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有多少种生活习惯

印度有多少种生活习惯

发布时间:2022-04-21 09:55:11

Ⅰ 印度人8大奇葩生活习俗,去旅游一定要知道,你知道哪几个

印度人的8大奇葩生活习俗分别是用手抓饭吃、火车上哪里都坐满人 、大部分地方的厕所是露天的 、上厕所竟然不用手纸而用水和手、习惯饮用生水、不分男女露天洗澡、道路没有红绿灯、身上有种天然刺激性香料味。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印度有这么多的奇葩生活习俗,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用手抓饭吃

印度人吃饭都是用手抓,这在我们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虽然吃饭前可能洗了手,可还是觉得怪怪的,尤其印度的餐食大部分是咖喱,咖喱是粘稠的,味道也是偏重,吃完手上肯定有残留的食物味道,总感觉这样吃饭有点脏。

道路没有红绿灯

印度的所有道路都是没有红绿灯的,那边的摩托车还是蛮多,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这样真的是太不安全了。

身上带着一种天然刺激性香料味

印度人身上带着一种天然刺激性香料味,一到夏天,味道就更浓了,如果在比较封闭的环境,那真是瞬间可以体会人间百味。

Ⅱ 讲礼节的印度人,他们有哪些比较奇特的生活习惯

第一,印度人吃饭都用手抓,而且必须是右手,说到这里,大多数国人认为这很不卫生,这让我联想到一位网友说的一句话“让印度人来吃中国的火锅试一试”,敢不敢用手去抓,因为印度文化右手代表干净,左手代表脏,所以去印度用右手握手代表尊重,用左手代表侮辱,要去印度旅游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哦!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第二点。

Ⅲ 印度人的生活习惯

印度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如下:

  1. 在日出之前起床。古人相信早起的重要性——西方甚至还有这样的谚语:“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裕、聪明.”东方人也认为人体在清晨的时刻功能较佳。在夏天和冬天,适合在6点起床。起床前先花几分钟计划一下今天的行程,想想在这一天当中要完成些什么;

  2. 起床后用水洗脸,清洁眼睛、鼻子与嘴巴。用特殊设计的银质或不锈钢的刮舌器来刮除舌苔。舌头如果被脏物遮盖住了,就无法完全品尝到食物的滋味。用牙膏刷牙,再用漱口水漱口;

  3. 喝一大杯水以启动身体机能,清洁膀胱与肠道。试着每天早上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我们跟所有的动物一样,都有一定的习惯。当我们的身体建立起行事秩序时,身体功能就能运动顺畅,便秘是由慢性疾病所引起,一个人如果在赶时间,就没有办法让身体自然运作。这也是为什么人要早起,好有充分时间完成一天工作的原因;

  4. 在东方,排便过后总是会清洗肛门,当然最好是能洗个澡或淋浴一下。把全身清洗干净,保持新鲜洁净感是非常重要的事。阿育吠陀医生相信“洁净清纯使人亲近上帝”,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身体、衣服与家居环境。洗过澡后,应该涂抹阿育吠陀精油(依个人状况选择适合的精油),并用尼莉迪油(neelyadi oil)按摩头部,可以预防头痛、秃头、白发、保持发质柔润;

  5. 早餐前做一些运动。瑜伽适合每个人做(不只限于受过严格训练的运动员),而且不拘于地点,也不需要特殊的服装或工具。运动可以加强循环系统,保持督夏平衡,促进身心健全,完成一天的工作;对抗忧虑情绪也很有效;

  6. 早上8点以前吃早餐。饭前饭后要洗手,餐后要清洗牙齿及舌头。如果可能,做一些轻微的运动,如散步15分钟以帮助消化;

  7. 擦一些适合你的阿育吠陀香水,也建议戴一些适合你属性的宝石。一般相信戴耳环能保护你避免受到行星与恶魔的侵害。比较时尚的说法是,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穿着,搭配的色彩与风格,这样我们的外表才能呈现内在的宁静和谐。所谓特殊的颜色适合特定的人这种说法来自阿育吠陀,也就是说每个人应该依照自己的督夏(体质倾向性)来穿着,就像我们应该依照法规与章程来生活一样;

  8. 将午餐当做一天的大餐。吃一定的分量(阿育吠陀相信一餐该吃的量就是你的双手可以捧起来的分量),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频率,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注意你吃的东西,专心致志地吃。如果可能最好安静地吃,不要说话也不要笑,更不要争执。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新陈代谢的过程顺利进展;

  9. 吃饭时不要喝水(顶多喝一小口以滋润消化液)。不过在一天当中要多喝水。避免喝可乐或其他加工饮料,也不要喝酒。一天当中顶多喝一到两杯茶或咖啡。一天该喝多少水,依个人情况而定;

  10. 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因为零食会让胃口变得不稳定。在吃下餐之前,要确定前一餐所持的食物都已经消化了(一般来说是四、五小时之后,依个人情况而定);

  11. 不要抽大做广告的香烟。阿育吠陀建议抽一种有治疗效果的烟草(含有药草疗效的香烟),这种药草可以缓和肺病、咳嗽、打嗝、喉咙痛、头痛、鼻窦痛、牙痛、鼻痛、失眠与一般的症状。用餐过后,刷过牙之后才可以抽药草香烟。这种药草香烟可以刺激脑部活动(广告上的香烟却会造成反效果);

  12. 早一点吃晚餐可以让身体在入睡前有足够时间消化食物。尽量在餐后或睡前散步约30分钟;

  13. 晚十点该是睡觉的时候了。这是适合性生活的时刻。理想上,十点钟就应该关灯了。不要俯卧,可以侧卧,膝盖微屈。

Ⅳ 印度人生活的习性是什么

印度人生活的习性:
1、主食
大米及面食,烹调方式有炒、煮、烩三种,
喜加入各种香料,尤其是辛辣类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别多,而且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荤食。根据教规,印度教教徒和锡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耆那教徒则既忌杀生,又忌肉食,而佛教教徒的教规是最严格的:不可杀生,不可食肉,不可食用“五辛”,饮水前必须用滤水囊过滤……
2、语言文化
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其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均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
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
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又有突厥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
印度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使用的达罗毗荼语虽然与印地语、梵语、吐火罗文有联系,但不属于印欧语系,而是自成一派,属于达罗毗荼语系。
3、宗教信仰
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
4、婚嫁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组成。印度教徒实行种姓内婚,多为父母包办。妇女地位低下,寡妇不许再嫁。
寡妇殉葬之事,至今时有发生。印度教徒一般采用火葬,余烬投河。
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认为骨灰投入圣河是人生最好的归宿,可来世得福。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长途跋涉来到恒河岸边,等待最后时刻的降临。
5、服饰
男子:一般穿无领长袖宽衣,下着围裤或着宽大衣裤。
妇女:上穿浅色开襟短袖紧身衣,下围彩色
纱丽,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纱丽与紧身衣之间袒露一段腰身。妇女首饰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饰。
纱丽——就是一块四五米长的布,或素雅、或鲜艳,或相近、或对比,围裹之中显得恰到好处。
泰戈尔有一句形容纱丽的诗:“长发飘柔的妇人,把纱丽从屋顶栏杆上挂下来……”印度的妇女大多体态丰腴,她们穿着纱丽,半遮半露,显得绰约美丽,一如神秘的印度。
围巾——夏天,无论天气多热,印度妇女凡是穿传统服装纱瓦克米兹的,都要配一条同色纱巾。到了冬天,各式围巾几乎是男女老少的必备品。
6、职业分工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实行种姓服务制度,按传统职业分工。恒河地区是印度主要农业区之一,北部主要种植小麦、
玉米、 大麦和豆类;南部种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厂、矿山做工;手工纺织普遍,以棉纺、刺绣及金属制品等精巧手工艺着称于世。近年来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在农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农经济。
8、生活习惯
1)、大便以后用水冲洗屁股,而不用手纸
印度的居民一般厕所都有冲洗设备,普通百姓大便时则手拿一口杯水,习俗规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这其实是一个好习惯。其好处首先痔疮的发病率大大减低;其次可以大量节约纸张,对保护地球资源、绿色工程的保护和发展,都极为有利。光这一项,就能节约大量木材。但旅居在印度的侨胞,认为有伤大雅,大都还不习惯,至今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习惯,仍然用手纸。而我却采用了这个方法,用纸反而在心理上感到不卫生,不习惯了。
2)、树叶当饭盆板凳
印度人在集体用餐时,吃饭用的饭盆常常是树叶做成的。这种盆儿由几片很大的整片树叶相拼叠而成,内外两层,树叶和树叶之间用比火柴棍还小的小枝条“缝”起来,叶盆呈圆形,周围还有一个翘起来的边缘,所以其模样和金属饭盆一样,而且所有叶盆的形状和大小一致,显然是由一个模子压制出来的。开始我以为用这玩意儿会不大卫生,而且老担心它会漏,因此不大乐意用。但后来我完全改变了这种想法,因为我发现它有明显的优点:首先,仅由几片树叶制成,而热带地区大叶片多着呢!所以取材极容易,造价很低。其次,这种餐具很轻,且不怕摔碰,搬运方便,很适合集体和野外用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饭后处理容易,不用洗,一扔了事,而且很容易被大自然消化,基本不存在污染问题。至于卫生方面,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本地人常常用这种叶盆吃饭并不闹肚子,外国人(包括笔者)用了之后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大可以放心享用这种独具风情的树叶快餐盆!
3)、不吃牛肉,但喝牛奶
印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产奶大国,牛奶在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国营奶站打奶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几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几块饼干。而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在德里的菜市场,还能买到雪白的奶豆腐,吃起来有很浓的奶香味。印度人特别喜欢吃甜食,印度餐最传统的甜食也是用两种奶酪和糖制成的。
4)、侧头表同意
在印度的一些邦(如西孟加拉邦)里,人们表示赞同或应允时,不是点头,而是将头向右边侧一侧。外国人起初常常误会。有的书上说印度人(包括孟加拉国人)用摇头表示同意。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侧头和摇头毕竟是不同的动作。印度人侧头表示同意时,有时动作幅度很大,连整个上半身都侧向了右边,这就跟摇头有更明显的区别了。
5)、用右手付款
印度人买东西付款时只用右手递钱,对方找零钱时也只用右手,绝不用左手。有人告诉我,一个当地人若用左手付钱,那是很不礼貌的。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只用右手递钱的习惯。之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有时候忘了这一规矩使了左手。但大概因为我是“老外”吧,我还没遇上对方在我用左手付钱时生气的。
其实,不只是付钱时有这个讲究,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递送其他东西(特别是礼品之类),若不用双手而只用一只手时,也应该用右手。
6)、饮用的是生水
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又普遍喜吃咖哩(印度咖哩世界第一)、生洋葱等,此类食物具有良好的杀菌能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他们喝生水的习惯。就是到了大饭店、大宾馆,首先给客人也是杯生水。一般人,尤其西方人听来感到是太不讲卫生了。但印度人民却像茹毛饮血时代的人类一样,适应了环境,加上常吃咖哩、洋葱等,可以有很强的抵抗力。如果人类锻炼到这样的地步,该为地球节约多少能源啊!
7)、活埋儿童驱魔
这种让常人不可思议的“活埋”仪式在佩拉于尔村沿袭了已经足足57个年头了。参加这一祭祀仪式的儿童首先失去知觉,然后再被放入预先准备好的临时墓穴,用土完全掩埋60秒之后,再将他们挖出来。据说这是当地一种传统的宗教习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祭祀两位能够驱赶妖魔的女神。
那些村民们为了让心中的愿望早日实现,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孩子“活埋”。按照当地习俗,被埋的女孩必须是青春期以前的女童,男孩子则不被强求参加这种仪式,所有孩子的年龄从4岁到20岁不等。
令人称奇的是,“活埋”仪式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被埋孩子的父母以及来自省里的政府官员也在一旁“神色从容”地观看。目光慈祥的住房和城市发展官员杜雷拉吉平静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这位祭祀仪式的主要嘉宾这样告诉记者,“我是应本次活动组委会的邀请出席这个盛典的,其他我也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

Ⅳ 印度的风俗习惯

印度人有4大传统仪式,分别是出生、葬礼、婚姻和普迦仪式。除此之外,在印度旅行,你一定要知道印度的10项特殊习惯和6大禁忌,保你玩得开心、一路平安。
出生
在印度的传统上十分重男轻女,因为女儿结婚时,父母必须准备一笔丰富的嫁妆,如果没有嫁妆,女儿是嫁不出 印度教徒在恒河“圣水”中沐浴去的。而这对于贫穷人家而言,确实是一项庞大的负担。
印度人如果生下的是女儿时,会用拍手示意,代表两手空空来也。但如果生的是儿子时,那就大大不同了,家人会立刻敲锣庆祝,表示儿子将来娶老婆时,可以带来响当当的嫁妆。
印度人庆祝小孩出生与平安成长的方式,就是到寺庙进行“普迦仪式”、唱颂祈祷文,然后和亲朋好友举行餐宴。
印度小孩出生后,父母都会找人为他们占卜,小孩的名字多半取自英雄或神祇。小孩的生辰八字尤其受到重视,因为这可以决定小孩未来的婚姻对象。
葬礼
印度教徒死亡时,都会在河坛举行火葬仪式。印度教徒去世后,家人会以黄色或白色绢布包裹尸体,然后放在两根竹制担架上,以游行方式抬到河坛火葬地点。
传统上,将死者抬送到火葬场的任务,应该由家属担任,但是现在大部份的人都交给专人处理。在印度,专门处理丧葬事宜的人,都是被视为种姓地位最低的贱民。
一般送葬的仪式都非常简单,但是比较富有的人家,可能会请乐师在前面演奏,浩浩荡荡地游行。火葬前,死者的长子必须手持油灯绕行遗体3次,当火葬柴堆被点燃时,死者长子必须将头发剃光,只在后脑勺留一小撮,然后到河里沐浴净身。火葬结束后,死者骨灰会被扫到河里,代表灵魂已经脱离躯壳、得到解脱。
婚礼
身着传统服饰的印度妇女印度人的婚礼是社会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最重大的仪式。印度青年到了适婚年龄,都会由父母代为寻找社会阶级、语言、区域、背景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对象。
印度婚礼仪式相当繁琐,结婚之前,双方家长会透过充当媒人的祭司讨论嫁妆事宜,女方必须答应男女提出的嫁妆数量后,双方才选定黄道吉日、开始筹备婚礼。婚礼前一天,新娘必须根据传统化妆方式,开始抹油、沐浴、更衣、梳头、画眼线、抹唇砂、并且在脚上涂以红色、在额头点红色蒂卡、在下巴点黑痣,接着还要用植物染料在手脚上绘饰汉那图案,然后洒香水、配戴首饰和发饰,最后是把牙齿染黑、嚼槟榔、擦口红,才算大功告成。
婚礼当天,新郎官骑着一匹白马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这时女方家里已经架起火坛,双方亲友在祭司念诵的吉祥真言中,绕行火坛祝祷。之后、新娘在女伴的簇拥下走到火坛前面,由祭司将新娘的纱丽和新郎的围巾系在一起,代表婚姻长长久久。
印度婚礼的晚宴是在新娘家里进行,一对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亲友的祝福。婚礼当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过夜,翌日才将新娘迎娶回家。
普迦仪式(Puja)
普迦是印度教中向神祇膜拜的仪式,普迦仪式必须由祭司担任。仪式中信徒会将神像装饰后抬出寺庙游行庆祝,并且奉献鲜花、椰子、蒂卡粉……等供品。最后再由祭司手持油灯,在神像前面进行“阿拉提(arati)”。
“阿拉提”的过程中,信徒用手轻轻覆盖祭司手中的灯火,然后在自己的眼睛上碰触一下,代表接受神祇赐予的力量。
通常在普迦仪式结束后,信徒可以分到一些祭祀过的鲜花、蒂卡粉或水,称为“波拉沙达(Prasada)”。所以在印度,只要看到印度人从寺庙膜拜出来,额头上几乎都涂有红色或白色的粉末。
传统服饰
在印度,可以由不同的服饰和装扮,看出当地人的宗教信仰、种族、阶级、区域等。
印度传统舞蹈——婆罗多舞男性包头巾:
印度男性多半包有头巾,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式。
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形状。成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颜色。
印度男性多半穿着一袭宽松的立领长衫(Tunic),搭配窄脚的长裤(Dhoti),拉贾斯坦地区男性,裤子是以一条白色布块裹成的,头上的布巾,花样变化极多,色泽鲜明。
女性穿纱丽: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Sari),纱丽是指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布料,穿着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印度妇女擅长利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身上产生不同的变化。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纱丽拉贾斯坦妇女的纱丽较短,只有披覆在头上,但是彩色缤纷、镶有金银绣边。拉贾斯坦妇女的上衣,有点像似没有领子的中国凤仙装,下身是一条滚边的及地长裙。
纱丽穿着方式: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用一块长达3公尺的布包裹出来的,这块布称为纱丽(Sari)。印度纱丽的穿着方式变化繁多,不同的种族、区域、信仰,会有许多不同的色彩、质感和穿裹方式。印度妇女穿着纱丽时,上衣是一件短袖、露出肚脐的紧身衣(Choli),下身是一条及地的直筒衬裙(Ghagra)。
纱丽最基本的穿着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拉住纱丽布左边一端,塞进右侧的衬裙裙头。
2. 将纱丽布由右至左环绕下围,约三、四圈。
3. 接着用纱丽布在右前方折成四折,并且塞入裙头。
4. 然后将剩余布块,由左后方绕过右边腋下,披向左边肩膀上。
5. 最后直接将纱丽布披在肩上、或披覆在头上。
饮食习惯
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而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饮水和饮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

Ⅵ 印度的风俗和文化有哪些

1、印度大约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还有一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

Ⅶ 印度人都有哪些行为习惯

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称"沙丽"。沙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是印度妇女的普通装束。沙丽是一块一米多宽、五六米长的布料。穿着时,妇女们自腰部缠起,绕过胸前,一端搭在肩上,用一枚别针别住。随着历史的发展,沙丽也发生了不少变革。在传统的基础上,妇女们上身配上了名为"杰姆普尔"的紧身胸衣,下身配以叫做"贝蒂戈尔"的衬裙,穿戴起来,沙丽显得更方便实用。印度妇女还喜欢在沙丽上缀上各种图案,如花卉、几何图形等,还少不了一道花边。五颜六色的布料加上独特的图案、花边,沙丽显得更加瑰丽多彩、鲜艳醒目。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语言、风俗、信仰和生活习惯不同,沙丽的式样也很繁多,不拘一格。渔家女喜欢将沙丽的衣片折叠在两腿之间,塞在腰后,便于水上生活;农村妇女由于参加农活,多穿短沙丽。孟加拉地区的妇女常用沙丽的折边遮掩头部,因当地的礼仪限制妇女不得在男人面前抛头露面。西南部地区的妇女穿的沙丽则是一头张开呈扇形,穿起来显得神采飘逸。沙丽的布料则因穿戴者的贫富而不同,穷人穿的沙丽大都是用棉布或粗麻布制作,贵妇人则穿用丝绸或薄纱制作的沙丽,还缀上金丝银线织成的图案装饰。
每逢节日,印度妇女都会穿起自己最喜爱的沙丽逛街串门,走亲访友。
印度妇女还有一种衣服比较普遍,上衣比较宽松,长至膝部,称"古尔蒂",下身穿紧身裤,名叫"瑟尔瓦",再加一条纱巾围在脖子上,长长地向后飘。
印度妇女的首饰种类繁多,有耳环、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发饰、额饰、鼻饰、胸饰、脚链、脚镯等,从头到脚都有装饰品。
印度男人的服饰最普遍的叫"托蒂",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有的下长到脚部。农村的男人则普遍穿"哈达",即一块布围住腰,一端搭在肩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男人除"托蒂"外,上身加一件肥大的衬衣,名为"古尔达"。天冷时再加一件披肩。在特别重要场合,老人会穿上"古尔达",下身围"托蒂",足踏拖鞋。这种打扮是最有身份的标志。
在城市里,印度男人穿西装也是很普遍的了。一些政府官员在正规场合,穿一种很像我国"中山装"的上衣,也是紧紧的衣领,胸部有一口袋,别一枝钢笔。
即使在热季(3~5月),印度人也很少穿T恤和短裤,男子一般穿长袖衬衫和长裤,女人更不穿短裤,一是为了防暴晒,二是防蚊虫叮咬。
印度男人的头巾和帽子也是一绝。在城市里,除了锡克教徒外,男人一般不戴帽或头巾,而在农村戴帽和头巾非常普遍。印度男人头上的头巾称"塔布",颜色多种多样,戴法各异。男人戴的帽子有土耳其帽、波斯帽、漏斗式斜帽、船形帽等。

Ⅷ 印度人风俗习惯

印度文化习俗:
1、印度人与友人见面很讲礼节,通常是双手合掌,表示致意。合掌时,对长辈宜高,对平辈宜平,对幼辈则低,以分别示以尊敬、对等和关怀。

2、社会重男轻女,穆斯林女子一般很少抛头露面,更不与陌生人随便交往,也不可同异性握手。妇女多在前额中央点上吉祥痣,喜欢佩带项链、胸饰、耳环、鼻圈、戒指、脚镯等饰物。

3、在大多数地方,男人相见或分别时,握手较普遍。男人不要和印度妇女握手,应双手合十,轻轻鞠躬。

4、男人不要碰女人,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不要和女人单独说话,妇女很少在共场所露面。

5、印度人认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举动,是没有教养的表现。他们认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因为不流动的水为死水,孩子浴后会遭灾、夭折的。

6、被邀去吃饭不必客气.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吃东西时要大家一起分享,独食是小气而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印度人邀请人共餐,绝不是碍于情面假惺惺,而是诚心诚意的邀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回绝当然令人不高兴。

7、印度人喜欢谈论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传统以及外国的事和外国人的生活。

8、切莫抚摸小孩的头,在印度如摸小孩的头,对方一定翻脸。最容易引人误会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动作是摇摇头,或先把头稍微歪到左边,然后立刻恢复原状,表示“Yes”、“知道了”、“好的”,与我们点头表示差别很大,最易使人误会。

9、在印度,你若要进入印度教的寺庙,身上绝不可穿以牛皮制造的东西,穿上牛皮制造的东西,会被视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带、皮带、手提包等牛皮制品,都不得入其寺门。印度人走进寺庙或厨房之前,先要脱鞋。他们认为,若穿鞋进去,既不礼貌,也不圣洁。不论男女老幼,统统把鞋放在门口,赤脚进去。

10、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在路上驾车时,千万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制品进入庙宇,同时最好也尽量避免以牛为摄影对象。

Ⅸ 印度人生活风俗习惯

一,印度人的服饰习惯
1,印度很多地区因宗教信仰有包头巾的习俗;其中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
2,印度男性多半穿着一袭宽松的立领长衫,搭配窄脚的长裤。
3,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纱丽是指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布料,穿着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印度妇女擅长利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身上产生不同的变化。
二,印度十分重男轻女,女儿结婚时,父母必须准备一笔丰富的嫁妆,如果没有嫁妆,女儿是嫁不出去的。
三,印度夏天温度极高,印度人喜欢用洗澡来降温,一天冲洗几次。
印度人还喜欢晨浴,天还没亮就有许多人提着包袱赶往恒河岸边洗澡
四,洒红节源于印度的着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在每年2、3月间举行,庆祝时间的长短不一。
在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抛洒用花朵制成的红粉,投掷水球,迎接春天的到来。
五,“神像站庙外”。印度教的庙,经常是外墙、房顶上站满了诸神的塑像,而庙里面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六,印度人见面施行握手礼,但男子见到女子应该施合十礼,并微微鞠躬,男子要尽量避免触碰女性,更不应该在公共场合与女子单独交谈。

阅读全文

与印度有多少种生活习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最新人民币一元换多少印尼盾 浏览:701
印度民族节日有哪些 浏览:373
越南媒体叫什么 浏览:681
英国如何读博士连读和直博的区别 浏览:639
意大利什么牌子的包好 浏览:495
印度神油要多少钱 浏览:187
中国小学生去英国上学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674
英国车保养一次多少钱 浏览:237
为什么英国队要在大晚上踢足球 浏览:954
印尼1月12号新冠新增多少人 浏览:145
印尼四宝是什么东西 浏览:66
晋中国庆汽车展哪里有 浏览:568
英国龙虾价格多少 浏览:192
德国政府怎么看中国 浏览:539
印度向哪个国家运送疫苗 浏览:121
有哪些中国传统 浏览:518
榴莲糖印尼怎么说 浏览:147
意大利那个水城叫什么名 浏览:817
在越南买什么美食 浏览:605
英国哪里买菜最多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