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洋州有哪些国家
帕劳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alau
首都: 科罗尔(Koror)
面积: 45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 21000人(2007年)
民族: 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 官方语言为帕劳语,通用英语
宗教: 全国73%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中40.7%信罗马天主教,24.7%信基督教新教
帕劳共和国 【简史】
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1710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88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被西班牙卖给德国。一次大战中被日本占领,二次大战期间被美国攻占。1947年,联合国将其交美国托管,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69年,帕劳开始就未来政治地位同美国谈判。并于1982年8月与美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但该条约在多次公民投票中,均因未达75%的法定多数而未能获得通过。1993年11月举行第八次公决,终于顺利通过了该条约。根据该条约,帕劳于1994年10月1日结束其托管地位,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与美国仍保持特殊关系。同年12月,帕劳加入联合国。
除了帕劳,大洋洲还有13个国家,分别是:
国家名称 首都 人口(万) 面积(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 堪培拉 2110 7 682 300
瑙鲁 亚伦 1.1 21.1
巴布亚新几内亚 默尔兹比港 450 462 840
萨摩亚 阿皮亚 17 2 934
斐济 苏瓦 80.9 18 272
所罗门群岛 霍尼亚拉 40.4 28 369
基里巴斯 塔拉瓦 8.2 811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帕力基尔 11 705
图瓦卢 富纳富提 1 26
新西兰 惠灵顿 378 270 534
汤加 努库阿络法 9.8 699
马绍尔群岛 马朱罗 6 180
瓦努阿图 维拉港 20 12 190
澳大利亚
Australia
首都: 堪培拉
面积: 7,682,300.00 平方公里。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国际电话码: 61
人口: 2110万人(2007年)
语言: 英语,土着语言,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货币: 澳元
民族: 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移民后裔占95.2%,亚洲人占1.3%,土着民族占1.5%,其它民族占2%。
宗教: 没有国教,25%的国民没有宗教信仰,圣公会教徒占2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7%,其它基督教教派占21%,其他宗教信仰者占6%。
澳大利亚概况
早在4万多年前,土着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至今澳大利亚土着居民总数不过5万人。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一些航海家即涉足过澳大利亚。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并宣布澳大利亚归英国所有。
1788年1月26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六艘运送囚犯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正式在澳大利亚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 为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英国人将登陆之处起名为“悉尼”。现在每年的1月26日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初期的殖民地仅依赖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澳大利亚的天然条件发 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殖民地生产的羊毛 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羊只存栏总数已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 以上来自澳洲。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 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
继新南威尔士、塔斯曼尼亚建立殖民区之后。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昆士兰四处相继于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区,各殖民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建立统一的联邦势在必行。1901年1月1日,英国国会通过由澳六个殖民区联合议定的宪法,正式成立了澳大利亚联邦。原来的六个殖民区分别成为联邦下属的六个州。
澳大利亚原首都是墨尔本,1927年,首都迁往堪培拉。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澳大利亚现在是大洋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瑙鲁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Nauru
面积: 21.1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人口: 1.07万人(1998年)
民族: 瑙鲁人占57%,其他为南太平洋岛国人、华人、菲律宾人和欧洲人。
语言: 瑙鲁语为国语,通用英语。
宗教: 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数信天主教。
瑙鲁简史
瑙鲁人世居岛上。1798年英国船“猎手”号首抵瑙鲁。1888年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20世纪初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1920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澳、新、英共管。1968年1月31日独立。
瓦努阿图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Vanuatu
首都: 维拉港(Port Vila)
面积: 陆地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4.8万平方公里
人口: 19.32万人(1999年)
民族: 其中98%为瓦努阿图人,属美拉尼西亚人种;其余为法、英、华后裔和越南、波利尼西亚移民以及其他一些附近岛国人。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和比斯拉马语,通用比斯拉马语。
宗教: 84%的人信奉基督教。
瓦努阿图简史
数千年前瓦努阿图人即在此生息。1606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768年法国人到此。1774年英国库克船长到此并将该地命名为“新赫布里底”。1906年10月,英、法签署了共管公约,该地沦为英法共管殖民地。1963年土着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乡村党,要求收回土地和实现独立。1978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独立。独立后,新赫布里底党(后改名为瓦努阿库党)领袖沃尔特·利尼出任首任总理,索科马努任总统。1989年 1月30日,弗雷德里克·蒂马卡塔出任总统。1994年3月,让-玛利·雷耶出任总统。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首都: 马朱罗(Majuro)
面积: 陆地面积181.3平方公里
人口: 50,865人(1999年)。
民族: 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语言: 马绍尔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宗教: 人口中54.8%为新教徒25.8%为神召会教徒,8.7%为天主教徒,1.5%的人不信教。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简史
十六世纪初被西方航海者首次发现。1788年英船长约翰·马绍尔到此勘察,该群岛由此得名。1886年成为德国的保护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日本在太平洋作战的基地。1944-1947年美国对其实行军管。联合国于1947年7月将其交给美国托管,后与帕劳共和国、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83年6月25日与美国正式签署《自由联系条约》,并于1986年10月21日生效。根据《自由联系条约》,马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安全防务15年内由美国负责,可参加地区组织,但不能参加联合国。1990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正式会议,通过了终止部分太平洋托管领土托管协定的决议,正式结束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托管地位。1991年9月17日,马绍尔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汤加王国
The Kingdom of Tonga
首都: 努库阿洛法(Nuku’alofa)
面积: 陆地面积74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9万平方公里。
人口: 98989人(1998年)
民族: 汤加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占98%
英语: 通用汤加语和英语。
宗教: 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
汤加王国简史
1000多年前成立的汤加王国,至今经历了四个王朝。17世纪初,荷兰人入侵。18世纪下半叶,英国、西班牙等殖民者抵达。1900年沦为英国保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新西兰在此建立军事补给基地。1970年6月4日宣布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新西兰
New Zealand
首都: 惠灵顿
面积: 陆地面积27.0543万平方公里 专属经济区海域面积130万平方公里
国际电话码: 64
人口: 411万人(2007年)
语言: 英语、毛利语
货币: 新元
民族: 欧洲移民后裔占78.8%,毛利族占14.5%,亚裔占6.7%。
宗教: 无国教,66.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不信教者或无固定信仰者9%,其它宗教24.3%
新西兰简史
早在1350年,毛利人就在新定居。1642年荷兰航海者在新登陆。1769~1777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此后英向新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1840年,英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威坦哲条约》,规定新为英殖民地。1907年英同意新独立,新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仍受英控制。1947年,新获得完全自主,成为主权国家。是英联邦成员。
图瓦卢
Tuvalu
首都: 富纳富提(Funafuti)
面积: 陆地面积2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
人口: 1.1万人(2007年)
民族: 属波利尼西亚人种
语言: 英语是官方语言,图瓦卢语为通用语言
宗教: 居民信奉基督教
图瓦卢简史
图瓦卢人世居岛上。1892年英宣布图瓦卢和附近的吉尔伯特为英“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5年10月法律上同吉尔伯特分离,改用旧名图瓦卢(意为八岛之群)。1978年6月实行自治,10月1日独立,由托阿利皮·劳蒂任总理。1981年9月托马西·普阿普阿继任总理。1985年9月普阿普阿连任总理。
基里巴斯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Kiribati
首都: 塔拉瓦(Tarawa)
面积: 陆地总面积8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50万平方公里
人口: 10.7万(2007年)
民族: 90%以上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余为波利尼西亚人和欧洲移民。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基里巴斯语和英语。
宗教: 居民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和基里巴斯新教。
基里巴斯共和国简史
3000年前已有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定居。约于公元14世纪斐济人和汤加人入侵后与当地人通婚,形成了基里巴斯民族。1892年吉尔伯特群岛与埃利斯群岛部分岛屿沦为英国“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5年埃利斯群岛分出,改称图瓦卢)。二次大战中被日本侵占。1977年1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1979年7月12日独立,改称基里巴斯,为英联邦成员。
所罗门群岛
The Solomon Islands
首都: 霍尼亚拉(Honiara)
面积: 28369平方公里
人口: 42.6万人(1999年)
民族: 94.2%属美拉尼西亚人种,波利尼西亚人占4%,密克罗尼西亚人1.4%,白人0.4%。华人约1000多人。
语言: 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金语,官方语言为英语。
宗教: 居民95%以上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圣公会拥有全国2/3的信教者。
索罗门群岛简史
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在此居住。1568年被西班牙人发现并命名。后荷兰、德国、英国等殖民者相继到此。1885年北所罗门成为德国保护地。1893年南所罗门成为英国保护地。1900年,德国将大部分所罗门岛屿转让给英国以换取自由获得萨摩亚的权力。英国随后成立“英属所罗门群岛保护地”。二次大战期间一度被日本占领。1976年1月2日实行内部自治。1978年7月7日独立。现为英联邦、联合国和南太平洋论坛成员国。
斐济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Fiji
首都: 苏瓦
面积: 18,333.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 +4.00
国际电话码: 679
人口: 91.8万人(2007年)
语言: 英语为官方语言,也讲斐济语和印地语
货币: 斐济元
民族: 印度族占48.6%,斐济族占46.2%,欧洲血统、罗图马族、华人及其它占5.2%。
宗教: 无官教,53%信奉基督教,38%信奉印度教,8%为穆斯林。
斐济共和国简史
数千年前,美拉尼西亚人迁徙到斐济。公元世纪波利尼西亚人来到斐济定居。1643年荷兰航海者阿贝尔塔斯曼航行至此,是最先发现斐济的欧洲人(亦有西班牙航海者在塔斯曼前来到斐济之说)。1774年英国探险者库克发现了斐济的一些岛屿。1840年美国远征探险队司令威尔克斯航行到斐济。19世纪,商人、卫理公会教徒、传教士,潜逃的澳大利亚囚犯来到斐济定居。1871年酋长卡考鲍控制了斐济大部分地区,结束各种各样的部族冲突。他在邻国汤加的国王图普一世的帮助下,一度赢得了斐济的和平,1874年10月10日,斐济沦为英国的领地,此后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70年10月10日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种族间的紧张关系困扰着斐济。尽管在19世纪末期按合约来到斐济的印度族工人的后裔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当地居民,但他们未能享有同样的政治代表权和土地拥有权。1987年4月的大选中,斐济工党和民族联合党在大选中获胜,这两个主要由印度族人组成的政党占据了议会中的多数席位,组成以蒂莫西.巴万德拉为总理的新政府。这是斐济历史上第一次由印度族人占据大多数部长职位的政府。同年5月14日,西蒂维尼.兰布卡中校(后晋升为少将)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巴万德拉政府。尔后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动乱。经过一番努力,双方达成协议组成两党联合临时政府。1987年9月25日兰布卡发动第二次政变,协议未能付诸实施。1987年10月1日,兰布卡废除宪法,宣布出任国家元首。10月7日,他又宣布斐济为共和国。同年在加拿大举行的英联邦首脑会议正式宣布斐济已丧失英联邦成员国的资格。12月6日,兰布卡辞去国家元首职务。1988年10月15日,放弃为女王代表的前总督佩纳亚.加尼劳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并成立了以前总理卡米塞塞.马拉为总理的新内阁。
萨摩亚
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
首都: 阿皮亚(Apia)
面积: 2934平方公里
人口: 17.7万人(2003年)
民族: 绝大多数为萨摩亚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还有少数南太平洋其他岛国人、欧洲人和华裔以及混血人种。
语言: 官方语言为萨摩亚语,通用英语。
宗教: 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萨摩亚简史
3000年前已有萨摩亚人在此定居。约1000年前被汤加王国征服。1250年马列托亚家族赶走汤加入侵者,成立独立王国。1722年荷兰人发现萨摩亚。19世纪中叶,英、美、德国相继侵入。1899年,根据英、美、德3国签订的条约,萨摩亚沦为德国殖民地,东萨摩亚由美国统治。一次大战爆发后,新西兰对德宣战,占领萨摩亚。1920年,国际联盟把萨交新西兰管理。二次大战后,联合国将萨交新西兰托管。1954年开始实行内部自治。1962年1月1日宣布独立。独立后,马列托亚与另一位传统首领共同履行国家元首职责。1963年4月该传统首领去世,马列托亚成为唯一的终身元首。
1997年7月,经议会批准,元首签署,将国名由西萨摩亚独立国改为萨摩亚独立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Papua New Guinea
首都: 莫尔斯比港
面积: 462,840.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 +2.00
国际电话码: 675
人口: 519万人(2000年)
语言: 英语和莫土语是议会中使用的官方语言。
货币: 基纳
民族: 美拉尼西亚人占总人口的98%,白人占1%,波利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华人占1%。
宗教: 基督教新教63%,罗马天主教31%,其它宗教6%。
巴布亚新几内亚 简史
公元前八午年以前,来自亚洲的狩猎者和农民,先后取道印度尼西亚来到岛上定居。十六世纪初叶以后,欧洲水手数度来到岛上预言该岛是金岛。1545年被西班牙占领,并因该岛居民面貌与非洲西海岸的居民相似,命名该岛为新几内亚。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经商者接踵而至,德国商人寻求在新几内亚北部经营椰子油生意。十九世纪初叶英国和荷兰订立瓜分该岛的协议,1828年荷兰开始在该岛西部殖民。1949年至1962年作为荷属几内亚由荷兰继续统治。
新几内亚岛东部,在1884年澳大利亚并吞该岛的企图失败之后,英国担心德国人占领这一地区,遂于1884年在新几内亚岛的南部沿海及附近岛屿建立了自己的保护地。德国人随而效之,占取了新几内亚北部的3个地区。1885年英国和德国签订了英德协定,划定各自在该岛的势力范围。翌年,德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的北部以及新不列顿、新爱尔兰及布干维尔等岛屿,英国占领了新几内亚岛南部及附近岛屿。1901年,英属新几内亚转交澳大利亚统治,并于1906年重新命名为巴布亚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属新几内亚于1914年被澳大利亚占领。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决定委托澳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于1942年至1945年间被日本占领。战后联合国委托澳继续管辖德属部份。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地”,并于1972年改名为巴布亚新几内亚。1973年12月1日,获得自治。1975年9月16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⑵ 印度就要成为超级大国,这是什么情况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势头确实十分良好,再加上一贯高调的印度执政党大肆宣扬,在国际上,印度经济似乎已经达到了他们口中所谓的“大放光芒”的境地。也因此,在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印度外网一片喜悦之情,大多网友都在讨论印度还有40多天就要成为“超级大国”的一事。
近日,就连国内的一些网友也在讨论印度将在2020年成为超级大国之事。究竟是何原因,让印度人如此自信,他们将会在到来的下一个新年里步入超级大国行列?为何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夸张的印度火车更何况印度真的能够进入国际市场领域的产品,只出现在了软件、制药、汽车等极少数的领域,剩下的其他产品,仍然难以走出国门,所以,根本不存在带动印度经济发展一事。
就目前印度的整体实力而言,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国力弱也是世界有目共睹之事。即便是到了2020年,印度的经济再突飞猛进,也难以达到超级大国的地步。所以,印度真的想要步入发达国家乃至于超级大国行列,除了嘴炮,还需要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
⑶ [黑塔利亚]路德是东德还是西德还有,普爷是路德的前身是么~
纠正:神罗不是路德的前身,因为两者一点关系都没有......神罗其实是奥/匈/帝国的前身,这也是为什么神罗会和中/欧夫妇一起住的原因嘛~
回归正题,路德是西/德,这是本家的设定而已,因为普爷叫路德“阿西”
事实上普/鲁/士和德/意/志的关系是这样的——
德//意志以前只是一个很松散的联邦,在这个联邦里普/鲁/士是最强的,然后咋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联邦,改称德/意/志/帝国
本家把普/鲁/士和德/意/志设定是兄弟也可以说是有道理的,嗯
其实这段历史在高中历史就有
⑷ 阿普仙女
阿普莎拉仙女是印度神话里创造出的美丽形象。这些绝世美女的主要工作是为神明服务,以舞蹈娱乐众神。在吴哥地区,几乎在所有的寺庙里都能见到她们婀娜多姿的身影,成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据统计,在吴哥寺(Angkor Wat)里的阿普莎拉仙女多达1500多尊,华丽繁复的发型样式有36种之多。
⑸ 唐僧西天取金路经哪些国家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 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东北行百余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 玄奘大师塑像与大雁塔
―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 ( 巴基斯坦东北境 ) ―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东行四百余里, 至遏罗?^补 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 故城奢羯罗(锡尔亚科特)―东行五百里,至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东北行百五十里,至?^烂达那国(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余里,越山度河至设多图卢国(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地区)入中印度境―东行五百里,至秣兔罗国(印度马土腊西南的马霍里)―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东行四百余里,至禄勤那国(印度北部罗塔克之北)―河东行八百里,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国(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北部加尔瓦尔地区)―东南行四百余里,掣坦罗国(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南行两百余里、渡河,西南至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别尔沙尔)―东行两百余里,至劫比他国(印度法鲁卡巴德)―东南行两百余里,至时称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统治的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国,印度恒河与卡里河汇流处的卡瑙季)―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国(印度法特普尔的阿普依)―东行三百余里,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二十公里处,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佛说法行道的重要场所)―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区,都城为王舍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为 玄奘大师塑像与大雁塔
佛陀一生居住,传道时间最长的地方。 公元六三一年,玄奘终于到达他向往已久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时约十月初,这是他离开长安的第五年,那烂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的巴尔贡村。今遗址旁建有玄奘纪念堂,为 1956 年周恩来访印时中国捐资三十万建的。年 ( 唐贞观元年 ) 八月自长安出发―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芦河(窟窿河)。至唐玉门关(安西县城东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双塔堡)―沿葫芦河上溯十里许过关―过五烽。行八十余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开第二烽(红柳园)第三烽(大泉)。直抵第四烽(马莲井)―绕过第五烽(星星峡),便出了当时大唐帝国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余里沙漠,水尽,险些丧命―行径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 高昌王城(吐鲁番)―无半城(布干台)―阿父师泉(托克逊县阿拉本布拉克) , 宿于泉侧―西上银山(天山南脉库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线)―入阿耆尼国(焉耆县)―王城(焉耆县城四十里旧城)。 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轮台,入屈支国(龟兹,今轮台,库车县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禄迦国(阿克苏)―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阿克苏境内乌什城西部的天山别迭里山口,海拔 4284 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国境,经七昼夜翻越险峻的冰山,从高昌带来的小徒弟死 2 个,兵卒冻毙十之三四)―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称热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城(亦称碎叶,今吉尔吉斯之托克马克西南八公里处)―西行四百里,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里,至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 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三百余户的小城,均为突厥劫掠而来的中国人)―西南行两百里,到白水城(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北)―西南行两百里,至恭御城―南行五十里,至赤建国(乌兹别克塔什干地区汗阿巴德)―西行两百里,至赭时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城西五十公里处)―南行千余里,至沛汗国(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 ―西行千余里,至堵利瑟那国(塔吉克斯坦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西北行入大碛(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大沙漠)―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三公里处,其内城东门叫中国门)―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一百公里处)―西行两百里,至喝捍国(乌兹别克斯坦扎木博尔)―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四百里,至伐那国(乌兹别克斯坦篾尔甫)―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迦国(乌兹别克斯坦基华城)这里已近咸海,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余 玄奘
里,至羯霜那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南的沙赫里夏勃兹)―西南行两百余里入山,重登帕米尔高原,先前翻越葱岭是走的高原东北边缘进入西突厥,现在则要翻越它的西部边缘才能到达北印度―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亚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尔高原的险要隘口 ―铁门关(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达尔本特之西) ― 出铁门,至睹贷罗国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国(乌兹别克斯坦南界铁尔梅兹)―东南行数百里至活国(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数百里,至缚喝国(阿富汗马扎里沙夫以西之巴尔赫)―南行入揭植国(阿富汗得哈斯城)―东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国(阿富汗之巴米扬,有被塔利班炸毁之一百四十五尺的巴米扬立石佛像)―东南行两百余里度大雪山,至小川泽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毕试国(阿富汗喀布尔流域)―东行六百里,越黑岭,进入当时的北印度境,至滥波国(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省)―南行渡河,至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
⑹ 俄罗斯、德国、意大利、印度、以色列等国有副总统和副总理么
1、俄罗斯、德国、意大利、印度、以色列等国没有副总统
原因:俄罗斯总统制,总统高度集权,不设副手
其他国家内阁制,总统是名誉元首,无需副手
2、俄罗斯、德国、意大利、印度、以色列等国都有副总理
原因:新闻报道较少,但由于这些国家政体相对完善,基本上都设了副总理,俄罗斯习惯称为:第一、第二副总理,德国一般是副总理兼任内阁部长,以色列副总理权限较少,倾向于秘书性质,印度、意大利副总理一般作为影子内阁成员,较少出现。
3.不要抄我的!
⑺ 印度人为什么称赞印加王
应该是南美印加王吧资料:曼科·卡帕克(克丘亚语:Manqu Qhapaq,西班牙语:Manco Cápac),古代南美洲印加传说中的开国君主。在传说中,曼科·卡帕克以“太阳神之子”的身份,大约在1200年率领最早期的印加部族,在秘鲁的库斯科建立王国,扩张领土,并为其统治下的印地安人创造了文明的生活。
曼科·卡帕克来历及开国的传说 曼科·卡帕克建国前的情况及其来历
曼科·卡帕克以前的情况:根据古代的印加传说,在曼科·卡帕克御世之前,人们生活于未开化的环境当中,不懂得耕种、建屋、造衣,以及没有宗教信仰及不懂礼貌。
曼科·卡帕克的来历:由于人类的生活尚处落后阶段,因此,印加人所崇拜的“太阳我父”(太阳神因蒂),“便派他的一儿一女(即曼科·卡帕克及他的姊妹兼妻子玛玛·奥克略·瓦科,西班牙语:MamaOcllo Huaco,克丘亚语:Mama Uqllu)从天庭来到地上,让他俩教化众人尊敬太阳我父,崇拜和尊奉他为自己的神;让他俩给人们制订规章和法律,使众人像通理性、懂礼貌的人一样生活。”简言之,曼科·卡帕克不但是印加传说里首出御世的君王,而且更被视为创造文明的人物。 开国传说
称王:根据传说,太阳神因蒂吩咐曼科·卡帕克夫妇,带着一根金杖寻找一个可以往地上就戳就能插进去的地方,找到后就在此处建立王宫。他们到达库斯科附近的山谷中,找到能把金杖插进地下的地方,便在这里定居,及开始营建村落。其后,曼科·卡帕克夫妇在附近一带召集更多的野人。传说提到,这些野人对于曼科·卡帕克夫妇的衣着、言行举止及食物都感到十分惊奇,深信二人是太阳神的子女。
建设京城库斯科:曼科·卡帕克夫妇召集野人来到库斯科后,便由曼科·卡帕克划出图迹,民众照他的意思建成都会。曼科·卡帕克又把库斯科分成各个城区,并且开渠引水,灌溉田地,教晓居民从事耕作,以获取食物。 “曼科·卡帕克”的含义
据《印卡王室述评》的说法,曼科·卡帕克里的“卡帕克”,意思是“精神富有,即说明他胸襟博大,性情温和,仁爱宽厚,慷慨豪爽,主持公道,所想所为都是给穷人造福。”而“曼科”则是专有名词。而他的称号“印加”(Inca),用在国王身上时意谓“君主”,用在其他人身上意谓“王公”。另外,传说他积极为人民缔造福祉,因而被人民尊称为“瓦克查库亚克”(Huacchacuyac),意思是“穷人的爱护者和恩人”。
曼科·卡帕克统治措施的传说 扩张领地
传说曼科·卡帕克称王后,仍继续向外降服其他民族,并对征服地进行殖民政策,使之纳入库斯科的一部份。据印加王族成员之一的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所说,曼科·卡帕克统治时,“往东他降服到保卡尔坦普河(Paucartampu)的那个地区,往西征服八莱瓜(西班牙里程单位“League”),到了叫作阿普里马克(Apurímac River)的那条大河,往南收服九莱瓜,一直到了克克萨纳。”他还下令在这片地区内进行殖民。
创立崇拜太阳神为主的宗教
即使库斯科一带地方不大,但各部族亦有自己的偶像崇拜。据传说,以“太阳神之子”自居的曼科·卡帕克,对于并未皈依太阳神的部落,要求他们“废除他的的祭仪和偶像,要他们像其他百姓一样崇拜太阳。”为了加强民众对太阳的敬拜,他更在指定地点下令建造太阳神庙,要求人民崇拜,以使太阳向人们赐给福祉。
实施文明教化
根据传说,曼科·卡帕克教导百姓和睦和谐,男耕女织,并且制定法典,规定男女婚姻事宜,以及严禁通奸、杀人、偷窃等罪行,违者处死。另外,又唯才唯贤是举,选拔“最亲切、温厚和慈善,最热心为众人造福的人”为地区长官。
按照社会阶级制定服饰
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提到,曼科·卡帕克曾根据人们的社会地位,制定了服饰。例如,身为国王的曼科·卡帕克,他的头饰中有一套辫状饰物,并被编成好几种颜色。而百姓原先是不许戴上头饰,但后来经曼科·卡帕克“恩准”后,便可以配戴,但郤只能是黑色,以示他们不能僭越。
规定王室通婚
为了令每一代的储君的父系与母系两方都有资格继承王位,据说曼科·卡帕克还规定兄弟要与姊妹结婚,以保持王室血统的纯洁性。不过,曼科·卡帕克亦有“非婚生子女”(与其他女性所生的子女)。
对显贵百姓赐姓“印加”
“印加”(Inca)一字,代表了代表了国王的标志及王室姓氏。曼科·卡帕克临终时,将最显贵的百姓赐姓“印加”,以表示对他们爱如亲子。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对这个措施作了解释,说希望这些获赐姓的人及子孙后代,“以国王儿子的身份为现在在位的国王以及继他之后登基的国王效命,从服和劝服其他印第安人,以壮大他的帝国。他要他们把这些牢记在心田和脑海,像忠心的百姓那样勤王效命,以报答他的恩情。”
去世
据说,曼科·卡帕克在位三十多年或四十多年后去世。其后,由他和姊妹兼妻子玛玛·奥克略·瓦科所生的长子辛奇·罗卡(西班牙语:Sinchi Roca,克丘亚语:Sinchi Roq'a Inka)继位。人们把曼科·卡帕克的遗体填上防腐剂,保存起来,随时瞻仰,当作神灵拜祭。
印加王室后代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的说法
生活于16、17世纪的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对于曼科·卡帕克的存在深信不疑,认为他是“大概是某位聪明智慧、精明强干和敢作敢为的印第安人”,并且认为他是利用未开化民众的愚昧而取得成功,“为了得到尊敬,他机智巧妙地编造出那段神话,诈称他和他的妻子是太阳的儿女”,从而取得上古印加人民的信任及统治大权。
美国学者普雷斯科特的说法
美国学者普雷斯科特认为,有关曼科·卡帕克的传说,本身是荒诞不经。古代印加人编造这传说的目的,“为的是满足秘鲁王朝的虚荣心,而且通过把他们的权力说成是神授而增加其威信。”
⑻ 印度的名字怎么取
印度人名字,名在前,姓在后。印度人姓名有两节、三节、四节、五节不等,通常第一节是本人名,最后一节是姓,中间各节情况就比较复杂,其中有本人名,也有父名。
除熟悉的亲友外,别人往往难以断定哪几节是本人名,哪几节是父名。印度人的等级观念很严重,对于不熟的人或是客户,前面要加Mr.或Ms。印度人女孩英语名字推荐:
1、阿普
此英文名字,中文音译为阿普,该名听起来很与众不同,也很大气,女性运用此英文名起名,可彰显出万民称颂,开诚布公、高贵的性格!在国外,认为具有精力充沛、得体的品格,这个名字在国外超级流行。阿普历史寓意是。
⑼ “阿普三部曲”,没有艳丽歌舞,却蕴藏着人性与人文情怀吗
这是让我改变了对印度电影有偏见的电影,印度电影也不再只是艳丽歌舞与廉价道德剧的同义词。影史伟大的“阿普三部曲”不像印象中的印度电影,而在清晰的叙事脉络下蕴藏着的人性与人文情怀又动人无比,主角的人生因误打误撞而结缘,遇到了一生之挚爱,而遭逢变故的打击却是一样地刻骨铭心,阿普之殇在某种程度上便是观者之殇,这种情感的共鸣需要导演深厚得情绪把控能力,在这点上,雷伊称得上是“大巧不工”。
印度新现实主义,摄影机如同温柔、细腻、缓慢的笔触,渐渐勾勒出一幅印度社会众生图,看完之后唏嘘不已,这样的故事可以穿越时间击中人心。湿婆神似乎从来都没有垂青过阿普,亲人和爱人们一个个相继离世,让他对生活彻底绝望,甚至没有勇气面对死亡,就连他一直为之奋斗的小说也被扔在了山谷里。然而生命不息,从未谋面的五岁儿子重新点燃了希望。这一部是关于成年后的生活和爱情,个人感觉是三部曲中最具观赏性的一部,看后的感受也比前两部要多,最后一幕也颇为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