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不能去印度旅游
其中有7方面原因。
1、天气原因。印度天气极其炎热,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不能旅游。每年5月到10月动辄50度高温,别说旅游就是坐着都如同桑那一般。印度人这时如在户外只能静静坐在荫凉处,顶多活动一下腿脚做个瑜伽什么的。
我去印度没通过旅行社也没住大酒店,住的都是小旅馆。感受可能和旅行社安排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该一致,我在印度十多天里没吃到过猪肉牛肉。这让喜欢吃肉的国人到了印度恐怕非常不适应。
㈡ 印度厕所为什么难找 印度人为什么不建厕所
1、在印度的文化里,厕所是藏污纳垢,不吉利的东西,所以他们潜意识里拒绝将厕所建在家里,要如厕一般去外面,荒郊野外的地方。
(2)为什么印度人咬脚扩展阅读: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巴基斯坦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
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㈢ 为什么瑜伽都是印度人
说到瑜伽,近年来可谓是非常流行,不仅仅是一些女性朋友在练习,很多男性朋友也渐渐加入了瑜伽大军。当然了,瑜伽肯定是男女都可以练习,而且对身体很有好处,这是不用质疑的,不信你看看《天龙八部》的庄聚贤,因为一部《神足经》而缠上白富美,当上丐帮帮主,走上人生巅峰。所以呢,尽管我们对印度三哥没有什么好感,不过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成员,从遥远的天竺还是传过来不少好东西的。其中,阿拉伯数字,小乘佛教,瑜伽等等,说到这很多人肯定不服,说没有神什么油怎么能服众,不过这个据说真正的印度人都没见过,为了让我们这信口开河的文章显得严谨,我们不能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
正所谓有因必有果,为什么印度人发明的是瑜伽而不是踢踏舞或者其他的呢,或者说为什么瑜伽诞生在印度而不是其他地方呢。我们知道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从生活的实践中发明出来的,发明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如果你了解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也许就能从中窥的一点端倪。印度人除了吃饭不用餐具,上厕所不用纸,最有名的场面应该是印度人用笛子控制蛇,你说这印度人崇拜的是牛,老和蛇过不去干什么。难道印度人练习瑜伽是为了跟蛇一样柔软吗,依我看阿三哥虽然无聊但是还不至于到这种程度。那么唯一的解释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防蛇。你想一想,印度人喜欢玩蛇,可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于是一些玩蛇的人肯定不免被蛇完成愤怒的反杀,再一不小心恰好是条毒蛇,一个人在家里练习也没人看见,岂不是要去见达摩。这个时候睿智的印度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机智的发明了瑜伽,这样被蛇咬到脚脖子了,屁股了就可以展开自救。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嗤之以鼻,要压不住自己的怒火,迫不及待的通过一些极端形式来表达对我的愤怒。我说你先别忙着愤怒,不信你看看金庸大师,人家就设定了这样的故事情节。要说大师还得是大师,对于各种东西都是信手拈来,把天竺的瑜伽术给了游坦之,把控蛇技术给了西域白驼山欧阳父子。在《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周伯通就因为被老毒物的蛇咬了,被郭靖救了而产生了结拜之心,更产生了怕蛇这一后遗症。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咬的是游坦之或者是波斯风云三使,人家可能根本不当一回事,自己把毒洗出来不就结了嘛。所以你不能小看这个技能,它改变了故事的走向。
另一个着名的例子就是我们好多90后童年经典,古龙的《小李飞刀》,我们知道一切的开始都是从龙啸云帮助林诗音吸出蛇毒那一刻开始的。如果林诗音会瑜伽,她就不需要被陌生男人救治,李寻欢就不会把她让给别人,王子和公主可能早就在城堡里开始了快乐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因为林诗音没有练过瑜伽而成为了泡影,一对英雄美人就这样遗憾的错过了。
很多人又提出质疑,说我们以前也有捕蛇人,像韩愈的《捕蛇者说》,最早的《射雕英雄》杨过生母也是捕蛇的,为什么中国人不需要自救呢。这只能说国情不同,若果一个中国姑娘被蛇咬了,恰好被一个人救了,这个时候,如果对方是个风流才子,通常都会是“男女授受不亲,小女子唯有以身相许”,从而成就一段佳话。如果对方是个粗野莽汉,通常都是“男女授受不亲,小女子愿当牛做马来报答你”从而很好的拒绝。而印度呢,大家也知道,直到现在,社会都不是很太平,据说很多男子也会被侵犯,这个时候自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以这样说,瑜伽只能是印度人发明,也只能诞生在印度的国度里。
㈣ 为什么印度人吹笛子,蛇就会立起来呢
与吹笛子无关
眼镜蛇是没有听觉的,所以它听不到音乐,眼镜蛇只攻击进入攻击范围的敌人,所以当有什么东西在它眼前晃悠的时候,它会竖起上半身,张开肋骨让自己看上去大一些。
然后跟着一起晃,以找到合适的实际进攻,所以驯蛇人只要在它攻击范围外晃悠就行了,吹不吹笛子都没关系。
(4)为什么印度人咬脚扩展阅读:
眼镜蛇分布范围极广,除了欧洲和马达加斯加外,在世界大部分的温暖地区都可以发现它们。
眼镜蛇分布于从非洲南部经亚洲南部至东南亚岛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东南亚岛屿。
在我国,眼镜蛇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北方亦偶尔可见,尤其以湖南永州的量多。
㈤ 海绵汤圆、死亡玛莎拉、火焰帕安,印度人为什么还要嘲笑中国人吃鸡爪
死亡玛莎拉玛莎拉其实是一种香料,算是咖喱的一种,印度人对这个玩意儿可谓是爱到了骨子里,炒菜要放,炖汤要放、果汁要放、可乐要放,连奶茶都要放!你肯定想问,玛莎拉一定很好吃吧?不,请你清醒一点。
火焰帕安 作为来到印度不得不吃的特色,火焰帕安是一种用大腹子叶包裹碎冰、马沙拉、大腹子和一种神似辣椒酱的东西,点上火,不由分说就往你嘴里一捅,吓得直翻白眼的同时嘴里竟然一点儿都不烫还很清凉!据说这玩意儿治疗咳嗽和口腔溃疡有奇效,很多来到印度水土不服上火嗓子不舒服的人都会来一口火焰帕安,没想到嚼一嚼还真挺管用,不过大腹子这东西大家也知道,吃多了会上瘾,同时还是引发口腔癌的高危食物。
㈥ 二战期间,为什么印度人要帮助日本
很多国人不知道的是,一些印度人曾经在二战中帮助过日本帝国主义。他们的想法很单纯不做作:既然日本人选择和英国人对着干,而英国人又是印度的殖民者,那么为了赶跑殖民者英国人,和日本人合作就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印度人钱德拉鲍斯。
钱德拉鲍斯。
而钱德拉鲍斯的计划是在日本人帮助下创立印度的军队,然后随日本人反攻回印度,夺取政权。他的计划有一次实践的机会,那就是着名的英帕尔战役。然而这场战役成就了英国在东南亚的最大胜利,同时也造成了日本陆军史上的最惨重失败。这也让钱德拉鲍斯等人的反攻印度大计彻底流产。
印度人想借助日本人帮助打败英国搞独立
英国军队在二战中的东南亚战场,面对日本陆军连战连败。先丢了香港,再丢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最后连缅甸都丢掉了,甚至中华民国都不得不派出远征军去援救英军,这也无法挽救英军失败的命运。在缅甸丢失之后,给中国输送物资的滇缅公路就此被切断。
日本人也就得陇望蜀,想进一步进攻印度。正巧此时他们有了好的帮凶,那就是印度人钱德拉鲍斯和他组织的印度国民军。
钱德拉鲍斯是印度人,与1941年流亡到德国,进行反对英国的斗争。他在德国的这几年里,估计是被当时德国在欧洲战场上横冲直撞的形势吓尿了,变成了一个坚定的信仰法西斯主义的人,他坚信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战争终将胜利。为了寻求帮助,把印度从英国手里解放出来,他打算找法西斯国家来支援他的印度独立斗争。此时的德国离印度太远,鞭长莫及,他就只能回到亚洲来找日本。
钱德拉鲍斯与希特勒握手
钱德拉鲍斯到达日本后,受到了大战犯东条英机热情的接见。钱德拉鲍斯对日本首相的许诺感到兴高采烈,对日本鼓吹“大东亚共荣圈”的论调加以肯定,幻想能够像日本在缅甸和菲律宾建立傀儡政权一样,在印度赶跑英国人扶持他上台。
他还参加了日本人组织的“大东亚会议”,与会者都是日本人和他们在亚洲扶持的傀儡,包括菲律宾、缅甸等的傀儡政权和伪满洲国以及伪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大东亚会议”与会者合影,左二是伪满洲国代表张景惠,左三是汪精卫,右一是钱德拉鲍斯。
印度人摩拳擦掌准备和日军一起打回印度
钱德拉鲍斯看到日本人如此支持他的印度解放事业,自然兴高采烈,急切盼望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打回印度去建立他的政权。
在日本人的扶持和帮助下,钱德拉鲍斯组织了一支印度国民军,其主要成员为日本人俘虏的英属印度士兵以及部分东南亚印度侨民。其中,被俘虏的20000印度士兵加入了印度国民军。
有了军队,钱德拉鲍斯就极其盼望能够赶紧打败英国人,在印度建立政权。
很快他急切盼望的机会就来了,日本人在1944年初决定进行英帕尔战役,打下英国在印度的前沿据点英帕尔为进军印度扫清障碍。当时日本已经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了,想着反正英国人在东南亚一带也是软柿子,干脆就挑这个软柿子捏一捏,获得胜利来鼓舞人心。
然而对于日本人来说不好的消息是,参战的日本第15集团军由牟田口廉也中将指挥。
牟田口廉也是个狂热的好战分子,正是他在“七七事变”时,未经上级同意指挥日军向宛平城卢沟桥开了第一炮,挑起了战端。
日本军国主义狂热氛围下,这种战争贩子自然火箭般蹿升,不过几年就官至中将。他运气又是出奇的好,1941年年他参与进攻新加坡,获得胜利后得以指挥第15集团。
糟糕后勤导致日军的惨败
不过这位牟田口廉也打仗喜欢异想天开。他特别轻视英军的水平,认为三个月之内就可以结束英帕尔战役,为天皇的寿辰献上贺礼。他还夸下海口:“只要用3个师团的兵力,携带3个星期食用的口粮,轻装越过若开山脉,渡过钦敦江,发动奇袭作战,就可在短期内攻占英帕尔”。
于是他的战前准备就做得很不充分,在补给方面不仅没做好功课,还打算玩花样,秀操作。他崇拜成吉思汗,于是提出了效法古时蒙古军队作战方法,征发3万头牛、羊等动物,一则可以驮运军需物资,二则在军粮缺乏时可以宰杀充饥。
结果这些牛羊不听指挥,一遇英国空袭就一哄而散,还会把路堵得结结实实,最后部队不得不抽调兵力把这些牛全部赶走,吃掉了羊——这可能是日军开战后吃得最好的一顿了,之后他们甚至会没粮食可吃。
英国人则在这场战役中准备充分,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把日军的战线拉长,补给跟不上,出发的时候,日军每天的口粮定额16两,后来就变成了1.5两,最后彻底断粮。
知道了手下士兵没饭可吃,牟田口廉也居然发出怪论:“日本自古就是食草民族,面对这么茂密的丛林,你们却说没东西吃,这是想干什么。”
这种毫无人性的话和艰苦的战斗让日本士兵彻底丧失士气,不愿再前进一步,私底下骂牟田口廉也是“鬼畜牟田口”。牟田口廉也更加气急败坏,听说部队缺乏补给,说:“因为没有食物无法战斗,这样的人还能称之为'皇军'吗?'皇军'即便没有了食物,也必须继续战斗的。没有武器弹药和食物就不能打仗?这决不能成为正当的理由!??没有子弹的话,不是还有刺刀吗?没有刺刀的话,还有拳头呢。没有拳头的话,可以用脚踢的。就算这些都没了,不是还可以用牙齿咬吗???日本是神州,神灵必定会保佑我们的??”
当日军缺乏补给无法继续前进的时候,英军的反击开始了,日军损失惨重才撤回缅甸。这场战争最后成了日本陆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战,十万日军最终伤亡、失踪大约5.5万人,战斗死亡人数只有3.2万人,其他人都是死于饥饿或疾病。
印度国民军听说日军撤退了还本来不想撤退,但是日本人都跑了,他们也就只能撤回缅甸。这场战役之后,日本人侵略印度的野心就此破产,而印度人想通过日本来解放印度的想法也彻底泡汤了。
㈦ 为什么印度厕所难找 印度人为什么不建厕所
在印度,对于经济日渐自立的女性而言,在她们的希望清单上,位居榜首的是竟拥有自己的洗手间。几乎每个到过印度的外国人,都会对这里的厕所留下深刻印象。有人笑称,在印度,厕所无处不在,大地就是最大的露天厕所。
的确,不论是首都新德里,还是经济中心孟买都能看到,街道边、铁路边、海岸边,神情泰然自若随地大小便的印度人。
印度的大部分城镇,在靠墙的地方贴几块瓷砖,挖几个坑,就成了专供男人使用的公共厕所。而在广大农村,连这样的简陋厕所也看不到。根据联合国估计,印度有6亿人,或55%的人在室外“方便”。
在印度农村,无论是草丛中、树荫里,还是在道路旁、墙脚下,你常可以看到尿流的痕迹。男人们倒还好说,大白天只要找个稍微背人一点的地方就能"解决问题",妇女可就苦了。
妇女们只能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躲到灌木丛中"解决问题"。这增加了她们受暴力侵犯的机会,甚至遭蛇咬伤的机会,因为她们要到偏僻的地方去。
然而印度农村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认为这是亲近自然的表现,是他们千年以来不变的习惯。许多农民迷信地认为,家里有厕所不吉利,所以家里再有钱也不建厕所。
在印度西岸最大城市孟买,差不多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贫民窟中。这里生活条件极度恶劣,许多人挤在一起度日,就连上厕所都成了每日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事。
根据当地官方的统计数据,孟买的贫民窟中,所有人都是在公共厕所中方便,平均每81个人共同一个厕所。有些地方由于贫困人口激增,甚至有每273个人共用一个厕所的现象。条件最好的地方也不过58个人共同一个厕所。
为了倡导厕所文化,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还发动了一场“无厕所,无妻子”的活动,敦促女性拒绝不能提供带卫生间的房子的求婚者。
印度13亿人口中的一半,即6.65亿人,居室都没有独立的厕所。在印度,对于经济日渐自立的女性而言,在她们的希望清单上,位居榜首的是竟拥有自己的洗手间。
望采纳
㈧ 为什么印度人很会抓蛇
因为印度人要谋生。就是说印度人抓蛇是因为印度人要吹笛子舞蛇。
印度恐怖的耍蛇者
尤其在印度,蛇类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印度人崇拜蛇,视蛇为“神”的化身,而眼镜蛇尤受崇敬,被称为“努拉盘布”,即“善蛇”。
印度有蛇庙、蛇村、蛇舞、蛇船赛,每年还有蛇节。祭拜蛇神是印度古老的宗教仪式,许多印度教徒会在蛇节那天给蛇神献上鸡蛋和牛奶作为供品。最近几年印度政府着力发展旅游业,全力挖掘本国古老的传统文化项目,而雪拉莱市因与蛇共舞了数百年,被印度人视为“蛇节”的发源地,故印度旅游部门将之列为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每年8月份的蛇节,雪拉莱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统统会不约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们将捕来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庙宇里“囤积”。吃过晚饭后,他们就会来到庙宇里,争先恐后徒手捉起一条蛇或数条蛇,步出庙宇外开始尽情狂欢,与蛇共舞。他们几乎人人手上都揣着一条蛇,有的人将蛇抱在怀里,不停地亲吻着;有的人将蛇缠绕在身上,大摇大摆地迈着方步,像是借以炫耀自己的胆大无比;有许多年轻的女性竟然把蛇系缚在肚脐间,当作美丽的“腰带”;还有一些小孩子,只穿着短裤,赤裸着的身体上倒挂着八九条红绿斑纹相间的小蛇 尽管众多人会被蛇咬伤、缠伤,但他们却引以为豪。这些人认为,被蛇咬、缠了预兆着今生今世无灾无病。
蛇船竞赛
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种有关蛇的吉庆活动--蛇船竞赛,犹如我国端午节的龙舟竞赛。竞赛点岸边椰树葱郁高大,铜锣、鼓声、号子声此起彼落,一艘艘蛇形船在进行着角逐。这便是喀拉拉邦河兰慕拉、乾帕库兰、科塔雅地区传统的欧南节蛇船竞赛的盛况。赛船的船头是一个生动的蛇头,吐着红色的长舌,60米长,高昂水面14米的蛇头吐舌翘起。蛇船竞赛在当地被看作是每个村庄的大事,因此都选拔强手参赛。参赛选手身穿白色衣裤缠白头巾,手持短划桨,每艘船上还点缀着或红或黄的伞。竞赛时,选手们整齐地分坐于船的两边,按船上歌手短促高昂、节奏鲜明的号子奋力划桨。刹那时,上百艘蛇船竞逐,水花四溅,号子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如若胜利,全村人都要为他们庆功。
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3%,在虔诚的印度教徒眼中,蛇并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无伤蛇之心,蛇就没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镜蛇更是财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并供它食物,命中一定会走好运。在印度许多农村都有香火缭绕的蛇庙,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为求得一男半女,对庙里供奉的蛇神更是顶礼膜拜。
千百年来,印度一直活跃着一群耍蛇人。他们每天走街串巷,几个大小不一的篮子,一根笛子便构成了他们的全部家当。大多数人对蛇宁可敬而远之,而印度蛇人则把它们看做朋友。印度耍蛇人的祖上大都住在深山老林,形成自然环境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了与毒蛇为友。让一般人望而却步的眼镜蛇、蟒蛇在他们的指挥下,无不俯首听命。就算是不小心被蛇咬了,他们也会用草药迅速解毒。耍蛇行业也是一种“眼球经济”,在现代文明和科技的冲击下,古老的印度耍蛇业如今已呈现衰败的迹象。
这一有千百年历史的文化艺术在1972年后成为非法活动。印度政府为了禁止蛇皮贸易,1972年后严厉打击街头耍蛇艺人。印度政府意识到一门千年艺术即将失传。为了保护耍蛇人,政府即将推出”耍蛇人培训“计划。参加过政府培训的耍蛇艺人将正式成为国家动物园的驯兽师,被冠以“爬行动物专家”的头衔。耍蛇人将向来动物园参观的孩子们讲解野生动物的趣闻和丛林生活。此外,政府将建立“耍蛇人专线“,为市民捕捉入侵忽然爬到家中的蛇。
眼镜王蛇
印度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大、最着名和最致命的蛇类。例如,眼镜王蛇,以其可怕的习性和危险的毒液而闻名;网纹蟒,体长可达十余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蛇类。这两种蛇如今非常罕见,仅存于印度少数地区,人类很少能在野外遇到。另有259种蛇类分布在印度各地,其中约有50种为毒蛇,有些非常危险。尽管许多人对印度蛇类的致命危险感到忧心忡忡,但它们自己也是生态系统中高度濒危的物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