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满清被列强掠夺了多少领土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雅片战争后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给英国。1895年甲午战争以后中曰《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给曰本。后由于沙俄干涉,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勒索1亿两白银作补偿。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清政府割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地地给俄国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乌苏里江以东为中俄共管之地。但江东六十四屯地区仍属中国。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给俄国,约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1864年《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清政府割巴尔喀什湖以东四十四万平方公里土地给俄国。后又陆续堪定割七万平方公里土地给俄国。萨雷岭为待议区。沙俄共夺走中国一百五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还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
清朝在1840年前共有13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在1949年建国时,中国只剩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了,也就是说,在109年间,中国共损失了3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主要是新疆北部、黑龙江北部、西藏南部、外蒙古),可能单单从数字来看比较抽象,举个例子来讲,丢失了3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相当于十个日本的国土面积,相当于整个印度的国土面积。
B. 印度巨象——拥有積架和路虎的塔塔集团
塔塔集团是诞生 于印度 的知名全球产业集团。自1868年诞生以来,一直是印度多个行业的先驱,并且在大多数行业仍然保持着领先地位。普通消费者对塔塔集团没有什么概念和印象,即便是听说过塔塔 汽车 公司,也是因为收购了積架路虎这一品牌。多做一些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塔塔集团涉猎的范围远不止如此。
塔塔的故事始于英帝国统治时期。 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棉花出口大国,但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的残暴压榨,几乎没有给当地的发展留下多少空间。1857年至1858年的“印度民族起义”后,东印度公司将其管理事务交付给英国政府,印度因此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有了起义的教训之后,英政府的手段就柔和了许多,剥削的程度有所缓解。在外在的努力下,印度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条铁路。虽然仍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本地的经济发展机会也渐渐增加。
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中,印度主要是出口国,在印度崛起的第一批企业家也主要从事出口贸易,其中便有一位叫做贾姆谢特吉-塔塔(Jamsetji Tata)。 贾姆谢特吉的父亲是孟买的出口商,1858年大学毕业,恰逢印度 社会 变革的最佳时机。他父亲的出口业务此后不断增长,1859年贾姆谢特吉来到香港地区开设子公司,了解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贸易规模后,他意识到塔塔的出口生意还拥有潜力可挖。随后的十年间,他陆续前往日本、中国和英国,为父亲的企业建立销售网络。
1868年自立门户,创建自己的出口公司,随后用赚来的钱开设纺织厂,开始打造有效的垂直一体化企业。从一开始,贾姆谢特吉的哲学就是探寻世界各地的优秀经验,并把它们带回印度。在他的纺织厂里,有很多措施当时其他人闻所未闻,比如说向雇员提供疾病津贴和养老金,等等。但是纺织业并不足以满足贾姆谢特吉,他看到了工业革命在欧洲创造的奇迹,他想在国内重现这些奇迹。他在观察各个国家时发现,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 旅游 行业,所以开始涉足酒店,其中最有名的是泰姬陵酒店,一直到今天它也仍然是孟买最有名的建筑之一。1901年,他开始创建钢铁厂,这家钢铁厂也有参照原型,是一家德国钢铁厂。之后还上马了水力发电项目,灵感来自于1903年参观尼亚加拉瀑布发电站。遗憾的是贾姆谢特吉在1904年去世,未能见到钢铁厂和水电项目完工运行。贾姆谢特吉真心致力于商业规范和教育普及,捐赠土地和建筑来帮助建立印度的着名大学:印度科学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1904年,贾姆谢特吉在德国出差时去世后,将规模日益庞大的塔塔公司留给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没有分家,而是将所有权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然后再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来持有公司股权。贾姆谢特吉的儿子们实现了父亲的抱负:1907年,印度第一家钢铁厂建成投产;1912年,印度第一家水泥厂建成投产;1919年,印度第一家本土保险公司正式运营。
1938年,塔塔集团已经发展为由14家子公司组成的大型集团。此时,公司的权力再次面临交接,而这一次权力并没有传给贾姆谢特吉的孙子,而是交接到一位叫做杰汗吉尔-塔塔的表亲手上。
杰汗吉尔-塔塔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JRD,出生于法国,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法国人。在回印度参与家族生意前,一直在法国生活,他的法语比英语和印地语都要好。路易-布莱里奥(Louis Blériot)是法国发明家、飞行家,1909年成功完成人类首次驾驶重于空气的飞行器飞越英吉利海峡,幼年时的JRD恰逢成长于此时的飞行热潮中,并在15岁时首次乘坐飞机。1929年,JRD成为首批获得商业飞行执照的印度人之一。所以热衷飞行的JRD,执掌塔塔集团后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发展一家航空公司。
1932年他创立的塔塔航空公司,最初只提供邮件服务,到1938年开始提供客运航班服务,在二战中也帮助过英国。1947年印度独立后,新政府的政策与私营企业出现了冲突。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看到了 JRD 航空公司的成功,并在1953年单方面决定将其国有化。1953年至1977年,JRD一直担任着公司董事长,但是 社会 环境使得公司的经营每况愈下,债务不断增加。
(JRD-塔塔1993年病逝,对于他的逝世,印度总统、总理和工商界都表示沉痛哀悼。时任总理纳拉辛哈-拉奥对他予以高度评价:"JRD-塔塔光辉的一生留下了人类奋斗的印记"。并于次年发行邮票予以纪念。)
JRD竭力避免让政治阻碍商业发展,尽最大努力发展塔塔集团,同时避免与政治家发生冲突。1945年他创立了塔塔 汽车 公司,最初的想法是制造火车机车,不过后来业务发生了转向,在1954年通过与德国 汽车 公司戴姆勒合作,将业务拓展到商用 汽车 领域。在JRD执掌公司的52年中,将塔塔集团从14家子公司发展至95家,但出于政治考量,它大幅降低了塔塔家族对于每家公司的所有权。1969年印度政府出台了《垄断和限制性商业行为法》,其目标就是针对塔塔集团,尽管当时按照西方的标准,塔塔集团已经不算是垄断企业。
随着JRD扩张集团而子公司所有权又减少的情况下,集团对子公司的掌控度越来越低,有一些子公司甚至很难正常运转。JRD决定改变这种局面,派出的是家族中的拉坦-塔塔(Ratan Tata),他是贾姆谢特吉的曾孙之一,1962年进入集团工作。1971年,开始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非常棘手,这是一家叫做NELCO的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是印度最大的收音机生产商,但是仅仅20年后,它的市场份额就下降到只有3%了。拉坦的策略是着眼未来技术,所以他没有试图抢救无线电业务,而是全力开发新产品,比如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业务在20世纪80年代恢复了NELCO公司的市场地位,并使拉坦在JRD接班人的竞争中胜出。
1991年,拉坦正式成为塔塔集团的领导者,此时经济自由化风潮席卷印度,原来的政治管控逐渐势微,印度加入了全球资本市场。而此时的塔塔集团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在此之前,塔塔集团所处的环境,一直是一个受到严密保护的封闭经济体,此时突然对外国公司开放竞争,考验着塔塔集团的适应性。还有一点不利的因素是,之前JRD出于政治考量,将塔纳集团打造的非常松散,而此时这种松散局面就使得塔塔集团很难适应新的竞争对手。拉坦开始着手回收所有子公司的所有权,这一过程代价不小,出售了塔塔集团20%的股份来筹集资金。回收非常值得,因为其中包括很多优质资产,尤其是塔塔钢铁公司和塔塔 汽车 公司。随后将旗下的近100家子公司重组为7个部门,进行重新梳理后,集团重新掌握了控制权。
但是,仅仅收敛了权力并不足以扭转企业的现状,上世纪90年代,塔塔集团的子公司在与国际对手的竞争中鲜有胜绩。不过,拉坦的反击也很精彩:通过不断的收购海外竞争对手,将其吸收进塔塔集团,快速而有效的吸收了人才、供应链和经验,这样既可以反哺印度国内的业务,也可以进行国际扩张。拉坦的大规模收购始于2000年:子公司塔塔茶叶(Tata Tea)从英国收购了泰特利公司(Tetley company)。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塔塔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都有并购,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以120亿美元收购欧洲钢铁巨头Corus,然后在2008年以20亿美元收购積架路虎。
大规模的海外并购为塔塔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今天塔塔集团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印度以外的地区。
C. 中国的边界与印度发生什么了
印度为巩固其所主张的与中国边界的政策的第一次明显的表现发生在1951年2 月,当时一群印度官员在一支很强的准军事部队的护卫下挺进到达旺的西藏寺院中心,声称那是印度的领土,并驱逐了西藏的行政人员。从而向拉萨当局——也向新近成立的北京当局——宣布一项兼并的既成事实。印度政府在对待东北边境方面既继承又修改了其英国前任所实施的政策。 中国当局在20世纪的头10年重申对西藏的权威——并于1912年垮台——导致英属印度政府企图以一条沿着山脊走的 向北约60英里的“科学的边界”取代位于阿萨姆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既定的传统线,作为其在东北地区行政管辖的界线。 [ 注:寇松勋爵给一条科学的边界下定义说,“它结合自然和战略的力量,并将进出两方面的关卡置于防御一方手中, 迫使敌人在能够使用通道前去克服入口处的种种困难。”寇松:《论边界》,见《1904-1923牛津历史演讲集》(布克斯 图书馆出版社,弗里波特,纽约州,1924年),第9页。 ] 这样的一个边界规划,在实际上是要兼并约有6万平方英里的中国认为系西藏延伸部分的其自身的领土,而这片领土在英国官方地图和中国官方地图上均表明是属于中国的。这一大片土地的大部分是没有行政管辖的,为部落民所占据,他们凶狠而有效地抵抗无论来自南边或北边的入侵者;但是在其极西端逐渐变细的一块突出的领土,从达旺的寺院中心直到平原,却是为西藏的政教合一当局所管辖的。
英国于1913年在西姆拉召开了有西藏代表和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参加的三方会议,其表面目的是改革和调节拉萨和北 京之间的关系。然而,印度政府的外交秘书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利用这个机会于1914年3月在德里安排了秘密的双边谈判,在谈判中诱劝西藏代表接受想要的新的边界线。这条以外交秘书姓氏命名的线,包含了正好从缅甸至不丹的地段(那时英国将缅甸作为印度帝国的一部分),画在一张比例为1英寸为8英里的地图上。自然,地图并没有拿给出席会议的中国 代表看。但是麦克马洪哄骗他草签了另外一张很小的地图,该图意在仅仅表明将西藏划分为内藏和外藏的建议线,并将 麦克马洪秘密画出的线并入其中。 麦克马洪在西姆拉的行为超越了他的权限。一位美国国际法专家和这段历史的学者指责他除了其它罪恶外,还“在 国际谈判桌上撒谎,并故意破坏英俄之间的条约” [ 注:鲁宾和P.阿尔夫雷德在《美国国际法杂志》上发表(关于阿拉 斯泰尔·蓝姆的《麦克马洪线》)的书评,第61卷,1967年,第827页。 ] 。可是,麦克马洪的飞扬跋扈的诡计是徒劳的。拉萨当局否定了他们代表的行为;中国政府怀疑背着其代表干了什么勾当,宣布在英国和西藏当局之间达成的任何协议均是非法和无效的;总督在给其伦敦的报告中否认了麦克马洪同西藏人的交易;本土政府好像是不事声张地表示了严厉的不满,把麦克马洪调离印度。就这样,麦克马洪线胎死腹中 [ 注:麦克马洪线的历史有文件证明,是十分清楚的。在本作者的《印度对华战争》中对它已有简要论述,但是最充分的阐述见于阿拉斯泰尔的两卷本着作(《麦克马洪线:中国、印度与西藏之间关系的研究,1904-1914》);在《西藏、中国和印度1914-1950:帝国外交史》(罗克斯福 特·布克斯公司,赫尔廷福特布里,赫尔特福尔谢尔,1989年)中,他进一步作了说明,在卡鲁纳加尔·古普塔的勇敢而 卓越的着作《中印边界秘史》(米诺尔瓦联合出版社,加尔各答,1974年)中,又有了重要的深入看法。 ] 。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后,是另一个在英属印度政府效力的帝国边疆开发者,一个很接近麦克马洪类型的人,使之死灰复燃。 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一个当时在新德里的名叫奥拉夫·卡罗的中级官员,在档案中发现了有关麦克马洪流产的向前推进边界的文件,并劝说英国政府开始装做将麦克马洪线当作是业经西藏和中国正式同意而合法化了的印度边界。卡罗安排了一项外交文件伪造罪以支持在西姆拉会议上通过了边界问题的虚伪说法 [ 注:卡·古普塔前引书,出处:阿拉 斯泰尔·蓝姆:《西藏、中国和印度1914-1950》,第Ⅻ章。伪造罪包含1937年新出版修改过的1929年艾奇逊条约集版 本,印有原始日期冒充原件的印度政府官方档案。它首次为一位名叫约翰·艾迪斯爵士的英国外交官在哈佛国际事务中心的一篇论文所揭露。卡罗在这一纠纷中对印度方面的无原则偏袒,表现在他1960年2月13日发表在《曼彻斯特卫报》上的一篇文章,他引用了自己一手安排伪造的文件作为证据来支持其论点。 ] 。结果在40年代,一些英国地图开始将麦克马洪线画作边界,只是注明“未加标定”的字样(即有待两个邻国就确切走向达成协议并通过联合程序在地面予以标定)。在大战期间并紧接着在战后,英国人开始了将其行政管辖延伸到其所主张的边界的困难和危险的任务(因为部族的敌对 态度)。这些前进运动立即招来了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并要求他们撤退。这些抗议重复提出并在1947 年初递给了继任的印度当局;在1949年,尽管国民党政府已穷途末路,仍然在新德里递交了一个正式照会,再次否定西姆拉会议产生的所有文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印度1947年8月独立前,英国人不顾中国的抗议,在将麦克马洪线作为印度东北部地面上有效边界方面已取得某些 进展;在新德里的继任政府承担了要完成它的任务。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能批评印度独立后的新政府继续遗传下来的政策并维持要将麦克马洪线作为边界的英国主张,尽管企图持续使用英国赞许的虚妄和伪证的智慧是有问题的。另一方面,英国对其帝国拥有版图界线的政策反映了 强权,通常的确是霸权;即使如此,英国人在政治上总晓得:在试图确定边界时充分考虑邻国的敏感性是可取的,并且在地面使用武力时需要通过实用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娴熟的外交技巧予以平衡。很难设想英国政府会像尼赫鲁那样,在这种场合采取如此挑衅性的执拗的策略:如果新中国政府像旧中国政府那样对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印度干脆就拒绝讨论这个主题。
中国的中央权威1950年11月开始在西藏强有力的重申,在许多印度人(其它地方也是)看来是一种入侵,并刺激了印度政府采取警觉行动。(步荣赫鹏的后尘派一支印度远征军到拉萨以先发制人或抵抗人民解放军,曾得到认真的考虑。) [ 注:B.N.穆立克:《我与尼赫鲁相处的岁月:中国的背叛》(联合出版社,新德里,1971年),第80页。 ] 萨达尔·帕 特尔认识到,中国军队在他这个部长所负责其防御的北部未定界 [ 注:这是萨达尔·帕特尔1950年11月7日关于中印关系的致尼赫鲁信,该信被广泛地引用。这里的引文见穆立克前引书,第118页。 ] 沿线的存在,至少具有潜在的敌对 性,增加了印度所觉察到的威胁份量。在紧急磋商后,制定了迅速在北部扩展行政管理和防务安排的计划。1950年11月 20日尼赫鲁在印度议会宣布,麦克马洪线是东北部印度与西藏的边界,重申了关于其业已为“1914年西姆拉会议所确定”的英国谎言。他承认,中国地图所表明的是一条远在南边的截然不同的线,而且在“过去30年来”是一直这样画 的;但是他继续说,“管它有没有[中国]地图”,麦克马洪线就是印度的边界,“而我们将不允许任何人越过[它]”。 这一直截了当的声明是印度对待解决边界问题的单边主义态度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在三个月后对达旺的吞并中,尼赫鲁政府超越了其前任的雄心和意图。麦克马洪在画线时将达旺划入了印度,但是 即使在卡罗时期,政府对此还是一再进行思考。开始占有中国虽然声称拥有但从未进行过行政管辖的部落地区是一回 事——用英国人的说法,那里是无人烟的土地;但是要兼并一块英国人在初次接触时即承认那是西藏/中国管辖领土的土地,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在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人使拉萨忙于讨论,指望重新划定麦克马洪线,以便将达旺和那座巨大的寺院留给西藏。他们试图将这个建议说成是一种宽洪大量的让步,将它看作是可能诱使拉萨接受麦克马洪线其余部分作为边界的诱饵。他们失败了。拉萨当局没有上钩 [ 注:见蓝姆前引书,第ⅩⅢ章。 ] 。的确,在印度获得独立后,拉萨向新德里提出了一项正式请求,即新的后帝国政府撤出其前任入侵的界于麦克马洪线和山脚下传统边界之 间的所有领土。
拉萨有力地抗议印度对达旺的掠夺,并再次明确说明,西藏认为麦克马洪线是一种幻想,作为边界没有合法性。然而没有来自北京方面的评论,尽管那时人民解放军已在拉萨安顿下来,其先头部队距达旺不会很远,而中国政府显然收到了有关印度行动的及时报告 [ 注:有关印军到达达旺的一个目击者报告在后来发表了。新华社(新中国通讯社),1959 年9月16日。 ] [ 译者注:1951年西藏地方地府不太合作,人民解放军刚刚入藏,对边界地区具体情况未必十分了解。 ] 。这种沉默是在中国当权的新人愿意同中国衰竭时期留下的其它苦涩遗产一道,接受麦克马洪所划的边界是走向的初始征兆。此种意向的进一步证据接着而至,再次表现沉默——这次无可怀疑地显得是确认有意的默许。人们一直期望中 华人民共和国会继续和加强国民党前任曾一直有力地就英国人和近来印度对东北边境特区推进发出的抗议,但是结果北京对印度政府加速的直至麦克马洪线的军事和行政推进不置可否。(然而当印度人员向北推进越过麦克马洪线时,将会看到中国人作出了反应。)
在印度兼并达旺后,边境再次变得平静,而这两个邻国发展它们内部的交通,修筑道路,派出巡逻和勘察队,建立 哨所——从而走向更紧密的接触。在外交上,接踵而来的事件是在1954年举行的就穿越中印边界西藏地段的贸易和交通的谈判;这次谈判,除其它事项外,还讨论了印度交出英国人诱使拉萨同意给予的包括在西藏境内保持军事人员在内的种种权利和特权的条件。对于印度政府为这次谈判拟定的可归纳为“低姿态、不发言和坚持己见”的巩固其边界的基本 政策,再次进行了讨论,但只不过是给予肯定而已。正如一位关键的与会者所指出的:总的看法是,我们不应允许中国利用这个机会翻[边界问题的]旧账。总之,要是中国不准备承认我们认为是我们北部边界的麦克马洪线,那也不能因此而进行任何谈判。 [ 注:穆立克前引书,第155-156页。
D. 中国和印度在1962年的战争起因是什么
起因是印度自不量力,执意要求推进到1912年英帝国主义单方面提出,而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实则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是独立了,但它贪得无厌,还要取得其他原英国殖民地的领土,推行地方霸权,比如吞并锡金和强占孟加拉国的大量领土,把尼泊尔和不丹纳入保护国(所以不丹至今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这样的国家,跟中国边境冲突时必然的。
当年中国胜利还被迫撤退的原因是交通条件和后勤实在太差,补给跟不上,无力扩大战果,被迫后撤了。而且中国依然在经济困难时期,自然灾害依然厉害,国力也撑不起。不过同时解放军在西北阿克塞钦地区出击,取得了不少地盘。
那么至今不能解决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美国。如果美国不存在,印度算哪根葱?挥挥手就可以把印度东北部全部占领。当然还要做更多的后勤准备,虽然青藏铁路通了,还要把铁路修到日喀则和亚东,直接到尼泊尔和不丹边境,目前这些铁路都已经纳入了中长期规划,拉日铁路已经开工,边境通铁路指日可待。到时候,只要中国经济难以再高速发展了,我们就会拿印度开刀刺激内需。
别看印度在美俄那里受宠,在南亚没有一个国家不讨厌,忌惮印度。我们不仅要取得藏南,还要永除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