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哪个邦说梵音

印度哪个邦说梵音

发布时间:2022-04-17 13:30:52

⑴ 梵音是哪的语言

梵语是古代印度的标准书面语。原是西北印度上流知识阶级的语言,相对于一般民间所使用的俗语(Prakrit)而言,又称为雅语。我国及日本依此语为梵天(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所造的传说,而称其为梵语。其名称本为sanskrit,源自samskrta,字面意思为“完全整理好的”,也即整理完好的语言。

广义而言,梵语包括 3种:吠陀梵语,史诗梵语和古典梵语,而狭义的梵语只指古典梵语。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语言中,梵语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内容异常丰富。广义的梵语文献包括:印度古代婆罗门教的圣典—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 以及大量的梵书、经书、奥义书等;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大量古事记。此外,它还包括大量的语法书、寓言故事集,以及医学、自然科学、文艺理论等着作;用古典梵语,也就是狭义的梵语,写成的印度古典文学作品,更是文采斐然,影响深远。其中佛教的大乘经典部分便是最为人熟知的例子。原始佛教的经典,原来用俗语写成,后来才逐渐梵语化,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佛教梵语或混合梵语。但在十世纪以后,由于近代印度之各种方言甚为发达,又加上回教徒入侵印度,梵语乃逐渐丧失其实际的势力,仅以古典语的地位存在。

现今出版梵本所用的文字,称为“天城体”(Devanagari),是以七世纪时中印度产生那格利(Nagari)字体为基础,发展到十一世纪而确立下来的适合书写的字体。其实,古代印度所通行的文字有很多种,凡由梵书(Brahmi或Brahmilipi,布拉夫米文)字母衍生而成的文字,如悉昙等,皆可称为梵字。

自古以来对梵字的创造者有多种传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说:“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47个字母)。“梵王天帝作则随时,异道诸仙各制文字。” 印度所使用的最古老文字,依近代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Harappa)及莫汗佐达罗(Mohenjodaro)等地出土的材料来看,当为史前时代的象形文字。但其起源究属何体系,目前尚无定论。而梵字与腓尼基文字(现代欧洲文字的原形),同属闪族文字系统,已为近代学术界所共识。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印度商人与美索不达米亚地方的人(闪族的一支)接触,乃将闪族的二十二个字母传往印度。经过印度人的整理,大约在公元前400年时,终于制作出四十个左右的字母。随着时代与地方的不同,书法与字体也逐渐地产生差异。公元一世纪左右,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方形字体,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圆形字体。至四世纪,两者之间的差异已极其明显。其中,北方由四世纪至五世纪间发展成笈多(Gupta)文字,六世纪再由笈多文字衍生悉昙字母(Siddham)。悉昙字母后来传入中国及日本等地,同时笈多文字也流传于龟兹、于阗等地而形成特殊字母,为各种中亚古语言所采用。

梵语语法与其他古代印欧语言(如拉丁语与希腊语)语法相似,屈折变化繁复。名词有三种性(阳性、阴性与中性),三种数(单数、双数与复数)及八个格(主格、宾格、工具格、与格、夺格、属格、位格与呼格)。动词变位包括单数、双数、复数;人称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时间分现在时、未完成时、完成时、不定过去时、将来时、假定时;语态有主动、中间、被动;语气分陈述式、虚拟式、命令式、祈使式(不定过去时的虚拟语气);此外,语尾还分为他位和自位两种。

另外,梵文还有一个和其他印欧语言不同的特点,即连音变化规律(sandhi),也就是说,在句子中,某词尾字母与某词首字母在一起的时候,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个词中,某字母和某字母如果符合一定的位置关系,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音等。而梵语中复合词汇多而且较长,书写时又要基本上连在一起,连写时字母要变成连写形式,加上中间的变音,其阅读之难度可想而知。

欧洲人对梵语产生兴趣,始自16世纪。当欧洲的传教士、商人等开始学习梵语后,就逐渐认识到印度的梵语与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等语言之间有着广泛的相似性。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梵语文学作品引起了欧洲学者的注意,开始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梵语。而事实上,印度古代语法学家波尼尼(Panini)早在公元前4 世纪就对梵语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波尼尼的生活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4 世纪,诞生地在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附近。现存对他最早的记载见于我国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第 2卷,玄奘说健驮罗国某邑,“是制《声明论》波你尼仙本生处也。”他接着说,远古时期,文字繁广,异道诸仙各制文字,学习者难以详究。到了人寿百岁时, 波你尼仙“捃摭群言,作为字书,备有千颂,颂三十二言矣,究极今古,总括文言”。但对波尼尼的生平并没有细谈。

在波尼尼之前,印度语法学已经有了长期的历史,而波你尼是集大成者。他留下了一书:《波尼尼经》,因为内容有八章,亦称《八章书》,即玄奘所谓的《声明论》,是学习梵语的圭皋。《波尼尼经》的近4000句口诀包含着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语法体系。字母排列亦非常合乎科学。先元音,后辅音,依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排列(现在的梵文字典也是这样排序的)。这种排列顺序比希腊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和所有的西方语言的那种脱离语言体系的字母表更有其合理之处。

关于梵文的语法结构,波尼尼的特点在于分析。他从语音分析开始,不分析句,只分析词;不管语义,完全以语形为分析对象。他分析词根、词干、词尾、前缀、后缀、派生词、复合词等等。分析到最后就是词根,即所谓“界”。加到“界”上使它成为词,或者再使它表现出名词、动词等所有的关系的都称为“缘”,即直接后缀。因此,构词的基本公式是界+缘=词。这种分析到最后的词根全是动词,也可以说,只有动词的根才是最后的成分。名词都出于动词。一件行为的过程用动词来表达,一旦行为完成了,动作固定了,那就成为一件事,则用名词来表现。

在近代,印欧语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也和梵语研究关系密切,其研究重点是印欧语系诸语言的语音系统。18世纪英国的东方学学者琼斯(Sir William Jones)爵士提出了着名的“印欧语假说”来解释印欧诸语言之间的相似性。1786年他在亚细亚研究会的一次学术讲演中,指出梵语与希腊、拉丁语的联系。他说:“梵语……的动词词根和语法形式与希腊、拉丁语酷似,这决非偶然。任何考查过这三种语言的语言学家,不能不认为三者同出一源。不过始源语言恐已不存于世。同时也有理由假定(虽然理由还不很足),哥特语、凯尔特语与梵语虽然面目迥异,但与梵语仍属同源,而波斯语也属同一语族。”这种“始源语言”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原始印欧语。

后来,欧洲的语言学家把琼斯的经验性见解提高到科学的论证。丹麦的R.K.拉斯克对于《古诺尔斯语和冰岛语的起源》(1818)做了探索;德国学者F.博普的《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的比较》(1816)第一次把梵语、波斯、希腊、拉丁、德语诸语言同出一源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考证。琼斯称为“相似点”的现象, 到这时已发展为对应关系。德国语言学家J.格林(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格林兄弟的哥哥)在他的《德语语法》(1819~1837)中提出了印欧诸语的音变定律,这一定律在修正后,使原来认为是例外的现象得到统一的解释。以上三人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德国学者A.施莱歇尔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集大成者,他吸取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达尔文的进化思想,写出了《印欧、梵语、希腊语、拉丁语比较语法概论》(1874~1877),是提出语言谱系观的第一人。K.布鲁格曼和B.德尔布吕克合着的5卷本《印度-日耳曼诸语言比较语法概要》 (1886~1900)更是这门学科的巨着。上述学者,无不从语言的实地调查开始,特别对梵语、波斯语、立陶宛语等古老语言,用力尤勤。

可以说,印欧语系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对梵语的学习和研究。其最大成绩就是对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尤其是在印欧语系的谱系分类方面,获得了相当确凿的证据。再有就是有助于人们了解有关原始母语的表现形态和使用地区,例如,欧洲学者现在一般认为,原始印欧母语起源于黑海以北的地区。在文献方面,现存最古老的直接材料是用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4世纪或更早时期赫梯语的楔形文字书写的,而在20世纪初发现赫梯语和释读迈锡尼线形文字B之前,通常认为用梵文书写的吠陀经典之一《梨俱吠陀》,是印欧语系中最古老的文献。

⑵ 有谁知道在印度梵文传入中国之前, "梵 "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印度文brahma译成"

其实,“梵”本来读作“凡”,本义是林木繁茂无边的意思,也就是“森”,后来引申为草木茂盛、像森林一样宁静、宁静清洁等义。比如“梵梵”就是极其丰茂。梵的这个意思也同“芃”相似。元朝以后的字典都搞错了“芃”字,错读作通假字“蓬”音。实际上“芃”本音就是“凡”,本义是草卉丰茂无边,引申为草木茂盛。由于“芃”(凡)与“蓬”同意义而被用作通假字,才又读作“蓬”。因蓬、茂等字常用,芃(凡)本字本音逐渐被遗忘。但是从《唐韵》《说文》及文字学原理。还能考证其本为“梵”之音义。
由于印度地处热带与亚热带,林木繁茂,加上印度需要Brahmā一词最初我们读作“婆罗诃摩”,本义是宁静清洁,为了从华文意上翻译此义,就用意译加音译的方法来翻译这个词,即以印度林木繁茂的特征及产生宁静环境的“梵”来翻译前半部,用“摩”来翻译后半部分,翻译成为“梵摩”。为了区别华文含义与印度含义翻译,又改读为“饭”音。后来凡是涉及印度的,我们都用“梵”(饭)来表达。后来佛教流行,梵字的印度含义用途频繁,其本音本义反而被遗忘了。实际上,梵及芃一样都是繁茂本义。现代字典应当修改这两个华字,以免误导华人以为是印度传入的。

⑶ 古印度的梵文的详细介绍!急!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saṃskṛtā vāk, 简称 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3],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和拉丁语一样,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

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视作一种宗教仪规而得以丝毫不差地保存下来。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发明[4]

梵语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与它关系最密切的上古语言是伊朗语支的古波斯语和阿维斯陀语[5]。在印欧语系范围内,梵语同咝音语言(特别是斯拉夫语言和波罗的语言)还有希腊语共享相同的特征性语音演变[6]

已证实的最早梵语文本是印度教的梨俱吠陀,定位在旁遮普地区,时间为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中后期。虽然找不到这么早期的文本,但学者确信文本的口头传播是可靠的,并且认为这是对宗教传承至关重要的仪式文献[7]

要探讨从梨俱吠陀到波你尼时代(大约公元前四世纪)梵语的发展,可以考察印度教其它文本,如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梵书和奥义书。在此期间,这门语言的威望、它的神圣用途及其正确发音的重要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保守力量,防止梵语像普通语言一样随时间而演变[8]

现存最古老的梵语文法是波你尼的《八篇书》,大约于公元前四世纪成形。它本质上是规范性文法,就是说它定义(而非描述)了正确梵语的用法,尽管它包含了描述成分,但大多是处理在波你尼时代已经废弃了的某些吠陀形式。

这里所说的“梵语”不作脱离于其他语言的特殊语言看待,而是视作讲话的高雅纯正或完美方式。通过梵语文法家如波你尼的精密分析,梵语的知识在古印度是社会等级层次高和教育程度高的标志,并主要教授给高等世袭阶级的成员。梵语作为古印度的学术语言,与俗语同时共存,而俗语演化成了中古印度-雅利安语方言,并最终演化成了当代的各种印度-雅利安语言。

吠陀梵语

波你尼所定义的梵语是从更早的“吠陀”形式演化出来的。学者经常把吠陀梵语和古典或“波你尼”梵语区分为不同的方言。尽管它们非常类似,但在音韵、词汇和语法几方面,本质上有所不同,令学者难以理解吠陀。吠陀梵语是吠陀的语言,用它撰写的,有一大批赞美诗、咒语(本集)、神学讨论和宗教哲学讨论(梵书、奥义书),是印度教的最早宗教文本。现代语言学家认为梨俱吠陀结集的韵律赞美诗是最早的,是众多作者的作品,经历多个世纪的口头传承,终获记录为文字。奥义书标志着吠陀时期的结束,它形成了吠陀文集传统编撰的最后部分。目前的假定是:吠陀形式的梵语存活到公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大约在这个时期梵语开始从宗教和学习的第一语言转变为第二语言,这标志着古典时期的开始。

古典梵语

近两千年来,梵语深深影响着南亚、中亚、东南亚,其影响甚至渗至东亚地区[9]后吠陀梵语其中一种形式,颇为重要,可以在印度神话—《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梵语文本中找到。在这些史诗,用语偏离波你尼规定,相信是受到俗语的干扰,或者是革新而致,而不是因为它们早于波你尼[10]。传统梵语学者称这些偏离现象为 ārṣa(意:“出自圣哲的”),这是对古代作者的传统称谓。在某些地方,用语也比严谨的古典梵语更为通俗。此外,学者还提出一种叫做佛教混合梵语的语言,原本是佛教俗语文本,其后或多或少收了一点古典梵语,演变成了独特的语体[11]

据 Tiwari (1955)所指,古典梵语有四大方言,即 paścimottarī(西北部),madhyadeśī(中部),pūrvi(东部)和 dakṣiṇī(南部,于古典时期冒起)。前三者的前身甚至可在吠陀梵书中验证得到,以第一种为最正宗(Kauṣītaki Brāhmaṇa, 7.6)。

欧洲学术

在欧洲,梵语的学术研究,由德国学者陆特(Heinrich Roth,1620-1668年)和汉斯雷顿(Johann Ernst Hanxleden,1681-1731年)开创。后来威廉·琼斯发现印欧语系,也要归功于对梵语的研究。此外,梵语研究,也对西方文字学及历史语言学的发展,贡献不少。

1786年2月2日,亚洲协会在加尔各答举行。会中,威廉·琼斯发表了下面这段着名的言论:

“梵语尽管非常古老,构造却精妙绝伦:比希腊语还完美,比拉丁语还丰富,精致之处同时胜过此两者,但在动词词根和语法形式上,又跟此两者无比相似,不可能是巧合的结果。这三种语言太相似了,使任何同时稽考三者的语文学家都不得不相信三者同出一源,出自一种可能已经消逝的语言。基于相似的原因,尽管缺少同样有力的证据,我们可以推想哥德语和凯尔特语,虽然混入了迥然不同的语汇,也与梵语有着相同的起源;而古波斯语可能也是这一语系的子裔。”

复兴努力

1991年印度人口普查报告了49,736名流利的梵语使用者。自从1990年代,对复兴口头使用梵语的努力已经加强了。很多组织如“Samskrta Bharati”引领着说梵语讲习班来普及这门语言。印度的“CBSE”(中学教育中央委员会)已经使梵语在它所控制的学校内成为第三语言(尽管学校可选择接受与否,但其他两个选择是这个邦自己的官方语言)。在这些学校中,梵语是5到8年级的选修课。对于隶属于 ICSE 委员会的学校也是这样,特别是在官方语言是印地语的邦之中。唯一采用梵语的日报《Sudharma》在印度迈索尔从1970年开始出版。自从1974年,在所有印度广播电台中都有了梵语的每日短新闻广播。

在一些印度村庄中,所有种姓的居民以梵语为母语,这包括了:

  1. 卡纳塔克邦的 Mattur[32]
  2. 中央邦的 Rajgadh 行政区的 Jhiri[33]
  3. 拉贾斯坦邦的 Banswada 行政区的 Ganoda[34]
  4. 北方邦的 Bagapat 行政区的 Bawali
  5. 中央邦的 Narasinhpur 行政区的 Mohad
梵文对汉语的影响

许多汉语和藏语的辞汇,是从梵文佛典直接音译过来的,例如佛、禅、菩提、“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涅槃”、“刹那”、波罗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由于对梵语语音的研究,引起了中国隋唐以来对中文音韵的研究,汉语语音的反切方法,就是由分析梵语声母与韵母的结构而产生的。通过梵字的读音来了解汉字的发音,是汉语音韵研究的一种方法,详见对音。

计算语言学

曾有人提议使用梵语来交流和传播知识,比如使之成为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元语言,因为它有比较严格的结构体系。[35]

严格的古典梵语是从古老和丰富的吠陀梵语中提炼出的正规化表达形式。这种结构严谨的古典梵语文法从梵书阶段就已经开始,直到波你尼的时代仍未彻底完成,但那时这门语言已经脱离了普通使用。

⑷ 梵音属哪个地方的

古印度。
据佛说,天道用此语。

⑸ 梵语的语种现状

梵语在印度和尼泊尔并没有灭绝,梵语仍然是印度官方承认的语言(Scheled Languages)之一(不同于官方语言,印度宪法规定“联邦官方语言为使用天城体字母的印地语,英语位其次,只能算主要通行的语言)。印度官方承认的语言共22种,是受印度官方承认并重视的本地语言,尽管它们中的一些并没有在任何一个邦获得官方语言的地位(不同邦有不同的官方语言,而联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无误)。 梵语在 Uttarakhand 邦是第二官方语言(列于印地语之后)。直至二十世纪初梵语还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之一,梵文、梵语是印度和尼泊尔“佛教界”和“印度教界”高级僧侣的交流语言。
因为口语使用者极少,梵语的写作和出版以宗教和学术为主,在书店能找到不少梵语宗教典籍,《Sudharma》是目前唯一一份梵语的日报。1991年印度普查结果以梵语作为母语的人口有49,736 人,1961年印度普查结果用梵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有194,433人,然而根据 2001 年的调查,认为自己以梵语为母语的人只有 1 万 4 千余,这个数字在 22 种 Scheled Languages 中是最低的,倒数第二名的母语使用者超过一百万) 。1991 年调查的数据已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高峰。
2011年,第一届 World Samskrit Book Fair(संस्कृतस्य विराट्‌-रूपम्‌),即世界梵语书展,在班加罗尔举办,这证明了梵语在印度仍然是受到广泛认同的经典语言。据称书展上发布了“308 new Samskrit titles”,并有128个出版单位,200余学校参展,应该说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总的来说,梵语作为印度的四大古典语言之首(2004年,印度政府宣布符合一定条件的语言,可以确定为“经典语言”,2004年确定泰米尔语为经典语言,2005年确定梵语为经典语言,2008年确定泰卢固语和埃纳德语为经典语言。),在印度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地位相当于拉丁语之于意大利。

⑹ 印度语与梵语的联系与区别

古代的梵语与今天的印度语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梵语是印度古代的文学语言和标准语言,也是印度的宗教语言。它是大约公元前两千年中期从西北带到印度来的。Sanskrit这个词的意思是“精炼的”、“完美的”或者是“精心制作的”,它最后产生出普拉克里特(Prakrit)诸语言。这些语言又产生出象下面这一些现代印度语言,如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蒂语和古吉拉特语,以及在尼泊尔通行的尼泊尔语和在斯里兰卡通行的僧加罗语。 梵语最古老的形式是以《吠陀》命名的,叫做《吠陀》梵语。后来的叫做古典梵语,用这种语言写的着作主要是涉及非宗教问题的。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梵语作为印度学术和研究的语言,继续处在兴旺时期,而且一直到十九世纪,用梵语写的文学作品亦未减少。由于英语作为政府的和科学的语言进行了竞争,再加上现代印度诸语言的影响日益增强,梵语从前所处的那种优越地位被减弱了不少;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广泛蒂学习这种语言,事实上,甚至许多印度学者还讲这种语言。 梵语是一种印欧语言,它进入印度次大陆的这件事,标志着这个非常分散的语系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方面。当然,古代世界,甚至中世纪世界都不知道它起源于印欧语系,只是到了十八世纪才第一次注意到梵语跟拉丁语和希腊语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这样就开始了一些研究,结果发现了所有印欧语言的相互关系,这也为现代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奠定了基础。 梵语用一种叫“天城书”(Devanagari )的字母书写。考察它的起源也就是考察印度文字的发展过程。大部分印度语的字母表,都来源于一种叫做婆罗米(Bragmi)的古老手写体。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手写体起源于某种闪米特语言,大概是阿拉米语。婆罗米手写体的许多分支之一是叫做古普塔(Gupta)手写体,从四世纪到六世纪的大古普塔帝国一直采用该手写体。天城书字母是从古普塔手写体的变体——七世纪出现的最早的碑文——发展起来的。梵语从左至右书写,它的字母表由四十八个符号组成,其中三十四个是辅音,十四个是元音或双元音。这个字母表被看作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文字系统之一。印地语是印度共和国最广为通用的一种语言,主要通行于这个国家中北部的两个邦——北方邦和中央邦。讲印地语的,有一亿八千万之多,这一事实使这种语言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语言之一,但是能够懂得该语言的人还是只占印度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当一九四七年印度获得独立时,印地语便被选作民族共同语,但是由于它没能赢得讲其它语言的人的承认,因此只好与英语分享官方语言的地位。在世界其它许多地区里,也零零星星有讲印地语的人。新近独立的国家,如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太平洋上的斐济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居民讲印地语。 同印度北部的大多数语言一样,印地语是由梵语派生出来的。印地语和作为巴基斯坦官方语言的乌尔都语实际上是同一种语言,虽然前者用梵文字母书写,而后者用波斯—阿拉伯文手写体书写。纯粹印地语的大部分词汇来源于梵语,而乌尔都语却有许多从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来源的词。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基础都是印度斯坦语(Hinstani),它是一种口语,曾经在印度许多地方作为交际语言使用,长达四个世纪以上。 印地语最初是在新德里地区通行的印度斯坦语的变体,它在殖民地时期开始发展成为民族共同语,那时英国人着手在政府官员中把它变成标准语。后来,印地语曾经用来进行文学创作,从那时起,它就变成创作某些优秀的散文和诗歌的工具。

⑺ 佛教的源地是印度,印度人说的是印度语,为什么很多佛经用的是梵语学习佛教是应该学印度语还是梵语

梵语也是古印度语的一种。如果一定要学最原始的,最接近的,那就应该学梵语。

⑻ 请问:梵音是什么语言是神仙的吗还是哪个国家

梵音是佛的语言,不是神仙的。最初起源于印度的语言,是对印度佛教语言的称呼,现在一般通指佛音,即使人清醒、宁静的声音。

一、梵音,指佛的声音,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相,即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为佛三十二相之一。泛指佛音,使人清醒、宁静的声音。
二、详解:
“梵”在寺院文化的概念中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梵’字揭示于印度,尤其是与佛教的根本连系。就如“梵文”一词标示了一个源于印度半岛的语言,特别是与佛教文化族群有关的语言,而大乘佛教经典翻译为中文最主要的南亚语言即是梵文。
“梵”的另一个意义,更结合佛教卓绝人物的微妙音声。根据佛经记载,佛陀有六十四种梵音;另有五种梵音——正直、和雅、清澈、深满、周遍远闻,表征大梵天王的音声特质。中国佛教徒对“梵”的诠释,实涵示音声清净、平和而深远的特质。所以,一般寺院的唱诵也称为“梵音”,即是因为它含容了如此微妙的音声特质。
梵音在中国佛教的语境中,具备双重的特性,它可说是属于、也不属于人世间的音声。因为梵呗是佛教寺院的唱念,由佛教徒产生,那么就清楚地连结着人类的氛围,所以说它是属于人世间的音声。但在另一方面,诸多佛教经文屡屡强调‘梵音’的妙善特质,能超越人世间的各类音乐, 因此它是优于世间音声的音声。通过这双重特性,我们可以解释,当这音声是由佛教徒经由讽诵经文而产生时,超越人间音声的梵音就可能存在于人世间。
三、关于“梵音”的诗词:
明代学者、状元杨升庵谪滇期间,曾应建水归里进士叶瑞之邀,寓居小桂湖泮,并“游颜洞,栖指林”,作有《指林寺》诗一首:“梵音妙音海潮音,前心后心皆此心。试询禅伯元无语,白水青岑环指林。”

⑼ 请问梵文的来历

人类文化史上,文字的出现是破天荒的大事。人类最先有了语言,文字是后出的。语言可以在人的流动中形成,而文字则必须在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中才能出现。现在世界上存在的和发现的全部文字都是农业区创造的,游牧民族只有进入农区和农民混合后才会在创造文字上做出贡献。迄今为止,已经解读的最古字母是比布鲁斯字母,又称腓尼基字母。公元前2000年代初,闪米特游牧民族的一支腓尼基人到达地中海东岸,即今的黎巴嫩、叙利亚一带,和当地农业土着混合,结束了流动生活,建立了许多城邦,像乌加里特、俾布罗斯、西顿、推罗,就在这些城市,创造了腓尼基文字。雅利安游牧民族和印度土着混合后创制了印度古代书面语梵文,由最初的婆罗米字母,经过长期演变,在七世纪形成天城体梵文字母,沿用至今。
(摘自:http://column.bokee.com/86644.html)

梵 fàn 〈形〉
(1) (形声。从林,凡声。本义:梵梵:草木茂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lush] 梵,即芃之俗体。――清·钮树玉《说文新附考》
(3) 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 [quiet] 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
(4)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
(5) 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经);梵境(佛的境界);梵楼(佛教的楼阁);梵磬(佛寺之磬);梵学(佛学)
(6)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Sanskrit]。如:梵本(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指婆罗门);梵俗(印度风俗)

梵 fàn 〈动〉
诵经 [patter]。如:梵响(梵声,念佛诵经之声);梵诵(佛教诵经);梵呗(梵音,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

梵 fàn 〈名〉
(1) 诵经声 [patter]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宋·王安石《游钟山四首》
(2) 姓

梵 fàn ㄈㄢˋ
关于古代印度的:~语(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郑码:FFQD,U:68B5,GBK:E8F3
笔画数:11,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234354

梵刹 fànchà [Buddhist temple] 佛寺;寺院
梵教 fànjiào [Brahmoism]梵社的教义和实践
梵语,梵文 fànyǔ,fànwén [Sanskrit] 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语言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解版)]

⑽ 梵音是什么意思

梵音的意思: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

拼音:[ fàn yīn ]

引证解释:李涵秋 《广陵潮》第六七回:“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们点齐香烛,请大家拜佛。霎时铙钹叮当,梵音高唱。

近义词:

一、梵呗[ fàn bài ]

佛教徒以短偈形 式赞唱菩萨、佛的颂歌。有时有乐器伴奏。

陆游 《游卧龙寺》诗:“君不见 天童 径山 金碧浮虚空,千衲梵呗层云中。

二、梵文[ fàn wén ]

古印度文字。据唐代玄奘的说法,梵文共有字母47个。

《法苑珠林》卷十五:西方写经,同祖梵文。

阅读全文

与印度哪个邦说梵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什么时候疫苗接种完 浏览:528
伊朗宗教是什么宗教 浏览:748
哪里有印度产的强生疫苗 浏览:534
印尼火山什么时候能登顶 浏览:942
伊朗误击飞机大约需要赔多少钱 浏览:979
印度普通人是怎么做饭的 浏览:895
印度和中巴什么关系 浏览:534
印尼8月20日是什么节 浏览:99
印尼婆罗洲哪里好玩 浏览:667
越南疫情放假到什么时候 浏览:608
我最喜欢吃意大利面英文怎么读 浏览:845
越南什么银行最多 浏览:860
1840英国有多少蒸汽机 浏览:952
英国威士忌怎么区分 浏览:312
英国有什么it系统 浏览:365
中国现有新冠确诊病例多少例 浏览:116
越南皮革鞋多少钱 浏览:445
idtpp是印尼的什么地方 浏览:504
意大利是什么级别 浏览:495
印尼巴淡岛属于什么气候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