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三十年前是什么样子

印度三十年前是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2022-04-22 18:06:41

㈠ 印度曾经也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的印度发展如何

2019年,印度的GDP是2.94亿美元,超过了英国的2.83万亿,以及法国的2.71万亿,位列世界第五名,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成为全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虽然印度排名第五,但是相对第四名的德国3.86万亿来讲,差距其实还是非常大的。很多朋友无法理解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可以给一组对比数据,中国GDP在2005年排名世界第五名,2006年排名世界第四,2007年排名世界第三,2010年排名世界第二,但是总额仅相当于当时美国的三分之一,此后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追到美国的80%,这一重大成果,让美国开始恐惧中国了。

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印度的影响很大,而且中东的形势和国际整体形势对印度很不利,这也是印度近期同巴基斯坦示好的重要原因。印度在工业方面,农业方面都比较落后,主要在服务业方面实力相对较强,尤其是软件方面很厉害,但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是农业,进化是工业,两个主力没根基,光凭服务业根本啥问题都解决不了,一碰到钉子,就只能退缩,印度人口众多,而且社会体制复杂,未来到底如何发展,说实话,印度领导人都不是很清楚,毕竟他属于二流国家,还要看其他国家的脸色行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㈡ 70年前印度曾是世界第三领袖,70年后印度为何被一众国家甩在身后

主要是印度没有把握住发展的时机,没有正确的发展理念。而且印度的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存在的很大的问题,印度的贪腐非常的严重,很多官员是拿钱才办事。

印度上层的奢糜,可以说已经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用现在最流行的话说就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可以分析得出,印度整个社会现象非常奇特,人民的思维也是奇葩,底层人民不思进取,上层人民毫无怜悯之心。废钞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大量缩减平民资产的事情,而普通民众没有任何反抗,但是,这种由中上层推动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㈢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

文明起源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具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古代印度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佛陀时期(前6~前2世纪) 从吠陀时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时期,是继印古印度金币 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在这时期里,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只萨罗、跋只、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瓦尔纳的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服务于以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孔雀王朝时期(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婆罗。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国王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大权。在阿育王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为了扩大他的王国,阿育王征战了11年,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使他悔悟了。后来阿育王皈依了佛教,并在佛教和平教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新法。阿育王在国内修筑道路,扩大灌溉工程,发展国家的经济,使国家繁荣和兴盛起来

㈣ 古印度的历史进程是什么样的呢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zg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古印度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那么,古印度怎么灭亡的的呢?古印度的灭亡背后发生了什么?

南印度(公元前200~公元750):在南印度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几个藩属,每个藩属都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行政系统和收税机关。

㈤ 几百年前印度皇室贵族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圣河纳尔默达(Narmada)河边有着不少寺庙,朝圣者络绎不绝。如果想近距离感受印度的朝圣文化,Ahilya城堡酒店(Ahilya Fort)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酒店宫殿位于着名的Maheshwar城堡之中,原为Ahilya 皇后执政时期添建。13间装饰精美的客房分布在6座18世纪的宫殿建筑内,皆环绕着花草茂盛的庭院。巨大的游泳池、精心修剪的花园、角落里的古书籍,墙上的皇后画像,皇宫贵族的生活场景仍保留至今。

酒店地址:Khargone, Madhya Pradesh,印度

图片来源:Forbes

㈥ 100年前,印度铁路曾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为何现在变成这般模样

印度通过一百年的发展把亚洲第一发展成了陈旧落后,因为自负和懈怠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仅没有越来越好,反而越变越差,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反观中国从一开始的一穷二白到现如今世界铁路里程第二,高铁里程世界第一,这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人的努力奋斗得来的,而印度毫无作为荒废百年,造成今天的局面也是意料之中。再强大的东西都需要虚心的发展和精心的维护,懈怠和自负只会带来落后于所有人的结局。

㈦ 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印度的历史是怎样的

自然环境 古印度的地理范围不限于今天的印度,而是指整个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在古印度,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但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称印度河以东地域为印度,我国的《史记》和《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中改称为“印度”。显然,这个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古印度三面环海,北背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所以在地理上是一个独立的三角形半岛。其北部有平原,还有两条大河流域,即印度河和恒河,这对农业的发展有利。南部有高原,有富饶的森林和矿藏,这对手工业发展有利。由于次大陆地域辽阔,境内自然环境好,古印度人就用不着全力冒险向海洋挑战。

古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140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的祖先腊玛古猿在活动。旧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半岛的北部。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则遍布次大陆。约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3000年代,半岛进入金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进入文明。因此,整个史前时代直到文明的出现,次大陆一直有居民活动。

居民 古印度可谓世界人种的大熔炉。主要有矮黑人、原始奥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等,说得确切些,就是三大人种(黄种、黑种、白种)都有,方言竟多达200种以上,所以古印度居民的构成比较复杂。

如果说中国文明是长期统一,短暂分裂的进程,那么,古印度文明则是多分裂少统一的发展趋势。纵观其文明进程,大致有如下几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1750年)。这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中心在印度河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地,故称“哈拉巴文化”。但这个文明是直到1921—1924年才被人们发现的,它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一样,曾长期埋藏在地下不为人们所知。所以,1922年《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初版时,还认为古印度进入文明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的“后期吠陀时代”开始的。哈拉巴文化的发现,使古印度文明的时间一下子向前推进了1300年。

第二个时代是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600年)。这个时代又分为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1000年)和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600年)两个阶段。所以分两个阶段是因为,辉煌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原因不明的毁灭后,古印度的历史近200模糊不清。大约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陆,但这些雅利安人是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人,所以在整个早期吠陀时代,即在公元前1500—1000年期间,古印度倒退到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时代。从公元前900年开始,雅利安人才进入文明,或者说古印度才第二次进入文明。学者们把公元前900—600年这段时期称之为后期吠陀时代。不过,这个时期的文明与哈拉巴文化相比,实在是个可怜虫。

第三个时代是列国时代(公元前600—400年)。有时也称“早期佛教时代”。这是古印度列国并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战国纷争,逐步为统一打基础的时代,其中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最为强大。此时,古印度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东移,即恒河流域成为文明中心,至于印度河流域,不仅失去重要地位,而且在公元前518年被波斯帝国占领,成为其一个行省。

第四个时代是孔雀帝国时代(公元前324—187年)。这是古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时代和帝国,但统一者不是列国时代的强国摩揭陀,而是已失去重要地位的印度河流域的一位出身孔雀族的起义领袖。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后,印度河流域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但亚历山大一离开印度后,这里就爆发了起义,起义领袖旃陀罗笈多不仅赶走了亚历山大的守军,而且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了帝国。由列国并举到统一,一方面是世界各文明古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也有利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所以到帝国第三代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69—232年),帝国进入繁盛时代。但这个帝国维持了137年后,于公元前187年被巽伽王朝(公元前187—75年)代替,巽伽王朝已不是帝国,初期统治整个恒河流域,以后就成了偏安于摩揭陀的小朝廷。到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末帝被甘华所杀,但甘华王朝(公元前75—30年)既偏安,以不巩固,45年间有四个国王统治,平均一个国王统治11年。公元前30年,这个小朝廷也被南印度的一个小国安度罗给灭亡了。总之,孔雀帝国灭亡后,古印度的历史一是长期模糊不清;二是外族不断入侵。先后有大夏的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其中只有中国的大月氏人在古印度西北部建立了稳固的政权。

第五个时代是贵霜帝国时代(公元1—3世纪)。贵霜帝国的建立者是居住在中国敦煌与祁连山一带的大月氏人的一支。公元前2世纪,游牧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西迁至中亚,进而占据大夏,逐渐从游牧转为以农业为主的生活,社会制度也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张骞于公元前139年出使西域时曾到达此地。这时大月氏人分五个部落,酋长称“翕侯”,约在公元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公元15—65年)消灭其它翕侯,统一五部落,建立起贵霜国家。丘就却还向南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克什米尔地区,初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丘就却死后,其子闫膏珍(65—75年)继位,他又向南进兵印度,占领恒河流域。到第三代王迦腻色迦(78—102年)时,贵霜帝国进入盛期,都城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此时帝国地跨中亚和南亚,与罗马、安息、中国的东汉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的四大帝国。同时,在公元90年,贵霜派7万大军进攻驻守西域的班超,汉烟军人少,甚为惊恐,但班超利用贵霜军劳师远征,军粮不足之缺点,“收谷坚守”又派伏兵袭杀其向龟兹求援粮草的部队,迫使贵霜军退回葱岭以南,并与东汉保持和平关系。

迦腻色迦征战一生,扩大了帝国的版图,但也使百姓饱偿战争之苦,以至无法忍受他的扩张政策,所以当他卧病在床时,人们就用被子蒙住他,使他窒息而死。他死后,帝国开始衰落。到3世纪,帝国已分裂成若干小公国。古印度历史又进入模糊不清的阶段。直到4世纪笈多帝国的兴起。425年,贵霜在大夏的残余势力也被哑哒人(白匈奴)灭亡。

从以上几个时代不难看出,公元前2300年直到笈多帝国的兴起,古印度除了137年的孔雀帝国和近100年的贵霜帝国是统一强盛的帝国外,其余则都是诸国分裂时代。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时代。

二、失落的印度河文明

文明的发现 如前所述,1924年以前,学者们讲古印度文明的第一章是从吠陀时代开始的,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1921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河上游发现了哈拉巴遗址,1924年,他们又在下游发现了摩亨佐·达罗遗址。经科学测定,这是一些处在公元前2300—1750年的远古文明。比吠陀文明早出1千多年。印度传来的消息震动了当时全世界的学术界,因为这些遗址的文明程度不仅令人吃惊,而且使人们发现,吠陀文明简直是一个黑暗的大倒退时代。

文明的规模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是城市文明遗址,两城周长都有4.8公里以上,城市都是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其居民数各自约有35.000人。两城相距644公里,形成两个中心,这显然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国家都城。以后,考古学家们又陆续发现类似的大大小小的遗址数百处,其分布范围也不限于印度河流域,其地域比早期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古文明遗址的分布范围要大得多。显然,这是一个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文明时代,但也是一个被人们彻底遗忘的时代。如果说苏美尔文明还能从神话传说中找到影子的话,那么,印度河文明则连个神话传说的影子也没有。好在考古学家发现了它,使这些在地下长眠了3千多年的大大小小的遗址得以重见天日,也使我们能够了解其文明的大概情况。

文明的特点 印度河文明是青铜器文明。铜制的不仅有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也有镰刀、锯子、斧、凿、鱼钩等生产工具。农业是当时的重要生产部门,栽培的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豆类、芝麻蔬菜,在水源好的地方也种稻。此外还有椰枣、果树、棉花,所以印度是棉花的故乡。居民也从事畜牧业,驯养的动物有牛、猪、狗、驴等。家禽和鱼类也食用。

手工业比较发达。除青铜器外,也掌握了对金、银、铅、锡等金属加工技术,且热加工和冷加工已有较高水平,尤其是还会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制陶业和纺织业也有较高水平,如纺锤和纺轮在话许多遗址中都有发现,染缸的存在说明当时已掌握了纺织品的染色技术。陶器的坯由陶轮制成,再由陶窑烧制。陶窑设计也非常合理,火焰可烧到顶层。陶制品也有一些饰以图画精品。此外,手工艺品的制作也十分精美,如项链、戒指、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首饰,既有金银制品,也有象牙和宝石制品。印章是其特产,章上刻有文字和图案,文字约有四、五百个符号,这是进入文明的标志,但这些文字现在还没有释读通。

商业也很活跃。遗址中发现有印度河文明中心以外的东西,如印章在两河流域也有发现,同样,两河流域的圆形印章和金属制品在这些遗址中也有发现,这说明与两河流域有商业贸易往来。学者们认为,这种远程贸易是由海路进行的,印章也有船的图案。此外,遗址中还有石制的称锤,并有二进法和十进法,这说明其度量衡制度也发达,或者说,文明的创造者是一些斤斤计较的居民。

㈧ 印度上古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

考古学的发现关于古印度土着文明的时期的研究,现从考古学方面发现的证据加以推测、研究。

根据1921年1922年在现在的巴基斯坦的考古挖掘,发现在公元前三十世纪左右,印度河流域当时就有了人类文明活动的出现,主要以两大城市为中心(或称“聚集地”更为准确):一个在现在的旁遮普(Panjab),即印度河上游支流的五河流域;另一个在现今的信德省(Sindh),即印度河(Sindhu)流域。

其中在第二个信德省的印度河流域,发现了两个古村庄的旧址。一个在今日的哈拉巴(Harappā),位于印度河流域的上游,今巴基斯坦东北部。哈拉巴文化埋藏在一个古佛塔废墟的下面,该地发现了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原始人类的古城遗址,印度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典型的原始社会,处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之间。另一个位于印度河中下游,分布范围很广,东起新德里附近,西到伊朗边境,南达坎贝湾,北抵西姆达丘陵,分布的面积东西距离1500多公里,南北1100多公里,在这个辽阔的原野和河流上发现了很多城市和农村遗址,犹如星罗棋布。不过,其中以现在的莫亨朱(Mohenjo)和达罗(Dāro)两个地方为规模最大,两地相距六十多公里。

考古学的发现可以推测当时技术发展和经济制度的一些情况。在上述古代遗址中,挖掘出古印度帝国的一些艺术品:有石雕、砖屋、陶器、铜器以及生活用具和武器,这些可以推断一点当时的社会面貌。但是关于政治制度,所知甚少。尽管在印章和器皿上刻有文字符号,这样的物品达数千件之多,可惜至今无人能够识别,因此不能确定古印度人是何种族,就一般文化意义而言,只能称之为土着人,而印度后来的某些种族的居民就是他们的子孙,这些土着人最大的可能就是达罗毗荼人Dravidian(属于泰米尔人Tamils的近亲)、或者干脆就是泰米尔人、又或者是南印度其它民族的祖先。可以确定的是,古印度人肯定不是雅利安人(所有的考古证据都否定雅利安人那么早从中亚来到印度)。

间接的证据的研究关于古印度人的宗教文明,我们没有任何的直接的证据。除了考古挖掘上的发现可以隐隐约约推测当时的宗教情况之外,还有一个间接证据我们不容忽视,那就是从婆罗门教前期和后期的一些神话传说的差异中,我们可以推测古印度人宗教的端倪。

婆罗门教的内容并不完全是雅利安人的东西,至少后期如此。它是一个多神的宗教,其中,有些神祗、祭祀形式和种姓内容实际上都或多或少与被征服地区的土着人有关。雅利安人在印度北部由西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他们对土着人的信仰的吸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主动或被动吸收一些土着人的宗教,把他们的图腾和神祗加以融合和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神祗或祭礼形式;另一种是刻意丑化土着人(可能是达罗毗荼人的祖先),将其刻画成与雅利安神相对抗的妖魔鬼怪。

吠陀经是研究印度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和宗教哲学思想的源泉,其中我们可以发现雅利安人是如何吸收土着民族的信仰,这部分的事实有很多。婆罗门教的四吠陀经中《梨俱吠陀》出现时间最早,保留雅利安人最原始的资料比较多;而《阿达婆吠陀》出现时间最晚,乃雅利安人吸收了土着民族若干信仰要素后集成的。通过不同时期的吠陀经的比较研究,可以或多或少对土着民族的信仰有些了解。

其中,我们发现,早期《梨俱吠陀》中战神兼雷神因陀罗(Indra)、火神阿耆尼(Agni)、酒神苏摩(Soma)和医神双马童(Asvinau)等神祗,在以后的三部吠陀经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而在《梨俱吠陀》中名不见经传的湿婆(iva)等神祗到了后来却成了最受欢迎的神。这种湿婆崇拜形式在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就存在,考古学上发现的一些物品可能与此类宗教信仰有关。比如人们崇拜椭圆形的石头(象征男根,也叫林加Linga崇拜),求得生命和力量,或让女人受孕,至今这种“神像”在众多湿婆庙里仍随处可见,成了湿婆的象征之一。另外,吠陀经中提及神祗,不见得全部就是雅利安种,尤其是那些战败的神祗。如晓天女神邬霞曾同因陀罗进行过的激烈的战斗,她的战车被砸烂了,女神也逃跑了;再比如因陀罗曾杀死了工匠之神多施德利的儿子、长着三个鸟头的恶魔多瓦施德尔,被割掉的三个鸟头又变成了鸟,其中有两个成了婆罗门氏族中的着名图腾。无论是邬霞还是多瓦施德尔,都可能是当地土着的神氏,在经过与因陀罗等天神的数次战斗,以及后来婆罗门的口耳相传的演变后成了婆罗门教的神。另外,按照印度神话,阿修罗和因陀罗是表兄弟,都是梵天的后代,阿修罗先于因陀罗统治天庭,但治理无方而为因陀罗等天神驱逐替代,也许阿修罗可能就是雅利安人劲敌、某一土着民族的神祗。

以上一些神话可以看出雅利安人是如何把土着人的信仰的神祗主动或被动吸收的。至于那些被大加丑化的神祗,通过世界上其它宗教发展作类比,这种战胜者丑化战败者的情况在世界上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那些被雅利安人过渡丑化的神祗也极有可能就是土着人的信仰神,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罗刹族。

按印度神话,罗刹为一种半神性的妖魔,身世说法不一,出于梵天之足(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最低一级首陀罗也出自梵天之足),是众神之敌,专门干坏事:破坏祭祀、惑乱人心、弄鬼乍尸、咬食人畜、食肉(侧面反映当时有一些土着民族可能尚未进入农耕社会)。男罗刹丑陋残狠,黑身、朱发、绿眼(可能让雅利安人的侵略吃了不少苦头),女罗刹极美,为绝色之妇,飞空行地、食人血肉。从以上传说不难看出,所谓“罗刹”也许就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对某些土着或其图腾、神祗的称呼,这些土着很可能就是锡兰国(今斯里兰卡)人的祖先,因为罗刹国在神话中被认为在锡兰国。由于这些土着常凭借丛林袭击入侵的雅利安人,破坏其祭祀并擅长躲避,因而被误认为会法术或巫术,被雅利安人大加丑化。最后终于战败,被雅利安人赶到了印度的最南边,乃至锡兰国。

第一种相互融合的情况也许发生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不久,刚刚在印度西北部立足的阶段,出于某种妥协,把当地土着的神祗通过联姻等方式转化成了雅利安人的神祗,一些印度学者认为婆罗门教中的多数女神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受到雅利安人祭祀的。而后一种情况可能发生于雅利安人在印度西北部立足已稳,开始向东向南扩张的过程中。这时的雅利安人可能已经吸取了土着人的先进的生活方式(如从游牧生活转变成为定居生活),进入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这时的婆罗门教多半已经成形,雅利安人在战斗中屡战屡胜,不需要再与土着民族进行妥协,可以对其所敬神祗尽情丑化,或直接将土着居民描绘成各种鬼怪。这种情况在世界很多其它宗教中非常常见,屡见不鲜。

不过,无论是主动被动的吸收也好,还是过分的丑化也好,这些都成了推测古印度人(土着人)文明的间接的材料,如果再加上考古学上的有力证据,将会使得古印度的土着文明研究更加深入。

三吠陀、婆罗门文明

(一)背景

雅利安人的征服根据考古学的证据,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大概是古印度文化的崩溃时期,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这些雅利安人是一群游牧民族,属印欧语系,原住于中亚西亚高加索一代。他们跨越兴都库斯山的崇山峻岭,先后一群又一群的侵入南亚次大陆,先占据了喀布尔(今阿富汗),逐渐侵入山明水秀的西印度河流域,和本地的古印度人(也许是达罗毗荼人)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斗争,最后征服了土着民族,破坏了印度河流域的文化环境的生态平衡,印度原始社会从此瓦解,进入了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雅利安人先是在印度河流域建立和壮大了新的部落,然后,继续向东迁徙,扩张殖民地,最后侵占了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到五百年左右,他们的势力又从恒河扩展到南印度和海上的锡兰岛,经过几个世纪的侵占和殖民蕃殖,雅利安民族的后裔遍及整个南亚次大陆,征服了整个印度。

在这些游牧野蛮人的手中,印度文明一度遭受挫折。按照雅利安人的传统说法,宇宙的本性是自由的。他们毁灭了敌人的城堡,因为这些游牧民族不赞成定居生活;解放牲畜,因为他们不希望牲畜被束缚住;释放河流等等。早期的吠陀文字中,尤其是《梨俱吠陀》中的一些诗歌赞颂了帝释天因陀罗的事迹,可以隐隐约约的反映出当时的征服情况,因陀罗也许就是当时雅利安人的民族领袖,下面一首诗描写了因陀罗的丰功伟绩:

杀死弗栗多;斧劈森林般的城堡;又掘开了许许多多河流;劈开大山像新造瓦罐;因陀罗和他的队伍带来了群牛。固定摇晃的大地,稳住颠簸的群山,拓宽天空,撑住天国,人们啊,他是因陀罗。杀死巨龙,释放七河,打开洞穴,赶出牛群,从两石中间产生火,人们啊,他是因陀罗。促使宇宙变化不停,征服和驱逐达娑人,像赌徒赢得敌人财富,人们啊,他是因陀罗。

然而不久之后,这些野蛮人又接受了被征服人民的生活方式:首先在村庄然后在城市长远的定居下来,在牧场里饲养牲畜(也许印度的牛群从此享有任何其它地域无法比拟的行动自由),学会了治理河流从事灌溉。

帝国出现虽然一切王朝都认为自古以来就是整个古印度的统治者(甚至包括现在的阿富汗),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后来雅利安人在编集和注释经典时,忘记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很可能是按照人为伪造的年历纲领重新编排的。后期的经典提到了太阳王朝和太阴王朝:日朝为日神之子摩奴(Manu)所建立;月朝乃建于月神之孙,即摩奴的外孙布富罗婆(Purūravas)。然而早期的吠陀原文却只提到一些月朝帝王,日朝帝王显然从未提及,而是出现在后期的吠陀经文中。可以猜想:日朝帝王是古印度人(土着人),他们的后来被结合到雅利安人的历史传说中,而月朝的帝王则是雅利安人,这样,便产生一种综合性的历史,当然这纯粹只是一种猜想,缺乏证据。

婆罗门教的发展与帝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的“婆罗门教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来。

以上是婆罗门教产生的一些背景,下面先对婆罗门教的内容进行总结。

(二)婆罗门教的内容

婆罗门教什么是婆罗门教(Brahmanism),它不仅是一种宗教,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印度的正统保守思想,从保拉法帝国编纂而法典化了的吠陀中,从公元九世纪一些思想家的着作中,逐渐引导出了印度的宗教以及礼仪、哲学、英雄史诗、古代历史传说、法律、几何、天文学和语言科学,所有这些构成了一般所谓的婆罗门教。

梵文婆罗门(Brahman)一词在初期吠陀中表示圣典,具有伟大优越的含义。后来当保拉法时代婆罗门这个词被人格化了,成为梵天(阳性主格为“婆罗摩”,Brahmā),宇宙即由它演化而成。从梵文Brahmā又派生出婆罗摩那(Brāhmana),意为掌握圣典的教士,即梵天的教士。

四吠陀吠陀(Veda)一词,意为“知识”,所以吠陀经典即是婆罗门僧侣学问的总集或丛书,包括诗歌、礼仪和哲学。婆罗门教典有四部吠陀:《犁俱吠陀》、《夜柔吠陀》、《沙摩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其中,《犁俱吠陀》是最早的吠陀经,但其内容到十四世纪下半叶才在印度南部被适当地被书面编辑起来,之前很少有书面整理,流传也多靠一字一字地记忆,口耳相传。

1、犁俱吠陀(赞颂明论),全书10卷,主要是对自然界诸神的赞歌和祭祀的祈祷文。由1017首长短不一的祭祀圣歌组成,其中大约仅十分之一是关于一般世俗的,其他十分之九都是宗教方面的,尤其以“礼敬太阳神歌”为最重要,为婆罗门僧侣朝夕祷颂。其内容成立的时代不一,最迟于公元前十世纪被编集而成,此书是考察雅利安人最原始状态的唯一资料,受到古印度土着人的影响较少。

2、娑摩吠陀(歌咏明论),总计收集赞歌1549首,将梨俱吠陀中的部分赞歌配上音调曲谱,为婆罗门僧侣酒祭时所唱颂。形成时期在公元前十世纪之后。

3、耶柔吠陀(祭祀明论),此于娑摩吠陀大致相同,是教导祭祀的轨则以及祭祀用的各种颂歌。形成时期也在公元前十世纪之后。

4、阿达婆吠陀(禳灾明论),全书20卷,包括730首咒语。此系雅利安人与印度原居民接触融合后,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集成,多数神咒。形成时间亦在公元前十世纪之后,最后出现。

四阶级雅利安人的入侵之后,印度开始进入阶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又称为瓦尔那(种姓)制度,关于四阶级的产生,最早出于吠陀经得“原人歌”:最初由原人之头口生婆罗门,由躯臂生刹帝利,由双手生吠舍族,由腿生首陀罗。这样就把人分成四个不同的等级:

1、婆罗门,处于最高的阶层,祭司阶级的宗教士,历代子孙的繁衍而形成的一大种姓,他们生来就是僧侣,到了年老的时期开始林居的出家生活。

2、刹帝利,王者阶级的武士阶层,对内加强统治,对外抗御外来的侵略,是由于武艺的世袭,战士的专职而形成,他们要籍婆罗门的祭司而得神佑,所以处于第二阶级。

3、吠舍,除了祭司和武士之外,从事其他农工商业的雅利安人,成为第三阶级。

4、首陀罗:这些事战争中的俘虏,达罗毗荼人等,他们是奴隶、是贱民,处于社会的底层。

此四大阶级中,前三者有诵念吠陀经以及祭司的权利,死后得再投生于世,称为“再生人”。婆罗门族死时只需拜神诵经,即可归返宇宙本体之梵天,为顿悟法,而刹帝利及吠舍族,除诵经祭司外,还必须苦练修禅,方生梵天,为渐证法。而非雅利安人的首陀罗族,既无诵经祭司的权利,又无转世投生的希望,故称为“一生族”。

生活四阶四个阶级中的前三姓,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人的一生被划分为四个阶段,生活四阶(āramas)被婆罗门教视为正统社会的基础之一:

1、梵行期,少年七岁至十一岁的严净身,在此阶段出家学习吠陀,受戒,完成学业,到一定的年龄后回家。

2、家住期,为中年时代的在家生活,从事各种事业,娶妻生子,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3、林栖期,壮年时再行出家,进入森林进行苦练修行,以禅定思维悟入真理。

4、遁世期,老年的修行生活,修行完毕,身心得到清静,开始游行各地如闲云野鹤。

三大纲领雅利安人从印度河迁入恒河的时代,大约发生在公元前十世纪左右,此时期刹帝利阶层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婆罗门教也到达了鼎盛的时期。四部吠陀经被编纂起来,以这四吠陀为基础,形成了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即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

1、吠陀天启主义,婆罗门教的吠陀经最初是天神所启示,是由古代圣哲传述下来的,为一切知识的源泉,只有婆罗门才有资格和能力讲授这种书。

2、祭祀万能主义,祭祀能左右一切,可免祸灾求福寿,祭祀是梵天的旨意。其意义有三:为供养,为赎罪,为求福。祭祀的种类特别繁多,上至帝王的灌顶典礼举行马祭,下至平民举行的香火祭祀等等。

3、婆罗门至上主义,婆罗门的至高无上是先天赋予,称为“人神”,与自然界诸神并立,不受法律制裁,其阶级地位不容侵略。在《摩奴法典》中说:“无论学问又无,婆罗门皆为大神。”

三大圣书婆罗门教有三大圣书,即《吠陀经》、《奥义书》、《薄伽梵歌》。其中吠陀经的出现发生在佛教产生之前,奥义书与佛陀的时代相连接,而薄伽梵歌创作佛教产生之后。现分别阐述如下:

1、吠陀经(Vedas):即上述四种吠陀的总集。其萌芽于公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时,成形于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九世纪。早期的梨俱吠陀是对众神的赞歌,在梨俱吠陀的末叶,由于对向来所崇拜的自然诸神的怀疑,而在诸神之上,安立一个最高唯一的真理,这样,有情与非情的本体被称为生主(Prajapati)、造一切主(Visvakarman)、原人(Purusa)等名。在吠陀时代,还包含一个梵书的时代,其中耶柔吠陀开启了梵书时代思潮的序幕。根据耶柔吠陀等其他吠陀经,各种各样的梵书(Brahmana)、“婆罗门那”应运而生,被婆罗门奉为仅次于吠陀经的经典,“婆罗门那”意思为“神事释”,为专门教授弟子祭祀法的神学书。

2、奥义书:奥义书的梵文名为Upaniad,意为“侍坐”,其目的在于教人不知的秘密的教义。奥义书作为梵书的一部分,在形式上是婆罗门教正统的产物,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至五世纪,产生的原因:由于时代思潮所趋,自由思想抬头,尤其是王者的权力升高,鼓励反传统的内容。最早的五部奥义书时严格的吠陀正典,保存了保拉法时代的各种思想观念,五奥义书为:《歌者奥义书》(Chāndogya)、《广林奥义书》(Bhadāra)、《他氏奥义书》(Aitareya)、《佼尸多吉奥义书》(Kauitaki)、《泰帝利亚奥义书》(Taittirīya)。奥义书有两种集本,一是五十二种本,另一个是一百零八种本。此书有两个中心内容:梵我一体论和轮回解脱论。叔本华曾说:“余得是书,生前可以安慰,死后亦可以安慰。”然而,这种新兴婆罗门教的代表奥义书盛行一时之后,逐渐衰落了,其原因有两点:其一,义理太深,无法大众化;其二,实行起来成为思索概念,其中的妙境很难实现。

3、薄伽梵歌(TheBhagarad-Gita):这是“大战诗”第六卷毗虚摩品第二十五章至四十二章的一段,创作于公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之间,当时正处于佛教取代其他一切宗教处于印度最主要宗教的时候。此时婆罗门教的学者将奥义书的思想,平民化于薄伽梵歌之中,并把不合理的重新组织,把矛盾的重新调和,赋予新的力量。从佛教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婆罗门教终于复兴成为现在的印度教。此书被享波尔(WillianVonHumboldt)描写为:“最美丽、甚或是任何已知言语中唯一的真正哲学之歌。”此书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的重要意义,相当于基督徒心目中的《新约

㈨ 雅利安人入侵前的古印度文明是个什么样子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佛陀时期前6~前2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只萨罗、跋只、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孔雀王朝时期(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婆罗。

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在阿育王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阿育王在国内修筑道路,扩大灌溉工程,发展国家的经济,使国家繁荣和兴盛起来。

(9)印度三十年前是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古印度入侵时期:

公元前200~公元200,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初入侵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

萨塔瓦哈纳时期(公元前100~公元200)萨塔瓦哈纳王国300年的历史使德干文化与北方文化互相结合。那里的国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罗门,并且对部落地区实行军事统治。

㈩ 印度的历史有多长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着。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不 同分工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阅读全文

与印度三十年前是什么样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的明星怎么那么赚钱那么容易 浏览:993
伊朗怎么定检美制 浏览:666
英国伦敦行买什么 浏览:12
美国制裁伊朗为什么油价下跌 浏览:766
印度民居是怎么样的 浏览:801
去印尼行李托运不能带什么 浏览:918
南越和越南哪个国家最好 浏览:819
意大利现在的航母用的什么舰载机 浏览:325
为什么印度要转移压力 浏览:639
卡诗在英国卖多少钱 浏览:227
中国的鞋子怎么出口到越南 浏览:2
您如何看待越南老婆 浏览:770
印尼生产什么汽车 浏览:624
伊朗油轮什么炸 浏览:898
意大利的披萨怎么制作 浏览:317
印尼500元换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668
中国哪里房子最过剩 浏览:301
越南电话语言怎么说的 浏览:477
外国人如何用美金买中国的房租 浏览:82
4月份印尼有什么水果 浏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