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共产党遭受重创
在2009年印度人民院第15届选举中,印度共产党两大主流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印共(马)仅获16席,相较于上届减少了27席,比1967年首次参选时还少3席,排名下滑至全国性政党中的第八位。印共同样损失惨重,从2004年的10席降至4席,其在全国政治格局中的影响力明显削弱。
共产党的传统根据地特里普拉州的两个议席继续由印共(马)占据,但在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局势发生了剧变。西孟加拉邦的42席中,印共(马)仅夺得9席,与上届的26席相比大幅下滑,草根大会党则从1席跃升至19席。喀拉拉邦的3席全部失去,印共(马)仅取得4席,仅为上届的三分之一。
选战失利的原因,印共(马)在其6月的中央委员会报告中归咎于在选举中组建“第三阵线”并提出不切实际的政府组建策略,导致左翼政党陷入被动。然而,其他加入“第三阵线”的政党并未受太大影响,反倒是左翼政党遭受了重创。喀拉拉邦的内讧,以及西孟加拉邦的工业化挑战和官僚主义问题,也是失利的关键因素。
尽管在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遭遇挫折,但分析指出,印度庞大的贫困人口群体使得左翼思想仍有市场。据世界银行数据,印度贫困人口比例高达42%,这为左翼政党提供了潜在支持。例如,尼赫鲁大学的学生们为学费上涨而抗议,反映了底层民众对政府补贴服务的依赖。尽管左翼阵线在某些地方失去执政,但共产党在西孟加拉邦的组织基础仍让一些人看到其复起的可能。
印度共产党,1920年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33年12月建立全国性政党。1934年被宣布为非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支持英国反法西斯战争的立场,1942年获得合法地位。战后积极参加议会选举。1946年7月在安得拉邦特仑甘纳地区开始了持续5年的农民武装斗争。1951年10月全国代表会议决定采取合法的议会斗争。1964年公开分裂,以南布迪里巴德、孙达拉雅为首的一派另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以党主席丹吉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度共产党”名称。目前,印共(马)现有党员104万,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
B. 印度人民党的简介
印度人民党1980年4月从原人民党(印度)分立,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支持者主要以城市的工商业者为主。现任党主席为文卡亚·奈杜。
印度人民党主张把促进少数派和落后阶层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张实行民族主义、民主、非教派主义。对外关系方面,他提出“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反对偏向大国集团,主张邻国建立良好关系。
印度人民党主要支持者为印度教教徒和城镇中产阶级即城镇中小商人,自称现有党员约为350万,1984年的大选中首次获得了2个议席。在1989年获得了86个议席,1991年119个议席,至1996年获得了160个议席成为了第一大党。从1996年大选至2004年5月大选失败为为止一直位印度议会第一大党政党;第13届印度议会选举(1999年-2004年),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一举夺得人民院545个席位中占有356席。印度人民党第一次执政为1996年,但是一个短暂的政权(1996年5月16日—1996年6月1日),不到一个月时间,由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任印度总理,后被人民党取代;印度人民党直到1999年才算正式掌权。2004年5月印度第14届议会选举印度人民党败于国大党居第二位,瓦杰帕伊5月22日正式离任总理一职,印度人民党再一次沦为在野党。
印度人民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会议和全国委员会,中央机构有全国执行委员会及其常设机构工作委员会。
C. 印度国大党多少党员
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语: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简称印度国大党或国大党,为印度现存历史最长的政治组织,也是印度两大主要政党之一(另一个是印度人民党),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
D. 印度有哪些政党
主要政党有:
(1)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dira Gandhi〕):简称国大党(英),通常称国大党。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2004年和2009年人民院选举中再次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现任主席索尼娅·甘地(Sonia Gandhi)。
(2)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350万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996年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短暂执政。1998年至2004年两度执政。现为最大在野党。现任主席为尼汀·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
(3)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简称印共(马)。1964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共产党分出后成立。党员81.4万(2002年),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现任总书记普拉卡什·卡拉特(Prakash Karat)。
(4)印度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India):于1920年成立。1964年分裂,以党主席什·阿·丹吉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称。1981年4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与党内发生分歧而被开除出党,该党再次分裂。现任总书记巴尔丹(A. B. Bardan)。
⑤泰卢固之乡党(Telugu Desam Party):安得拉邦地方政党。近年来是印度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大选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政党。在安得拉邦执政,党主席、邦首席部长钱·奈杜(Narra Chandrababu Nai)以重视信息技术着称。
E. 印度人民党简介
印度人民党起源于1980年4月,由原人民党(印度)分裂而来,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51年的印度人民同盟。该党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工商业者群体中,现任党主席是文卡亚·奈杜。
印度人民党的核心理念是优先考虑少数群体和弱势阶层的利益,他们倡导民族主义、民主和非教派主义。在对外政策上,他们推行“真正的不结盟”立场,反对亲近大国集团,主张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
在政治力量上,印度人民党主要得到了印度教徒和城镇中产阶级,特别是中小商人的支持。他们自认为党员数量大约为350万,自1984年首次赢得两个议席后,党派实力稳步提升。1996年至2004年间,他们曾连续执政,成为印度议会第一大党。在1999年至2004年的第13届印度议会选举中,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大获全胜,占据了人民院545个席位中的356席。
然而,2004年5月的第14届议会选举中,印度人民党未能战胜国大党,瓦杰帕伊总理职务易手,印度人民党陷入在野党地位。其最高权力机构包括全国会议和全国委员会,中央机构设有全国执行委员会及常设工作委员会。
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成立于1980年,1996年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执政13天。1998年再次与其他地方政党联合,执掌联邦政权,并一直持续到2004年败给老对手国大党。印度人民党作为印度政党体系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有的学者评价它是教派政党,有的学者则认为它是奉行世俗主义的现代政党。
F. 印度第一大党是哪个
人民党--印度第一大党
印度人民党((BJP)是印度实力最雄厚的政党,也是最有争议性的一股 政治势力。印度人民党竭力鼓吹将印度建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印度教国家,这一意 识形态明显地违背了世俗的印度宪法。
在1996年的大选中,印度人民党赢得了545个人民院(下院)议席中 的194席,崛起为印度议会第一大党。印度人民党领导人瓦杰帕伊企图组阁, 但遭到其他政党的一致抵制。瓦杰帕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组建起来的内阁最后只 存在了13天,成为印度有史以来最短命的一届政府。
在1998年的大选中,印度人民党牢牢守住了阵地,赢得了更多的议席, 但仍然未能获得压倒性多数。瓦杰帕伊在关键时刻与东、南部的地区性政党结盟 ,终于圆了自己的总理梦。
印度人民党通常被视为奉行民族主义路线的印度教政党,其权力基础是印度 北部、西部高等种姓的印度教徒。对于印度的1.2亿穆斯林而言,印度人民党 的崛起是一个不祥之兆。
1992年,印度教武装分子在印度人民党的教唆下在北方邦的阿尤迪亚破 坏了一座16世纪的清真寺。包括现任党主席阿德瓦尼在内的一些印度人民党高 层官员都曾亲自参与了这一暴行。
阿尤迪亚事件人为地制造了一条裂痕,在印度全国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周的大 规模宗教冲突。 在1998年的大选中,印度人民党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叫嚣用原子弹武 装印度。瓦杰帕伊上台后果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悍然在1998年5月进行了 5次地下核试验,正式为印度装上了核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