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佛教如何驱除噩梦

印度佛教如何驱除噩梦

发布时间:2024-09-03 06:22:29

⑴ 印度国歌

印度国歌

[印度]泰戈尔

你是一切人心的统治者,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你的名字激起了
旁遮普,辛德,古甲拉特和马拉塔,
达罗毗荼,奥利萨和孟加拉的人心。
它在文底耶和喜马拉雅山中起着回响
掺杂在朱木拿河和恒河的乐音中,
被印度洋的波涛歌颂着。
他们祈求你的祝福,歌唱你的赞颂,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胜利,胜利,胜利是属于你的。
你的声音日夜从这地走到那地,
召唤印度教徒,佛教徒,锡克教徒,耆那教徒
和袄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
来围绕在你的座前。
从东陲到西极向你龛前敬礼
来编成一串爱的花环。
你把一切人的心融合成一个和谐的生命。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胜利,胜利,胜利是属于你的。
永在的驭者,你驱驾着人们的历史
在崎岖的邦国兴亡的路上行走。
在苦难与恐怖中间
你的号筒吹起,来激发那些低头绝望的人们,
在探险与朝贡的路上引导他们。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胜利,胜利,胜利是属于你的。
当凄寂的长夜积压着幽暗
土地昏迷地僵卧着,
你的母爱的手臂围抱着她,
你的清醒的眼眼俯在她脸上,
直到她从压在她心神上的沉黑的噩梦中被救起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胜利,胜利,胜利是属于你的。
夜渐明了,太阳从东方升起,
群鸟歌唱,晨风带来了新生的兴奋。

⑵ 介绍季羡林

季羡林
季羡林,着名古文字学家、印度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散文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其着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在语言学领域,季羡林对印度中世纪语言(包括阿育王碑铭用语、巴利语、俗语和混合梵语)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和吐火罗语的语义研究均有开创意义;在文学方面,他直接从梵文翻译了《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等印度古典名着,还从巴利文、英文和德文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散文作品有《季羡林散文集》等。
季羡林,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着作年轻时的季羡林读梵文原着,第5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6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人物评价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着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出版社
《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 (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 (散文集)1980,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 (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着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着主要有: 《沙恭达罗》 (1956年)、《五卷书》(1959年)、 《优哩婆湿》 (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1980年)、 《朗润集》 (1981年)、 《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 《牛棚杂忆》等。

三辞“桂冠”
一辞“国学大师”
二辞“学界泰斗”
三辞“国宝”

名言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和谐。

如果我有优点,我只讲勤奋。

工作是我的第一需要。

一个“真”字示人。

个人影响
季羡林,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曾被“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着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⑶ 是否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地狱与神佛的存在

世界历史可以证明佛的存在

释迦牟尼简介
梵名Sakya-muni,。意即释迦族出身之圣人。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略称释迦、牟尼、文尼。意译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度沃焦,或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又称释迦牟尼世尊、释尊。即佛教教祖。略称为:佛陀。其称号之原由,见于佛本行集经卷二十观诸异道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阿毗昙八犍度论卷三十等。
释尊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太子。母摩耶夫人为邻国居利族天臂城主之女。
摩耶夫人将分娩之前,依习俗返娘家天臂城待产,途中于蓝毗尼园小憩,即于无忧树下产子,即是释尊。据修行本起经卷上降身品载,释尊诞生时,行七步,举手言(大三·四六三下):‘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太子还宫后,命名悉达多意译为一切义成、一切事成。摩耶夫人于分娩后七日去世,太子遂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育成人。据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习学技艺品、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三等记载,太子少时随从婆罗门毗奢蜜多罗学习文艺,随羼提提婆,学习武技,皆悉通晓。及长,迎娶天臂城主善觉王之女耶输陀罗为妻,生子罗侯罗。
据修行本起经卷下游观品等所载,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见老、病、死、沙门等现象,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于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初访毗舍离国跋伽婆求道,复至王舍城受贤者阿罗逻迦蓝,郁陀迦罗摩子之教,以所学难臻解脱之境,遂至摩揭陀国伽耶南方之优楼频罗村苦行林,开始六年苦行生活,有净饭王所派五位侍者与之共修。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心身衰竭,而始终未能成道,乃悟苦行非得道之因,遂出苦行林。时,共修之五侍者误以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太子放弃苦行后,至尼连禅河沐浴,且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毕钵罗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思惟解脱之道。四十九日(一说七日七夜)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时年约三十一岁。由此因缘,乃称毕钵罗树为菩提树。释尊降魔、成道之经过,载于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修行本起经卷下六年勤苦品及降魔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五分律卷十五等。
释尊成道后,于波罗奈城鹿野苑首先教化共修苦行之五位侍者,此即初转正法之轮。五位侍者即有名之五比丘:
阿若憍陈如,跋提,婆沙波,摩诃男,阿说示。释尊至摩揭陀国,化度拜火教之优楼频罗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三兄弟,及其弟子千人。又化度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舍利弗及目犍连。其后二人成为释尊之两大高足。又于王舍城得国王频婆娑罗王之归依,王于迦兰陀长者,所献之竹园中建立精舍,供养释尊,称迦兰陀竹林精舍。至此,佛教教团之进展遂呈丽日中天之势。
此后释尊一度返故乡迦毗罗卫城,归依者众,如异母弟难陀、子罗侯罗、堂弟提婆达多、理发匠优波离等,皆剃发出家。又为舍卫城须达多长者说法,长者于舍卫城太子只多所赠园林中建立大精舍以献释尊,供长期安住弘法。舍卫城国主波斯匿王亦于此时归依。及净饭王驾崩后,释尊再度回国。后姨母波阇波提、妃耶输陀罗等亦剃发出家,此为比丘尼教团之始,波阇波提则为佛教教团第一位比丘尼。此后释尊巡历印度各地说法布教,无论贵贱男女,悉施教化。其教法予印度文化及宗教影响甚钜。
释尊在世之最后一年,离摩揭陀国,北渡恒河,经毗舍离至波婆城受金工纯陀之供养,因食苏迦拉摩达伐而罹病。临终前于拘孙河作最后之沐浴,复至拘尸那揭罗城沙罗双树林,头北面西呈吉祥卧。夜半,释尊将舍寿前,对诸弟子作最后之教诫,而后平静入灭。
释尊之遗骸初置于末罗族之天冠寺施以火葬。由八国均分遗骨舍利,
释尊入灭之年,于王舍城之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经典结集。时以大迦叶为主要召集人,阿难与优波离各依其听闻佛说之记忆诵出经、律,复经大众讨论勘订,而成为后世经律之准则。此后历经变迁,释尊之教法遂分为以巴利语为主之南传系统,与以汉译经典为主之北传系统,广传于后世。

http://ke..com/view/2078.htm 更多资料

佛教是东方人的宗教,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东方智慧的结晶,确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稀有难得之瑰宝。佛教自释迦牟尼创始以来,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几乎涉及了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刻、音乐、美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诗人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苏轼,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学家朱熹、王阳明,以及李贽、袁宏道、黄宗羲、龚自珍、魏源、曹雪芹、林则徐,还有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革命家孙中山等等,至于历代高僧大德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而现代,随着计算机科学、模糊科学、生命科学(如自然疗法、克隆技术)、精神分析学(及各门类的心理学)、量子物理学、毫微技术、全息理论、航空航天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人口、环境、气候异常、金融危机、高犯罪率等),都在不断证实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向人类提出的善意劝告,和佛对宇宙宏观微观的认识,对生命本身的认识,是无懈可击的。佛陀的教诲是如此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如此真实不虚,讲求实效,再加上佛陀严密无误的思想体系,佛陀的慈悲精神和积极务实的作风,正使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所瞩目,于是更有东学西渐,佛光普被欧美之势,诚为东西文化交流之新潮。这正应了一句话:真理,是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超越时空的,真理是没有专利权的。

※卡尔·马克思(德国)

□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

□弗里德利希·科本送我两卷他的着作—《佛陀的宗教》,是一部很重要的着作。

※恩格斯(德国)

□辩证的思想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

※弗里德利希·尼采(德国着名哲学家)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伯特兰·罗素(英国着名哲学家)

□多种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

□历史上所有宗教中,我对佛教最具好感,尤其是它初级的形式,含有最少压迫性的因素。

□我觉得不论是智慧还是人格,…..佛陀都超过耶稣。

※章太炎

□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

□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

※梁启超

□吾常见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侪所能及也,是何异专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与民共见也。 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

迷成悟为一大事业。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 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围。

※康有为

□佛学之博大精微,至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容,尤为深远。

※孙中山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陈独秀

□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许寿棠

□现在中国,虽称民国,而外侮益亟,民气益衰,一般国民懦弱、浮华、猥贱、诈伪,视清末或且加甚。自非一面提倡佛教,以勇猛无畏治懦弱心,以头陀行治浮华心,以惟我独尊治猥贱心,以力戒妄语治诈伪心;一面尊重历史,整理国故,以养成民族的自信力。否则,前路茫茫,何能有济。

※张君励

□盖世尊之说法,因众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觉。既有觉,自然不离智慧。悲智双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为世界其它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谓起于迷信可也;归依佛法,则智者之事也。

※毛泽东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渡众生,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

迫和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在古代,佛陀传扬恢弘的教义,保佑普天之下太平无恙。

□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

※鲁迅

□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⑷ 泰戈尔的什么歌是印度国歌

印度国歌 [印度]泰戈尔 你是一切人心的统治者,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你的名字激起了 旁遮普,辛德,古甲拉特和马拉塔, 达罗毗荼,奥利萨和孟加拉的人心。 它在文底耶和喜马拉雅山中起着回响 掺杂在朱木拿河和恒河的乐音中, 被印度洋的波涛歌颂着。 他们祈求你的祝福,歌唱你的赞颂,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胜利,胜利,胜利是属于你的。 你的声音日夜从这地走到那地, 召唤印度教徒,佛教徒,锡克教徒,耆那教徒 和袄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 来围绕在你的座前。 从东陲到西极向你龛前敬礼 来编成一串爱的花环。 你把一切人的心融合成一个和谐的生命。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胜利,胜利,胜利是属于你的。 永在的驭者,你驱驾着人们的历史 在崎岖的邦国兴亡的路上行走。 在苦难与恐怖中间 你的号筒吹起,来激发那些低头绝望的人们, 在探险与朝贡的路上引导他们。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胜利,胜利,胜利是属于你的。 当凄寂的长夜积压着幽暗 土地昏迷地僵卧着, 你的母爱的手臂围抱着她, 你的清醒的眼眼俯在她脸上, 直到她从压在她心神上的沉黑的噩梦中被救起 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 胜利,胜利,胜利是属于你的。 夜渐明了,太阳从东方升起, 群鸟歌唱,晨风带来了新生的兴奋。 作品名称: 《印度国歌》 作者: [印]泰戈尔 介绍/赏析文章: 在印度的正式国歌产生以前,有两首爱国歌曲起着国歌的作用。一首是着名作家般金·查特吉(1838~1894)的《母亲,向你致敬》,另一首是大诗人泰戈(1864~1941)的《人民的意志》。《母亲,向你致敬》是查特吉的小说《快乐寺院》中的一首歌,它由不仅以诗闻名而且擅于作曲的泰戈尔谱了曲,1896年在印度国民议会上首次演唱,泰戈尔曾在议会开幕日亲自唱了这首歌。“母亲,向你致”一语渐渐成断族主义运动的口号。《人民的意志》的词和曲都是泰戈尔所作。歌词最实发表于1912年1月,1919年译成英文,题作《印度的晨歌》。 1947年,联合国向印度代表团索要他们的国歌。但那时印度还没有正式国歌,他们向本国政府请示后就把《人民的意志》送去。后来尼赫鲁在国会的发言中说,当时这首歌在联全国“大大地受到赞赏,许多国家的代表都来要它的谱子,说这个庄严而有特色的新曲调打动了他们的心。” 1950年1月24日,印度国民代表大会通过以《人民的意志》为国歌。大会主席在发表的谈话中还说,“在为印度的自由而斗争的日子里曾起过历史作用的《母亲,向你致敬》,将享有同样的荣誉,处于和《人民的意志》并列的地位。”

阅读全文

与印度佛教如何驱除噩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的化学水平怎么样 浏览:704
伊朗为什么不买s400 浏览:513
美国怕伊朗什么核武器 浏览:887
你的样子越南版女叫什么 浏览:492
越南老婆跑了怎么报警 浏览:84
伊朗为什么叫海军 浏览:971
中国最深的湖是哪个 浏览:974
印尼美娜多火山叫什么 浏览:98
中国所有港口有哪些 浏览:277
绿丝带在越南代表什么意义 浏览:223
面对疫情中国采取了哪些 浏览:416
五千万印尼盾相当多少 浏览:260
吃晚饭越南话怎么说 浏览:469
印度铁皮箱多少钱 浏览:808
印尼电话卡怎么查话费和流量 浏览:790
伊朗多少岁大学毕业 浏览:550
中国石化中石油哪个优惠 浏览:355
去印尼到哪里办商务 浏览:429
印度一台摩托车能坐多少人 浏览:396
印度老山檀肉眼怎么辨别真假 浏览: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