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佛教是如何形成的佛教又是由谁传入中国的
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那么少,误解的人那么多。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真正的佛教,认识佛法的伟大。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因家族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简单给佛下个定义:我这里所要向各位介绍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我试将‘佛’的定义如下: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让我重复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 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源于印度 佛教发源于距今2552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据经典记载,佛圆寂时,世寿80岁零2个月。 传入中国 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按正式文献记载,佛教在汉朝传来中国,非正式文献记载的更早,在周朝时已经陆陆续续传过来。正式是国家派了使节到西域去迎请,礼请过来,正式来是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最初来的二位法师,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到中国来之后,因为是中国皇帝迎请过来的,所以是以国宾的礼节来对待他们,来了之后,与我们朝野人士谈得很投机,我们非常欢迎他们,希望他们能常住中国。他们二位把佛教、佛像、经典第一次正式带到中国来,为中国朝野所接受,来到中国之后,是国家招待他们,就好像现在的外交部礼宾司来接待,那时候的政治制度与现在不同,现在的外交部都在行政院之下,从前的外交部不归宰相管理,外交直接归皇帝管辖,那时的外交部也不叫这个名称,而叫做鸿胪寺。所以诸位要明了佛教中的寺是怎么来的?寺是汉朝的时候政府办事的机关,它并不是庙,而是帝王所辖的一级单位,直接属于皇帝督导的,皇帝下面有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做卿,我们称做公卿,鸿胪寺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所以由鸿胪寺来接待,以后由于想把他们常留在中国,这样一来,鸿胪寺不能长远招待他们,因此皇帝下面再增加一个单位,也就是从九个寺增加到十个寺,这个寺就是佛寺,佛寺是从这里开始的,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当时首都在洛阳,故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第一寺。 佛教能够在东方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相吻合。我们特别要说的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发生的变化。实际上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佛教的教义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来传达的。古代从事佛经翻译的主要是一些外来的传教僧人,最早的佛经翻译可能是汉明帝时代从大月氏国来的迦叶摩腾、竺法兰,他们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汉桓帝时安息国安世高和月氏国支谶,译佛经数十部,约一二百卷。灵帝时有印度竺佛朗也在洛阳宣讲佛教,并着有《牟子理惑论》,主张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调和。佛经翻译家最着名的是西域名僧鸠摩罗什。 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另外其它的一些印度佛教派别也来到中国,如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中国。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隐居面壁九年的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 到唐朝时代(公元618——907年),印度的佛教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了,出现了多种佛教派别。在唐代中国佛教的一件大事,就是在中国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大师不远万里去印度留学。他回国后,唐太宗非常重视,安排了数千人参加玄奘大师的佛经翻译事业。因玄奘大师的弘扬,使印度后期佛教哲学和大、小乘佛教的经典,在中国得到广泛地传播。 禅宗的诞生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达摩大师是印度禅宗第28代祖师,中国初祖),故又称达摩宗;因其得佛心印为佛陀之正统法脉,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传法弟子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道信传法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 ,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 、传法弟子六祖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皇帝亲赐六祖慧能大师谥号为大鉴禅师,其传法弟子颇多,如:南岳怀让禅师、青原行思禅师、永嘉玄觉禅师等,证悟者40余人,开悟者不计其数。之后南岳怀让禅师之得法弟子,马祖道一禅师对中国佛教有着极大的贡献,他确立了丛林制度,规范了道场,马祖道一禅师之传法弟子百丈怀海禅师更制定清规规范门人,故佛教称之为“马祖建丛林,百丈定清规”,直到今天依然大体上不变,每天之早晚二课,也是始于这个时候。百丈怀海禅师之传法弟子有黄檗希运禅师及仰山灵佑禅师,都是至今还影响着佛教界的祖师大德!自六祖后不再传大位,也就是说没有第七祖,因为禅宗真正要传的法脉不是衣钵而是心印,心印延续至今,不曾断绝,一代代的祖师大德们,至今都延续着六祖的顿教大法!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希望采纳
‘贰’ 释迦牟尼是哪个国家的人
释迦牟尼是印度人。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623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
历史上确实有如来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罗卫国的王子。后外出修行,终成正果,创立了佛教。后离家修行,于农迅拆橘历十二月初八成佛。
佛祖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
释迦牟尼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又目睹人自有生亩团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传教方式:
佛祖的传教的方式,是随机的施设,不拘一格。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直叙、问答等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御返同的对象,宣说不同的内容。
对僧众谈论出离生死、证得无上正觉,对俗人谈论道德的行善。
准许弟子可不用规范化的梵语,而用地区方言进行说教。思想学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叁’ 佛法的起源为什么只在印度
佛陀出生于印度(今尼伯尔境内)的迦毗罗卫国,佛陀既然出生、成长、出家、成道、弘法、涅盘都是在印度,自然佛教是从印度起源,佛说法49年,佛灭度后,弟子们将佛一生所说汇总,这些工作全部都是由佛的诸上首弟子及五百位大弟子完成的,保证了佛法的纯正性。
之后,因缘具足时由阿育王大弘佛教,于是佛教开始向印度周边国家弘传,当然也传到了中国,乃至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家。
所以,佛既然出生于印度,自然佛教发源自印度,自然佛经也在印度,但后来历代祖师大德辛苦努力,佛经也传到中国啦。
好比,你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生长在中国,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否则你不会把钱存到国外去吧?你说你一个中国人,会莫名其妙没有理由的把钱存到欧洲某个银行去吗?
佛既然是印度人,佛经自然在印度,这有什么好问的?
我来问你,譬如佛出生于印度,但是他却把佛经留到中国去,犹如从天而降一样,那这样的佛经你能信吗?当然是要有根据的才可以啊。
所以,您问这个问题,就很奇怪啦,那如今佛经已经不止在印度有啦,因缘条件要慢慢具备
另外,佛不是万能,也不是无所不能,佛是大能。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和空间都是业感缘起,佛可没说过可以时光倒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您没搞懂,就是,不是佛愿意,佛就可以。
这就是大能。因为纵然是佛也没有办法度无缘的众生。一切都需要因缘(条件)完备,才可以。
譬如,佛欲度东城的老婆婆,可是她却不愿意见佛(因缘如此),那佛和他无缘,佛知道弟子和她有缘,与是派弟子去,老婆婆就得度了。
佛是大能啊,他不是万能啊,佛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因果的法则,任何事情不可能无因而生,所以这不是佛不平等。
另外什么叫平等?很多人搞不清楚,试想佛以王子之尊,愿意去出家和奴隶平等,佛是否是真平等?
佛已经成就无上的佛果,但他却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也能成佛,他并没有觉得我是佛,是最大的,是最高的,你们都应该在我脚下,你们都应该向我赞美,你们都应该是我的奴仆,佛并没有这样说过,佛才是真平等。
不要只看表面,如果只看表面,男女生下就不平等,生理构造就不同,你能用这样的理由反对男女平等吗?所以不能只看表面。
众生欲得佛法,需要因缘和福报,不是佛自己一箱情愿就可以的。
‘肆’ 达摩成佛了吗是什么佛
达摩祖师并没有在娑婆世界成佛。因为贤劫的第四尊佛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以在释迦牟尼佛跟弥勒佛之间并没有另一尊佛在贤劫成就。
达摩又称为菩提达摩,属于印度人,是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原的得道高僧,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据说,大多数人都说他活了150岁,不过后人将他的坟墓挖开,却看见棺材里是空的,以为达摩已经羽化成佛了,于是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
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
(4)印度人怎么成佛扩展阅读: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
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参考资料:网络--菩提达摩
‘伍’ 作为佛教的发源地,为什么印度人不信佛……
历史的原因更多一些吧。
也不能说印度人都不信佛,目前印毕悉兄度的三大宗教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佛教信徒大约只占千分之一不到的样子。
印度听上去是一个名字,但其实是联邦制,放在古代也就是很多小的土邦在一起。
佛教当初在印度发源时,悉达多就是某个邦国的王子。他悟道前学习了很多别的宗教的东西,比如印度前身的婆罗门教,比如拜火教等等,最后发现了真正的离苦之道,从而创立佛教。
佛教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许是最辉煌手袭的那个时候吧,是阿育王放下屠刀开始弘扬佛法,在阿育王的时代,不断有修到阿罗汉境界的高僧被派往印度各邦以及东南亚各国,甚至到中国这边来传佛法。据说那时就有传说,有一天佛法会在印度本土消失,需要将佛教种子传出去(只是传说而已,是否真是陆闭如此已不可考)
阿育王之后,印度佛教还发展过一段时间,但随着各种宗教的逐渐兴起 (你知道吗,印度教是一个来者不拒统统放进来的宗教,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教里也是神祇之一),尤其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和对佛教信徒的屠杀,佛教在印度逐渐消亡。
现在印度的佛教,是从东南亚等国传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