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王跟皇帝有什么区别呢
1、起源不同
在中国秦朝以前是至尊君主的称呼,等同于“天子”,比如周朝的“周武王”。自秦始皇称“皇帝”后,王与皇始有分别。“王”成为地位仅次于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诸侯的称呼。
2、地位不同
中国以皇帝为至尊,周边小国的国君只能和国内的藩王一样称王或大王,称帝则属于僭越。而中国古代的国王为诸侯封地为国的一国之长,而后自宋、元以国王作为封号。
欧洲的“皇帝”一词来源于强盛一时的罗马帝国。在欧洲人的心目中,罗马帝国的元首是理所当然的“天下共主”,才配得上“皇帝”之尊号。而其它小国家,相当于罗马帝国之下的诸侯,因此其国君只能称国王或大公。
3、东西方的不同差异
在中国,国王只是皇帝之下的封爵,且很多时候仅衣食租税,权力大大受限;在西方,国王是某些君主制国家元首的名称,国王与教皇分掌世俗和精神世界领导权,国王是世俗世界的领袖,教皇是精神世界的领袖,二者经常发生权力冲突;自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逐渐失去原有权力。
❷ victoria中文意思
victoria中文意思是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女王(英语:Alexandrina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印度女皇(1876年—1901年在位)。
她于1837年6月20日继位,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1876年5月1日加冕为印度女皇。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维多利亚的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
(2)印度女皇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简介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英文:Victorian era),前接乔治王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与爱德华时代一同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
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至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
此长时期的和平,繁荣得以更加细化英国的理性发展,并巩固了大英帝国的国家自信.部分学者认为,1832年改革法案的1832年才是该时期理性与政治发展的真正开端。
许多社会历史学或文学将此时期之风格标定为维多利亚时期或维多利亚风格,尤其是在讨论十九世纪中后期当时文化风俗与人民普遍态度时。
针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研究很多着重于所谓“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观念”,包含了高度的道德操守,与细致的语言和行为规范。
二、人口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首次人口快速成长时期.当时人口数量从1831年的1390万人快速成长,至1901年已有3250万人.高生育率与高存活率为导致该时期人口快速成长的两个主要因素.英国是第一个经历人口转型与农业工业化的国家.
❸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皇帝的叫法。
【“皇帝”的来历】 皇帝是专制政治体制下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文“皇帝”一词相传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232年的皇帝制度时期。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则称皇帝为“陛下”、“万岁”或“圣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篡政。 欧洲 西方的“皇帝”一词来自拉丁语的imperator或caesar,意思为罗马军队的最高统治者、元首、皇帝。古代欧洲国家君主通常称为国王,只有神圣罗马帝国因为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延续,所以其君主称为皇帝。 法国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恢复君主制,因为国王(roi)这个头衔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已经极不得人心,象征腐朽、专制、蛮横,所以拿破仑不称国王而称皇帝。从这个时候起,“皇帝”这个称号有一种冠冕堂皇的、比国王高一级的味道在里头。所以,1804年,奥地利大公兼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国国王弗朗茨二世宣布采用“奥地利皇帝”的称号,并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67年,奥地利帝国实行二元君主制,改为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俄国 1721年,俄国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以皇帝(Imperator)的头衔,以与其更加强大的君权和更加庞大的国家相对称。俄国元老院直接把古罗马帝国皇帝的拉丁文头衔拿来献给彼得。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国最高统治称者称“沙皇”(Tsar),也就是“恺撒”的意思。 普鲁士 德文“皇帝”是Kaiser,凯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德文写成Römischer Kaiser,拉丁文写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罗马人的皇帝”。 到了18世纪以后,欧洲许多国家变为君主专制国,皇帝这个头衔大多作为专制君主的头衔使用。当时欧洲的皇帝只有法国(拿破仑)、奥地利和俄罗斯三个。1850年,德意志邦联议会曾经给普鲁士国王加皇帝的尊号,但是被拒绝。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意志统一,普鲁士国王才接受这个头衔。 英国 英国本土一直是王国。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继承莫卧儿王朝皇帝的帝位。她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爱尔兰及海外领地女王,国教保卫者,印度女皇” 这是所谓“大英帝国”的来源。不过确切地说,应该说是有一个共同君主的两个国家,大不列颠王国(及其海外领地)和印度帝国。英国在印度的直接统治者为Viceroy,直译为“副王”,意译为“总督”。而英文皇帝称emperor,女皇称emperess。 在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男性的英国君主头衔是“国王大皇帝”。只有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三个国王用了这个头衔。爱德华八世未加冕即逊位,乔治六世时期印度独立,印度皇帝的头衔被取消。 其他 自从彼得一世和拿破仑使得“皇帝”的尊号成为伟大帝王的头衔和象征之后,一些小国的君主也称自己为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太子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称墨西哥皇帝的奥地利马克西米连大公等等。海地独立之后,还曾经有一个奴隶出身的黑人皇帝——亨利一世。埃塞俄比亚也有皇帝,不过更确切的翻译是“万王之王(国王们的国王),犹太人的雄狮”。因为在埃塞俄比亚,国王也是一种和公爵伯爵一样的贵族头衔。中非共和国总统博卡萨也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加冕为皇帝。 匈奴采用单于,突厥和蒙古采用可汗。日本使用天皇称号大概是在隋朝时期,日本天皇最早文字记载是673—688年前后天武天皇的《飞鸟净御原令》。中国称日本元首为天皇大约是在清朝的同治、光绪时期。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君主对内自称皇帝,对中国则称国王。朝鲜在1896年后改为帝国,其国王李熙也改称皇帝。 当今世界上仍有不少王国,而政体绝大多数是君主立宪制,皇帝只是象征性,没有多少实权。曾做个小统计,目前尚存的王国共有29个,其中亚洲14个,欧洲11个,非洲3个,大洋洲1个。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已死了四十年,越南末代皇帝保大于前年在法国病逝,世界上到底还有多少皇帝的后人?开国、治国、亡国,朝代之兴衰起落,都和皇帝分不开。君王已成了历史名词,中国再不会有皇帝,留下大量史料让后人去挖掘。要研究中国历史,就必须从“皇帝学”入手。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❹ 什么是印度皇帝(英国那个)
莫卧儿皇帝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废黜的同一年(1858年),东印度公司的行政权力被解除,英属印度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后来,印度皇帝称号被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夺取,时值大英帝国极盛时期。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被冠以印度女皇(英语:Empress of India)的头衔,而这一年是大英帝国正式将印度次大陆并入版图并成为印度各土邦的宗主国的第19年。当时的英属印度包括如今的印度(包括葡萄牙殖民地果阿、锡金国、法国殖民地本地治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1937年脱离英属印度,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印度皇冠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通常被认为是这次“王冠变皇冠”的始作俑者,因为就在不久以前(187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维多利亚长公主的丈夫、德意志帝国唯一的皇子,也是普鲁士王国唯一的王子弗里德里希(即后来的弗里德里希三世)被他的父亲、德意志帝国皇帝兼普鲁士王国国王威廉一世立为德国皇储兼普鲁士王储。一旦威廉一世驾崩,弗里德里希将成为德国皇帝兼普鲁士国王,而维多利亚长公主也将成为德国皇后兼普鲁士王后。迪斯雷利认为,虽然英国的国力大过德国,但德国是帝国,英国却只是王国。如果维多利亚长公主成为德国皇后,那身为母亲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还要在其之下,这样不合理。所以他希望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女皇,这样才能在礼仪上不被视为在德国之下,况且英国在事实上已经是帝国(大英帝国),而且还是高于其他所有帝国的日不落帝国,只是缺了名义上的确认。维多利亚女王便顺水推舟,接受了这一称号,她也是英国和印度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之前和之后都只有男性皇帝。维多利亚女皇死后,其子爱德华七世继位,他的称号变为印度皇帝(英语:Emperor of India),继位的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和乔治六世都继续保持这一称号。这一称号一直保持到1947年8月14日/8月15日的午夜。此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自英国独立。但是,乔治六世并没有立即正式放弃“印度皇帝”的称号,直至1948年6月22日,他才正式放弃该称号。当英王为了印度事务而签名时,他们会在自己的名字后面签上大写字母组合R I(拉丁文Rex Imperator或Regina Imperatrix的缩写,意为国王—皇帝或女王—女皇)或Ind. Imp.(拉丁文Indiae Imperator或Indiae Imperatrix的缩写,意即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这种写法也被用在很多英国的硬币上,比如1948年乔治六世发行的硬币。爱德华八世的签名
大写字母“R”和“I”分别代表拉丁文中的国王和皇帝。 当一位男性君主拥有“国王—皇帝”(意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及印度皇帝)的称号时,他的王后则获得“王后—皇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王后及印度皇后)的称号,这和“女王—女皇”(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及印度女皇)的称号在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Regina Imperatrix),但她只是国王的配偶而已。拥有“Regina Imperatrix”称号的女性中只有维多利亚女王是“女王—女皇”,其他人都只是“王后—皇后”。而且,只有维多利亚女王在签名时用R I,其他的王后—皇后们只简单地用R(拉丁文Regina的缩写,这里指王后而不是女王),即表示她们地位低于维多利亚,甚至连I(拉丁文Imperatrix的缩写,这里指皇后而不是女皇)也略写了。[编辑] 印度和巴基斯坦国王 印度独立后,乔治六世仍然保留印度国王(英语:King of India)达两年,这期间的印度总督是路易斯·蒙巴顿和查克拉瓦尔蒂·拉贾戈巴拉查理,直到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之后,乔治六世依旧保有巴基斯坦国王(英语:King of Pakistan)的称号直到他在1952年逝世。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即位时也拥有巴基斯坦女王(英语:Queen of Pakistan)的称号,直到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❺ 维多利亚究竟是什么意思
源于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 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维多利亚时代”,1914年以后,英国开始走向没落。
维多利亚的父亲是肯特公爵爱德华,母亲是德国公主,她八个月大即丧父,从小在母亲的德国环境中长大,在舅父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的监护下受教育。1837年,她叔父不列颠帝国国王兼汉诺威选帝侯威廉四世去世,她18岁即位,将汉诺威选帝侯称号让予她另一叔父,从此汉诺威不再属于英国。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虽是君主立宪制度,维多利亚对大臣们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她在位期间,英国极度扩张,因此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等都是以维多利亚命名的,鸦片战争也是在她刚即位不久发生的。
1840年,维多利亚和她的大表哥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阿尔伯特结婚,他们生有九个孩子,和欧洲各国王室联姻,以至于到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已经成为“欧洲的祖母”。
她生有4个儿子5个女儿,大女儿维多利亚成为德国腓特烈三世的皇后,她的一个外孙就是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一个外孙女是希腊王后;第二个孩子是后来即位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她的一个孙女是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的王后;第三个孩子阿丽丝成为德国西南黑森亲王路易四世的王妃,她的一个外孙女是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另一个外孙女是现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丈夫菲利普亲王的外祖母;另外三个女儿其中两个是德国南部巴登堡和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亲王的王妃。还有一个嫁给苏格兰的一位公爵,后来成为加拿大的总督。而儿子们则都是娶了丹麦、俄国和德国各地的公主、郡主们为妻。维多利亚在世时,曾有一张和这些着名的孙子辈亲戚们的全家福合影,没有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是在这些亲戚们之间打起来的。
1861年维多利亚的丈夫去世,她离开伦敦隐居,即使出现,也总是一种寡妇的打扮。由于维多利亚隐居,导致首相无法事事请示女王,因此首相的权力渐渐增大,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趋完善。此外,这时维多利亚女王受到英国人的普遍敬重,大臣们也开始主动询问她的意见。1897年,为她在位60周年举行隆重的庆典。1901年她在怀特岛去世。
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空前的强盛,经济、科学、文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维多利亚时代”被许多英国人所怀念。
❻ 请解释下 欧洲 以前的贵族称号“大公”是什么意思
爵位,它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在近代的一些国家中仍然继续沿用。一般以占有土地的多少来确定分封爵衔之高低,主要可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等。!EZJ F/SM.Wc
公爵: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王权的日益强化,公爵成了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在英国,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纪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分封的,被封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员。十五世纪后才打破这惯例,少数非王室人员也被封为公爵。)S3@4kQi D.m5k/c
侯爵: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查理大帝在位时它是指具有特别全权的边区长官,相当于藩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变成了独立的大封建领主。封建王权加强后,侯爵成为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衔,其地位与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纪后,才确认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x:T'qVD;|&H/ieu9`
伯爵: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后来,其地位渐次低落,介于侯爵与子爵之间,为贵族的第三等级。在英国,伯爵之衔历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爱德华被封为公爵之前,它是英国最高的爵位。这一爵名,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
;y*}_@0Xg 子爵: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纪才传入英国,博蒙德·约翰于一四四○年第一个被封为英国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V![7VI e6a8l ~ 男爵: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在十一至十二世纪时,它是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语中,男爵(Baron)一词,是诺曼人在征服欧洲大陆时引进来的,本义为"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后来演变为"强有力的人"。当时,英国的那些直接从国王那儿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称为男爵,但这并非由国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约翰·比彻姆为男爵后,男爵才成为英国贵族的正式爵位。
r0@9b_4p{T F 在上述的这五个贵族爵位中,又根据其能否传给后代,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世袭贵族死后可由长子继承,终身贵族仅限本人活着时担任,死后其子不能承袭。英国的诗人拜伦的伯父是世袭贵族,他去世后,侄子拜伦获得了世袭的爵位。
各国贵族等级
[编辑]亚洲
[编辑]中国
参见爵位
[编辑]日本
古代日本贵族分为公卿和大名两个系统。701年的大宝律令将官职在四位和五位的官员称为“通贵”,三位及三位以上的称“贵”,乃创立贵族制度。随后由皇族分出藤原氏、橘氏、源氏、平氏四大家族。后又发展出五摄、七清华、九清华等贵族世家。地方豪族则发展为大名。1884年实行华族制度,将旧公卿、大名及明治维新功臣分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废除了华族制度。
天皇
亲王/内亲王
公爵
侯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编辑]朝鲜
古代朝鲜贵族称“两班”,即东班(文班)和西班(武班)。但是实际上两班更接近于世族,而非贵族。王族子弟封大君和君。其中君王正室所生之子称大君,嫡长子称世子,侧室所生之子称君。1896年大韩帝国仿照日本贵族制度设立亲王及五等爵位。1910年日韩合并后,朝鲜贵族系统转入日本贵族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废除。
[编辑]越南
[编辑]泰国
[编辑]土耳其
[编辑]阿拉伯国家
[编辑]欧洲
在汉语中,通常以英国和法国的贵族制度为参考,将西方贵族制度依中国爵位分为五个等级,依序是:
公爵(Duke)
侯爵(Marquess)
伯爵(Earl,在英国以外的伯爵称Count)
子爵(Viscount)
男爵(Baron)
除了这五等爵位之外,还有亲王(或王子)、从男爵、爵士、骑士等贵族封号。
其他西方国家的贵族制度与英国的五等爵位相似,但亦有出入,比如德意志的爵位分为15等,有的国家(如波兰)实行四等爵位(没有子爵),有的国家如匈牙利实行三等爵位(没有侯爵、子爵)。
[编辑]英国
Rex et Imperator / Regina et Imperatrix 国王兼皇帝/女王兼女皇,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至1947年印度独立期间,英国君主的称号
King/Queen 国王/女王
Crownprince 王储,在英国称Prince of Wales,即威尔士亲王
Prince 亲王或王子。通常只表示“君主之子”(或女君主之夫)之意,而非具体的爵位。女性称Princess(公主),国王长女称Princess Royal,即“大公主”
Royal Duke 大公
Duke 公爵
Marquess 侯爵
Earl 伯爵
Viscount 子爵
Baron 男爵
Baronet 从男爵
Knight 骑士
其中皇帝/女皇和国王/女王称“Your Majesty”,亲王和公主称“Your Highness”,公爵称“Your Grace”,公爵之子、侯爵、侯爵之子和伯爵统称lord,即勋爵。
[编辑]苏格兰
Thane 伯爵
Laird 男爵
[编辑]法国
Empereur 皇帝
Roi 国王
Dauphin 太子
Prince 亲王
Duc 公爵
Marquis 侯爵
Comte 伯爵
Vicomte 子爵
Baron 男爵
Chevalier 骑士
[编辑]神圣罗马帝国
Kaiser 皇帝
König 国王
Kurfürst 选帝侯
Fürst 亲王,或译侯爵
Prinz 亲王、王子
Erzherzog 大公
Herzog 公爵
Pfaltzgraf 宫廷伯爵
Markgraf 边疆伯爵或边境总督
Landgraf 伯爵
Graf 伯爵
Baron 男爵
Freiherr 男爵
Freier 男爵
Ritter 骑士
Junker 容克或乡绅
[编辑]荷兰
Koning/Koningin 国王/女王
Kroonprins 王储
Prins 亲王
Aartshertog 大公(已废弃该等爵位)
Hertog 公爵
Markies 侯爵
Graaf 伯爵
Burggraf 子爵
Baron 男爵
Ridder 骑士
荷兰现有2个亲王家族,31名伯爵、103名男爵和8名骑士
[编辑]比利时
Roi/Koning 国王
Prince/Prins 亲王
Duc/Hertog 公爵
Marquis/Markies 侯爵
Count/Graaf 伯爵
Viscount/Burggraff 子爵
Baron 男爵
Chevalier/Ridder 骑士
Squire/jonkheer 乡绅
截止至1986年,比利时有9位亲王、5位公爵、10位侯爵、85位伯爵、35位子爵、317名男爵和113名骑士
[编辑]丹麦
Konge/Dronning 国王/女王
Kronprins 王储
Fyrste 亲王
Hertug 公爵
Marki 侯爵
Greve 伯爵
Vicegreve 子爵
Baron 男爵
Ridder 骑士
[编辑]瑞典
Kung/Drottning 国王/女王
Kronprins 王储/Kronprinsessan 女王储
Furste 亲王
Prins 王子
Hertig 公爵
Markis 侯爵
Greve 伯爵
Vicegreve 子爵
Baron 男爵
Friherre 骑士
[编辑]挪威
Konge/Dronning 国王/女王
Kronprins 王储
Furst 亲王
Hertug 公爵
Marki 侯爵
Greve 伯爵
Visegreve 子爵
Baron 男爵
Ridder 骑士
[编辑]芬兰
Keisari 皇帝
Prinssi 亲王
Arkkiherttua 大公
Herttua 公爵
Markiisi 侯爵
Jaarli 伯爵
Varakreivi 男爵
Ritari 骑士
芬兰贵族制度从属于瑞典的贵族制度。1809年俄国吞并芬兰后,芬兰大公国建立了相对独立的贵族爵位等级制度,芬兰大公(由俄国沙皇兼任)只册封过伯爵和男爵两等爵位。
[编辑]西班牙
Rey/Reina 国王/女王
Príncipe de Asturias 阿斯图里亚斯亲王(王储)
Príncipe 亲王
Duque 公爵
Marqués 侯爵
Conde 伯爵
Vizconde 子爵
Barón 男爵
Señor 乡绅
[编辑]葡萄牙
Imperador 皇帝(仅用于巴西)
Rei 国王
Príncipe 亲王
Duque 公爵
Marquês 侯爵
Conde 伯爵
Visconde 子爵
Barão 男爵
[编辑]意大利
Imperatore 皇帝(1936年意大利国王自封为埃塞俄比亚皇帝)
Re 国王
Principe 亲王
Duca 公爵
Marchesse 侯爵
Conte 伯爵
Visconte 子爵
Barone 男爵
Cavalieri 骑士
[编辑]波兰
Krol 国王
Ksiaze 亲王或公爵
Margrabia 侯爵
Hrabia 伯爵
Baron 男爵
Rycerz 骑士
Giermek 乡绅
[编辑]匈牙利
császár 皇帝
király/királyné 国王/女王
fejedelem 亲王
herczeg 大公
gróf 伯爵
báró 男爵
lovag 骑士
匈牙利本国并无皇帝,其君主称国王。奥匈帝国时期由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
[编辑]俄国
Император/Императора 皇帝/女皇
Цар/Царица 沙皇/女沙皇
Цесаревич 皇太子
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Инфант 大公/女大公
Князь/Герцог 公爵/亲王
Маркиз/Бояре 侯爵
Граф 伯爵
Виконт 子爵
Барон 男爵
Рыцарь 骑士
[编辑]非洲
[编辑]埃塞俄比亚
Negus Neghst 皇帝(万王之王)
Negus 国王
Mesfin 亲王
Mesfin Ras 亲王公爵
Mesfin Dejazmatch 亲王侯爵
Ras 公爵(军事贵族)
Duke 公爵(授予外国人)
Dejazmatch 侯爵(军事贵族)(省总指挥)
Kegnazmatch 伯爵(军事贵族)(右翼司令官)
Grazmatch 子爵(军事贵族)(左翼司令官)
Balambaras 男爵(军事贵族)(要塞司令官)
Fitwrary 武士
Lij 公子
❼ 西方皇帝自称什么
西方皇帝用英语自称I、we,但翻译为中文后一般也用朕表示,比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名言l’etat, c’est moi.翻译为中文为“朕即国家”。
西方,普遍指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国家。指欧洲全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西方君主一般称为国王,也有称作皇帝的。
国王,或尊称大王。在秦朝以前是至尊君主的称呼,等同于“天子”,例“周武王”。自秦始皇称“皇帝”后,王与皇始有分别。“王”成为地位仅次于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诸侯的称呼。
从西汉开始,沿用秦代爵位,另增设王爵给皇室成员,可封国自治。至清代,王爵已成一种荣誉上的爵位。国王是君主制国家元首的名称之一,在君主专制的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里,国王是奴隶主或封建主的代表,总揽国家大权。
❽ E mpress or Queen是什么意思
在欧洲中世纪,各国首脑称国王,只有罗马帝国的头衔还是皇帝,后来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印度独立前,英国女王在本国为女王,而也称为印度女皇。因为印度是帝国。而一般称帝国的国家,是因为其下属有一些称号为国王的实体附庸。而一个王国一般最大的下属只是公国。
❾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是四大古国之一,在古代曾创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为之惊叹,然而大航海时代后,中国却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后了。最后被列强打开了大门,陷入了1840-1945这个“耻辱世纪”。
这段时间,现在被定义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最为耻辱的血泪史,至今令人愤恨,而关于这段时期的历史定位,即使是小学上过社会课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漫画《扯线木偶》,表明清政府事实上已经是洋人的朝廷
在统治机构上,有一个很典型的情况就是“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它事实上不是一个正规的政府部门,而更类似军机处的下属机构及且是较临时性的机构,因此它没有正式的官品和编制。但到了后来却成了清王朝事实上最重要的行政机构,象征着清政府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为外国人服务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于是,一方面这个国家还和之前一样,有着体量很大的小农经济,以此为基础的旧体制还没有崩盘;另一方面,殖民者带来了改变,这个国家很大程度已经被控制。即使是民国建立了,这种情况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因为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这就是所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后期清廷官员完全不敢得罪洋人
那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有其它代表吗?还是有的,典型的就是泰国,20世纪初期,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就剩3个地方有名义的国家主权了,一个是日本,成了列强;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泰国(暹罗),泰国名义上也是独立的,但1855年开始,英国政府和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整个条约破坏了暹罗传统的司法独立、关税自主和宫廷垄断对外贸易的情况,之后列强纷纷效仿,所以泰国也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❿ 印度女皇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
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行政权力被解除,英属印度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莫卧儿王朝皇帝对印度的统治权转入英国王室手中。187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维多利亚长公主的丈夫、德意志帝国唯一的皇子,弗里德里希(即后来的弗里德里希三世)被他的父亲、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立为德国皇储。一旦威廉一世驾崩,弗里德里希将成为德国皇帝,而维多利亚长公主也将成为德国皇后。当时的英国首相迪斯雷利认为,虽然英国的国力大过德国,但德国是帝国,英国却只是王国。如果维多利亚长公主成为德国皇后,那身为母亲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地位还要在其女儿之下,这样不合理。所以他希望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女皇,这样才能在礼仪上不被视为在德国之下,况且英国在事实上已经是帝国(大英帝国),而且还是高于其他所有帝国的“日不落帝国”,只是缺了名义上的确认。维多利亚女王便顺水推舟,于1877年接受了这一称号,成为英国和印度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