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投资总量是多少

印度投资总量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4-10-21 09:45:01

‘壹’ 印度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4万亿美元做基建,基建目的是什么

1.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了发展生产而进行的一系列建筑购置和安装工作,包括公路、铁路、桥梁、工业和民用建筑等。
2. 印度财务部长西塔拉曼宣布,印度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00万亿卢比(约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3.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广泛和包容增长的先决条件,对于维持印度的高速增长至关重要。
4. 印度政府之所以投入巨资进行基建,是为了在2024-2025财年实现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目标,需要在最近几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
5. 去年,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并呈现扩大趋势。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不足被认为是导致印度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
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刺激当地市场对水泥、钢材等材料的需求,同时增加对农村居民的用工需求,改善农村居民收入,提升整体社会消费需求。
7. 印度未来五年的规划中,基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家的经济收益。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印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今后的国家发展。

‘贰’ 印度哪来的近9000亿的国民生产总值

印度经济以传统耕种、现代农业、手工业、现代工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全国依然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温饱无法满足。印度拥有较充沛的外币储备,印度货币汇率稳定。

印度的制造业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在全国的很多地区电力供应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语的受良好教育人士,还是主要的电脑软件服务出口国以及大批软件工程师的母国。
去年12月,美国新泽西州初步通过了一项议案。此议案如同半空里的一声惊雷,在印度炸响。议案很简单:今后政府部门的工作一律不外包给非美国公民,不管是软件设计还是呼叫中心。

对于印度的科技企业来讲,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警醒——就在两年以前,所有的媒体都还在对印度在信息产业方面的威力津津乐道。而现在,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疲软,失业率上升,印度的高科技企业终于尝到了欧美经济不景气的苦酒。

对印度的排斥不仅仅来自于几个议会代表,一些移民官员也有类似表现。比如,三月份,荷兰移民局以签证无效为由,扣留并最终驱逐了15名来自印度某知名IT企业的访问人员。如此种种,都意味着欧美对印的态度转向,印度高科产业以后将面临新的考验。同时,更严酷的商业环境,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更苛刻的消费者,都在蚕食印度高科产业的利润。

21世纪上半叶的全球经济中,两个亚洲巨人在劳动力方面的差别依然清晰:作为全球工厂的中国,生产着从鞋到电脑的所有商品。全球外包中心的印度为全球提供从编写软件补丁到跟踪信用卡信息的各类服务。

印度的服务业享誉全球,但是制造业却默默无闻。受制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官僚体制的繁文缛节和严苛的劳工法案,印度的制造业在全球舞台上仍拿不到重要角色。1990至2005年期间,制造业在印度国民经济所占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徘徊在25%到27%之间。同期,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从37%跃升至52%。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专家指出,2005年印度制造业出口总值37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6%,同比中国7120亿美元和35%的份额。诚然,中国出口商品中60%来自总部设在中国以外的公司。

“时至今日,印度尚未在跨国制造型企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波士顿咨询公司驻新德里分部主任南德高恩卡(Sachin Nandgaonkar)。“当然,和五年前相比,情况已经改善了许多。”

波士顿咨询公司和沃顿商学院的专家们认为,透过表面现象,印度的制造业实际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印度蓬勃发展的国内市场的带动下和相对廉价的高技术劳动力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印度开设生产业务。福特、现代和铃木公司,都通过其在印度的工厂大量向外出口汽车。LG、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要么已经在印度开始生产手机,要么正在筹备设厂,产品中相当大部分将出口海外。ABB、施耐德(Schneider)、霍尼韦尔(Honeywell)和西门子公司在印度设厂,为印度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生产电工和电子产品。

另外,还有一批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印度本土生产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汽车业——已成功立足全球供应链中。桑德兰姆阀门公司(Sundram Fasteners)为通用汽车公司生产发电机阀门。总部设在新德里的Moser Baer公司,自己发展成为数码存储介质,如DVD和CD光盘,的全球生产商。还有发展迅猛的制药公司:印度现有60家制药企业达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苛刻的质量要求。这是美国以外达到此项要求最多的国家。印度的制药公司正在全球拓展市场。

“过去的五、六年间,很多公司已经重组了生产部门,并已达世界标准,”波士顿咨询公司新德里办事处的印度工业产品部门主管兼研究主任巴塔查亚(Arindam Bhattacharya)指出。“印度正在不同行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基地,从制药、汽车配件,到汽车和摩托车。速度虽然不快,但步伐坚定。”

国内需求

印度制造业的腾飞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它已显露出与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完全不同的特质。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在中国和印度都有业务。其常务董事帕塔克(Dalip Pathak)指出,中国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政府关注就业问题,而为制造型企业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这使得中国成为制造业长期投资的最佳目的地。

在印度,外商投资就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了。印度的文盲率持续超过东亚各国水平,非熟练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也比中国或越南要低。但是,很多情况下,巴塔查亚(Bhattacharya)指出,印度的平均生产率因为高效的企业管理体制而大大提升。严苛的劳工法——例如员工人数超过100人的公司在辞退工人时,须征得政府同意——使得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鞋业或玩具制造业,都会避印度而远之。印度经济中一些部门,诸如手工纺织业,仍保留有低效率的小作坊运作方式。电价高而供应无保证、道路糟、码头堵,再加上繁文缛节,都阻碍了外商在印度的投资。据国际金融公司2006年9月发布的统计表,在世界各国新开办企业所需时间方面,印度需要35天,美国需要5天,英国需要18天。在此方面,印度终于能与中国(35天)和泰国(33天)处于同一水平上,并领先于巴西(152天)。

沃顿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乔胡瑞(Saikat Chaudhuri)认为,印度的全球制造业在其不断扩张的国内需求带动下大幅增长。他点出像LG、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这样手机生产商,如福特、现代和丰田一类的汽车厂商。一些公司正在改变其全球布局。巴塔查亚拿现代汽车作例子,现代汽车将其在印度的工厂定位为全球唯一生产小型车的工厂,并将其在韩国本土的生产能力逐步转移到这里。进口准证制度渐被取消、关税逐渐降低和外汇监管体制逐步放宽,引发了以消费为带动的经济可持续大发展。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印度国内汽车年销售量从1995年的26.5万辆,增长到2005年82万辆;本财年前8个月,汽车销售量已达87万辆。印度的手机月销售量已经高于300万只。

“印度的国内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建立供应链成为可能,”乔胡瑞强调说。“只要印度能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并能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这将成为另一种成功模式。”印度市场对商品价格的敏感性高,为本地制造业带来了更多的动力。巴塔查亚说,印度政府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允许私人机构介入港口建设,以及大手笔投资公路建设等措施来壮大制造能力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

福特亚太公司负责业务开发的常务董事施奈德(David Snyder)预测,印度的汽车市场规模,包括多用途车,将在未来十年中翻一番,从目前的140万辆增长到280万辆。这一增幅虽说只相当于福特在中国市场预计增幅的四分之一,但比其在东盟国家的130万辆的同期预计增幅要多。福特公司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市场的销售渐趋平淡,整个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成为福特公司首要发展市场。

汽车配件:印度制造的舞台

诸如汽车配件厂商巴拉特铸造公司(Bharat Forge)的成功故事证实了,印度的竞争力在于相对高端的制造领域。印度大学每年为社会培养出4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仅次于中国,居全球第二。

在印度擅长的汽车配件业中,越来越多的印度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生产工序,跻身于跨国汽车企业的合格配件供货商。有十余家汽车配件企业,包括索纳克尤转向系统公司(Sona Koyo Steering Systems)、桑德拉姆•克莱顿公司(Sundaram Clayton)和总部设在钦奈TVS集团下属的TVS Motor公司,都赢得了着名的日本质量大奖—戴明奖(Deming prize)。尽管大多数印度出口的汽车配件技术含量都不高,丰田汽车公司在班加罗尔的工厂已经可以生产变速箱。南德高恩卡指出,丰田公司这一决策,兼顾了质量和成本两方面因素。“如果我能拿到日本质量,但是价格却很低,何乐而不为呢?”他说道。

另外,印度的科技智库,有助实现分解自动化、本地设计和采购汽车配件生产流程中成本较高的部分。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这样的工艺工程能将配件工厂的资本成本降低近40%到60%。

“如果与中国经济相比,印度的经济结构优势还是相对有限的,”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巴塔查亚如是认为。“但高效的领导力和将智力应用到改善产品的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这些公司具备了竞争优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美日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从印度购买制成品,全球发展大趋势也将有利于印度。除了汽车配件、电信设备和制药业,印度在如金属制品业、高端化学品、消费电子产品和电脑硬件这类技术密集行业中具备竞争力。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南德高恩卡说,印度出口工业园近期改善基础设施并提高效率,让他对印度充满信心。他还注意到拥有全球雄心和实力的年轻一代企业家正在不断涌现出来。华平投资的帕塔克补充说,近些年印度利率逐年调低,调控得当而高效的资本市场在亚洲地区也首屈一指,都是印度的亮点。“未来十年,印度将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帕塔克说。

“在印度日趋增长的国内需求和技术为支持的出口优势背景下,我看见制造业的神话正在印度上演”,南德高恩卡说。“如果你留意制造业中的新投资或预计开工项目,未来五到十年间,项目数量将会大涨。”

乔胡瑞对未来也充满信心。“所有跨国大公司都盯紧了印度,”他说道。“发展只是时间问题。”

‘叁’ 中国与印度投资环境对比

目前,去中国还是去印度投资已成为德国媒体和经济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以往德国各地举办的投资研讨会多以介绍中国为主,现今关于印度的报告会则有后来居上之势。尤其是今年4月,印度首次成为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主宾国,印度总理辛格率庞大经贸代表团参加,参展企业350家,参展面积达1.15万平米,创历届主宾国之最。德经济界在博览会期间宣布已向印度投资15亿欧元,宝马和大众公司等纷纷表示将在印度投资设厂。一时间德经济界掀起投资印度热潮,印度成为每谈必及的话题。本文主要对德媒体近来关于中国与印度比较的报道进行梳理综合,希望能为国内跟踪德对华投资的发展趋势及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些许参考。

一、中国更具吸引力

在过去的5到8年里,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在华投资设厂,德国的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纷纷涌入中国,中国似乎已成为德国企业降低成本、提高销售的唯一希望。其间印度则在全力以赴发展服务业,经营业务流程外包(BPO)和软件开发业务。在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后,印政府才逐步采取措施鼓励生产性企业。在投资环境上,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均优于印度。2005年中国GDP为22257亿美元,增长率为9.9%;印度GDP是7750亿美元,增幅为7.5%。在购买力方面,2004年中国的人均购买力达1279美元;印度则仅为602美元。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消费能力,中国比印度都更具优势。2005年中国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600多亿美元,印度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仅为67亿欧元,约为中国的九分之一。

中国与印度经济指标对比

货币单位:美元

经济指标
时间
中国
印度

国内生产总值
2005年
22257亿
7750亿

人均收入
2005年
890
460

人均购买力
2004年
1279
602

机床市场价值
2005年
70亿
6亿

零售总额
2005年
7080亿
3510亿

轿车销量
2005年
290万辆
110万辆

资料来源:EAC-Euro Asia Consulting PartG,Muenchen & Shanghai & Mum

德经济界将印度在投资环境上与中国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的改革开放比印度早

中国的改革开放比印度早10年,思想比印度更加解放。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保守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开放。印度存在中央和地方政令不能统一、劳工法过严、罢工多、法律条文过繁、某些企业信用差等投资障碍。

(二)中国政局长期稳定

中国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局长期保持稳定。而印度政府更迭频繁,对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印度贫富差距大

印度的土地问题、种姓制度和教派之间的冲突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贫富悬殊现象比中国严重。印度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达3亿人。

(四)中国地理位置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在亚洲各地区经济中,东亚经济发展最快。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中国开展同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印度虽执行“向东看”的政策,其地理位置离东亚有些偏远,对印度开展同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太有利。

二、印度后劲十足

印度赶超中国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印度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吸引外资,如将进口关税从1991年的300%减少至现在的15%,取消进口限制,几乎所有行业均向外国投资企业开放等。印度政府还借鉴了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经验,近年来建立了12个经济特区,并准备再设立50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里,投资商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对于出口型企业,可10年免税,同时可以零关税进口企业所需物资。司法部门可将特区视作“国外”来对待。自2005年以来,由于严格落实各种改革措施,印度出现了“投资繁荣”景象。通常印度每年获得的国外直接投资约40亿至60亿美元,而2005年下半年签约的投资金额就达到190亿美元,2005年德国在印度的直接投资比2004年翻了一番。德经济界认为印度投资的“软环境”要优于中国,主要包括:

(一)印度的金融系统运行比较健全

印度的金融机构主要掌握在私人手中,放贷遵循市场规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10.8%。印度的股票市场比较成熟,成为印度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

(二)印度的私人资本运作经验丰富

印度独立后,过去就存在的私营财团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财团。在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后,一大批从事信息技术产业、制药工业、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水泥建筑业和旅馆旅游业的私营企业或私人财团迅速发展壮大,并很快进入全球化经营。印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

(三)印度的国际型技术人才多于中国

由于印度英语普及,高等教育机构使用的教学语言为英语,高校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获得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学教育比较重视创新教育,学生创新能力较强。某些大学和专业学院已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印度每年毕业的工程师数量是中国的两倍,达60万人。

(四)印度的法律体系较健全

印度独立后,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公众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印度实行的是盎格鲁法系,其司法结构基本上是英国式的,这对西方投资者来说更为熟悉。
三、印度将成为德国企业的新兴投资地

在德投资商眼里,中国和印度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中国作为生产性基地拥有巨大吸引力,德国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部门,中国依然是首选;印度则被德经济界视为“吸引力正在上升的投资目的地”。但印度的总体投资水平还无法与中国相比,外资快速增长还需要时间。

(一)印度市场潜力巨大

印度有11亿人口,近两年经济增速逾7%,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12位,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德经济界把印度作为新兴的投资地已毋庸置疑。虽然目前中国“投资理想地”的地位还无法撼动,但德国企业会关注印度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赴印度投资的趋势正在逐步加强。

(二)德政府推波助澜

今年4月,印度总理辛格率庞大经贸代表团访问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德、印两国政府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能源和科技领域的合作,筹备成立“德印能源论坛”和“德印科研技术中心”,德掀起“印度热”。在德政府推波助澜之下,德经济界赴印度投资的热情逐渐高涨。

(三)德企业在印度投资升温

目前德国在印度的合资企业约600家,是印度的第二大投资伙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德经济界称已向印度投资15亿欧元。德复兴信贷银行(KfW)随后宣布,今后3年将在印度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投资25亿至30亿欧元,该行正在印度孟买筹建代表处。宝马汽车公司也正式向外界透露,在印度南部投资2.1亿美元建立汽车组装厂。印度政府今年6月批准了大众公司在北部旁遮普邦投资3.3亿美元,兴建汽车生产厂,预计建成后年产汽车10万辆。德汽车零配件供应巨头博世公司也于最近宣布,两年内将在印度的投资增加4.09亿美元,开发和生产柴油发动机。该公司计划至2010年将在印度的柴油发动机年产量增加到60万台,目前在印度的员工已达1.5万人。此外,德国重要的建筑材料生产商-海德堡水泥厂已于今年3月进入印度市场,在孟买成立了合资企业,年产水泥75万吨。

四、印度对中国的影响

虽然德国经济界目前将越来越多的关注投向印度,但印度自身发展存在的贫富差距大、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使德企业对在印度投资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德经济界普遍认为,与中国相比,印度总体发展水平至少落后10年。目前,德印双边贸易额仅为德中贸易额的20%,德对印度的实际投资金额仅为在华投资的12%,因此在短期内中国仍将是德国经济界投资的首选地。

(一)德经济界更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

前不久,德欧亚咨询公司对德部分企业进行了一次中印投资环境的对比调查,在企业决定投资地点的六项关键要素的评比中,中国的优势非常明显,平均分数远远高于印度(参见下表),仅在运输成本上,中国的得分稍逊于印度。

德经济界对比中印投资要素

投资要素
中国
印度

人工成本
1
4

企业税
8
12

关税
4
5

优惠政策
1
2

能源成本
2
8

运输成本
7
6

资料来源:EAC-Euro Asia Consulting PartG,Muenchen & Shanghai & Mum

注:1等于投资环境优良,12等于投资环境恶劣。

(二)印度制造业将对我构成威胁

值得关注的是,以往德资主要进入的是印度的信息技术、电信或业务外包行业,现在德企业纷纷进入印度的水泥、钢铁、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可以预见,印度以往相对薄弱的制造业由于外资的进入将对我制造业构成威胁。随着印度政府加大改善投资环境,德国企业对印度的投资步伐将加快,德对华投资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投资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三)中印是竞争性伙伴关系

目前德经济界“印度热”的人为炒作因素较重。德经济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国和印度是“竞争性伙伴关系”,呼吁德企业同时在中国和印度投资。德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西门子公司前任董事长冯必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就德国企业而言,去中国和印度投资不应是非此即彼,而应是两者兼而有之。

‘肆’ 印度经济情况如何为什么

印度这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就在悬崖边上。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
明确的说由于严重的高估了印度市场的消费能力,绝大多数去印度投资的中国人都是血本无归的。
第一、印度这个国家整体上很穷,消费能力极低。事实上印度人在衣食住行医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平大体上都低于中国1990年水平。举个栗子:印度不仅人均粮食消费很低,而且在主要吃素的情况下,豆类(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消费也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在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其它的消费能力就非常贫弱了。这就导致了印度的饥饿指数在世界上都属于倒数的水平,甚至不如很多非洲的极端贫困国家。讲到贫困,就不可避免的要讲到PPP(购买力平价)的问题。PPP是一个极端不靠谱的指标,比如说印度每年的消费的粮食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强,但是印度的粮食PPP居然比中国高。而且中国的肉类消费PPP比粮食消费居然多一倍,而美国只多了10%。目前我国很多学者都在谣传“中国8亿人脱贫”,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8亿人贫困这件事情。联合国的1.9美元/天的极端贫困标准就是PPP,指的是:一个人一天的收入买的食物足够保证他能吃饱。换句话说,只要他能吃饱,这个收入就相当于1.9美元的PPP,而不是说他真的每天收入1.9美元。中国什么年代有8亿人吃不饱饭的时候?说实话,中国在最贫困的年代,“温饱”标准都高于1.9美元的PPP。目前在印度有2亿人低于吃饱饭这条线,8亿人直接靠政府救济粮维生。已然超过中国建国以来的最穷水平。
第二、印度不仅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甚至连“之一”都算不上。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数据来源主要援引各国官方数据),在过去的20年里,只有2015年和2016年两年印度的增长率高于中国。更可笑的是,莫迪政府通过连续多次修改统计方法,导致前几届政府任内的经济总量和增长率被调低(增长基础低了,增长率就显得高)。实际上在莫迪上台以前,印度还是有几年的增长率是高于中国的,但经过修改统计方法后,莫迪前任的经济成就被抹掉了。
此外印度的增长率统计明显的存在问题,越南的经济情况是很明显远强于印度的,但越南的增长率却常年低于印度。此外,最近二十年经济总量(现价美元)增长倍数而言,印度尼西亚竟然都比印度要高,而印尼的增长率大约只有5%左右。这里有人就会说为什么不用不变价GDP来衡量?这是因为不变价GDP的增长倍数和增长率的算术总合在统计学上是等价的,不应该拿来相互证明。印度的统计口径至少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平价指数(官方用于统计GDP时使用的通货膨胀率)显着的低于物价指数。在统计的时候故意低估通货膨胀,自然而然的就会高估实际增长率。但实际上经济总量却没有明显的增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的人均GDP排名世界倒数,而且排名还连年下降的原因——印度经济根本没有发生过高速增长,它的实际增长比同档次的发展中国家要慢。
第三,对印度来说最致命的一点:印度的人口结构不允许他们的增长速度那么慢。印度实际上已经走进人口老龄化的前夜,增长率,出生率都已经断崖式下降。按照国内的经验,大约10到15年后,印度就要和中国一样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确保现有的年轻人充分就业,同时确保国家尽快积累足够的财富应对老龄化,印度现在必须保持极高的经济增长。中国在90年代中期的人口状况和现代的印度基本一致,而且人口总量还要少一些。但那个时候我们的经济就必须“保八”了,因为那个时候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低于8%,整个国家是支撑不到现在的。依此类推,印度目前如果不能连续的以1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二十年,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这个国家哪怕严重注水的增长率都达不到10%。

‘伍’ 印度每年贸易逆差,为什么还这么有钱满世界买买买

贸易逆差让印度很烦躁

据印度商务部7月13日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6月进口较去年同期增长21.3%,至443亿美元,出口增长17.6%,至277亿美元,贸易逆差同比增长28%,达到166亿美元,创5年来最高。

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在2017年印度 GDP总量为26074.09亿美元,实际GDP同比增长6.5%,已经超越法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它还是有一点钱可以挥霍的。

所以印度直接购买武器不仅可以节省研发费用,还可以吸收多国经验,为自家军工发展积攒经验,也为以后摆脱他国武器自力更生做准备。

‘陆’ 印度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4万亿美元做基建,基建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基建所表示的就是基本建设,主要指的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了发展生产全面进行的一个巩固资产的扩大再生产。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增加固定资产进行的建筑购置和安装工作的总成,就比如说公路铁路桥梁和各类工业以及民用建筑等等这些方面。


所以对于印度在未来五年的规划,做基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国家的经济收益。其实对于印度来说,本身他们就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但是同样也被称之为战斗民族,所以能够做好这些基建设施,那么对于今后他们国家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多的好处。

‘柒’ 为什么印度不能像中国那样更大投资基础设施

印度之所以不能像中国那样更大的投资基础设施,就是因为印度对于基础设施不能够尽心的去投资,而且印度在领域的发展是不同的,印度还是多党执政,他们不同的政党拥有不同的目标,这就使得他们的分歧非常的大。

印度最近几年已经加大基础设施开发与建设,虽然过程比较的漫长,但就目前来说,也是在一点点的发展。

印度也加大了引进外商的投资,可以说印度现在已经在港口和机场,逐渐的增加了贸易进出口比例,这也使得印度的发展越来越好,在基础设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捌’ 印度为何不能像中国一样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

国家的动荡不安,原材料的不足导致印度是无法像中国一样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虽然近几年的印度经济有了提高,但是综合各种印度来说还是很落后的,特别是在工业方面完全无法前进;为何印度不能像中国一般投资?因为它输在基础上面。国家本来就比较动荡,加上连基本的生活无法保障,怎么能拿出一定的资金投资设施。

居民不满意政府的行为,动荡的生活导致印度经济无法发展,自然没有基本资金去投资基础设施。

‘玖’ 印度经济增长为什么那么快印度会在将来发展成发达国家吗

印度经济增长为什么那么快?印度会在将来发展成发达国家吗?

3.会的。经济的高速增长让印度政府非常自信。印度的莫迪总理甚至定下了印度何时成为发达国家的时间表,他说,“我们一定要在未来25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把印度变成发达国家。”然而,国际机构要冷静得多。这一结果公布后,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已经降低了他们今年印度的经济增长预测。高盛指出,印度4-6月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减弱。2022年印度经济的增长可能从之前的7.6%下调至7%。摩根士丹利分析,投资和净出口对印度经济增长的拖累超出预期。

阅读全文

与印度投资总量是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保障中国电信股票发行 浏览:772
中国在哪里有学跑酷 浏览:235
越南同化是什么意思 浏览:616
美国伊朗战争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浏览:119
印度产的车多少钱 浏览:272
伊朗超级联赛是什么 浏览:540
中国的核弹有多少 浏览:611
印度舞蹈一般学什么 浏览:586
红毛丹在中国哪里有的种 浏览:233
越南有什么走私到中国 浏览:703
印度牛蹄哪里好吃 浏览:163
广州到英国坐船多久 浏览:67
印度非布司它怎么吃 浏览:753
英国电梯怎么读 浏览:954
越南新冠死亡病例人数多少 浏览:226
越南结婚证明丢失怎么补办 浏览:24
中国的化学系哪个大学最好 浏览:675
红星照耀中国书多少钱一本 浏览:774
为什么美国老打伊朗 浏览:20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怎么样 浏览: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