在柴明达尔等土地租佃制度下,代为殖民政府收税的柴明达尔等实际上成了在外地主,对租佃土地的耕种者进行残酷剥削。在殖民政府收取的农业税收和柴明达尔等从事收税的管理费外,柴明达尔等在外地主还随意提高租金,加强对佃农的剥削。印度政府通过废除这种中间人制度使耕种土地的农民直接与土地联系,并直接向政府交税。在独立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印度政府从地主手中买地共花去67亿卢比,约将577万公顷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46

二是改革租佃制度。“高额地租是印度土地结构的共同特征”。47英国统治时期土地租佃不仅在印度农业中十分普遍,而且除公开租佃外,印度农村中还盛行非正式或口头租佃。土地供给是确定的,而人口和贫困人口却与日俱增,佃农受到地主持续提高的地租剥削,而且租期极不稳定。手工业的衰落,进一步加重了对土地的依赖,从而加重了租金剥削。从1953年起各邦政府通过了系列有关“租佃改革”的法案,其主要内容是“公平租金”和“保障租佃关系”。独立后印度政府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实行了租佃制改革,具体措施包括固定租金、保障租佃,并授予部分佃农的永佃权等。根据各邦的具体情况,各邦政府规定的租金占农业收入的比例有所不同,大体保持在农业收入的1/3到1/6。同时,为了方便农民交租,还决定把过去长期实行的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为了保障土地租期,印度政府还规定,允许地主以自耕名义收回土地,但重新收回土地时必须为佃户保留维持生活所需最低面积的土地,且不能驱逐佃户。此外,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也要求佃农购买土地,使佃户直接与国家发生关系。这也是土改第一阶段的内容。

三是实行土地持有最高限额制度,这是土改第二阶段的内容。国大党政府在1959年1月那格浦年会上通过了实行“土地限额”的决议,要求各邦政府在当年年底前制定出相应法案令。1961年底印度政府宣布各邦实行土地持有最高限额的法律,规定超出限额以外的土地,由国家交给村评议会,并由村评议会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或农业合作社耕种。此举意在限制大地主对土地的垄断。1971年8月,印度中央土改委员会又确定调整最高限额。以五口之家为一个分配单位,规定最高限额为最好土地10英亩到最劣土地54英亩之间。1975年7月1日,印度政府宣布了二十点经济纲领,提出土地最高限额制,并要求加快对超额土地的分配和登记注册工作。1977年人民党上台,要求加快土改步伐,通过调查,改革土地法上的弊病和漏洞。规定每户农民最低土地持有限额为2.5英亩。

土地改革是印度民族革命成功后,实现民主革命的基础工程。就其深度、广度及革命的彻底性而言,印度土改的效果简直与中国判若泥云。究其原因还在于各自革命的领导权性质存在的本质差异。与中国20世纪20年代蒋介石国民党注意到但无法解决农工问题的原因相似,尼赫鲁国大党也看到了彻底的土地革命对于印度的未来具有关键的意义。48但是,由于国大党本身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利益,以及由大地主大资本家阶级占据的议会席位形成的对尼赫鲁政府的制约,这使国大党政府,即使有再好的政治设计,也无法实现。与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由于基础是建立在封建官僚买办的支持之上,即使早就认识到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也无法在中国大陆进行彻底有效的土地革命的道理一样,印度国大党推行土地改革30余年,最终不得不以“具有雷鸣般的热情”开始,而以“没精打采”的结局告终。49

尽管如此,印度的土地改革还是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1951-1952年度到1978-1979年度,印度农业生产平均增长2.8%,是从1900-1901年度到1949-1950年度平均增长的3.5倍。5060年代以来,印度开展“绿色革命”运动,印度粮食播种面积从1950-1951年度的9730万公顷,到2000-2001年度的11980万公顷,增长了23.1%;到70年代粮食就基本上达到自给。51但是,在生产关系变革的方面,“除了废除了柴明达尔以外,就全国而论,其他各项实际上并未认真执行”。52而正是这方面的失败,不仅使印度的土改成果大打折扣,而且还由此铸定了印度在后来半个多世纪中落后于中国的历史命运。

独立初期,不到农村人口15%的地主、富农却占有85%的土地,其中不到人口2%的大地主,却占全部土地的70%;而占农村人口85%以上的贫苦农民仅占15%的土地。其中占农村25%的农户却无立锥之地。土改后,这种土地集中在极少数大地主手里的情况有所缓和。如下表所示:

印度经营占有者数量和经营面积(1970-1986)

类别 数量(万) 面积(万公顷) 1970-1971 1985-1986 1970-1971 1985-1986 边际占有(1公顷以下) 3600(51) 5700 (58) 1500 (9) 2200(13) 小占有者(1-4公顷) 2400 (34) 3100(32) 4900(30) 6200 (38) 中等占有者(4-10公顷) 800 (11) 800 (8) 4800( 30) 4700(29) 大占有者(10公顷以上) 300 (4) 200 (2) 5000 (31) 3300 (20) 总计 7100(100) 9800(100) 16200(100) 16400(100) 注:括号内的数字是各栏占总数百分比 资料来源:转引自鲁达尔•达特、K•P• M•桑达拉姆着,雷启准等译:《印度经济》(下),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上面提供的数据可

6. 印度教形成的原因、内容和特征

印度教能起源于哈拉帕的转世及灵魂不死之说,在吠陀时代晚期重新出现,并成为印度教更深一层的基本组成部分。凡人一生中产生的业,决定了他的灵魂下次转世重生时,究竟是成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还是变成一头兽,或甚至一只昆虫。特殊的虔诚、默想、禁欲和对永恒真理的理解,可避免转世的生命轮回;这样境界的灵魂避开了这种轮回而达到超脱,这并非有形的升入天国,而是精神上与神或天地万物重聚的极乐。借助凡人肉体的不死灵魂,凡人的生命可以包含一个具有神的不朽创造力的永生幽灵,而灵魂则能够再生或转世。 转世的信念加强了印度教尊重一切生命的情感。一个人的亲戚或祖先也许已经再生为一匹马或一只蜘蛛。从哈拉帕时代以来,牛得到特别的尊敬,这是由于它们的基本用途及母牛产奶造成的创造和母性象征。公牛自然象征着耐力和男子汉气魄(与地中海文化一样),母牛则以其有光彩的大眼睛而象征温柔。但对印度教来说,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任何生物都是显示神的存在的伟大生命链条上的一环。因此,虔诚的印度教徒都是素食者,除最低等种姓外,所有人都特别要避免吃牛肉。牛奶、凝乳、酥油、酸奶等等,都只用于宗教献祭仪式上。 进入吠陀时代晚期(约公元前600年)之前,印度教的万神殿已由三位一体的毗湿奴、湿婆和梵天统治,他们都是至高神,都是造物主。随着印度教继续合并地区性及民间宗教神祇和传统,出现了五花八门、有各自的信仰和信徒的神祇配偶、神祇肉化身和小神祇的令人为难的局面,包括:仁慈的象头神,是湿婆和他妻子雪山神女之子,有象形头;象征忠心和力量的猴神哈奴曼;智慧和学识女神娑罗室伐底;黑天;毗湿奴之妻吉祥天女,兼财富及世俗功绩女神;还有始祖女神迦梨(又叫时母)或杜尔迦(又叫难近母),都是湿婆配偶的形象或其较阴森外表的女性等同物,有时称为死亡及疾病女神,但同湿婆一样,人们,尤其是妇女,也祈求她的帮助。 湿婆成了最广受崇拜的大神。在人们心目中,他既是创造之神,又是毁灭之神、收获之神、丰饶之神、宇宙舞神以及瑜伽信徒(瑜伽功及苦修的实行者)的主神。他还主宰人的生和死及天才的繁衍,被人们与其他宗教的类似神祇并列,包括代表苦难(钉死在十字架上)和永恒生命的基督。在其他一些宗教中,用人做祭品作为祈求生命复活的手段;献祭的遭难者将生命让给他人,或献出生命为他人祈福。印度教承认这一观念,因为它把死亡看成生命的一个当然部分,并通过湿婆和迦梨女神的形象庆祝它。印度教,婆罗门教综合了其他宗教重新诞生的一个宗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西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祇,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祇,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 黑风洞是印度教的朝拜圣地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4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8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7.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印度的近代史

近代印度(1757~1947) 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_起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这段历史在年代上属于印度中世纪末期,但它的时代性质则属于殖民统治的早期。
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夺(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购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销售,获得厚利。继之而起的是荷兰。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为了同荷兰商人竞争而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达成默契:荷兰垄断东印度群岛,英国垄断印度次大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9年续领特许状时,取得了5项特权:掠地铸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审理刑事民事案件。后来,东印度公司的中心从西海岸转移到孟加拉。在这个时期内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间接掌握了行政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本家力图控制印度,以使英工业品畅销印度各地。所以,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也是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在55年内(1763~1818)英国在印度直接进行过30次兼并土地的战争 。在52年内(1766~1818) 英国与印度地方政权签订过23次割地条约。它在50年内(1765~1815)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绝大多数的据点。
1818年6月,马拉特势力覆灭。拉贾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些首脑都承认了英国的主权。除旁遮普和信德外 ,英国已经控制整个印度 ,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1818年后,殖民统治基本上处于巩固政权时期,但是也还有过两起兼并高潮。第一批被兼并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国殖民地疆域就达到了防范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线。
另一批被兼并的土邦是贝拉尔(1853)和奥德(1856)。贝拉尔是理想的原棉供应地,奥德是理想的英国棉织品的销售市场。 英国用“绝嗣丧权原则”兼并的土邦有萨塔拉(1848) 、那格浦尔(1853)和詹西(1854)。最后阶段的兼并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后,英国正式结束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也结束了东印度公司。1858年颁布的英国女王诏书开辟 了一个新的统治方式。
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后,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在印度的最高机关是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总督及其执行委员会组成。印度总督称为参事会总督,又称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总督的执行委员会成员6人,任期5年,也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长由总督兼任,其他各部由执行委员会分配。立法工作由执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进行。扩大会议的成员有在职官员、应邀人士和当选人士。全印度分13省,其中五大省为孟加拉、孟买、马德拉斯、旁遮普、联合省。省有级别,级别差距很大。马德拉斯和孟买的省督及其执行委员由英王任命。全印度的土邦约有700个。大土邦只有海得拉巴、迈索尔、巴罗达、“克什米尔和查谟”。英国对土邦有严密的监督制度,严禁国内外结盟。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和剥削 1702~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贸易、直接掠夺、实行以柴明达尔为对象的永久性在此建立商站土地整理等方式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和剥削。19世纪中叶,田赋约占东印度公司总收入的2/3。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成长,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从此,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833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准许英国人在印度经营种植园。这是英国把印度直接变成它的原料产地的开始。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开始输入印度。19世纪后期,英国对印度的投资主要限于铁路、水利和种植园。其中以铁路为主(始于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资本大量进入印度的工业部门。印度成为英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结果,使印度的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史书称之为“财富外流”。
印度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从19世纪中叶起,印度开始发展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工业 。70、80年代,在西印度的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形成了第一批工业资产阶级。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印度已形成了第一批民族资本垄断集团。

阅读全文

与印度进取型怎么形成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哪里发音是标准的 浏览:592
雅加达印尼博物馆怎么样 浏览:81
上海援助伊朗医疗队多少人 浏览:912
中国有多少个岛地图 浏览:718
外嫁越南女如何恢复越南户籍 浏览:838
印尼黑檀木怎么盘 浏览:952
中国人民贷款条例利息是多少钱 浏览:622
英国信封上的东西叫什么 浏览:988
伊朗后面可以加什么 浏览:97
越南帽子有什么用 浏览:82
越南菜招牌菜有哪些 浏览:662
伊朗办签证在什么地方 浏览:901
伊朗将领为什么去伊拉克 浏览:456
哪个韩国选手加入中国战队 浏览:316
为什么印尼这么多福建人 浏览:297
难民为什么留在英国 浏览:836
越南绿豆糕哪个牌子 浏览:439
在中国的海外机构有哪些 浏览:748
印尼现在气温多少 浏览:289
中国移动路由器怎么改密码 浏览: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