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关印度宗教的介绍…在线等
印度教(HINDUISM)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于公元8世纪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它综合了多种信仰,没有单一的信条,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印度教还是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它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印度教有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且生来就决定。四个种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伊斯兰教(ISLAM)
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伊斯兰教被定为印度国教,迅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印度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伊斯兰教对印度宗教、社会、风俗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于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
基督教(CHRISTIANSM)
印度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据说在公元1世纪就已经传入印度。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多达数百万。现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基督教在印度有几个分支,如叙利亚教会、伦敦教会、丘奇教会、妇女教会以及兄弟教会等。基督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锡克教(SIKHISM)
印度有1.9%的居民信奉锡克教。“锡克”在梵文里的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亚那邦。该教于15世纪末由拿纳克创立。锡克教原属印度教,后发展为独立的宗教。该教祖师称为“古鲁”,共有十位师尊。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十七世纪高文德·辛格祖师提倡五K的装束以示与其他教徒的区别。五K即木梳(KANGHA)、长发(KESH)、剑(KIRPAN)、内裤(KAOHHA)、手镯(KARA)。
佛教(BUDDHISM)
印度有0.8%的居民信奉佛教。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发源于印度,乔达摩是该教的创始人,是印度、尼泊尔交界处一小国王子,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内部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八、九世纪以后佛教开始衰微,到13世纪几乎消亡。1956年印度政府曾利用佛陀涅磐2500年庆祝之机,吸收了500万“贱民”加入佛教。但现在在印度信奉佛教的人已寥寥无几。佛教在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发挥了重要作用。
耆那教(JAINISM)
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耆那的意思是胜利者。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Ⅱ 锡克族在印度算什么种姓
锡克族其实是信仰锡克教的人的统称,锡克教徒尚武,着名的勤劳善战,不接受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地位确实比较高,但是以前可想而知是受排斥打击的一群。
Ⅲ 锡克人和普通印度人的区别是什么
这两个种族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彪悍。在偏“软趴趴”的印度,锡克族被叫作“印度的战斗民族”。二是富有,印度的阿姆利则金庙(耗费750公斤黄金打造),就是由锡克族自己打造的标志性宗教建筑。相关扩展:
锡克族是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区,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身材高大,包头、蓄须,魁梧的身材,是锡克族男子的典型标志。锡克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2%,自尊心强、倔强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传统,作战骁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锡克人在印度10亿人口中只占20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区,尤其是旁遮普邦。当年锡克教只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个分支,后来在16世纪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宗教。锡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词,意为“雄狮”,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着包头蓄发传统的锡克男子。
锡克人包头的风俗和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有关。当时,有包头习惯的穆斯林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与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许其他教徒包头。但剽悍尚武的锡克教徒却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头以示抗议。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头,而锡克人却执着如故。
锡克族人有些很独特的优点,心气很高,对自己要求也很高,很多信念和重视忠义的东方人比较接近,由于终生不剪头发,而又要行动方便,成年锡克男子一般都将头发用布层层围起,绕成一个像“大磨盘”的头包。据称他们用的头布一般都有将近13米,绝对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当然晚上休息时,锡克人也要将包头布打开,并隔三差五地清洗长发。记者曾看见过一个打开头布的锡克老人,当时的感觉真是“白发三千丈”。
Ⅳ “印度阿三”称呼的由来
印度阿三是由“红头阿三”演变过来的,因为“红头阿三”就是指印度人。
“红头阿三”语源是上海地方话,旧时上海有(各国)租界,英租界内一般的差吏(小警察)多是从英殖民地印度调来的印度人,他们因为信仰印度教,头上都缠头巾(当然,没当差前一般头缠白巾),做为制服,印度警察的头巾冠以‘红色’,这是“红头”的由来。
至于阿三,有两种说法:
其一,那时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为何则不得而知),举凡洋人,在国人看来,皆如猴子般形貌举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优越性”使然,觉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头、、、故此特(蔑)称印度人为‘阿三’
其二,据说因为印度人由于殖民地的关系,做公务员是要懂英语的,而他们因为懂英语的关系,却也喜欢在中国人面前摆谱,通常在说一些不流利中文时,总会不自觉地加一句“I SAY......”(我说...)由于 I say 的发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称呼。
还有一种版本,是当时印度自诩为继美、苏后世界的第三强国,于是我们就叫他们“阿三”以戏谑之
印度阿三的来历是过去印度人因为自己是不结盟运动(亚非拉好几十个国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的领袖,便狂妄的宣称美国是一极、前苏联是一极,而他们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第三极。自视颇高,根本没把中国放在眼里,最后狂妄的和中国打了一架。当然,后果你也知道,中国人拿着塑料鞋底轻轻地抽了他两下屁股,从此印度引为耻辱,说英雄打脸不打屁股,尤其是打完后还把裤子给提起来,有好生相劝的送回家,这更是奇耻大辱,到现在印度人还无法原谅中国。自此,中国一些好事者便亲切的称呼印度为阿三。当然,后来称自己为世界第三的还有越南,但中国人好象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到现在也不见谁称越南是阿三。
另:话说七、八十年前,上海还是个租界,所以老外非常多、尤其是英国人,更是占了绝大多数!为了维护上海租界的治安,所以英国人找了很多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来当保安警察(当时的名词叫做巡捕)。
这些印度佬的皮肤都很黑,加上宗教信仰之故,头顶上都缠着红巾。所以上海人一开始都叫这些印度警察为“红头黑炭”。
不过英国体系的公务人员(尤其是警察)长久以来都习惯被称呼为SIR(详见成龙的警察系列电影,不是都叫警察为阿SIR或是警SIR吗?)。另外上海人一向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添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叫着叫着、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于是印度警察就被叫成了“红头阿三”了。
后来又过了几个月,上海人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印度人都是缠着红巾的锡克教徒,印度还有很多不缠红头巾的其它宗教人民。所以上海人索性就把“红头阿三”改成了“印度阿三”,于是这个不礼貌的浑号就一直沿用至今、几乎华人地区的每一个人都还是习惯叫印度人为“印度阿三”。
另外还有一种可信度颇高、已经被列入俚语辞典大网络的说法!就是当时上海租界的民众经常要与这些印度警察沟通,不过中国人的英文不好、印度人的英文也是怪腔怪调,所以当时上海的“警民沟通”可说是鸡同鸭讲、非常地不顺畅!
不过上海人居然从这种鸡同鸭讲式的沟通上,又找到了新的乐子。因为他们发现印度警察每回遇上了舌尖嘴利的上海民众的时候,总是会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喜欢结结巴巴地反复讲着:“I Say.....I Say.....”。所以上海人就把印度警察的经典结巴名句:“I Say”、用上海话来发音,又变成了“阿三”。
就是因为以上这两种有点莫名其妙的原因,所以“印度人”与“印度阿三”之间,从此就被硬生生地画上了等号。想起来,印度人也真的蛮冤枉的!平白无故就多了“印度阿三”这个浑号!
Ⅳ 别的士兵都戴军帽,为什么印度士兵却裹着个头巾呢
并非所有印度士兵都裹头巾,只有锡克教教徒士兵才会裹着厚厚的头巾,蓄着浓浓的胡须。裹头蓄须这是锡克教的教规,印度尊重宗教的习俗,因此就出现了印度士兵裹头的情况。锡克教教规禁止教民吸烟,提倡一夫一妻制,不崇拜偶像,教民必须蓄长发、戴发梳、佩短剑、戴手镯、穿短裤、着长衫,并且随时准备战斗。锡克教士兵是印度较为勇敢的士兵,印度军队中有15%的士兵为锡克教徒。仅管裹头蓄须有损军人形象,但别人的传统如此,也没有其它好的办法。
锡克教有五戒:不偷盗、不奸淫、不抽烟、不吸毒、不叛教!因此他们忠诚勇敢,因此被多国皇室聘为禁卫军。他们不论是在英国,还是在美国,裹头蓄须的传统并没有改变,有的只是裹得薄一点,可以戴下头盔。锡克教士兵Bhullar获准进入英国皇家卫队,打破了英国皇家卫队传承了几个世纪的着装造型,成为英国史上第一位包头巾、而不是戴熊皮帽的皇家卫队士兵。多年来,锡克教徒都包着头巾打仗,即使以英军身分出征亦然。
Ⅵ 印度总理辛格为什么要带头巾
锡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词,意为“雄狮”,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着包头蓄发传统的锡克男子。锡克人包头的风俗和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有关。当时,有包头习惯的穆斯林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与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许其他教徒包头。但剽悍尚武的锡克教徒却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头以示抗议。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头,而锡克人却执着如故。
Ⅶ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印度锡克教的知识比如说它的起源,文化,存在的地区等等。还有它与印度佛教的关系
钖克教得名于“钖克”(Sikha)一词,它在印地语的意思是“门徒”,系指锡克教徒是师尊纳那克等的门徒。钖克教是印度的地区性政教合一组织,主要流行于旁遮普邦、泰米尔纳德邦和加尔各达市。加尔各答的汽车司机多半是钖克教徒。印度有钖克教徒一千多万,约占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二。近年来还传播到东非、英国、加拿大、美国、泰国以及香港等地,形成在印度国内外一支值得注意的教派。
一、锡克教的产生及其基本教义
锡克教产生于十六世纪初。当时正是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莫卧儿的反动统治不仅激起了印度教徒的反对,也激起了伊斯兰教徒的反对,人民起义此起彼伏,但是两派教徒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时常发生教派冲突,大大妨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莫卧儿帝国的斗争,不少人致力于调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印度教虔诚派运动应运而生。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是迦比尔(Kabi1,144C——1518),他出身于下层种姓,终生职业是纺工。他不仅是虔诚派运动的领袖、思想家,而且是杰出的诗人,他用地方语言写过很多诗篇,其中的一部分已由泰戈尔编译成《迦比尔诗集》一书。其父是伊斯兰教徒,母亲是印度教徒,他的哲学是印度教的吠檀多①和伊斯兰教苏菲派②神秘主义教义的大杂烩。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最高实在是梵③或神,号召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起来。
迦比尔哲学为钖克教奠定了理论基础,钖克教是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最初的钖克教反映诚市富裕的商人、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的情绪与愿望。锡克教和印度教的虔诚派运动一样,反对种姓差别和由种姓制度造成的一切特权,谴责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僧侣们滥用职权,主张在神面前一律平等。同时宣扬对现实世界的幻想,号召采取非暴力行动,对现行的不合理制度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这种消极态度博得莫卧儿帝国的好感,因此,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巴俾儿和以后的阿克巴都鼓励锡克教派的活动,锡克教导师从阿克巴那里得到大量的封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是锡克教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锡克教的教义既继承了印度教的业报轮回学说,又提倡坐禅修行。它基本上由三个观念组成:一个真主、一个师尊(锡克教导师)、一个名字(印度教神的名字)④。把圣音节“唵”当作神的象征,每天晨祷时都念。锡克教被称为“名字道路”,教徒常念纳那克的名字,据称他的名字可以纯洁灵魂,根除恶源,消除欲、贪、怒、骄、执(对尘世生活的追求),达到绝对的幸福。
二、锡克教的历代祖师
锡克教的祖师虽多达十人,但仍属一神教,只有纳那克被称为“真正的导师”,其他导师被认为是附加的。
纳那克(Nanak,1469——1539)是锡克教的创始人,他生于拉哈尔附近的塔尔万提村(今纳那克村),属刹帝利种姓,出身于商人家庭,本人也曾经商,旱年曾在拉哈尔邦当过小官吏。为了调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他创立了锡克教,并亲自担任宗教导师。他曾周游印度各地,还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巴格达。晚年定居在旁遮普邦的卡泰普尔,从事宗教说教。
二祖导师安格德(Angad,1504——1552)是纳那克的弟子,他发明了果鲁穆奇字母,写了纳那克传记。在他的领导下,锡克教发展成特殊的社团。
三祖导师是阿马尔·达斯(Amar.Das,1479——1574),他是安格德女婿的叔叔,在他执政期间,把锡克教徒分派二十二个教区进行传教活动,妇女也参加了。每个教区都由教区长领导,教区长把教徒的一切收入都据为己有,向莫卧儿帝国领取的封地也归他们所有,导师在教派内部的特权和莫卧儿帝国对他们的支持,使他们逐渐发展成宗教封建主。在阿马尔·达斯执政期间,锡克教徒人数剧增,遍布整个旁遮普邦。他还说服莫卧儿政府免除锡克教区的租税。
四祖导师是拉姆·达斯(Ram.Das,1534——1581)。前三名祖师主要在农村传教,而拉姆·达斯却在阿木利则奠定了锡克教的基础,阿木利则的金寺是锡克教的着名圣地。拉姆·达斯反对寡妇殉葬,反对妇女带面纱,允许寡妇再嫁。他还创作了婚歌,锡克教徒举行婚礼唱婚歌的习俗沿袭至今。
四祖以后,锡克教的师尊职务成为世袭,因为拉姆·达斯指定他的幼子阿尔琼(Arjan,1563——1606)做他的继承人。阿尔琼有突出的组织才能,他以“专员”制度把锡克教组织成为类似政府的机构,向他的信徒们征收租税。在他的领导下,为锡克教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阿尔琼的信徒绝大部分是贾特(jat)种姓,即有地农民。他还于1604年编纂了锡克教圣书《格兰特》,共一千四百页,是锡克教的唯一崇拜物,用多种方言写成,内容是锡克教前五代师尊的诗歌总集。阿尔琼的政治、宗教活动激起国王查罕杰的仇视而被处以死刑。
自此以后,锡克教结束了它和平发展的道路,在阿尔琼的儿子和继承人哈尔·哥宾德(Harg0bind,1595——1645)的领导下,发展成为武装的宗教派别。在他执政期间曾采用“真理国王”的封号,以腰佩双剑为标志,象征着宗教和世俗的双权。哈尔·戈宾德为人好战,他的信徒们手持双刃剑,经常与政府军、伊斯兰教徒、印度教徒及锡克教导师的私人仇敌发生战斗。在他执政期间,锡克教徒发展很快。由于阿尔琼的经济政策和哈尔·哥宾德的武装系统,使钖克教在莫卧儿帝国内部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
哈尔·哥宾德指定他年仅十四岁的孙子哈尔·拉伊(Har.Rai,1630——1661)做他的继承人,因为他年龄太小,聘请顾问辅佐他执政。哈尔·拉伊又迭其年仅五岁的幼子哈尔·克里香(Har.Krishan,1656——1664)继位,他因患天花死在德里。死前指定他的叔叔得格·巴哈都尔(Tegh.Bahar,1621-1675)继承师尊职位,为九世师尊。他原名是蒂格·玛尔,由于他在反对莫卧儿政府的战斗中屡次获胜,使他得到了“得格·巴哈都尔”的称号,意思是“勇敢的剑”。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在与钖克教的战斗中收买钖克教的上层人物,使钖克教在战斗中惨败,巴哈都尔被俘,在德里被处以死刑。
最后一位师尊是得格·巴哈都尔的儿子哥宾德·辛格(Gobind.Singh,1666-1708)。他建立了辛格的神权政体,宗教的哲学基础基本未变,只是在外表和仪式上有所变化。此时在钖克教派中占多数的是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他们极力反对钖克教封建上层人物的特权地位,使哥宾德·辛格宣布把以前集中在“活神”(即钖克教世袭导师)手中的最高宗教和世俗权力转交给钖克教公社。为了表示和正统的印度教彻底决裂,规定钖克教徒举行特殊的洗礼——用双锋剑揽匀的水洒身。为了表示和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严格区分,还做如下规定: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狮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儿”(公主),入教仪式称为帕胡儿(Pahur),他们的口号是“师尊万岁”,教徒必须重视对师尊纳那克及其继承者的纪念,要求教徒做到五件事,根据印地文,每件事的第一个字母都是K,所以称为五K。即:蓄长发、加发梳、短衫至膝、戴铁手镯、佩剑。单身男子婚前集体居住,把全部精力贯注在刀剑武功方面,保护弱小,随时准备战斗,承认哥宾德·辛格夫妇为父母。哥德·辛格批判了他的前任导师所宣扬的“非暴力”,召号钖克教徒和莫卧儿帝国进行坚决的斗争。还经常与伊斯兰教封建主、印度教封建主进行斗争。钖克教部队多次打败莫卧儿帝国和印度教国王的联军,最后哥宾德·辛格遇刺殉难。
以上十名祖师是钖克教徒公认的,以后的锡克教领袖不再哥宾称为“祖师”,有的仅被某些教派称为“祖师”,但并未得到锡克教徒的公认。
哥宾德·辛格的继承人是班达(Banda),他自称是“真理国王”,声称要伸张正义,惩罚莫卧儿。1710-1715年,锡克教部队和莫卧儿军队发生过多次战斗,锡克教部队屡遭失败,班达最后于1716年在德里被处死。锡克教部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宗教狂热,不能团结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广大农民群众,力量十分单薄。此后,锡克人在和阿富汗人的战斗中获胜,锡克教徒占领了旁遮普邦的绝大部分。1765年,锡克教军事领袖会议宣布旁遮普独立。把锡克教徒分成十二个战士社团,由酋长领导,逐渐发展为神权联盟的封建主义组织。
在兰季特·辛格(Ranjit.Singh,1780-1839)的领导下,锡克教整顿了内政,改组了军队,没收了旁遮普封建主的土地,大大加强了锡克教的经济基础,还聘请欧洲有经验的军官训练锡克教部队,创建了锡克教正规军,大大加强了锡克教部队的战斗力。兰季特·辛格率领锡克教部队和阿富汗人及英国人进行多次战斗,多次获胜,使锡克的疆域大大扩大。从此以后,锡克部队和英国侵略军进行过两次大战,第一次是1845-1846,第二次是1848-1849,两次大战都以锡克教徒的失败而告终。恰泰尔·辛格和舍尔·辛格于1849年3月向英国投降,钖克教部队被改编。当时,锡克教徒还不到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印度雇用军中却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锡克教徒。锡克教徒还随英国侵略军来到我国上海,当地人称他们为“红头阿三”。
三、锡克教的改革运动
在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下,锡克教的很多教规受到破坏,不少人致力于锡克教的改革,先后出现了四个锡克教的改革运动。
第一个是尼朗迦利斯(Nirankaris)运动,创始人是巴巴·达耶尔(Baba.Dayal,1783-1854),总部设在白沙瓦附近的底耶尔·萨(Dyal.ear),他们把神看作无形体的精神,通过默念神求得解脱。把锡克教祖看作自己的救星。他们为了和印度教相区别,不搞火葬,为了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相区别,不搞土葬,而搞水葬。
第二个改革运动是难陀利(Namdhari)运动,意译“神名派”或“呼神派”。因为该派男女信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往往呼喊“谢神”。其特点是宗教改革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混杂,在小商人、手工业者、士兵和农民当中有些影响,因为难陀利教徒大部分在部队,所以对锡克教中掌握大权的“军队五人会”影响极大。这一派的创始人是佩·罗姆,在兰季特·辛洛时候,他是一名士兵,当锡克教部队溃散以后,就向巴巴·罗姆·辛格学习宗教,巴巴·罗姆·辛格和尼郎迦利斯运动的领导人巴巴·达耶尔一样,主张恢复锡克教的原始特点,吸引很多人做他的门徒。他的门徒称他为锡克教的第十一代祖师,称佩·罗姆为第十二代祖师,但大多数的锡克教徒都不承认这一意见。
难陀利派继承了哥宾德·辛格的战斗精神。佩·罗姆于1863年根据哥宾德·辛格的主张,对锡克教的教义作了广泛的解释,宣扬道德完美化,赞扬朴素的生活,严厉批判在锡克教中实际已经存在的种姓区分,坚决反对童婚,反对杀牛,严格吃素、戒酒,不吃非难陀利人做的饭。佩·罗姆·辛格还要求自己的信徒不要从事高利盘剥,不要为英国政权服务,不要送子女到官办学校读书,不要向英国法院提出诉讼,不要穿外国布做的衣服,不要使用英国人办的邮政局。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难陀利派教徒开始增多,人数达五万多人,旁遮普的每个地区都派有代表和助理代表,每个村庄都派一名诵读祭司。原来只注意宗教改革,恢复锡克教的原始特点,后来则提倡战斗精神,公开号召推翻英政府,在教徒中举行军事训练,开办用旁遮普语授课的学校。为了表明锡克教的“慈善”,还办了免费赈济粥厂。
难陀利派的活动使英国殖民当局严重不安,极力挑拨伊斯兰教和锡克教之间的关系。1870年,英国殖民当局下令在阿木利则建立屠场,让穆斯林肉商宰牛,这一举动挑起了伊斯兰教和锡克教之间的严重武装冲突,锡克教被战败,很多教徒被监禁,罗姆·辛格被流放到缅甸仰光,永远不许回国。从此以后,难陀利派被宣布为非法。到1922年,政府为了利用它反对正统的锡克教,又予以承认。在帕尔德帕的领导下,该派教徒严禁酗酒和荤食,严禁铺张浪费,严禁争论问题,提倡团结、辛勤劳动、自食其力。这一派的政治观点是:忠实于政府,与当权派合作。
第三个改革运动是十九九世纪末出现的辛格大会运动,主张研究锡克教的原始教义,恢复其原始纯洁,反对印度教及其雅利安社,主张锡克教徒要成为政治上和法律上独立的社会集团。在这个运动的影响下,于1873年在阿木利则成立了“什里古鲁协会”(“吉祥导师协会”),用旁遮普语翻译、注释和出版锡克教最重要的宗教、历史、文学作品,在锡克教徒中进行普及教育,把旁遮普语作为东方学院的教学科目。于1879年又成立了“辛格协会”,第二年又把“什里古鲁辛格协会”和“辛格协会”合并。到1886年,由于“辛格协会”的阿木利则分会和拉哈尔分会的领导人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该会分成两个独立的团体,它们在旁遮普的其他城市里都各有自己的分会。八十至九十年代这两个协会主要用旁遮普语进行宣传教育、出版工作和慈善事业。1892年“辛格协会”在阿木利则开办了一所综合性的“哈里萨学院”。“辛格协会”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温和态度博得了英国殖民当局的赏识。
最后一个改革运动是于二十世纪初所开展的阿卡利运动(Aka1i,意思是不死运动),它发起占领锡克教寺庙,组成寺庙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锡克教的中、小学及学院和医院等。在政治上对英国殖民当局采取强硬态度。在运动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个军事组织叫锡克教徒军,也就是阿卡利党,首任主席是塔拉·辛格,总部设在阿木利则的金寺。阿卡利党的最高首领是主席,由一个各地区支部约四百名代表组成的总机构选举产生,它的活动经费由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坎普尔的锡克教大资本家提供。它的宗旨是“保护教会”,“保护锡克人的权利并确保锡克人作为一个独立实体而继续生存下去。”
1923年初,阿卡利党受到英国殖民当局的严厉镇压,此后该党内部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大部分成员跟随国大党搞“不合作运动”,另一部分人则从事教育活动,不过问政治,其中最激进者成立了自己的组织——“阿卡利狮子”,意译“不死的狮子”,他们散发传单,号召锡克教徒拿起武器,反对政府和锡克教内部的叛徒,多次采取恐布行动。
阿卡利党于1955年发起一个“旁遮普语邦口号运动”,受到国大党政府的镇压,约有一万二千人被捕,1961年至1962年它又组织一个“旁遮普语邦运动”,又有三万人被捕。1966 年印度政府被迫将旁遮普划分为以锡克教徒为主要居民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徒为主要居民的哈里亚纳邦,承认阿卡利党为旁遮普的执政党,邦主席由锡克教导师担任,把旁遮普语作为该邦的标准语,旁遮普邦被称为锡克教的故乡。
锡克教徒尽管人数不多,但因为受到大资本家的支持,所以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前任印度政府中有两名部长是锡克教徒:即农业部长苏尔吉特·辛格·巴纳拉和教育部国务部长丹纳·埃因格·古尔尚。
①吠檀多(Vedanta),最主要的印度教哲学派别之一,它宣扬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主张世界上除了最高存在“梵”以外,不存在其他的实在,物质世界和它的一切现象都是“梵”的一种“幻现”,鼓吹证晤个体灵魂与最高存在“梵”的合一是宗教解脱的主要途经。
②苏菲派是伊斯兰教的重要派别之一,该派受柏拉图主义和印度佛教瑜伽行宗的影响,认为现象世界以安拉为本体,人通过虔修默祷即可与安拉合二为一。
③梵(Brahmā)是印度教所宣扬的宇宙灵魂。
④参看辛哈和班纳吉:《印度通史》。
Ⅷ 印度有多少个民族锡克族地位很高吗
印度是一个有一百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具体数字印度也没有统计,锡克族如今在印度地位比较高
印度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泰卢固族、马拉提族、泰米尔族、比哈尔族、拉贾斯坦族、古吉拉特族、马拉雅兰族、旁遮普族、坎纳达族、马拉雅兰族、奥里雅族和阿萨姆族。此外,还有五百多个表列部落。它们属于印度的少数民族。
锡克族其实是信仰锡克教的人的统称,锡克教徒尚武,着名的勤劳善战,不接受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地位确实比较高。
Ⅸ 印度人为什么在头上缠布条,有什么宗教由来
印度有些地区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头巾的习俗的,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式。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
当年锡克教只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个分支,后来在16世纪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宗教。锡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词,意为“雄狮”,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着包头蓄发传统的锡克男子。
锡克人包头的风俗和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有关。当时,有包头习惯的穆斯林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与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许其他教徒包头。但剽悍尚武的锡克教徒却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头以示抗议。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头,而锡克人却执着如故。
(9)印度锡克教徒为什么叫雄狮扩展阅读:
锡克族是是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区,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身材高大,包头、蓄须,魁梧的身材,是锡克族男子的典型标志。锡克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2%,自尊心强、倔强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传统,作战骁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的形状。成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颜色。
Ⅹ 当年枪杀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的两名贴身警卫到底是什么人
大家可能还记得,在1984年10月31日,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被她的两个贴身警卫枪杀的事。枪杀她的这两个贴身警卫就是印度的少数民族锡克族人。那么,锡克族到底是怎样的民族?为什么这两个锡克族警卫要杀害甘地夫人呢?
为此,锡克教发誓要找甘地夫人报仇。可是甘地夫人的警卫工作非常严密,无懈可击,从外围下手几乎没有可能,所以只好想方设法从内部攻破。恰好,甘地夫人的贴身警卫有两个是锡克教徒。
虽然在“金庙事件”后,负责警卫工作的官员,曾建议甘地夫人换掉全部警卫,但这两个锡克教贴身警卫跟随了她多年,甘地夫人对他俩很赏识,同时认为,把他们调离有损自己“铁娘子”的形象,因此这两位保镖被留下了。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了这两个锡克教徒警卫身上。
就这样,曾说自己一生都与危险相伴,站着死和躺着死没有任何区别的甘地夫人,被这两个锡克教徒贴身警卫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