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比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情况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国际扫描)
□赵建军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人口大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瞩目。印度学术界爱把中国作为重要参照对象来研究印度经济,我国学术界对中印综合国力比较也情有独钟。本文不仅对比两国经济状况,还把两国纳入全球坐标中衡量,着重比较两国国际竞争力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基础设施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我们选择一些指标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两国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人均用电量,1997 年中国为714 KWH牗千瓦小时牍,印度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国电力生产占世界比重为8.2%,印度只占3.47%。电力系统的损耗在1997 年中国8%,印度却高达18%。中国在1998 年拥有电话主线70条,印度只有22条,1997 年中国电话装机等待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状况极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与机场设施陈旧,交通运输极端落后,能源严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础设施的滞后影响了外国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领先的优势十分明显。资本资源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储蓄与投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中国在1997-1999 年期间国内总储蓄GDP的比例为42.5%,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别是20.3%、23.9%。中国在1990-1999 年期间国内总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占GDP的比例是22.9%,印度为33.7%,1995 年中国资本市场占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为0.71%,而1998 年中国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仅为1.73%,印度占1.74%,1998 年中国升至9.4%,印度为2.5%,1998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38.9%、投资率为37.4%,印度分别为22.4%、22.7%。可见,无论是国内储蓄率或投资率,还是在世界资本资源中的地位,中国比印度高得多,这也是造成中印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资本市场历史比中国早,但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也超过了印度。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G NP 牗国民生产总值牍、 GDP牗国内生产总值牍与G NI牗国民总收入牍是考察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首先,看GNP:据世界银行《2000�2001 世界发展报告》数据,中国1999 年 GNP 为9802 亿美元,在参与排序的206个国家与地区中列第7位,人均G NP780 美元,列140 位;按购买力平价牗 PPP牍计算中国的GNP则高达41122 亿美元,列第2位,人均GNP升到3291 美元,列128 位;1999 年印度 GNP 为4422 亿美元,列11位,人均 GNP450 美元,列163 位;按 PPP 计算印度GNP为21441 亿美元,列第4位,人均G NP2149 美元,列153 位。再看 GDP :2000 年中国GDP总量为1.08 万亿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达4794.04 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计算GDP,2000 年中国GDP为49660 亿美元,印度为24320 亿美元。2001 年中国人均G DP 牗 PPP牍为4329 美元,印度为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10.3%,印度为6%。经济总量比较我国领先,两国人均GNP、 GNI 都偏低,中国依然占有优势。产业结构通过比较两国的产业结构构成,可发现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1970 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38%与28%,印度则分别为45%、22%和33%,这一期间印度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比重太小,第三产业比重两国接近。1998 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分别是18.4%、48.7%、32.9%,印度各占29.3%、24.7%、45.9%,而世界产业构成为5%、34%、61%,我国第一、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太小,印度第一产业比例太大,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重比我国大,但比世界水平低,两国产业结构都存在不合理之处,都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各产业发展速度看我国要快于印度,我国农业与工业总产值的规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对外开放度印度在90年代以前由于对外国投资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很小,1992 年以来印度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积极鼓励外国投资,不断放宽对外国投资者限制,外国投资发展很快,外国直接投资从1990 —1991 年度的0.91 亿美元上升到1999-2000 年度的51.91 亿美元,2001 —2002 年度更高达59.25 亿美元,证券投资从1990-1991 年度的0.06 亿美元增至1993-1994 年度35.67 亿美元,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1998 —1999 年度为负0.61 亿美元,但2001 —2002 年度回升到40.9 亿美元,证券投资流入规模在大部分年度大于直接投资。就外贸、外资发展比较而言,无论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我国占有绝对优势,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据《经济学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标,1993 —1997 年期间年均变化率印度仅为2%,我国为7%,中国对外开放度远胜于印度,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竞争力牗一牍 IMD 国际竞争力中印排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是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权威机构,每年根据国内经济状况、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等方面指标体系对参评国家竞争力进行评价,推出《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在IMD竞争力排名中处中游,但与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在1995 —1998 年期间名次不断上升,1999 —2001 年间有所下降,2002 年又上升了两位,印度排名居下游,以两年为周期上下摇摆,在38-42 之间徘徊。IMD竞争力排名说明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比印度强。两国都需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牗二牍 WEF 全球竞争力中印比较根据美国竞争力委员会1999 年对56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成果,也揭示了我国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在创新因子指标排在45,印度为37,其中上游创新能力牗由研究开发投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素质、科研机构的质量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决定牍我国与印度几乎平起平坐,我国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创新能力牗申请专利的数衡量牍我国比印度要弱,下游创新因子排名我国为48、印度37。我国上游创新能力与下游创新能力脱节,说明我国创新成果商业运作不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通道不畅。中国经济的微观竞争力落后于宏观竞争力,微观竞争力与印度相比也落下风。除1998 年外印度历年名次好过中国,但到2002 年两国差距在缩小,中国只比印度低一位。当前竞争力指标是建立在微观竞争力指标基础上,旨在区分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通过衡量人均GDP水平来考察当前经济成就。中国当前竞争力与印度相比落后了很多,2000 年低11位,2001 年也相差7位。2001 年公司运作与战略排名中国列39位、印度居43位,商业环境质量比较中国排在47位、印度名次是34,在商业环境质量方面我国处于劣势。这反映了我国企业运行的商业环境有待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偏低,企业运营方式与发展战略不够成熟。2002 年我国商业运作环境有所改观,上升到38。国民财富的增长,归根结底依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才能实现人均GDP的快速增长。牗三牍 GITRR 信息技术中印竞争力在网络就绪、网络应用构成与可行因素构成这3项指标排名印度都领先于我国。网络就绪指标中国64、印度54。网络应用构成指标我国到70位、印度60。可行因素构成排名中国第56位、印度49位。在次级指标方面,我国只在信息基础设施、商业与经济环境、ICT机会与社会投入3个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件、软件与支持、网络接入、网络政策、网络社会、网络学习、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方面排名都落后于印度,特别是硬件、软件与支持、ICT政策、网络学习方面名次悬殊很大,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与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软件业印度遥遥领先于我国,印度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大国,2000 年软件出口额达80亿美元。近几年信息技术产业托起了印度牛市,预计2008 年印度软件业产值870亿美元,出口达500亿美元,软件业成为了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国软件出口还微不足道。中国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总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印度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两国经济结构都须进一步调整,都须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的竞争力我国整体占优,但经济创造力竞争力我国不及印度,微观竞争力印度强于中国,信息技术竞争力印度优势明显,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比印度大。(摘自《中国国情国力》)
㈡ 中国人月薪5000元的,到印度能过什么生活
首先我们得知道,两种货币的兑换汇率:5000人民币约合5万印度卢比。再看看印度几个普通行业的工资,就能知道月薪五万卢比的收入,在印度处于什么水平。我们以印度首都新德里为例,这里的苦力、司机一类工作的工资约在6-8千卢比左右(约合550-750人民币);一般文职白领工资约在2-3万卢比之间(约合1900-3000人民币);新德里的普通警员收入也就2万卢比左右,但军人收入较高。那月薪5万卢比,也就相当是一个高级工程师的收入。
最后说房子,想要生活的话肯定想买个房子,不过近几年印度房价上涨的厉害,一二线城市和咱们的房价差不了太多。不过在印度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很低,很多人选择自建,月薪5万卢比的话,存个十年,建一套上图这样的房子还是能实现的。
总结一下,月薪五千的中国人,到了印度生活肯定是毫无压力的,而且生活水平比75%的人高(印度贫富差距大),此外,月薪五千人民币,在印度不仅生活无忧存钱十多年还可以自建一套房子。五千人民币能过这样的生活,我估计说出来都没几个人能相信。
㈢ 如果你在中国月薪五千,在印度能过什么生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有旅游的爱好。印度物价很低,也因此成为了想出国旅游但经费不足的小伙伴的绝佳选择。于是,很多人疑惑,月薪五千印度能过怎样的生活?
那么,关于月薪五千在印度的生活,你大概能想象到了吗?小编觉得,虽然印度有些东西很贵,但是生活用品和食物都很便宜,算是相抵消了,但月薪五千在印度肯定是可以活得很好的。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哦,也给小编点个赞加个关注吧,谢谢大家啦~
㈣ 为什么印度经济那么不发达,还总想成为超级大国
我个人对综合国力的定义是:
国家财政通过国家采购能够买到的,能够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水平和政治影响力的东西。
其它的定义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有效区分国家的实力和潜力的问题。
一个国家,人民再有钱,也必须被国家收成税由国家花出去,才能变成国力。企业的产品再好,也要国家买回来由国家使用才能变成国力。科技人员水平再高,也必须由国家雇佣并为国家服务才能变成国力。否则这些东西都只是国家的潜力而不是国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实际上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支出水平和有效性。
接下来我以印度为例说一下财政对国力的决定性影响:
1、印度的财政收入。中国的GDP大约是印度的5倍,但中国的财政收入大约是印度的8~11.5倍(依据不同的统计口径)。所以印度这个国家大约有一半的GDP是不能转化为国力的。中印之间的国力差距是大于GDP差距的。
需要指出的是,槐迹一个国家有四个主要的税种:关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以增值税为主的国家,而且印度所有四大税种的税率都高于中国。印度财政的直接问题在于大量的GDP收不上税,只能躺在统计数据上。这也是我们经常说印度的GDP很虚的原因。
2、印度的财政支出。中印两国的财政支出其实是和GDP的比例相差不多的。财政收支之间的差距主要就靠债务弥补。所以这个国家是靠大量借债,勉强撑起一个和中国竞争的面子。但是印度的国债又存在两个严重的问题:外汇国债占比很高;国债利率很高。虽然印度国债占比还不算非常高(与美国、日本相比),但是政府债务的负担非常大,债务没有扩张的潜力。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国债一路上涨,光国债利息每年就要消耗上千亿美元的外汇。因此,印度的财政开支首先是不可持续,其次是严重透支了财政潜力。目前印度政府要维持这个面子都已经很难了,最近几年已经开始逐步出售国有资产了维持财政。
3、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印度的财政支出有两个巨大的弱点:
重要设备、装备依赖进口。我们经常说独立自主,但是很多人对独立自主的认识停留在被国际封锁怎么办上。然而像印度这种不能做到独立自主的国家,重要资产依赖进口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采购不能使用税收上来的本币,只能消耗外汇。也就是说印度的财政收入对相当大一部分的国力建设不起作用。而工业不能独立自主的国家,换汇能力又极为薄弱,需要依赖从国外借债来取得外汇。于是造成国力建设被外债不断的吸血。
财政支出绝大部分用来维持自身的运转,不能用来进行投资,进而生成国力。以军费为例,印度的军费中人员开支居然相当于中国的65%左右(人均则相差无几,想想看印度顷樱军人吃的穿的住的是啥条件,怎么花掉的钱?)。装备采购费用只有五分之一,训练费用只有十五分之一。所以他们的军费大部分被吃掉了,没有转化为军事实力。印度的航天算是亮点,经常吹嘘去月球只花了几千万,去火星只花了几千万,然而事实上印度航天经费一年好几十亿美元,大部分都没用到正经事上。
财政能雀明丛力最终体现在国力上的结果是:莫迪任内七年,印度重要武器采购项目,买了36架阵风战斗机,还没全部交付;重要航天科学项目,月船二号,还失败了;重要基础建设项目,铁路和高速公路都只完成了几百公里。同一时间它的北方邻国,采购了十倍以上的三代半和四代战斗机;修建了一百倍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进行了月球背面着陆,月球采样返回,火星着陆巡视,空间站,全球定位系统,量子卫星,暗物质卫星。
作为对比,印度的GDP比英国高,但是国力却显着的比英国弱。这是因为:
英国的财政收入是印度的1.5倍;英国的国债虽然比印度高,但是它的国际信用也比印度高,国债利率低,而且英镑本身是国际货币,可以比较容易的发型本币国债,所以举债能力更强;英国收入更高,国债信用也更高,造成财政开支能力更强;英国的科研能力更强,虽然工业生产能力不行,但是关键设备和装备还是有自产能力的,英国的国际采购环境也比印度强,所以英国财政开支的效率远高于印度。
总的来讲,英国虽然账面上的GDP不高,但是真实的国力达到印度的两三倍毫无问题。
㈤ 普通印度人眼里的中国什么样
虽然印度与中国是邻国,但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并不充分。那么,普通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呢?为此,我采访了一些在高校学习的印度留学生。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到惊讶,因为印度人对中国兄基的误解似乎很深。
首先,行尘瞎大多数普通印度人生活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中,很少有机会出国,因此他们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在谈到中国的食物时,很多印度人只会想到面条。然而,实际上,中国人的饮食非常多样化,包括米饭、蔬菜、大豆、玉米等多种农作物。
其次,许多印度人错误地认为中国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实际上,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但中国还有壮语等其他多种民族语言。
第三,一些印度人错误地认为所有中国人信仰佛教。实际上,中国信仰佛教的人只占少数,中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大多数人是不信教的。
第四,有印度人错误地认为中国的经济依赖于印度,中国出口的所有产品都销往印度。实际上,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每年只占贸易总额的3%,印度并非中国的主要业务合作伙伴。
第五,一些印度人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低廉但质量不佳。实际上,中国制造的产品中高端产品占比较大,价格低廉的产品往往质量较差。
最后,有些印度人错误地认为中国像印度一样贫穷。实际上,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近五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印度。
通过与印度留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印度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了解甚少,误解很深。档空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领域应该互相了解,增强两国人民对彼此的认识。
㈥ 看到一个报道:印度的人均GDP是中国的4分之1,而人均工资是中国的3倍。这句话难道不矛盾吗
这个我懂。我在印度做过一年的研究。简单地说就是这样的,印度有工作的人,包括一般的工厂的工人,工资比较高,但是至少有40%的人没有工作,许多女性不工作。所以数字是说拿工资的人比拿工资的人。
而中国的工资常常只是收入的一部分,有许多奖金和津贴没算进去,而印度的一般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学校的老师等等一分钱的额外收入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