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觉得印度人有啥优点
在个体层面,印度的精英阶层智力水平很高,能力也很强,不逊色于任何其他国家的同等阶层,而且他们的爱国主义与敬业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中间阶层一般工作也很努力,比较自私,但看重家庭,向上爬的野心因人而异。总体来说,和其他国家的中产类似。底层民众被好多人评论为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其实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知足是没办法,长乐就难说了。
⑵ 印度为什么不能统一语言
印度目前使用的语言有:hindi,印地语;印度官方语言之一,印度斯坦人的文学语言;bengali, 孟加拉语;telugu,泰卢固语;marathi,马拉地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tamil,泰米尔语;gujarati,古吉拉特语;Kannada,(印)坎那达语;Malayalam,马拉雅拉姆语(印度西南部沿海居民讲的一种接近泰米尔语的方言);Punjabi,旁遮普语,还有英语。
因为印度是割裂的,长期以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度,即使是最强盛的阿育王时期也如此,所以中央的向心力不是很大,这也导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独立,而现在南印和北印的区别比中国南北方大的多,所以印度中央如果搞推普,势必会引起强烈的民意反弹,得不偿失.况且印度也没什么普好推,是推英治的英语还是印地语都是很头疼的问题.
一、印度语言政策的演变
语言是民族意识与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早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启蒙时期,印度的进步知识分子们就意识到了语言问题的重要性。他们在进行民族启蒙教育、传播民族独立思想时自觉地使用民族语言,并进一步提出了“国语”的概念,希望把语言作为整合民族意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1917年圣雄甘地提出了确立国语的五条原则,主张应赋予当时母语人口最多的印地语国语地位。甘地的主张得到了当时大多数国大党领袖及社会各界精英的支持,尽管他们中很多人的母语并不是印地语,可他们学印地语、讲印地语。这场声势浩大的“国语运动”,推动了印地语的国语化进程。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此时,印地语正式成为印度的国语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在殖民统治者这个共同的敌人消失后,印度内部的民族、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却开始凸显,语言问题成为印度各种内部矛盾冲突的一个爆发点。在很多母语非印地语的地区,很多人担心新共和国如果以印地语为国语,会损坏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在地方政治势力的操纵下,在泰米尔纳德邦等一些地区甚至爆发了“反印地语运动”,这种势头不得不使当时的国大党领袖在语言问题上做出让步。1950年,印度的第一部宪法出台,该宪法关于语言问题的表述没有使用“国语”这样较为敏感的词语,而是用“官方语言”来确定了印地语的地位,同时英语也被确定为官方语言。但宪法同时规定:英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在印度只能再持续15年。1950年的印度宪法确定了印度“多官方语”的语言政策,相对于独立运动时期的印度各界在“国语”问题上的努力,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倒退。
印度第一部宪法在语言问题上的妥协助长了印度的地方民族主义情绪,20世纪50年代,印度掀起了一股建立“语言邦”的浪潮。尽管当时尼赫鲁对此非常警惕,认为按语言建邦“将会妨碍国家整合的过程,打乱我们的行政、经济和财政结构,并在我们处在国家的初建时期就释放出扰乱与分裂的力量。”但由于地方民族主义势力的巨大压力,1956年印度国会通过邦改组法,把国家按语言分布重新划分为6个直辖区,14个邦。此后,语言成为印度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因素。这种按语言建立“语言邦”的现象是印度语言民族主义的胜利,客观上,这使印度多官方语的状态逐渐固化。进入20世纪60年代,英语作为印度官方语言的15年期限将至,按照宪法规定,印地语将正式成为印度的单一的全国性官方语言。但此时由于“语言邦”格局的形成和印度地方语言民族意识的崛起,印度国内反对印地语成为单一官方语言的力量比独立初更大。在南印度泰米尔纳德等邦甚至爆发了激烈的反印地语示威活动。面对这样的局势,印度政府不得不再次让步。1963年印度政府出台了《官方语言法》,这是印度政府对印度地方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这部法案规定英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将无限期延长,但同时,法案也强调了印地语的官方语言地位。法案规定印度的学校必须教三种语言:在印地语地区教授印地语、英语和其它一种印度语言;在非印地语地区教授本地语言、英语和印地语。这就是着名的“三语方案”,其初衷是缓和印度的语言矛盾,促进非印地语地区的印地语推广工作,为印地语未来的国语地位打好基础。这一方案在表面上看暂时缓和了印度的语言矛盾,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印度的语言问题。因为在政策落实方面,泰米尔纳德、西孟加拉等语言民族主义势力强大的邦直接或变相抵制中央政府的政策,使中央政府在这些地区推广印地语的努力基本落空。此后,印度的语言格局演变为:印度大部分地区通行“印地语+英语+一种民族语言”,少数地区通行“一种地方语言+英语”。
二、印度的语言使用现状
印度是语言情况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目前印度的宪法承认两种全国性官方语言:印地语和英语,此外还承认21种地区性官方语言。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印度超过百万人口使用的语言有30种,超过l万人使用的语言有122种,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各种方言。而作为母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印地语,约占总人口数的41%,而其他母语人口占总人口超过l%的语言有:孟加拉语(8%)、泰卢固语(7%)、马拉提语(6.9%)、泰米尔语(5.9%)、卡纳达语(5.4%)、乌尔都语(5.1%)、古吉拉特语(4.5%)、马拉亚拉姆语(3.2%)、奥里亚语(3.1%)、旁遮普语(2.8%)、博多语(1.3%)、阿萨姆语(1.2%)、迈提利语(1.1%)。印度目前的语言现状,与印度建国者们的初衷大相径庭。“三语方案”虽然规定了印度所有的邦都要教授印地语,可泰米尔纳德、西孟加拉等个别邦拒绝贯彻这一政策,抵制印地语教学。所以最终结果是没有任何一种印度民族语言能够通行全印度,而英语作为通行全印度的官方语言的地位反而得到了巩固。在印地语地区,学校除了教授英语、印地语外,通常把梵语作为“三语方案”规定的第三种语言。在多数非印地语地区,学校教授英语、本地语言以及印地语。而在少数非印地语地区,如泰米尔纳德邦和西孟加拉邦,“三语”教育实际上被缩减为“双语”(本地区语言+英语)教育,或者“三语方案”中的印地语被梵语替代。这种局面下,英语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在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本身就是一种强势语言,再加上英语在印度的特殊地位,英语在印度的影响力从独立后至今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大了。
厘清印度的语言使用现状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其关键在于:相当一部分印度人除了母语之外还通晓一到两种语言。“三语方案”使英语和印地语成为大部分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印度人的第二或第三语言。印度的历次人口普查虽然都把语言作为一个重点调查项目,可是只是关注母语使用情况,未把第二、第三语言纳入调查范畴。所以,英语和印地语作为第二或第三语言在印度的使用状况缺乏权威的、精确的统计。所以,印度到底有多少人使用英语或印地语?这是一个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但不回答这个问题则无法说清印度的语言使用现状,因此下面笔者将对这个问题尽可能地进行推断。
l.英语。尽管英语在印度有毫无疑问的强势语言地位,可实际上,印度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非常少,据2001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印度母语为英语的人口仅有20多万。因此,英语对于绝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是第二或第三语言。而他们掌握英语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虽然印度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从小学开始就对英语比较重视,可是由于印度的初、中等教育相对薄弱,辍学率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熟练掌握英语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在缺乏进一步的精确的统计数据的支持下,人们一般把印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视作为熟练掌握英语的人群。而在印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比重约为5%,因此很多学者推测印度熟练掌握英语的人口比例约为5%。同时,虽然印度的初等、中等教育中极其重视英语教育,可由于较高的辍学率,印度约有2/3的适龄人口无法完成中等教育,换句话说,仅有约34%的印度人能完成中等教育,假定印度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能够中等程度地掌握英语,那这一部分人不会超过人口总数的34%。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显示印度仍有约26%的人口为文盲,可以推测:印度约2/3的人口英语水平仅为初级水平或根本不懂英语。
2.印地语。根据2001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印度以印地语为母语的人占总人口的41%,而以乌尔都语为母语的人口为5%,两者相加占印度46%的人口。在非印地语地区,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西孟加拉邦消极推行印地语教学,除了这三个邦,三语方案在其它邦基本能得到贯彻。这三个邦的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约18.5%,假设这三个邦的人完全不懂印地语(事实上在卡纳塔克邦、西孟加拉邦会讲印地语的人也不少),而剩下的非印地语母语地区,我们仍假设只有1/3能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能较熟练地掌握印地语,那么也有约12%的非印地语母语地区的人能掌握印地语。这样,印度能熟练、较熟练使用印地语的人口接近总人口数60%,这已经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印地语和印度其它语言有共同的语言谱系及历史文化渊源,在同样的学校教学条件下,大部分非印地语母语地区的人学习印地语远远比学习英语容易得多。因而,总体上,以印地语为第二或第三语言的人群对印地语的熟练度远远超过他们对英语的熟练度。
三、印度的语言困局
作为一个大国,印度在语言问题上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一种真正能为绝大多数人通晓的共同语(国语)。前文分析过,印度中等程度以上掌握印地语的人口约60%,中等程度以上掌握英语的人口约为34%,除了这两种语言,其它任何一种语言被通晓的人口比例都不超过10%。“多语共存”、“多语竞争”的语言困局对印度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1.语言问题影响了印度的民族、国家意识整合。历史上,由于不断地受到外族入侵、民族迁徙以及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南亚次大陆上的民族情况极其复杂,民族融合的进程非常缓慢。在英国人征服印度以前,能涵盖次大陆大多数本土居民的、清晰的民族观念在印度尚未有过。18世纪以来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和统治催生了印度的民族意识,印度的独立运动中甘地和国大党力图用“印度斯坦族”(即所有居住在印度的人民是一个民族)的概念整合印度的民族观念,为印度的独立运动的最终成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必须强调的是,语言历来是民族意识、民族观念的核心要素,甘地和国大党倡导的“印度斯坦族”的概念中也包括民族共同语的要素,即“印度斯坦语”。然而独立后,共同的敌人--英国殖民者被赶走后,印度的地方民族主义势力兴起,给印度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统合构成了巨大挑战。独立后的印度地方民族主义,大都以语言和语言族群作为确认民族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称作为“语言民族主义”,语言邦的出现和“多语”语言政策的形成正是印度“语言民族主义”的胜利。正如尼赫鲁所指出的,语言民族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印度的民族、国家观念统合进程中的“扰乱”与“分裂”力量,独立以来,印度的地方民族主义势力以语言为借口争取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这种努力从未停止过。尽管独立已近70年,印度仍不断地有以语言为依据改变行政区划的现象,语言民族主义导致的政治、经济、社会纠纷在今天的印度仍然屡见不鲜,这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安,也影响到了作为整体的印度民族凝聚力。
2.印度目前的“多官方语”现状造成社会行政、教育资源的浪费,妨碍印度国民素质的提高及民族语言智力成果的全民共享。按照印度现行的语言政策,仅在印度中央和邦一级行政单位使用的官方语言就有20多种,印度中央政府的重要文件通常至少有20多个语言的版本,大多数邦一级的政府文件也至少有两种以上语言的版本,这即造成巨大的行政资源的浪费也影响到行政体系运转的效率。而对教育而言,现行的印度语言政策导致本来就不充足的教育资源分散到几十种语言的教育中去。这样,除了英语等少数语言,其它大部分的印度民族语言教育都面临投入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窘境,其结果就是使得大部分地区的印度人轻视母语教育。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轻视母语教育”和“母语教育不力”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在扫盲、科普、普及基本的公民素质教育等方面常常“事倍功半”,影响到印度公民素质的提高。此外,“多语并存”、“多语竞争”的局面妨碍了印度民族语言智力成果的全民共享。以文学为例,除了少数语种,大部分的印度民族语言作家的作品必须通过翻译(通常是英语译本)才能被其它地区的印度读者了解,这进一步导致很多印度人轻视母语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印度民族语言的发展,也影响了印度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
3.英语在印度的强势地位在深层次上制约着印度社会均衡、健康地发展。在印度目前的语言使用情况下,英语凭借其在印度的特殊历史地位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强势语言的影响力,成为在印度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语言。虽然,英语对印度的发展的益处显而易见,印度的“英语优势”普遍被认为是全球化背景下印度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实际上,英语对于印度的负面影响同样也显而易见。首先,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对印度的本土文化与历史的表达并不能完全胜任,英语的“滥用”势必伤及印度民族文化的内核,妨碍印度民族意识的整合与发展。印度的后殖民理论家阿吉兹·阿罕默德曾以英语对印度本土文学的翻译为例抨击了英语在印度的地位,“如果这一局面持续下去的话,那么英语事实上将成为生产‘印度’文学知识的语言。目前的困境在于英语恰恰最不适合承担这一角色。不是因为它是随殖民主义一道进入印度,而完全是因为它是所有印度语言当中,在结构和氛围上与其它印度语言相隔最远的,因此最难以在原文本和翻译文本之间架起文化桥梁。原语言越口语化、表演化、本地化、习俗化、假定化、沉默化,英语的无能越严重。”一种本不能胜任表达印度文化的语言担任起事实的“桥梁纽带”语言,其结果必然是制约印度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整合,影响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其次,强势语言地位使英语成为印度社会阶层分化的一道鸿沟,妨碍印度社会的健康、均衡发展。前文分析过,英语对绝大多数印度人来说是需要后天学习的第二或第三语言,通常只有享有较良好的教育条件的人才能熟练掌握英语。在印度这样一个国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对大多数印度中下层民众来说是难以享用的“奢侈品”。这种情况下,英语成为印度下层民众在教育、就业等方面面临的一道难以逾越门槛。英语的强势地位,导致印度的中下层群众要想争取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权利必须要先过“语言关”,英语无形中成为了宗教、种姓之外分化印度社会的又一道鸿沟。另外,宏观地看,印度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中英语的主导地位甚至是导致印度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畸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教育培养起印度的社会精英,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也必然对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判断、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印度的许多精英人士难以摆脱在精神上对西方的依赖,“很多接受英语教育的印度精英和专家把自己定位为西方人,时刻仰望西方模式和技术,渴求西方世界的认同。这些精英控制了教育和文化机构,并不断强化他们的控制。”比如,印度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智力成果大都以英语为媒介,并且往往难以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其恶果之一就是印度社会的很多智力成果并不能很好地为印度人服务,同时印度的“精英人士”们主导的印度政治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往往面临水土不服的情况,无法发挥出印度的在各领域的潜力也难以保证印度社会平衡、健康地长期发展。
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印度的开国者们曾经憧憬的那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梦想正逐渐变成现实。但在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大国崛起进程中也有很多“隐忧”,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维持印度经济、社会的公平、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目前印度的语言状况,却不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正如前文分析的,印度的语言问题表面上看似并不急迫,但在深层次上妨碍印度民族意识的整合、影响国家管理体系的运转、加剧印度社会的两极分化。从另一个角度看,前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相对容易,而在精神、思想以及发展模式上跳出殖民主义的窠臼却很困难,因此语言问题对前殖民地国家的发展而言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印度开国者们曾设想的,国语(单一的民族共同语)应该是解决印度语言问题的最佳方案,可由于独立后印度地方语言民族主义的兴起,再加上民主体制的制约,在语言问题上,印度政府缺乏政治魄力和政策执行力。时至今日,印度的“多语并存”的语言现状在印度已经逐渐固化,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不管怎样,作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印度应该坚持使民族语言成为国语的努力。展望未来,随着印度民族意识的进一步整合、国家观念进一步地深人人心,全民族利益共同体不断深化发展,印度的民族语言依然有可能在社会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印度社会维持均衡、健康、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努力的方向之一。
⑶ 犹太人智商高吗比中国人平均高出多少
难以给出准确数据!
*******************************************
按照加拿大学者Professor J. Philippe Rushton菲利普·罗斯顿《种族 演化及行为》一书的数据显示三大人种大脑容积大小依次为:黄种人〉白人〉黑人。依次领先各1%左右。
黄种人的脑量从出生到成年就一直保持着优势。---这是脑量数据!
按照2006年,理乍得·林恩教授出版的名为《种族智力的差异:一种进化分析》显示东亚人IQ最高。---这是智商测试成绩!
http://ke..com/view/2861402.htm
《种族 演化及行为》我看了,“演化”与"行为"我不关心,只有“种族”才是我所关心的。总的一句话,我们脑量大。比白人1%。理乍得·林恩的原书未尝得观。
*************************************************
他们的研究可以说从不同方面证明了同一个事实:黄种人最聪明!
按照白人至上的潜意识及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这两个普遍现实来审视他们的文章,我觉得这两位学者得研究是尊重事实,审慎严谨的,毕竟他们还没必要故意抬高黄种人。
但是。但是。两书均未论及犹太人(林恩及否?其书未得观,现臆测),这是最大的遗憾。没有高潮的故事,索然无趣。
但是,这可以让我们偷着乐一段时间。
但是,或许你不久就会发现:犹太人有1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有科学三巨头: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还有钱学深、钱伟长的老师冯·卡门。。。不一而足。犹太人在人类文明史上不断创造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巅峰,叹为观止。有觉悟的人可能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还是最聪明的吗?
这个问题,我不直接回答,从感情上也不愿回答。只做比较。怎么比较?从其创造的文明来比较!通过历史来对比!
文明就是历史!下面就是历史:
****************************************
约5000年到6000年间: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公元前4000~前3000年: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已使用青铜器,
公元前3000~前2000年:印度和埃及也有了青铜器。
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铜。
公元11世纪:美洲才出现冶铜中心。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何时?一说二里头(约公元前1800-1500年),一说马家窑(公元前3000年-2000年).
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最早炼铁的是小亚细亚的赫梯人。中国开始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考古发现最早的铁器属于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76)。
公元前3500 - 前3100年:古代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创造了楔形文字。古埃及国家(诺姆)形成。出现了象形文字。
约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人发明了印章文字。
前1900 - 前1600年:古希腊出现线形文字。
约前14世纪:盘庚迁殷,产生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
****************************************
上述历史说明什么?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使用青铜大刀1000年后,我们还在玩石头! ,西亚人进入铁器时代1000年后,我们还在用用青铜鼎煮饭。
当埃及人建金字塔1000年后,尧舜“好像”“应该”出生了。甲骨文所载中国之信史仅3400年,中华上下五千年水分很大。就是这3400年也搞得不很清楚,于是不得已搞了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哎!
参见"三星堆":
http://ke..com/view/1116.html?wtp=tt
说白了,中华民族就是个后进民族。四大文明古国里的“吊车尾”。
虽然上述“之最”并非犹太人所创。但两河流域的民族多同源,再不济一开始也应该可以和我们平起平坐。
犹太人兴于两河流域,迦南立国、亡国、流散、复国、复兴。其史以“旧约”为根,千年流散史为干,终枝繁叶茂。
对犹太人有所了解的人或许认为他们是这两三百年来刚兴起的文化暴发户,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文明之巅已千年而对其不屑一顾。
厚积才能薄发。进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犹太教拯救了犹太人!他们被埋没压抑太久,一旦拥有自由,上帝都忙着给他们颁发“自由勋章”----诺贝尔奖(167枚)。不到每10万人就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在中国,这等辉煌估计只有镇海籍院士可媲美了。总的来说,中国人还是很优秀的。 参考资料:http://hi..com/ayst/blog/category/%BF%C6%C6%D5%D6%AA%CA%B6
⑷ 14亿人只有1人参加冬奥会:印度只是因为穷吗
荷兰这样的小国家,都有200多块草地 体育 场,可是人口大国印度,却只有15块。
最近,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冬奥会。
没想到的是,一向爱出风头的印度,却没什么动静。
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1名运动员参赛?
虽然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不过本届北京冬奥会,依旧有9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场面还是挺壮观的。
其中,一共有18个国家,只派出1人孤军奋战。
1人参赛的国家,大部分情有可原。
比如,像厄瓜多爾尔尔、海地、东帝汶等国家,人口比较少,经济也不发达,能派人参赛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又比如,东帝汶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2002年才独立,全国总人口只有132万人,物资基本都靠外国援助。
然而,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也只有一名选手参加冬奥会。
其实,印度在冬奥会上一直都处于边缘地位。
早在1964年,印度运动员就参加了冬奥会。
之后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印度非但没有拿过一块冬奥奖牌,每届冬奥会参与的人数也始终少得可怜。
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上,印度派出的运动员人数最多,但也只有4人参加,其中有一名是女运动员。
因此,本届北京冬奥会,印度只派出一人参加,也算是正常情况。
或许不少人觉得印度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冬奥会表现一般实属正常。
但实际上,印度在夏季奥运会的成绩也很一般。
翻开印度参加奥运会的 历史 ,虽然参赛人数不断增加,从最初的1人到东京奥运会上的120人,然而奖牌数却少得可怜,总数加起来只有35枚。
特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印度以往实力强劲的曲棍球队一蹶不振,没有再获得奖牌。印度奥运代表团的战绩也变得更加惨不忍睹。
从1984年奥运会开始,印度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没有获得过奖牌,直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印度才在网球项目上获得了一枚铜牌。
2008年,算是印度的奥运大年,在北京奥运会10米气步枪比赛中,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纳夫·宾德拉获得了金牌,也是印度自参加奥运会以来,获得的 历史 首枚个人项目比赛金牌。
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印度代表团奖牌数提升了一些,获得了一枚金牌,还获得了2枚银牌和4枚铜牌,奖牌数为历届最高。
但这个成绩对于印度来说,实在拿不出手。
而且这些年,虽然表面上看印度得到的奖牌数多了,但名次其实在不断下降。
1980年奥运会还能排在第23位,但2020年奥运会却只能排在第48位。
很难相信,像圣马力诺这样的弹丸小国,人均奥运奖牌数都可以轻松超越印度,着实令人尴尬。
印度奥运奖牌少,主要是因为普通人很难有条件训练,国家也不支持。
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女主角的爸爸为了给女儿买一块摔跤垫,向 体育 部门申请一笔资金。
虽然知道女主角有天赋能取得荣誉,可是官员还是拒绝了女主角爸爸的请求。
理由是:国家给 体育 的拨款实在太少,能分到女子摔跤队的钱更是少之又少。
虽然是电影,却真实反映了运动员在印度的窘境,如果没有钱,哪怕再有天赋,也很难获得国家培养。
GDP一度位于全球第五的印度,每年军费投入600多亿美元,可是 体育 总投入只有2亿美元,也就是军费投入的零头。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仅获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大受打击,于是印度政府开始大力发展 体育 。
虽然印度将 体育 投入提高到3.8亿美元,但奥运专项上的钱并不多。
根据印度联邦 体育 部的数据,东京奥运周期期间,印度政府一共给运动员们发放了8.3亿卢比(约为1000万美元)奖金,其中近30%专门用于培养参加奥运会的人才。
也就是说,实际上印度就拿出来300万美元用于培养奥运人才,和其他国家相比,完全是杯水车薪。
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备战东京奥运会时,为了进入奖牌榜前三名,一共计划投入了30亿美元培养运动员,是印度的1000倍。
而人数还没孙杨微博粉丝数多的澳大利亚,每年也会拿出2.5亿美元给奥组委,其中有超过1亿美元花在顶尖运动员身上。
根据加拿大《国家邮报》数据统计,加拿大联邦政府每年会投入2亿加元(约为1.5亿美元),这包括了普通运动员的津贴、冲击奥运奖牌的花费以及下一奥运周期和下一代运动员发展的费用。
具体而言,一个奥运周期里加拿大政府的直接投入就高达1.3亿加元(约为1亿美元)。
所以说,要是没有国家的支持,运动员想要参加奥运会,其实很难。
那些能参加奥运会的印度选手,要是没有一个富裕的家庭,更难实现梦想。
现年32岁的阿里夫·可汗,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一位印度运动员,其实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其实上次平昌奥运会,他本来有机会参加的,却因为没钱不得不中途放弃。
从阿里夫小时候起,他的父亲就经营了一家滑雪用品小商店,他因此与滑雪运动结缘,并走上了职业道路。
2008年,18岁的阿里夫正式进入职业滑雪队接受专业的训练,他在14年间,一共参加了127个国际赛事。
为了练习滑雪,阿里夫每年都要额外花费大约6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0万元),去国外训练和比赛。
由于没人赞助,阿里夫参加滑雪比赛的花销基本都是自费,这笔钱让他们全家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非常艰难。
2018年平昌奥运会前,阿里夫为了凑齐足够的资金参加冬奥会资格赛,启动了一项众筹计划。
但参加四场比赛后,阿里夫没有钱继续参加第五场比赛,最终导致无法晋级去参加平昌冬奥会。
但阿里夫没有放弃,印度当地政府和一些印度企业对他的训练、旅行和装备提供了赞助,再加上他发起第二次网上众筹所获得的资金,让他可以顺利参加北京冬奥会。
虽然比赛名次不佳,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能登上冬奥会舞台,即是梦想成真。
与阿里夫·可汗相比,射击选手阿比纳夫·宾德拉毫无疑问成绩更为优异。
他是印度首位奥运会个人项目金牌的获得者,并一举打破了印度奥运会28年没有金牌的魔咒。
不过,阿比纳夫能成功,和他富裕的家境有很大关系。
由于印度本土训练水平和设备都没法满足训练的基本条件,他从小就被家人送到德国接受专业的射击训练。
为了方便练习,阿比纳夫的父母还为其建了一座私人室内射击场,帮助他迅速提高成绩。
可以说,无论是阿里夫还是阿比纳夫,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钱,别想在印度当运动员。
要知道,像高尔夫、马术、橄榄球等高端项目,运动员培养出来要花费天文数字的金钱,而且全身上下一套合格的装备,就差不多要花费一个印度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开支。
即便是足球、篮球、游泳等相对平民化的运动,没有适合的训练场地,也很难进步。
但是,稍微像样点的训练场馆和器材,都需要极大的费用来支持。
可在印度国内,基础运动场的数量却少得可怜。
板球传奇人物卡皮·戴夫曾感叹道:“荷兰这样的小国家,都有200多块草地 体育 场,可是人口大国印度,却只有15块。”
同时,配备好的训练员、队医、营养师、教练等培训必备人员,背后也需要足够的财力来支持,缺少任何一样,都无法让选手出成绩。
由于没有钱,印度很多好的 体育 苗子都被耽误了,印度 体育 也自然而然难有大的发展。
在印度,像谷爱凌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像全红婵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却永无出头之日。
印度 体育 差,还有种族与宗教的原因。
众所周知,印度人的种姓观念一直根深蒂固。
在印度人的观念中,高种姓人生来就是养尊处优,但低种姓却需要长期去做卑微下贱的体力活。
虽然印度的种姓制度早于1947年被废除,但是体力活动交给下层穷人的观念,始终都没有改变。
跑、跳、游泳等 体育 活动在上层阶级眼里虽算不上低贱,却也不高贵,只是供贵族 娱乐 消遣的 游戏 。
同时,印度很多人因为信奉宗教,讲究禁欲,而运动员消耗体力大,需要经常吃肉。
所以,中上阶层受种姓观念束缚,自然就远离 体育 运动,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印度整个 社会 的 体育 风气,“下等种姓”的运动员也不敢在 体育 上有更高层次的突破和追求。
而瑜伽这种静态练习,成了印度人更崇尚的 体育 健身方式。
《新印度快报》曾报道称,“在种姓制度下,更看重智力成就,而与体力有关的劳动和活动却被认为是低种姓人才做的事。这种文化熏陶也反映在学校和家长对待 体育 的方式上。”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印度太穷了。
印度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其中多数都居住在缺水少电、交通闭塞的地方。
对于印度来说,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普及扫盲教育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没有国家的支持,普通人即便有运动天赋,也首先得以养家糊口为主。
毕竟,比起当一名运动员,填饱肚子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大多数 体育 运动在印度都没什么发展前途,印度出一个奥运会冠军更是无比艰难。
体育 是 社会 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借着英联邦成员的优势,早在1900年,印度就参加了第二届巴黎奥运会。
直到32年后,中国人才有机会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从这方面看,印度比中国起步更早。
然而,122年过去了,印度在冬奥会只有1人参赛,中国不仅成功举办冬奥会,而且已经在本届冬奥会获得了7枚金牌,目前暂居亚洲第一。
国运兴, 体育 才兴。
看看邻国印度,我们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⑸ 印度人最多活多少岁
最多130岁 印度发现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 据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布朗村的居民讲,生活在这座村子里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维已经至少130岁高龄了。如果她的年龄能够被证实,那么她将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一位中国妇女还大14岁。 昌迪加尔市律师迪内希·库马尔日前对媒体说,尽管黛维没有出生证明,但从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130岁了。他说,黛维25岁时生下大女儿,大女儿20岁结婚,28岁生下儿子凯沙夫·拉姆,而现在拉姆已经80岁了。 库马尔说,他三个月前开始调查黛维的家史,有两个很重要的证据可以证明她的年龄。首先,她的一个孙子已经80岁了。其次,她的一个健在的儿子已经102岁了。 黛维现在的身体依然很结实,她现在还能自己上山捡柴火。她说,自己每天喝两杯牛奶,吃一个小米面包,一辈子只去过两次医院。(新华社) 没有人能够永生。即使我们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诀而不会衰老,也会因为传染病、凶杀、事故等种种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为每年0.05%。这意味着即使我们能终身永葆青春,每年也会有0.05%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 100岁,50%的人能活到1000岁。 但是反过来看,衰老无疑是导致我们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们没有人能活到1000岁,而只有极少数非常幸运的人能活到100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绝唱,可以转化为一个千古难题:人究竟能活到多老?这个问题,又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人类最长寿命是多少?人类平均寿命是多少?每个人的预期寿命又是多少? 尽管一直有人试图推算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长寿命,这些推算,不管是出于迷信还是号称根据科学,都站不住脚。事实上,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存在一个可以活到但又必死无疑的年龄上限。自然选择不可能进化出这样的“设计”。虽然每个人都终将会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个使生命“机器”逐渐磨损的过程,并不存在一个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们可以确定地说,没有人能活到千岁、万岁,但是无法确知多少岁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个比方,就像汽车厂推出了一款新车,我们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终将会报废,我们也可以根据当初的设计估计其使用寿命,但是除非我们特地设计了一种装置让它在达到该使用寿命时自动报废,否则在过了使用寿命后,肯定还会有一些车可以继续使用。我们无法推知它们的最长使用寿命是多少,唯一的办法是调查所有这款车的使用寿命,找到某一辆寿命最长的,就把它当做这款车的已知最长寿命。人的最长寿命也是如此。我们无法从理论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来寿命最长者,做为人类的已知最长寿命。 谁是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呢?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中国寿星的象征彭祖。据说他生于夏代,到商末时已800岁。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正式的历史记载,也即所谓“正史”或24史,要可靠一些。明朝谢肇浙在《五杂组》一书中曾做过统计:“人寿不过百岁,数之终也,故过百二十不死,谓之失归之妖。然汉窦公,年一百八十。晋赵逸,二百岁。元魏罗结,一百七岁,总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阳李元爽,年百三十六岁。钟离人顾思远,年一百十二岁,食兼于人,头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岁,不复食谷,惟饮曾孙妇乳。荆州上津县人张元始,一百一十六岁,膂力过人,进食不异。范明友鲜卑奴,二百五十岁。…… 此皆正史所载。”其中“洛阳李元爽”,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九老图诗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阳,74岁时与八位年纪比他大的老人组织了一个“九老会”,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时年136岁。按照这些记载,活过120岁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岁。 国外也有类似的传说和记载。犹太《圣经·创世记》声称在大洪水之前,人类的寿命都长得不可思议,长寿冠军是玛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岁。这当然也是无稽之谈。有趣的是,和《五杂组》一样,《创世记》也让上帝把后人的最高寿命定为一百二十岁(“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不过西方历史上,也有活过这个神定年限的记载。最着名的是英国老寿星托马斯·帕尔(Thomas Parr)。此老是什罗郡的农民,其教区纪事录记载他于1483年受洗。法律文件记载他于1518年继承了其父的遗产(一个小农庄)。结婚纪录称他于 1563年首次结婚,时年80,后生下一子一女,均夭折。在他100岁时,由于对妻子不忠并生下一个私生子,他在教堂穿白衣服赎罪。在结发妻子死后10 年,他于1605年第二次结婚,时年122岁。1635年,阿伦顿尔伯爵在视察什罗郡时,听说了帕尔的事迹,便将他带到伦敦晋见国王查尔斯一世。此时帕尔已失明20年,但以其机智颇得国王的欢心,受到良好的款待,并为其画像。不幸几个星期后,在享用宫廷大宴时,当场死亡。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御医哈维解剖了其尸体,将其死因归咎为“因不习惯豪华饮食引起的急性消化不良”。查尔斯一世下令将帕尔葬在只用于埋葬国王和伟人的威斯特敏士特教堂,坟墓至今犹存,墓志铭称他“活了十个王朝,……享年152岁,于1635年11月15日葬于此。” 但是这些历史记载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准确可靠。在尊重老人的传统社会,人们有意无意地倾向于夸大自己的年龄,因此对他们的说法,值得怀疑。例如对帕尔而言,我们知道其准确的死亡年份,甚至他的死亡鉴定书至今也保留着,但是却没有可靠的资料证明他的确生于1483年。最可靠的出生纪录是出生证书,而这是在近代才出现的。我们可以确认的、有确凿的文件证明的、有史以来的长寿冠军是一位法国女人詹妮·路易·卡门(Jeanne Louise Calment)。她的出生证书表明她出生于1875年2月21日。她送走了她的丈夫(死于1942年),他们的独生女(死于1934年)和独生孙子(死于1963年)。在1965年,一位律师和她签署了一项协议,每个月给她500美元生活费,以便在她死后继承她居住的公寓。这位律师当时才47岁,而她已 90岁,这笔买卖对律师来说看来很合算。不幸的是,30年后,这位律师在支付了184000美元、超过了该公寓市场价的一倍后,以77岁高龄去世,却还没能将该公寓收为己有,因为卡门夫人还活得好好的,而根据协议,律师家属必须继续每月支付卡门夫人生活费。在85岁的时候,卡门夫人开始学击剑。100岁的时候,她还在骑自行车。110岁时才搬进养老院。121岁生日时,她发行了一张名为“时间主妇”的唱片,内容为在音乐背景下回忆往事。这时她已双目失明,耳朵差不多聋了,也离不开轮椅,但仍然精神饱满、智力正常。1997年8月4日,她在养老院去世,享年122岁164天。最长寿的男人是日本人泉重千代,于1864年6月29日出生于鹿儿岛县德之岛的伊仙町,卒于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岁237天。他一直工作到105岁。 卡门夫人去世后,生于1887年1月21日的美国密歇根州的毛德·菲里斯-路斯(Maude Ferris-Luse)夫人成了长寿冠军。她在2002年3月18日去世后,长寿冠军的称号转授给日本鹿儿岛市女性北乡门真,1887年9月16日也出生在伊仙町。健在的男性最长寿者是居住在日本福冈县小郡市的中愿寺雄吉,出生于1889年3月23日。能够活到114岁以上的人极少,据估计每21亿人中才出现一个。没人知道这些人的寿命是否能超过卡门夫人。我们现在只能把人类最长寿命定为122岁。但是这个纪录在将来肯定会被突破,特别是随着人口膨胀,参与长寿赛跑的人数增多,而且随着医疗、营养条件的改善,有越来越多的人得以活到其天然年寿,那么出现破纪录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没有人能够知道任意一个人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我们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预测某个人群的平均寿命,这叫做人均预期寿命。如果我们要知道某个人群的预期寿命,最直接的也最准确的办法是在他们全部死亡后,计算其平均寿命。但是这种做法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等待一个世纪以上才能做统计。在实际上,人口学家采用的是一种间接的、较不准确然而要简单得多的统计办法。多年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统计每年出生和死亡人数,以及死者的年龄。人口普查也统计在每个年龄还健在的人数。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使得人口学家可以计算每个年龄的人的死亡危险性和活到下一年的概率。这一生存概率组成了一张“生命表”,显示对任一年龄的人群的预期寿命的估计。这种估计被称为“周期性预期寿命”,它会根据每一年的统计结果而有所变动。200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1.8 岁,而1981年为67.77岁,20年间增加了4岁。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据联合国人口处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00年修订版》,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5岁,而发展中国家则为63岁。这表明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个别地区已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例如根据上海市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处的统计,2000年上海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8.77岁,其中男性为76.71岁,女性为80.81岁。 不同年龄的人的预期寿命就组成了一张“生命表”。生命表一般将男性和女性分开,并包括三栏:平均余命年数、平均余命天数和活到下个生日的概率。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的生命表,在2000年出生的男婴和女婴,他们的平均余命——也就是从2000年到死亡的平均寿命——分别是73.5年(26000 天)和79.6年(29000天)。如果你在2000年是一位35岁的美国男性,这张表表明平均来说你还有14902天(40.8年)可活。注意平均余命是平均值,也就是说,对35岁男性而言,约有一半的存活天数将超过14902天,另一半则活不到这么多天。这张表还告诉你活到36岁的可能性是 99.8%。 仔细观察生命表中活到下一个生日的概率,可以发现各个年龄段的概率不同,少年儿童的概率最高,在60岁以前这个概率都保持在99%左右,之后开始逐步下降,90岁后急剧下降。对110岁的老人,能活到下个生日的概率还不到一半。这个概率,反映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的死亡率的差异。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是 19世纪一位名叫本杰明·贡培兹(Benjamin Gompertz)的英国保险统计师。1825年,贡培兹在为英国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时,试图找到一个估计各年龄段的死亡率的简捷办法,这对人寿保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收集、统计了他所在地区的死亡率后,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婴儿有较高的死亡率,随后每年都下降,直到10-15岁青春期时死亡率达到最低点。青春期之后,死亡率急剧增加,大约每10年翻一番(也就是25岁死亡的可能性是15岁的一倍,35岁是25岁的一倍,依此类推),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80岁。贡培兹接下来调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英国、法国和瑞典的死亡率,都发现了同一模式。于是他认为他发现了一个自然规律——“死亡率定律”。后来的研究者发现,这个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动物:在性成熟时期,动物的死亡率达到了最低点,之后开始成指数增长。贡培兹定律的背后有其生物学原因。自然选择是通过生殖起作用的,如果体内有害的因素(例如致病基因)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