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江浙沪和印度哪个发达

江浙沪和印度哪个发达

发布时间:2024-08-23 22:43:18

㈠ 婆罗洲为什么人口密度稀疏

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是全球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

面积超过74万平方公里的婆罗洲是全球第三大岛,比江浙沪皖面积之和的两倍还多,但人口仅两千多万,还不如上海的常住人口数量。

数千年来,婆罗洲都是个地广人稀的大岛,就人口密度来说,婆罗洲每平方公里也就三十人上下,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很多。

东南亚是世界着名的人口稠密之地,而相较于东南亚其他地方,婆罗洲的人口的确是有点太少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第一,气候环境实在艰险,不适合生存

婆罗洲被赤道贯穿,四面环海,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里常年潮湿闷热且多降雨,岛上超过八成的地方都是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

除了南美洲的亚马孙雨林与非洲的刚果盆地,婆罗洲是全球第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

高温高湿的环境,或许是动植物的天堂,可对于人类而言,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世界上与婆罗洲气候条件类似的岛屿很多,但也不见得都是地广人稀,像是其南边的爪哇岛人口超过1.3亿,面积也才14万平方公里,与其截然不同。

其实,关键还在于婆罗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海洋的影响无法有效抵达婆罗洲的内陆,使得加里曼丹岛大多数地区,比其他热带岛屿更加湿热,难以忍受。



第二,开发时间很迟,而且不方便开发

东晋时期,中原王朝与婆罗洲之间开始有了密切联系,着名的高僧法显前往天竺,归国途中经过了婆罗洲,在此后的中原史料中,多有记载。

但以往中原与婆罗洲之间的联系,局限于其北部地区,也就是如今的东马来西亚和文莱这一大片地区,在古代,被称作是渤泥。

农耕时期,因为条件有限,人们开垦大多选择更加方便开垦的地方。

很显然,婆罗洲与绝大多数的热带地区,在过去上千年岁月中,都不是理想的耕种之地。

婆罗洲土地湿黏厚重,在那个时代极难开垦耕种,而且当地高温高湿,土地的养分含量也是非常低的,根本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农业聚落,自然难以养育大量人口。



也有人会说了,像是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地,不也是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吗,为什么就人口密集农业兴盛呢。

其实,即便同样是热带地区,也不都是一样的。

拥有大型河流的地区与河流三角洲,土地经过长期的冲刷堆积,土地是非常肥沃的,并且这些地方都靠近更加先进的文明地域,拥有更高的农业开垦技术。

婆罗洲是个很特殊的地方,这里长期都是马来人的地盘,由于岛上层峦叠嶂雨林密布,环境实在过于艰险,根本没什么外人敢来进行开垦。

全球绝大多数的热带地区,文明的发展都相对迟缓,也只有那些靠近先进文明的热带地区才得以率先开发,但婆罗洲并没有这样的优势与机缘。



第三,近现代以来,荷兰人与印尼人的有意而为之

目前,婆罗洲属于印尼、马来西亚与文莱三个国家,而早期的婆罗洲上只有文莱,并且局限于岛屿北部,中南部大多数地方都是原始部落,与世隔绝。

近代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婆罗洲的命运开始改写。

在英国人的染指之下,文莱的沙巴、砂劳越被夺走,纳入了后来的马来西亚,而文莱的面积锐减,成了如今的样子。

至于婆罗洲中南部绝大多数地区,在近代都属于当时荷兰统治之下的荷属东印度。

婆罗洲非常大,其北部开发比较早条件更好,所以人口还算稠密,但南部地区环境艰苦,也没什么像样的资源,因此荷兰得到之后,也并不重视其开发。



荷属东印度的范围尽管很大,但荷兰终究是个蕞尔之地,况且鼎盛时期的荷兰在全球各地还有很多的殖民地,根本没那么多精力全面开发荷属东印度。

实际上,荷属东印度当年主要的开发地区,集中在了爪哇岛与香料群岛,以雅加达的前身巴达维亚为中心,爪哇岛集中了荷兰在荷属东印度的大多数资源。

数百年间,爪哇岛的发展进程远远优于其他的岛屿,而这也形成了循环。

条件好、开发早、各方面基础优越的岛屿会聚集更多人口,然后发展也越来越好,反之条件不好的岛屿会被冷待,然后越来越不好。

殖民时代被冷落的婆罗洲,各方面条件仍旧很差,直到今天还存在着大量的未知地带与原始部落等,换作是谁,也不想待在婆罗洲,宁愿去爪哇岛找机会。



单飞之后的印尼,也基本继承了原本荷属东印度的规划。

印尼号称万岛之国,由大小1.8万个岛屿组成,东西南北跨度巨大,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其实非常危险,随时都可能垮掉。

为了印尼的完整,印尼采取的是强干弱枝的方法,也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爪哇岛,不断弱化其他的岛屿地区,以此让爪哇岛拥有绝对优势掌握全局。

这样的方法的确很有效,可与此同时也极大遏制了印尼的发展。

如果说过去没有开发婆罗洲的能力,那么如今约束婆罗洲发展的则是人,婆罗洲是个很巨大的岛屿,一旦发展强势,势必与爪哇岛分庭抗礼,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第四,实力有限,婆罗洲也很难人口稠密

婆罗洲分属三国,即文莱、马来西亚与印尼,但这三个国家,都没有能够让婆罗洲人口稠密的需要与能耐。

首先就是文莱与马来西亚,文莱是个极度依赖油气资源的国家,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口来分薄其生活水平,何况其人口基数非常小,再怎么折腾也没用。

马来西亚的婆罗洲部分称作东马,主要就是沙巴与砂劳越,这两个地区属于马来西亚的离岛地区,并非是马来西亚的核心所在,向来被马来西亚所防备着。

实际上,如今婆罗洲绝大多数的人口都位于印尼境内,多位于婆罗洲印尼部分的沿海,这些地方的条件相对比较好,开发也比较早,所以人口相对更多。



然而,整个婆罗洲覆盖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是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一旦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必然引起巨大的生态灾难。

事实上开发热带雨林,能够带来的收益非常有限,反而带来的伤害却极其惊人,尤其是对于印尼这样,目前各方面发展水平还很低的国家,后果更加难以承受。

过去,印尼也曾为了发展而开垦婆罗洲的原始雨林,结果除了出口木材带来的少数利益,更多的却是环境破坏引发的各类灾害,最终产生的各方面损失。

人口增长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人口短时间内就算实现飞跃增长,也会带来严重后果。

婆罗洲上的三个国家,要么就是没有加速增加人口的需要,要么就是没有相关能力,婆罗洲地广人稀的现状,未来还要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婆罗洲就是加里曼丹岛的别称。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上第三大岛屿,面积74.33万平方公里,面积仅次于格林兰岛,新几内亚岛。人口却是世界上第十大岛屿,人口总数比面积只有6.56万平方公里的斯里兰卡岛和面积只有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岛的人口都要少,全岛总人口约212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30人。

印度尼西亚号称万岛之国,全国拥有岛屿一万千多个,其中人口最多的两个岛屿是爪哇岛,面积13.88万平方公里,人口却达到1.45亿,人口密度超过一千人每平方公里,爪哇岛上的人口密度和孟加拉国差不多,另一个人口较多的岛屿是苏门答腊岛,面积47.3万平方公里,人口5018万。

婆罗洲分属于三个国家,其中 文莱占全岛面积的0.8%,面积5765平方公里,人口46万(2019年)。 马来西亚占全岛面积的26.2%,沙捞越和沙巴两州面积19.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 印尼占全岛面积的73%,五个省面积53.9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13万。

加里曼达岛森林覆盖率达到80%,世界上除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就数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面积最大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集中地之一。加里曼丹岛上生活着十种灵长动物,350种鸟类,150种爬行及两栖动物以及1.5万种植物,还是红毛猩猩,马来熊,犀牛等珍稀濒危物种家园。

因此加里曼岛是物种基因宝库,是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

那么加里曼丹岛面积宽广,生物资源如此丰富,为何人口会如此稀少呢?

加里曼丹岛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加里曼丹岛上虽然面积大,生物资源丰富,但是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不多,没有蕴藏量大可开发价值高的贵金属和战略价值高的矿产资源。

有人会说马来西亚和文莱拥有较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啊,文莱和马来西亚拥有石油资源是不错,但这些石油资源主要蕴藏在南海的大陆架上,不是在加里曼丹岛的内陆地区。

因此可以这样说,加里曼丹岛上矿产资源贫乏反而让加里曼丹避免了遭到人类的肆无忌惮的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成为动植物的乐园。

二、加里曼丹岛上除少数肥沃的火山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低,因此岛屿面积虽大,但是由于没有强大的农业做支撑,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 三、加里曼丹岛上丛林密布,交通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岛上尚未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体系,交通的不便自然不利于全岛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四、加里曼丹岛地理位置没有处于世界重要的贸易线路上,区位优势远不如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

因此贸易和航运资源基本被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吸走,加里曼丹岛无法从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分到一杯羹。

五、加里曼丹岛是生物资源宝库,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都设有很多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等自然保护区面积大,法律上禁止开发,因此无法像其他岛屿那样大面积毁林开荒,给更多的人口提供生存空间。

综合以上各因素,加里曼丹岛上人口稀少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加里曼丹岛长期发展滞后的局面已经开始改变了,这种改变便是印尼已经决定迁都加里曼丹岛。如果印尼新首都建设成功,未来把印尼全国的人口吸引上千万到新首都也说不定。因此,加里曼丹岛上未来的人口数量可能会随着印尼新首都的开发建设而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

婆罗洲北部山地众多,南部泥炭沼泽密布;常年高温多雨,炎热潮湿;土壤贫瘠,农业基础差;开发 历史 短、开发难度大……导致婆罗洲目前无法承载太多人口,因此人口密度比南方的爪哇岛和东北方的菲律宾群岛低很多。

婆罗洲,又称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屿,分属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婆罗洲面积74.3万平方公里,印尼占73%,马来西亚占26.2%,文莱占0.8%。婆罗洲人口2130万,人口密度29人/平方公里,与东北方的菲律宾群岛、南方的爪哇岛、东方的苏拉威西岛相比,人口密度较低。

30万平方公里的菲律宾群岛挤了一亿多人,人口密度接近300人/平方公里;14万平方公里的爪哇岛挤了1.5亿人,人口密度1000多人/平方公里;17.5万平方公里,基本全是山地的苏拉威西岛也挤了近2000万人,人口密度100多人/平方公里。就连苏门答腊岛的人口都是婆罗洲的两倍以上,为何婆罗洲人口这么稀疏?原因很简单,就是养不活太多人口。

婆罗洲北部山地众多,海拔4095米的京那巴鲁山是全岛最高峰,中部是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雨林,南部地势较低,但是河流众多,沼泽密布。

婆罗洲年均降雨量高达3800毫米,最少的地区也有1600毫米,年均温24-25 ,淋溶作用强烈,基盐如Ca、Na、K、Mg被淋溶冲走,土壤为砖红壤,呈弱酸至酸性,颜色呈红棕或红黄色,土壤养分低,特别缺磷、钾,不适合耕种。这算是硬伤,能长树的土壤不一定能种粮食,亚马逊雨林就是这样。

而爪哇岛虽然面积比婆罗洲小很多,地形也以山地为主,但爪哇岛上众多火山产生的火山灰不断给土壤增肥,使得爪哇岛相比婆罗洲更适合耕作,这样才能养活1亿多人口。

婆罗洲的开发程度也较低, 历史 上马来群岛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三佛齐王国的中心在苏门答腊岛,满者伯夷国的中心在爪哇岛,而婆罗洲南部在9世纪被三佛齐控制,13世纪被爪哇控制,由于统治中心不在婆罗洲,各大王朝对婆罗洲的开发兴趣不足,就连荷兰殖民期间都没有大规模开发婆罗洲。

印尼独立之后,苏加诺提出移民计划,要从人口稠密的爪哇岛、马都拉岛、巴厘岛迁出部分农民去开发婆罗洲。90年代又提出要在婆罗洲南部的沼泽开发100万公顷的良田,结果急于求成,放火焚烧森林,婆罗洲南部密布泥炭沼泽,一旦燃烧火势很难控制,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这点新加坡深有体会。

而且森林被砍伐之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进一步下降,几乎无法种植粮食,仅靠棕榈和橡胶养不活太多人。

所以,婆罗洲人口稀疏是因为自然条件不好,难以供养太多人口。

2019年有消息称印尼将迁都婆罗洲东部,计划在2021年开工建设新首都,以缓解爪哇岛的人口压力,不过目前来看一时半会儿开工不了了。

婆罗洲为什么人口稀少密度稀疏?婆罗洲位于东南亚中部,面积74.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万,每平方公里约30人左右,在东南亚属于地广人稀的一个大型岛屿。婆罗洲人口稀少主要是由于地理、气候因素所致,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首先是气候因素。婆罗婆位于热带地区,赤道横穿全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丛林密布,由于雨水的淋溶作用土地贫瘠,不利于早期的农业开发。因此在 历史 上,婆罗洲就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地区。

当然位于热带雨林地区不一定就无法进行早期的农业开发,如果是位于火山地震带上,有火山灰为土地补充肥力的话,也是可以发展出早期的农业文明的。比如与婆罗洲相邻的爪哇岛,就在很早的时候就得到了开发,在古代就发展起了发达的农业,因此人口众多。今天的爪哇岛13.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超过1.5亿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千人,在全世界都是属于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

但是虽然南洋群岛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交汇之地,婆罗洲却是南洋群岛中唯一一个不在火山地震带上的大型岛屿。由于没有火山灰的补肥作用,婆罗洲的土地在热带雨林的高温多雨气候下,受雨水的淋溶作用影响,土地十分贫瘠。因此即便是今天,婆罗洲的农业也极度不发达,只能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人口自然也就不多了。

当然并不是只有农业发达才能够集聚起人口,如果位于重要的贸易交通线上,通过发展工商业也同样可以集聚人口,从而使当地成为人口密集的地区。比如新加坡面积狭小,农业几乎不存在,但由于其位于国际海运的“十字路口”马来甲海峡的出口,通过工商业的发展成为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国家。

但是遗憾的是,婆罗洲虽然位于号称国际海上运输线“十字路口”的东南亚,但它本身却长期不在国际海运主航道上。从古代到现在,东南亚的海运长期沿南海西侧进行。婆罗洲西侧由于靠近南沙群岛,水深较浅,且水下暗礁密布,因此长期以来都不是东南亚的主要海上贸易路线。而其东、南部由于远离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通过这些地方的船只同样稀少。因此婆罗洲通过发展工商业来集聚人口的条件,同样不具备。

不过到了二十世纪后期以后,随着巨型油轮、货轮的出现,由于马六甲海峡水深的限制,越来越多的油轮、货轮改经龙目海峡和望加锡海峡通行,经过婆罗洲东海岸的船只越来越多。而且婆罗洲东、南部油气资源丰富,受海上航线变化的影响和油气产业发展的刺激,婆罗洲东南部的人口明显增多。

不仅仅是人口稀疏,连猩口都稀疏。非洲的热带雨林中,黑猩猩、大猩猩都是群居,婆罗洲红毛猩猩却是独居。原因是婆罗洲的火山运动早早停止,雨水的冲刷使地表土极为贫瘠,雨林中鲜果产量极稀少,迫使红毛猩猩独居采食。同理,这种土质农业根本发展不起来!土地不能承载大量人口。

印尼人口最多的岛屿是爪洼岛,小岛聚集了全国一半人口,该岛火山活跃,火山灰为农作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我觉得关键原因是:没有在中国治下!

大家扯了那么多理由,如果在中国治下的话,全都不成立...

古代东亚这边只有中国中原地区有完整的国家系统,换句话说谁挨着中原王朝近,谁的系统就更完整或者更接近中国的成熟的国家系统。国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人口,医疗,食物。东南亚那边在古代越往南边走,距离中国越远,长期远离文明 社会 的中心,自己的族群就只能是长期停滞不前,处于野人状态的一个族群,人口自然上不去。

东南亚国家,殖民者来到前,刚刚出现小范围的萌芽国家模式,大部分地区还是原始部落无主之地。殖民者划势力范围把一些不相干的地区圈在一块时间并不长,他们离开后,这些都是硬拼起来的国家,比如印尼。虽然主体民族宗教比较强势,迅速消灭了其他族群,但是偏远地区还是发展不起来。

㈡ 中国是否在人均方面能够超过日本的

2016年中国人均GDP为8,280.09美元(约合55,276人民币),世界排名第73名。

日本人均GDP为32,480.66美元(约合216,834人民币),世界排名第25名。美国人均GDP为55,904.3美元(约合373,206人民币),世界排名第5名。

简单折算一下就能知道,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国的3.9倍,美国是中国的6.8倍。

也就是说,即使日本和美国发展完全停滞,中国创造的GDP要达到现在的3.9倍以上才能超过日本,达到6.8倍以上才能超过美国。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所有国民踏踏实实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为普通的中国人,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要看清的,普通人的行为绝对不能逆大势而行,不然只会“粉身碎骨”。

典型的例子,我就有认识的人在2015年初把深圳的房子卖掉了,没想到房价大涨,现在追悔莫及,好歹收入高底子厚,现在还是重新买了房,不过损失就大了。到今天,由于国家政策的严厉管控,深圳的房市已经趋于稳定将近一年了。

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经常有人在论坛上问这样的问题,我由于在深圳觉得生存压力比较大,不想过得太辛苦,想把房子卖了,拿着三四百万的现金回老家,在老家市中心本来就有120平米的大房子,三四百万做个理财,一年也有个20万的收入,日子可以过的很轻松,各位网友怎么看?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聊聊未来几年中国城市的发展走向。

1:从深圳人均GDP2020年超西欧和日本开始,中国各个地区人均GDP将陆续超过西欧和日本,到2025年中国将有20个以上大城市人均GDP超过西欧和日本。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称之为中国的一线城市。

中国的一线城市,也即是这四个。为什么刚好是这四个?网上的分析很多了,但是我们还是从最简单直接的指标GDP来看。

2016年上海是中国第一27466亿元,北京是中国第二24899亿元。可以看出上海和北京是遥遥领先的两个巨型城市,也是仅有的两座GDP超过两万亿人民币的城市,两个城市的人口都超过了2000万。无怪乎你问外国人中国的城市,十有八九能说出来的就是北京和上海。

上海的经济总量在中国是什么地位呢?

2016年一个上海的GDP比甘肃省+新疆自治区+青海省+宁夏自治区综合还要多。

所以你要知道,在你的公司里面,上海地区销售总监和西北地区销售总监,尽管西北地区听起来是个大区域,而上海听起来只是个城市,两个总监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北京和上海下来,就是祖国南边的两个大城市了,广州和深圳。

广州2016年GDP总量为19611亿元排第三,深圳为19493亿元排第四,今年两座城市双双突破两万亿人民币肯定没有问题。看到广州和深圳的GDP数字,2016年已经非常接近了,深圳是广州的99.4%。

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个印象,那就是深圳肯定是从一路落后逐渐赶超广州的,事实上不然,早在2004年,深圳GDP就达到了广州的96.22%,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深圳超越广州的时代马上要来了,但是没有想到,深圳在搞制造业腾笼换鸟的同时,广州却开始了逆袭,GDP一路上扬增速超过深圳,到了2010年深圳GDP占广州的总量反而下降到了89.69%,这充分表现了广州这种百年老牌经济强市的韧性。

举个例子,广州的汽车制造业在中国南方地区遥遥领先,广汽是中国成长最快的汽车企业之一。广州制药和食品产业也很强,典型的有广药集团下面的王老吉,大多数中国人都喝过。

再比如说交通运输,相信大多数深圳人都有到广州坐火车,坐高铁,坐飞机,尤其是坐出国旅游的国际航班的经历吧?再进一步,深圳人办签证都要跑广州的领事馆吧,无形中贡献了不少GDP。

从2011年开始,产业结构经过调整的深圳又开始逐渐发力,经济又开始逐渐赶超广州,到2016年已经达到广州99.4%,今年上半年,深圳增长8.8%,广州增长了8.2%。所以预计深圳今年或者明年就会超过广州。四个一线城市的经济地位将会改变,广州经济总量将会排在最末。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广州发展慢,而是深圳发展太快。

所以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GDP遥遥领先短时间不可动摇,而GDP总量稍微落后的广州和深圳都保持着8%上的高增长速度,所以四大一线城市地位是稳固的。

四大一线城市,深圳势头最强大,在过去的几年,一线城市中都是深圳增速最快,深圳的地位在稳步上升。

2014年增长率,北京7.3%,上海6.8%,广州8.6%,深圳8.8%

2015年增长率,北京6.9%,上海6.9%,广州8.4%,深圳8.9%

2016年增长率,北京6.7%,上海6.7%,广州8.2%,而深圳是9%

2017年上半年增长率,北京6.8%,上海6.7%,广州8.2%,深圳8.8%

可看出,最近三四年,深圳一直增速最快,当然广州也很快,但是同样在被深圳赶超。

深圳弱小在哪里呢?在于深圳的面积小,才2000平方公里多点,这限制了深圳人口总量的扩张。不过最近几年,深圳常住人口在快速增加,深圳在补齐人口总量这个短板。

以上海为例,常住人口近两年在减少,2014年末为2426万人,2016年末是2420万人,少了6万人。北京2016年常住人口仅仅增加了2万人,达到2173万人,也几乎没有变化。

而深圳2015年常住人口增长5.56%,2016年增长4.66%,增加了53万人,达到1190.8万人,换句话说,即使深圳市劳动生产率一点不增加,单靠人口增长也能支撑GDP增长4%—5%。

如果对中国城市之间人口迁徙的数据比较了解的话,就知道深圳一年增加53万人是非常惊人的数字。这代表什么意思呢,中国2016年人口增加为809万人。深圳一个城市增加的人口是全国增加人口的6.55%。

当然深圳的常住人口统计数字的增加也跟政府统计手段更加精准有关系,一般认为从手机号码,小学入学数量来看,深圳统计的常住人口数字一直大大低于实际值,但是人口快速增长这个趋势毋庸置疑,这个不展开分析。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凡是有想卖掉深圳房子回老家的,非常简单,回老家可以,深圳的房子千万不要卖,把深圳的房子租出去,带着存下的现金回老家就可以了,深圳的未来十年将会继续快速发展,地位将会持续上升,深圳的房子将给你带来超过你在老家收入的财富。

以人均GDP为例子,2016年深圳为2.52万美元,远远高于广州的2.1万美元,北京的1.73万美元和上海的1.71万美元,而深圳在四个一线城市中经济增速最快。

中国一线城市的人均GDP什么时候赶超发达国家?可能让我们意想不到,也就是四五年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快。在这里我说的发达国家,显然不是希腊,葡萄牙这种人均GDP不到2万美元的下限型发达国家,中国一线城市早就超过他们了。

希腊,葡萄牙这种落后发达国家的国民,人均只有一万多美元,普遍拿1000欧元左右的月薪,7000多元人民币,甚至只有几百欧元的月薪。

我们要赶超的目标也不是韩国,台湾这种2万+美金的发达地区,我说的是要赶超发达国家的中上水平,也就是人均四万美元,一线城市嘛,目标当然要高点。

人均四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呢?远远超过了韩国,台湾,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发达地区,比香港的人均GDP还要高。

2016年日本人均GDP 3.89万美元,德国人均GDP 4.19万美元,法国人均GDP 3.69万美元,英国人均GDP 3.99万美元,美国人均GDP 5.75万美元。所以四万美元就已经超过了日本,英国,法国,也就是离西方大国中最高水平的美国和德国还有点距离。

有人说了,你不公平啊,拿中国的城市跟别人一个国家比人均,嗯我想说的是中国城市的人口体量,跟欧洲国家比毫无压力,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加起来有7200万,比英国,法国人口都多,例如英国人口6450万,法国人口6600万。

另外,大型国家的人均GDP一样可以通过体量优势超过小型经济体,我们可以看到,三亿人口的美国人均GDP 5.75万美元,居然远远超过欧洲和日本三四万美元的水平,这是欧洲和日本持续衰落的结果。事实上,美国的人均GDP在2016年排在世界第五位,比新加坡,香港这种城市地区都要高。

那么一线城市的人均GDP什么时候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的四万美元呢?我们以人均的排头兵深圳为例,在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长15%的情况下,2016年深圳人均名义GDP比2010年增长了77.5%,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

2016年深圳GDP总量的名义增幅为11.37%,达到了1.94万亿人民币,但是由于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大大增加了53万人,增幅达到4.66%,达到了1190.8万人。因此2016年深圳人均GDP名义增幅只有5.96%。

我们就低不就高,按照人均GDP 6%的名义增幅计算,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到2020年,深圳人均GDP将达到3.5万美元,到2023年将达到4.16万美元。也就是还有6年的时间超过西欧和日本。

这是非常保守的算法,因为深圳的人口统计数字不可能一直像去年那样保持4%--5%的超高速增长。也就是人均GDP名义值增长不会一直才6%;未来四五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有可能高于10%,因为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是6.6423的低点。

以2017年上半年为例,深圳市经济总量名义值就增长了12.76%,人均美元GDP的名义增幅至少在8%-10%以上,和过去6年9%的平均水平差不多。

所以,如果乐观一点,2020年深圳人均GDP就将超过日本,英国和法国。到2025年,广州,北京,上海人均GDP也都会陆续超过日本,英国和法国。

以上海为例,2016年虽然经济实际增长只有6.7%,但是名义值增长更快啊,加上常住人口数量下降,人均GDP名义增速为9.3%以上。

很明显,在2025年超过西欧和日本之后,中国四大一线城市的增速还是会比他们快,所以之后会大幅的超越他们。

又有人说了,你这是报喜不报忧,四大一线城市就算超过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了,总共加起来才7200万人口,占中国人口比例才5%多一点,其他95%的中国人被你忽略了,这才是中国的主流。

事实上,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正如我在文章开头强调的,一线城市之所以是一线城市,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总量排在中国前四位,说白了还是人多,要是看人均,除了深圳明显领先以外,其他三个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并没有距离。

以2016年的人均GDP为例,华北地区的天津就比北京高;在华东地区,不要说江苏省省会南京,浙江省省会杭州人均比上海高,连江苏苏州,常州,无锡,镇江都比上海高;广东的珠海人均也接近广州和深圳的水平。

你以为就完了吗,中部的武汉,长沙人均GDP都比北京和上海要高。另外青岛,烟台,威海,中山,宁波,佛山这些城市人均GDP都和北京上海差不多。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感觉这些城市和北京上海发展差距很大呢?

首先人口是很大一个因素,举个例子,大连,长沙人均GDP都和北京上海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这两个城市常住人口都只有700万左右,只有北京上海的30%甚至不到。再比如说武汉,中部大城市是吧,人口1076.6万人,只有北京上海的40%左右。我们都知道一线城市居民的收入和资产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房价上涨和房租,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其次产业结构差异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以大连,武汉为例,人均GDP虽然高,但是直到今天重工业仍然占很大比例。北京和上海早就第三产业主导了。另外北京和上海还占了总部经济的便宜,大公司全国总部,北京和上海天然占优势。不同的产业对收入分配的差距很大。

另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北京和上海都很大,面积非常大。我们说的北京和上海,都是说他们的市区,你如果到上海的崇明县,宝山区,松江区这些地方,你看到的是一个和静安,黄浦,浦东,徐汇,长宁区不一样的上海。

北京同理,同样在北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和门头沟,昌平,平谷,通州,延庆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到2025年,不只是四个一线城市,2025年二线的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天津,珠海,长沙,武汉等大约20个城市人均GDP也将超过日本,英国,法国,觉得不可思议?

就以苏州为例,2016年人口1061.6万人,人均GDP2.2万美元。苏州2017年上半年GDP总量名义增速为9.7%,而常住人口变化不大,即使汇率不变,苏州2025年人均破4万美元毫无压力,更不要说人民币对美元还在升值,苏州2025年的人均GDP是奔着五万美元去的。

有人会问,难道发达国家不会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增速一直停留在1.5%左右的水平,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写过,2010—2016年这7年,西方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是美国,平均增速也只有1.9%。像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这些国家甚至还是负增长。我们就不看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腊这种国家了。

我们看英法日三强。

英国2006年人均GDP 3.86万美元,2016年为3.99万美元;

法国2006年人均GDP 3.54万美元,2016年为3.69万美元;

日本2006年人均GDP 3.85万美元,2016年为3.89万美元。

以日本为例,日本2015年人均GDP为3.2万美元,2016年靠着日元升值飙升到3.89万美元,和1994年差不多。但是去年日元高汇率不可持续,今年日元兑美元又在贬值,看下图就知道,今年平均比去年的高点又贬值了10%左右,所以今年日本的人均美元GDP还会从3.89万美元往下掉。

2:人口决定未来,2025年现有的四大一线城市格局将会被一个城市打破,中国经济将会形成四个超强大区,极大增加中国的经济战略安全。

北上广深作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线城市已经十几二十年了,这个格局到今天为止一直没有被打破。

但是,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强者,强弱之势改变往往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一线城市是中国的经济四强,要打破一线城市的铜墙铁壁,必须是经济总量上的超越,人均的超越并没有太大意义。要说人均GDP,华北地区的天津就比北京高;江浙地区的苏州,杭州,南京,常州都比上海高;然而他们并不能成为一线城市。

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人口都在1200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深圳是1190万,但是人均GDP极高),广州1400万,北京和上海都是2000万人口级别城市,北京2173万人,上海2415万人。深圳的人口也在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很可能也追上广州的水平,接近1400万。

所以我们把一线城市人口的底线定在1400万人。

所以要想在经济总量上赶超一线城市,跻身列强行列,必须要有强大的人口体量,这个至少要以1000万人口为底线。那么中国除了四大一线城市,还有哪些城市2016年常住人口过了1000万呢?

天津1562.12万,苏州1061.6万,成都1591.8万,武汉1060.77万,哈尔滨1063.6万,重庆3016.6万人。总共六个潜在的挑战者。

当然大家发现了,青岛,南京,长沙,杭州,西安,大连这些大家心目中的大城市,人口都只有几百万,所以他们未来十年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在经济总量上挑战一线城市,好好把人均做上去,安安静静的做一个中等大城市就可以了。

说起人均GDP,就不得不提一下杭州了,杭州常住人口虽然没有达到1000万(2016年末为918.8万人),但是这两年由于阿里,网易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吉利集团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等的蓬勃发展,经济保持超高速增长,2016年经济增速竟然高达9.5%,比深圳还要耀眼,可以称之为杭州奇迹。在未来几年,杭州虽然由于人口总量的原因,在经济总量上无法挑战一线城市,但是人均GDP到2025年将会突飞猛进。

除了这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城市,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力量,中国还有四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城市,常住人口居然都过了1000万,分别是河北石家庄,河北保定,山东临沂,河南南阳,这些城市在人们心目中是中等城市或者是小城市,但是常住人口居然过了1000万,简直是人口大国的奇迹啊!

我们看下六个人口过一千万的潜在挑战者,谁有能力打破四大一线的壁垒?

天津1562.12万人,苏州1061.6万人,成都1591.8万人,武汉1060.77万人,哈尔滨1063.6万人,重庆3016.6万人。

非常遗憾,人口较少,都是1000-1100万人之间的哈尔滨,苏州和武汉就出局了,他们的人口还是太少,仅仅1000万多一点的人口体量,距离一线城市底线的1400万人口差距还比较大,不可能在未来十年成为一线城市的挑战者。

剩下的天津,成都和重庆,人口都在1500万以上,论人口体量可以和四大一线城市相提并论,那么三者之中谁最有可能呢?

首先成都被淘汰了,成都虽然有1592万人,但是2016年的GDP总量只有1.22万亿元,距离四大一线最低的深圳1.95万亿元差距太大,未来十年不可能赶超。

剩下的仅有两个挑战者天津和重庆,2016年GDP分别为1.789万亿元和1.756万亿元,非常接近广州和深圳的1.96万亿和1.95万亿。事实上,天津和重庆的GDP总量,在2016年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6位,刚好就在四大一线城市后面。

天津和重庆谁更有希望?

首先重庆的经济增长率远超天津,2016年重庆经济增长率10.7%,高居全国所有省市第一位,天津2016年增长也很快,高达9%,但是今年天津经济增速下滑非常严重,2017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仅为6.9%,远远慢于广州和深圳超过8%的增速,赶超没有希望。

而重庆2017年上半年依然保持10.5%的惊人增速,仍然是全国第一位。今年重庆经济总量预计会超过天津,跃居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

重庆有什么产业,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长安汽车就在那里,重庆的支柱工业汽车、电子、装备、化医、材料和消费品均增长强劲。重庆的成功在于不仅有本土支柱的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工业,还完美的承接了沿海地区的电子工业转移。

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在哪里,可能一直以为是广东,事实上重庆拿下这个头衔已经好几年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是重庆制造。

重庆2016年制造了2.86亿台手机,是全世界仅次于珠三角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基地。VIVO就在重庆有工厂,2016年VIVO重庆厂生产手机超过1000万台,随着2017年VIVO重庆工厂全面竣工,年生产手机将超过4000万台。

我们一直说中国内部搞产业转移,现在来看承接沿海的产业,居然是重庆做的最好,重庆连续多年经济增速全国前三位甚至第一位,是有原因的。

另外一个就是人口了,重庆市人口高达3016.6万人,而天津只有1562万人。就增长潜力来说,重庆远远大于天津。

因此就人口和经济增长态势来说,重庆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唯一可能打破四大一线城市壁垒的新势力。当然,有的人会说了,重庆其实算是一个省,有3000万人口啊,这样比较对一线城市不太公平。但是我们考虑到,上海的人口同样高达2400多万人,是广州的1.7倍,是深圳的2倍以上,不也照样并列为一线城市么?

不管我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保持这样的态势,2025年重庆的经济总量将会突入全国四强,届时全国经济态势将会发生一个改变。而其他城市,未来十年不会在经济总量上对一线构成任何挑战。事实上,重庆连续超过10%增长的奇迹如果继续保持,就不仅仅是超过广州突入四强的问题了,想象力更大一点,重庆有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经济体的潜力,事实上,只要重庆的人均GDP达到武汉的80%,就可以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经济体。

对中国而言,这将是天大的利好,为什么呢?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都是分布在沿海三个大区,环渤海地区,江浙沪和珠三角。

重庆的强力崛起,再加上另外一个1500万人口级别的大型城市成都,两座城市2016年的经济总量分别是全国第6位和全国第8位,川渝地区是中国沿海地区以外唯一拥有两个全国GDP十强城市的地区,到2025年重庆将会突入到全国四强,和成都一起构成中国经济的第四极,也是唯一不在沿海地区的一极,这将极大的保证中国经济的战略安全,这将是四川和重庆人民继二战和抗美援朝之后,给祖国做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更进一步,目前中国的转移支付输出地区还是沿海的三个大区,四川和重庆目前都是接受中央转移支付的重点地区,四川接受转移支付的规模更是高居全国第一位。重庆保持10%以上,成都保持8%以上的高增长,到2025年,川渝地区不仅能够单独成为中国经济一极,而且如果能够实现逐步摆脱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也将是对中国其他落后地区发展的最大支持。

2016年的全国经济十强城市,环渤海经济圈有两个,北京和天津;江南地区有三个:上海,苏州,杭州;广东有两个,广州和深圳;中部有一个:武汉;川渝地区有两个:成都和重庆。

为什么内地只有川渝地区能够形成两个全国十强城市?

说白了主要还是人口多。四川+重庆有1.12亿人,四川面积虽然大,但是西部广大的区域是藏区和横断山脉,大部分人口还是集中在四川省东部地区,可以说成渝经济带上人口稠密,经济繁荣。

重庆的人口全国第一位,成都的人口全国第四位。这样的人口体量妥妥的全国十强无悬念。成都的媒体为什么喜欢说自己是中国第四城,至少人口在重庆,上海,北京之后排全国第四啊,人口就是底气。

从中国城市的竞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人口对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影响力有多大。这放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同样适用。我们都知道,中国在未来十年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几乎毫无悬念,而且超过之后还会进一步大幅超越,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有13.8亿人。

如果中国只有3.8亿人,那么和美国3亿人竞争,我们能不能赢就不好说了。

2025年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美好的年份,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将拥有大批人均GDP超过西欧和日本的地区,那么全中国的情况如何呢?什么时候整体进入发达国家?后面的文章会进行分析。

这里先说下结论,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日本都通过三四十年的高速增长迈入发达行列,中国大陆目前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将近40年,我们已经临近迈入发达国家门槛,这个时间点离我们已经不远。

在过去的十年,实际上已经有一个趋势在逐渐发生,就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在逐渐向内陆移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快于东部沿海,内地的成都,重庆,西安,武汉,郑州,合肥,贵阳等都发展迅速,像成都,重庆,武汉这样的城市,2017年月入过万自主申报个税的人数都突破了20万人,且增速惊人,像成都申报人数增长了80%,武汉申报人数增长更是超过100%,就是中国内陆迎来经济复兴的表现之一。

不要轻易完全撤离一线城市,短期内一线城市地位不可撼动,不过就算撤离了,在很多二线城市,同样可以找到很好的未来。

㈢ 中国劳动生产率不及拉美印度 相当于美国1/12的原因是什么

愿意很简单,中国人的素质世界最差,当然也有素质好的。个人整体素质差,工作效率就差。
穷山恶水出刁民,中国很多打工者都是来自四川,重庆,贵州,江西,河南等等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而北京,天津,江浙沪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人的素质要远远比落后地方高。

科技不发达,工业基础和制造业基础落后。
自动化和精密制造加工行业至少落后日本30年,落后德国40年。
像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机器人基本上都是国外的,
比如日本的 FANUC(发那科)有信,哈莫等,西方的威猛,库卡,恩格尔等等
这些超级智能机器人基本上都是国外的

总之我认为最主要的两点
素质太差,老油条太多,90后傻必太多
制造业落后,也就是科技落后

仅是个人观点。不针对谁,谁咬我谁全家女,性被,狗,轮

阅读全文

与江浙沪和印度哪个发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手串为什么盘子会发涩 浏览:394
伊朗和中俄哪个国家最大 浏览:673
印尼的乳胶床怎么样 浏览:660
意大利首都离哪个城市近 浏览:727
伊朗刺刀值多少钱 浏览:995
越南保险一年收入多少 浏览:873
英国未经选举的上议院有多少成员 浏览:596
印度的神仙怎么样 浏览:246
英国大学住宿多少钱 浏览:539
意大利面酱哪里有买 浏览:489
意大利语学习哪个学校好 浏览:980
英国亲王有多少 浏览:652
伊朗石油什么时候正式买 浏览:259
中国塔的象征什么 浏览:150
中国哪里生肖最好 浏览:316
印尼斗鱼怎么区分 浏览:597
英国大学就业前景怎么样 浏览:454
英国总统脱欧后怎么样 浏览:342
拜登和伊朗的关系怎么样 浏览:414
招待印尼客户应该注意什么意思 浏览: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