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为什么买2亿美元一架的阵风,而不买1亿美元一架的F35
印度为什么买2亿美元一架的阵风,而不买1亿美元一架的F-35呢?
说到阵风战斗机的价格,需要先来说明一下,其实所谓2亿多美元一架的阵风,可不仅仅只是一架战斗机,因为,印度还为其配套了相应的备用发动机,空射型导弹,其他配套零部件,以及人员的培训费用等等;反过来再说F-35战斗机,虽然表面上看美国的F-35战斗机的单价约为1亿美元左右,这是美国人声称的成本价,F-35战斗机如果用于出口的话,价格肯定不止1亿美元。这一点可以从日本购买的105架F-35战斗机当中就能够看出,因为,日本采购的105架F-35战斗机的总价值就达到了231.1亿美元。如果折算成单价的话,显然已经超过了2亿美元一架了,价格方面甚至还略超过于阵风。
按照当初的研发协议,F-35必须优先供应给参与研发国,其次是盟友国家,最后才是非盟友国家。如果按照这个研发协议规定,印度在2035年之前恐怕是买不到美制F-35战斗机的,可等到那个时候, F-35战斗机的地位恐怕就与当前的F-16差不多,早已经算不上是最先进的战斗机了。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现阶段美国不会向印度出口F-35,这一点硬度方面是非常清楚的,而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则刚好相反,法国愿意卖,印度也愿意买,所以印度自然会选择阵风战斗机了,最后要说的是,法制阵风的单价确实非常的高,抛去备用发动机,备用设备以及人员培训费用以外,阵风的单价也超过1.3亿美元以上,当然,话又说回来,印度对外采购的绝大多数武器装备,在价格方面都是比较贵的。
⑵ 印度最先进的战斗机是什么
印度最先进的战斗机是“阵风”战斗机。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的双发、三角翼、高机动性多用途第四代半战斗机。印度从法国引进了这种战斗机,以提升其空中作战能力。阵风战斗机以其优异的性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具有出色的机动性、超视距作战能力和对地打击能力。
印度引进“阵风”战斗机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其空军实力,特别是在面对周边国家的潜在威胁时。阵风战斗机装备了先进的雷达和武器系统,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执行多种任务,包括空中优势、对地攻击、侦察和电子战等。此外,阵风战斗机还具备强大的挂载能力,可以携带多种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满足不同的作战需求。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阵风”战斗机性能优异,但印度空军的装备体系仍然相对复杂,包括多种不同型号和来源的战斗机。这使得印度空军在维护和作战协同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此外,随着国际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他国家也在积极研发更先进的战斗机,印度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其空中作战能力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未来,印度还计划继续推进国产战斗机的研发和生产,以满足其空军对现代化战斗机的需求。这些国产战斗机项目包括AMCA等,旨在提升印度空军的自主装备能力和作战实力。然而,这些项目的研发和生产周期较长,需要印度政府和军方持续投入和关注。
⑶ 对比f16v、f15ex、ef2000和jas39e,理性评价阵风的真实水平
阵风是一款备受推崇的飞机,其性能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但也存在一些显着的缺点。
首当其冲的是阵风没有头盔瞄准具与米卡导弹配合进行格斗射击。阵风F3R型号并未配备头盔瞄准具进行离轴发射,直到阵风F4升级至2022年,才装备了Scorpion头盔瞄准具进行离轴格斗瞄准。印度版本的阵风也已加入头瞄能力。在多山地形的印度空中战区,近距离格斗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印度对具备头盔瞄准功能的需求自然合理。
阵风与流星导弹的通信系统单向遥控,未配备双向数传系统。台风与鹰狮战机的通信功能则更为先进,战机能实时监控流星导弹的动力系统、雷达工作状态,甚至转移导弹控制权,实现多轮攻击,使流星导弹成为战场上的自杀式超音速巡飞无人机。阵风的单向遥控显着削弱了流星导弹的作战效能,印度方面可能已着手改进。
雷达系统性能稍显不足,阵风雷达天线尺寸偏小,直径约500~600毫米。飞行员表示阵风雷达威力不及F/A-18E/F的APG-79系列,但雷达抗干扰能力及软性能优于超级虫blk2的APG-79。阵风雷达固定安装,缺乏机械平台与电扫设计,导致在偏离轴线时探测性能下降,扫描角度有限。
阵风缺少电子战吊舱,机载主动ECM系统发射天线功率与专业吊舱存在显着差距。电子战吊舱对于战机而言至关重要,J10A挂载电子战吊舱甚至能与J10C进行空战对抗。鹰狮与台风ECR在这方面表现卓越,具备强大的电子战能力。
阵风未配备拖曳式干扰机,印度阵风选配了以色列的X-Guard拖曳式电子战干扰机。拖曳式干扰机对于增强战机生存能力不可或缺。1999年美军空袭南联盟时,拖曳式干扰机成功干扰诱骗大量地空导弹,提高了战机的生存几率。
阵风缺乏强力的传统固体火箭中距弹,流星导弹作为非传统火箭导弹,性能与传统导弹有较大差异。米卡导弹体量小,燃气舵设计虽提高格斗能力,但能量特性不及AIM120D、PL15等正规中距弹。
综上所述,阵风的缺点主要体现在电子战系统、雷达性能和导弹组合方面。优点则体现在机体性能,如中低空能量特性、瞬时盘旋能力及持续盘旋能力。在不同作战环境下,阵风的适用性各异。平原上的现代空战中,台风和鹰狮可能更为合适;而多山脉山区的空中战,则印度版本的阵风装备头盔瞄准具后更为理想。阵风作为一款特色鲜明的战机,其优点和缺点都值得客观评价。
⑷ 放着8000万的苏35不要,印度为什么要选择2亿的阵风
印度的军事实力虽然排在第四名,但印度的军工水平还不能算是第四军事大国应有的水平。众所周知,印度的军工水平低下,自己无法研发和制造先进的武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的武器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国外进口。最近几年,印度的经济迅速发展,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靠着购买其他国家的武器装备,军事力量也得到了一定增长。
⑸ 台风和阵风,谁的性能更强
楼主问的是谁更强,咳,你们摘抄这么多资料什么用啊,也没对比,那我来做一下纸上谈兵吧 1:机动性能对比: “台风”是多国设计,所谓众口难调必然不伦不类,这在其气动外型上表现尤为突出,为了提供足够的超音速配平能力其鸭翼位置相当靠前,故不得不在主翼前另外安装涡流发生器,靠前的鸭翼对飞行员向下视野也有影响。因此,高空高速性能比“阵风”要好,但近距离缠斗性能不如“阵风” “阵风”在机动性能上更有优势。 2:火控系统和雷达。 “台风”在这方面也受到了“多国研制”的影响,装备部队的第一批飞机各个国家自选航电设备和雷达,德国空军为节省成本采用了F/A-18的火控雷达而非ECR-90多模态脉冲多普勒雷达。也就是说,各个国家装备的“台风”可能性能并不一样。 “阵风”战斗机采用的RBE2雷达探测距离100千米(台风的ECR-90为130千米) “台风”在雷达探测距离上暂且领先。两机火控系统相差不大。 3:武器对比。 “阵风”所采用的中距空空导弹“米卡”和近距格斗导弹“魔术”在性能上和“台风”的“流星”“阿斯拉姆”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射程和目标的截获能力上。 “台风”又胜一筹。 最后对比: 两机在气动外型设计上都采用鸭翼,但所发挥出来的性能不同,“台风”虽目前在雷达和导弹性能上暂时领先,不过“阵风”目前正在研制新型的探测雷达。 空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两型战机的主流配置而言(因为有些“台风”并不是标准配置): “台风”依靠其强劲的雷达可以首先发现并发射导弹攻击“阵风”。不过一但中距空战未果,进入近距离缠斗,相信“台风”的飞行员一定会很头疼。 总结:“台风”目前在中远距离有优势,而“阵风”则更适合近距离空中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