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中印战争:大唐联手吐蕃大败天竺
在贞观年间,唐朝使者王玄策遭遇印度内乱,凭借一己之力,联合吐蕃和尼婆罗等国军事力量,对天竺进行了击败。这场战争展示了唐朝在军事武器方面的先进性,但在史书中,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却相对较少。
战争起因于公元7世纪初,天竺分裂为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当时,唐朝与天竺各部关系和睦。贞观年间,天竺各部多次派遣使者访问唐朝,唐太宗也派遣梁怀敬、王玄策等人出使天竺,并从天竺引进熬糖技术。此外,唐太宗还派遣玄奘前往天竺游学,玄奘在印度停留了十五年,广泛学习佛经,并带回大量经文。
中天竺王尸罗逸多通过武力征服天竺各部,但与大唐保持友好关系。然而,中天竺王阿罗那顺自立,并发动胡兵攻击唐朝使者。王玄策率众与敌战,因力量不足而被擒,阿罗那顺掠走所有贡物。在逃走过程中,王玄策得到尸罗逸多的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
由于多次出使印度,对当地情况熟悉,王玄策奔赴吐蕃,请求援助。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立即派出精兵,与尼婆罗军队一同前往中天竺。王玄策指挥作战,利用唐朝先进武器,在三天内攻破城池,击败阿罗那顺,斩杀三千人,溺亡的天竺士兵超过万人,阿罗那顺及其眷属被俘。
松赞干布派遣使者随王玄策前往长安献俘。这次战争实质上是劫掠与反劫掠的斗争。唐太宗见到阿罗那顺时表示,若中天竺不劫掠唐朝使者,便不会沦为俘虏。唐太宗认为应尊重各民族团结,实行和睦邻政策。
此外,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松赞干布内向中原,与唐友好。尼婆罗也与唐朝关系友善。这场战争扩大了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天竺各部纷纷归顺,献上礼物表示臣服。唐太宗去世后,吐蕃继续与唐朝保持亲密关系。
尽管史书对这场战争记载不多,但这场战争在西藏、印度和日本广为流传。
‘贰’ 一人灭一国:王玄策灭印度的神话是怎么来的
唐朝贞观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命王玄策出使印度,意在宣扬我大唐国威。但是没想到印度不知好歹,竟然意图杀害王玄策。后来王玄策紧急跑到了吐蕃,借助吐蕃的势力好好的教训了印度一番,也正是因为这个历史上的小事情,被后来人们逐渐演化,从而形成了王玄策一人灭印度的荒唐传说。
就这样王玄策带着吐蕃人马,再次踏上了印度的领土,这一次他直接进攻阿罗那顺,面对吐蕃骁勇的军队,阿罗那顺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向王玄策低头认错。就这样王玄策的故事在后来被演化成一人灭一国的神话了。
‘叁’ 中国古代几次攻打印度结果如何
历次中印战争
(648-649)
公元641年,中国唐王朝与印度卡瑙季王朝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公元647年,唐
皇太宗派遣使团觐见印度国王。使团到达时,发现原国王已经驾崩,阿周那(公
元7世纪中期在位)篡夺了王位。新国王收下赠品,却阴谋杀死全部中国官员。
唐朝使臣王玄策(活动时期公元7世纪中期)和1名使团成员设法逃往尼伯尔,在
那里招募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部队。在中国骑兵的支援下,王玄策率部进入卡
瑙季,围困并攻陷其王都,俘获阿周那,将其披枷带锁押回长安(今西安)。
(1221-1329)
由于偶然原因,中国蒙古汗国入侵印度,与其蒙古进行的其他战争不同,入侵
印度由始自终都没有周密的计划。第一次是因为追赶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卒于
1231)1221年蒙古人在印度河战役取得辉煌成果。1241年、1292年及1299-1308年间
,蒙古人又多次入侵印度,战争主要在帝遮普的拉合尔附近进行。1329年,蒙古
人兵临德里城下。至此中国蒙古汗国及中国元朝对印度的战争完全结束。然而蒙
古民族对印度的征战却只是刚刚开始。70年后贴木儿大举入侵印度德里城被毁,
1526年4月25日年贴木儿的第五代(父系)和成吉思汗的第14代(母系)后裔“雄
狮”巴伯尔入通过一系列征战进入印度德里以自己的名义在清真寺读诚图白(阿
訇讲道用语)成为印度莫卧尔王朝(莫卧尔即蒙古人的意思)的开国皇帝,他的
子孙则逐步征服了整个印度,莫卧儿王朝为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959-1962)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即声称其与中国之间的边界线为英国人划定的边界线。
而中国人的立场是,由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划定的边界线是非法的,应重新予以协
商。双方有争议的地区是克什米尔东部的阿克赛钦高原——印度坚持认为该地区
性拉达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麦克马洪线”沿线地区。50年代末,中国修筑了穿
过阿克赛钦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这一情况,并发现中
国武装部队已经牢固占有该地区。随后,双方不可收发室免的发生了交火事件。
由于印度对中国实力的低估,谈判解决问题的努力归于失败,印方甚至认为自元
朝即为中国固有法定领土的西藏也应脱离中国。1962年,其时中国刚刚结束三年
自然灾难,印度政府命令军队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对此表示抗议。由于印
军拒不撤回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中国部队发起反击。印军惨败撤回。中国即宣
布停火,并从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数英里。
‘肆’ 唐朝与印度的外交关系
唐朝繁荣昌盛,与周边各国都有外交,印度便是其一。同时,与印度并不是一味和平,也有战争发生。
和平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贞观年间唐僧陈玄奘在印度取经,游学十余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开创者,亦称戒日王。
印度的戒日王对远道而来的唐僧说起了自己所了解到的唐朝的信息:“听说你们的天子叫秦王,少年时就见识非凡,长大后英明神武。先前天下大乱,国家分崩离析,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你们的秦王早就有了远谋大略,兴慈悲之心,救苍生,平海内。其风俗教化和大德恩泽遍布海内外,四方仰慕称臣。老百姓十分感激,于是演奏歌唱《秦王破阵乐》。我们这边听到关于他的赞颂,已经很久了,关于他的盛德声誉,请问都属实吗?你所说的大唐国,就是指秦王的国家吗?”
这番话透露出戒日王对隋唐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式还是有所了解的,他知道隋末天下大乱,也知道秦王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的开创者之一,而且是年少时就起事,在隋末纷争中,以自己的英明神武平定群雄,在创立大唐国的过程中居功至伟。更有趣的是,他还知道贞观年间流行音乐排行榜上有一首叫《秦王破阵乐》的歌曲。当然,毕竟通讯手段有局限,戒日王对于李世民身份的认识,还停留在秦王这个封号上。
戒日王谈起李世民的时候,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其实,李世民和戒日王还经常派使者互动。
晚年的李世民开始追求长生,服食丹药。李世民对古印度方士的到来十分欢喜,厚礼相待,请至金飚门宫内配制丹药。还命兵部尚书崔敦礼率一批人马,协助古印度方士炼丹。
战争
贞观二十二年(646年),王玄策作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劫持唐使。王玄策只身逃到吐蕃,借来吐蕃军和尼泊尔军向印度进发。连战三天,印度军大败。唐军斩首三千余级,水中淹死印度兵约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副使蒋师仁追上并俘虏之。此战虏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匹。
人物延伸
戒日王(589—647年),印度戒日朝国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是印度历史上的着名国王、剧作家兼诗人,最后一个统一了北印度的本地人国王。他的统治时期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时代。
他是继笈多王朝之后统一印度的着名国王,曾多次派遣使臣与中国唐朝通好;唐太宗亦派王玄策等人多次使印报聘。在他统治的40余年间,北印度相对稳定繁荣。死后,帝国开始分裂,出现了王朝林立的局面。戒日王乃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为中国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游的缘故,而单就印度历史而言,他也是最具影响的帝王之一。
‘伍’ 苦海无边的印度留学生活,唐朝和尚效法唐僧,为何却成邯郸学步
王玄策上表举荐玄照
公元660年左右,唐高宗显庆年间,传奇的王玄策又一次莅临印度。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印度了,早在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就作为正使出使印度,副使是蒋师仁。时值戒日王新死,印度大乱,权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出兵抢劫唐朝使团。
王玄策一行寡不敌众,随行的三十名骑兵全部战死,王玄策被俘。后来,王玄策、蒋师仁逃出,传檄各国借兵,吐蕃派来一千二百人,尼婆罗(即尼泊尔)派来七千人,王、蒋就带着这八千多人,在茶镈和罗城一战大败阿罗那顺,印军战死数万,阿罗那顺被俘,被虏到长安献俘。
显庆年间,王玄策又到了印度。在中印度的信者寺,王玄策见到一个从唐朝来的留学僧,法名玄照。玄照已在印度待了十四五年了,精通佛法,经王玄策亲自认证为一代高僧。回国后,王玄策立即上表举荐玄照。唐高宗很重视,很快降旨,要求玄照即刻进京。
远在西天的玄照马上启程回国。玄照走了一条玄奘没有走过的路,他先到尼婆罗。此时的尼婆罗也与吐蕃联姻,尼婆罗尺尊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尼婆罗派人护送玄照穿越喜马拉雅山,来到吐蕃,拜见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深致礼遇,并赞助玄照归唐。玄照是在第一年九月离开的印度,第二年正月就到了洛阳,五月之间,途经万里,可谓神速。
玄照为何如此归心似箭?这是功利心在作祟。他很可能以为唐高宗将会任命自己主持翻译佛经,自己一辈子追求的荣耀时刻即将降临。什么荣耀呢?就是成为第二个玄奘。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荣归,轰动全国。唐朝政府予以大量人力和物力,支持玄奘译经。从贞观十九年到龙朔三年(663年),玄奘主持翻译了七十四部佛经,合计1338卷。为表彰玄奘,唐太宗亲自为之御制一篇《圣教序》,唐高宗亲撰一篇《述圣记》。
如此荣耀,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和尚能够比肩。后来,玄奘的弟子怀仁,将《圣教序》、《述圣记》以及玄奘翻译的《心经》缀在一起,刻成一座《圣教序碑》。怀仁从王羲之传世的作品中检索出每一个字,拼凑成完整碑文,号称《集王圣教序碑》。此碑耗资巨万,历时二十年才完成,也称千金碑。
见此荣耀,很多和尚纷纷效法,也去了印度。其中,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和尚,就是玄照。
玄照出身名门,年纪轻轻就出家为僧。大概在贞观末,玄照踏上西去之路。一开始,玄照与玄奘走的是同一条路,途经中亚粟特地区、吐火罗地区,然后南下。这个时候,吐蕃已经扩张到了中亚拉达克等地,所以,离开吐火罗后,玄照进入了吐蕃的势力范围。在贞观十五年下嫁吐蕃和亲的文成公主,笃信佛教,了解到有关情况后,派人护送玄照前往印度。
来到印度后,玄照先到了阇阑陀国,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学习律经和梵语,得到过当地国王的供养。之后他南下到了莫诃菩提,也就是大觉寺,也住了四年,一边瞻仰佛祖遗址,一边研习佛法,精通了《俱舍论》等小乘佛教理论。
后来,他又去了那烂陀寺,又住了三年,学习《瑜伽十七地》等大乘佛教理论。再后来,他又来到庵摩罗跋国,住在信者寺,接受国王的供养,又是三年。就在这里,他等来了王玄策,得以踏上光荣的回国之路。
曾经际遇最隆,结局命运最惨的玄照
但是,玄照万万没有想到,唐高宗完全无意让他主持译经,而是命令他再次前往印度,去迎接一个叫卢伽逸多的婆罗门神棍。玄照不愿去,但唐高宗下了死命令。
唐高宗要见卢伽逸多,是妄想长生不老。这种烂事,归根到底要怪王玄策。当年,王玄策横扫印度后,带回一个神棍,叫那逻迩娑婆寐。唐太宗让他造长生不老药,虽然劳民伤财,终是一枕黄粱。此时的唐高宗,仍心存侥幸,还做梦想长生不老。
不得已,玄照再次前往印度。但是,由于吐谷浑和西突厥的问题,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已近破裂,他被吐蕃人攻击,侥幸不死,又跋山涉水,爬栈道,遛绳桥,也是九死一生,终于在巴控克什米尔碰上了卢伽逸多。居心叵测的卢伽逸多,请求玄照去西印度的罗荼国找长生药。
于是,玄照又经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和信德省,来到了罗荼国。他在此逗留四年,集齐各种药物,又来到那烂陀寺,然后打算取道尼婆罗回国。
唐太宗昭陵前十四国酋长雕像中的阿罗那顺雕像的底座
反倒有几个印度和尚要聪明的多,比如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他们在开元时来华传教,名扬天下,其中的不空,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列为四大译经家。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善无畏,他是印度乌荼国王,在位时兵荒马乱,祸起萧墙,最终在19岁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善无畏长期在那烂陀寺工作,义净等和尚们应该有不少会认识善无畏,他与义净年纪也相仿。8世纪初,善无畏以八十高龄来华传法和译经,是中国密宗祖师。他得到唐玄宗的礼遇,最后圆寂于洛阳,高寿九十九岁,赠鸿胪卿。看看人家善无畏选择的道路,再看看玄照、大乘灯那帮人,高下立判,判若云泥
‘陆’ 唐朝文化给印度带来哪些影响
本来印度一开始是不接受唐朝的,他们看不起其他国家。但是后来唐太宗时唐朝使节访问印度被扣留,使节逃走又被追杀,所以激起了边兵的不满,所以唐朝总兵李将军率松州五千精锐,加上吐蕃的三千援军,对印度宣战,这支由八千人组成的军队势如破竹,击败了印度号称的百万大军,直捣天竺国(即印度)都城,天竺皇帝又惊又怕,于是开城投降,但唐朝没有责怪他,而是为他封了王,之后就撤军了。此后,印度知道了唐朝的强大,于是开始不停的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唐朝的思想文化和先进技术也就都传到了印度。但是由于后来唐朝动乱,吐蕃又洗劫了印度,印度本身也是古国,已经有自己的文化,所以唐朝的文化在还没有对印度造成很大影响时就在印度消失了,但是唐朝先进的技术和一些民族工艺却在印度不断的流传发展,对印度有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