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如何对付印度观察者网zte

如何对付印度观察者网zte

发布时间:2024-07-14 20:21:55

Ⅰ 最近,中国这个新动作为何让印度很紧张

最近,中国这个新动作为何让印度很紧张?

原标题:最近,中国这个新动作为何让印度很紧张?

有时候摊子铺得太大了,对印度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文| 林民旺邱永峥

前几天,中国、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三国外交部长在北京举行首次三方外长对话。

在记者会上,三方表示将致力于加强彼此间关系,深化互利合作,推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不加区别地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同时,中巴表示愿同阿方一道,本着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探讨中巴经济走廊以适当方式向阿富汗延伸。而正是这点,触碰到了某些国家的痛点。

比如印度某些媒体说,“中巴经济走廊计划延伸至阿富汗令印度感到不安,这会让中国势力进一步深入中亚并连接南亚”,“中国要进一步包围印度”。

针对这种认为中国“过度扩张”的言论,外长王毅也进行了回应,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不寻求代替现存机制,不针对三国以外的任何一方。中方仍然主张的是“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解进程

1

阿富汗

《今日印度》网站称,中巴经济走廊延伸至阿富汗是“中巴舞剑,意在印度”。印度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这些年来,印度对阿富汗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政策,两国关系有了显着提升。印度曾向阿富汗提供超20亿美元的战后重建援助;帮助阿富汗建设公路、电网和医疗等基础设施,比如从阿富汗赫拉特省的德拉拉姆市一直延伸到伊朗扎拉吉市的国际公路,耗资上亿美元的萨拉姆水电站以及造价7500万美元的阿富汗新议会大厦等等。

但是,印度提供的援助并非“免费”。

比如在军事方面,印度要求阿富汗国防军要接受印度军队的全面培训,要求军官去印度培训,或者让印军来阿富汗。同时,让阿军队“承担应尽的军事责任”,说白了,就是希望培养阿富汗可以当作未来“谋局”的“棋子”,用来牵制巴基斯坦之用。

归根结底,印度希望借阿富汗、伊朗(尤其是查巴哈尔港)绕道巴基斯坦,将影响力深入到中亚地区。比如印度刚刚加入的上海合作组织,也是为了借助这个平台以提高自己在中亚的存在。为此,印度不惜耗费巨资在阿富汗修建战略公路,悄然渗透,苦心经营。当然,部分也源于巴基斯坦没有处理好同阿富汗的关系,2016年还曾几度在边境线上短兵相接,让阿富汗转而更加亲印。

但是,有时候摊子铺得太大了,对印度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印度虽然自诩“南亚霸主”,但是在自身经济建设上尚且自顾不暇,遑论援助他人。比如在修建阿富汗“经济命脉”兴都库什战略公路时,除了效率低下,还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公路的建设。这时,阿富汗提出想要引入中国资金参与建设公路,印度坚决反对。

如此,阿富汗转向中国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方面,发展是主旋律,无论是阿富汗还是巴基斯坦,都对经济发展有共同的渴望,与此同时中国有经济实力,拿得出技术与资本;另一方面,中国与阿富汗一直关系亲密,况且中国主张的是“阿人主导、阿人所有”,不过度涉入内政,一定程度上也让阿富汗较为放心。

这样一来,处心积虑在南亚“谋划”的印度,丧失了阿富汗这个钳制巴基斯坦的战略抓手,能不着急吗?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2

深意

也许大家对阿富汗的印象,只简单停留在“塔利班”或者美国在这里长达16年的战争上。但其实,“帝国的坟墓”,历史上英俄“大博弈”以及冷战时美苏在阿富汗的较量,似乎都告诉我们,这个地方,乱。

那么为什么中国还要“介入”阿富汗问题呢?

首先,这有助于中国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输入等重大问题。28日,恐怖分子对阿富汗首都发动连环袭击,造成至少41死84伤,“伊斯兰国”随后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面对恐怖分子回流,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安全。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中国需要阿巴两国的配合,加强反恐情报合作,一同将恐怖分子阻在境外。

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尤其是作为旗舰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毕竟阿富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在阿富汗,中国有巨大的资源投资,如埃娜克铜矿项目和阿姆河盆地油田项目,然而却一直因阿富汗内部安全问题而难以积极推进。

而且,解决阿富汗问题,中国是最佳人选,也只有中国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可能性。

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一直都较为超脱,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同阿富汗各派都保持着友好关系。中国的这一角色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替代的。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印度、巴基斯坦都是阿富汗问题的直接相关方,任何一方的得利,或者各方的关系变化,都可能引起区域其他国家的反制反应。

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周边外交最大的变化是要“经略周边”、“塑造周边”。换言之,就是对周边的未来环境,中国要有自己的未来规划,思考的不是如何适应当下的环境变化,而是积极去塑造未来5-10年内的发展趋势。

因此,中方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中介”,利用自己同各方的“人脉”,搭建各方和谈的平台,提供对话的便利。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阿富汗,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就是发展经济,这是巴阿抛弃纷争,和平相处的基础。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好可以大大改善两地的经济水平。

对于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事情,中国何乐而不为呢?

外交部长王毅、阿富汗外长拉巴尼(左)、巴基斯坦外长阿西夫(右)

3

印度很焦虑

实际上,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反对,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一带一路”的焦虑。毕竟,将南亚和印度洋当成自家“后花园”的印度,不希望别人轻易“染指”自己的地盘。

不妨来看看印度官方的表态。今年5月,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互联互通倡议必须建立在公认的国际准则、良治、法治、开放、透明及平等的基础,暗指“一带一路”存在以上这些问题;并且公开反对中巴经济走廊,称没有国家能接受一个忽视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关切的项目。

印度着名中国问题专家谢刚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旨在构造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Sino-centric global order)。而现在随着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攫取印度的发展空间。

例如本次,印度就担心该项目通过克什米尔地区,而印度认为这个地区属于自己。印媒报道称,印度一直强烈反对中巴经济走廊通过克什米尔地区,但是中国却一直想邀请其他国家合作。

对此,王毅外长进行了回应,“中巴经济走廊是经济合作项目,不应将其政治化。走廊与地区现有的争端,包括领土争议没有关系,也不应有关系”。

对于印度的“胡搅蛮缠”,中国却一直在释放善意。“中巴经济走廊的目的不是针对第三方,同时希望能惠及第三方,惠及整个地区,成为地区一体化的重要动力。”

中国官方也多次公开解释,中巴经济走廊是民生项目,中国无意介入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中国对克什米尔的政策没有变化,可以考虑中巴经济走廊向印度延伸,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印度的北南经济走廊连接起来,印度的“季风工程”和“香料之路”可以与“一带一路”对接等等。

不过,中方的表态,似乎并未让印度接受。印度也一直扮演着抵制中国“一带一路”的先锋。

比如近期,印美日共同抵制了将“一带一路”写入到联合国的决议中。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莫迪6月份对华盛顿的访问,寻求到美国支持其对“一带一路”的立场,也才有了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称“一带一路”是“掠夺性经济”。

4

尴尬

印度的抵制立场,也多少让它在地区多边组织中显得尴尬。

举个例子来看。

今年,在索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十六次会议的《联合声明》中,有一个条款是这么说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等六个国家重申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联合声明中,八个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中唯有印度被剔除。

现在,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及诸多国际机构,都已经或直接或间接地寻求加入经济走廊建设。2016年9月,伊朗总统鲁哈尼更是直接向谢里夫提出了加入走廊的要求(一星期前,岛叔恰好在伊斯兰堡参加了中巴伊三方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二轨会议)。

随着阿富汗的加入,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趋势如此,印度,你到底该如何面对呢?

拓展阅读

印度吞并了几百个“小国”, 却因一个“硬骨头”今天仍打得你死我活...

当地时间12月23日和24日,纷争不断的克什米尔烽烟再起,印度、巴基斯坦在这里连日猛烈交火并造成人员伤亡。

24日晚,印度《教徒报》呼吁印巴两国和解,称“是时候该破冰了”。

然而数十年的积怨,“破冰”又谈何容易?

三个月前,印度政府发布了一份有关印巴克什米尔边界地区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7年里,克什米尔地区共有41000人由于战争死去——平均每天都有4条生命在战火中消逝。

南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冲突的核心正是克什米尔地区。

而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远比数十年更加久远,它其实是南亚漫长历史进程和印巴分治时众多“烂摊子”所遗留的难解命题。

文| 徐聪了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

本文为了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了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世界首富的海得拉巴被印度抢走啦!

米尔·奥斯曼·阿里汗,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陌生。

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君可是世界上响当当的人物:1937年2月22日,他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阿里汗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因为他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阿里汗手握大把的黄金、珠宝,据说,他拥有的所有珠宝连起来可以绕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一周;

他用旧报纸裹着当镇纸用的钻石,比英王王冠上那颗还重!

……

不过,要是以为这些金银珠宝就是阿里汗的全部家底,那就太天真了——这位富翁还拥有一个面积广袤的“国家”。

横亘于南亚次大陆中南部的这块土地,名为海得拉巴,领土面积达21.3万平方公里,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加起来还要大,也比如今克什米尔的印巴实控区加起来更大;

它的位置十分重要,把海得拉巴叠加到今天的印度地图上就能发现,它实实在在地长在印度的“心窝”里;

海得拉巴又具有一个特点:以君主阿里汗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是穆斯林,但领土上绝大多数居民却是印度教徒。

若是没有它,今天的印度将是一块“空心”的版图

刚刚取得独立的印度坐不住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所以,印度堂而皇之地“要求”海得拉巴“并入”印度。

作为穆斯林的阿里汗自然不肯接受,他想保持独立,甚至加入巴基斯坦。

屡次“劝说”不成,印度终于露出了獠牙。

1948年9月13日,印度军队直接入侵海得拉巴。

阿里汗的巨大财富无法逆转双方悬殊的力量对比,海得拉巴军队抵抗5天后,被迫投降。

海得拉巴由此被印度吞并,至此,当代印度的版图才算基本形成。

2

印度:卧榻之侧岂容……

巴基斯坦:闭嘴!我的卧榻之侧怎么总能听见你的呼噜声?!

海得拉巴和大名鼎鼎的克什米尔都被称为“土邦”。

印度、巴基斯坦和各土邦,原本都处在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英国人离开时,同意印巴以“分治”形式独立,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者选择独立。

因此,到印巴各自独立时,南亚次大陆上,还存在着近六百个土邦,其中550多个在印度境内。

但是,英国人给出的方案毕竟只是理论上的原则,现实的地缘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处在印巴两大国境内星罗棋布的土邦,纷纷识相地“主动”并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两个南亚面积最大的土邦——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是少数几个“拒不从命”的“硬茬子”。

克什米尔的统治者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但其治下3/4的人口是穆斯林。

印度疯狂吞并境内土邦的行动,巴基斯坦不会视而不见:你的卧榻之侧不容人酣睡,难道我的就可以吗!

克什米尔对于巴基斯坦,相比海得拉巴对于印度,要棘手很多。

急于将克什米尔收入囊中的巴基斯坦,吓坏了土邦君主辛格,他选择主动投入印度,换取其武力支持。

印度很乐意“插一杠子”。印巴双方谁也不轻易相让,旷日持久的冲突由此爆发。

当代南亚最大的争端就存在于这个“最后的大土邦”,这也正是印巴分治方案中不明不白的土邦处置规则导致恶果的一个缩影。

土邦的问题,却并非此时才出现的,它的历史还要上溯到更远的时代……

3

“海得拉巴、克什米尔们”从哪里来?

喜马拉雅一山之隔,隔出了两个世界。

山这边的中国,从秦统一六国以来,“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历史上虽屡经战乱分裂,但最终都必然走向统一,这一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

而山另一边的南亚次大陆,从古至今基本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从未实现过真正的统一,也从未有过一个统治整个国家的中央王朝,即便是空前强盛的阿育王时期也是如此。

来自中亚和西南亚的征服者一次次来到印度平原,建立起众多五花八门的封建土邦。

到了欧洲殖民者入侵前的莫卧儿帝国时期,这种特点更加凸显。

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是突厥化的伊斯兰教蒙古人在南亚次大陆上新建的国家,是帖木儿蒙古帝国的“续集”(“莫卧儿”其实就是“蒙古”的音译)。同时,它又是伊斯兰教文化与印度教文化的交汇点。

注:莫卧儿帝国从1526年开始至1858年结束,统治时间长达331年。1857年,莫卧儿帝国末代君主巴哈杜尔参加反英大起义,失败后被英国殖民当局放逐到缅甸仰光,印度最后的王朝——莫卧儿王朝灭亡。

莫卧儿帝国给南亚种下了土邦问题的种子。

自建立之初,莫卧儿帝国便是邦联性质的国家,大肆分封功臣贵族,地方总督、王公享有极大的自治权利。

立国之初,帝国皇帝尚能靠个人权威、严酷法令约束地方;后来的君主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巧取豪夺,逐步把原本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所得、不能世袭的领地转变为世袭封建领地。

在第六位皇帝奥朗则布(1658--1707在位)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点,版图最广时包括今天阿富汗一部、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印度大部。

然而,这看似鼎盛的大帝国,却是外强中干——战争大大消耗了帝国实力,长久在南部征战,导致奥朗则布对北部的控制力减弱,大贵族纷纷拥兵自立。

奥朗则布推行宗教迫害政策,下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重税,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到奥朗则布去世时,留下的已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

18世纪以后,帝国日益衰微,各省总督、地方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封建主乘机纷纷拥兵自立,遍布印度各地、大小不等的土邦王国,正是在这时形成的。

正如马克思所评论的那样:

“大莫卧儿的无上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摧毁,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塔人摧毁,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摧毁;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都征服了。这是一个不仅存在着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建立在所有成员之间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排他思想所造成的均势上面的社会。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难道不是注定要做征服者的战利品吗?”

4

维多利亚王冠下的“两个印度”

1857年,莫卧儿王朝灭亡,印度正式进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英国人在他们统治的南亚版图上建立起了英属“印度帝国”,将原本仅是概念的“印度”具象化为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满目疮痍:“国境”之内,居然还分布着近600个大小不等、分裂割据的土邦国。

所有土邦加起来面积达500万平方英里,占英国统治南亚总面积的45.3%,人口达8600万,占当时区域总人口的1/3。

许多土邦王公热情欢迎英国人到来,在战场上为英国人冲锋陷阵,以承认英国君主为前提,保留他们的王位。

各土邦王公和大英帝国签订条约,确认上述原则,接受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的君主地位,同意副王(总督)控制其外交和国防大权。

作为交换条件,英国保证各王公享有内部事务自治的权利,像海得拉巴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土邦还拥有自己的货币、造币厂、铁路和邮政局。

注:1858年印度帝国成立后,英国驻印总督(Governor-General)加上了“副王”(Viceroy)的头衔。这一与众不同的头衔,凸显印度对于大英帝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

所以,英国统治之下的南亚,事实上有“两个印度”:

一个是先后以加尔各答(1858—1911)和德里(1911—1947)为首都,并以此为中心由各省组成的印度,称为“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或称“印度帝国”),由英国直接统治;

另一个是由565个土邦王公封建领地组成的印度,称为“印度土邦”(Princely State),由各邦王公施政,英国殖民者在幕后操控。

直至1888年,一位高级英国驻印官员还说:“现在没有,过去也从未有过一个印度。印度甚至从未有过一个欧洲人心目中的国家,即在国土、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拥有统一的国家。以为印度能成为国家,就像指望将来欧洲各国被一个单一的国家所取代一样异想天开。”

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虽然都以英国国王为最高元首,却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实体。国中之国,可能不算稀奇,但是一“国”之内,存在着如此众多、不相连接的“国家”,实在不能不说是种奇特的现象。

土邦王公拥有不同的封号,如马哈拉贾、罗阇、摩诃罗阇、纳瓦布和尼查姆等。

注:称为马哈拉贾(Maharaja)或罗阇(Raja)的,一般是印度教或锡克教的封建主;

称为纳瓦布(Nawab)的,原是莫卧儿帝国派驻较大省份的总督;

称为尼扎姆(Nizam)的,原是中央政府封派的省级官员(后来成为掌握省的实权的最高长官)。

纳瓦布和尼扎姆均为伊斯兰教徒。

海得拉巴的尼扎姆和克什米尔的摩诃罗阇,统治的领土和人口与欧洲最大的国家不相上下。位于阿曼海之滨的卡提阿瓦岛的王公,居住在破旧不堪的马厩内,管辖的地盘仅仅略大于一个县。四百多个土邦的面积不超过三十平方公里。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其中有15个可以认为是主要的土邦。最大的是海得拉巴、克什米尔、迈索尔、特拉凡哥尔、巴罗达、瓜略尔、印多尔、柯钦、斋浦尔、佐德浦尔、比加尼尔、波保尔与巴的亚拉。跟着就是许多中等土邦,最后是几百个很小的地区,有些在地图上并不比针尖大。这些小土邦的大多数是在加提

Ⅱ 印度军种互相矛盾也很严重

度军队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包括伙食问题以及军人自相残杀在内的各种丑闻不时传出,这让印度政府颜面实在太难看。就在印度相关部门着急火燎寻找原因之际,印度媒体披露的一则视频揭开了印度军方的黑幕。

3

此前不久,一名士兵因为不满手机被没收而开枪打死一名军官。不过,让印度士兵更加不满的是充斥于军营之中的军官虐待士兵等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内部矛盾激化。公开资料显示,仅在2016年,印度陆海空三军部队就发生自杀事件125起,还有至少3起士兵杀害战友的事件。印度媒体此前称,印度军队的内部的矛盾已经达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印度时报》曾经披露,部署在克什米尔以及东北部执行镇压反政府武装的印度军队,由于长期精神压力大、加之假期被随意剥夺、工资低、缺乏基本福利和长期遭受军官侮辱等问题,每年都会出现超过100名士兵死于自杀,或者相互残杀。此外,印军内部等级制度以及种族矛盾问题严重,也加重了整个印军的军心涣散。

此次印军高层为了避免腐败事实败露,甚至企图通过强制没收士兵手机集中销毁来阻止丑闻继续曝光,然而,从视频中士兵所流露出来的怨恨眼神来看,此举反而会加大印军官兵之间本来就根深蒂固的矛盾。如今的印度正在四处用兵,八方挑衅。如果印度政府继续让军内各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漫延,也许不用等中巴军队出手,这支本身就中看不中用的部队就会自己毁掉的。

Ⅲ 张谦和、施兰茶:为什么“大国”印度总是很难拿到奥运金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谦和、施兰茶】

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印度代表团最终以1金2银4铜的成绩收官。

尽管奖牌数没有如愿达到两位数,但来自田径、拳击、举重、摔跤、曲棍球和羽毛球的7枚奖牌已超过伦敦奥运会的6枚,创下印度百年奥运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其中,尼拉吉·乔普拉(Neeraj Chopra)在倒数第二个比赛日男子标枪比赛中以87.58米的成绩斩获金牌。这不仅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枚奥运会田径金牌,也是印度奥运史上第二枚个人项目金牌,其 历史 意义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一些人甚至将其视作为印度大国崛起献礼。

乔普拉夺金之后,总理莫迪、印青年事务和 体育 部部长阿努拉格·塔库尔(Anurag Thakur)都发推祝贺,盛赞乔普拉书写 历史 新篇章。

《印度快报》对乔普拉获得男子标枪金牌的报道

印度尴尬的大国奥运之旅

一枚金牌能有这么大排面?

是的!因为印度奥运“祖上”实在太穷了。从参加1900年第二届现代奥运会算起,印度时至今日总共仅获得10枚金牌和35枚奖牌。

其中,男子曲棍球是印度奥运史上最辉煌的项目,曾在1928年至1956年达成六连冠伟业,共贡献了8枚团体金牌,不过之后起起伏伏,逐渐丧失统治力。而在其他奥运项目上,印度竞争力更是乏善可陈。

在1980年男子曲棍球队夺得第8块金牌后,印度连续28年金牌都颗粒无收,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纳夫·宾德拉(Abhinav Bindra)在男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夺魁,这才使印度在获得奥运会首枚个人项目金牌的同时,打破了印度几十年奥运无冠的尴尬局面。

宾德拉的金牌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翻开印度奥运的新篇章,在2012年的英国伦敦和2016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印度代表团金牌数继续挂零。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拥有13亿人口、经济总量排名全球前列的“大国”印度,仅收获一银一铜两枚奖牌——不仅被塔吉克斯坦斯坦、埃塞俄比亚等人均GDP未过1000美元的穷国甩在后面,还被巴林、斐济这样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国超过。印度在这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只能说让人大失所望。

事实正是如此,几乎每四年都会有中外媒体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大国”印度总是很难拿到奥运金牌?

印度奥运成绩不佳究竟是什么原因?

尽管市面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但缺乏投入可能是印度在奥运会长期表现不佳的最直接原因。

据2016年向印议会两院分别提交的报告显示,印中央政府和各邦用于 体育 运动的投入,每人每天仅为0.03卢比,而美国和英国政府每人每日相关投入分别达到22卢比和0.5卢比,甚至加勒比岛国牙买加每日人均 体育 投入也是印度的六倍多,达0.19卢比。

同时,印度政府的资助严重向已取得优异成绩或有望赢得奥运奖牌的运动员倾斜。

例如,宾德拉在拿下奥运金牌后,不仅得到了近40万美元的现金奖励,其所在射击队也被视为奥运重要夺牌点,经费随之倾斜过来。而大量尚未取得成绩的运动员则很难取得政府的资助,很多选手在成名之前不得不自筹赛训费用。宾德拉在2000年悉尼奥运前参与的所有国际赛事就都是自掏腰包。

阿比纳夫·宾德拉(资料图/印媒)

因此,只有极少数家境优渥的运动员才能够克服物质条件的限制,专注训练。

宾德拉的父亲是印度知名实业家,其本人则是一家 科技 公司的CEO。为创造最好的训练环境,老宾德拉甚至在自家后院修建了国际标准射击场,以及用于水疗的游泳池,并聘请专业教练团队指导宾德拉训练。因此,宾德拉的成功除了自身天赋和勤奋努力外,更离不开令人艳羡的“钞能力”,可以说是和古印度自备干粮、武器、马匹为国出征的刹帝利武士如出一辙。

宾德拉只是孤例,对更多印度运动员而言,解决经费一定程度上比如何提高竞技水平更为关键。

雪橇亚洲纪录保持者、三届冬奥会旗手希瓦·凯沙瓦(Shiva Keshavan)被视为印度最伟大的冬季项目运动员。然而,由于经费耗尽,凯沙瓦2006年都灵冬奥会后近两年时间被迫中断参赛,其2014年参加索契冬奥会的费用来自 社会 众筹,而非印度政府拨款。

缺乏经费使不少印度运动员无力投入全职赛训,转而选择进入铁路、警察、军队等“铁饭碗”部门半工半练。

这是因为,一方面政府公职收入水平较高且稳定,可以有效减轻他们的资金负担。另一方面,印度公职部门“摸鱼岗”众多,这意味着工作压力较小,可以让他们兼顾训练,如果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取得好成绩,他们还能因此获得升职加薪。

然而,这种模式毕竟是“委曲求全”,运动员们很难全身心投入训练备战,有时甚至不得不中断训练,其竞技水平自然缺乏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金牌得主乔普拉早在2016年获得世界青年田径比赛冠军后,就以准尉军衔加入第四拉吉普特纳步枪团,而本届银牌得主举重运动员米拉拜·查努则在获奖后被曼尼普尔邦政府任命加入邦警察队伍。

乔普拉在比赛现场

除了运动员缺乏专门资助,印度在运动配套设施建设上同样远远落后。

蒂帕·卡玛卡(Dipa Karmakar)在里约奥运会体操跳马项目中夺得第四名的好成绩。然而,在训练过程中,卡玛卡甚至因为没有专业的跳马台,而不得不将防摔垫垒到1米多高作为替代。同样,由于缺乏专业训练设备和场地,凯沙瓦也不得不在雪橇上装上轮子,在公路上练习。

运动员们在如此环境下备赛,如果能够取得好成绩,简直可谓“巧妇完成无米之炊”。

印度 体育 主管部门的腐败、低效、不专业,同样严重制约着印度 体育 的发展。

例如,曾经战绩辉煌的印度曲棍球联合会,2008年因其秘书长受贿违规挑选运动员进入国家队而被取消认证。

再如,印度2010年举办英联邦运动会,官方预算从2003年2.3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6亿美元,这还不计入与赛事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堪称史上最昂贵的英联邦运动会。然而,这起严重腐败案中的涉事官员仍被选入印度奥委会,这甚至导致国际奥委会于2012年以政府介入奥委会选举为名,取消印度奥委会成员资格。

此外,印度各大 体育 协会极不专业且缺乏长期规划。

据《印度 体育 治理:2016》统计:全印27个 体育 协会中,仅有印度田径联合会主席由前运动员担任,仅有9家 体育 协会领导层中有前运动员,另有12家 体育 协会并未披露会长或协会成员相关信息;在未来规划方面,仅有2家 体育 协会有长远计划,大部分协会既未制定工作计划,也没设置活动预算。

事实上,大部分印度 体育 协会由官僚或政客担任,攫取政治利益、积累政治资本是其任内的主要职责,而推广相关 体育 事业并非其工作重点。这样莫名其妙的机构设置就难免产生一系列荒诞不经的“骚操作”。

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印度 体育 管理局一度拒绝派遣卡玛卡的理疗师前往里约,声称理疗师随行是“浪费,并无必要”,直到卡玛卡进入决赛后,才迫于压力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

同样,在里约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上,由于印度代表团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忘记在指定地点为其运动员提供饮用水和运动饮料,致使印度女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加莎·奥查特里(O.P.Jaisha)居然因缺水而晕倒在赛场上。

Asianet News 报道截图

此外,里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首席医疗官帕万迪普·辛格 (Pawandeep Singh)是名放射科医生,并无 体育 医疗相关经验。而他的父亲,是印度奥委会副主席——这位辛格医生如何当选上首席医疗官,答案已不言而喻。

印度的 体育 事业发展,还受到其 社会 文化的制约。

大部分印度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接受正规教育实现阶级跨越,而运动由于前面提到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佳、体制积弊等问题并不被视为改变命运的有效方式。

同时,受种姓制度和 社会 分化影响,高种姓人群将体力劳动视为身份低位的象征,因而不愿投入 体育 事业中;而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由于贫困,面临营养不良、缺乏设施、缺乏选拔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印度虽然有巨大的人口优势,但真正能参与 体育 运动的人口严重不足,尤其难以转化为参加国际 体育 赛事的竞争力。

此外,印度 社会 最为流行的运动项目如板球(cricket)、卡巴迪(Kabaddi)均不属于奥运项目,而其它运动项目在印度普及程度相对较低。相应地,由于缺乏关注度,不少运动项目在印度商业化程度不高,这导致参与资金不足,无法带动形成人才培养、设施建设、后勤保障等环环相扣、良性循环的 体育 产业生态。

印度 体育 仍不断进步,潜力不容小觑

客观而言,遭遇 2016年里约奥运会滑铁卢之后,莫迪政府对奥运会及整个 体育 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印度前任青年事务与 体育 部部长里吉朱(Kiren Rijiju)2020年也曾表示,希望将印度打造为 体育 “超级大国”。近年来,印度政府也采取了诸多改革措施,努力解决长期困扰印度 体育 发展的积弊。

例如,印度2014年发起“奥运领奖台计划”(Target Olympics Podium Scheme),该计划为印度最顶尖的运动员提供资助、训练设施支持以及后勤保障团队。比如今年在东京奥运会夺冠的标枪选手乔普拉就得到“奥运领奖台计划”的支持。

再如,印度2018年发起“竞技印度”(Khelo India)计划,旨在通过发掘 体育 人才、完善 体育 赛事和基础设施,从草根层面建立 体育 文化。每年,该计划都会为1000名印度青少年提供长达8年每年7000美元的奖学金,帮助其接受 体育 训练,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印度家庭不愿让孩子进入 体育 事业的困境。

此外,印度还改善了潘迪特·德雅尔·乌帕德海耶国家福利基金(Pandit Deendayal Upadhyay National Welfare Fund),该基金旨在资助昔日优秀运动员,帮助其在退役后能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作为补充,诸如“奥运金牌求索”(Olympic Gold Quest)和“JWS 体育 ”等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开始为印度运动员提供资金支持。

或许,“一金难求”的日子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以至于我们很难理解印度再次获得奥运金牌后的举国欢腾;亦或许,我们会对印度网民“即使没有金牌印度仍是 体育 强国”的乐观精神付之一笑,但我们仍应注意到印度正努力扭转其奥运糟糕表现。

尽管印度离奥运奖牌榜前列仍有一段距离,但未来,我们也许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印度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Ⅳ 忍得了英国侵略的印度,为何偏偏不能忍牛脂、猪油涂过的子弹

印度是一个颇为神奇的国家,自从他们开辟新航路,进入大航海时代以来,不但没有实现远征海外的理想,反而成为了西方殖民者的乐园。无论是印度的香料、宝石、丝绸、蔗糖,还是工业革命以后的靛蓝、棉花、鸦片、烟草等,都是欧洲市场的抢手货,将印度的货物拿到欧洲去卖,简直是暴利。

众所周知,印度是个传统的宗教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人不在少数,牛和猪都是不准屠杀的禁忌。而英国人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将印度人民的信仰放在地上践踏。因此,英国这一行为,直接得罪了几乎所有的印度人,那些给英国打工的印度士兵纷纷奋起反抗,他们誓要掀翻英国殖民者的统治。然而,由于大起义缺乏统一领导,所以印度起义军很快被英国镇压了,他们的反抗就如划过天际的流星一般,转瞬即逝。

Ⅳ 印度仿制药卖断货新冠患者等来的不是“药神”


社交媒体截图

另外两种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新冠治疗药物阿兹夫定和莫诺拉韦也已上市。

默沙东已将莫诺拉韦在中国境内的经销权和独家进口权授予国药集团。国药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预计莫诺拉韦将在春节前后大量分批次到货。

1月19日,京东大药房、阿里健康互联网医院等平台已开始限量供应莫诺拉韦。

1月11日,复星医药CEO文德镛表示,阿兹夫定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医保挂网,挂网价格为270元/瓶(每瓶35片,每片1mg),已覆盖全国各地主要医疗机构,包括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同时,阿兹夫定已开通互联网医院问诊处方平台渠道,方便百姓就医用药。

在价格方面,流向中国市场的印度仿制药定价混乱,且目前不少仿制药的售价与国内正规渠道购买的原研药相比并无太大优势,例如蓝盒Paxista的报价普遍在1000-1800元/盒。

目前Paxlovid、莫诺拉韦胶囊和阿兹夫定片的挂网价分别为1890元/盒、1500元/瓶,并在今年3月31日前被临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Paxlovid在北京、上海等地社区医院经医保报销后自费不到200元,在京东大药房、美团等电商平台售价为2170元。而阿兹夫定片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支付价有望从270元/瓶降至175元/瓶左右。

阿兹夫定是中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小分子口服药。近期,国产新冠药物捷报频传。

1月16日,先声药业抗新冠病毒创新药先诺欣新药上市申请(NDA)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药品特别审批程序受理。1月18日,君实生物公告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1月17日受理其公司旗下口服抗新冠药物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的新药上市申请。

健康时报19日报道,目前有十余个处于研发阶段的新冠口服药正在排队等待审评,2023年上半年有望迎来多个药物获批上市。

另据国家卫健委19日消息,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就是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

相信随着新冠感染高峰过去,正规渠道的新冠口服药供应缓解,以及国产新冠药物的加速推进,国内对印度新冠仿制药的需求会进一步下降。

(小刘为化名。本文图片中的药物信息仅供参考)

阅读全文

与如何对付印度观察者网zte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人民币换印尼盾多少钱 浏览:18
印度大锅饭多少钱一盒 浏览:392
印尼出差需要带多少钱 浏览:99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天气如何 浏览:500
中国二重哪个单位好 浏览:441
印度信用等级垃圾级有吗哪些影响 浏览:265
中国移动手机号码多久更换 浏览:626
什么公司有越南分公司 浏览:864
意大利语艺术家先生怎么说 浏览:820
如何教你区别日本人和中国人 浏览:726
为什么棒球在中国不流行 浏览:795
越南语没你漂亮怎么说 浏览:292
中国有哪些拳击事业 浏览:303
中国单日疫情新增最多多少 浏览:744
在印尼的华人都是什么人 浏览:717
意大利有哪些生产电动车发动机公司 浏览:958
意大利的全称都是什么 浏览:342
印尼mate40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849
我想你意大利文怎么写 浏览:513
中国哪里生猪多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