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和武则天同年在位的印度皇帝是谁
古印度形成大一统的帝国皇朝只有在莫卧儿王朝(1526—1757)(明末、清)鼎盛时期。1527年巴卑尔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这是印度史上第一个未经册封的皇帝。其他都是受疆域和宗教:佛教、婆罗门、印度教、伊斯兰教教义影响其统治者并不成为皇帝、一般称王朝以及国王、
而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这段时期在印度属于:
戒日王朝(公元606—647年)印度北部(唐初):公元 7世纪统治北印度的封建王朝。又称羯若鞠羯国或称曷利沙帝国。为戒日王(606~647在位)所建,故名。其版图包括除克什米尔、信德、西旁遮普之外的北印度。首都为曲女城(今卡瑙季)。
后笈多王朝(公元700年前后)印度南部。
从中亚侵入印度的嚈哒人(白匈奴)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世纪的活动促成了帝国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正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7世纪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乱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统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过短暂的霸权之外,没有一个王公拥有广大的权力。不过,在南印度则兴起了几个强盛的政权,如遮娄其人(其统治者打败了戒日王的进攻)、罗湿陀罗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阿拉伯人入侵(700—1200)(唐宋)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拉其普特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中特别重要的有瞿折罗-布罗蒂诃罗人、兆汉人和遮娄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国之间混战不已,同时又激烈抵抗伊斯兰教力量对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认为是印度教的保卫者。
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
17世纪以前,统治了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君主仅仅使用“巴底沙”(波斯语:پادشاه,拉丁化:Pādishāh)的称号,这个称号在西方国家也被认为与“皇帝”同等,而且没有地理上的意义(即不是印度巴底沙或印度皇帝)。在1857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揭竿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兵占领了德里,并攻击莫卧儿皇宫红堡,杀死5名英国人,还要求已经失势的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复位。巴哈杜尔·沙二世勉强同意成为起义军的领袖,起义士兵便宣布他为印度巴底沙(波斯语:پادشاهي هند,拉丁化:Pādishāh-i Hind),即印度皇帝。这是第一次使用“印度皇帝”的称号。第二年(1858年)起义失败,巴哈杜尔·沙二世被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并流放到缅甸的仰光,莫卧儿帝国正式灭亡。
② 各国末代皇帝一览表
中国 爱新觉罗溥仪皇帝
匈牙利 拉科克捷尔吉一世大公爵,17世纪中期
巴西 彼德罗二世皇帝
俄罗斯 尼古拉二世皇帝,被苏共并其家族在一小木屋中烧死
德国 威廉二世皇帝,晚年郁闷地死于荷兰
乌克兰 弗拉基米尔二世若诺马林皇帝,12世纪初基辅最后治理者
伊拉克 费萨尔二世国王,20岁既死
罗马尼亚 米哈伊二世国王
利比亚 伊德里斯二世皇帝
埃塞俄比亚 Asfa Wossen女皇: 12 September 1974 起-终
法国 拿破伦三世皇帝,被德皇俘
伊朗 巴列维三世皇帝
土耳其 阿朴度拉迈吉德三世皇帝
意大利 维克多爱马虞尔三世皇帝
波兰 奥古斯特三世皇帝,国被瓜分
塞浦路斯 詹母斯三世国王,被威尼斯共和国占领
捷克 弗雷德里克五世国王,胡司战争中捷克人民自己推选的国王
马其顿 里奥六世皇帝 ,拜占廷马其顿王朝的 (886年 - 912年)
墨西哥 马克西米利安皇帝
秘鲁 阿塔瓦尔帕皇帝,被西班亚人绞死
印度 占西女皇
奥地利 卡尔皇帝
越南 保大皇帝,死于法国南方
缅甸 锡视皇帝,被英国囚于孟买拉德乃奇岛并死与那
土库曼 纳迪尔大帝,18世纪初统一全西亚者
塔吉克斯坦 阿古柏国王,浩汗王
以色列 何西亚和希西加,前六世纪
埃及 法鲁克皇帝
阿富汗 查西尔国王
塞尔维亚 彼得国王
克罗地亚 ZIWONIMIA王
摩尔多瓦 尼古拉马弗罗科尔达德国王,18世纪初
保加利亚 博里斯国王
孟加拉 西拉吉国王,18世纪中后期
马来西亚 瓦思,艾哈迈德国王
马耳他末代团长 雷姆佩施,19世纪初期
朝鲜 纯宗皇帝Sunjong (Yeonghui) (1907-1919)
蒙古 吉布尊丹巴活佛
希腊 康斯坦丁二世国王
中非 博卡萨皇帝
葡萄牙 曼努埃尔国王
③ 世界上最长寿的皇帝,子孙最多,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分别是那些~~
世界上最长寿的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
子孙最多的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1个养女,孙子97个.
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我国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康熙,他在位61年
④ 印度末代皇帝的概况
印度末代皇帝:82岁高龄参加反英大起义
反英起义的精神领袖
1857年初,由于英国在印度军队中大肆亵渎士兵宗教信仰,最终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5月10日,德里附近的印度第三骑兵团士兵率先发难,并宣布拥戴巴哈杜尔·沙为印度皇帝。
面对千载难逢的良机,巴哈杜尔·沙积极与起义军进行合作,试图把印度从英国人的魔掌中解放出来。他不但派太子担任起义军的总司令,还整天在皇宫里祈祷。
作为起义军的精神领袖,他不断发布激励民心的文告,呼吁不同宗教和族群的印度人起来反抗。
他在文告中说:“印度斯坦的子孙们!如果我们抱定决心,立即就能消灭敌人”,这些豪言壮语对起义军起了巨大的鼓励作用。
在起义初期,起义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英军总指挥巴纳德也被击毙。不过当英国把派往中国、锡兰的军队召回后,形势就急转直下。不幸的是,起义军内部的分裂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恶化。9月21日拂晓,英军重新夺回了德里。当起义军撤退时,巴哈杜尔·沙拒绝随同,而是率领家人躲藏到祖先的陵墓中。没过多久,在内奸——皇太子岳父的指引下,英军骑兵包围了他们。起初,英军少校霍德森曾承诺保证巴哈杜尔·沙等人的安全。然而当他们束手就擒后,霍德森却残忍地枪杀了2位皇子和一位皇孙,从而使莫卧儿王朝失去了继承人。令人发指的是,英国人竟把他们的头颅作为礼物送到了巴哈杜尔·沙面前,使后者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刺激。
流放异国的诗人皇帝
战争结束后,东印度公司于1858年进行大审判时,将巴哈杜尔·沙列为“首恶”,巴哈杜尔·沙的“印度皇帝”称号也被剥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趁机攫取了这一称号。为了防止新的动乱,英国将巴哈杜尔·沙和剩余的皇室成员押解到缅甸仰光软禁起来。
在缅甸期间,陪伴巴哈杜尔·沙左右的只有他的皇后。这位曾一度辉煌的皇帝,唯一自由的活动就是写诗。1862年11月7日,巴哈杜尔·沙在仰光去世,这也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的彻底终结。临死之前,他还满怀悲伤地在诗中写道:“爱的一切都去了,就像被秋天夺去美丽的花园,我只拥有记忆中的辉煌。”
巴哈杜尔·沙死后,英国人怕印度人找回自己皇帝的遗骸后,利用它再次发动反英大起义,于是将巴哈杜尔·沙秘密安葬在仰光附近的一座佛教寺庙内。直到1991年,人们才找到了巴哈杜尔·沙的墓地,并树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这位忧郁的印度诗人皇帝。
⑤ 什么是印度皇帝(英国那个)
莫卧儿皇帝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废黜的同一年(1858年),东印度公司的行政权力被解除,英属印度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后来,印度皇帝称号被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夺取,时值大英帝国极盛时期。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被冠以印度女皇(英语:Empress of India)的头衔,而这一年是大英帝国正式将印度次大陆并入版图并成为印度各土邦的宗主国的第19年。当时的英属印度包括如今的印度(包括葡萄牙殖民地果阿、锡金国、法国殖民地本地治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1937年脱离英属印度,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印度皇冠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通常被认为是这次“王冠变皇冠”的始作俑者,因为就在不久以前(187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维多利亚长公主的丈夫、德意志帝国唯一的皇子,也是普鲁士王国唯一的王子弗里德里希(即后来的弗里德里希三世)被他的父亲、德意志帝国皇帝兼普鲁士王国国王威廉一世立为德国皇储兼普鲁士王储。一旦威廉一世驾崩,弗里德里希将成为德国皇帝兼普鲁士国王,而维多利亚长公主也将成为德国皇后兼普鲁士王后。迪斯雷利认为,虽然英国的国力大过德国,但德国是帝国,英国却只是王国。如果维多利亚长公主成为德国皇后,那身为母亲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还要在其之下,这样不合理。所以他希望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女皇,这样才能在礼仪上不被视为在德国之下,况且英国在事实上已经是帝国(大英帝国),而且还是高于其他所有帝国的日不落帝国,只是缺了名义上的确认。维多利亚女王便顺水推舟,接受了这一称号,她也是英国和印度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之前和之后都只有男性皇帝。维多利亚女皇死后,其子爱德华七世继位,他的称号变为印度皇帝(英语:Emperor of India),继位的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和乔治六世都继续保持这一称号。这一称号一直保持到1947年8月14日/8月15日的午夜。此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自英国独立。但是,乔治六世并没有立即正式放弃“印度皇帝”的称号,直至1948年6月22日,他才正式放弃该称号。当英王为了印度事务而签名时,他们会在自己的名字后面签上大写字母组合R I(拉丁文Rex Imperator或Regina Imperatrix的缩写,意为国王—皇帝或女王—女皇)或Ind. Imp.(拉丁文Indiae Imperator或Indiae Imperatrix的缩写,意即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这种写法也被用在很多英国的硬币上,比如1948年乔治六世发行的硬币。爱德华八世的签名
大写字母“R”和“I”分别代表拉丁文中的国王和皇帝。 当一位男性君主拥有“国王—皇帝”(意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及印度皇帝)的称号时,他的王后则获得“王后—皇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王后及印度皇后)的称号,这和“女王—女皇”(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及印度女皇)的称号在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Regina Imperatrix),但她只是国王的配偶而已。拥有“Regina Imperatrix”称号的女性中只有维多利亚女王是“女王—女皇”,其他人都只是“王后—皇后”。而且,只有维多利亚女王在签名时用R I,其他的王后—皇后们只简单地用R(拉丁文Regina的缩写,这里指王后而不是女王),即表示她们地位低于维多利亚,甚至连I(拉丁文Imperatrix的缩写,这里指皇后而不是女皇)也略写了。[编辑] 印度和巴基斯坦国王 印度独立后,乔治六世仍然保留印度国王(英语:King of India)达两年,这期间的印度总督是路易斯·蒙巴顿和查克拉瓦尔蒂·拉贾戈巴拉查理,直到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之后,乔治六世依旧保有巴基斯坦国王(英语:King of Pakistan)的称号直到他在1952年逝世。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即位时也拥有巴基斯坦女王(英语:Queen of Pakistan)的称号,直到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⑥ 王妃带着皇孙收破烂靠600块救济金生活, 印度皇室后裔为何过得这么惨
因为这些皇室并没有任何实权,和普通人民是一样的。
⑦ 1946年统治卢迪亚纳的印度人皇帝是谁
1858年英国镇压印度人民起义后将末代皇帝巴哈杜尔. 沙废为庶人将其流放到缅甸。随即将“印度皇帝”称号由英国女皇兼任。从1858年到1947近90年间印度皇帝就是英王担任。1946年英王是伊丽撒白一世她同时也是印度女皇。1947年印度共和国成立废除君主制。1972年印度国会将末代王朝莫末儿家族的成员所有皇室称号取消撤底将他们降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