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美食(INDIAN FOOD)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异较大,北方烹饪中有许多肉、谷物和面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饭、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叶。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搬上,不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酱。餐后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酪球、加糖水的煎饼、用奶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鲜水果等。饭后印度人常用一种槟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槟榔叶中的调制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过一般寻常百姓家用餐没有上述复杂。
印度的饮料多种多样。在南方,人们喜欢喝浓咖啡,因为那儿靠近咖啡产地。在北方,人们喜欢喝茶,因为那里有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气候湿润,所产茶叶量为世界之最。两种饮料总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来,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应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饮料随地方和季节而异,新鲜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欢的。印度的酒类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流行,在许多省,特别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区,旅馆和饭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个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节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游者可在签证时申请一种“全印酒类许可证”,持有这个证件将会准许你在禁酒地区携带和消费酒类。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们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关节以上是不礼貌的。在南方,人们用整个右手搅拌米饭和咖喱,并把它们揉成团状,然后食用。印度人用手进食,但不能用手触及公共菜盘或为自己从中取食,否则,将为同餐人所厌恶。就餐时常用一个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时不能嘴唇接触盛水器,而要对准嘴往里倒。餐后印度人通常给客人端一碗热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下面的链接介绍的更详细http://travel.163.com/05/0812/18/1QVMH9LE00061DOU.html
2. 印度哈巴提波面饼在什么部
请问您说的是印度恰巴提面饼在哪儿”吗?该面饼在印度南部
南方主要一大米为主食,而北方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这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
恰巴提,一种薄面饼。在印度人的日常饮食中,南北方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差别。
印度常见的饼子有:
油饼,类似油饼,炸的,金黄色,膨胀的状态,一般蘸着咖喱吃。在海得拉巴、孟买、阿穆达巴、焦特布尔都见过。
puri。这个类似壳很小的puri,但是这个里面会现加薯仔,然后再加一点绿色的汁,和几个绿色的豆子。一般街头会卖,大概是10Rs三个。油炸的,中间空心。小贩拿起一个,用大拇指抠出一个洞,用手舀出一些薯仔泥填入其中,再浇以少量的甜味的、红色的酱,有时也会浇上一些似乎是薄荷酱的绿色的酱,然后把小球浸入身边大桶中绿色的酸水里,用小球盛满酸水后递至食客的小盒中。几乎总是一口一个的。
3. 什么是印度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北馕南饭:印度食物的南北分界线
印度食物的人文地理划分,与中国有一种迷人的类似。北方大部分是吃面的,平原和沙漠里,各种馕和饼,蘸点羊肉咖喱,就是典型的一个午间简餐。南方则是鱼米之乡,午餐晚餐被鱼饭占据不说,早餐不是米糕就是米粉。北方人吃米的例外,偏偏和中国一般都在东北,便是恒河和雅鲁藏布江交汇的孟加拉和阿萨姆,那广阔泛滥的冲击平原,鱼米的丰收,很难不让人想起乌苏里江上夏日的渔获。
在印控克什米尔的首府斯里那加老城转悠时,碰到了婚礼。几个壮汉在当街手打着名的克什米尔羊肉丸,要确保一整天的欢愉。主人家拿出黄灿灿的香甜抓饭给我们尝时,那感觉好像是回到了塔什干或是伊宁这样的中亚城市;可是待醇厚咖喱汁熬出来的羊肉丸放在抓饭上时,立刻又回到了印度,尽管那柔软而韧香的羊肉丸,咬下去竟然让人想起了狮子头和潮州牛肉丸的混合质感。
羊肉丸不独克什米尔一家闻名,北方邦首府勒克瑙的羊肉丸也非常美味,更酥软,咖喱汁则更香辣,跑到老城中央最有名的那家店时,四只咖喱羊肉丸足足让我下了四张香喷喷的黄油面饼。
肉丸可能是印度咖喱世界里最能保持原型的食物了(尽管它的“丸形”也早早跳脱了肉的原型),一般的羊肉鸡肉咖喱,肉粒都很小,基本难以分辨。在稽那教的圣地阿布山,古吉拉特厨师给了我全印度最“糊糊”的一道菜:咖喱羊脑。端上来的时候,羊脑已与咖喱水乳相融,我脑中想起了在成都吃烤脑花时必放在蛋炒饭的搭配,于是毅然要了一份海德拉巴抓饭。果然,两种香气四溢的蛋白质和淀粉会合时,竟有了一种恢弘的、甜润和辛辣交合的味觉快感。
与这些北方的重口味相比,南方沿海简直就是清新的椰风了。我尤其喜欢喀拉拉邦,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十世纪就皈依的叙利亚基督教徒,因此除了鱼之外,牛肉在餐厅的菜单上也随处可见,甚至还有猪肉,大部分餐厅也供应酒,这在戒律颇多的印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科钦城堡外,海岸上那些传说是古代中国传来的捕鱼杆下,一箱箱的渔获摆着任人挑选。我挑了一条鱼,随便指了一个没有尝试过的做法,厨师端上来的竟然是神似酸汤鱼的一碗。舀汤入口,青芒果和罗望子的酸甜在香叶的伴随下,把鱼香融合得淋漓尽致。
可是最难忘的,还是在一个贫民家里的一餐。喀拉拉以与大海联通的运河出名,水道四通八达,是椰林和稻田间最主要的交通渠道。我在旅店的帮助下,与一个黝黑的老实人在小船上漂移了一天,遇见了知道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渔民(喀拉拉长久以来由共产党和左派执政,农民识字运动轰轰烈烈,在印度算是率先扫除了文盲),进了他孤零零杵立在稻田里的小屋。他羞涩的太太拿出香蕉叶,在两个女儿的照片下盛上为我准备的午餐,那简单的豆子糊糊,烤鱼和腌青芒果与蓝色的未知咖喱汁都格外好吃,甚至还有应该是煸炒出的青菜丝,不再像北方一样,以面饼和糊糊打发。看来我鱼米青菜的南方胃,即使到了印度,还是得一路向南吧。
4. 新加坡美食有哪些
新加坡十大特色美食
外酥内软的印度煎饼每次品尝都十分过瘾。南印度圆面饼,由加了酥油(印度澄清黄油)面团飞抛拉伸制成,通常搭配鱼或羊肉咖喱享用。Roti在印度语中意为“面饼”,而prata或paratha意为“扁平的”。一些人认为这道美食是从印度旁遮普的煎饼做法演化而来,但是穿过新柔长堤到了马来西亚,这种扁平的圆饼被称为“roti canai”,有人认为它源于钦奈。无论它源自哪里,印度煎饼都是适合全天任何时间享用的美味。虽然经典的印度煎饼为原味或加蛋,本地菜单现特别推出各种花式,如奶酪味、巧克力味、冰淇淋味,甚至还有榴莲味——既可作为主菜也可作为甜点。
叻沙
从槟城的罗望子风味叻沙到沙捞越类似咖喱的叻沙,新加坡的叻沙各种各样。但是它们都没有土生土长的加东叻沙有名。加东叻沙受住在加东地区的土生华人(海峡华人)启发。它有色如火烧夕阳的香辣浓汤,以椰奶和虾米入味,再浇上鲜蛤、虾和炸鱼饼等食材。其特征在于它的米粉:粗粉被切成短条,用勺子即可轻松享用。有些摊位,吃叻沙时只会给勺子——根本不需要筷子。得益于特许经营和乐于进取的叻沙摊贩对各种风味的借鉴,如此美味的加东叻沙从新加坡东部传遍了全国各个角落。
咖喱鱼头
神经脆弱的人看到鼓起的鱼鳃和红色肉汁包围下凸起的鱼眼时会感到不适。但是,对于很多人而言,它却是秀色可餐的盛宴——常常佐以米饭,浸入喷香的咖喱一起享用。咖喱鱼头是新加坡独有的菜式,是文化大熔炉的缩影。它融合了南印度典型的咖喱香料,是华族的一道美食。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版本的咖喱鱼头,咖喱的用量略有不同。有些人会加入罗望子汁来增加酸味,有些人则会加入椰奶获得更绵密的口感。唯一的相似之处便是,辣肉汁中摇曳的肥美的红鲷鱼,以及秋葵和茄子等蔬菜的混合。
咖椰吐司
这道小点搭配一杯本地的“kopi”(咖啡)或“teh”(茶),堪称完美;炭烤或香焗面包片包裹着冷黄油碎和一大抹椰果和鸡蛋制成的咖椰酱。有些人将这道烤三明治作为早餐,有些人则选择为茶点享用。它更多地则是配上两颗半生熟蛋、略加少许黑酱油和白胡椒。美味的鸡蛋与诱人的香酥甜咖椰吐司相得益彰,一层是入口即化的橄榄绿咖椰酱,一层是厚厚的黄油。
椰酱饭
将马来语“椰浆饭 (nasi lemak)”翻译成英语会得到“rich rice”。这里的“rich”不是富裕的意思,而是指令其美味绝伦的椰子奶油。这道菜拥有完美的混合风味:椰奶和香兰叶浸透香米,佐以油炸鱼或鸡翅、“乌打 (otah)”(香辣烤鱼脯)、炸“江鱼仔”(本地凤尾鱼)、花生、鸡蛋、黄瓜片,和“参峇酱”(辣椒酱)。它是一道深受马来人推崇的丰盛美食,非马来人也对它喜爱有加,有他们自己版本的椰浆饭。米饭不变,尽管有些米饭略带香兰叶的绿意清香,但是它们的区别之处在于配菜。
炒萝卜糕
不要将它与胡萝卜蛋糕甜点相混淆,后者是一款用胡萝卜和香料制成的松软蛋糕,表面富有奶油奶酪糖霜。这道可口的炒萝卜糕并没有胡萝卜,至少没有橙色胡萝卜。新加坡炒萝卜糕的主要食材为米粉和白萝卜。将米粉和白萝卜丝混合再蒸熟,然后切成小块,和蒜、鸡蛋和菜脯 (腌制萝卜干) 一起烹炒。这些细腻滑嫩的炒年糕就是潮州方言中的“菜头粿”,几乎可以在每个小贩中心找到。食用时或为黑色(加甜味黑酱油炒制)或为白色(原汁原味)。
肉骨茶
去过新加坡的人都知道,到了新加坡一定要吃一次肉骨茶,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在这里无不饱享一次口福。肉骨茶,就是边吃排骨边饮茶。肉骨是选用上等的包着厚厚瘦肉的新鲜猪排骨,然后加上各种佐料,有的还加进各种滋补身体的药材,炖得烂烂的。
罗惹
罗惹在马来口语中意为“不拘一格的混合”,而且实至名归。其食材反映出新加坡文化的多样性,将风味浓烈的不同食物和谐美味地融合在一起。它是一种混合了蔬菜、水果和油条的本地色拉,覆有厚厚的黑色酱汁,缀以碎花生和芬芳的姜花末提味。酱汁是一道罗惹成败的标志,其酱汁由酿造的虾酱、糖、青柠和辣椒酱做成。必须以甜酸辣调制出开胃的混合酱料。通常,酱汁会在大木碗中用木勺调制。只有添加了所有食材并充分混合后,酱汁才算完成。这些食材包括白灼通心菜和豆芽、鲜脆黄瓜和沙葛、菠萝片、青芒果或未成熟的莲雾(jambu)等芳香扑鼻的水果、炸油条和烤豆卜。
辣椒螃蟹
螃蟹自是极好的,但酱汁才最为闪耀——甜中带咸,口感微辣,极其美味。拨开蟹壳时,酱汁会沾得您满手都是,此时,不吮指赏味绝非可能。您还会再要一些炸或蒸馒头,蘸着酱汁品尝——此酱汁以番茄和辣椒酱混合而成,丝丝蛋液增加了其浓稠度,妙不可言。辣椒螃蟹是新加坡的最伟大的烹饪发明,在所有蟹类料理中独占鳌头。绝大多数海鲜餐馆均可轻松找到,典型的吃法是佐以味美甜香多汁的鲜蟹肉泥。
鸡饭
当您看到一个小吃摊上整齐排挂了一只只熟鸡时,就应该知道那便是新加坡的国菜之一——海南鸡饭。它在新加坡全国小贩中心随处可见,也是很多大餐馆乃至酒店咖啡厅的菜品。同菜不同价:一口大小的鸡块——或是团队用餐时的整鸡——与喷香的米饭、呛口辣椒、鲜香姜酱搭配食用。这道菜的食谱改编自早期中国移民,他们来自远离中国南部海岸的海南岛。海南当地人称这道菜为"文昌鸡"。他们使用特别品种的鸡,佐以鸡油饭享用。深绿色的绿辣椒蘸酱为这道菜锦上添花
5. 吃一个‘面包物语’的‘北印度南饼’热量高吗会长胖吗
哎呀,偶尔吃 一次不要紧的啦.只要不是每天三餐外瞎吃零食就不会肥.
6. 印度的街头小吃有哪些
印度的小吃在中国最出名的要数印度飞饼了,此外咖喱饭也很不错。
7. 印度菜别有风味,你知道上海有哪些好吃的印度餐馆吗
魔都数以万计的餐馆中
唯独有一种口味是特别的稀少:就是印度菜!
其中最正宗的印度餐厅就是位于田子坊(分店:虹桥南丰城丰尚街)的莲池印度餐厅,从2008年开业至今,8年时间一直好评不断,坚持用纯正的印度风味征服魔都吃货!
说起印度菜,当然不得不提就是咖喱和薄饼!但是你知道嘛,印度咖喱其实大有内涵!
莲池印度餐厅有多位印度厨师,主厨是一位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厨师!给你做带来最传统,最正宗,最美味的印度美食。(中间的是老板哟!)
90%蔬菜含量的印度咖喱 /
一份咖喱,一份薄饼,加上一份手工酸奶就是健康一餐了!莲池的手工酸奶真的超级实在(其实就是酸!)~是那种无添加纯正的酸奶味!
8. 上海最出名的小吃街在哪里
上海美食街大全
云南路:上海人下“馆子”去的最多的要数云南路了。不仅长安饺子楼、金陵酒家、三和楼菜馆、老正兴菜馆等日渐兴隆,并且弄口过街楼下也开始设摊供应宵夜,成为沪上闻名的美食街。云南路上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烤鸭和小金陵盐水鸭。还有“鲜得来”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南翔”的小笼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东水饺,“老四川”火锅等,当然最让人“牵肠挂肚”的要数“新疆烤羊肉”了,老远就能闻到羊肉的香味,2元钱买上一串,让你离开云南路的时候都有些恋恋不舍。
黄河路:从南京路拐进,你会感觉进入了一条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馆门牌在向你频频招手。你已经进入了一条生猛实惠的餐饮超市。
乍浦路:虹口着名的美食街,紧邻市级商业街四川北路,这里汇聚着各地特色菜肴的饭馆、酒楼,是沪上中产阶层宴请、聚会的首选。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终点站、63、563路吴淞路终点站,61路天潼路终点站,途经乍浦路,在海宁路上设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设站的有19、65、928路。
上海小吃
南翔小笼、香菇素菜包、鸽蛋圆子、擂沙团、油氽排骨年糕、蟹壳黄、凤尾烧卖、生煎馒头、桂花糖藕、鸡粥、薄荷糕、绿豆糕、千层油糕、太白拉糕、油条、大饼、豆浆、粢饭、鲜肉锅贴、咖口厘牛肉汤、虾肉小馄饨、百果馅酒酿园子、油墩子、油炸臭豆腐、烘山竽、开洋葱油拌面、枣泥酥饼、萝卜丝酥饼、白糖莲心粥、牛筋百叶汤、桂花红豆汤、三丝眉毛酥、五香茶叶蛋、醪糟汤圆、五丁包、八宝饭、油氽馒头、炒年糕、血糯火羹、冷面、粉丝鸡血油豆腐汤、三鲜豆皮、阳春面、素鸡、红豆沙、海带绿豆沙
上海小吃-以食为主
南翔小笼馒头:豫园 蟹黄小笼包、汤包:南翔小笼、松月楼、老松盛(豫园内)
蟹粉小笼:王家沙、鼎泰丰 素菜包子:春风得意楼(豫园附近)、神州豆浆店、新亚大包
鸽蛋圆子:桂花厅点心店(豫园) 擂沙团:乔加栅点心店
枣泥酥饼:绿波廊 猪油百果松糕:五芳斋
排骨年糕:小常州点心店、鲜得来 鸡鸭血汤:松盛点心店(城隍庙大门边)
蟹壳黄:萝春阁、大壶春、吴苑点心店 开洋葱油面:湖滨点心店(豫园附近)
凤尾烧卖:绿波廊餐厅(豫园) 虾肉烧卖:沈大成
饺子:大娘水饺、大清花水饺 生煎馒头:神州豆浆店、丰裕生煎、萝春阁、小杨生煎(吴江路)
桂花糖藕:五芳斋点心店 小绍兴鸡粥:“小绍兴”鸡粥店
油条:神州豆浆店、永和豆浆店 鲜肉锅贴:大壶春(近大世界)
五香茶叶蛋:绿波廊 素点:龙华寺、静安寺、豫园(春风松月楼)、功德林、
上海小吃-以地点为主:
豫园:八宝饭、如意糕、松糕、重油酥饼、生煎、大饼、油条、葱油饼、荤素大包、粢饭、排骨年糕、虾饺等。
绿波廊:葫芦腰米酥、蟹肉小笼 乔家栅:鲜肉猫耳朵
顺角轩饺子店:饺子(黄兴路1616号) 老城隍庙:五仁梅花酥、笋肉青菜饺、冬菜粢毛团、排骨年糕
云南路、吴江路 、古北区:鹿港小镇(台湾小吃)、半亩园(抓饼)、鼎泰丰(蟹粉小笼43元/笼)
我认为上海最好吃的小食品
1.阿尔贝多爸爸的泡芙工房の泡芙
乃是本人吃过最美味的泡芙,外层酥皮香香的软软的,内里蛋奶滑滑冰冰的,奶香浓郁,很有些冰淇淋的风味.咬一口酥皮,内馅软软得好象快要流出来.让你禁不住迅速消灭它.最多一次,吃了三个...
发现地:太平洋百货地下(徐汇,淮海),来福士地下
2.季诺面包坊の墨西哥面包
面包我一向爱吃.很多家的很多品种都喜欢,不胜枚举.这一个,是一旦看到新鲜出炉.就必要买上几个,除之而后快的.外面的面包有蛋糕和面包的双重口感,即不特别绵软,边边角上又有些硬硬的,内里的奶酥相当浓郁美味.如果是刚出炉的,里面的馅热热的感觉能流动一样.回味ING...
发现地:季诺面包坊.(正大地下那家个人觉得做得最美味)
3.面包新语(breadtalk)
因为喜欢吃面包,所以从最早在来福士一楼看到它,就在三天内把它家所有品种全吃了个遍....很新鲜美味,而且用料和做法很特别,不同与普通面包.最喜欢:蕉点(香蕉味的,不知道为什么,常常买不到,555),(南/北)印度饼(好奇怪,面包点里怎么卖饼呢,而且也分不清这北和南有什么区别...反正就是好吃,里面是咖喱馅的,非常浓郁,外皮是软软的.挺大一个).它家的CHEESECAKE也很美味~
发现地:来福士广场一楼.美罗城
4.飞龙生煎の蟹粉酸辣汤
说了很多甜的,说个咸的吧.本来是去吃生煎的,结果却发现了这个极品美味...特别浓厚的汤,酸酸辣辣的,里面东东也很多,还有蟹黄呢.中汤碗一盆,喝下去,又鲜又爽...真是妙不可言.它家的生煎也很不错,是底朝上煎的那种,煎过的部分也非常酥一点不硬.肉肉又鲜又紧实.(小声说一句,比那天天排长队的小杨生煎好吃多多了,那东东不过是卖个名气,人云亦云.其实味道真不咋样.起码比它好吃的多的是.我吃过一次,再不想吃)
发现地:南京路步行街,靠近置地广场
友情提示:2客生煎,一碗酸辣汤.一碗蟹粉小馄饨.两个人吃的话,正正好.
5.第五街咖啡の珍珠奶茶
好象是个连锁企业吧?反正别地我没喝过.始终喝的是同济里面的那家,很好喝的珍珠奶茶,茶和奶的比例很合适,甜度也刚好.珍珠不软不硬特别有韧性.让阿姨放一些些咖啡粉更好喝.比避风塘和仙踪林的好喝.
发现地:同济本部大操场旁第五街咖啡屋 友情提示:可以要求放咖啡粉,不加价哦~(PS:品质稳定,好味道始终如一)
6.来福士美食广场の红豆牛奶冰
来福士6楼的美食广场,和其他小吃广场一样,基本没什么值得好吃的.只有那家卖冰的铺子.真的很是到位.它家的冰用特殊的机器压榨,真的好象洁白的雪一样,而且很细腻很细腻,入口即化,不象有些冰沙,吃进去好象塞了满嘴沙子,极其粗糙.红豆煮得很酥烂,吃上去沙沙的,很甘甜.而且很大很大一盘子,只要10元.
发现地:来福士6楼美食广场
友情提示:所谓牛奶冰,是放炼乳的,你可以和制作人员讲一下,少放一些炼乳,这样不会很甜,但绝不影响口味.
7.糖潮の椰芒奶昔
糖潮是家吃广东菜的餐厅.点心甜品也做的好,和许留山是一类型的。它家的椰芒奶昔第一次喝就爱上了,吃的到的芒果粒,很新鲜很香.还有小小的西米混合在椰汁里,QQ里的.不甜,非常清爽可口.
发现地:南京西路糖潮食府淮海中路东南亚餐厅
8.荔园の双皮奶
广东人开的以潮州小食和甜品为主的小店,却是真喜欢.店不起眼,但是他家的东西却不含糊,尤其是双皮奶,一街之隔也有更加出名的"甜蜜蜜",双皮奶却没有荔园的好吃.奶香浓郁,放在冰柜里的,吃起来冰冰的,好象吃布丁一样,口感很Q,喜欢喝牛奶或者吃布丁的女孩子一定喜欢.据说这东东是很需要手艺,做法烦琐的传统美食呢.
发现地:吴江路荔园
友情提示:为了保证新鲜和品质,它家每天限量供应,卖完就没了,所以想吃就要趁早哦.~它家的粥也很有水准.很鲜美,煮又糯又稠.有段时间爱上了,天天去
9. 印度小吃有哪些
1、波亚尼炖饭
波亚尼炖饭是莫卧儿人带入印度的米饭料理,这种蒙古风味菜以米饭搭配羊肉、鸡肉、牛肉或蔬菜,吃起来口感绵软湿滑。海德拉巴的波亚尼炖饭最为出名。
10. 印度抛饼的发源地是哪里
印度抛饼的真正发源地应是东南亚和香港。
由于那里居住着大批印度移民,为了谋生,他们在开餐馆时,迎合了当地人的口味以及吸引眼球,推出了抛饼。没想到这轻轻一抛,居然抛出了一种大热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