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印度手机的消费税税率是多少
据《经济时报》7月3日报道,印度政府对智能手机征收10%基本消费税后,将确保对当地制造业持续提供激励,从而将投资扩大到零部件制造业生态。
这项税费的征收对于印度国内公司以及富士康Foxconn, Flex, Salcomp 和iPhone制造商纬创资通、三星等外国公司来说都是一大利好消息,以三星为例近年来已经在印度投资了数百万美元,设立了超过70家手机和零配件制造工厂,产生的额外投资价值达到了10.5亿卢比,而现在这一价值可能会进一步增长。
迪克森科技为Intex、松下、金立代工制造手机,该机构执行主席苏尼尔·瓦切尼(Sunil·Vachani)表示,“由于巨大的行业不确定性,过去的6-8个月内,投资处于基本停滞状态,但是现在投资的势头将会回升,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投资于整合制造和零部件制造业。”
相关专家表示,“三星已经宣布2020年准备将印度作为其制造和向欧洲、中东地区和非洲出口的中枢,苹果通过纬创资通已经在开始印度国内组装iPhone SE机型,未来还可能会扩大其他机型,而这些都会进一步受益于消费税的征收。”
消费税实施之前,税收的结构使进口手机的成本比本地制造商成本高出11.5%,而现在对所有手机的征收税率已经达到了12%,税率差距已经完全抹平,这一举措受到了印度本土及国外手机制造商的一致好评,金立印度总经理Arvind Vohra表示,“这将使整机进口变得不具有竞争力。”
征收基本消费税的决定也将清除分阶段制造计划的障碍,提供的税收红利也给国内的手机零部件生产厂商制定出了路线图。这也将有助于印度成为三星等厂商的出口中心,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市场的制造业生态系统的参与者来印度投资。
❷ 印度的进口税率是多少
印度海关进口关税列表产品种类基本关税率额外关税率特殊额外关税率纺织品15%---25%16%4%服装25%或150%卢比/平方米—4%辅料25%16%4%饰品5%04%家用电器25%16%4%电子产品10%---25%16%4%皮革及皮革制品25%16%4%陶瓷25%16%4%医药用品25%15%4%化妆品25%16%4%玩具25%16%(或0)4%饮料30%04%酒精饮料100%04%黄金与珠宝100%16%4%茶叶25%04%水果30---40%—4%葡萄干100%—4%蔬菜100%04%说明:
一、课税总额=基本关税+额外关税+特殊额外关税基本关税=cif总额+cif总额×基本关税率额外关税=基本关税×额外关税率特殊额外关税=(基本关税+额外关税)×特殊额外关税率二、进口到印度的产品印度当局所征收的税种包括有:1、基本关税2、额外税3、额外税收4、特殊额外税收5、其他额外税例如是抵消税、反倾销税、安全税等等。以下是对其所征收的税种的一些简单的介绍:1、不同的产品需要征收的基本关税税率不同。1975年的《海关关税法》第四条列明其详细要求,名为“标准税率”。如果印度与该国签定双边或者其他协定协议的话,则可以获取优惠关税。基本关税占产品总额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个特定的百分比,而这些都是以清关时对不同产品的计算而定。基本关税税率必须把产品的保险与运费也计算在内。
2、所谓额外关税,其类似于对印度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征收的消费税,自1975年《海关关税法》起征收。一般是指cvd即抵消税,而其正确的说法是额外关税。为了便于计算准确的额外关税,生产商必须首先根据《主要产品的消费税法案》评定该产品的等级。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产品需征收特定的税收。计算额外关税的税率是以cif价+基本关税为基础计算。
3、1975年的《海关关税法》对特殊额外关税作了规定。特殊额外关税是以可征税总额、基本关税以及以上所提到的额外关税的基础上计算的。
4、额外税一般是基本关税的10%。
5、反倾销税(1975年《海关关税法的第九a条》)是指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印度对某些国家向印度倾销的某些特定的产品而征收的一种税收。征收反倾销税必须就情况经调查而定的。
6、安全税(1975年《海关关税法》第8a条)是对某个特定的时期向印度进口某些特定的产品所征收的税收,以防止该国的产品过度进口至印度,从而对印度工业造成伤害。
7、免税。免税可以以很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现,以下是有关免税情况的简单介绍:1)、通告免税由中央政府通过政府通报发布免税消息,这种免税可以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进口的某些产品可以获取免税,例如是联合国成员进口的产品等等。有些无条件免税的可能是边境贸易的促进等。2)、优惠税率仅指从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塞舌尔、汤加生产的产品进口至印度只要符合某些特定的条件而获取的关税优惠。成文的规定已经建立以便于确定所进口的产品的原产地是否这些国家的范围内。原产地的确定非常重要,是确定进口产品必须缴纳税率的根据之一。
❸ 盘点印度国内汽车:以开奥拓为豪,中国神车曾在此大卖
随着近期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印度糟糕的卫生状况和超高的人口密度成为了疫情控制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一度成为大家的焦点。虽然与中国相距并不遥远,但因为旅游业的薄弱而导致很多中国人对印度并不是十分熟悉。
今天我们不谈疫情,不谈国事,就在汽车这个细分领域,和讯汽车就带你走进这个神奇国度的汽车市场,看看“三哥们”都开什么车?
印度人都开什么车?
和全球大部分国家一样,日系车占据了印度汽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据印度官方统计,2019年日系车占到其乘用车市场超过60%的份额。而在全部日系品牌中,铃木占据了全印度超过70%的份额,全球范围内都热销的丰田和本田只能默默瓜分剩余的不到30%。
尽管如此,印度仍然被认为是未来几年最具有汽车消费潜力的国家之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就意味着庞大的消费潜力,而且印度市场的消费力趋于年轻化,年轻人占比比中国还要高。根据市场调研统计,印度20岁以下的人口数量高达5亿,全国平均年龄仅为27岁。
有分析预测,在2021年,印度将成为中国和美国之后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7个问题告诉你印度消费税改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印度定于7月1日实施的商品及服务税将帮助缔造世界上最大之一的单一商品与服务市场,并有力落实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提高印度经商便利化程度的承诺。
1、这真会发生吗?
印度的商品及服务税已经酝酿很久了(于2006年首次提出),但在2017年4月,印度总统签署了一些相关法案,为该税的实施扫清了最后的程序性障碍。
最后的相关工作将包括:敲定不同类别的商品及服务所适用的具体税率、落实技术保障(被称为GST Network的网络),并培训约5.8万名税务官员。一些公司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为新税制做好准备,但印度政府坚持贯彻其既定的时间表。
2、这一新税种好在哪里?
现行的17种甚或更多的邦税和联邦税适用于包括电力和古驰(Gucci)手袋在内的五花八门的商品与服务。它们的存在使得商家向印度13亿人口(比美国人口高4倍左右)销售产品的努力变得非常复杂。在目前的税制下,一种产品会被多次以不同税率征税。
6、那企业本身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企业必须大幅调整自身的会计系统,而这可能涉及到一次性投资成本。随着印度的商品流通变得更便捷,物流公司将从中获益。其他赢家和输家将取决于所经营商品被判定适用于哪一税率以及最终法规条文中的豁免情况。
7、有许多其他国家使用这一税种吗?
印度将效仿波兰、加拿大和日本,跨入160个实施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行列。以最高税率衡量,印度的商品及服务税水平将居于前列。考虑到拥有29个邦、22种官方语言和900万家企业的印度推行税制改革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工作,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进行任何税改都会显得十分轻松。
❺ 解读印度关税制度
印度的关税制度由政府根据《印度关税条例》制定和实施,旨在保护和发展国内制造业,以及推动贸易自由化。基准关税率,一般在10%至30%之间,适用于大部分商品。针对奢侈品、高科技产品和其他进口的高价值商品,印度征收较高税率的“首要货物税”。特殊关税政策适用于汽车、电子产品、纺织品和药品等领域,可能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或实施进口配额限制。印度与贸易伙伴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双边贸易协议,则提供更低的关税税率或免税额度,以促进贸易。印度实施进口禁止和限制政策,以保护国内产业、环境和国家安全,部分商品如军事装备、化学品、食品和农产品等受限进口。出口商品则可能征收出口税,以保护国内市场和稳定供应。印度关税制度是动态调整的,具体规则需参考政府最新通知和规定。
印度的关税制度还包括全国范围内的间接征税系统——GST(商品及服务税),类似中国的增值税。GST税率分为5个档次,0%、5%、12%、18%、28%,适用于货物价值、额外消费税和特殊税。计算GST时,将货物价值、额外消费税和特殊税相加,乘以对应税率档次。GST在印度被划分为中央GST(CGST)、邦GST(SGST)和集成GST(IGST)。CGST由联邦政府征收,适用于邦内销售征税;SGST由邦或联邦属地政府征收,适用于邦内销售征税;IGST在邦间销售征税时由联邦政府征收,是CGST和SGST的总和。根据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消费地点和供应商所在地,确定需缴纳的GST类型。进口商品及服务、向经济特区单位或发展商提供商品及服务、邦际提供商品及服务需缴纳CGST;邦内提供商品及服务需缴纳SGST。
印度的关税制度涵盖多种细节和例外情况,涉及优惠关税协定、自由贸易协定等,为特定国家或地区提供更低的关税率或免除关税。印度关税制度极其庞杂,具体税率和规定需查阅政府相关部门或海关官方网站。印度与多个国家如马来西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孟加拉、智利、毛里求斯、汤加等国家签订了关税优惠协议,涉及修订后的海关税目(CTH)和协调制度术语(HSN)。通过这些协议,印度与亚太贸易协定、马来西亚-印度、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等区域组织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