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与印度人进行商务谈判应注意哪些细节以及印度的民俗风情
与印度人进行商务谈判注意的细节:
如果对方是一个谈判队,临时提出新的讨论条款,然后他们互相争论。
印度人对你的时间观念会要求很严格,但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各种对时间处理上的怪癖会令觉得他们时间观念极差
印度人等级观念超级强,如果是业务袁,对方可能爱答不理,是经理,他们会很认真地讨论,如果是总经理,会很尊敬。
印度人比中国人更喜欢请示领导,所以他们的反应速度一般比较慢。
印度人很绅士(其实是想模仿英国人,单总有点不伦不类)他们不喜欢和对手争论 爱搞小聪明,会被蝇头小利蒙昏头脑 距离观念淡薄
印度谈判者 印度人通常遵循甘地的谈判方式,即“坚信善良”,将对真理的爱与力量组合使用。
1. 寻找并说出真理
2. 无所畏惧
3. 训练自我控制能力
4. 寻求能使各参与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5. 尊重对方
6. 既不使用暴力也不进行侮辱
7. 当出现被视作不连贯或不可预见者的危险时做好改变自己初衷的准备
8. 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
9. 谦逊并信任对手
10. 做事留有余地,善于沉默和学习
11. 依赖于自身的资源和力量
12. 诉诸对手的精神特性(交流中西方人是活跃善谈的,东方人则善于静坐、沉思、 忍耐) 13. 顽强、耐心和持之以恒
14. 向对手学习并尽量避免使用秘诀 15. 超越逻辑推理,信任本能和信念
印度的民俗风情:
印度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印度商人的传统观念和保守思想较重。印度的企业家们,一般都不愿意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教给别人。他们责任感不强,常常喜欢找借口逃避责任,在商务谈判中不愿意作出责任性的决定。在工作出现失误受到指责时,他们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解释。印度商人疑心很重,在没有利害关系时,是很好相处的,可一旦有了利害冲突,就判若两人,层层设防,处处猜疑。因此,如果要在商务上同印度商人成为肝胆相照的关系,需要很长的时间。
印度税收很高,逃税情形很普遍,所以,对印度公司进行资信调查很困难。有时即使调查到一些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也很难分辨。所以,同印度人进行商务交往,最好委托本国驻印机构帮助调查,或亲自进行调查,否则,很难避免上当受骗。
此外,由于印度的社会监督和法制不严,使整个社会包括工业、商业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行贿受贿现象。
印度人很慢,而且对距离的感觉不强,时间观念就更别提。印度人很自信,总觉得印度是最好的。
⑵ 和印度客户谈业务有些什么需要注意的细节
印度人相互见面的礼节,有合掌、举手示意、拥抱、摸脚、吻脚。一般两手空着时,口念敬语“纳马斯堆”,同时要施合掌礼。合掌之高低,对开者宜高,两手至少要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颌之间。若一手持物,则口念“纳马斯堆”,同时要举右手施礼。对于长辈,或对某人表示恳求时,则施摸脚礼(即用手摸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头,以示自己的头与长者的脚相接触)。摸脚跟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印度东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与客人相见时,总把自己的鼻子和嘴紧紧贴在对方的面颊上,并用力地吸气,嘴里还要叨念着:“嗅一嗅我!”,以示其对客人的崇敬。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森蒂耐尔人,在与久别挚友重逢时,双方要交替互坐膝头,并热烈地拥抱数分钟,以表示相逢后的喜悦心情。印度伊斯兰教徒的见面礼节是按其传统宗教方式,用右手按胸,同时点头,口念“真主保佑”。现代在社交场合上的印度男人们,也开始运用握手礼节了,但印度妇女除在重大外交场合外,一般与不与男人握手。
一般礼仪
正统的锡克教信徒头戴包头巾,不抽烟,不吃牛肉并且不剪头发。
进入印度人的住家要脱掉鞋子。
称谓与问候
见面与分手时,男人与男人握手。如被引见妇女,男人不与她握手而应双手合十,微微弯腰。男人不能触碰女,在公共场所不能与单身女人说话。
约会与准时
遵守时间是明智可取的。
款待与馈赠
虽然正统的穆斯林妇女通常不与男人见面,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
来到印度人家里时,主人会给你戴花环,你应马上把它取下来以示谦让。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牛在印度是神圣的动物。
穆斯林不吃猪肉,恪守教义的穆斯林滴酒不沾。
接受或传递食品时,一定要用右手。
作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交谈
印度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业绩、印度的传统、有关其他民族和外国的情况。
不要谈及个人私事、印度的贫困状况、军事开支以及大量的外援。
⑶ 外贸女友要接待一个印度客户 说说印度人有什么特点 该注意些什么
准备些小礼品:
你要以平常心去对待这件事:
你在语言和感觉上不能流露出中国比他们好,生活条件好,你这样是对的应先做些功课,对待他,(他们也知道中国要比他们好多了),而其感觉不必中国差。
印度客人的话,首先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大部分印度人是印度教徒,请他们吃饭千万不要点牛肉猪肉。鸡肉是可以吃的。当然也有不是教徒,什么都可以吃的。所以最好闲聊时可以问一下。
还有可能有时候会遇到他们的斋戒日,所以也要尊重哦。如果他们说不能吃,就不要强迫。
不要泡中国茶叶茶,准备些咖啡,奶茶也可以吧。印度人所谓的茶和我们喝的奶茶有一点点像。
印度同是发展中国家,所以相处也比较随和的。可以做点功课,闲聊时和客人拉拉家常,可以问问关于他们国家的风俗,表示你的关注。
人和人不一样的,有的人比较严谨,有的人比较享乐,你自己看了。在完成商务讨论后可以带他随处逛逛。因为印度人一般都会买些礼物给家人,带他们去些有中国特色的商店。
如果自己要送礼物,买些很小的礼物表表心意就行。如果还没有建立业务关系,千万不要送太多太贵的。
真诚些,诚信对人,不管对什么人都是适用的。外国人也有骗子有坏人的。所以如果还一点不了解对方公司,要谨慎些,特别在商务上。
⑷ 去印度出差的注意事项。。。谁知道
礼节
中国有句俗话:“入国问禁,入境问俗。”意思是说,在异国他乡说话、做事不可贸然,切记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否则会闹出笑话,或引起麻烦。
世界各国的礼节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不外两种。一种是通过语言来表示,一种是通过动作来配合,印度也不例外,不过印度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宗教复杂,因此有些地方表现得更为多样。
印度人见面时说:“纳莫斯迦尔”或说“纳莫斯戴”,即祝贺、致敬之意。它不分时间、不论男女,见面或分手时皆可用之,还礼者也说此话。但要重复两次,以表客气。当然也不尽然,有些地方或城市,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则用英语表示,有的地方则用自己的方言来表示。
在印度,两人见面之后,不仅使用上述用语,还有各种举止。或双手合十,或举手示意。在城市里,握手礼逐渐时兴起来。此外,对于尊长或某人若表示格外尊重或恳求时,则行摸脚礼,即屈身用右手先摸一下长者的脚尖.然后再用同一只手摸一下自己的头,以表示自己的头同长者的脚相接触。这时,对方则用手摸一下行礼、者的头顶,以示还礼。有事相求者甚至干脆跪在地上,用双手摸对方的脚,用前额去触对方的脚尖。对于大人物或有名望者的脚.摸的人就更多了。
印度人有个生活习惯,即便后用水冲洗时,要使用左手,绝不会用右手。因此,左手被认为不洁。若送人东西,大都用双手捧着,或一只手为主,另一只手稍微接触另一手臂。象征双手,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用餐过程中,若给对方(印度人)加饭、加菜。一定要用一双未用过的筷子,千万不可用自己还在使用的那双筷子。若是这样,会被认为叫人家吃你剩的东西。若对方已经吃饱.不再需要,而你作为主人出于客气,还想再给一些。这时。你就会发现,对方把双手捧着的碗筷(或吃饭用的盘子)一同伸到桌下,这表示不再要了。见此情景,主人应当会意,就不要再给客人加饭加菜了。
禁忌
如果说出于礼貌。礼节一定要遵守的话。那么,印度的有关禁忌就更要注意。否则不慎违反,会造成很多的不快和很大的麻烦。
进寺庙或进厨房一定要脱鞋。印度人走进庙宇或厨房之前,先要脱鞋。这是必须遵守的习惯,因为这些地方被印度人认为是神圣之处。这同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有关。在印度。印度教徒之所以把厨房视为神圣的地方之一。是因为人们在用餐之前要让神先用,即在敬神之后,人们才能用餐。因此。人们做饭时,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炊具来品尝饭菜的生熟。要么凭眼观察,要么用右手轻轻捏一点放进嘴里品尝,但绝不能用嘴接触勺子、铲子等炊具。待饭菜做好后。要先请神吃,即先行上供。饭前如何敬神,做法不尽相同。虔诚的印度教徒一般如此,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年轻人已不再讲究这些。人们吃完饭后,走出屋外,才能把鞋穿上。平时,进厨房取东西,也得脱鞋,这是印度人人熟知并必须遵守的习惯。
出门也有不少禁忌。出门时遇到什么是吉利的,遇到什么是不吉利的,都有各种说法。例如,若出门遇到花或装满水的罐子,以及有夫之妇,都会被认为吉利;出门时听到钟声、念经声等,也是吉利的;但是出门若碰到寡妇、行乞僧、理发师、油贩等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出门听到打喷嚏声或其他难听的声音也被认为不吉利;出门时滑了一跤或绊了一下,也被认为不吉利……如此等等。遇到上述不吉利的情况怎么办?有办法——立即回家,在家休息片刻后再出门。
一周之内,哪天去什么方向好与不好也有讲究。有些印度人对此相当重视。例如北印度流传一种说法:星期一、六莫去东。星期二、三勿北行;星期三、四往西者。路上必挨四耳光。在南印度,关于哪一天去什么方向,也有讲究,如星期二、三不能往北去。星期四不能往南去,星期一、六不能往东去,星期五、日不能往西去。如若违反,补救的措施是待太阳落山后需用酸牛奶来敬神。
印度人对数字也有禁忌。如有些喜庆活动,印度教徒进行施舍时,喜欢用奇数。穆斯林结婚登记后,新郎要向在场的宾客和观众一连敬几次礼,或三次或五次,或七次,但一定是奇数,以表示吉祥。结婚后要在女方家举行一种角蒂仪式。仪式前,新郎、新娘也是相互喂对方七口酸牛奶粥,然后仪式正式开始。如此等等。但是,在印度的南方,泰米尔纳德人却忌讳一些奇数。他们认为,一、三、五、七等奇数是不吉利的,一般要避开这些数字,或用其它办法代替。另外,他们还认为每天都有不吉利的时辰,例如,星期一的七点半到九点,星期二的三点到四点半,星期三的十二点到一点半,星期四的一点半到三点,星期六的九点到十点半,星期五的十点到十二点等都属于不吉利的时辰。不便于出门办事。关于禁忌还有许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当然现在有些印度人已不再讲究这些。
⑸ 第一次接待印度客户,自己和他去吃饭,饭桌上应该谈些什么,望支招
我遇到的一些印度客户大至可分为俩种,一种是在中国有办事处的,这种客户一般都比较熟悉中国的风俗,所以不要拘束,可以和他们聊下中国的情况,还有一种是从印度本地到中国来的,一般和这种客户接触,都要谨慎一点,因为印度的风俗习惯很怪异的,有的家庭一个月要有7-9天之吃素,有的家庭就没有这种限制,你可以和他们聊聊印度的一些风俗,还有对中国的风俗的看法,一般吃饭都是随便谈谈,所以不要想太多。
⑹ 和印度人交往要注意什么礼节
1。印度人喜爱3、7、9数字。他们认为红色责示生命、活力、朝气和热烈,蓝色表示真诚。阳光似的黄色表示光辉壮丽。绿色责示和平、希望。紫色表示心境宁静。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装色彩方面喜欢红、黄、蓝、绿、橙色及其他鲜艳的颜色。黑、白色和灰色,被视为消极的不受欢迎的颜色。不喜欢玫瑰花,在办公室和商业机关,写字台喜欢放在东北角或西南角。
2。在印度初次访问商或机关,宜穿西服,并事先订约。约会,尽量按时赴约。印度商人善于钻营,急功近利,图方便,喜欢凭样交易,洽谈中应多出示样品,广为介绍经济实惠的品种。印度商人中,许多人在英美受过教育,因为这是表示关心友好的方式。在谈判时,切忌在印度人面前谈论印度的赤贫、庞大的军费及外援。
3。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信奉各种宗教,因此习俗也各不相同。印度最忌在同一食盘里取食。素食者甚多,不吃牛奶。一般说来,等级越高,荤食越少,等级较低者才吃荤(羊肉)。印度人一般不喝酒、喜好喝茶,大部分喝奶茶。他们喝茶的方式是:把茶盛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
印度人吃饭大多使用盘子,千万注意,吃饭时,只准用右手递接食物,另别用左手。与印度人接触时,切忌用左手递东西给他。因为他们认为左手肮脏,右手干净。吃饭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饭用手抓,就连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间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对别人的侮辱,弄不好他们会把你用左手递的东西砸烂,盛怒之下,还可能臭驾你一通。
4。切莫抚摸小孩的头,在印度如摸小孩的头,对方一定翻脸。最容易引人误会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动作是摇摇头,或先把头稍微歪到左边,然后立刻恢复原状,表示“Yes”、“知道了”、“好的”,与我们点头表示差别很大,最易使人误会。
5。牛在印度是神圣的,称为"圣牛",牛奶更是圣洁之物。一般不用牛皮鞋和牛皮箱。
6。印度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女人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男人通常只称呼姓,不称呼名;女人通常则只称呼名。印度人见面的礼节是双手合十。对妇女不可主动握手。印度人以玫瑰花环献给贵宾,宾主相互问好后将花环套在客人颈上。花环大小视客人的身份而异,献给贵宾的花环很粗大,长度过膝,给一般客人的花环则仅及胸前。
⑺ 去印度旅游出差要注意什么
1、在印度街头通常是打不到出租车的,街上基本都是三轮车,游客乘坐出租车一般要提前预约。
2、女性游客在印度旅游需要加倍小心,乘坐地铁一定要选择女士专用车厢,还要避免单独外出,夜间避免去偏僻的地点。
3、在印度,乞讨和扒窃问题较为突出,旅行时需要格外当心。
4、在饮食方面,尽量不吃不正规门面和摊位售卖的东西,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品、饮料、香烟等。由于涉及印度的宗教禁忌,因此不要在餐馆内点牛肉和猪肉,餐馆也不供应牛肉和猪肉菜式。
5、在印度旅行遇到问题,拨通警方电话通常比较困难,一般都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最管用的是直接拨通中国领保电话。
(7)招待印度朋友应注意什么扩展阅读:
印度出入境须知:
1、根据航空公司规定,每位客人可携带1件重量不超过15公斤的托运行李,另可携带登机行李1件 。超重行李费用由旅客自行承担,行李由本人搬运,在印度机场如果使用搬运员,请支付小费50-100卢比/每次。
2、请配合边防填写申报单,如可拆卸数码相机、摄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或价值超过人民币5000元以上的物品,需要申报的请填写申报单,不需要申报的不用填写申报单。
3、在印度,必须在飞机起飞前3小时到达国际机场办理手续,1.5-2小时到达国内机场办理手续,政府严禁在国际、国内机场内外拍照。
4、每位客人都需在出入境时提交出入境卡,并接受安检的检查,包括行李,每次检查时男女要分开。所有电器的电池、充电宝等必须随身携带,不能托运。
5、请记住一定不要帮助陌生人带行李,下飞机后取到行李时,请务必不要拆掉行李条,待全体团员全部取到行李后走出机场再动作。乘坐航班的旅客,超过100ml的液态物品一律禁止随身携带,但可办理托运,其包装应符合航空运输有关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去印度旅游要注意什么?
⑻ 去印度需要注意哪些
1,如果飞印度首都新德里,大概6,7个小时,最好乘坐直飞,国内有几个航班可以直飞印度
2,这些东西最好申报,这样比较保险,填个单子就好了。盗版光盘和软件不会查,基本不会开包看这些的,我就带过去了。
旅行中注意的事项太多了,一定要带药品,胃药,驱蚊的,只能喝密封的瓶装水。更多问题欢迎来印度吧询问
⑼ 如何接待印度客户
(1)我们在与印度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对宗教、印巴冲突、核武器、两性关系等话题,千万不要主动涉及,尽量避免。
(2)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或伊斯兰教,每天会有五个特定的时辰朝拜。时间分别是早上,中午,下午,黄昏,睡觉前。所以找印度人谈生意,一定要挑准时间。
(1)基本上客人都只吃素,如果来中国招待他们,最好去印度餐厅。
(2)他们特别爱吃生洋葱和咖喱。各种蔬菜、水果是他们的主食,吃饭也不会用筷子。
(3)有些印度客户也是吃肉的,如果我们担心点错菜,可以先问客户吃不吃肉,如果对方说不吃,那就可以点全素宴;如果对方说可以,那么就鸡肉和鱼肉,大部分的印度人食肉是比较倾向于鸡胸脯和鱼肉,所以点这两个绝对不会错。
(4)餐桌上千万不要点牛肉,因为在印度人心中,印度牛是他们的神,是要赡养天年的。
希望可以帮到您,多交流~
⑽ 去印度要注意什么
服装:
穿着凉快透气的衣物,为了防止强烈的阳光,最好带宽边草帽。在雨季旅游,应随身携带雨具。在冬季,需穿保暖和轻便外套。在正式场合,男士应穿着西服,女士穿裙装。进入圣地,女士应穿着长裙或裤装。在穆斯林地区旅游,应穿着更得体。女士应穿宽松裤和长衫。外出旅游应携带相机和瓶装水。一副望远镜和太阳境可抵御紫外线。游泳衣一定要带上,高级酒店均有游泳池。在黄金旅游季节,德里附近的日夜温差较大,白天阳光强烈,穿件衬衫就够了,晚上要穿毛衣或薄大衣。
宗教:
印度有80%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回教、锡克教、佛教、基督教等在印度,宗教不尽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也规范印度人的行为、思想、婚姻、社交和社会阶级地位。
语言:
印度种族复杂,不同种族使用不同语言。在印度,有17种主要语言,844种方言。印地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英语被广泛应用,在全国通用。
货币:
印度的货币是卢比,美金多数地方不通用,入境时最好在机场兑换卢比。买卖钱币要严格按规定。国际机场有货币兑换处,不要忘记拿票据凭单,这个凭单在将卢比换回其他货币时也需要。离境时要在机场兑换处把所有卢比都换掉,卢比是不允许带入和带出境的。
1美金 = 42.61卢比, 1人民币 = 5 卢比(以当日银行牌价为准)
习俗:
印度人大约83%是印度教徒,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因为牛被视为是神圣的动物。一般人不用牛皮制品。印度教寺庙不允许牛皮制品入内,需赤脚入内。妇女要穿着适宜,上衣不能过短,下身需穿长裤或长裙。印度男子的传统服装,下身是托蒂,印度女人的民族服装是“纱丽”
电流:
电器小配件最好带充电器及适配器。印度电流是200伏,50赫兹,有时候为230~240伏。墙上插座有的地方为两项插座,有的地方为三项插座,均为圆柱型插头,请准备好换转器。
健康预防和其他信息:
出发前客人应自行前往防疫所打预防针,建议打乙脑预防针。避免猪肉食品,街边的油炸食品,自来水不可直接饮用,要煮开后饮用。(印度许多大城市污染较为严重,饮食须格外小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出入境手续:
每位外国人都需在出入境时提交出入境卡,并接受安检的检查,包括行李,喀什米尔地区检查更加严格,共需要检查4次,每次检查时男女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房间检查,外国人需填写调查表。喀什米尔机场不允许拍照,所有电器的电池、口红要放在托运行李里。要严格遵守喀什米尔地区的安全防范法律。
时差:
比中国北京慢2小时30分
小费:
在印度,餐厅通常加收10%的服务费。行李员、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员、其他服务员都需要支付小费,小费的金额由20-100卢比不等。旅行团小费为US$5-US$6/人天。
购物:
印度以手工艺制品闻名,游客可选购的纪念品种类很多。如:丝织品、木雕、香木手工艺品、大理石、地毯、珠宝首饰、银器、黄铜制品、羊毛围巾及传统服装等。
摄影:
在印度有许多值得摄影的古迹和自然风景,但有的需预先领取许可证(5000卢比)
1. 用闪光灯、照明灯、三脚架摄影时,需要新德里考古学部发行的特别许可证。
2. 进入印度的风景区或遗迹,相机和摄影机都是需要收费的,每个地区的费用不同,费用为25-300卢比不等。
国家代码:0091
安全预防及紧急情况
绝不可将手提箱疏忽在机场或车站,在酒店时应该用锁链锁好酒店房门。
电话区号:011 匪警:100 火警:101
电话:
在印度可以使用从中国带去的GSM全球通手机,具体拨号方式如下:直拨0086-28-87430645 (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