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吃玛莎拉
玛莎拉粉是印度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口味,和我们中国人大多数喜欢麻辣一个道理,玛莎拉粉是一种调料。
网络上盛传这么一种说法——印度食物皆糊糊。
印度人的确做什么菜都要磨成糊糊状,不是黄糊糊就是烂糊糊,不是稠糊糊就是辣糊糊。而且,在印度,无论是高档餐厅里的丰盛佳肴,还是街头平民百姓的简单小吃,都有这个特点。
印度人的糊糊食物。摄影/petrrgoskov,来源/图虫创意
之所以如此,其实是因为印度人太爱吃香料了,而糊状是最易于把香料均匀、全面、彻底地与各种菜融合起来的形式。
甚至可以说,只要是印度菜就一定离不开香料,没有香料就不是正统的印度菜。而在香料中,混合香料玛莎拉 (Garam Masala) 是绝对的主角,可以说,它堪称印度 美食 的灵魂,
卷饼蘸糊糊。来源/网络
无玛莎拉不欢的印度人
印度完全是一个香料的国度。
香料在印度拥有漫长古老的 历史 ,它们被应用到香薰、精油、茶饮等各个方面。目前,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香料产地,全球70%的香料来自印度。一般印首派慎度家庭常用的香料大概多达30—40种,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家乡口味、当地物产以及个人喜好自行搭配。
印度每个母亲都会有自己独特配置的香料配方,当小孩长大离家后,都会留着妈妈印度菜香料的味道,回到家后,会要求尝尝妈妈煮的家常印度菜。“妈妈的味道,就是香料的味道。”
在印度家庭,新媳妇嫁进家门的第一天,婆婆通常会让媳妇准备一道名为“Semolina halva”的简单甜点来测试媳妇的厨艺,这道甜点,也需要加入豆蔻等香料。
印度当地集市上的传统香料和干果。摄影/Curioso Photography,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因此,印度菜与香料的结合,令印度的饮食文化与家庭文化紧紧连结而密不可分。而玛莎拉,就是印度香料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
所谓玛莎拉,如果直接从字面上翻译,指的是温热的香辛料,包含肉桂、肉豆蔻、黑胡椒、小豆蔻及姜,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十三香。每个厨师都有其独门配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大致做法为各种香料经烘烤、冷却后,再磨成粉,尝起来口味相当的“冲”,有一种香辛料的刺鼻感。烹调食物时,洒上一点玛莎拉,就能够大幅提升食物的香气和口感。
大家在 美食 视频中看到的印度街头小吃摊,甭管人家的制作环境、制作方法有多么不卫生,只要洒上玛莎拉,就能够盖住其它食材的味道,把一道看起来下不去口的小吃,变成味道很香的人间美味。当然,这只是印度人心目中的人间美味,中国人基本上是难以接受的。也正因为玛莎拉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所以它堪称是印度小吃贩子手中必备的“法宝神器”。
玛莎拉咖喱虾。来源/网络
玛莎拉在印度的泛滥,已经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三餐离不开玛莎拉只是常规操作。印度人吃冰棍要加玛莎拉,烤红薯要加玛莎拉,吃芝士要加玛莎拉,甚至在吃水果的时候,都会撒点玛莎拉。有些中国人去印度 旅游 ,在街头买水果时,小贩们不但会帮你把水果削皮切块,还会贴心的在水果上撒上自己调配的玛莎拉。
印度街头小吃。摄影/小鱼,来源/图虫创意羡乱
不仅仅是吃,喝的东西也逃不开。者敬喝白开水加玛莎拉只是入门,印度人喝鲜榨水果汁会加玛莎拉,喝椰子汁会加玛莎拉,喝可口可乐会加玛莎拉,喝咖啡会加玛莎拉,喝奶茶还是会加玛莎拉。
在印度的街角、火车站等人口稠密处,你经常会看见玛莎拉茶茶店。想想玛莎拉茶那个味道,该有多么的酸爽!
印度玛莎拉香料茶。摄影/Alexander,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也就是说,印度人无论吃喝,都要加玛莎拉。有人说印度人爱玛莎拉,就像四川人爱辣椒一样。其实,这两者不能类比,四川人再爱吃辣椒,会往咖啡里放辣椒吗?
所以说,玛莎拉是印度 美食 的灵魂。
印度人为什么喜欢玛莎拉
印度人不是一开始就对玛莎拉情有独钟的。
事实上,印度现在的饮食习惯并非土生土长。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前,古印度人吃什么菜,目前已不可考,但当雅利安人从波斯 (伊朗) 进入印度大陆后,也一起把中东饮食习惯带到印度。在没有冰箱的上古时期,中东地区的人为了保存食物,就在食物上放辛香料以延缓变质期。因此,印度饮食也就跟着雅利安人一起改变了口味,各种辛香料混杂于食物中。直到现在,很多印度家庭也买不起电冰箱,玛莎拉还能继续发挥它保存食物的特殊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菜现在经常用的辣椒,是16世纪才由葡萄牙人从美洲带到印度以及亚洲的。
西方殖民者从新大陆带来的香料不止辣椒,外来的多种多样香料加上本土香料,让印度人发现,在食物上只添加一种香料,口味太单一,为什么不把多种香料混合起来呢?果然,混合香料,也就是玛莎拉真的产生出了特殊香味。玛莎拉常用香料超过五种,有时甚至达十种或更多。辣椒、黑芥末籽、孜然、姜黄、葫芦巴、姜、大蒜、小豆蔻、丁香、香菜、肉桂等香料,就能组合出不同风味。在印度,有很多卖玛莎拉的店铺门口通常都会有一块木板,上面写着玛莎拉的配方,少的几十种,多达几百种。
玛莎拉的美味在印度快速传播开来后,成为印度人的“国粹”。现在,每个印度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祖传玛莎拉,而且传媳不传女。由于每个女人在嫁人后都会成为儿媳妇,所以每一个印度女人都是一位香料调配大师。
出嫁的印度女性。来源/电影《摔跤吧!爸爸》截图
印度人喜欢吃玛莎拉,还有现实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湖南人喜欢吃辣椒,跟当地气候温热潮湿有关系,人们需要吃一切祛除“湿气”的食物。印度气候比湖南更加湿热,印度半岛地处热带和北半球亚热带,印度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高湿,温度最高可超过50度,最低也有十几二十度,使得印度人常年体表温度很高,高温就要多喝水,身体内“湿气”就很重。
玛莎拉里面含有多种辛辣香料,比如辣椒和胡椒。把玛莎拉加在食物和饮水里,一方面可以促进食欲,一方面也可以“解热散气”。
印度没有单一语言,方圆十公里的区域能听到十种不同的语言及方言。同样的,印度菜也有非常多的变化。然而,由于气候同样湿热的原因,印度菜即使非常多元,也都离不开玛莎拉。
印度街头小吃。摄影/小鱼,来源/图虫创意
由于有了玛莎拉这个万能调味品,印度人的家里没有酱油、辣酱、味精这些调料。
事实上,玛莎拉不仅只是印度人的国民 美食 ,它在巴基斯坦及孟加拉都很流行,甚至会出现在中东料理中。
食用玛莎拉时,最重要的不是追求所谓的道地口味,而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香料,调配出自己喜欢的味道,才能轻松地享用 美食 。
玛莎拉不等同于咖喱
很多人误以为玛莎拉就是咖喱,甚至称呼玛莎拉为“印度咖喱”,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咖哩源于泰米尔语kari,英国殖民时期被英语吸收,成为一个英语词汇,并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它是一种煮熟的蔬菜、肉或海鲜,加上香料和盐。咖喱主要有两种类型——素食咖喱和非素食咖喱。素食咖喱由蔬菜和蘑菇、扁豆、煎饼等制成的咖喱组成,而非素食咖喱则由肉、鸡、鱼等制成的咖喱组成。一般说来,咖喱是油炸食品,烹调时需要大量的油,不过也有不需要经过油炸的咖喱。
在亚太地区,咖喱已成为主流的菜肴之一。到了日本,咖喱经过本土化改造成为日式咖喱,发明出了咖喱块。在泰国,咖喱里面加入了很多草本植物,让咖喱变成绿、黄等颜色。泰国的咖喱也不像印度那样偏糊状,而是直接浇在饭菜上,类似咖喱酱模样的配料。
印度咖喱和米饭菜肴。摄影/Joshua Resnick,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与咖喱不同,玛莎拉一词源于乌尔都语,是一种红色的香料混合物,用来给菜肴添加更多的味道。咖喱可以辣,也可以不辣,怎么调配完全根据个人的口味,而玛莎拉无一例外都有些辣。根据辣的程度,玛莎拉又可以分为重口味和淡口味两种,黄色、红色属于重口味,绿色、白色属于淡口味。其中重口味的玛莎拉,如果不是印度人,会难以下咽。因为它有那么一丝丝的臭味,它进入嘴里的时候,会让你感觉到咸臭咸臭,令人心理不适。对中国人来说,玛莎拉做的菜口味太偏重,因为里面含有姜黄粉,看起来黄黄的,汁又很粘稠,不是很容易让人接受。
可以说,为了增加咖喱的味道,可以在咖喱中加入玛莎拉,咖喱加了玛莎拉就变得辛辣了。但是反过来,你不会看见有人往玛莎拉里加咖喱。
如果中国人想尝一尝印度这个 美食 灵魂,不必去印度,自己就可以网购做好的玛莎拉。通常,你会有三种选择,第一种,当然是自己买各种单一香料回来组合,例如姜蒜、丁香、香菜籽、茴香等,煮一道菜大概会用到十种左右的香料;第二种就是买混合好的玛莎拉粉,顶多再加上油、优格、辣椒等;第三种最省事,就是买全都混合好了的玛莎拉粉,只要再加入肉类就好,但也因为这样购买时要留意辣度。辣度怎么看呢?在包装袋的最下面会有辣椒显示,一根辣椒是微辣,两根辣椒是中辣,三根辣椒就是超辣了!
制作玛莎拉的原料香菜籽。摄影/牛犇,来源/图虫创意
虽然市面上就能买到配好的混合香料玛莎拉,但如果能自己做也是乐趣十足,还能自己调出喜欢的风味。更棒的是,不管是肉类料理还是蔬食,都能一展其风采。它的做法也很简单,我们可以准备1大匙孜然粉、1½小匙香菜籽粉、1½小匙小豆蔻粉、1½小匙黑胡椒粉、1小匙肉桂粉、半匙丁香粉、半匙肉豆蔻粉这些材料,把它们倒入碗中混合均匀,将完成的香料置于密封容器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即可。
不过,印度玛莎拉味道很强,我们在吃饭时,用量不需要太多。而且,玛莎拉和咖哩粉不同,没有使用着色性香料,只要加入少许就可以增添香味。
如果有机会,大家还是亲自去印度尝尝玛莎拉吧!
参考资料:
1、陈爱玲《辛香料风味学:辛料、香料、调味料!图解香气搭配的全方位应用指南。
END
他们除了会做那吃,别的也不会呀,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呀,
2. 印度的美食,为何外形往往都是带有糊状的
原因可能在于气候、饮食结构、宗教和进食方式。
美洲原住民Yurok人的勺子
*.有意思的是,中国不仅是筷子的诞生地,最早的叉子也诞生在中国。勺子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已经诞生,因此有着灿烂文明的古印度,竟然没有用餐具辅助进食的传统,确实很有趣。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印度菜都是糊糊。比如咖喱饺samosa,各种坑窑烤制的肉类,泡菜(没错印度也有泡菜),印度香饭,主食中的各种饼,各种油炸小点心,这些都不是糊糊。
比起糊糊来,印度菜更明显的特征,不应该是各种各样的香料么?至少在印度人自己的眼中,印度是世界饮食多样性最强的国家之一,因为成百上千的香料,有着成千上万种搭配方式。
3. 在印度为啥隔一段时间就喝芦荟汁
在印度隔一段时间就喝芦荟汁原因是:
1、印度人酷爱糊状食品,印度医疗条件差,芦荟拥有极好的药用价值。
2、印度的气候适合芦荟生长芦荟是一种比较好种植的植物,有非常好的耐旱耐热性。
3、先用刀子将厚厚的芦荟皮滑掉,然后将里面的汁液全部刮出来,看到容器逐渐充满了浓稠的芦荟汁液。用力搅拌之后,在里面加上当地特制的各种调料,最后还要加上一种特殊的黏稠液体。其中芦荟汁的口感会更好。在印度大街上随处可见卖芦荟汁的,这可是当地最受欢迎的饮料。
4. 印度人的餐桌上,为何都是糊糊
说起印度,可谓是我们星球上的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一种特殊的而又神秘的色彩。民以食为天,印度菜在当今也颇受到世界各国人的喜爱,尤其印度的咖喱闻名于世界。
在印度,咖喱的做法就是将肉类蔬菜等切碎放在一起熬煮,然后加入咖喱块或者咖喱粉,直至煮到糊状,几乎看不出食材的地步。印度人吃的大都是这样卖相的食物,并且是将这种糊糊浇到米饭上一起食用。方便面也是颇受当地人欢迎,而印度人的做法无疑也是把方便面最后煮成了糊糊的样子。
有人这么说,去印度你要习惯的就是两件事:一是习惯那里的炎热,二就是习惯那里的饮食习惯。就单单从吃糊糊来看,大多数外国人都不能接受。而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卖相不好。可为何印度人偏偏热爱这种卖相不好的糊糊呢?
(一) 历史弥留
追溯历史,古印度可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可追溯至公元前第三千世纪。印度也是香料大国,丝绸之路中印度的多种香料传入中国。咖喱、肉桂、胡椒、八角、料及珍贵的檀香木等产物而吸引腓尼基、罗马、阿拉伯及中国人横渡印度洋、中国及东南亚等海域,上一世纪的英国、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也因为印度香料的魅力而开启了海上香料之路。
中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的船队也都曾登陆印度的科钦岛,带来东方的青花瓷、绸缎、茶叶,以及西方的衬衫、烟草以及宗教信仰。然而回去时,无不是满载这一船船香料。甚至在历史上,还曾引发香料战争。因为在早在800多年前,香料是当时最昂贵的商品,在那时,一颗小小的胡椒一度价值连城,欧洲甚至有一种说法叫做“贵如胡椒”。到了明代万历年间,一升胡椒的价格相当于今天的600元。在欧洲古罗马时期,一个熟练的工人要工作一周,才能买到一磅胡椒。当时的一磅肉蔻,就抵得上半头牛的价格。而阿拉伯人垄断了当时这最昂贵的商品,他们费劲心机营造物以稀为贵的假象,其目地是轻松赚取40倍的利润。
后来威尼斯成为欧洲最强大的海上帝国,他们逐渐控制了阿拉伯商人运到欧洲的香料,因此阿拉伯人威胁要中断香料供应,于是威尼斯就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野蛮、最为堂而皇之的掠夺战争——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也叫做香料战争。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控制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商品——东方的香料。由此可见,喜食香料不仅仅只是印度人,世界各国的人也都曾拜倒在香料的芬芳馥郁之中。而在香料的发源地印度,印度人对香料的热爱可谓深入骨髓。在当今的印度家庭,每家每户在烹饪时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香料,例如姜黄、辣椒粉、孜然、香菜籽等等。这些香料不仅触动了印度人的舌尖,同时还具有许多好功效。然而将这些香料的味道发挥至极致的就是将食材煮至熟烂,再加入各种香料混合炖煮。许多人认为,印度人的口味都偏重,制作食物往往看不到食材原本的样子,他们仿佛吃进去的就是各种香料,然而食物本身只是陪衬品。而把各类食材煮成糊糊,让香料之魂完全融入食材的灵魂,让每一口进食都充满香料的美味。因此印度人的餐桌上,从香料进入他们的生活起,糊糊也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二) 民俗文化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他们的宗教文化非常复杂,每个不同的宗教的都有各自不同的饮食禁忌,许多人都选择吃素。因此印度人可以选择的食材范围较小,而为了追求各种不同的口味,印度的香料就成了主要功臣。印度是一个崇尚神明的国家。像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一些大的教派都有各自信奉的神明。但这不意味着每一个印度人都有宗教信仰,还是有极少数人接受无神论和不可知论。所以生活在这样一个受宗教影响巨大的国家的人们,他们相信食物是上天的恩赐。所以我们总看到印度人吃饭的时候席地而坐,不用刀叉而用右手直接进食。
说到印度的双手使用习惯,也可称为这世上一大奇观。印度人喜欢用手直接捻取食物,不论大人还是小孩,一定是要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送食物、餐具等,也必须用右手。在他们看来,右手是最干净的,而左手是最脏的。所以他们进食时会用干净的右手去触碰食品,这如同时对神灵的敬畏,唯有亲手触摸食物,嗅闻食材的滋味,揉捏食品并且感受它的温度,才能够咀嚼到食品最最真实的甘旨。使用刀叉,阻碍了食物传达出快感。用手更利于菜品与米饭的混合,还能感受温度,以免送入口中烫伤口舌。正是糊状的食物满足了他们在对神明和在触感和味觉的上的追求。通过用手搅拌,将米饭与汤汁混合均匀,并将食物送入口中。
(三) 气候原因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达22度以上。炎热的天造成了大部分的新鲜食物不利于长时间的保存。印度大部分家庭中没有冰箱,所以将新鲜的食材加入大量的香料做成糊糊起到腌制的作用,也更利于放置和储存。另外,印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雨季降水量巨大,而且印度具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主要种植的就是水稻。因为受到日照时间影响,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度种植的大米成熟的速度快,一年能够达到两熟或者三熟,生长周期很快。所以印度大米的又细又长,就是我们所称的籼米。这种米饭煮熟之后没有什么粘性,而且口感干松,没有那么香甜软糯,而是粒粒分明。所以印度人将食物制成粘稠的糊糊状与米饭一同进食大大增加了米饭的香味和口感。同时糊糊也使松散的米饭更容易送入口中。
(四) 生活现状
印度时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大米出口的国家,但是印度大米年产量较低,及时拥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和长时间的日照时间。但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印度雨季短暂,极旱极涝频发,粮 食收成受到影响。而其中十分之一用于出口。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增长率高于中国,而地少人多。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严重影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印度国内仍有超过两亿的人口处于饥饿的状态。印度达哈维贫民窟,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贫民窟。面积仅1,75平方公里,居民人数就达百万。
就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不充足的环境下。将食物做成稀状的糊糊更能节约成本,同时也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胃口。即使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印度人也成品尝到美味的香料食物。
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都体现了民族的文化与智慧,大都“因地制宜”,且具有别样的意味,耐人寻味。我们对此应保持尊重理解的态度,去感受他国的不一样的文化风情与文化韵味。
5. 为什么印度的食物大多都是糊糊
我们经常在视频中看到印度人的食物,不管什么食材,最后都会搞成糊糊状,游宴而且大都会是黄色的糊糊。做出来的食物看起来都是黏黏糊糊的一团,很难看出是什么食材。
我们对此就十分不理解了,我们中国人对食物的制作十分讲究,色香味俱全,这样看起来才有食欲。而印度人的食物都是糊糊状,我们看起来没有什么食欲。印度人为什么要把食物做成糊糊呢?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印度人的饮食是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气候、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
一、地域、气候的因素
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而且位于南亚季风区,属于是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明显分旱、雨两季。
由于印度处于热带气候,特别是夏季,炎热高温,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再好的食物,也不利于能存放,时间长了就非常容易腐烂和变质。如果把这些食物做成糊糊状,里面多放些各种香料,对食物的保存就相对容易一些。
二、嫌档各种调料可以杀菌
印度的食物里总是放很多种调料。特别是咖喱,每餐必备。印度人对咖喱的热爱让人看不懂,他们放咖喱,就像是我们炒菜放盐一样,岛餐必放。他们每天面对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喱,如果没有了咖喱,印度人觉得自己的饭菜就失去了灵魂。
印度人对各种香料的痴迷主要是由印度所处的气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印度大部分国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潮湿高温的气候也是各种香料的生长必备条件。
印度人为了适应这种高温潮湿的环境,就喜欢食用各种香料。这些香料的刺激性辛辣气味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可以去除人体内的湿气,也有利于食物的保存。所以,印度人在制作食物的时候,总是会放入咖喱等大量的辛辣调料,再把食物熬成“糊糊”状,才会开始食用。
除了调料,印度人也特别喜欢洋葱西红柿,也基本上顿顿离不了。洋葱更是受到了印度人的喜爱。洋葱的作用也是用来杀死细菌的。
三、和印度的饮食习惯有关
印度人喜欢吃糊糊的食物,是和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我们知道印神者银度人吃饭不用任何餐具,喜欢用手抓着饭送到嘴里。特别是印度人日常主食为大米,食材做成糊糊后,可以很好和大米掺和在一起,用手抓着也很容易和方便。
而且由于印度盛产各种调味料,是一个香料大国,各种香料那是应有尽有。他们在食物中加入各样的香料,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加入各种香料,并经过长时间的熬煮,才能使食物出香味,才能引起人们的食欲,这样吃起来才更有味道。
另外,据说印度人喜欢用手抓饭,把饭做成糊糊状和加各种调料的习惯,那也是外来的。当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时,就把这种中东人的饮食习惯传入了印度。
中东人就十分喜欢在食物中放大量的香料,当时可能也是为了更好地存放食物,防止细菌和食物变质。而且中东的穆斯林吃饭也喜欢用手抓饭,这些习惯到了印度,结合当地习惯,很快就流行开来。
6.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瞧不起印度美食
大家每次说起印度都会想到两个字“奇葩”,身上无时无刻透漏着神奇且神秘的色彩。印度人喜欢吃咖喱,咖喱就是用蔬菜、肉块等切碎后放在一起煮然后加入咖喱粉或咖喱块,直至煮到糊状的食物。
印度人吃的大都是这样卖相的食物,并且是将这种糊糊浇到米饭上一起食用。为什么印度人喜欢吃这种菜做成糊糊呢?
1.历史弥留 印度在古代是一个倒卖香料的国家,从本国、中国或其他国家进口香料然后再卖给欧洲人获得了大量利润,很早就对香料有一种痴迷。这些香料触动了印度人的舌尖,同时还具有许多好功效。然而将这些香料的味道发挥至极致的就是将食材煮至熟烂,再加入各种香料混合炖煮。许多人认为,印度人的口味都偏重,制作食物往往看不到食材原本的样子,他们仿佛吃进去的就是各种香料,然而食物本身只是陪衬品。而把各类食材煮成糊糊,让香料之魂完全融入食材的灵魂,让每一口进食都充满香料的美味。因此印度人的餐桌上,从香料进入他们的生活起,糊糊也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2. 民俗文化 印度人喜欢用手直接捻取食物,不论大人还是小孩,一定是要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送食物、餐具等,也必须用右手。在他们看来,右手是最干净的,而左手是最脏的。所以他们进食时会用干净的右手去触碰食品,这如同时对神灵的敬畏,唯有亲手触摸食物,嗅闻食材的滋味,揉捏食品并且感受它的温度,才能够咀嚼到食品最最真实的感觉。使用刀叉,阻碍了食物传达出快感。用手更利于菜品与米饭的混合,还能感受温度,以免送入口中烫伤口舌。正是糊状的食物满足了他们在对神明和在触感和味觉的上的追求。
3.气候原因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达22度以上。炎热的天造成了大部分的新鲜食物不利于长时间的保存。印度大部分家庭中没有冰箱,所以将新鲜的食材加入大量的香料做成糊糊起到腌制的作用,也更利于放置和储存。另外,印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雨季降水量巨大,而且印度具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主要种植的就是水稻。因为受到日照时间影响,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度种植的大米成熟的速度快,一年能够达到两熟或者三熟,生长周期很快。所以印度大米的又细又长,就是我们所称的籼米。这种米饭煮熟之后没有什么粘性,而且口感干松,没有那么香甜软糯,而是粒粒分明。所以印度人将食物制成粘稠的糊糊状与米饭一同进食大大增加了米饭的香味和口感。同时糊糊也使松散的米饭更容易送入口中。
4.生活现状 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大米出口的国家,但是印度大米年产量较低,及时拥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和长时间的日照时间。但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印度雨季短暂,极旱极涝频发,粮 食收成受到影响。而其中十分之一用于出口。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增长率高于中国,而地少人多。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严重影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印度国内仍有超过两亿的人口处于饥饿的状态。印度达哈维贫民窟,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贫民窟。面积仅1,75平方公里,居民人数就达百万。就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不充足的环境下。将食物做成稀状的糊糊更能节约成本,同时也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胃口。即使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印度人也成品尝到美味的香料食物。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都体现了民族的文化与智慧,大都“因地制宜”,且具有别样的意味,耐人寻味。我们对此应保持尊重理解的态度,去感受他国的不一样的文化风情与文化韵味。
7. 印度人为什么总是把菜做成"糊糊",有四个原因
大家每次说起印度都会想到两个字“奇葩”,身上无时无刻透漏着神奇且神秘的色彩。
印度人喜欢吃咖喱,咖喱就是用蔬菜、肉块等切碎后放在一起煮然后加入咖喱粉或咖喱块,直至煮到糊状的食物。印度人吃的大都是这样卖相的食物,并且是将这种糊糊浇到米饭上一起食用。
为什么印度人喜欢吃这种菜做成糊糊呢?
1. 历史 弥留
印度在古代是一个倒卖香料的国家,从本国、中国或其他国家进口香料然后再卖给欧洲人获得了大量利润,很早就对香料有一种痴迷。这些香料触动了印度人的舌尖,同时还具有许多好功效。然而将这些香料的味道发挥至极致的就是将食材煮至熟烂,再加入各种香料混合炖煮。许多人认为,印度人的口味都偏重,制作食物往往看不到食材原本的样子,他们仿佛吃进去的就是各种香料,然而食物本身只是陪衬品。而把各类食材煮成糊糊,让香料之魂完全融入食材的灵魂,让每一口进食都充满香料的美味。因此印度人的餐桌上,从香料进入他们的生活起,糊糊也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2. 民俗文化
印度人喜欢用手直接捻取食物,不论大人还是小孩,一定是要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送食物、餐具等,也必须用右手。在他们看来,右手是最干净的,而左手是最脏的。所以他们进食时会用干净的右手去触碰食品,这如同时对神灵的敬畏,唯有亲手触摸食物,嗅闻食材的滋味,揉捏食品并且感受它的温度,才能够咀嚼到食品最最真实的感觉。使用刀叉,阻碍了食物传达出快感。用手更利于菜品与米饭的混合,还能感受温度,以免送入口中烫伤口舌。正是糊状的食物满足了他们在对神明和在触感和味觉的上的追求。通过用手搅拌,将米饭与汤汁混合均匀,并将食物送入口中。
3.气候原因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达22度以上。炎热的天造成了大部分的新鲜食物不利于长时间的保存。印度大部分家庭中没有冰箱,所以将新鲜的食材加入大量的香料做成糊糊起到腌制的作用,也更利于放置和储存。另外,印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雨季降水量巨大,而且印度具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主要种植的就是水稻。因为受到日照时间影响,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度种植的大米成熟的速度快,一年能够达到两熟或者三熟,生长周期很快。所以印度大米的又细又长,就是我们所称的籼米。这种米饭煮熟之后没有什么粘性,而且口感干松,没有那么香甜软糯,而是粒粒分明。所以印度人将食物制成粘稠的糊糊状与米饭一同进食大大增加了米饭的香味和口感。同时糊糊也使松散的米饭更容易送入口中。
4.生活现状
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大米出口的国家,但是印度大米年产量较低,及时拥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和长时间的日照时间。但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印度雨季短暂,极旱极涝频发,粮 食收成受到影响。而其中十分之一用于出口。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增长率高于中国,而地少人多。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严重影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印度国内仍有超过两亿的人口处于饥饿的状态。印度达哈维贫民窟,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贫民窟。面积仅1,75平方公里,居民人数就达百万。就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不充足的环境下。将食物做成稀状的糊糊更能节约成本,同时也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胃口。即使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印度人也成品尝到美味的香料食物。
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都体现了民族的文化与智慧,大都“因地制宜”,且具有别样的意味,耐人寻味。我们对此应保持尊重理解的态度,去感受他国的不一样的文化风情与文化韵味。
8. 为什么印度美食经常是“糊状”的呢这样好吃吗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谈论到这个神奇的国度,他们总是有一些违背了“常规”的操作,令人瞠目结舌,例如印度的飞饼、印度的火车,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印度的食物。
去过印度游玩的朋友可能都比较清楚印度的饮食习惯,他们的大多是美食经常是呈现“糊状”,而且是颜色相对来说不是很好看,那为什么他们要将食物处理成“糊状”呢?
吃起来就会觉得非常的难以下咽,所以做成了糊状也是为了方便下咽,同时加入大量的香精香料也是为了引起他们的食欲,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印度美食都是放了很多的香精香料并且做成糊状方便吞咽。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贫富差距悬殊,贫穷人口占了多数,因此在吃方面很少追求它的外形,能最快的做出味道还不错的食物,在食物中加入大量的香精香料无疑是最简单的方式之一,而糊状有利于快速的将食物和香料均匀的混合,达到一个较好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