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印度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
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1)为什么印度是世界药库扩展阅读: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
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铬铁矿1.24亿吨,锰矿石6550万吨,锌589万吨,铜352万吨,铅136万吨,石灰石684.77亿吨,磷酸盐8100万吨,黄金86吨,石油8.96亿吨,天然气6970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覆盖率为21.9%。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据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因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中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印度认为,战争是人类的社会现象,是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一种斗争形式。印度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印度自认为其陆军实力名列全球第三,海军名列第五、空军名列第六,印度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
⑵ 印度网友问:为什么印度比中国发达
我们知道,印度比较能拿得出手的,是其所谓的“民主”体制。印度精英很多都认为印度比中国要发达得多,这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印度长期的偏面宣传,媒体总是黑中国,很少正面报道中国;第二是印度的精英很少来中国,不了解中国的现状。
印度和中国都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浴火重生的,印度因摆脱英国殖民而独立,而中国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赢得了新中国的建立。印度因为有几百年的殖民历史,其工业体系发中国发达,经济总量也高于中国。而中国因为长期战乱和被列强榨取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已经非常虚弱。
因为中国底子太薄,加上帝国主义封锁,中国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产现工业化和国防自给,长期的抽农补工虽然使中国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了,但是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却长期得不到改善,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是以中国农民的忍辱负重换来的。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制造业所有门类的国家,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占领了世界市场,一方面中国可以实现高度自给!
改革开放以后,凭着中国前三十年的积累和农业包产到户所培植起的巨大 市场,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印度却因为土地的私有,农民反对征用土地而大大限制了工业化,导致印度至今都没有办法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改善的成效也不显着,印度现在国防装备主要靠进口,发达的主要是软件代工和化工,其他工业和服务业都欠发达。印度本来可以依靠与中国相邻的有利条件,利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实现工业化,但是由于印度对1962年战败不肯释怀,所以对中国采取了敌对政策,限制了人家也限制了自己。
⑶ 为什么印度仿制药,美国不制裁
印度产的药品尤其是抗癌药很便宜,而原因就是因为印度制药企业,常常根据本国《专利法》限制其他外国制药企业在印度注册高/新药品的相关专利,而印度政府也对印度制药企业的仿制持鼓励态度,所以印度抗癌药物多为仿制产品,而现在印度每年要生产近100亿美元的仿制药物,其中一半以上对外出口。
而印度也就借此开始了大规模仿制美国及国外的制药产品,而美国制药企业也利用印度展开“药物实验”,两者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形成了一个“非常默契”的合作。
而印度制药企业所仿制的药品,对美国本土的返消也很少,没有触及到美国制造企业的根本利益,所以美国也就对印度仿制药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⑷ 印度为什么会有格列宁
药品研发需要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如果用小白鼠做实验,那成本并不高,但最终你要在人体上做实验,这个成本就高了,欧美国家强调人权,你要想在他们身上做实验,你将面临天价成本。于是欧美药企很聪明的跑去找印度合作,因为印度人的命很贱,花不了多少钱。
用印度人做实验好处多多,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便宜,如果你不小心弄死了一个印度人,那你只需要赔偿5000美元(3万多人民币),对方家属就满意了。另一个好处是,印度拥有足够的基因多样性。印度有13亿人口,和中国不同的是,印度有各种不同的人种,白人、黑人、黄种人,这些都有,是非常理想且庞大的基因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优势,绝大多数印度人都很穷,生了病之后也不治,就死扛,在这些人身上做实验,你不会面临新老药物互相干扰的问题,因为这些人的身体几乎是一块白板,所以更容易出结果。
在印度医学科学院就出过这样一个丑闻,有多家欧美制药公司跟他合作,进行针对婴儿的临床医学实验。涉及人数高达4142人,其中有49名婴儿在试药后死亡。
这些婴儿的父母大多是不识字的文盲,他们也没有钱,孩子因为一些小毛小病送去了医院,结果被告知问题很严重,需要长期住院,但是住院需要钱啊,医院就很贴心的告诉他们,这笔钱将由外国制药厂来出。在孩子住院期间,药厂就把他们当做人体小白鼠来做实验。
《印度时报》曾于2013年报道称,在2007至2013年年间,约有2600名印度人死于药物临床试验中。而2015年的数据则显示,从2013-2015年有1335人死于临床试验。据估计,参与人体小白鼠实验的印度人,多达60万人。
印度政府和西方药企达成了一个妥协,政府允许药企拿印度人做实验,但是,药企也要允许印度人生产仿制药。药企表示,药的售价那么贵,本来就不准备卖给印度人吃的,所以你们生产仿制药,我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个前提条件,你生产的仿制药只能在印度本国销售,如果卖到国外去,那就动了我们的蛋糕了,我们是不答应的。
⑸ 美国为什么对印度大量仿制药的容忍度如此之高
你好,美国对印度大量仿制药的容忍度高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利益的关系。因为其实不只是印度一个国家在生产仿制药,但是印度是仿制药的生产大国,所以会带来很多利益关系。
首先印度有制造仿制药的条件和环境。按照印度的法律,他们的仿制药都是合法的存在。印度的医院基本不卖药,病人需要的药都从药店直接购买。在有政府保障的情况下,美国作为一个外国是没有办法直接制裁到非本国的产业的,所以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美国确实有种鞭长莫及的感觉。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是没有办法直接制裁到印度的。如果你喜欢这个答案就点个赞吧,谢谢。
⑹ 印度的GDP已上升为全球第5名,那印度的制造业增加值全球第几
印度制造业增加,全球第六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只要想努力,再加上人数那么多的情况下肯定可以成功。并且目前的这个数据只是他们公开的数据,其实实际上他们的制造业增加会更高,只不过他们向外公开的只是那个数据而已,但是仅仅那个数据就已经排名全球第六名了。
虽然避开了研发,但印度在药品制造上,在活性原料药创新工程技术上,都有较强的科技实力。这一点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目前的印度是:世界最大牵引机生产国,第二大客车与机车生产国,第5大重型卡车生产国,第6大汽车生产国,第8大商用车生产国,也是很厉害的对吧。
⑺ 为什么印度的靶向治疗药物那么便宜,与国内能够相差几十倍的价格
加工制造业成本费比我国低, 印度的人口和中国人口相仿,但根据新闻报道和一些印度影片我们可以认识到印尼的日常生活水平相对性在我国是较低的,人均纯收入相对性在我国要便宜许多,因而便宜的用人给制造行业产生了成本费较低的优点。这就促使一样生产制造一种药,在我国生产制造出的费用会高些,成本相对于售价当然也高吧。
由于印度的的住户生活水平和印度的的经济发展等实际上并不高,因此在市面的很多产品价格上边实际上也并不会高得吓人,最首要的是印度政府在民生工程上边并不会拿民生工程来作为挣钱的专用工具,因此印度的的诊疗领域的事物并没真正意义上的被资产操控和上下销售市场,或是紧紧的控制在政府部门手上,医药企业就算是想价格上涨政府部门也不会容许,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保养印度政府对全员推行的全民免费医疗现行政策,终究印度的的经济发展。
⑻ 印度成为世界农业德国的原因
因为印度推行了“绿色革命”“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
印度独立以后,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从60年代开始,就实行新的农业发展战略——“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是指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以引进、改良、推广高产优良品种为核心,提高粮食单产,所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水稻。60年代初“墨西哥小麦”育成,单产每公顷14025kg;60年代中育成的菲律宾“奇迹稻”,单产每公顷达22500kg。“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奇迹稻”的引种成功和大面积的推广,加上灌溉面积的显着扩大,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印度的粮食单产和总产量成倍增加,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绿色革命”以来,平均每年增长3.95%,1981年印度粮食产量达134×106t,创历史最高纪录,粮食产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三粮食生产大国。
印度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印度教敬牛如神,除土地之外,牛是农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印度教徒反对杀牛,不少教徒买牛“放生”,被放生的牛被奉为“神牛”。为了提高牛的经济价值,增加牛奶产量,从1977年起,印度开展“白色革命”。他们引进、培育、推广优良水牛品种,建立牛奶生产合作社,停止进口一切商品性奶制品,使牛奶产量有很大提高,现在,印度牛的存栏数达2.7亿头,名列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养牛头数的20%,全国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头牛。全国每年牛奶产量达4×107t多,平均每人每天占有牛奶150g多,80年代后期印度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产奶国。
80年代后期印度又推行“蓝色革命”的构想。所谓“蓝色革命”就是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其目的是增加鱼类捕捞量,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外汇收入。
印度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7500km,并且有众多海湾、海角和海峡,可供捕鱼的海域面积达2020000km2,具有发展海洋渔业和养殖业的良好条件。此外,印度内陆长达2900km的河流系统以及170多万公顷的水库和池塘,也具有发展淡水养鱼的可观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