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在印度练习瑜伽男士居多,而国人刚好相反呢
因为印度跟我国国情不一样
我们国家崇尚男女平等,所以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能练,而在印度却相反
所以印度练习瑜伽的男士居多
② 为什么印度的瑜伽可以影响中国人
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很浓的阿拉伯国家,崇尚苦感文化
他们认为人来到世间就是受苦的,只有受苦灵魂才能得到升华。
瑜伽在印度不是什么人都能练的,只有婆罗门阶层男士才能修炼。
瑜伽是印度哲学的一种,虽然不是宗教但深深的影响着印度人的思想。
对于外来的太极很难打入印度人的生活。
中国是一个思想开放,文化百花齐放的国家
崇尚享乐,认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是一种乐感文化,中国人大多数没有执着的宗教信仰,接受新鲜事物快。
瑜伽起源于印度通过欧美传到中国,由于其简单易学
健身减肥效果明显很受健身爱好者的推崇,很快就被中国的城市女性所接受
印度的瑜伽不仅影响中国人,还影响了全世界热爱生命的人
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英语不仅是印度官方语言
也是印度瑜伽走向全球的重要原因,印度人思维活跃,性格偏执
普遍的印度人都有信仰,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不断
迷信、执着、虔诚的信仰形成了特殊的行为习惯
例如:吃饭用手抓,阿三认为食物是神灵赐与的
必须用手亲密接触,切菜不用菜板,认为食物都有生命,不应该遭到杀戮,
极源于道教瑜伽是印度教的标志也是印度教众的苦修方式目前中国道教式微
太极更多是以健身的形式被人们认知而印度教排他性较强而且在印度受众广泛
所以对于传自异邦异教的太极本能具有排斥。
而瑜伽作为健身方式强调柔韧性和体型塑造
受到国人尤其是女性的欢迎并不意外毕竟中国比印度包容性强太多了
③ 瑜珈健身现在已经成为白领们最热衷的时尚选择,瑜珈是在多少年前随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的
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 瑜珈一词原初的意思是驾驭牛马,从遥远的古代起她也代表设想帮助达到最高目的的某些实践或是修练。在古圣贤帕坦珈利所着的《瑜珈经》中,准确的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 瑜珈在印度有着渊远的历史。在我们所知道的古印度婆罗门体系中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印度,人们相信通过瑜珈可以摆脱轮回的痛苦,内在的自我将与宇宙的无上我合一;通过瑜珈将产生轮回的种子烧毁,心的主体被证悟,一切障碍都将不存在。 在印度现在很难区分瑜珈与印度教的关系,在寺庙中、在经典中、在生活中、在许许多多的范围,两者的关系都彼此相互融合。 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它产生于公元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瑜伽也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从直觉了悟生命的认知。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论和实践互相参证的法典。
传说古印度高达8000米的圣母山上,有人修成圣人,亦有人成为修行者,他们将修炼秘密传授给有意追求者,因而沿传至今。
瑜伽修持者开始只有少数人,一般在寺院、乡间小舍、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带修持,由瑜伽师讲授给那些愿意接受的门徒。以后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
而今的瑜伽,已经是印度人民几千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人体科学的修炼法,再也不是只限于少数隐居人仅有的秘密。目前瑜伽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印度有很多专门研究瑜伽的学校。
瑜伽有他一套从肉体到精神极其完备的修持方法,当今的瑜伽不仅只属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它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千年不衰,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静坐中进入最深层次时,就会觉醒人生自性与生命的至善境界,从而获得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的结合,唤醒内在沉睡的能量,得到最高开悟和最大愉悦。
瑜伽一词源于梵文音译,有结合、联系之意,这也是瑜伽的宗旨和目的,是为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之义。可究竟是什么同什么“结合”呢?其实瑜伽是为指明人类本能从较低到较高的“结合”,用同样方式也可从较高到较低的“结合”或同自我结合。这也意味着与最高的宇宙万物之灵相同化,使自己从痛苦和灾难中获得解脱。
瑜伽的修持方法
瑜伽的修持方法,能把散乱的精神集中并使之平静下来。瑜伽修炼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在此基础上,引导修持者进入无上完美的境界。在瑜伽修炼过程中,修持者逐渐深化自己内在精神,从外到内,从感觉到精神、理性,而后到意识,最后把握自我同内在的精神融合为一,达到天人合一。
瑜伽把人们从愚昧无知引向智慧。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的无知,致使身心承受焦虑和苦痛的折磨,使人们多种疾病缠身。通过瑜伽的修炼,可把人的愚昧无知变成智慧,疾病也从此痊愈,身心一年比一年健康。
瑜伽阐述的方法,是从愚昧和幻觉中苏醒,使心理的灵光主宰自己。
瑜伽学说提出的准则和建议,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康复,而且使人更健康。
瑜伽学说反对强加于人,它主张未经检验的东西不可轻信,也包括瑜伽本身。学瑜伽必须经过自身的体验来领悟真谛,是让修持者自愿地来试一试,选上少量几段姿势,通过一二个月实践之后再对瑜伽做出判断。
瑜伽的修持方法分八个阶段进行:
道德规范:道德首要。没有道德任何功法都练不好。必须以德为指导,德为成功之母,德为功之源。瑜伽道德基本内容:非暴力、真实、不偷盗、节欲、无欲。这是瑜伽首先要求修持者遵守的道德规范。
自身的内外净化:外净化为端正行为习惯,努力美花周围环境;内净化为根绝六种恶习:欲望、愤怒、贪欲、狂乱、迷恋、恶意、嫉妒。
体位法:是姿势锻炼,能净化身心,保护身心,治疗身心。体位法种类不可胜数,他们分别对肌肉、消化器官、腺体、神经系统和肉体的其他组织起良好作用。不仅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精神素质,使肉体、精神平衡。
呼吸法:是指有意识的延长吸气、屏气、呼气的时间。吸气是接受宇宙能量的动作,屏气是使宇宙能量活化,呼气是去除一切思考和情感,同时排除体内废气、浊气,使身心得到安定。
控制精神感觉: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两个相反的矛盾活动中,欲望和感情相纠缠,其次是同自我相联系的活动。控制精神感觉,就是抑制欲望使感情平和下来。 集中意识于一点或一件事,从而使精神安定平静。
冥想、静定状态:只有通过实际体验去加以理解,难以描述。
修持者进入“忘我”状态:即意识不到自己的肉体在呼吸、自我精神和智性的存在。已进入了无限广阔的宁静世界。
以上八个阶段综合起来即瑜伽。
八个阶段又分四个步骤来实现。
第1和2阶段是思想基础,思想准备。
第3和4阶段是肉体训练,通过各种姿势训练达到去病强身的目的。
第5和6阶段进行初步静坐修持静功。
最后二个阶段,是高层次修持,进行冥想、静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