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历史上不丹割让多少土地给印度

历史上不丹割让多少土地给印度

发布时间:2022-05-03 14:32:02

⑴ 不丹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有多少人口

【国名】 不丹王国(The Kingdom of the Bhutan )
【国名释义】“不丹”在梵语中意为“西藏的边陲”
别称:神龙之国(不丹人自称“竺域”,意为“龙”)、森林之国、花卉之国
【面积】 4.6万平方公里。
【人口】 不丹:南亚一自治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侧。长期受英国和印度的影响。廷布是其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1,232,000。人口增长率约2.5%。不丹族占总人口50%,尼泊尔族占35%。不丹语“宗卡”为官方语言。
【首都】廷布(Thimphu),人口约5万(2002年)
【同北京时差】 -2:30
【国际电话码】 975
【语言】 不丹语“宗卡”和英语同为官方用语,南部讲尼泊尔语
【民族】 不丹族(菩提亚族)占多数,其余为尼泊尔族(30%~35%)等
【宗教】 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尼泊尔族居民信奉印度教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金黄色和桔红色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组成,中间一条白色的飞龙,四个爪子各抓一颗白而亮的宝珠。金黄色象征国王的权力和作用;桔红色是僧侣长袍的颜色,象征佛教的精神力量;龙象征国家权力,又指这个国家的名字,因为不丹可译为“神龙之国”。龙爪上握有白珠,象征威力和圣洁。
【国徽】
呈圆形。圆面上两条龙腾空而起,象征权力和尊严。龙的周围是燃烧的火焰,圆面中心是十字形图案,它是大自然雷电霹雳的象征。圆面外圈的白色圆环的上部,用藏文书写着“光荣的不丹是不可战胜的”。
【国歌】
《皇家颂歌》
【国花】
蓝花绿绒蒿
【概述】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为内陆国。北部山区气候寒冷,中部河谷较温和,南部丘陵平原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公元7世纪起曾为吐蕃王朝属地,9世纪成为独立部落。12世纪后,藏传佛教竺巴噶举派逐渐成为执掌世俗权力的教派。18世纪后期起遭英国入侵。1907年建立不丹王国。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8月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1961年以来,不丹国王多次公开表示要保持自己国家的主权和独立。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编辑本段【政治概况】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1972年7月24日登基;2006年12月14日,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将王位传给王储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于2008年11月6日在不丹首都延布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年轻的国王。
【重要节日】
国庆日(12月17日--第一任国王乌金·旺楚克登基日)、国王生日(11月11日)、国王加冕日(6月2日)
【政治简况】
公元7世纪起为吐蕃王朝属地,后逐渐成为独立部落,并由藏传佛教竺巴噶举派执掌世俗权力。18世纪后期起遭英国入侵。1907年建立不丹王国。正实施宪政改革,由世袭君主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2008年,将举行首次议会选举并产生新政府。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4个行政区、20个宗(县)。2003年,不丹分为4各地区(如下)20个宗,202个格窝,5000多个自然村
地区名 首府 成立日期 管辖范围
第一地区 楚卡 1988.12.10 楚卡宗、帕罗宗、哈宗、桑契宗
第二地区 普那卡 1988.12,10 加莎宗、廷布宗、普那卡宗、旺迪颜颇章宗、达加纳宗
第三地区 吉列普 1986.6.15 布姆塘宗、同萨宗、仁工宗、沙奔宗、乞郎宗
第四地区 扎西岗 1989.9.17 扎西岗宗、扎西羊孜宗、孟加拉宗、隆子宗、沙姆德罗普宗卡宗、佩玛加泽尔宗
区 (dzongdey) 宗(Dzongkhag) 首府 面积 (km2) 人口 COK
西方 帕罗宗 (Paro) 帕罗 (Paro) 2,035 32,673 11
楚卡宗 (Chhukha) 楚卡 (Chhukha) 2,393 62,209 12
哈阿宗 (Haa) 哈阿 (Haa) 1,585 13,240 13
萨姆奇宗 (Samtse) 萨姆奇 (Samtse) 2,037 65,902 14
廷布宗 (Thimpu) 廷布 (Thimpu) 1,943 95,059 15
中央 奇朗宗 (Chirang) 丹普 (Damphu) 759 29,702 21
达加纳宗 (Dagana) 达加纳 (Dagana) 1,534 27,292 22
普那卡宗 (Punakha) 普那卡 (Punakha) 1,016 23,340 23
旺杜波德朗宗 (Wangdi Phodrang) 旺杜波德朗 (Wangdi Phodrang) 5,025 35,333 24
加萨宗 (Gasa) 加萨 (Gasa) 4,914 4,848 25
南方 盖莱普宗 (Gaylegphug) 盖莱普 (Gaylegphug) 2,461 51,142 31
通萨宗 (Tongsa) 通萨 (Tongsa) 2,181 19,460 32
布姆唐宗 (Bumthang) 贾卡尔 (Jakar) 2,992 22,024 33
谢姆冈宗 (Shemgang) 谢姆冈 (Shemgang) 2,579 27,506 34
东方 塔希冈宗 (Tashigang) 塔希冈 (Tashigang) 2,609 87,110 41
蒙加尔宗 (Mongar) 蒙加尔 (Mongar) 1,969 53,378 42
佩马加策尔宗 (Pema Gatshel) 佩马加策尔 (Pema Gatshel) 713 28,256 43
伦奇宗 (Lhuntshi) 伦奇 (Lhuntshi) 3,462 28,292 44
萨姆德鲁琼卡尔宗 (Samdrup Jongkhar) 萨姆德鲁琼卡尔 (Samdrup Jongkhar) 2,653 53,347 45
塔希央奇宗 (Tashiyangtsi) 塔希央奇 (Tashiyangtsi) 1.754 36,201 46
【重要人物】
国王:
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1980年2月出生,2006年12月继承王位,于2008年11月6日在不丹首都延布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年轻的国王,旺楚克王朝第五世国王。
第四世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1955年11月出生,1972年继承王位,1974年加冕,2006年12月宣布提前让位于其子凯萨尔·旺楚克。
历任国王(1907年~今):
1. 乌颜•旺楚克 (Ugyen Wangchuk) 1907---1926
2. 吉格梅•旺楚克(Jigme Wangchuk) 1926---1952
3. 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Jigme Dorje Wangchuk)1952---1972
4. 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h Wangchuk) 1972---
【政体转变】
2008年3月24日,位于中印之间的不丹迎来其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对于这个面积仅3.8万平方公里、人口73万的小国来说,此次选举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这个转变的推动者正是不丹的老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本人。
此次选举是不丹国王多年来致力于推行政治民主化的结果。100年来,不丹一直实行世袭君主制,没有宪法,也没有政党。1998年6月,辛格老国王对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解散了内阁,将政府行政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1年9月,国王发布命令,要求政府筹备起草宪法。2005年3月,辛格国王建议在不丹建立两党制度,由在大选中得票最多的政党组阁,另外一个政党则成为反对党。根据宪法草案,不丹将组建两院制议会,由75人组成的国民议会和由25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2006年年底吉格梅国王宣布退位,于2007年4月将王位正式让给27岁的儿子吉格梅•凯萨•旺楚克王储。
辛格曾表示,还政于民是为了让不丹在政体上与西方接轨,以便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他说:“为了不丹人长远的幸福,我们必须推行民主,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北部及东北、西北与中国为邻;南部与印度接壤。境内多山,北高南低;南部山区属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年降水5000~6000毫米;中部河谷区 ,气候温和,年降水760~2000毫米;北部高山区,气候严寒,人烟稀少,海拔2650~5480米。河流均由北向南,主要有阿穆曲河、旺曲河及莫曲河等。
编辑本段【历史概况】
公元7世纪时受北印度的迦摩缕波王朝统治。650年后为吐蕃王国的一部分。8世纪喇嘛教从西藏传入。9世纪吐蕃衰亡,不丹成为独立部落。1616年后,佛教竺巴噶举派领袖阿旺·纳姆伽尔战胜其他教派,统一不丹,形成僧俗同掌政权的封建王国。18世纪后期英国入侵,1865年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丹被迫割让2000平方千米土地。1907年,乌颜·旺楚克废除德布王,自任国王,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1910年英与不丹又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1952年第三代国王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即位,他发展经济,对内政外交进行改革。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于1972年即位,继续先王的内外政策。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经济简况】农业是不丹支柱产业。上世纪50年代实行土地改革后,98%以上农民拥有土地、住房。粮食基本自给。目前,农业约占不丹GDP23%(2005/06财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63.3%。近年来,不丹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06财年分别约占GDP35%和42%。向印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成为不丹经济支柱之一。
2002年12月,不丹政府开放制造业和服务业,外资控投最高可达70%,标志着不丹正式对外国直接投资开放。
1961年起,不丹开始实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印度、瑞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经济援助。九五计划(原为2002-2007年,2006年6月宣布将该计划延长至2008年)主要目标是在“八五计划”基础上,进一步贯彻和实行"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理念,追求经济和环境、社会、文化均衡可持续发展,力争保持7-9%的年经济增长率。
2003年,在联合国发展署发表的全球人类发展报告中,不丹首次进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2006年,不丹排名第135位。
国内生产总值(2005/06财年,下同):8.04亿美元
增长率:6.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45美元
货币名称:努扎姆(Ngultrum),简称努(NU.),与印度卢比等值。
汇率:1美元≈44.7努
通货膨胀率:4.7%
失业率:3.1%
【资源】白云石、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石膏等矿藏。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约3万兆瓦(MW),目前仅开发利用了1.5%。【水利资源】不丹有许多水电工程待建。介绍了不丹水电资源蕴藏量、水电开发现状和前景以及水电开发面临的挑战。
【工业】2005/06财年,不丹电力行业产出7347万美元,占GDP10%。建筑业产出1.05亿美元,占GDP17%。制造业产出4365万美元,占GDP7%。另外还有少量采矿业等。
【农牧林业】可耕地面积占总面积16%,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子、小麦、大麦、荞麦、马铃薯等。森林覆盖率为72.5%,其中26%为自然保护区,以丰富的名木花草闻名遐迩。盛产水果,苹果、柑桔等大量向印度和孟加拉国出口。
【旅游业】是外汇重要来源之一。1974年起开放旅游业,但控制较严,一般只接受团体旅游。同时出于环保考虑,实行境外游客每人每天165-200美元的最低消费制。游客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地。2005/06财年,入境游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2080万美元,增长35.8%。其年均签证通过指数为10000人/一年
【交通运输】200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4392.5公里。九五计划期间,计划修路587公里。拥有近3万辆机动车。山区仍以马、牛、骡为主要运输工具。距首都廷布约65公里的帕罗是唯一机场。不丹航空公司(Druk Air Corporation)成立于1983年2月,主要航线至南亚各国首都。2005年运载乘客9万人次。2006年,不丹与印度、泰国和孟加拉国分别签署加强航空联系的谅解备忘录。
【通讯邮政】不丹电信公司于1999年1月成立,同年建成全国计算机互联网。拥有固定电话3.27万部,手机用户3.78万人,邮局101个。
【财政金融】财年始于每年7月1日。2005/06财年,不丹国家总收入3亿美元,增长12%。总支出3.61亿美元,增长4%。外汇储备约4.79亿美元,增长37.8%。外债6.81亿美元,增长12%。2006/07财年预算支出4亿美元。
主要金融机构有皇家货币局(Royal Monetary Authority)和不丹银行(Bank of Bhutan)。1996年政府允许金融部门发行股票,并与亚洲开发银行和花旗银行签署协定,允许其购买不丹国民银行(Bhutan National Bank)少于40%的股份。
【对外贸易】2005/06财年,不丹外贸总额为6.67亿美元,主要在南盟成员间进行贸易。印度是最大贸易伙伴,与不丹签有自由贸易协定。不丹对印进出口额分别占其进出口总额的87.6%和75.1%。其他主要贸易伙伴有孟加拉国、香港、日本、新加坡、泰国、德国等。不孟签有优惠贸易协定。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力、化学制品、木材、加工食品、矿产品等;进口产品主要为燃料、谷物、汽车、机械、金属等。1998年成为WTO观察员,现申请成为正式成员。
【外国援助】经济建设严重依赖外国和国际组织援助,过去15年接受外援年均增长18%。2005/06财年,接受外援1.21亿美元。印度、丹麦、荷兰、日本和世界银行是最大援助方,印度在2005/06财年援助额占不丹外援总额56.9%。
【人民生活】全国实行免费医疗,基本医疗服务已覆盖90%以上人口。现有医院29家和其它医疗机构650家。人均寿命66.1岁,婴儿死亡率为每千人40人。传统医学来源于藏医药学,目前仍广泛使用。普通家庭三大件依次是手表、收音机和电饭煲,占有率分别为75%、67%和31%。
编辑本段【军事概况】
军事 武装部队主要由皇家陆军、皇家警察和皇家卫队组成,共1.4万余人。实行征兵制,国王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全部军费、大部分装备和给养由印度提供。
编辑本段【文化教育】
【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全国现有各类学校512所,在校学生19万余名。目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国民识字率约为60%。2003年6月,不丹第一所大学不丹皇家大学正式成立。
【新闻出版】政府设有不丹新闻与广播机构,负责管理全国广播、电视事务。广播公司提供广播、电视服务。《昆色尔》为官方报纸。2006年,私人报纸《不丹时报》和《不丹观察家报》开始发行。另有《德鲁克·洛塞尔》季刊,以宗卡语、英语和尼泊尔语出版。
【体育】射箭和摔跤为传统体育项目。
编辑本段【外交关系】
不丹对外政策两大主要目标是,加强和维护不丹主权和独立、实现经济自主。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奉行不结盟政策,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谊与合作,特别是同邻国友好相处。截至2006年,已同印度等21个国家及欧盟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纽约和日内瓦设有常驻代表处,在印度、孟加拉国、科威特和泰国设有使馆,在14个国家设有15位名誉领事。印度和孟加拉国在不丹设有使馆。不丹于1971年加入联合国,目前是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
【同印度的关系】不印关系密切,1949年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1968年建交。
2003年,不丹政府对其境内的“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等印东北部反政府武装展开军事行动,摧毁其在境内的基地。
2006年1月,不丹外交大臣坎杜·旺楚克访问印度;不丹-印度发展合作对话在新德里举行。7月,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国王对印度进行工作访问。10月,印度外秘梅农和水资源部部长索兹分别访不。12月,印度外长慕克吉访问不丹;不印结束长达40多年的划界、勘界和重新树立界碑工作。
1979年起,不丹一直要求修改《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2007年2月,不丹国王凯萨尔·旺楚克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经过修订的《友好条约》。3月,条约生效。
两国实行开放边界,自由通商。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贸易伙伴、援助国和债权国。2006年7月,两国续签《贸易、商务与转运协定》,有效期10年。
【同南亚其他国家的关系】不丹同除阿富汗以外的所有南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来往日益增多。
不丹与尼泊尔存在难民问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丹将旅居境内的约10万尼泊尔族人驱逐出境。这些人涌入尼泊尔境内,目前居住在尼东部的7个难民营内,由联合国难民署管理。1993年至今,双方举行了15轮部长级联合委员会,讨论解决这一问题。尼要求向不丹遣返这些难民,不丹同意在对难民身份进行甄别的基础上接收部分难民。1999年9月,双方成立“联合身份鉴别小组”,甄别在尼难民身份,并于2003年就难民分类达成一致。但遣返问题至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不丹积极主张加强南亚区域合作,是南盟成员国。2003年,不丹加入“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2005年3月,不丹原驻泰国大使臣克亚·多吉任南盟第八任秘书长,任期3年。2006年4月,不丹举办第四届南亚保险监督论坛。5月,首届“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文化部长会议在帕罗召开。
【同南亚以外国家的关系】1985年开始,不丹开始发展跨地区外交,先后同荷兰、丹麦、瑞典、瑞士、挪威、日本、芬兰、韩国、奥地利、泰国和巴林等国建交。2002年以来,又分别同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建交。
【同中国的关系】中不迄未建交,但两国关系一直友好,边境地区总体保持和平与安宁。从1984年至今两国共举行了16轮边界会谈。1998年,两国签署了《关于在中不边境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这是两国政府间签署的第一个协定。2000年两国政府就不丹王国在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保留名誉领事馆事达成协议。2001年4月,不丹王国宗教领袖央腾加增大师(不丹宗教界第二号人物)率不丹文化代表团访华。7月,不丹外秘乌金•泽林率不丹官方代表团访华。10月,不丹审计署审计长昆藏•旺堆率团访华。11月底,中国不丹边界第15轮会谈在不丹首都廷布举行。
中不边界长约600公里,从未正式划定。1984年起,中不两国轮流在北京和不丹首都廷布举行中不边界会谈。1998年,两国在第12轮边界会谈期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不丹王国政府关于在中不边境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这是两国第一个政府间协定,对维护两国边境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寻求边界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条件。2005年7月,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罗照辉率团赴不丹举行中不边界问题专家小组第二次会议。
http://ke..com/view/7805.html?wtp=tt

⑵ 投靠印度情非得已,为何不丹总统宁可追随印度也不与其他国家建交

不丹与印度的关系,像极了一幅“子母图”——目前的不丹,就像是处于襁褓中的婴儿,还没有脱离“母亲”独自活动的能力,必须继续依靠“母乳”的喂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否则他就会死亡。

每个孩子从断奶到走向社会,都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监护”过程。因此,不丹脱离印度的路还很长,其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印度。

二战后英国实力急剧下滑,没有能力继续管控南亚殖民地区,并陆续撤出了南亚殖民统治。却不想英国殖民这一走,长期受英国指导的不丹反而慌了,像断奶的孩子一样。英国殖民者走了,南亚地区乱成一锅粥,印度短期内掌控了南亚霸权。不丹周围弥漫着战火。他们开始面临被印度吞并的危险。

印度这个时候忙的不可开交,眼里面全是巴基斯坦土地,根本无暇顾及身边这小小的不丹。1948年,不丹主动派代表入印度谈判,要求双方达成友好协议。至1949年双方签署《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协议,延续了英国对不丹的外交控制。

至今,不丹建交国家仍需要印度点头,全球建交国家仅21个。同时,他们也是全球唯一没有与5大常任理事国建交的国家。也是中国周边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建交成功的国家。

⑶ 唯一不和我国建交的国家,竟然和我国相邻,为什么

题主说的是不丹吧?
不丹王国,简称不丹。不丹国土面积为3.84万平方公里。在2012年的时候,有80万左右人口。
在8世纪的时候,不丹是吐蕃的一个不落,一直到9世纪,才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部落。到1772年的时候,英国占领了不丹,再到1865年英国与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910年1月,英国和不丹又签订了《普那卡条约》,条约规定,不丹安全受英印保护,不丹的一切外交都要接受英国方面的指导。
1947年印度独立。独立后的印度与不丹在1949年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继承了英国在不丹的所有权利。也就是说,当下,不丹的一切外交都要接受印度的指导。
不仅如此,印度还给予了不丹经济上的大力支持。也就是说,不丹在经济上,是非常依赖于印度的。1961年,在印度的帮助下,不丹制定并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印度还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支持这个五年计划。一直到1997年,不丹的第八个五年计划,印度是提供了2.15亿美金的资金支持。
印度一直是不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1972年,双方签订《印度与不丹贸易条约》,这之前,不丹与印度之外的所有国家,都没有任何的贸易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不丹经济,是严重依赖于印度的,由此印度也牢牢地控制着不丹的经济命脉。
印度还帮助不丹建设多座水电站,而且生产的电力主要出口印度。电力输出后的收入,是不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不丹国民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在安全方面,不丹也是非常依赖于印度的。近年来,不丹境内出现数支来自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力量,搞得不丹政府焦头烂额。最后在印军的支持下,对反政府武装发动军事攻击,并取得最终胜利。
最后,不难看出,印度对于不丹来说,就是一个实际的决策者。我们都知道,中国和不丹至今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印度对不丹的外交,有着绝对指导权而决定的。如果不丹与中国建交,相应地也会失去印度对它的各方面支持,就目前状况来看,不丹还没有那个魄力。但是,随着中国的强大,情况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⑷ 亚洲的哪个国家现在还没跟我国建交,曾经是中国领土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世界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无论是远程交流还是乘坐交通工具,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都变得越来越便利和频繁。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就与亚洲的其他国家保持着友好的往来,几乎全部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有一个国家是例外,它就是位于中印之间的内陆小国——不丹。

虽然与不丹未曾建交,但不丹与中国的交往一直是亲密而友好的。不丹的环境非常优美,崇尚佛教,有很多寺庙建筑,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区也一直保持着安宁平和的状态,难怪不丹在中国也有着“最后的香格里拉”的美称。

⑸ 在历史上,尼泊尔被印度侵占了多少土地

尼泊尔是一个位于南亚地区的内陆山国,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版图近似于一个长方形,北部隔喜马拉雅山和我国相邻,其他三面都与印度接壤。也就是说,尼泊尔只有两个邻居,分别为中国和印度。不过在历史上,尼泊尔也曾有第三个邻居,那就是锡金。


廓尔喀王朝虽然善战,但他们在恒河等地区的存在始终是英国的心病,所以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人卷土重来,从本土调派了大批英军,发动了全面入侵尼泊尔的英尼战争。在英军先进武器的打击下,尼泊尔廓尔喀王朝最终战败,与英国签订了英尼《瑟高利和约》,将南部低地平原及东、西部总面积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割让给了英属印度。至此,印度不费吹灰之力,又扩张了七万平方公里国土,真乃天上掉馅饼的美事。英国允许印度独立后,这片原尼泊尔国土完全被印度继承,至今仍在印度版图之内。不过这些土地并非完全属于如今印度和尼泊尔的争议地区,如今印尼两国争议领土,要比尼泊尔丢失土地少得多。

⑹ 尼泊尔、不丹、老过、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几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以前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尼泊尔
尼泊尔历史悠久,公元前6世纪就建立王朝。历史上尼泊尔、朝鲜、琉球、安南(越南)、苏禄(菲律宾)、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是中国皇帝册封的八个属国。公元1769年,兴起于尼中西部地区的沙阿王朝的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征服加德满都谷地,从此尼逐步趋于统一,并开始有年代准确、资料翔实的历史。1814年英国入侵,迫使尼将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属印度,并在尼享有多种特权,尼外交受其监督。1846至1950年,拉纳家族依靠英国人的支持夺取军政大权,并获世袭首相的地位,使国王成为傀儡。1923年英承认尼独立。1950年,尼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国王特里布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印度的支持下,通过谈判恢复王权。拉纳家庭统治结束,尼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议会制。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即位。
不丹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西藏)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当我们看到不丹国旗时就会看到旗上的中国龙。那么旗上为什么有中国龙呢,这要从信奉白教的帕木竹巴政权说起,元朝统一了西藏。帕木竹家族从元朝取得了13万户中的帕竹万户侯称号。在元末大乱中统一13万户,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的帕木竺巴政权,一统西藏达265年之久,也是与明王朝相始终的领土,被明王朝赐王号,龙旗。“竺巴”是音译,“竺”这个音在藏语里是龙的意思。到了明朝末年。一方面帕竹王室的政权被其家臣所篡夺,另一方面黄教兴起,黄教屯兵买马,跃跃欲试。“竺巴”的信徒被两面夹击,处于岌岌可危之中。当时的竺巴派领袖是阿旺•纳姆伽尔,他在危机时刻审时度势,毅然带领竺巴信徒远走不丹。由于阿旺•纳姆伽尔修得一身好佛,又有神符四脚神龙做护驾,因而所到不丹之处,无不归顺于其旗下。 1616年阿旺•纳姆伽尔在统一了不丹后,又利用不丹的地利人和,先后五次打败了黄教的进犯,终于在不丹立足。由于不丹的雷电多,四脚神龙又被看做雷神。阿旺•纳姆伽尔奠定了现代不丹的领土、民族和宗教的基础。 1772年遭英国入侵。1865年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丹被迫割让2000平方千米土地。 1907年,乌颜·旺楚克(1907---1926)废除德布王,自任国王,简历不丹王国,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 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1926---1952吉格梅•旺楚克在位。 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8月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 1952年第三代国王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即位,他发展经济,对内政外交进行改革。1961年以来,不丹国四代国王旺楚克与他的四个同胞王后王多次公开表示要保持自己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1972年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自英国留学回来,17岁继承王位,继续先王的内外政策。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2008年3月24日,位于中印之间的不丹迎来其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对于这个面积仅4.6万平方公里、人口75万的小国来说,此次选举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这个转变的推动者正是不丹的老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本人。此次选举是不丹国王多年来致力于推行政治民主化的结果。100年来,不丹一直实行世袭君主制,没有宪法,也没有政党。1998年6月,辛格老国王对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解散了内阁,将政府行政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8年改称为部长会议,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2001年9月,国王发布命令,要求政府筹备起草宪法。2005年3月,辛格国王建议在不丹建立两党制度,由在大选中得票最多的政党组阁,另外一个政党则成为反对党。根据宪法草案,不丹将组建两院制议会,由75人组成的国民议会和由25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根据不丹新宪法,国王是不丹的国家元首,而议会在三分之二多数的支持下可以弹劾国王,部长会议为行政机关,部长会议主席是政府首脑。2006年年底吉格梅国王宣布退位,于2007年4月将王位正式让给27岁的儿子吉格梅·基沙尔·旺楚克王储,2008年,其正式即位。辛格曾表示,还政于民是为了让不丹在政体上与西方接轨,以便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他说:“为了不丹人长远的幸福,我们必须推行民主,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老挝
老挝是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湄公河流经西部1900公里。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约26℃,年降水量1250毫米~3750毫米。 公元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为老挝历史鼎盛时期。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10月12日宣布独立。1946年法国再次入侵,1954年7月签署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法国从老挝撤军,不久美国取而代之。1962年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与民族和睦的协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新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1975年12月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他们是最后信仰小乘佛教的东南亚国家,在75年前,佛教是国教。
柬埔寨
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9~14世纪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法国重新占领。1953年11月9日独立。1970年3月18日,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政权,改国名为“高棉共和国”。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开展抗美救国斗争。5月5日,成立以宾努亲王为首相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1975年4月17日柬抗美救国斗争取得胜利。1976年1月,柬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1978金边市独立纪念碑年12月,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82年7月,西哈努克、宋双、乔森潘三方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90年9月成立柬全国最高委员会,西哈努克出任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历时13年之久的柬埔寨问题最终实现政治解决。
马来西亚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1957年8月31日,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亚独立。1963年,马来亚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劳越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新加坡宣布退出。
印度尼西亚
早在前2世纪后半期,在印尼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叶调。公元三至七世纪,印尼境内分布着很多小王国和部落。七至十一世纪,大国室利佛逝与中国使者商旅不绝于途。7世纪到14世纪之间,佛教在印尼传播,13世纪末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满者伯夷。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印尼,并在马六甲有外交活动。到了16世纪,欧洲人抵达现印尼,发现了这些小国。一些欧洲强国开始建立殖 第三大都市万隆风景秀丽有仙之都美称民地,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里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之后,当地人开始争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印尼之后,苏加诺立即在之后一日发表印尼独立宣言。之后在短短五日间,印尼全国都宣告脱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管治,最终东印度公司在1949年宣布放弃对印尼的管治权,使印尼得以正式独立,苏加诺被任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巴布几新几内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全称“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巴布亚岛一名,其由来有两种说法:①1526年葡萄牙人梅内塞斯从马六甲驶往马鲁古群岛,但海风把船吹到一无名之地,人便称这 块陆地为巴布亚。源出马来语tanahpepua一词,意即卷发人的土地。②早期葡萄牙人到此,问当地居民此为何地。回答是巴布亚,他 们便把巴布亚种族名称当地地名。种族名称来源于马来语papuvah(卷发)或pua-pua( 暗棕色)。指岛上主要居民巴布亚人的头发和肤色。新几内亚岛,亦称伊里安岛。1526年为葡萄牙探险险家若热·德梅内泽所发现。1545年葡萄牙人奥尔蒂斯·德雷特斯到 达该岛北部, 见当地居民肤色和气候亦大致相仿,故取名新几内亚。从此就称这里为巴布亚新几内亚。1884年,英国、德国瓜分伊里安岛东半部和附近岛屿。1906年,英将英属部分交澳大利亚管辖,改称澳属巴布亚领地。1946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委托澳托管。1973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成立自治政府。1975年9月16日宣告独立,成立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马达加斯加
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

⑺ 不丹王国只和21个国家建交,投靠印度是情非得已吗

有一个国家,虽然人均GDP只有三千多美元,却被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它就是不丹,一个夹在中印两大国之间的小国。受国内宣传的影响,很多中国人都对不丹非常向往,恨不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好去这最后的人间净土那里洗涤心灵。


历史上不丹和中国交往密切,与藏地更是渊源极深。所以若非形势所迫,是万万不会甘心被文化不同的印度所控制的。也许某一天,不丹的命运也会迎来转机,可以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国际上交新朋友。

⑻ 不丹国的历史 谢谢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一个部落,元朝统一西藏后,受宣政院管辖,直到清朝时才独立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当我们看到不丹国旗时就会看到旗上的中国龙。那么旗上为什么有中国龙呢,这要从信奉白教的帕木竹巴政权说起,元朝统一了西藏。帕木竹家族从元朝取得了13万户中的帕竹万户侯称号。在元末大乱中统一13万户,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的帕木竺巴政权,一统西藏达265年之久,也是与明王朝相始终的领土,被明王朝赐王号,龙旗。“竺巴”是音译,“竺”这个音在藏语里是龙的意思。到了明朝末年。一方面帕竹王室的政权被其家臣所篡夺,另一方面黄教兴起,黄教屯兵买马,跃跃欲试。“竺巴”的信徒被两面夹击,处于岌岌可危之中。当时的竺巴派领袖是阿旺·纳姆伽尔,他在危机时刻审时度势,毅然带领竺巴信徒远走不丹。由于阿旺·纳姆伽尔修得一身好佛,又有神符四脚神龙做护驾,因而所到不丹之处,无不归顺于其旗下。
1616年阿旺·纳姆伽尔在统一了不丹后,又利用不丹的地利人和,先后五次打败了黄教的进犯,终于在不丹立足。由于不丹的雷电多,四脚神龙又被看做雷神。阿旺·纳姆伽尔奠定了现代不丹的领土、民族和宗教的基础。 1772年遭英国入侵。1865年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丹被迫割让2000平方千米土地。 1907年,乌颜·旺楚克(1907---1926)废除德布王,自任国王,建立不丹王国,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 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1926---1952吉格梅·旺楚克在位。 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8月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 1952年第三代国王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即位,他发展经济,对内政外交进行改革。1961年以来,不丹国 四代国王旺楚克与他的四个同胞王后
王多次公开表示要保持自己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1972年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自英国留学回来,17岁继承王位,继续先王的内外政策。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2008年3月24日,位于中印之间的不丹迎来其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对于这个面积仅4.6万平方公里、人口75万的小国来说,此次选举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这个转变的推动者正是不丹的老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本人。此次选举是不丹国王多年来致力于推行政治民主化的结果。100年来,不丹一直实行世袭君主制,没有宪法,也没有政党。1998年6月,辛格老国王对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解散了内阁,将政府行政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8年改称为部长会议,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2001年9月,国王发布命令,要求政府筹备起草宪法。2005年3月,辛格国王建议在不丹建立两党制度,由在大选中得票最多的政党组阁,另外一个政党则成为反对党。根据宪法草案,不丹将组建两院制议会,由75人组成的国民议会和由25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根据不丹新宪法,国王是不丹的国家元首,而议会在三分之二多数的支持下可以弹劾国王,部长会议为行政机关,部长会议主席是政府首脑。2006年年底吉格梅国王宣布退位,于2007年4月将王位正式让给27岁的儿子吉格梅·基沙尔·旺楚克王储,2008年,其正式即位。辛格曾表示,还政于民是为了让不丹在政体上与西方接轨,以便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他说:“为了不丹人长远的幸福,我们必须推行民主,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⑼ 不丹以前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吗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一个部落,元朝统一西藏后,受宣政院管辖,直到清朝时才独立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当我们看到不丹国旗时就会看到旗上的中国龙。那么旗上为什么有中国龙呢,这要从信奉白教的帕木竹巴政权说起,元朝统一了西藏。帕木竹家族从元朝取得了13万户中的帕竹万户侯称号。在元末大乱中统一13万户,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的帕木竺巴政权,一统西藏达265年之久,也是与明王朝相始终的领土,被明王朝赐王号,龙旗。“竺巴”是音译,“竺”这个音在藏语里是龙的意思。到了明朝末年。一方面帕竹王室的政权被其家臣所篡夺,另一方面黄教兴起,黄教屯兵买马,跃跃欲试。“竺巴”的信徒被两面夹击,处于岌岌可危之中。当时的竺巴派领袖是阿旺·纳姆伽尔,他在危机时刻审时度势,毅然带领竺巴信徒远走不丹。

由于阿旺·纳姆伽尔修得一身好佛,又有神符四脚神龙做护驾,因而所到不丹之处,无不归顺于其旗下。
1616年阿旺·纳姆伽尔在统一了不丹后,又利用不丹的地利人和,先后五次打败了黄教的进犯,终于在不丹立足。由于不丹的雷电多,四脚神龙又被看做雷神。阿旺·纳姆伽尔奠定了现代不丹的领土、民族和宗教的基础。 1772年遭英国入侵。1865年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丹被迫割让2000平方千米土地。 1907年,乌颜·旺楚克(1907---1926)废除德布王,自任国王,建立不丹王国,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 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1926---1952吉格梅·旺楚克在位。 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8月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 1952年第三代国王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即位,他发展经济,对内政外交进行改革。1961年以来,不丹国 四代国王旺楚克与他的四个同胞王后
王多次公开表示要保持自己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1972年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自英国留学回来,17岁继承王位,继续先王的内外政策。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不丹割让多少土地给印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到伊朗火车有多少趟 浏览:298
伊朗为什么要扎耳洞 浏览:87
越南gdp为什么不能修改 浏览:164
中国市场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浏览:969
中国和美国谈判的结果怎么样 浏览:45
越南宣光是哪个省 浏览:597
英国的电压是多少如果去英国的话 浏览:423
中国好声音在哪里看不用会员 浏览:565
越南芒街都开什么车 浏览:906
为什么要去印尼旅游 浏览:652
银河号是中国什么公司船舶 浏览:946
意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369
伊朗核计划遭受什么病毒侵袭 浏览:582
印尼地震海啸28楼有多少米 浏览:619
印度9亿人参加哪些大选 浏览:211
怎么加入英国外卖 浏览:583
印尼巴谈岛哪里好玩 浏览:671
印度拉达是什么车 浏览:647
中国象棋如何玩斗兽棋 浏览:610
英国地铁什么时候出现 浏览: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