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的耕地面积有多少
印度耕地面积比中国大6428万公顷。
1、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
2、中国现有耕地约9572万公顷,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7%,占世界第4位;仅中国北部和西部的牧区与半农半牧区的天然草地约3.17亿公顷(另一数字为3.53亿公顷),为世界草地总面积的10%,居世界第3位;中国有林地面积约1.25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1%,居世界第8位。
区域位置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地形地貌
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占1/3,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
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印度、网络——中国土地资源
‘贰’ 古代印度的村落是怎样现象
古代印度的村落,即村社,大者上千家,小者几十户。村社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和公务员,村长由国王任命。村落周围有土墙或篱笆。围子外面是村社的耕地,分配各家使用。主要农作物有稻、大麦、小麦、豆类、棉花、甘蔗和胡麻等。耕地以外是公共牧场。两村交界处有一片丛林地带。这是猎人活动的场所,樵夫也常到这里砍柴。村社与村社之间彼此很少往来,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天地。每个村社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各有自己的手工业,如纺织、冶铁、制陶等。由于农村经济的独立性,同城市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村社农民对土地的关系,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不相同的。在一些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土地归公社集体所有,分配各家使用。各家份地之间有公用的灌溉沟渠。份地面积通常不大,大体只够一家耕种。有些少数地区还存在集体耕种、平均分配的氏族公社。但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私人占有土地,如《政事论》中曾记载关于土地买卖的一些规定。历史文献还提到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例如在《佛本生经》中提到有一个婆罗门拥有一千迦梨沙(一迦梨沙近似一英亩)的稻田。在田庄里劳动的,一半是奴仆,一半是雇工。广大农村的村社成员是奴隶主阶级主要剥削对象。国家对村社实行沉重的剥削,通常是征收收成的1/6,有时则加重为1/4。国王把剥削来的财富,一方面以俸禄、赏赐等形式分给奴隶主阶级,另一方面用以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保护整个奴隶主阶级利益。
‘叁’ 印度农村是用什么耕地的
说到印度,我们都知道是南亚最大经济体,虽然它的经济体量大,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口众多,但是人均的地区生产总值可以说少的可怜,对于印度农村用什么耕地,也只不过是对其经济的一个折射和说明。
所以说,对于这种二牛抬杠的传统耕作模式,我们也不能完全的否定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去深入的探讨和考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才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