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的三大宗教是什么
印度的三大宗教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一、印度教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于公元8世纪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它综合了多种信仰,没有单一的信条,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
印度教还是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它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印度教有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且生来就决定。四个种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二、伊斯兰教
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伊斯兰教被定为印度国教,迅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
印度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伊斯兰教对印度宗教、社会、风俗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于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
三、基督教
印度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据说在公元1世纪就已经传入印度。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多达数百万。现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
基督教在印度有几个分支,如叙利亚教会、伦敦教会、丘奇教会、妇女教会以及兄弟教会等。基督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印度什么教扩展阅读:
印度的教派冲突:
印度近现代的教派冲突经常发生,而且屡屡酿成流血事件。其中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冲突最为突出。这里面较典型的是阿约提亚的寺庙冲突。阿约提亚是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古城。
1528年,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尔帝国皇帝巴卑尔下令在这一城内建了一座清真寺,而印度教教徒则认为阿约提亚是印度教毗湿奴神化身之一的罗摩王子生长的王宫所在地,并反对将清真寺建在罗摩庙上。
两教信徒由此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冲突持续了几百年,一直延续到21世纪。如1855年,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的阿约提亚寺庙之争导致了75人死亡。1992年,同一寺庙之争又导致三干多人丧生。2002年,两教在此问题上的冲突造成七百多人死亡。
印度其他地区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教派冲突也不时发生。古代印度在近现代演变成不同的政治实体,这与此地区的宗教对立及民族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英国殖民时期,南亚次大陆上形成的主要政治实体是相对统一的。
而在这个政治实体的统治区域,民众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两大宗教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与经济的利益群体。
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政治要求,这种要求在遇到该地区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就出现了后来的政治实体分化。这是政治矛盾、民族矛盾与宗教派别矛盾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结果。
Ⅱ 印度有哪些教派
印度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印度的宗教派别众多,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活动都以宗教为中心,我们以此可以来理解为什么印度的建筑主要是神庙。
像巴比伦人崇拜山岳一样,印度人相信神是住在山上和岩洞里的。于是,他们开始建造可以称其为山丘和洞窟的建筑。黑格尔指出:“按照印度人的观点,人类本身是神或要变成神,活人与死人的严格区分在印度就不存在。因此,印度的建筑在未受到伊斯兰教来源影响的时候,不是用来住死人的,而是像上述那些奇特的洞穴一样,属于建筑艺术的一个较早的时期。”在印度,寺庙因其巨大的体量成为山的隐喻。在印度人看来,山是宇宙之柱和世界轴心的象征。而神庙只有和山联系起来的时候才真正具有神圣性。
Ⅲ 印度人主要信仰什么宗教
印度教。全印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创立的婆罗门教,公元8世纪左右,商羯罗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发展成为印度教。
(3)印度什么教扩展阅读
主神论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征之一。表面上印度教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但多数印度教徒只崇拜一个天神。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
毗湿奴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
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
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奴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神教。
参考资料网络——印度教
Ⅳ 印度教派有哪些
问题太笼统了,你到底是问印度的宗教派别还是印度教的派别,之于宗教,印度主要有三大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其他人数较少的有基督教,耆那教,佛教,还有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之于印度教,主要有三大教派,毗湿奴派,湿婆派和性力派;
Ⅳ 请问印度一共有几个宗教那些宗教是什么名称又有什么经典
印度教是最大的宗教,占全国人口80%以上,原型是古吠陀教,中世纪复兴,成为印度最大的宗教。
伊斯兰教,从人口上说是印度第二大宗教,但不是印度起源。
锡克教,西北部信仰者比较多,有人将其视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中间体或缓冲。
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中世纪衰落,印度本土只有极北方和极南方有些信仰者,中间基本没有,人口也就百万。
耆那教,起源于印度,主要在西南地区有信仰者。
东北部少数民族原来有自己的原始萨满教,现在不少人改信天主教。
Ⅵ 印度最早的宗教是什么教
自然宗教是印度最早的宗教,也就是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当作有灵性的神来崇拜。雅利安人信奉雷雨之神因陀罗、太阳神罗里耶、火神阿耆尼、天神和水神婆楼那、风神瓦尤以及黎明之神乌莎等等。
随着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的定居,以及后来扩展到恒河流域,他们对当地人的压迫和剥削日益加剧,种姓制度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森严。先是吠陀文献的出现,后是种姓制度的逐步成形,为婆罗门奠定了统治地位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婆罗门的根基所在。婆罗门不但把原始宗教里的神载入吠陀经,还在经书中加入了世俗中不平等的内容,使之披上合理的外衣以此来消除低层人民的不平心理,借以巩固婆罗门不可撼动的地位。婆罗门借用神的威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逐渐形成了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演变和发展始终伴随着种姓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婆罗门教主要反映出婆罗门这个阶级的利益和意识形态。
印度婆罗门教成形的吠陀末期,那时的婆罗门无论祭祀、崇拜、教义等都已系统化,构成印度传统文化的重心,对后来的宗教如耆那教、印度教、佛教也有很大的影响。
婆罗门教有三大纲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它宣扬婆罗门是“人间的神”,他们控制的吠陀经是天神授予的。人间凡人都在轮回之中,凡人的言行造成“业”,人死后,按照“业”的标准,再转世投胎到或高或低的种姓家庭里去。处于低层种姓的劳动大众在这种精神枷锁的压迫和鼓舞下,只能一辈子忍辱负重,用对神的敬畏和对来世的向往,来淡漠现实的痛苦,默默地为他们心目中的“神”贡献出自己的最后一滴汗和血。
婆罗门教相信祭祀万能,所以极重视祭祀。主要的祭祀有两类:一类是家庭祭;另一类是天启祭。
家庭祭一般限于家庭事务的祭祀,人生的各阶段,如受胎、出生、命名、哺养、童年、成年、从师学习、学成归家、结婚等,以及祖先祭和人死时的祭礼也属于家庭祭的范畴。
天启祭主要包括供养祭和苏摩祭两类,两类之下又有许多类,包含范围极广,如火祭,是祈求牲畜顺利繁殖;初穗祭,是祈求丰年;婆罗门罗中规模最大的天启祭是马祭,它也是所有祭典中最隆重的。马祭,是印度君王所做的祭祀,婆罗门认为可因此而使国王成为王中之王,做百次马祭的君主可成为世界和众神的主宰。
Ⅶ 印度信奉的是哪个教
印度最大的宗教是印度教,80%印度人信仰的都是印度教,印度的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流行于印度,在欧洲的英国,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也有很多信徒。
印度教起源: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Ⅷ 印度的绝大多数人是信仰什么教的
信奉印度教。
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众多信徒。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大于拥有3亿信徒的佛教。
(8)印度什么教扩展阅读
印度教形成于2世纪左右,奥义书集大成,六派哲学体系渐成,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而在2世纪之前又被称为是婆罗门教并且得到了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
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但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等。
婆罗门教原是一个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毗湿奴、湿婆三神为主神。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奴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
Ⅸ 印度教是什么教
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它拥有10.5亿信徒,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它是存在于印度本土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称,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