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引以为豪的硅谷,10年前差深圳300亿,现状怎样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正因为科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于是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有了科学技术的身影,例如电脑、手机、扫地机器人等科技产品,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由科学技术所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也带给人们很大的影响,由互联网所产生的电竞,网络直播,淘宝和外卖等行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工作都起着颠覆性的影响,同时科学技术又是经济的第一生产力,它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每个国家都在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有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发展,美国旧金山的硅谷全球最着名的高新技术王国,硅谷也成为了高科技的代名词。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印度最自豪的印度硅谷10年前和深圳差300个亿,如今怎么样了呢?
2006年,班加罗尔GDP达到400亿美元,同时深圳GDP达到700亿美元。数据不会骗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深圳的发展比印度班加罗尔的发展是又快又好的。如今深圳硅谷的发展达到了4000亿的GDP,但是印度班加罗尔的发展仅仅只有1000亿,在速度上深圳领先于班加罗尔。至于为何深圳的速度能够发展如此快,这是因为中国对深圳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发展的时候对深圳这个地方给予很大的支持。而班加罗尔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并没有注意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还有交通得不到完善,医疗也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些外部原因导致班加罗尔的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如果班加罗尔想要赶超深圳,那么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㈡ 为什么在美国硅谷一万多清华学子,大部分给印度人打工
把中关村建设成为中国的硅谷,是北京市政府的目标,但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通过中关村与美国硅谷的比较,我们看到了其与先进企业的差距。98年底,硅谷有8000多家企业,年营业额近2000亿美元;中关村有企业4000多家,年技工贸年总收入 400亿元人民币。数字差异的背后,也存在巨大技术上的差异,美国硅谷成为世界信息产业王国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雇员即股东,购股选择权发挥巨大作用;二是点子加人才加资金的模式;三是设有屏障的信息交流;这三点必须基于一个良好的政策平台基础上。正如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长郭励弘表示:对比硅谷、中关村看到技术上差距的同时,更应看到技术差异的制度因素,技术、资金、人才是基于制度基础上的可变量,只要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机制,让企业有不断推进技术生成与更新的动力,让人才有创新的冲动,中关村完全可以和台湾新竹一样由外国技术向核心技术发展,中关村必须清理不利于要素流动,不利于公平竞争,抑制创业和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各项政策。
从近期媒体对中关村的报道中,我们已看到了国家领导人、北京市政府、科技园上下各界人士对此所作的不懈努力。政府大力扶持,给予土地、税收、人才流动等各方面的优惠条件,从海外招来大批留学生,用优惠条件吸引挽留科技人才,与高校共同携手,创立风险基金,更快化技术成果为生产力,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资金方面开辟多种渠道,吸引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大力支持新兴技术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北京市政府更提出建立“数字北京”的口号,支持中关村科技园的迅速崛起,尽管我们知道,中关村发展到“硅谷”,这期间仍有漫长的远路要走,也非一蹴而就,但只要认识到发展科技的迫切性,认识到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就首先在思想上有了充分的准备,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关村一定能成为中国的“硅谷”。目前,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㈢ 印度硅谷是什么
印度硅谷 亚洲硅谷 班加罗尔 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在坎纳达语中,是“煮豆村”的意思。它现有人口约330万,是印度第五大城市。这里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之称。比“花园城市”称号更有名的,就是这里享誉世界的印度“硅谷”。去过那里的人称,如果你晚上来到最繁华的大街,你会以为是身在美国。 班加罗尔腾飞的历史并不长。1991年,印度政府在这里设立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软件科技园,这块宁静的土地才喧闹继而声名大震起来。班加罗尔在印度享有许多个“第一”:它是印度第一个为各种信息服务公司建立了工业区的城市;它的科技园是印度第一个也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配有传送数据的卫星通信系统的区域;它还是亚洲开发银行在印度实施“城市综合开发”计划的第一个城市。 按印度政府颁布的法令,班加罗尔技术园为一自治机构,直属印度电子部。为吸引外来投资,印度政府对科技园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免除全部进口关税;允许外商独资经营;10年内免征所得税,等等。此外,科技园的硬件也堪称一流。庞大的地面卫星站,可以随时同世界任何角落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诸如复印、文传、培训及保安等服务,使入园公司放心投资。尤其令投资者注目的是,这里集中了印度科学研究所、班加罗尔大学、农业科学大学、拉曼研究所国家宇航研究实验室、国家动力研究所等印度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发展高科技的强大后盾。 优惠的政策、完善的服务和诱人的发展前景,使印度国内外许多公司纷至沓来。据统计,仅在1997年,外国在班加罗尔科技园计算机方面的投资就达到15亿法郎。 对于班加罗尔的前景,许多印度人信心十足。印度信息系统公司的工程师巴韦什·帕雷克就表示,“我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计算机专家,班加罗尔就是亚洲的‘硅谷’”。 软件业傲视全球 班加罗尔无疑是印度软件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资料统计显示,印度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7个国家,其中28个国家完全依靠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支撑。美国是印度软件产品的最大市场,其次是日本。欧盟、东南亚等国也是印度软件产品的主要买主。 麦肯锡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的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占500亿美元。有关方面援引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联合会执行主任德旺·梅赫塔的话说,软件专家的人数以每年超过50%的比率递增。据统计,自1996年以来,仅在千年虫问题上印度公司通过为其他国家提供服务就挣到了30多亿美元。 另据统计,今年印度软件产品的出口总额预计将达到57亿美元,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部分的1/4,为此印度今年经济将增长7%。据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估计,8年后,印度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年出口总额可以达到500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这将可以创造220万个就业机会,并把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印度信息产业部部长马哈詹曾表示,以现在的发展速度,仅需要10年时间,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就能从目前的50亿美元扩大到1000亿美元。 印度“硅谷”双雄 作为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是制造亿万富翁的地方。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是55岁的阿齐姆·普雷姆吉和54岁的穆尔蒂,他们各自的软件公司已经是印度第三和第四大公司。在世界眼里,他们是印度的“数字英雄”,是印度新经济秩序的象征。 普雷姆吉是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他本可以留在美国发展,但他父亲1966年突然去世,他只能放弃学业回到印度孟买接管西印度蔬菜产品有限公司。普雷姆吉是一个经营奇才。在他的管理下,原来的蔬菜公司开始多样化———生产浴皂液体燃料、照明器材、婴儿爽身粉,并投资金融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雷姆吉又审时度势转向了电脑业。1977年,在一次投资和知识产权纠纷中,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被赶出了印度。这给了普雷姆吉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他的“维普罗”电脑迅速成为当地主要的电脑品牌。 普雷姆吉对人才独具慧眼,对质量精益求精,生活作风简朴。让人意料不到的是,他从不用移动电话,在他眼里,那不过是多余的装饰。 而据今年2月的印度《商业旗帜报》报道,在今年年初的一段时间,维普罗公司股票行情大涨,拥有该公司75%股权的普雷姆吉,现在拥有净值15320亿卢比,折合35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富翁。 在印度软件业,堪与普雷姆吉比肩的是信息系统公司的创始人穆尔蒂。穆尔蒂出生于中产阶级下层家庭,共有兄弟姐妹7人。他小时候沉湎于幻想,直到在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工作了3年后才突然有所醒悟,要树立当企业家的志向。 在软件领域找到发展机会后,穆尔蒂和6位同事在1981年建立了信息系统公司。他们对企业经营活动采取高标准,成为其它印度公司学习的楷模。和维普罗公司一样,今天的信息系统公司已经是印度软件业的龙头企业。它专门为通信、银行和保险、零售商业和制造业设计软件。随着印度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㈣ 印度研发5G速度比华为快20倍美企狂砸上百亿,背后隐藏什么秘密
“到了2047年,印度将赶超中美!”
日前,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作出了这样一个大胆预测。安巴尼究竟哪来的底气说出这样的话?
许多人都知道,在5G技术领域,中国华为处于绝对领跑的地位。目前,华为累计获得3147项有关于5G技术的专利,5G基站遍布全球各地。
同时也占据许多国家的5G市场份额,许多非洲国家将华为当作合作的主要对象。另外,华为的安全性能也已经获得德国的检验,也就是说获得德国的认可。
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华为是一家成功的企业,但不得不提的是,华为并不是一步就能达到现在这个高度的。
为了能够拥有5G话语权,华为为此付出了10年的努力。2009年,大家都还在普遍使用3G时,华为已经开始为研发5G谋篇布局。
长达10年的时间里, 华为累计投资超过40亿美元 ,还投入了 数不胜数的时间、精力 ,这才有了今天站上5G巅峰的机会。
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透露, 截止至今年6月底,中国5G基站遍布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数量达到 96.1万 个。
有 3.65亿用户 使用5G手机终端连接,占据了 全球份额的80% 。5G工业项目更是达到 1600个 ,5G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中 最活跃的一块 。
在固定宽带用户中, 其中有 94%用户 使用光纤网络, 1.64亿户 家庭使用千兆光网。
目前中国已经 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动互联网,5G已经全面完成IPv6升级改造,成为全球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
如今比如爱立信等全球知名供应商也肯定华为在5G领域的地位,然而,这在向来心高气傲的印度媒体看来似乎不值一提。
印度媒体甚至叫嚣着: 印度企业6个月就可以实现5G部署, 这相当于 印度企业研发5G的速度比华为快20倍 ,印度媒体到底是哪来的资本口出狂言?
如果将 科技 和印度连接起来,想必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班加罗尔,班加罗尔也被称为“亚洲硅谷”,它是整个印度 科技 的中心。
当前苹果、谷歌等诸多企业都在班加罗尔设置有公司,这里也拥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 科技 人才以及研究团队,软件开发能力毋庸置疑。
全印度35%的IT人才聚集在这里,他们能够给印度带来巨大营收,所产生的收入是印度GDP主要构成之一。
另外, 美国谷歌等诸多互联网巨头掌门人大部分都是印度裔 ,比如谷歌的CEO桑达尔-皮查伊,就连大名鼎鼎的诺基亚领导人也是印度裔,可见这一切或许不是巧合。
不可否认的是,印度是个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国家,有着数不胜数的贫困人民,也有不少占据 社会 顶层的IT精英,可见印度还是具备一定的 科技 实力。不过在5G领域建设方面,印度的起步比中国更晚。
众所周知,中国是最早研发5G国家之一,中国华为又通过努力掌握了先进的5G技术,使得中国国内5G布局远远快于其他国家,华为也因此被西方国家所嫉妒,遭到了西方国家的恶意打压。
在被西方国家打压之前,人们更多了解到的是华为的手机业务,等到因西方恶意打压,手机业务有所下跌之后,人们才更多注意到, 华为其实也是一家运营商 。
前面已经提到华为在5G领域投入了大量心血,也正是有了这些日以继夜的努力,华为才可以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也让大众开始真正意识到,想要研发5G,不单单要靠金钱,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当下印度媒体却扬言,印度企业只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便可以达到同样的成就。
该消息一出,许多人都认为印度媒体过于狂妄自大,但此时印度媒体却不慌不忙地放出了另外一个消息:
美国的资本也在投资印度的5G技术,谷歌、脸书、高通三家互联网巨头为了抢占印度5G先机,直接往印度jio公司砸了100多亿美元。
然而许多人依旧不相信,印度可以花几个月的时间建成5G网络?甚至连印度民众也看不下去了。
许多印度民众在社交平台上否定印度当前的5G实力,直言不讳地指出 印度目前的4G网络速度同其他国家的2G网络速度没有任何差别,既然这样,5G也不会有什么进步之处,毕竟只是 打着5G的名号,实际上还是处于2G的速度 。
可以肯定的说,5G技术的研发以及部署是一项漫长的工作,而印度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有所欠缺,所以对于印度扬言成功研发5G还是要持怀疑的态度,不过也不能够小看印度的实力。
如今已经有许多美国企业前往印度投资,美国企业在5G领域主要是投资Reliance Jio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电信公司,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不起眼的存在。
但是这家公司却宣布在6个月的时间里成功研发5G技术,还能够吸引美国互联网巨头大量投资,瞬间成为印度规模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它又有什么过人之处?
说到这家公司还要提到印度信实集团。
信实集团是印度国内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在金融、通信等诸多高利润领域占据垄断地位,信实集团的大老板名为穆克什·安巴尼,此人性格高调,行事风格张扬。
安巴尼 去年拥有683亿资产,凭借683亿资产成功成为亚洲首富 。Reliance Jio是信实集团旗下公司之一。
Reliance Jio成立后, 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已经收获3.4亿用户,从零用户到一亿用户,该公司只花费了170天时间 ,同样的用户量脸书需要花费852天,而这一切离不开其背靠的信实集团。
谷歌等诸多互联网巨头之所以会投资该家公司,是因为看准了背后的信实集团,也看好安巴尼本人。
虽然没有多少基础,但安巴尼对Reliance Jio开发5G拥有绝对的自信,甚至亲自给Reliance Jio做宣传,还依靠一些花言巧语将许多美国企业忽悠得团团转,这些美国企业为了占据先机,毫不犹豫地将钱砸给了这家公司。
不过这些美国企业在互联网领域摸爬滚打已久,想要获得这些企业的投资也不容易,这也说明了安巴尼的计划还是有吸引到美国企业的地方。
有网友分析称,对于安巴尼以及信实集团来讲,花费6个月的时间成功研发5G技术并不是什么难题,因为只要能够抛开专利,在属于自己的平台上,打造属于自己的5G网络,这个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直白一点来讲, 该公司不将专利当回事,直接复制5G技术,然后将这些技术占为己有 ,其实这种做法同印度仿制其他国家的药物没有什么差别。
在没有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印度贸然挤进5G行业,到最后很有可能不止无法实现5G网络全覆盖,还有可能只有少数精英阶层能够使用到5G服务,这将会进一步加大印度的贫富差距。
说到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贫富差距产生的 社会 矛盾,在一些国家开始越发突出。
去年新冠爆发后,印度国内疫情一直都处于比较紧急的状态,许多印度民众在面对生命威胁时,还需要接受经济衰退的打击。
5月份,印度国内一高校出炉一份数据,该份数据指出,印度有数百万人面临贫困,然而就在许多平民为了吃饱而愁眉苦脸时,印度富人的资产却在不断增加。
印度首富安巴尼的身价与去年相比上涨150亿美元,总身价已经突破800亿美元大关,再次稳当地坐上了亚洲首富。
2020年,安巴尼父亲去世之后,安巴尼成为信实集团的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下,信实集团很快发展,成为印度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 安巴尼也成为了印度最富有的人。
无独有偶,印度第二富人阿达尼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也迎来了身价大涨, 原先阿达尼的身价仅为130亿美元,而如今他的身价已经达到了550亿美元,成为亚洲第四富有的人。
安巴尼和阿达尼两人的资产加起来,甚至比一些国家的GDP还要多,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印度贫富差距的问题越发严重。
不过这种情况在印度出现并不令人意外,现在印度许多行业基本上都被一两家企业所垄断,整个行业的利润也会流入这小部分企业的口袋中, 印度排名前15的企业每年所赚取的利润占据印度全国利润的90%。
同此形成截然对比的是,印度的贫困人口越来越多,吃不上饭的人不断攀升。
对于安巴尼和阿达尼这种富人来讲,每天损失个几十亿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印度许多地区已经因为贫富差距变得越发动荡,民众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苦。
根据美国媒体CNN报道, 去年印度增加的贫困人口占据全球增加贫困人口总数的50%。 如今许多印度的家庭因为贫穷被迫减少食量,售卖手头上所剩不多的资产等等。
截止至去年年末, 印度全国40.5%的财富掌握在1%的人口手中,印度中产阶级人数锐减3200万,每天收入在2美元以下的穷人增多了7500万 。
要知道,如今对于 贫困的定义是:收入在5美元以下 ,印度却有7500万元收入还不到2美元,可见印度的贫困问题有多么严重。
目前基尼指数是衡量贫富差距的主要指标之一, 2000年印度基尼指数是74.7,而去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82.3。
许多印度家庭每天只依靠着几美元度日,而印度的富豪却变得更加富有。
去年印度封锁的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印度的经济也遭受重大打击,虽然进入今年,印度的经济已经有了明显复苏的迹象,但是随着第二季度疫情再度恶化,印度经济局面迅速变化。
原本在种姓制度下,印度人出生就是不平等的,许多女性甚至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机会, 如今疫情更是直接导致大量男性劳动力也被迫失去工作,女性在劳动力市场没有一席之地。
虽然印度官方明面上说是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印度的阶层一直都存在于代代相传的观念中,思维已经固化,难以突破,低种姓的底层的人民无法往上走挤进高阶层,这也决定了 印度很难将人口数量变成人口红利。
可以肯定的说, 贫富差距过大是阻碍印度前进的一大“拦路虎” ,但是印度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改变这个问题,只能够继续硬着头皮在贫富差距过大的基础上发展下去,可这也只会导致贫富差距问题越发严重。
如今受贫富差距过大、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 即使印度真的推广价格更高的5G服务,也只有少数富人能够享受到5G服务,普通民众很难获得享受5G服务的机会。
然而各个国家开发5G网络是为了让民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网络服务,从而转变成为生产的推力。
如果无法实现5G网络的全覆盖,自然无法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印度企业和海外企业的投资,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美企狂砸上百亿背后隐藏着的秘密令人好奇:
这些资金究竟流动到了哪依然令人不解;
为何在疫情之下印度富豪却能越来越富也令人迷惑;
印度是不是真的有打算研究属于自己的5G也依然不确定;
印媒屡屡口出狂言究竟是谁给的勇气也无人知晓;
... ...
令人不解的地方很多,但不少现状却能很清晰地看到:
美元大放水之下美元霸权摇摇欲坠;
部分印度人认为4G基站会散播新冠肺炎,所以强行拆除;
印度穷人越来越穷,越来越多,印度富人却越来越富;
印媒依然怼天怼地,不断叫嚣“印度第一”。
... ...
“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
印度富豪拉着美国富豪大佬要在6个月内造出5G,印度穷人却拿着2美元贫困度日。
在印度,极少数人掌握着国家大部分财富,印度富豪能请几百个人来伺候自己,印度穷人却连伺候富人的机会都要用抢。
贫困,饥饿,疫情等等,死死缠绕着一直想要成为大国的印度,源头究竟是什么并不是那么值得探究,因为印度人显然比谁都更清楚。
如果国家无法让民众对未来有期待,那生活对民众而言,最大的意义除了苟且活着还有什么?
㈤ 印度加入芯片战,来设厂就发10亿美元专家:生产芯片没那么简单
全球“缺芯”危机蔓延,对于解决的办法,印度想到的是“砸钱”请人来印度生产。
有两位印度官员向媒体透露,当前印度希望能建立起自己的智能手机组装产业,来加强电子供应链,为此印度计划向每家来设立芯片工厂的企业提供10亿美元现金。
现金鼓励是否靠谱?
据一位印度高级官员向媒体透露:“政府将给予每家设立芯片制造业务的公司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奖励”。对于芯片的销路,这位印度官员显得相当有信心,他说:“我们向他们保证,政府会购买,也会命令私有企业购买本地生产的芯片。”
陈经进一步分析表示,生产芯片需要有1000多道工序,所以很少有公司能够承包芯片全产业链,为了提高效率,很多工厂只专门做产业链中的一小块,有明确的分工,对物流衔接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印度无法简单地通过引进一两家芯片企业,来解决芯片供应的问题。
而印度为每家企业提供10亿美元的奖励或补贴,看似非常诱人,而陈经却表示,这对芯片企业来说很难是笔大钱。他说:“在芯片产业中,建设一个新工厂花上100亿美元是常见的事。而且上下游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更多。”
而另一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也向媒体透露说,“这些现金奖励如何发放,还未有定论”,但政府已经向相关行业征求意见。不过消息人士还补充表示,印度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其他优惠措施,包括免除关税,提供研发费用和无息贷款等。
印度芯片产业
当前,大多数印度人使用的智能手机都是在印度本土生产或组装的。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制造国。电子产业是印度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主要依靠的就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信息技术和电信等重点产业拉动增长。
因为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芯片,耗费大量外汇储备,印度在上世纪就认识到了发展本土芯片制造业的重要性。
在2012年印度就已经出台了非常具体的电子制造业扶持计划,包括“改良特别奖励计划(MSIPS)”和“集成电路制造激励计划”两部分,向印度的电子制造类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
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供应不稳定,官僚程序复杂和规划缺乏可持续性,最终既没有培养出成功的本土芯片企业,也没有吸引到国外芯片大厂来印度落户。并且一直以来,印度实施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即便有一些具有芯片制造技术的外国公司在印度落户,最后也因为贸易环境等因素,最终选择离开了印度。
在鼓励“印度制造”的莫迪政府上台执政后,发展本土芯片产业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2020年4月1日,印度连续发布两项促进电子产业发展计划,分别为《生产挂钩奖励计划(PLI)》和《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制造业促进计划(SPECS)》,鼓励芯片和电子产业在本土发展。
在疫情后全球暴发“缺芯潮”,印度的智能手机和 汽车 等产业受到了波及,更促使印度政府思考如何发展本土芯片产业。塔塔集团(Tata Group)等印度企业表示有意进军电子和高 科技 制造业。
不过也有观察人士指出,虽然印度当前在芯片制造上存在着困难,但在半导体产业中,特别是在芯片设计领域内有一定优势,印度城市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谷歌,苹果在当地也设有芯片设计团队。
同时,在国际芯片产业中,也很大量的印度籍或印度裔高管,上述这些因素都是印度发展本土芯片制造的优势。
第一 财经 日报
㈥ 印度是靠着什么一步步崛起
印度,拥有13亿多的人口,人口平均年龄之中位数为27.3岁,反观着人口高龄化的日本,年龄中位数到达47岁,印度的人口结构可以说是相当的年轻,有着年轻的人口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又拥有着巨型的市场以及英语系国家的优势,因此大部分的外资都会优先考虑印度。在外资进入投资下,印度在2018年人均所得为2100美元,估计在2030年能达到3200美元,人均所得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这匹沈睡的象在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印度在软件开发和IT产业的人才输出大国,由于软件开发跟一般实业不同,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土地厂房,软件开发只要有电脑鼠标就能开始设计产品,即使软件出了问题,只要能改写程式,损失都不大,印度年轻人摆脱贫穷的方式成功率大了许多。
印度虽然是一个大国,但是却包含着29个邦,互相既独立又能协作,印度人之间不仅仅要互相理解,更具备有搏倒对手的能力,不仅仅如此,在硅谷印度人更是仅次于美国的CEO输出大国,印度人靠着习惯竞争并且又能适应文化的不同,在国际中占有一席的地位。鲜为人知的是,印度其实是全球第三大制药国,更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药品第二大上市国,占全球药品生产8%,预计2020年成为全球五大市场之一,曾经接受过英国殖民地统治的印度人,拥有将“复制”变成“可能”的强大学习能量。
借鉴于中国的开放政策,目前印度学习于其他国家的开放政策,大量吸引外资来投资设厂,增加就业率来带动整体经济,就像中国的90年代制造业带动了接下来的中国发展,当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政策及困难点,所以导致印度的发展速度不比中国,但是靠着人口红利、教育、以及产业类型,印度成长速度将会飞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