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人吃的饭有哪些
现在,南印度和东印度普遍以大米为主食,北印度则以面粉为主食。南北之间的饮食习惯差别很大。根据自己的种姓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差别也很大。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饭和饼,面条、饺子、包子、馒头、烧麦基本上没有。他们喜欢吃的并非中国人吃的白米饭,而是把饭煮熟后,放些油和调料,饭的颜色呈黄色,或者同别的什么菜炒在一块儿。在中国流行的所谓"印度飞饼"也是印度人的主食。这种饼其实有两种:"加巴地"或"若地",前者没有涂油,后者则有明显的油香味。还有一种叫"扑里"的饼也是印度人的主食,有点像中国北方的油饼,无论是"加巴地"、"若地"还是"扑里",用的麦面都是没有去掉壳的,而中国的"印度飞饼",用的都是去掉壳的精粉,其口感与印度的饼其实不一样。印度人吃米饭或吃饼时,喜欢用手把菜卷在饼内,有点像中国人吃北京烤鸭,或用手把菜和饭混在一起,在盘里搅拌几下,抓起来捏一捏,然后送进口内。这种吃法,如换成用刀叉、勺子或筷子,自然是反而不方便了。
在餐厅和酒店也有炒米饭可以点,主要是为了外国人。
❷ 印度饮食
印度人吃饭不用刀或筷子,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进食。食具多用铜制,有一个小铜罐盛水用于洗手指、用膳时饮用,以及饭后洗手指、漱口。在印度人眼中,刀叉、碗筷是“体外之物”,而手是身体的一部分,比“体外之物”更洁净。取食物一定需用右手,绝不许用左手,因为印度人上洗手间是使用左手进行便后冲洗的,因此左手是不干净的。
印度教徒吃饭前要先请神吃,然后人才可以吃,做法是取一点要吃的饭菜往地上扔一点,表示先请神吃,然后才开始吃饭。吃饭过程中,如果给对方加饭加菜,不可用还在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加饭加菜,这时就需借用筷子之类的用具,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叫人家吃剩下的东西。
印度各种教派在饮食上有许多不同的禁忌,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许多的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甚至完全素食;正统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饮料,逢斋月,在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禁止一切饮食。因此,如果宴请印度人,一定要弄清楚客人的宗教信仰,以免发生不愉快的事。
印度有好多很好吃的东西,不到印度根本无法吃到。印度人饮食南方以大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餐馆有米饭、烙饼和面条供应。就米饭来说,印度人不只是用大米加水煮,而是要放进许多配料,一种名叫“拜思尼”的拌饭,里面有肉、蔬菜,还有药草,吃过一次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它的,那个感觉是飘飘然,无比的舒畅,像做了神仙一样。印度面食也极有特色,爱吃烤饼的游客应该品尝一下“贾巴迪”,这种烤饼松软而香,北方来的游客一买就是一大叠,舌头一打卷,一个饼就不见了。印度的甜食最有名,那才是真正的甜品,够甜,甜得你回国后吃甘蔗觉得还需再蘸糖才够味!最值得推荐的是旧德里的“敦都里鸡”,它是最有代表性的印度名菜,15世纪时莫卧儿人带进印度的食品。它挑选肥壮的嫩鸡,取下两条鸡腿,涂上特制的佐料,然后放在硬木火上烘烤,香料渐渐渗入肉内,鸡肉非常鲜美,这个菜式据说在印度之外的任何印度餐馆做的都是走了样。在旧德里想吃到正宗的“敦都里鸡”,建议您多走几步路,到小巷里去,别相信大街上那些挂着“敦都里鸡”最要紧的是要吃地道的。
但中国游客还是不大习惯印度的饮食。一是气候的原因,印度天气奇热,为了增强食欲,他们的饭菜的口味都比较重,游客不太容易接受。二是宗教的原因,印度教徒中,地位越高的吃素者越多。如果你有机会在印度菜市场购买肉类,会感到旁人在用一种鄙视的眼光看你,让你有一种正在做见不得人勾当的感觉。在许多印度教徒眼中,有地位、有修养的人是不吃肉的,只有低贱者才吃肉。印度人甚至羞于谈论食肉,如果你冒昧和一个印度人谈起哪种肉食品好吃,对方的脸很可能立即会涨得通红,就像一个男人向一个未婚女子问起那种事情一样。所以,印度肉食烹饪技术不发达,肉类食品制作简单,这恐怕要委屈一下爱吃肉的同胞了,尤其是喜欢大鱼大肉的广东食客,不过,肉还是会有的,羊肉、鸡肉多一点,猪肉偶然可以见到。
漫步印度城市街头,经过食品店,一股浓郁的咖喱味扑面而来,在印度旅行,这种味道几乎伴随着你,堪称是印度的“国味”。印度人做饭菜喜欢加各种调料,如咖喱、大蒜、丁香、辣椒、肉桂、黑胡椒等,特别是咖喱,不仅因为它是印度发明的,而且还由于其味鲜美,刺激食欲。打开餐馆的食谱,皆以咖喱挂帅:咖喱鸡、咖喱羊、咖喱鱼、咖喱薯仔,还有咖喱饭……几乎找不到不用咖喱配制的食品。咖喱食品有一种特别的辣味,对怕辣的人是一个考验,即使是湖南、四川的旅客,也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因为咖喱味毕竟不同于辣椒味。
中国的游客在印度的饮食要格外小心,这是先行者的忠告。经验之一是选择较有规模的餐馆就餐,实在不行干脆就啃速食面,安全而又省钱;经验之二是路边的小食吃不得。如果吃印度抓饭,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因为印度是霍乱疫区。印度人吃饭,绝对用右手,至于用哪只手,对中国人来说好像不太重要,只要印度人不在场,别让他们看到就没多大问题了。
❸ 面条的来历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
面条的故事要从“面条帝国”——中国说起。中国土地幅员辽阔,千年炊烟孕育了两千多种面条的做法,影响了整个东亚的面条文化。不过,无论是面条还是制作面条的主要原料小麦,源头都不在这里。
中国的象形文字“麦”原指“远道而来的人”,与面条的“面”字结合,就成了“面”(“面”的繁体字),而小麦以及小麦粉制作而成的面条,在数千年前也确实是远道而来的。
每年有6亿吨产出,已经成为地球上60%人口主粮的小麦,最早诞生于9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农耕文明。
在它诞生后的6500年,小麦种植技术连同制面技术,开始从中东地区传到地中海,穿越巴尔干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向东经过中亚来到中国。因此,这条以长安为起点,途经甘肃、新疆、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又被叫做“面条之路”。
(3)印度面条和中国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面条的价值
1、面条中含有铜元素,虽然说铜元素在朋友们的身体中的需求量不是非常的大的,但铜元素是作为朋友们的身体微量元素也是不可以缺少的,而面条中正好就含有铜元素,铜元素对于朋友们头发的发质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朋友们适量的吃一些面条还可以起到养发的作用。
2、面条对于帮助朋友们养胃是起到了很好的功效的,因此对于胃部消化不良的朋友们在食用主食的时候可以将面条穿插到其中来食用,由于面条比较好吸收,而且汤面还能帮助朋友们暖暖胃,胃部不好的朋友们可以多食用面条来养胃。
3、面条含热量低,面条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条煮熟后变成400克。
4,、面条有抑制食欲的特点,因为面条在胃中的消化比较慢,使人长时间有饱胀感,不易饥饿。
❹ 各国的主食分别是什么
1、中国
中国的主食分为米饭和面食为主,中国几千年的美食文化形成形形色色的主食,例如煎饼,馒头,大饼各种美味的主食。
2、日本
日本美食从中国发展而来,所以主食也是米饭,日本对于米饭的追求到狂热的程度,早饭也是米饭,中午的话可以用米饭加上盐等调味攒成饭团在贴上一个海苔片。
3、俄罗斯
俄罗斯主要的食物还是面食,他们喜欢吃各式各样的糕点,午饭主食就是俄罗斯面包。主要是面包、黑面包、黑麦精粉面包和玉米粉面包。薯仔是他们的第二主食,他们十分喜爱吃薯仔,都要用薯仔去做点美食。
4、印度
印度主要是面食和米饭为主的。印度人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用手拿着饼,或者将米饭抓成团沾着咖喱吃。
5、非洲国家
非洲人最主要的是西玛,这种做法有点像中国的糯米糍,都是将糯米煮熟,然后打成泥状,捏在一起。非洲还喜欢吃玉米,但是与不同的是他们的是白色玉米。
❺ 普通印度人眼里的中国什么样
虽然印度与中国是邻国,但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并不充分。那么,普通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呢?为此,我采访了一些在高校学习的印度留学生。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到惊讶,因为印度人对中国兄基的误解似乎很深。
首先,行尘瞎大多数普通印度人生活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中,很少有机会出国,因此他们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在谈到中国的食物时,很多印度人只会想到面条。然而,实际上,中国人的饮食非常多样化,包括米饭、蔬菜、大豆、玉米等多种农作物。
其次,许多印度人错误地认为中国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实际上,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但中国还有壮语等其他多种民族语言。
第三,一些印度人错误地认为所有中国人信仰佛教。实际上,中国信仰佛教的人只占少数,中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大多数人是不信教的。
第四,有印度人错误地认为中国的经济依赖于印度,中国出口的所有产品都销往印度。实际上,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每年只占贸易总额的3%,印度并非中国的主要业务合作伙伴。
第五,一些印度人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低廉但质量不佳。实际上,中国制造的产品中高端产品占比较大,价格低廉的产品往往质量较差。
最后,有些印度人错误地认为中国像印度一样贫穷。实际上,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近五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印度。
通过与印度留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印度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了解甚少,误解很深。档空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领域应该互相了解,增强两国人民对彼此的认识。
❻ 为什么印度的食物大多都是糊糊
我们经常在视频中看到印度人的食物,不管什么食材,最后都会搞成糊糊状,游宴而且大都会是黄色的糊糊。做出来的食物看起来都是黏黏糊糊的一团,很难看出是什么食材。
我们对此就十分不理解了,我们中国人对食物的制作十分讲究,色香味俱全,这样看起来才有食欲。而印度人的食物都是糊糊状,我们看起来没有什么食欲。印度人为什么要把食物做成糊糊呢?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印度人的饮食是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气候、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
一、地域、气候的因素
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而且位于南亚季风区,属于是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明显分旱、雨两季。
由于印度处于热带气候,特别是夏季,炎热高温,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再好的食物,也不利于能存放,时间长了就非常容易腐烂和变质。如果把这些食物做成糊糊状,里面多放些各种香料,对食物的保存就相对容易一些。
二、嫌档各种调料可以杀菌
印度的食物里总是放很多种调料。特别是咖喱,每餐必备。印度人对咖喱的热爱让人看不懂,他们放咖喱,就像是我们炒菜放盐一样,岛餐必放。他们每天面对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喱,如果没有了咖喱,印度人觉得自己的饭菜就失去了灵魂。
印度人对各种香料的痴迷主要是由印度所处的气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印度大部分国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潮湿高温的气候也是各种香料的生长必备条件。
印度人为了适应这种高温潮湿的环境,就喜欢食用各种香料。这些香料的刺激性辛辣气味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可以去除人体内的湿气,也有利于食物的保存。所以,印度人在制作食物的时候,总是会放入咖喱等大量的辛辣调料,再把食物熬成“糊糊”状,才会开始食用。
除了调料,印度人也特别喜欢洋葱西红柿,也基本上顿顿离不了。洋葱更是受到了印度人的喜爱。洋葱的作用也是用来杀死细菌的。
三、和印度的饮食习惯有关
印度人喜欢吃糊糊的食物,是和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我们知道印神者银度人吃饭不用任何餐具,喜欢用手抓着饭送到嘴里。特别是印度人日常主食为大米,食材做成糊糊后,可以很好和大米掺和在一起,用手抓着也很容易和方便。
而且由于印度盛产各种调味料,是一个香料大国,各种香料那是应有尽有。他们在食物中加入各样的香料,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加入各种香料,并经过长时间的熬煮,才能使食物出香味,才能引起人们的食欲,这样吃起来才更有味道。
另外,据说印度人喜欢用手抓饭,把饭做成糊糊状和加各种调料的习惯,那也是外来的。当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时,就把这种中东人的饮食习惯传入了印度。
中东人就十分喜欢在食物中放大量的香料,当时可能也是为了更好地存放食物,防止细菌和食物变质。而且中东的穆斯林吃饭也喜欢用手抓饭,这些习惯到了印度,结合当地习惯,很快就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