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发源于哪个流域

印度发源于哪个流域

发布时间:2022-04-18 18:02:46

⑴ 说一说四大文明古国各产生于什么大河流域

古埃及: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

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恒河流域。

古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古巴比伦:发源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

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四大文明古国大河流域区域,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最容易引水灌溉,同样容易生长草木繁殖动物。

(1)印度发源于哪个流域扩展阅读:

大河地区每年都会有类似于河水涨汐的事发生,大量的河水带来了河底肥沃的泥土,对桩稼的成长十分的有利,所以促进了该地区的农业的发展,从而推进了历史。

农业的兴旺发达,自然对经济的进步做出强有力的奠定,也就造就了各个大中小城市,围绕之产生的自然是接下来的各大文明古国了。

关于失落的文明古国一说,任何国家的灭亡与产生,都是由于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与法制所决定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决定了落后的生产关系。

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当对压迫的忍耐变为愤怒时,也就是到了劳动者对剥削者的权利发出挑战的时刻了,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⑵ 古印度文明在哪个流域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国的入侵。波斯人统治印度河流域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起义,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后来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

⑶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各产生于什么大河流域

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古埃及:尼罗河。
古中国:长江和黄河。
古印度:恒河。

⑷ 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什么流域和什么流域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印度(India)是南亚国家,以印度河的梵文名称“信度”(Sindhu)或其变音“兴都”,印度河流域是古代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故以此命名。

⑸ 古代印度的发源地是

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河恒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走过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亚洲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

⑹ 印度位于哪条河的流域 印度河还是恒河

印度位于印度次大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在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其中就有海拔8,598米的印度最高峰康城章加峰)、中央平原(Indo-Gangetic Plain)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
多条河流发源于或流经印度,例如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亚穆纳河、戈达瓦里河以及奎师那河(Krishna River).印度河上流的一小段也位于印度境内.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较大.

⑺ 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它们分别发源于哪些流域

1、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

3、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恒河被称为印度的“母亲河”。

4、古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⑻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都在什么流域

古代中国发源地在黄河文明、长江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印度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

(8)印度发源于哪个流域扩展阅读:

历史评价

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古代历史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四个国家。分别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知识,无不源于他们的古典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因而在北半球几乎相同纬度的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以及黄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都采用奴隶制 。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 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 ,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明了勾股定理 ,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参考资料:网络-四大文明古国

⑼ 古印度发源于什么和什么流域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称哈拉巴文化)和恒河文化。即,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及恒河流域。——常识文明篇。

⑽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发源于哪些河流

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及恒河;古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文明古国的产生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其中,定居生活是形成稳定社会关系结构的前提,而人口聚集的规模,是国家形成的基础。而较为富足的食物,是文明古国诞生的物质条件。

(10)印度发源于哪个流域扩展阅读:

四大文明古国存在的时期,正好是人类农耕文明时期的开始阶段。原始的采集和狩猎,无法为人类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游牧时期,人类到处迁徙,无法在一地定居,难以形成有规模的人口聚集,因而无法形成稳定的政权。

从自然条件而言,农作物的生产,不仅需要有充沛的灌溉水源,还需要有肥沃的土地。大河流域首先由于水资源的充沛,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其次,大河周期性的汛期,为两岸的土地带来了大量有机物质,使得周边土地非常肥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再有,由于大河充沛的水量,对大河流域区域内的气候,也有着极强的调节作用,形成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的自然气候。这些有利条件,使得大河周边的人类,可以通过农耕种植,获取丰厚的食物,进而促进了文明古国的产生。

参考资料:网络-四大文明古国

阅读全文

与印度发源于哪个流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真人版的花木兰在中国多久上映 浏览:67
中国大豆如何进口 浏览:136
从厦门去越南旅游怎么去 浏览:126
英国军服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263
为什么种植越南青柚 浏览:362
从青岛到越南多少钱 浏览:8
越南签证每月多少钱 浏览:241
意大利瓜叶怎么炒好吃 浏览:338
中国健康证在哪里办理 浏览:678
印尼王者荣耀联赛在哪里看 浏览:493
印尼华人为什么被欺凌 浏览:620
印度建长城多少公里 浏览:556
印尼青山项目怎么样 浏览:354
越南六姐妹哪里人 浏览:131
印尼小胖是怎么火的 浏览:263
意大利怎么去马耳他坐船要安检吗 浏览:949
伊朗对伊拉克现在有什么影响 浏览:301
印尼流量卡不知道卡号怎么查 浏览:372
中国卖美国多少口罩 浏览:68
为什么有的卡诗产地在意大利 浏览: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