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河发源地、流经的国家、注人的诲洋
印度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山脉之间,流向西南而贯穿喜马拉雅山,右岸交会喀布尔河,左岸汇流旁遮普地方之诸支流,经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河流总长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1947年“印、巴分治”,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河水归两国共同使用。为了避免纠纷,两国在1960年签订了“印度河用水条约”,规定印度使用河水系总水量的1/5,其余归巴基斯坦使用。
‘贰’ 印度的河流情况
印度的河流
印度的河流,以恒河、布拉马普德拉河与印度河为最大。
恒河为印度的第一大河,它有圣河之称,全长3000公里。它的上源出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山水南注,形成无数支流。恒河与布拉马普德拉河在下游相汇,构成一个三角洲。恒河流域是印度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它的养育下,成长了无数商业名城和宗教圣地。
布拉马普德拉河的上游,是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麓,绕过喜马拉雅山而流入印度,水势汹涌,航行不便。
印度河虽然也是源远流长,但所经过的地方多为干燥区域,且中间有一部分是沙漠地带,因此支流很少,而且河水含沙量较大,犹如从前我国的黄河,易淤易决。
据有关学者研究,南部德干高原,在古代原是一个陆块,后来被无数断层分割为很多彼此隔绝的陆块,犹如我国的西北地形。高原由西向东倾斜,这一地区的大部分河流最后都注入东部孟加拉湾。河流大多为自然河流,雨水为其天然水源,雨季来临,雨量增多,河流泛滥成灾,而在干旱季节,则河水于涸,缺乏灌溉和航运的便利。
‘叁’ 印度河是印度的还是巴基斯坦的,为什么地理学印度的时候会扯上印度河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语式拼法In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河流总长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印度河的老家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冈底斯山西麓。它向西北穿过克什米尔的深山峡谷,再转向南行,就进入巴基斯坦的东北边境了。入境后切穿盐岭,又进入了号称“五河之地”的旁遮普平原。因为它在这里接纳了5条支流,水量大大增加。再向南,流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最后进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全长3 180千米,是南亚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96万平方千米。它的干流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只有上游一部分干流和一些支流在印度境内。
既然印度河的大部干支流都在巴基斯坦,为什么河名却叫作“印度河”呢?这有历史原因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南亚次大陆上的统一国家,后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独立时,“印、巴分治”,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河水归两国共同使用 。为了避免纠纷,两国在1960年签订了“印度河用水条约”,规定印度使用河水系总水量的1/5,其余归巴基斯坦使用。
印度河流域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东南部还有大片沙漠。印度河每年有两次涨水,它的中下游平原灌渠纵横,人烟稠密,盛产小麦、棉花和稻米,是巴基斯坦的“粮仓”。
‘肆’ 印度河的重要意义
冲击加速了印度平原的形成
‘伍’ 印度河不在印度,印度很不服
印度河在巴基斯坦境内,作为重要农业灌溉水源,支撑了巴基斯坦的农业发展。河名源于梵文“Sindhu”,意为“河流”,在印巴分治前,它曾是文化和商业的中心地带。全长约2900至3200公里,印度河起源于我国西藏西北部的狮泉河镇,狮泉河即是印度河上游,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边的冰川湖。
狮泉河出我国后,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向南进入巴基斯坦东北边境,经过盐岭后,向南偏西流经旁遮普平原。该地带地势平坦,水流变缓,多条支流在此汇集,使得水量显着增加,年径流量约为2070亿立方米。
印度河是条国际河流,流域内涉及多个国家,总面积约103.4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占5.292万平方公里,阿富汗6.6万平方公里,印度35.4万平方公里,巴基斯坦56.1万平方公里。印度对巴基斯坦拥有印度河中下游表示不满,认为印度河的五条主要支流都与印度有密切关联,有些支流上游在印度,巴基斯坦使用河水,印度感到吃亏。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存在复杂的水权争议,印度曾于1948年中断印度河水供给,导致巴基斯坦农田缺水,造成灾难性影响。印度反驳称其对印度河拥有使用权利,因为上游在印度境内。印度对别国在大河上游建设水利工程表示不满,认为这可能影响下游国家的用水。
1960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印度河水使用达成协议,根据《印度河水使用条约》,巴基斯坦获得了印度河干流、杰纳布河、杰赫勒姆河的使用权,而印度获得了拉维河、萨特莱杰河、比亚斯河的使用权。巴基斯坦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无权使用东三河的水资源。
印度对印度河的争议态度强硬,认为巴基斯坦抢走了印度河的水量,呼吁通过非和平方式“抢回”印度河。尽管印度的综合实力较强,但国际社会普遍支持和平解决水权争议,以维护地区稳定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