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有什么战机
印度空军目前装备的主要战斗机有:
1、苏-30MKI(Sukhoi Su-30MKI),大约有250架左右。
Ⅱ 印度空军的战斗机
苏-30MKI战斗机
2001年4月28日,俄罗斯和印度在伊尔库茨克签署了俄向印度转让成批生产苏-30MKI歼击机许可证的合同,这是两国迄今为止签订的一项金额最大的军事技术合同,价值33亿美元。除了向俄罗斯直接购买32架苏-30MKI战斗机外,印度还得到俄方授权,在今后17年内生产140架苏-30MKI歼击机。苏-30MKI成了印度空军装备的最新型战斗机。
苏-30MKI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先进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该机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有很好的气动性能;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铝合金和钛合金,传统3梁式机翼;具有机动性和敏捷性好、续航时间长等特点,可以进行超视距作战。该机装有着名的AL-31F涡轮风扇可操纵推力矢量发动机,具有高度机动性。最大起飞重量达30吨,最大平飞马赫数能达到2.35。
苏-30MKI主要机载设备有N-101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边跟踪边扫描和下视/下射能力,可同时攻击两个目标,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综合火控系统将雷达、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激光测距仪与头盔显示器协同起来,并显示在广角平视显示器上。战机双翼下有12个武器挂点,可以挂载4~6枚R-27中程空空导弹、R-73近距红外空空导弹等。
“幻影”2000战斗机
从法国进口的49架“幻影”2000战斗机是印度空军的新型主力战机之一。
“幻影”2000战斗机是法国达索公司研制的超音速战斗机,主要任务是截击和制空,亦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幻影”2000采用与“幻影”III相同的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但应用了电传操纵、放宽静稳定度、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以及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和更先进的电子设备,所以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属第3代超音速战斗机。
“幻影”2000战斗机装备有9个外挂架(机身下5个,两机翼下各两个),执行截击任务时可带两枚R530中距和两枚R550近距空对空导弹,用于对地攻击时可载各种炸弹。另外,印度还和法国签订了价值3.78亿欧元的合同,以购买10架法国的“幻影”2000H型战斗机。2000年10月9日,印度空军参谋长蒂普尼斯称,空军计划使用“幻影”2000型战斗机来实施核武器的投放。
“美洲虎”攻击机
印度空军还装备有116架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有多种改型。
从外形上看,“美洲虎”颇有特点———它在机翼上部装备有导弹挂架,迎面一看,仿佛在肩膀上扛了两枚导弹。该机最大飞行马赫数为1.5,最大作战半径1300千米,机上装有两门30毫米航炮,可外挂各种空对地武器,最大载弹量约 4.5吨。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法国空军的“美洲虎”战机曾参战实施对地攻击,结果被地面火力击伤多架。
LCA战斗机
2001年1月4日,由印度自行研制的轻型作战飞机(LCA)首次试飞成功。印度军方高度评价这一成功,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值得印度自豪”。LCA因此成为印度空军的“未来之星”。
LCA飞机整个研发过程历时近18年,可谓路途坎坷。据印度媒体称,LCA整体技术十分先进,号称是“世界上最轻的多功能战斗机”。这种轻型超音速战斗机集速度、机动性、加速性、可靠性于一体,符合现代空战的严格要求,能实施全天候制空、对海、对地攻击作战任务。
从公布的照片看,LCA飞机颇似“幻影”2000的浓缩版。在未来,LCA飞机将与苏-30MKI重型战斗机构成轻、重搭配。LCA的机载雷达很有特点,它是一部多功能雷达。它具有探测、追踪、地形回避和制导武器发射等功能,在计算机系统的处理下,扫描和追踪可同时进行。多普勒脉冲使其具有俯视射击效果和地形绘制能力。LCA共有7个装备外挂点,在武器的配置上力求作到最大的适应性,即可发射各种导弹、炸弹和火箭。根据任务需要,LCA可发射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空对舰导弹。
米格—21战斗机
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出米格-21“鱼窝”战斗机,此后曾不断改进,出口到全世界37个国家。印空军拥有4种型号125架米格-21战斗机。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米格-21重量轻,机动性好,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从外形上看,米格-21小巧灵活,战机的最大飞行马赫数能达到2.1,作战半径270千米。武器装备有: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备弹200发,翼下4个挂架可带4枚K-13A红外空对空导弹或“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也可带火箭弹或常规炸弹。载弹量一吨。
也许是由于服役时间太长的缘故,印度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事故率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印度空军出资数亿美元,从1999年开始与俄罗斯合作,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希望米格-21能继续承担主力战斗机的重任。
米格—29战斗机
作为当今世界优秀的第3代战斗机之一,米格-29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一直颇为畅销,曾出口10余个国家。在印度空军中,米格-29战斗机也是当仁不让的“顶梁柱”。
米格-29战斗机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双发高机动性超音速战斗机,可执行截击、护航、对地攻击和侦察等多种任务。俄罗斯出具的技术任务书上说明,米格-29的近距作战和超视距作战性能均优于美国的F-16和F/A-18。
米格-29战斗机采用全后掠下单翼,双垂尾正例程布局,带有较宽的机翼前缘边条,液压助力机械式操纵系统,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复合材料结构占全机重量的7%,作战半径574千米,最大平飞马赫数能达到2.3。米格-29战斗机的特点是强调飞机的高亚音速机动性、加速性和爬升性能,但不具隐形能力,是典型的第3代战斗机。
米格-29战斗机装备有大功率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和超视距攻击,机翼下有8个外挂点,可携带先进的中距和近距空空导弹,如R-60红外空空导弹,也可携带R-73A或R-73E红外空空导弹以及各种炸弹和火箭等。机上装有“警笛”3全向雷达告警系统,还有独具特色的头盔瞄准具(可用于导弹离轴发射)等。
印度“导弹之父”、总统卡拉姆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指出:“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必须强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印度“以军强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三军不断购买先进武器装备,修改作战理论。作为未来战场上的主力,针对宿敌巴基斯坦空军的“先发制人”战略,印度空军认为,国土防空作战理论已经过时,
并提出一种全新的作战理论,即“战略性威慑防空”。
“战略性威慑防空”就是指印度空军利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优势,在承受住敌对国最初的攻击后,用现代化技术和高性能的远程飞机,通过空中加油,延长空中作战时间,对入侵之敌进行大纵深和远距离的反击作战,以求“后发制人”。
印度空军认为,巴基斯坦空军已制定了“先发制人”的空战理论,谋求将印空军战机摧毁于“巢穴”,缩小其空军兵力的劣势。因此,印度空军必须要承受住巴基斯坦空军的第一波“先发制人”的打击,然后对巴基斯坦进行毁灭性的反击,从而获取战争的胜利。在2005年10月份巴基斯坦空军举行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分2005”演习中,巴基斯坦空军就重点演练了“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所以,印度空军官员称,“战略性威慑防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强大的灾难性的远程战略反击能力给对手以震慑,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印度空军的“战略性威慑防空”理论指出,印度空军能否“后发制人”,关键是能否在巴空军“先发制人”的打击中生存下来。因此,印度空军必须构筑完善的预警系统,尽早发现巴空军袭击征兆,以进行有效防护。印度空军已经与以色列签署合同,购买4架“费尔康”预警机,并自行研制3架预警机,使印度空军在2012年以前的预警机数达到7架,实现全天24小时的侦察监视和指挥作战,并打造印度空军的空中指挥中心。另外,为防止巴空军的攻击,印度还加紧打造可用于防空的导弹防御系统,自行研制“天空”防空导弹。
同时,“战略性威慑防空”还强调,反击作战应把战场引向敌领空,以减少空战的附带损伤。为此,印度空军决定购买空中加油机。据悉,印度已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协议,购买6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并选派飞行员和技术人员赴乌学习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驾驶、空中加油及维护与保养技术。印度空军已装备4架空中加油机。印度空军官员称,经空中加油后,印度苏-30MKI战机的续航能力将提高3倍以上,其他飞机也可在空中加油机的帮助下攻击700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目标。
而且,为增强“战略性威慑防空”的效应,印度空军计划从俄租赁或购买图-22战略轰炸机,并在未来15年内,将现有39个战斗中队扩编为55个,装备190架可执行核打击任务的苏-30MKI战斗机。军事专家称,一旦印度空军装备图-22战略轰炸机,印度空军的战略反击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印度空军的“战略性威慑防空”理论还认为,取得空间优势和信息优势是印度空军实施“战略性威慑防空”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印度空军新战略计划《空军2020年远景规划》就强调,印度应利用其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加快天基预警、侦察、通信力量建设,夺取制空天权,全面提升空军的纵深战略打击能力。
为此,印度不断加大太空投入,分别参与俄罗斯和欧洲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研制各式卫星和太空武器。印度空军计划,最迟在2007年以前拥有一套以卫星为基础的军事侦察和监视系统。
Ⅲ 飓风战斗机的设计与研发
飓风战斗机由霍克飞机公司(Hawker Siddeley)根据英国航空部规格F.36/34(F.5/34修订)而设计,规格要求生产一种配备劳斯莱斯PV-12发动机的战斗机,PV-12发动机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梅林发动机。设计于1934年初展开,由悉尼·肯姆(Sidney Camm)担任设计师。
某程度来说,飓风战斗机的设计在推出时已经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它使用了霍克飞机公司建造双翼机的技术,以传统机械方式接合和固定而非焊接。机身结构以由钢管组成的沃伦式桁架构成,装上机肋和纵梁后覆上布制蒙皮。初期机翼以两组钢制翼梁构成结构,再覆上布制蒙皮。到1939年4月由一种硬铝(raluminium)制造的全金属与应力蒙皮结构的机翼取代,其后出厂的飓风战斗机均使用这种机翼。同期推出的喷火战斗机则使用金属制硬壳的机翼结构,虽然强度较高和较轻,但对子弹的对抗性则较差。
悉尼·肯姆把设计交到航空部时被他们以太正统(too orthodox)为由而否决。霍克飞机公司孤注一掷,独力支持肯姆把他的设计付诸实行。以经济角度考量,飓风战斗机必须尽量根据霍克飞机公司现有的工具和技术来设计(飓风实际上就是泼妇式战斗机(Hawker Fury)的单翼版)。但使用旧技术却是飓风战斗机成功的关键因素,机身的金属结构和布制蒙皮非常耐用,而且比起喷火战斗机的金属蒙皮,飓风战斗机的布制蒙皮对爆炸性机炮弹有更高的对抗性,简单的设计亦令维修变得更容易。
飓风战斗机于1936年开始量产,其简单的结构令生产十分容易,而同期推出又较先进的喷火战斗机则因为结构复杂设计新颖而令生产速度大大减慢。获配备飓风战斗机的飞行中队同样受惠,这些飞行中队早就熟悉像飓风战斗机这类老结构飞机的维修方法。维修简便、配置宽阔的起落架和良好的飞行特性令飓风战斗机退居二线后仍然在一些环境恶劣,要求高可靠性多于高性能的战场执行任务。
在不列颠空战当中,飓风的数量比喷火要多,但由于喷火被集中对付德国战斗机而飓风则大多对付德国轰炸机,而大多数被击落的德军飞行员都声称是被喷火击落(尽管他们可能是被飓风击落),于是风头都被喷火抢去了,在1942年初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空战当中都有飓风参与,但也同样被日军飞行员以为是喷火。
Ⅳ 飓风战机的型号
飓风Mk I
如预期一样,第1架飓风Mk I很快就完成,1937年10月开始付运。这款早期型号非常简单,使用覆有布制蒙皮的机翼,木制双叶定距螺旋桨,装甲不足又没有自封油箱。以劳斯莱斯梅林发动机Mk II或Mk III驱动,产生1,030匹马力,并配备8挺使用.303英吋子弹的勃朗宁M1919机枪。8挺机枪听起来好像火力很强,但事实上这种小口径机枪只能击落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木制飞机。不列颠空战期间常常出现德军飞机被大量.303子弹击中后仍能安全飞返基地的情况。使用较少但口径较大的机枪能更有效击落敌机,Mk I后的型号均改善了火力不足的问题。
1939年,Mk I改用全金属机翼和德哈佛兰(de Havilland)或罗陀(Rotol)制的恒速金属螺旋桨,又加装了装甲和增加发动机推力的喷射式排气道。皇家空军共订购500架Mk I后期型,成为法国战役和不列颠空战时的主力机种。首位皇家空军的王牌飞行员第73中队的卡柏·凯恩就是使用这种MK I后期型。
虽然倚赖一些旧科技,但飓风证明能与德国空军的Bf 109匹敌。参与不列颠空战时于第85飞行中队服役的英国王牌彼德·唐森(Peter Townsend )着作Duel of Eagles中指出,飓风战斗机超凡的回转性能能够抵销BF 109在速度上的优势。另一个因素就是驱动飓风战斗机的梅林发动机,尤其当加装了限流器改善负G动作会出现截油的问题后,梅林的低空性能较驱动Bf 109的DB 601好。但于15,000英尺以上时,DB601A-1则较梅林III和XII佳。不列颠空战期间,皇家空军取得的战果大都由飓风战斗机击落(2,739架中,飓风击落了1,593架)。飓风多数会被指派去攻击那些航速较慢的轰炸机,而喷火则负责对付Bf 109。到1940年末不列颠空战结束时,喷火的生产速度已经赶上飓风,大部份飞行中队都已经能够配备喷火战斗机。
飓风Mk II
梅林发动机改良版本XX(MK 20)于1940年推出,新的双速增压器可以让飞行员根据高度(气压)改变叶轮(impeller)速度。于18,000尺或以上,飞行员可以转到高速传动(FS ratio—完全增压(Full Supercharge))以增加压缩,低于18,000尺时,则转到低速传动(MS ratio—普通增压(Moderate Supercharge)),这样会减少引擎功率的消耗。结果于不同高度都能够提供更大的动力,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显着的提升,最大输出1,280匹马力。
1940年6月11日,第一架配备灰背隼XX的飓风Mk I首飞。1940年9月,不列颠空战最激烈的时候,飓风Mk IIA1亦开始交付各飞行中队。
霍克飞机公司对改装战斗机武装有充足经验。首个试验将2门欧瑞康(Oerlikon Contraves)20毫米防空炮以吊舱安装于飓风机翼下,但携弹量少,弹鼓供弹的设计又常常出现卡弹的情形。最后以4门希斯巴诺Mk II 20毫米航炮安装于机翼内。
灰背隼XX性能之佳,令老旧的飓风仍能继续生产,霍克飞机公司不久后推出飓风Mk IIA2,一种配备12门白朗灵机枪,一种配备4门希斯巴诺航炮。首架MKII A2于10月交付,使用了较大的螺旋桨。其后订名为MK IIB和MK IIC,分别于1941年4月和6月推出,都使用了经轻微修改的机翼。新机翼加装了炸弹挂架,可挂250公斤、500公斤炸弹或附加油箱。此时德国的新式战斗机性能上已超越飓风,因此飓风的角色就转为战斗轰炸机和夜间战斗机。
Mk II也用于地面支援,但很快就发现20毫米航炮的能力并不足以摧毁德国坦克,用炸弹攻击更是不可能。霍克于每边机翼下加装1门40毫米航炮,机翼内的武装则减至每边一门白朗灵机枪,问题迎刃而解。这些改装了的飓风被起了一个绰号—飞行开罐器(Flying Can Openers)。
首架改装了的MK IIB于1941年9月18日首飞。其后新建配备这种武装的飓风被订名为MK IID,于1942年开始交付,并于驾驶舱、散热器和发动机加装装甲。MK IID最初配备劳斯莱斯制的航炮,携弹12发;但很快便转用维克斯S航炮,携弹15发。MK IID于北非战场执行反坦克任务,在没有防空炮火和敌方战斗机干扰下,飓风MK IID均能精确有效地打击装甲车辆和其他地面车辆。
另一种使用改装机翼的型号为MK IIE,在首250架交付后型号变更为MK IV。T Mk IIC 是一种以MK IIC为蓝本的双座教练机。只为伊朗空军建造过2架。
飓风Mk III
Mk III是使用帕卡克(Packard制梅林发动机的MK II,以腾出英国制的梅林发动机供其他机种使用。但其后英国制的梅林发动机产量增加,计划因此被放弃。
飓风Mk IV
飓风最后一个重大改动就是使机翼更为“合理”(rationalize),装置一个能挂载2枚炸弹的挂架,2门40毫米维克斯航炮或8枚RP-3火箭弹。也改用了最新的灰背隼24或27发动机,输出1,620匹马力,并装有沙尘过滤器。Mk IV于1944年早期被台风战斗轰炸机取代前于欧洲战场执行地面攻击任务。法国王牌皮埃尔·克洛斯特曼(Pierre Clostermann)于其着作《The Big Show》中忆述携带有RP-3火箭弹的飓风航速会因为火箭弹的阻力而限制于每小时330公里,致命的德军地面炮火很容易就击落携有火箭弹的飓风。克洛斯特曼也叙述了一次火箭弹攻击任务,第184飞行中队4架飓风Mk IV于1943年12月20日负责攻击法国海岸一个V-1发射场,但有3架飓风在展开攻击前已经被击落。
飓风Mk V
有2架飓风Mk IV被改装为飓风Mk V,使用4叶螺旋桨和灰背隼32发动机。当时地面攻击任务已经改由台风执行,飓风亦不再生产,只有少量MK V交付到空军。
此时,于英国的飓风已经退居二线。但其他海外地方仍视飓风为一线战斗机,于中东和远东地区均有突出表现。1941年至1942年初防卫马耳他的战役,飓风亦作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海飓风Mk IA
由飓风Mk I改装而成,用于一些装有投射器的商船(Catapult armed merchantman,CAM)上,自商船的投射器出击并为商船群提供空中防御。如果未能飞抵陆地,飞行员就要跳伞逃生,并由商船救起。
海飓风Mk IA都是由一些前线部队退役的飓风Mk I改装而成,这些飓风Mk I都曾受过损坏,结构上都不太坚固。曾经有一架海飓风Mk IA因抵受不住投射器的冲力而裂成碎片。由50架飓风Mk 1改装成。
海飓风Mk IB
装有弹射器线轴和着陆勾。由1941年10月起,用于商船空母。由340架飓风Mk IIA改装成。
海飓风Mk IC
自1942年2月起把MK I改装,加装弹射器线轴、着陆勾和飓风Mk IIC的机翼。
由400架飓风Mk IIC和MK IIB改装成。
海飓风Mk IIC
用于航空母舰,装有海军无线电设备。
由400架飓风Mk IIC改装成。
加拿大飓风,Mk X至Mk XV
部份飓风由加拿大汽车及铸造公司生产。
飓风Mk X:单座战斗机/战斗轰炸机,1具帕卡德梅林28发动机提供1,300匹马力。配备8门0.303英吋(7.7毫米)口径机枪,共生产490架。
飓风Mk XI:共生产150架。
飓风Mk XII:单座战斗机/战斗轰炸机,1具帕卡德梅林29发动机提供1,300匹马力。配备12门0.303英吋(7.7毫米)口径机枪,其后改为4门20毫米航炮。
飓风Mk XIIA:单座战斗机/战斗轰炸机,1具帕卡德梅林29发动机提供1,300匹马力。配备8门0.303英吋(7.7毫米)口径机枪。
海飓风Mk XIIA:与飓风Mk XIIA相同。
Ⅳ “幻影"2000.阵风.台风.鹰狮.F-16.J-10.米格-29.枭龙.印度的LCA......哪些是中型哪些是轻型战斗机
“幻影"2000.阵风.台风.鹰狮.F-16.J-10.米格-29这些算中型,装2台中型推力发动机或者一台重型推力发动机,空重10吨左右
重型机两台重型推力发动机,空重十几吨,像F15,苏27这样的。
枭龙.印度的LCA装一台中推发动机,空重7吨左右,算轻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