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为什么在晚上结婚

印度为什么在晚上结婚

发布时间:2025-04-04 07:06:37

1. 印度新娘结婚第一夜要做什么

在大部分国家,新娘和新郎务必在婚宴盛宴在一起,但印度人不那样做。印度新娘将被布置在婚宴那天晚上与另一个陌生人男生在一起。这人是本地的僧人。大家都知道,印度人十分重视民族宗教,因而本地僧人遭受高度评价。

伴随着时间的变化,新娘子必须获得僧人的祝愿,因而婚宴那天晚上被分配与本地僧人欢度一夜。尽管印度人可以接纳这类风俗习惯,但针对其他国家的人而言,这也是彻底不能进行的。新郎官怎能承受呢?

即使在终生婚姻生活中,印度妇女也只有听从爸爸妈妈的分配。印度妇女一生便会被爸妈抛下。在像印度的那样的男权社会,没有家中想要生女孩。即使它们有闺女,她们的家长也会在一定年纪尽早娶闺女。对于她们闺女的婚后生活,她们不在意。说到印度的,女士的婚姻生活与其他国家有较大的不一样,尤其是在印度女性的婚宴。

2. 印度最无奈的习俗,新婚夜新娘不能和新郎住,什么原因让人无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个国家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些让人感到非常不了解甚至是有点奇怪诧异的习俗,这是因为区域文化传承以及各自信仰不同而导致的。按理来说 新娘和新郎结婚当晚肯定是会在一起住的,这是大部分人的惯性思维。但在印度,新郎新娘新婚夜是不被允许在一起住的,甚至新娘还要跟其他的陌生人度过一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新郎新娘结婚夜不住在一起貌似有些奇怪,但其中却蕴含着当地人对信仰的尊敬和崇拜,我们要正确看待包容这些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才对。

3. 印度人的婚礼有什么讲究

1. 印度人的婚礼是社会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重大的仪式告升。
2. 印度青年到了适婚年龄,都会由父母代替为寻找社会阶级、语言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对象。
3. 印度婚礼仪式相当繁琐,结婚之前,双方家长会透过充当媒人的祭司讨论嫁妆事宜。
4. 女方必须答应男方提出的嫁妆数量后,双方才选定黄道吉日、开始筹备婚礼。
5. 婚礼前一天,新娘必须根据传统化妆方式,开始抹油、沐浴、更衣、梳头、画眼线、抹唇砂。
6. 抹唇砂后,新娘在脚上涂以红色、在额头点红色蒂卡、在下巴点黑痣。
7. 接着,新娘还要用植物染料在手脚上绘饰汉那图案,然后洒香水、配戴首饰和发饰。
8. 最后,新娘把牙齿染黑、嚼槟榔、擦口红,才算大功告成。
9. 婚礼当天,新郎官骑着一匹白马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
10. 这时女方家里已经搭起火坛,双方亲友在祭司念诵的吉祥真言中,绕行火坛祝祷。
11. 之后,新娘在女伴的簇拥下走到火坛前面,由祭司将新娘的纱丽和新郎的围巾系在一起,代表婚姻长长久久。
12. 印度婚局搭礼的晚宴是在新娘家里进行,一对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亲友的祝福。
13. 婚礼当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过夜,翌日才将新娘迎娶回家。

4. 印度当地人结婚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隐情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说到印度,很多人想到的一定是开挂,在那里一辆摩托车能做车载量的两倍还多,火车更为夸张,窗户和顶部也都是人,此外,印度人还喜欢黄色糊状物,手抓饭等,在这全球第二人口大国中,很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让外地人无法接受,就像今天要讲的“水妻”文化制度一样。

虽然都是因为贫困才去当水妻,但完全没必要丧失自己的尊严,来这么照顾别人,如果印度这种思想文化一日不废除,那么印度底层的贫苦人民会一直存在,这会严重拖慢经济发展。对此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5. 印度婚姻节是什么时候

在印度,婚姻习俗与热门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关系。正统的印度教徒认为婚姻是一种圣礼,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人生职责。印度教徒女子婚前必须保持童贞,任何谣言、丑闻都可能使它成为嫁不出去的姑娘。为了防止女孩在通晓人事后发生婚前性关系,印度教徒从古代起就流行童婚。根据印度习俗,一个24岁的新郎应娶一个8岁的幼女,30岁的男子应娶一个12岁的少女。

从1929年起,印度政府即通过了禁止童婚法,但因为它与印度教徒早婚的传统习俗相违背,至今仍有不少人阳奉阴违。

这些幼小的女孩结婚后仍跟父母回到娘家,到了十一二岁才道夫家去,未来命运全在夫家。印度教徒从古至今十分重视婚嫁,教徒相信生辰八字,所以定婚前要先看星相和八字是否相符。青年男女的婚姻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妆习俗目前在印度还非常盛行。姑娘出嫁,女方要拿出丰厚的嫁妆。如果女方不能满足男方提出的要求,男方就会拒绝结婚。结婚前几天,新娘要用姜黄香科涂擦全身,使皮肤柔嫩,呈金黄色。在举行婚礼的头天晚上,新娘要用茉莉花和玫瑰花泡过的水洗澡。头发要梳成一条长辫子,发辫上插着香气扑鼻的茉莉花和金盏花。婚礼一般是早晨或傍晚在女方家举行,有的在寺庙或俱乐部里举行。婚礼当天,新郎在亲戚朋友的陪同下去新娘家迎亲。当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时,新娘的父亲和亲友要急步上前,向新浪献上珠宝、两套丝绸衣服、美酒和用酥油、酸奶、蜂蜜及唐做成的甜食。婚礼开始前,新浪和新娘在各自的亲属陪同下,走上婚礼台。婚礼台煤有机碳和新郎新娘的座位。婚礼一般从点燃圣火开始。婚礼仪式有繁有简,但是握手仪式、戴圣线仪式和绕走圣火仪式是不可少的。握手仪式是新娘的父亲把女儿的手放在新浪的手上,表示他已把女儿交给了新郎。戴圣线仪式标志着新娘已经出嫁,出嫁的妇女要终身戴着它。嗣后,新娘紧随着新郎从左边开始绕圣火走3圈。所谓圣火,是用7种木柴燃气的火堆,代表崇高的宗教。走完3圈后,他们向双方的父母和场的长辈行触足礼,婚礼随即结束。

锡克人的婚礼简朴,多为集体婚礼,要求新郎新娘们一齐唱诵锡克教圣经中的圣歌,然后新郎新娘更按照锡克教风俗,把彼此的头巾系在一起,围绕锡克教圣经转4圈,婚礼即告结束。

6. 印度的风俗习惯

印度人有4大传统仪式,分别是出生、葬礼、婚姻和普迦仪式。除此之外,在印度旅行,你一定要知道印度的10项特殊习惯和6大禁忌,保你玩得开心、一路平安。
出生
在印度的传统上十分重男轻女,因为女儿结婚时,父母必须准备一笔丰富的嫁妆,如果没有嫁妆,女儿是嫁不出 印度教徒在恒河“圣水”中沐浴去的。而这对于贫穷人家而言,确实是一项庞大的负担。
印度人如果生下的是女儿时,会用拍手示意,代表两手空空来也。但如果生的是儿子时,那就大大不同了,家人会立刻敲锣庆祝,表示儿子将来娶老婆时,可以带来响当当的嫁妆。
印度人庆祝小孩出生与平安成长的方式,就是到寺庙进行“普迦仪式”、唱颂祈祷文,然后和亲朋好友举行餐宴。
印度小孩出生后,父母都会找人为他们占卜,小孩的名字多半取自英雄或神祇。小孩的生辰八字尤其受到重视,因为这可以决定小孩未来的婚姻对象。
葬礼
印度教徒死亡时,都会在河坛举行火葬仪式。印度教徒去世后,家人会以黄色或白色绢布包裹尸体,然后放在两根竹制担架上,以游行方式抬到河坛火葬地点。
传统上,将死者抬送到火葬场的任务,应该由家属担任,但是现在大部份的人都交给专人处理。在印度,专门处理丧葬事宜的人,都是被视为种姓地位最低的贱民。
一般送葬的仪式都非常简单,但是比较富有的人家,可能会请乐师在前面演奏,浩浩荡荡地游行。火葬前,死者的长子必须手持油灯绕行遗体3次,当火葬柴堆被点燃时,死者长子必须将头发剃光,只在后脑勺留一小撮,然后到河里沐浴净身。火葬结束后,死者骨灰会被扫到河里,代表灵魂已经脱离躯壳、得到解脱。
婚礼
身着传统服饰的印度妇女印度人的婚礼是社会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最重大的仪式。印度青年到了适婚年龄,都会由父母代为寻找社会阶级、语言、区域、背景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对象。
印度婚礼仪式相当繁琐,结婚之前,双方家长会透过充当媒人的祭司讨论嫁妆事宜,女方必须答应男女提出的嫁妆数量后,双方才选定黄道吉日、开始筹备婚礼。婚礼前一天,新娘必须根据传统化妆方式,开始抹油、沐浴、更衣、梳头、画眼线、抹唇砂、并且在脚上涂以红色、在额头点红色蒂卡、在下巴点黑痣,接着还要用植物染料在手脚上绘饰汉那图案,然后洒香水、配戴首饰和发饰,最后是把牙齿染黑、嚼槟榔、擦口红,才算大功告成。
婚礼当天,新郎官骑着一匹白马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这时女方家里已经架起火坛,双方亲友在祭司念诵的吉祥真言中,绕行火坛祝祷。之后、新娘在女伴的簇拥下走到火坛前面,由祭司将新娘的纱丽和新郎的围巾系在一起,代表婚姻长长久久。
印度婚礼的晚宴是在新娘家里进行,一对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亲友的祝福。婚礼当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过夜,翌日才将新娘迎娶回家。
普迦仪式(Puja)
普迦是印度教中向神祇膜拜的仪式,普迦仪式必须由祭司担任。仪式中信徒会将神像装饰后抬出寺庙游行庆祝,并且奉献鲜花、椰子、蒂卡粉……等供品。最后再由祭司手持油灯,在神像前面进行“阿拉提(arati)”。
“阿拉提”的过程中,信徒用手轻轻覆盖祭司手中的灯火,然后在自己的眼睛上碰触一下,代表接受神祇赐予的力量。
通常在普迦仪式结束后,信徒可以分到一些祭祀过的鲜花、蒂卡粉或水,称为“波拉沙达(Prasada)”。所以在印度,只要看到印度人从寺庙膜拜出来,额头上几乎都涂有红色或白色的粉末。
传统服饰
在印度,可以由不同的服饰和装扮,看出当地人的宗教信仰、种族、阶级、区域等。
印度传统舞蹈——婆罗多舞男性包头巾:
印度男性多半包有头巾,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式。
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形状。成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颜色。
印度男性多半穿着一袭宽松的立领长衫(Tunic),搭配窄脚的长裤(Dhoti),拉贾斯坦地区男性,裤子是以一条白色布块裹成的,头上的布巾,花样变化极多,色泽鲜明。
女性穿纱丽: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Sari),纱丽是指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布料,穿着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印度妇女擅长利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身上产生不同的变化。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纱丽拉贾斯坦妇女的纱丽较短,只有披覆在头上,但是彩色缤纷、镶有金银绣边。拉贾斯坦妇女的上衣,有点像似没有领子的中国凤仙装,下身是一条滚边的及地长裙。
纱丽穿着方式: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用一块长达3公尺的布包裹出来的,这块布称为纱丽(Sari)。印度纱丽的穿着方式变化繁多,不同的种族、区域、信仰,会有许多不同的色彩、质感和穿裹方式。印度妇女穿着纱丽时,上衣是一件短袖、露出肚脐的紧身衣(Choli),下身是一条及地的直筒衬裙(Ghagra)。
纱丽最基本的穿着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拉住纱丽布左边一端,塞进右侧的衬裙裙头。
2. 将纱丽布由右至左环绕下围,约三、四圈。
3. 接着用纱丽布在右前方折成四折,并且塞入裙头。
4. 然后将剩余布块,由左后方绕过右边腋下,披向左边肩膀上。
5. 最后直接将纱丽布披在肩上、或披覆在头上。
饮食习惯
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而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饮水和饮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

7. 印度的结婚仪式一般在晚上举行

当地习俗。印度婚礼会因为当地习俗,通常在晚上举行,这是因为举行完婚礼后,就到了整个婚礼的高潮部分,全场宾朋会跟随着音乐载歌载舞,宾主尽欢,好不热闹。

阅读全文

与印度为什么在晚上结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文感恩怎么写 浏览:235
印度怎么处理产能过剩 浏览:1001
中国中行存折在哪里 浏览:475
去英国留学需要什么样的词汇量 浏览:911
东京奥运会中国还有哪些项目夺金 浏览:740
中国四大古都是哪个省 浏览:187
英国id完成注册怎么填 浏览:632
印尼挖机工资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235
伊朗国王怎么下台的 浏览:157
印度电影胆小鬼插曲叫什么 浏览:918
伊朗椰枣为什么粘手 浏览:712
信用中国怎么获得个人信用报告 浏览:282
意大利的伯妮怎么了 浏览:411
伊朗有什么拳术 浏览:286
越南语专业怎么读 浏览:924
中国的最强剑法去哪里学 浏览:301
外蒙离中国哪个城市最近 浏览:271
印尼下载什么软件好 浏览:110
一个越南春卷多少钱 浏览:42
印尼雅加达有什么大学 浏览: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