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清朝中晚期和印度中晚期哪个强

清朝中晚期和印度中晚期哪个强

发布时间:2022-01-17 02:08:13

Ⅰ 明朝中后期和清朝中后期哪个更黑暗

欧洲人看明朝

16世纪末的欧洲人主要是通过《中华大帝国史》的第一部分来认识中
国的。在门多萨的笔下:

(1)中国是个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中国人自称“大明(tame)
人”。全国划分15个省(明朝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分其境内为南、北二直隶,
13承宣布政使司,常称15省――笔者),“每省都要比我们所熟知的欧洲国家为大”。
(2)中国境内有完好的道路网,使城镇相连。路面平整、宽阔,
“官道”可容15人骑马并行。路旁商店林立,两侧绿树成荫,如同罗马时代的大道一
样。有些城市有水道相连,好似威尼斯。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中国人富有建筑才能。建筑用材举世无双,一种用“白土”做
成的方块(即砖)坚硬无比,只有用锄才能将其砸碎。一座座邸宅有如庄园。中国最雄
伟的建筑就是长城,长达500里格(每里格约合 5572米),是为防御鞑靼人而修建的。
(4)中国物产丰富。蔬菜种类远较西班牙为多。仅橘子就有三个品
种,即甜的、酸的和甜酸适度的。糖质地很好,非常洁白,价格也低廉。蚕丝色泽艳
亮,质量超过西班牙格拉纳达的产品。“天鹅绒、丝绸和布匹价格如此之低,提及此点
会使那些熟知西班牙和意大利纺织品价格的人大吃一惊。”中国人普遍穿着丝绸服装。
中国农田管理得很好。没有一块荒弃的土地。一块块耕田错落有致,有如花园。矿产也
很丰富。“这是世界上最富饶、而物价又十分低廉的国家。”
(5)中国出产的手工艺品极为精致。1582年西班牙国王喜获中国床
单,织法之巧妙令菲利浦二世惊叹不止。很多西班牙能工巧匠都来观赏、借鉴。瓷器很
便宜,欧洲人原来以为瓷器是用粉碎的贝壳做的。最精致的瓷器是贡品,薄如玻璃。
(6)中国商业发达,买卖兴盛。每条大街往往只经营一种行业。看
到第一家商店就知道这一条街是卖什么商品的。中国匠人的手艺都是祖辈相传。中国货
币种类繁多,金、银凭重量使用,而没有一定式样的金币或银币。
(7)中国军队有步兵,也有骑兵。中国也有战舰,4天内可征集600
艘。中国士兵在数量上多于欧洲,在器械上处于均势地位。

(8)中国皇帝具有统治国家的全权。各级行政官吏有效地行使权
力。他们是通过科举产生的。中国有完整的法律。官吏和贵族出门要坐桥,而妇女则从
不在外从事社交活动。中国饮宴豪奢。中国人有自己的乐器。
(9)中国历史悠久。有独特的教育体系。各类图书十分丰富。中国
人富于文明和教养。
(10)中国人在科学技木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欧洲人一向以印刷术的
应用而自豪,“然而中国人早在德国人谷腾堡(Joan Gutenbergo)发明印刷术500年前
已经用印刷术印制图书了。”门多萨认为印刷术是经俄罗斯莫斯科大公国传入德国的。
但他也不否认另一种可能性,即中国图书经海路(红海)传到欧洲,从而启发了谷腾
堡。门多萨特别提出,在中国人所有的发明中,最令葡萄牙人和其他西方人震惊的是中
国人也有火炮,而且在欧洲人之前已经使用火炮了。但对中国火炮的效能,欧洲人认识
极不相同。拉达认为中国火炮陈旧,制造粗糙。而另一位船长阿尔蒂埃达(Artieda)
在致西班牙国王书中却写道:“……中国人使用着与我们同样的武器。他们的大炮十分
精良,炮筒比我们铸造的更精致,更坚固。”因为门多萨未到过中国,所以他没有对上
述歧义做出自己的判断,但他还引用了后者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城墙坚固,外面围以
深壕(情况紧急时可放满河水),城门上架着大炮,中国人认为这是最好的防御工事。
城墙上,长官率士兵日夜守卫。如不得到城市最高当局的批准,任何外国人是无法靠近
该城的。”门多萨摘引这一大段有关中国城市设防的论述,绝不是无目的的。这实际上
表明,他认为中国火炮是很有威力的。此外,门多萨对于中国造船、造纸以及其他工艺
都有所介绍,并一一指出优于欧洲的方面。

克鲁斯在《中国志》中也曾盛赞中国的科技成果,门多萨显然引用了
很多克鲁斯的观点,而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做了更全面的介绍,其评价也更高。
像中国的造船水平,克鲁斯着重介绍了中国船队的庞大规模,甚至比喻说,中国皇帝能
够用船在中国与马六甲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并对中国船只的类型以及龙骨水车的应用做
了说明。而门多萨除上述内容外还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造船的?缝技术,由于填缝使用的
添加剂十分合理,不但防水还可防虫,使中国船只使用寿命比欧洲长两倍。在论及中国
印刷术时,克鲁斯只提及中国已经有900年使用印刷的历史。而门多萨如前所述,则阐
明了中国使用印刷术的来龙去脉,以及印刷术西传的路线。在中国火器的应用方面,门
多萨也传达给西方人更多的信息。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国力的重要
指示器。门多萨对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客观评价无疑对于西方人了解、认识中国起到了
重要作用。

二,欧洲人看清朝

马戛尔尼回程“纪事“

在马戛尔尼回程路上写的“纪事“中,强调:“我们的许多书里都把
汉族和鞑靼族混淆了,好像他们是一个民族。可是清君却在时刻关注着这权力的诞生地
“。

东方与西方在这问题上是不同的。“在欧洲,不论是波旁王朝还是哈布斯
堡王朝的人,登上那不勒斯或西班牙的王位都无关紧要;君王完全与西班牙人或那不勒
斯人**。“汉诺威人一旦掌握英国王权,他们就不再是德国人了。相反,亚洲的君王
“念念不忘自己的祖根“。“两个世纪过去了,换了8个或10个君主,但蒙古人还是没
有变成印度人;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也没有把干隆变成一个中国人“。

鞑靼人说笑话总以汉人为靶子。“我不可能不注意到:只要有人拿汉
人说笑话,那些年轻的鞑靼王子就会兴高采烈。在取笑女人裹脚时,他们拍手叫好;但
听到把鞑靼妇女的木底鞋比作汉人的帆船时,他们就恼火。“赫脱南发现“地位最低的
鞑靼人,在服从汉族官员时也会表现得十分勉强“。

巴罗记下了别人对他说的一段心里话:“圆明园内年轻的王子们谈到汉
人时总报以一种极大的蔑视。一位王子见我想学汉文,就竭力使我相信鞑靼语比这要高
尚得多。他不仅答应给我识字课本和书籍,而且还要亲自教我。“

满清初期,他们表现得非常凶残。建国后的最初几年,整批整批的百
姓遭到屠杀。强迫留辫子引起了骚乱,结果都被.在血泊之中。都是老爷的种族坐稳了
江山,对一个奴隶的民族实行统治,种族隔离是全面的,严禁不同种族间通婚,北京的
整个北城都没有汉人,专供满人居住。宫内女眷(包括奴婢在内)无论如何只要清一色
的满人:要防止一切种族混杂的情况。而宫内太监又毫不例外地全是汉人。这多有象征
意义呀!让鞑靼人繁殖,让汉人绝种。这就绝对保证了没有任何不纯的混杂。

鞑靼皇帝

在热河,**皇帝从他们祖先的传统中汲取营养。这时他们并不是完全
在中国,也不仅仅只是在中国。满清是靠互相支持的两大系统来控制帝国的:一是司武
的鞑靼世袭贵族,二是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汉族文职官员。我们这批英国人在鞑靼中心
逗留时,对这种延续了3个世纪的奇特现象比别的游客更印象深刻。

马戛尔尼接见过一个名叫博达望(音译)的年轻鞑靼贵族,帽子上饰
有红顶子和双眼花翎,他自豪地谈到了本朝的来历。按他的说法,皇上是成吉思汗和忽
必烈的直系后代,蒙元征服了中国,并统治了一个多世纪,后来被明朝推翻。同马戛尔
尼一起被宴请的鞑靼亲王都是各部落首领,他们都能招兵,称之为“旗“。

满洲贵族打仗是爱用弓。马戛尔尼写道:“当我告诉他们,欧洲人已
放弃了弓而只用枪打仗时,他们显得十分吃惊。干隆爱用的武器也是弓。“在奔驰的马
上射箭,比下地放枪更加令人激动。高贵的武器打高贵的猎物。猎人与猎物的运气是相
等的。

在马戛尔尼回程路上写的“纪事“中,强调了鞑靼这一方面:“我们
的许多书里都把汉族和鞑靼族混淆了,好像他们是一个民族。可是清君却在时刻关注着
这权力的诞生地“。

明末的反清并不是民族斗争,不是什么捍卫明朝一姓私利的斗争,而
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进步与落后,是关系到中国后来几百年命运的一场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那些坚定反抗满清侵略,为此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英
雄,他们的每个人的名字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在心,他们不仅是中国的英雄,同样也是世
界的英雄,他们捍卫的不仅是中国的利益,同样也是整个世界文明进步的利益,他们虽
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如果因此相信满请的谎言来污蔑他们,那只能说是丧尽天良的行为


在马戛尔尼们眼中,什么盛世,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
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马戛尔尼在出使日记中说:中国“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
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中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恐惧之中”。中国社会
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基础上,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残酷”。

这些,在《停滞的帝国》一书中说得很详细。马戛尔尼们戳穿了满清
的盛世神话,在天朝皇帝和文人们的盛世颂歌震天响的时候,认为满清是衰败之世,没
落之世,毫不留情地指出:“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Ⅱ 清朝一品大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供人观赏,是什么情况

被俘虏到印度的清朝官员名为叶名琛,官至两广总督,在被英国人俘虏到印度之后,叶名琛身穿清朝官服,被放进了专门为他制造的笼子里,像一个猴子一样供人嘲笑。

而叶名琛宁愿被敌人俘虏也不愿逃跑,最终落到了英国人的手中。其实在一开始,叶名琛是想直接自尽的,但想着他被俘活着或许就会有机会见到英国领导层,所以,叶名琛没有选择自尽,为的就是希望向英国领导层阐明大清的和平之意。

而当他在印度被当成一个“猴子”一样戏耍的时候,他明白自己永远没有了见英国国王的机会,于是便绝食而亡。

对于叶名琛这个人,不少评价都是负面的,就连咸丰皇帝都以“六不”评价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其实,最后关头的叶名琛也实属无奈,毕竟打的话根本打不过,想跑又没有机会。

Ⅲ 你认为中国在清朝后期的时候很弱吗,跟西方列强相比是很弱,但是跟那些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相比就强多了,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更不能阿Q精神胜利法,当时的中国有人口3亿,清政府无法图强中兴,反而逐渐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人民已极端贫困,灾难重重!

Ⅳ 清朝的早期、中期、晚期是怎么划分的

早期:1.天天顺.康雍乾时期是清朝崛起和鼎盛的时期。
中期:2.嘉道时期是清朝最辉煌的时期。
晚期:3.咸同光宣时期是清朝转衰时期。

Ⅳ 中国和印度对峙中国一点也硬不起来同清朝不是一样的吗

首先回答你的问题,这两者完全不一样,清朝是积贫积弱造成的无力抵抗,而现今的中国是谋求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缺乏武力对抗的基础,相反现今的中国有能力打赢任何一场国土防御战,中印的间的矛盾涉及到的问题是很多的,边境问题是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至今都没有解决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这就不赘述了,我曾经在边防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和印军有过N次的正面和非正面接触,以我对边防态势的了解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中国并不惧怕印度,虽然从纸面来看印方在边境地区对我们形成了不对等优势,但这只是你能看到的而已,战争考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以中国的国力来看目前的印度是无法撼动的,之所以双方都还保持克制是源于各自迫切需要发展本国经济的实际需求,中印是整个亚洲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的两个经济体,一旦出现战争,哪怕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两个国家来说都是对本国资源的巨大消耗,而这都会对两国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产生影响,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而且相较于印度来说中国的外部环境更为恶劣,有不听话的邻居,还有虎视眈眈的旧敌,我们在东海和南海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所以我们一直提倡和平解决争端,这是对自身的保护,也是比较符合中国利益和其他各方利益的做法。但是请你相信,我们的军队敢于面临一切外敌和挑战,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多灾多难,但还从没有真正的倒下过,以前不会,今后更加不会。

Ⅵ 清朝认识印度这个国家吗

孔雀王朝被灭之后,印度一直被侵略、殖民,在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印度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那时候印度是个被殖民的地区,没有国家而言。

Ⅶ 为何说清朝晚期,清政府也是世界列强

清朝末期,我们知道由于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国门打开。从而开始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可以说我们的历史书上面写整个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尤其是有些欧洲国家并不这样认为,甚至把当时的清政府还算为世界列强。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世界人民会这样认为清政府?

洋务运动开始之后,清政府建立了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尤其是北洋水师,号称世界前十的,有的说是第四,有的说是第七。不管是第几,在亚洲是绝对的第一。当时到日本的时候,中国海军因为闹事被日本抓走了,海军直接把军舰大炮竖起来,你不放人我就开炮。最后,小日本没办法了,只能放人。可见当年的大清水师还是很厉害的。

而且在甲午战争战争之前,英国准备找清政府结盟的。就是想组织沙俄的。要是当时清政府真的无能的话,英国人绝对不会有这种想法。即使甲午战争失败了,在清朝灭亡前期,墨西哥反华,屠杀了华人。结果清政府派军舰去溜达了一圈,墨西哥政府又是认错,又是赔钱。说明当时的清朝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任人宰割,还是有点分量的。

Ⅷ 清朝晚期有一只世界顶级部队,为什么还是挽救不了灭亡的地步

清朝晚期已是千疮百孔。国力贫弱,内忧外患。军队再能打也不行呀。北洋水师何等凶悍。最后是因为没有炮弹以至于全军覆没。所以富国才能强兵。

Ⅸ 清朝的前期中期后期怎么划分

清朝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划分:

清朝早期:顺治,康熙,雍正(1644年-1735年)

清朝中期:干隆,嘉庆,道光(1736年-1850年)

清朝晚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1851年-1911年)

努尔哈赤虽然是清朝的奠基人,后世称“清太祖”,但他建立的是“大金国”,故不算是清朝的皇帝。皇太极虽被后世称为“清太宗”,建立的是“大清国”,但直到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大清国”还没有定鼎中原,故此时的“清”并不能算是中国的一个朝代。

顺治皇帝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清朝统一的的开始,因此清代早期从顺治开始算起。

(9)清朝中晚期和印度中晚期哪个强扩展阅读:

清朝的12位皇帝: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

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比较有魄力,能打仗,和有政治头脑。

二、清太宗皇太极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这是一位乱世之枭雄。政治才能优秀,与明朝的交锋不落下风。

三、清世祖顺治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6岁就登基,在24岁的时候死亡。

四、清圣祖康熙

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征格尔丹,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五、清世宗雍正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六、清高宗干隆

这个皇帝也有很多影视讲他的,在位掌权最久的一个皇帝。

七、清仁宗嘉庆

嘉庆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干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

八、清宣宗道光

道光皇帝这个人一生勤俭节约,有想法,但是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

九、清文宗咸丰

咸丰在位11年。

十、清穆宗同治皇帝

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也办了一些所谓的“洋务新政”。

十一、德宗光绪皇帝

在位期间想做一些事情,例如戊戌变法,想要夺回实权,然后振兴大清,但是失败告终。

十二、末代皇帝溥仪

3岁就被慈禧推上了皇位,长大后被赶出皇宫,幻想复辟,最后投靠日本,做了日本的傀儡皇帝。

Ⅹ 清朝晚期之所以会看上去很弱,是因为在谁的衬托之下

在我们学到的历史里,清政府末期一直是被外国侵略者欺负,签订各种不平等契约的弱势王朝。但事实上,清朝曾经是列强之一。历史上闭关锁国,对外战争经常失败的清朝,为何能挤进列强之中呢?看了下面的两个事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虽然在历史课本上记载,清朝在进入近代后,经常遭受各国的欺压和剥削。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王朝就是个软柿子,谁来都能捏一下,踩一脚。虽然比不上那些强大的列强,但是面对那些尚未完全强大的国家,它还是可以轻松碾压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就是能被纳入列强的原因之一。

阅读全文

与清朝中晚期和印度中晚期哪个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海军经费多少亿 浏览:884
印度为什么要把脚放别人头上 浏览:637
伊朗出口的石油有多少 浏览:635
中国哪里要墨鱼壳做药用 浏览:150
英国海关一共有多少人 浏览:571
和平精英国际服充值在哪里 浏览:626
印尼白天温度多少钱 浏览:143
怎么煮蘑菇意大利面 浏览:26
越南人为什么喜欢使用人民币 浏览:86
意大利汽车玻璃怎么样 浏览:913
伊朗治愈率最高多少 浏览:939
印度双效和金戈哪个好 浏览:69
越南早期好多汉姓王为什么 浏览:724
美国跟中国用什么通信软件 浏览:495
为什么英国没被打败过 浏览:861
凯迪拉克在中国和哪个品牌合作 浏览:22
英国联邦议会上有什么政府 浏览:927
去印尼玩带多少卢比够 浏览:651
伊朗英文你好怎么说 浏览:309
中国电工厂在哪里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