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把侵略战打成了保卫战是怎么一回事
印度把侵略战打成了保卫战细节如下所示:
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
注意事项:
2021年10月8日,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市场执法监管。据悉,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会同行业管理部门。
重点针对时段时长限制、实名注册和登录等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加大辖区内网络游戏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加强网络巡查,严查擅自上网出版的网络游戏;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游艺娱乐场所等相关文化市场领域执法监管,防止未成年人违规进入营业场所。
B. 印度眼中的解放军到底有多恐怖
不是恐怖而且敬畏,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在一个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麦克阿瑟的亲身经历让他对中国陆军产生敬畏的心理。
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有记者访问前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他说:“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以前被誉为远东之王,但在朝鲜战争中为他的军事生涯抹上了带有浓重墨迹的一笔,被撤换远东司令。
印度政府当时紧急接受了来自苏联的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为当时的华盛顿军方,由于朝鲜战争带来的尴尬结果,急需要在军事领域方面取得一次对华战争的胜利;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展美国在中亚战略位置上的'主导'地位。因此在苏联援助第3天,由英美等北约成员国组成'亚洲军事发展态势委员会'。决定对印度援助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其中一些装备是来自英国2战期间剩余军事物资。
由于美苏联合支持,并且苏联军事顾问专家亲自进行整训印度武装部队。这些使得当时的印度首脑尼赫鲁,产生了'超级亚洲人'的可怕思想。趁我国持续了3年的西藏农奴主叛乱刚刚平息,4月新疆又发生了边境暴乱。此时中苏关系实际上已经破裂,中美由于在台湾和越南问题而继续严重对立。因此,尼赫鲁在当年撕毁了与中国签署的'和平边境互不侵犯条约'。以3个'王牌'主力旅为先遣,越过 '麦克马洪线',在西藏、青海地区对中国实施武装入侵。
而中国军队在初期,仅有少量边防军驻扎在这里。总兵力约2-3个连人数不足500人。而印度先期抵达的第1旅,则是拥有6000人的主力旅。中国开始逐步失去很多哨所(不过其中一些主要的哨所,都是中国人自己主动放弃的)。
北京政府当时多次警告印度政府。但是,印度人在'欧美+苏联武器援助'的趋势下极度自大,'中国人不敢还手' 一直是战前尼赫鲁的口头禅。
因此,中国伟人毛泽东,果断命令中国军队对印度进行'教训型'打击。随即,中国军队开始了速度惊人的战争部署。短短12天中国军队就集结了1个军(陆军第18军,约3万人)。并且引导印度军队3个旅进入中国军队预设的伏击阵地。快速的消灭了其中1个旅的大部。其余印度部队开始向后撤退。而中国军队1支快速分队,翻越了根本不可能翻越的大雪山(作战时间巧妙的控制在战场上主要河流洪水期之后与12月大雪封山之前),在气候极其严寒的冰河河谷内,拦击了印度军队的退路。
在此时,印度军队依然陷入中国军队合围之中。面对如此局面,其指挥官竟然没有在中国快速分队截击自己的身后部时,给予马上的打击。而是错误地认为,可以依靠全新的苏美装备的极大优势火力,进行反突击反包围。印度军队一名少校军官,在对其国内家人电报称:我们只要依靠先进的武器,完全可以击败全部中国军队。
但是,当时派驻印度的美国军事专家理乍得安德鲁斯准将对外称:这是一场中国形势的'歼灭战的开始'。我们在韩战中多次领教过这种手法。
印度通往前方的军事补给线,完全被中国军队切断。士兵们在缺乏食物的战斗状态下,开始出现大面积涣散。随即,中国军队抓住有力战机,开始发起'中国形式的'歼灭战。短短8个小时。印度号称'东亚1,2旅的'2支主力部队被尽数歼灭。
此时,中国军队继续向前推进。其先遣部队,已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围50公里处。其深入印度作战达212公里。但是,此时中国政府作出了让印度人惊奇的决定,中国军队开始快速回撤。中国在后期正式公布:中印自卫战争结束。而且,中国方面归还了包括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在内3968名战俘,以及全部缴获的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
中国军队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 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 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中印双方的伤亡比例为1:6。
这次战争一举粉碎了印度的'前进政策',维持了中印边境50年的和平局面,超过当时'1场战争管30年'的估计。最重要的是中国军队击败了来自当时世界上军事两大最强大阵营,北约以及华约联合支持的印度。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是在现在的先进条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美国美联社新闻纪录局曾经拍摄了一些很少被人知道的关于美国派驻印度战地记者拍摄的一些中印局部战争的资料影片。虽然,当时美苏处于冷战期间。但是,作为同为印度后台的两大军事强国的美苏,此次也是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以及资料秘密共享。因此上,那次战争,可以说等于处于中国1:3的绝对劣势局面。表面上中国打赢的是印度。但是,事实实质是打赢印度就等于中国一同击败美苏当时的两大军事世界强国。
美国远东情报军事中心原派驻官员霍华德本杰明是这样评述那场战争的:"那是一场印度最为愚蠢的战争。印度政府当时紧急接受了来自前苏联的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为当时的华盛顿军方,十分尴尬的"中美韩战"结果,急需要军事领域里面取得一次对华战争的胜利。这次战争,中共等于以自己一人的力量,同时击败了,来自当时世界上军事两大最强大阵营:北约以及华约的联合支持的印度。也就是说:中共同时在当时击败了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军事行动。
C. 都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为何印度对62年战争依旧耿耿于怀呢
因为那场战争彻底地挫败了印度人的士气,在结束了两百多年英国的殖民统治后,印度也开始有了成为世界大国的梦想。以至于开国之初,就提出了要做一个超级大国的目标。所以当时印度蒸蒸日上,发展稳定,而且国土广大,人口众多,还领导了不结盟运动,在南亚的对外战争中气势雄厚,打败了葡萄牙,法国等。
在世界现代史上,发生了几百场战争,所以对于1962年的这场小规模的战争,世界史都懒得关注。毕竟只打了一个多月,而且军队数量都不大,快速开打,快速结束。所以在国际上都将这场战争看作一场小规模的边界战争,不足为道也,对世界局势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而且对我国来说,在历次战争中规模也不大,所以基本上就是一场小战。距离现在都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时间也是很久远了,更加应该冲淡战争带来的影响。但是对于印度来说,却并不是如此,印度至今都对这场战争耿耿于怀,而且提到这场战争,都是满脸的可惜和沮丧。甚至很多人还在为这场小规模战争,印度的惨败而难以接受……
D. 中印1962年那场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我们解放军伤亡统计为: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524名)。缴获印度军队: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加农炮13门、88mm榴弹炮36门、75mm山炮12门、106.7mm迫击炮27门、106mm无后座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枪榴弹发射器(掷弹筒)32具、枪弹4120591发、炮弹79720发、手榴弹16921枚、地雷14848枚,电台(报话机)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解放军消耗:炮弹22976发、枪弹701342发、手榴弹7080枚、爆破筒64节、炸药2050kg,喷火油料677L,损坏122mm榴弹炮1门、机枪18挺、长短枪81支、40mm火箭筒2具、电台(步话机)5部、汽车12台。
期间经过西山口之战(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全歼印军3个旅,共毙俘印军准将旅长豪尔·辛格以下官兵5200余人);瓦弄地区反击战(共歼灭印军1200余人);里米金之战(我军先后拔除印军据点16处,占领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歼敌一部);都登地区作战(共歼印军12人,独立营亡8人、伤2人);班公洛地区反击战(部队以炮火压制破坏了入侵印军另3个据点,其守敌于19日逃窜,我军于20日占领该3个据点。);
1962 年11 月21 日,我国政府声明主动停火、主动后撤和设立民政检查站等三项措施:自11月22日北京时间零时起我国军队单方面全线停火;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北20公里之外,脱离双方军事接触;另外还单方面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
E. 中印战争,印度是怎么败的
我们先说打仗怎么才可能胜利,回头再来看印度的状况,就知道了
1、战争准备是否充足,简单地说,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1装备适用:如果装备不适合,部队的战斗力必然受影响
此战时,中国军队普遍换装了56式枪族,在单兵火力上比印度高一代,打起来印度人自然吃亏。加上重武器以后,差异更大
1.2人员动员:印度动员的兵力不足,而且是以添油战术逐次加入的,初次交火的时候,是不满员的第七旅(3000多人)对这边近万人;扩大之后,这边是54军增援上来,兵力优势更加明显
以我之专对敌之分,自然获胜机会更大
1.3后勤准备:三哥实现根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认为中国会后退,因此装备严重不足,以第七旅为例,每个士兵平均才50发子弹,炮弹更少,没打多久就没子弹了,怎么玩
2、战术是否合理
2.1部署状况:三哥把部队像撒胡椒面一样铺在漫长的战线上,空隙比比皆是,对上善于迂回、穿插的TG,自然被打了个欲 仙欲 死
2.2战术:前期盲目地坚持一战式的点防御,随后盲目自大投入全面进攻,没有重点,被各个击破
说白了,就是之前的果阿之战太轻松了,把问题都掩盖了,以致三哥不知道自己贵姓,真以为自己的军队是世界第三了,然后很不幸又遇上了专为世界第三清火的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