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法师现在住哪里

印度法师现在住哪里

发布时间:2022-03-15 20:12:03

㈠ 印伟法师现在哪个寺

释延朝法师俗姓:吴群朝,1970年六月17日出生于河南嵩山脚下的一个功夫世家,延朝法师自幼与佛有缘,生性聪慧,1990年出家于河南嵩山少林寺,2009年受戒于(开封大相国寺),师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少林寺曹洞宗第34代功夫传人。释延朝1990年入嵩山少林寺,拜于方丈释永信大和尚门下修禅习武。“十年寒暑风霜意,晨钟暮鼓佛徒心”,释延朝在师父言传身教,精心教诲下,悟性显现,很快成了少林寺禅武兼备的优秀寺僧。释延朝自从入少林寺后精心研读少林药学,其通过少林寺先辈留下的医药知识和多年的经验自创跌打损伤药膏以佛家慈悲为怀的济世心医人无数。释延朝大师他主修禅宗,擅长做法,为众生超度,并以佛法教化他人,经常与同门师兄弟延武大师共参共研佛法。为佛教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达摩大师是印度禅宗第28代祖师,中国初祖),故又称达摩宗;因其得佛心印为佛陀之正统法脉,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传法弟子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道信传法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传法弟子六祖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释延朝大师现为少林寺菩提院监院,其每年在闲暇之时都会云游各地遍传少林禅法!

㈡ 印能法师是那个寺庙的

释印能,俗名王洪,1976年2月生。系吉林省扶余县人士, 18岁谨遵母命在扬州高旻寺礼拜上德下林老和尚剃度出家。2006年礼拜上本下焕老和尚为依止师父,赐法名“印能”。法师在佛教音乐界有较深的造诣,2006年担任《神州和乐》[1] 僧人主唱,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韩国、德国等演出,并于08年在国家大剧院汇报演出,深受好评

㈢ 净空老法师现居住在何地,身体怎样

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长居香港和英国,在讲净土大经科住第五回,也在培养传统教育的人才。90多岁高龄了,我们应该更精进的按老法师的教诲去学佛念佛,别荒废了时间。

更详细的可向“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电邮打听

㈣ 吉卜赛人现在住哪里

吉卜赛人(jíbǔsàirén)

也叫茨冈人。以过游荡生活为特点的一个民族。

原住印度西北部,10世纪前后开始外移,遍布世界各洲。

茨冈语属印欧语系新印度语族。

吉卜赛人现以改说各所在地的语言,信奉当地流行的宗教。擅长歌舞。

引:

茨冈人

茨冈人,人种名。茨冈人一说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叫法,英国人称他们为吉卜赛人,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弗拉明戈人,俄罗斯人称他们为茨冈人,阿尔巴尼亚人称他们为埃弗吉特人,希腊人称他们为阿金加诺人,伊朗人称他们为罗里人,斯里兰卡人称他们为艾昆塔卡人……而吉卜赛人则自称为多姆人(Rom),在吉卜赛人的语言中,“多姆”的原意是“人”。

茨冈人的足迹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北非和澳洲各国,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尔干成为全世界茨冈人最为集中的地区。在巴尔干各国的大小城市,茨冈人无所不在,在南斯拉夫,甚至有“没有茨冈人就不能称作城镇”的谚语。

据最新的考证,茨冈人的祖先是祖居印度旁遮普一带的部落,大约公元10世纪以后,迫于战乱和饥荒,茨冈人开始离开印度向外迁徙,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是以大篷车为家和交通工具,以卖艺为生,在一个个城市间游荡,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流浪民族。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今天的南斯拉夫,那种典型的茨冈人大篷车已经很难一见,大多数茨冈人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但他们多数没有稳定的工作,主要靠给人擦车、算卦看手相和偷卖走私香烟以及买卖外汇过活。

从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卡门》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个民族的一些特性: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终年流浪、不愿受拘于任何其他法律的吉卜赛人,自远古的十一世纪以来,都成规范。即使今日,仍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吉卜赛人,定居在石砌的房子里,却依然谨守祖先的传统,共同而紧密地生活在以地毡装饰的狭小空间,就如同过去的敞篷马车里生活一样。

在他们的日常习俗里,有两种重要的概念——纯净与不洁,例如,一个女人的裙角不小心扫过一个男人的碗周,那么这碗食物势必要倒掉;在他们终年流浪的敞篷车里,永远备有三桶水,其一为濯洗食物之用,其二为洗脸用,其三为洗脚用。如果有人不小心搞错,就会受到惩罚。自有其法庭。当一个人或者一家族有纠葛诉讼,一个审判监狱是不存在的。刑罚可以将一个人赐死,却不能剥夺一个人的自由。严重的被定为“不洁”的罪犯,将会被排逐于部族之外。一个被孤立的吉卜赛人,生存的价值几乎等于零。

算命占卜是吉卜赛人,尤其是吉卜赛妇女的一项传统行业。如今,那种传统的、拿着神秘的水晶球算命的吉卜赛人已非常少见了,大多数算命者是用特殊的吉卜赛算命扑克牌来给人占卜。吉卜赛算命者大都能玩一手“好牌”:她们将一副纸牌在手中转来转去,挥手拍出一沓,反手又甩出一摞,然后叫你从中抽出几张。

几世纪以来,吉卜赛人的传统职业,一直是“弄熊的人”。他们向一些专事偷猎的人购买幼熊,然后拔掉熊的牙齿及锐爪,再加以训练,做各式表演。但今日,仍操这个旧行业的人所剩不多,大多数人宁可拿“政府庇护”当职业——向社会局领取救济补助。这对他们而言,并不当成行乞一样的羞辱,反而认为是老天爷赏赐的饭碗。

吉卜赛人的语文及文化,在欧洲已经超过五百年历史。尽管如此,在法国的大不列颠省,吉卜赛人仍然被视为化外之民,随时可能被警察拘留。而相关风俗及耕地的法令,也对他们产生越来越不利的限制。欧洲人总希望吉卜赛人继续在营火边弹着吉他歌舞,同时却又希望他们定居下来,有正常的职业、定期缴所得税,把小孩子送进学校受教育等。

然而,吉卜赛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要继续活得像个吉卜赛人——到处流浪。

几百年来,国际民族学界热衷于研究浪迹天涯的吉卜赛人,特别是有关这个与众不同的民族的起源,迁徙路线更作为一种专门学问进行探讨。然而,对于吉卜赛人的发源地、迁徙时间、流浪路线等的研究,由于历史资料十分贫乏,各国学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往往沉溺在各种彼此争议的设想或口头传说上,而不是面对历史的现实。在研究中,他们以其各自掌握的不十分充足的资料为依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因而难免有不足之处或带有片面性。他仍各抒己见,议论纷纷,却不能用充分的历史证据来得出一个统一的、正确的结论,有人甚至得出许多错误的结论。最普遍的一种错误看法是把他们当作埃及人,这种说法流传了好几百年,甚至连部分吉卜赛人自己也用这种以讹传讹的理论去妄谈他们的祖先,如公元1427年冬到达巴黎的一批吉卜赛人就说他们的原籍是埃及。

吉卜赛这个名字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吉卜人(Gypsy或Gypsies)是从英语埃及人(Egyptian)一词演变而来的,这是英国人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他们的传统称呼。这是由于15世纪时欧洲人对于流浪到他们那里的异乡人不太了解,误以为他们来自埃及,所以就称他们为“埃及人”,慢慢就变成“吉卜赛人”了。吉卜赛人自称罗姆人(Rom),这个名字在吉卜赛人的语言中,原意是“人”的意思。1965年成立的吉卜赛人国际组织——罗姆人国际委员会(Committee Internation Rom)就使用了罗姆人一词,而且现在正得到国际的承认和尊重。不道由于习惯和传统的称谓,多数仍称他们为吉卜赛人。

把罗姆人称作吉卜赛人,既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这个民族的起源、历史不了解所致,同时,在对吉卜赛人的研究过程中,又缺乏足够的文字资料。因此,对其起源、迁徙及其他历史的探讨中,总是以某些设想为依据,或先入为主地离不开前人所得出的错误结论。

除英国人认为他们源出于埃及之外,法国人认为他们很可能来自波希米亚,就叫他们波希米亚人(Bohemian),同时也称他们为吉卜赛人,吉坦人(Gitan)、金加利人(Zingari)等十余今名字;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吉卜赛人、波希米亚人的同时,还称他们茨冈人(Atsigano)或希腊人,认为他们来自希腊,原苏联也称他们为茨冈人。总之,吉卜赛人有许许多多的名称,但这都是其他民族强加给他们的,而且根据主观臆断确定了他们的族源,编纂了他们的历史。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8世纪末期,对于吉卜赛的研究工作才有了突破。

各国学者在对吉卜赛人的起源进行研究、推测和探讨了几百年之后,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考证出吉卜赛人的发源地既不是埃及,也不是波希米亚、希腊或波斯,而是印度。作出这一杰出贡献的是18世纪末期的两位德国学者鲁迪格和格雷尔曼,以及英国学者雅各布·布赖恩。他们三人都是语言学家,在18世纪80年代通过对吉卜赛人方言的研究,他们各自而几乎又是同时期考证出欧洲吉卜赛人的语言来自印度,其中很多词汇与印度的梵文极为相似,也与印度语族的印地语十分相似。

此后,英国学者桑普逊对吉卜赛人的语言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前人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有所发现。他系统地整理了威尼斯吉 卜赛人方言,在研究道程中,桑普逊发现这种语言含有多种外来语汇,取得许多数据;从而为吉卜赛人源自印度的学说找到充分的证据。桑普逊对威尼斯吉卜赛人的方言中所含有的外来词汇迸行了统汁计,其中意大利语词汇有36个,借用英语的词汇有150个,来自波斯至威尼斯之间各种语言词汇共有430个,而源出于印地语词汇竟达518个,从而看出当时印度的语言对于吉卜赛人的语言的重大影响;以后又有许多学者从事对于吉卜赛人的语言的研究,他们还发现同欧洲吉卜赛人的语言一样,亚洲吉卜赛人的语言也含有大量印度语言的词汇,在书面文字中,语法上也同印度的语言有相似之处。

各国学者通过吉卜赛人的语言的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吉卜赛人的语言源出于印度的语言;吉卜赛人的发源地是在印度。学者们不再沉浸于幻想、臆测和传说之中,而是面对现实,发掘历史资料去进行研究,从而不断获得丰硕的成果。但光从语言学角度去研究吉卜赛人的起源似乎仍有其不足之处,还应该对这个民族的历史进行研究,追溯其族源,证明该民族的发源地是在印度。

为了进一步论证吉卜赛人起源于印度,必须对这一古老民族的社会制度、文化和习俗进行研究。在古代的印度有一个分布很广,众所周知的民族——多姆族。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这个民族以及他们的古老文化和殊异的习俗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多姆族多是音乐爱好者和占卜者。关于这一点,公元 6世纪用梵文写的一篇天文学的论文中曾提到过他们,并称其为干达尔瓦(Gand—harva,爱好音乐者)。多姆人能歌善舞,其中部分人并以此为职业来维持生计,印度古历史学家加尔哈纳在其《克什米尔大年代记》中,多次提到这种情况。据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奥列尔斯坦考征,多姆族部分人靠卖艺为生,其中佼佼者甚至得到国王的恩宠,可以出入宫闱。但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多数情况下,多姆人为印度其他各族人所蔑视。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除作为优伶走江湖之外,多被人雇佣从事较低贱的职业,如更夫、清道夫、刑场衙役、工匠等。尽管多姆人多才多艺,并善于维持生计,但当地各民族农民看不起他们,禁止与他们通婚。

在克什米永北部的吉尔吉特地区,曾居住着信仰伊斯兰教的多姆族集团,他们大约有 300人左右。这些人引起英国东方语言学家洛利易的注意,对他们的语言、文化、习俗及历史进行了研究,证明这些多姆人是在公元 2世纪或 3世纪时从贝尔契斯坦迁徙过去的。洛利马发现,居住在吉尔吉特地区的多姆族,为了维持生计,适应各地生活条件、环境的需要,一般能操两三国语言。尽管他们所用的印度的语言中也合有许多外来语词汇,这些词汇同他们的母语却有很大差别。

多姆人在历史上往往同冶炼和制造金属器皿联系在一起,这一技艺传给了他们的后裔吉卜赛人。的确,无论是多姆人还是吉卜赛人,都从这种行业中得到了相当多的收益。古印度虽不能说是制造铁器的发源地,但在冶炼、制铁方面却享有盛誉,在公元1世纪时即已相当发达。古罗马政治家普尼里认为,印度的铁质量最佳,相传建于公元 4—5世纪的印度中部地区高17英尺的达尔铁塔,就是选用了质量极好的铁并以高超的技木建成的。同今天的吉卜赛人一样,吉尔吉特多姆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当小炉匠,他们带着简陋的工具四出活功,替人修理农具,焊盆补锅。使人感兴趣的是,他们在修理铁器时所使用的风箱不是木制的,而是两个皮革做成的口袋。鼓风的方法也十分奇特,不是用手拉,而是用脚踏;这种风箱在印度德干高原阿尔斯族中也使用过,而阿尔斯族在印度兴都王朝共起之前曾经受过多姆族的统治.同样在欧洲吉卜赛人当中也曾使用过这种工具。通过对多姆族习俗、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代多姆人是吉卜赛人的祖先。
英国人认为吉普赛人源出于埃及之外,法国人认为他们很可能来自波希米亚,就叫他们波希米亚人(Bohemian),同时也称他们为吉卜赛人,吉坦人(Gitan)、金加利人(Zingari)等十余今名字;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吉卜赛人、波希米亚人的同时,还称他们茨冈人(Atsigano)或希腊人,认为他们来自希腊,原苏联也称他们为茨冈人。总之,吉卜赛人有许许多多的名称,但这都是其他民族强加给他们的,而且根据主观臆断确定了他们的族源,编纂了他们的历史。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8世纪末期,对于吉卜赛的研究工作才有了突破。

各国学者在对吉卜赛人的起源进行研究、推测和探讨了几百年之后,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考证出吉卜赛人的发源地既不是埃及,也不是波希米亚、希腊或波斯,而是印度。作出这一杰出贡献的是18世纪末期的两位德国学者鲁迪格和格雷尔曼,以及英国学者雅各布·布赖恩。他们三人都是语言学家,在18世纪80年代通过对吉卜赛人方言的研究,他们各自而几乎又是同时期考证出欧洲吉卜赛人的语言来自印度,其中很多词汇与印度的梵文极为相似,也与印度语族的印地语十分相似。

㈤ 仁山法师在什么地方常住

仁山法师,俗名吕卫涛,1980 年生于河南商水。1996年礼江苏武进如来禅寺上慈下亭长老剃度出家。1998年随团出访欧洲参加佛教音乐文化交流活动。2001年于五台碧山寺上本下焕长老座下受具足戒;同年赴新加坡学习讲经。法师曾多次受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澳洲、印度、斯里兰卡、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及台湾等地弘法参学,举办讲座。提倡佛法不离生活,生活即是佛法。以期佛法普遍推广,服务社会,利益大众。现任丽水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青田县佛教协会会长,青田温溪真宁净寺住持。

㈥ 请问十七世大宝法王现在住哪里如何亲访他

你可以 问大宝法王的官方网站,在内心里也要强烈的象法王祈祷 ,祝愿你早日见到法王。。

㈦ 长开法师住在哪里

常开,法师,在一座很大的寺庙里的

㈧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住在哪里

南无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其实释迦牟尼佛没有涅盘,菩萨都不生不灭了,佛怎么还会有生灭?佛哪有涅盘?没有。入般涅盘是对中下根性人所讲的,中下是指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以下。高级的菩萨既没有生死,也没有涅盘,大乘经上讲“无住涅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

=======================================

净空法师---极乐世界毕业的人,他们住在哪里?他住在常寂光里。



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不能不知道!到极乐世界去读书、去上学,这个学校毕业了就叫成佛,所以这是成佛的学校,校长是阿弥陀佛,教授是十方诸佛跟法身菩萨,不是去干别的。学成之后干什么?学成之后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帮助如来教学,帮助众生成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干这个事情。跟世间人不一样,世间人干这种事情他有报酬的,有名有利,有报酬的。佛菩萨干这种事情没有报酬的,没有名利。为什么?极乐世界毕业的人,他们住在哪里?他住在常寂光里。你一定要知道,常寂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与遍法界虚空界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众生有感,立刻就应。有感的人有心,他是凡夫,就是有心、有念;如来与法身菩萨的应,他是没有心、没有念,妙就妙在此地。感,应就是随缘,随缘而不着相,而不起心动念,这就叫妙,这叫随缘妙用。


你想想看这个事情好不好?如果觉得不好,这个工作好像太单调,那你继续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很热闹,天上、人间、地狱。所以到极乐世界不是一般人,他在这个六道里头酸甜苦辣受尽了,不愿意再受,这才到极乐世界。酸甜苦辣还没有受尽,还想继续去受,这一念心是决定不能出轮回的。虽然学佛,没用!皇帝学佛也要堕阿鼻地狱。有一个人告诉我,他得到一个信息,就在最近,有一个皇帝从地狱出来,不知道是哪个皇帝,他晓得有这桩事情。不容易!他不是学佛的,他是修道的,道教。所以极乐世界要不是把它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详细介绍,现在社会人不容易接受。为什么?迷恋在七情五欲之中,他认为这个好玩,佛菩萨的生活太单调了,不好玩。不知道极乐世界的好处,不知道极乐世界的殊胜。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一三集)

㈨ 佛教现在在印度的发展状况如何 是已经被灭绝了吗

不懂就不要乱说,什么“湿婆的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你定的吧?湿婆是印度教的神,和佛教有什么关系?
今日的印度人民,已不仇视佛教,且以佛教发源于他们的国家为光荣,甚至印度的前总理尼赫鲁要说:“印度是佛陀的祖国,佛教教义崇尚和平,向世界宣扬佛的和平主义,是我们每一个佛子都应有的责任。”(星云法师“海天游踪”一六六页)
因此,佛教在印度,已经露现了复兴的曙光,虽其人数的比例,尚是印度各大宗教中的第六位,它们的次第如下:
一、印度教:三○三、一八六、九八六人
二、回教:三五、四○○、一一七人
三、基督教:八、一五七、七六五人
四、锡克教:六、二一九、一三四人
五、耆那教:一、六一八、四○六人
六、佛教:一八○、七六九人
七、拜火教(袄教):一一一、七九一人
八、犹太教:二六、七八一人
九、各部落原始宗教:一、六六一、八九七人
现在佛陀的祖国,已有几所研究佛学的中心,例如普陀那的伽耶斯瓦研究所(Kashi Prasad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那兰陀的巴利文研究所(Nalanda Pali
Institute)、波奈勒斯的印度大学等。
佛教的教义是超越其他宗教的。印度教传统以来的天神信仰,终究无法解决人类身心的苦恼束缚,获得究竟解脱,反而在恪守严格的种姓制度中,泯灭了众生既有的平等尊严。而佛教则着重开发自我内心的觉性,这个“觉性”穷究至极,即是佛性的完成。所以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这种平等的对待,来自于佛陀觉悟到:宇宙万法都在缘起之中,彼此互为因缘,就像因陀罗网,一一网珠映现无量光彩,无量光彩又同时摄于一网珠中,彼此互相交摄,重重无尽。所以,没有一法能单独生起,法与法之间是同体而共生的。此缘起无自性的道理,与印度教“梵我”为永恒的主张,是截然不同的。
了解缘起无我之理,则知万物一体,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若能彼此尊重、包容,便能进一步发展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乘菩萨思想,是为佛教真精神所在。

㈩ 印度的寺庙哪里来的钱,为什么可以做到食宿全免费

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生活,需要生活的地方便离不开经济。大到每一个国家和城镇,小到一村一户。任何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就连出家的僧人也不例外。佛教传入中国后,寺庙的经济运转主要靠香火钱。而古印度寺庙的经济运转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后,因为文化差异,很多僧人并不喜欢托钵乞食,所以早期中国的僧人都是自给自足。

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初,加入佛教团的人还不多,因此,早期的古印度僧侣都居无定所,托钵乞食。而随着后来佛教团的扩大,佛教本身因为受到各个国王和贵族的欢迎,他们会为佛教团建立很多活动场地,这些活动场地逐渐发展成了后来的寺庙。


而为寺庙耕种土地的奴婢又从何而来呢?

北暮认为,很可能来源于国王的赏赐。大家都知道,按照古印度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说,是有奴隶存在的,而有奴隶的存在自然会有赏赐情况的发生,这些奴隶很可能是被国王赏赐给寺庙,用以照顾寺庙僧人的生活起居的。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以外,寺庙还有一些额外的经济来源——其他捐赠。释迦牟尼在早期传播佛教时,和商人打下了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很大程度上,为早期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而商人中自然有一些佛教的信仰者,他们会给予寺庙一些捐赠,这些捐赠也是寺庙的一大经济来源。

阅读全文

与印度法师现在住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江英国留学怎么申请 浏览:20
英国消费水平多少钱 浏览:76
什么是印度棉牛仔面料 浏览:298
怎么鉴赏中国画 浏览:479
印尼vivo在哪里制造 浏览:452
孟晚舟卖什么给伊朗 浏览:312
战后越南如何 浏览:253
中国为什么那么多贪官 浏览:520
中国古代哪些封王可以继承储君 浏览:396
中国海边美人鱼雕塑都在哪个城市 浏览:612
印尼苏35现在怎么样了 浏览:639
1998年印尼华人有多少 浏览:340
英国如何学习英语 浏览:608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看敌人血量 浏览:148
英国做一次美甲多少钱 浏览:716
意大利面加奶油怎么做 浏览:118
印尼长什么样子的 浏览:673
越共对越南统治如何 浏览:674
意大利和法国的商科哪个好 浏览:887
去印尼航班注意什么 浏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