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萨朗吉小提琴二胡区别音色特点
请问您要问的是“萨朗吉小提琴和二胡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吗?区别两个音色和演奏方式有所不同。萨朗吉小提琴,又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是一种长60厘米,有4根弦,10到20根共鸣弦的乐器。演奏时可以坐可站,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音色独特。
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其声音像闭上嘴巴半压鼻孔从鼻腔发出的,演奏方式内敛,声音能收能放,在转音较考技巧,若转得好很能吸引大众去聆听演奏。二胡的声音像张开嘴巴用鼻和口腔共同发出的,实际就是琴箱大小的区别。
萨朗吉小提琴的音色纤细,长且扁薄,二胡就浑厚厚重些。二胡的声音像闭上嘴巴半压鼻孔从鼻腔发出的,二胡圆润柔和,较单薄,高音曲音量最弱,整体较委婉。小提琴穿透力更强,音色没那么柔和圆润,更浑厚饱满,高音区爆发力强。
⑵ 印度民间的一种乐器被称为“印度小提琴”,它是()。
【答案】:D
【知识点】印度音乐。
【答案】D。解析:萨朗吉是一种印度民间乐器,被称为“印度小提琴”,音色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声。
⑶ 印度派又叫什么
印度音乐被称为“印度派”。印度音乐的起源是隐藏在音乐创作者美丽的神话之中。印度人认为印度音乐 是由湿婆神“Shiva”所创造的。在印度,对于古代音乐之权威者中,最伟大的人物,即使在今日的印度仍然 受到音乐家们尊敬崇拜的,应该是13世纪初的莎兰咖提瓦(Sharangadeva)这位圣者。
印度派音乐分为北印度和南印度两派,虽然演奏乐器及歌曲风格不同,但音乐用语及理论却是相通的。西塔琴是北印度的代表乐器。北印度音乐受伊斯兰教文化及波斯音乐的影响,属宫 廷音乐一类,与具有印度教浓厚色彩的南印度音乐性质大异其趣。
北印度音乐
又称兴都斯坦音乐,兴都斯坦也并非是指单一的音乐型,北印度在不同的地区或民族、家族,亦创造不同的风格兴都斯坦的音乐,在北印称之为贾拉那(Gharana),意为家族音乐。不同家族音乐,拥有各自的传统和音乐理论,拥有自己的训练传承方法。这种族式的音乐,造就不同风格的乐风,得以传承至今,历久不衰。
卡那提克
南印度音乐又称卡那提克音乐,亦称之庙堂或宗教音乐,不论是器乐或声乐或和宗教颂赞庆典舞蹈,几乎都和印度教有关。这些音乐搭配不同的节拍,从单纯到变化多端,非常多样。至于卡那提克的乐风,比较统一,即便在不同的学校,但所教授的乐风,几乎是来传统的拉格(Raga)约有72种,一些有名的南印度乐器如维纳琴、笛、印度小提琴,打击乐器,如魔力单根鼓及陶壶鼓等,个别音乐家的成就,远高过于学院制的;这点和北印度颇为相似。
⑷ 最有名的小提琴
有名和实用不是都可以并存的东西,世界上最有名的小提琴莫过于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比较实用的小提琴是欧洲的古典小提琴,在一些拍卖行或者档次再低一点的欧洲琴行,收藏店里能买到,声音绝对足够你说的实用。以下是斯特拉迪瓦里的资料。 斯特拉迪瓦里是迄今最伟大的小提琴制作家。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1737)生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区的克雷莫纳(Cremona),属米兰公国的领地。克雷莫纳可算是一个音乐之乡:文艺复兴晚期的意大利作曲家、歌剧的创始人之一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就于一五六七年诞生在这里;它也是安德雷阿·阿马蒂(1535-约1611)创始的着名小提琴制造家族阿马蒂家族和安德烈亚·瓜尔内里创始的着名小提琴制造家族瓜尔内里家族的家乡。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是亚历桑德洛·斯特拉迪瓦里和安娜·莫罗尼的儿子,克雷莫纳的教区登记簿上找不到有关他出生和受洗方面的记载,研究家们猜测他大概生于临近的某一个村子。大约十二岁,他进入安德雷阿·阿马蒂的第三代、即他第二个儿子吉罗拉莫的儿子尼科洛·阿马蒂(Nicolo Amati,1596-1684)的作坊做学徒。 斯特拉迪瓦里诞生的时候,小提琴的制作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尼科洛·阿马蒂是阿马蒂小提琴制造业家族最有名的一个,经他的手制作的小提琴,工艺精巧、音色优美,远近闻名,在小提琴制作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斯特拉迪瓦里最初在阿马蒂作坊帮师傅制作乐器时拉琴弦;他早期设计制作的也是竖琴、诗琴、曼陀林、吉他等,而不是小提琴。大概在一六六六年或一六六七年,斯特拉迪瓦里才有资格开始在自己制作的小提琴上贴出他的拉丁文标签Antonius Stradivarius Cremonensis Faciebat Anno [date]。标签中的Antonio Stradivari是制作者的名字, Cremona是地址,Faciebat Anno [date]是制造年份,这日期有的是印的,有的则为手写。 随着家庭成员的扩大,斯特拉迪瓦里于一六八零年移居到克雷莫纳的圣多米尼科广场(Piazza San Domenico),在这里,他一直工作到去世。斯特拉迪瓦里每天从早到晚,先挑选好檎木和其它合适的木料,然后把它切削打磨成一块块,再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加以黏合、拼拢、涂色、上漆,挂到屋顶的平台上,让它慢慢晾干,制出一把把完整的乐器。斯特拉迪瓦里一生中共制作出了大约一千一百件各种各样的弦乐器,其中流传至今的约有六百五十件左右。 小提琴到了阿马蒂家族一代、尤其是尼科洛·阿马蒂的手,已经达到相当精制的程度。但琴身显得有些肥厚。是经过斯特拉迪瓦里的改进之后,才使它成为今天这种现代小提琴的典范。 斯特拉迪瓦里是一位革新家。亨利·威廉·希尔和他的两个儿子亚瑟·弗里德里克·希尔和阿尔夫雷特·埃布斯沃思在他们出版于一九零二年的《斯特拉迪瓦里传》(Antonio Stradivari:His Life and Work,1644-1737)中说“斯特拉迪瓦里每隔十年或十五年都会一步步变得更为成熟。”事实的确如此。 起初,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小提琴,还是沿袭了他师傅的格式:小小的,罩上一层黄色的清漆。是在一六八四年尼科洛·阿马蒂去世以后,他才开始改变设计。新的乐器型号比以前的大,漆的是较深的桔红色,音质也酣畅有力了;一六九零年起,他制作“长”型号小提琴,对琴身的比例进行了彻底的更新;一七零零年又根据原有的式样予以加宽,其它方面也相应有所改进。与此同时,斯特拉迪瓦里还设计、创造出了琴马。这样,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小提琴,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正如被公认为世界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俄国出生的美国小提琴家伊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 )说的:“这种琴的不凡之处,在于其声音极其悦耳动听,而且无论在多么宽广的空间都能如此。琴身悠扬柔和,可是也似乎有个坚定有力而威严的声音在对你说:‘我容许你使用我,但你一定要学会怎样用我奏出美妙的乐韵。’”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这一奥秘,至今还没有被研究透彻。普遍认为,对于斯特拉迪瓦里及其小提琴的一切,不论是小提琴制作家还是小提琴演奏家,心中都还是一个难解的谜,以致一位叫尼尔·格劳尔(Neil Grauer)的斯特拉迪瓦里的研究者最近以《天堂的弦》(Heavenly Strings)为题,着文说: “斯特拉迪瓦里的父母双亲、他的出生地、他得到培养的状况和他的外貌,是一个谜。他生于何时、他的尸骨埋在何处,是一个谜。他制作小提琴的材料和方法,他如何使他这些驰名的乐器获得这种独特的性能,是一个谜。更重要的,他所制作的小提琴,如何有很多会幸存下来,是一个谜。还有,斯特拉迪瓦里花了八九十年的创造物,在他去世一个多世纪之后,确切是它们原始所有主的人又在哪里,是一个谜。 “当然,谜中之谜还在于,一个意大利北部以音乐之乡而闻名的克雷莫纳小城,如何会出现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提琴制作天才……” 可正是这些难以解答的“谜”,使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成为乐器中的珍宝,从十七世纪以来,为人们所渴求,被银行、基金会和富有的收藏家所收购。 索斯比拍卖行(Sotheby's)作为一家艺术拍卖行,于一七四四年成立于伦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它主要是集中拍卖书籍、手稿和图片,虽然偶尔也出售一些其它收藏品。到一九六九年,拍卖行成立了一个专门拍卖乐器的部门。一九七一年接任该行“乐器部主任”的蒂姆·英格尔斯(Tim Ingles)说:“见到一把精致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是我最大的愉快。想到这种独特的小提琴的拍卖前景,我非常非常的激动。” 的确,以索斯比拍卖行来说,三十多年来,这个乐器部共卖出三万多件乐器,其中七十多件次是属于斯特拉迪瓦里的作品。 在次以前,即一九五八年,富有的艺术收藏家乔治·克雷斯(Geogre Kress)以两万四千美元买到一把小提琴。两万四千美元,一九五八年的两万四千美元!这当然是一笔巨款。因此,他的一位朋友见克雷斯做这种“傻事”,感到非常惊讶,跟他说:“你疯啦,花这么多钱买一块木头。”可他这不知道这是一块怎么样的“木头”啊。 这木块做的小提琴是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拉丁文标签上标明的日期为一七二七年,即这位小提琴制作天才“黄金时代”的作品;另外还有一块法文的署名,意为“克鲁采尔选用”(chosen by Kreutzer)。 法国作曲家和小提琴家罗多尔夫·克鲁采(Rodolphe Kreutzer,1766-1831)是法国小提琴演奏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一七九五年任巴黎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后获意大利剧院和巴黎歌剧院的小提琴独奏席位,并成为拿破仑和路易十八的私人音乐家,他共写有十九首小提琴协奏曲和四十部歌剧、多部芭蕾舞剧。一七九八年,克鲁采在音乐之都奥地利的维也纳结识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为纪念他们的友谊,贝多芬写了《A大调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题献给他,这首《奏鸣曲》后来就以《克鲁采奏鸣曲》(sonate a Kreutzer)而闻名。一八八七年七月三日晚,一位尚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班学习颇有天赋的大学生里亚索达在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客厅,由作家的长子谢尔盖钢琴伴奏,为主人演奏了这首《奏鸣曲》。那如泣如诉、撕心裂肺的琴声,把托尔斯泰感动得在安乐椅上坐持不住,立刻站立了起来,走到窗子跟前,仰望着繁星点点的空际,陷入了深思。这音乐和这深思的结晶就是他写出的一篇着名小说《克鲁采奏鸣曲》。 克雷斯购置的就是这么一把具有如此深厚文化内涵的小提琴。 不只如此,从经济上说,当这把小提琴于一九九八年在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时,拍得的价格是一百六十万美元。另有一把曾经属于布伦特夫人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Lady Blint Stradivari),一九七一年在索斯比拍卖行,也以八千四百英镑的高价卖出,在当年是乐器拍卖的最高世界纪录。还有一把斯特拉迪瓦里于一六八二制作的小提琴,以三十八万五千英镑的卖出价格,创一九二零至一九二一年伦敦乐器拍卖行的最高纪录。 不久前,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美国国债、股票和古小提琴这三种投资的增值情况时,得出的数据是这样的:如以一九六零投资五千元计算,那么三十六年之后,国债的增值是四万七千美元,股票的增值是五万二千美元,而小提琴的增值则高达二十四万二千美元。 还不只是钱的问题,因为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是无价的。主要是有些小提琴,尤其是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专家认为可能再也见不到像斯特拉迪瓦里这样的小提琴了。马丁·洛维特(Martin Lovett)是当代着名的一位大提琴家。有人曾问他,说当代乐器制作家中,是否会有人能比得上斯特拉迪瓦里?洛维特深思了一会后,这样回答说:“我不敢说一定没有。不过,要等待另一个斯特拉迪瓦里出现,就像等待另一个莫扎特。”
⑸ 印度传统音乐文化特点
印度是一个拥有着深厚 文化 底蕴的国家,你了解印度的音乐文化吗?下面是我分享的印度传统音乐文化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传统音乐文化特点介绍
摘要:印度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神秘的 历史 遗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印度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入侵,所以印度音乐铸造着各种民族文化的精华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同时印度音乐在数千年来的特定宗教文化氛围中熏陶,又独具宗教神秘特色。
自古以来印度就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度,有数千年的宗教文明史和音乐文化。印度民族的宗教支配着人们从生到死,事无巨细,而音乐却能够让灵魂超脱尘世,使信仰与音乐的基本精神结合为一个整体。同时受入侵者的影响,使印度音乐又呈现出多民族特色的特点。其它那绵延不断的旋律,错综复杂的节奏,强烈多变的鼓声,余音缭绕的琴声,多样式的装饰音,无穷尽的装饰乐句,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和演奏,构成了一幅印度音乐美妙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
印度音乐的宗教特色
在印度历史上出现过多神及多宗教崇拜(印度教典籍中记载的神有3. 3亿个)、多民族和多语言(100多个民族、1650种语言)。[1 ] (P34-40)截止到2001年,印度有人口10. 27亿,其中印度教徒8. 2亿人,约占总人口的79.8%;穆斯林1.2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7%;____徒24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 3 %;锡克教徒20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9%:佛教徒8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 8% ;眷那教徒4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4% 。[2 ] (P44)
在印度现存有的诸多神及宗教中,印度教及三大神的历史最为悠久,因此信徒也是最多的。印度教的如果从《梨俱吠陀》成书时算起己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长期以来,它所形成的经典、教义、哲学、伦理、 法律 、文学、神话和音乐等对印度民族的信仰与音乐文化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也正是在这样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之下,印度音乐也独具其宗教的特色。
印度音乐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印度教人生哲学是分不开热“梵我一体”为印度教的核心教义。在《爱多列雅奥义书》中,关于“自我”与“大梵”的一体是这样论述的:“是为谁耶?我辈敬为‘自我’者也。是谁自我耶?是以彼而见色,以彼而闻声,而彼而闻香,而彼而吐语言,而彼而辩甘苦者耳阶“凡为此心者,亦此意者,桑若那也„„情欲也,意欲也—凡此,诚皆般若那之称也77“世界为般若所领导,安立于般若那中,般若那既大梵也“涡摩提婆以此般若自我,生出此世界(至)乐彼方天界中,尽得其乐欲,永生其臻至矣!其臻至矣!-22)[3] (P21 也就是说,人一旦克服了自身肉体物欲,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本质的精神的本质的话,它就会实现“梵我一体”。在这样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印度音乐的艺术成为印度教文化主要内容的化身,把克服物质欲望、追求精神本性、实现“梵我一体”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现今的各种印度舞乐视频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妖娆的舞娘,明丽的音乐。宗教特色体现于场景的布置,印度教的建筑风格以“多层次”为典型特征。建筑屋顶小,挑檐和格窗且 雕刻 、 壁画 装饰及 装修 大部分采用了印度教风格,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息,高贵大气神秘。这样高贵神秘感同样也存在于舞娘和音乐特色中。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味无穷。
印度音乐的民族特色
在印度史上共有四次的主要入侵:第一次是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月氏人建立贵霜帝国;第二次是穆斯林的入侵;第三次是15世纪后半期蒙古人帖木儿的入侵;第四次是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殖民剥夺。在这四次重大的入侵之后都给印度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印度的文化富含民族多样化的气息。但多民族的文化并没有影响印度本地音乐,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丰富。传统丰厚、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音乐,它那绵延不断的旋律,错综复杂的节奏,强烈多变的鼓声,余音缭绕的琴声,多样式的装饰音,无穷尽的装饰乐句,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和演奏,在极具特色的环境下,构成了一幅印度音乐美妙的画面。
印度在1757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此期间印度的 政治 、经济落后,而宗教和文化却相对稳定。印度人从出生、成年、结婚,直到火葬离开这个世界,都少不了传统的音乐 舞蹈 ,传统音乐文化根植在印度这块土地上,并茁壮成长。南印度有这样一条格言:“如果艺术和科学能得到保护和滋养,它们就会像金刚钻那样发出耀眼的光彩,否则它们就会成为毫无价值的碎石子。”
印度音乐不是单纯停留在传统音乐形式上,也不全盘照搬西方音乐,而是在保留印度古典音乐风格特点基础之上,融合来自西方的音乐元素,形成了“东方与西方的交流”。这种交融主要表现在乐曲创作上,例如,南印度着名的小 提琴 家苏不拉马尼亚姆与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交响乐队合作的《吠陀圣歌幻想曲》,这首幻想曲以印度吠陀诗歌为框架,创作上运用西方复调的创作手法,旋律变化曲折,装饰音运用较多,配和交响乐队浑厚的和声效果,使这首幻想曲具有辉煌、细腻的特点。在 乐器 演奏上,从欧洲传来的乐器慢慢都被印度化了。其中,以小提琴表现得尤为突出,小提琴与南印度古典音乐融为一体,除保留了原小提琴的形状和四弦定音以外,演奏形式变为坐姿,持琴改为放在胸前和右脚问,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演奏系统,演奏时多用滑音,长弓多,碎弓少。印度的小提琴还与印度琐呐、维纳琴合奏。另外,印度特有的乐器也与西欧乐器合奏。
印度音乐的基本特色
在印度音乐中,声音被称为“纳达”(Nada)纳达是印度音 乐理 论和音乐研究的最初始的问题。印度音乐理论家们把纳达分成了五种类型:用手指弹出的声音、在某种皮膜上敲击出的声音、用气吹出的声音、金属物撞击出的声音、人类喉咙所发出的声音。这五种声音实际上是五种产生声音的方法,其中包括了人声和乐器声,而乐器声中又包括了弹拨乐器、敲击乐器和弓弦乐器。古代印度音乐学家哈瑞纳亚克(Harinayak)把声音分成了三种。一是 生物 之声音,如人声;二是非生物之声音,如乐器声;三是生物和非生物的结合之声,如民间的口[4 ] 弦。[5 ] (P21)
印度音乐的音阶同样由七个音构成,这七个音称为“斯瓦亚”(Swam)每个斯瓦亚又有自己单独的。关于斯瓦亚的来源,印度的音乐理论家们也没有确切一致的说法。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1.吠陀说。认为音阶中的七个主要的音并不是同时出现的,其中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2. 自然 说。认为音阶中的七个音是来源于对 动物 声的模仿。3. 物理 学的观点。认为斯瓦亚来源于人的六个器官。这六个器官是:肚子、胸腔、鼻腔、喉咙、口腔和头腔。4.古籍《音乐论》(Sangit Makaranda)中的观点[5 ] (P38-45)。《音乐论》是一本有关音乐的书籍,在这本书中也论述了有关音阶的来源问题,其观点具有神秘色彩。书中认为七种不同的圣人(Rishis)创造了七个不同的声音(Nadas),而且是在七个不同的岛上产生的,在七个不同的时间里产生的,并且用了七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七个不同的神灵。这种理论与中国的 五行 学说有着很相似的地方。
我们知道印度色节奏,音阶,节拍,旋律都尤其不同于西方音乐的独特体系,是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丰富下而形成的,而这些的形成正是印度音乐吸引人的地方。
印度音乐在宗教和民族文化的不断丰富下,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音乐文化,印度音乐也是世界音乐史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受印度教的印象,印度音乐形成了独具神秘色彩的文化。受殖民主义的印象,使得本土的音乐不断丰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音乐文化。
猜你感 兴趣 :
1. 民族音乐的特点
2. 印度传统民俗文化
3. 日本音乐文化的特点
4.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点浅析论文
5. 古巴的文化特点
6. 民族音乐赏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