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粮食产量少如何保障够吃

印度粮食产量少如何保障够吃

发布时间:2022-05-05 06:56:29

㈠ 其粮食产量仅才中国一半的印度,它凭啥还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国

印度的粮食产量很低,但是出口却很高,是为了套取外汇,在牺牲本国民众的利益,来实现印度的大国梦想,政府向群众隐瞒了现实,让很大一部分人挣扎在生存线上,却把金钱用来购买武器装备,这种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目前印度大约拥有10亿人口,其中4亿人在温饱线上下浮动,每月的工资收入大部分用来购买食物,可以说这些家庭都完全处于赤贫状态,但遇到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这些人就会陷入到绝望之中。我国则与印度完全相反,每年的粮食产量在6.1亿吨左右,处于世界最高的水平,但是每年粮食进口同样是世界最高水平,不仅满足了国内民众的粮食需求,还进行了大量的粮食储备,这样的的观念才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基础。

㈡ 同样为人口大国的印度,产量没有中国粮食多,怎么还能

印度的粮食产量不到中国的一半,同时印度是粮食出口大国,而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印度的人均粮食消费仅略高于生命保障下限,勉强不饿死罢了。

所以他们吃呗。

当然有些人认为印度每年出口上千万吨粮食(哪怕国内大饥荒),这也是说明他们伟大的农业成就(尽管单产不如中国1949年)。印度人吃素是因为他们有信仰,道德素质高(尽管人均寿命相当于中国1970年)。

㈢ 日本,印度粮食自供不足的社会原因

印度:粮食大国、饥饿大国

“印度用占世界2.4%的国土面积养活全球1/6的人口。”这是国际媒体提到印度粮食生产状况时常用的数据。在粮食安全上有过惨痛教训的印度,严格来说应是“人多地不少”。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中国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人计算18亿亩合120万平方公里。印度国土面积约为中国的1/3,却拥有180万平方公里的可耕地。印度河与恒河两大河流冲积平原,给人口超过13.5亿的印度带来肥沃的土地。印度历史上就是农业大国,但从沦为英国殖民地到1947年独立,印度发生过5次大饥荒。从独立到20世纪70年代,印度又发生3次较大饥荒,官方统计饿死300余万人。

粮食安全问题是历届印度政府的心腹大患,并通过“绿色革命”等举措提高粮食产量。到1980年,印度政府宣布本国实现粮食自给。现在,印度日常农产品价格保持低水平,粮食略有盈余出口,这与独立前后粮食长期短缺、依靠进口形成强烈对比。为保证农民的权益,刺激生产积极性,印度政府还长期实行粮食收购价保护。在维护社会公平和选举因素推动下,印度对农产品价格实行干预政策,出台《国家粮食安全法案》。

在有粮食出口的印度,国民饥饿状况却在加剧。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去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印度仍是拥有最多“粮食不安全人口”的国家。报告估算,2014年至2019年,即莫迪政府的第一个任期,印度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增长3.8个百分点。印度在“2020年全球饥饿指数”10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94位,属于“重度”饥饿类。英国《对话》杂志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粮食生产大国印度还是世界上饥饿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情况敲响警钟,提醒各经济体必须重新配置自己的粮食体系”。

日韩紧盯粮食出口国风吹草动

在日本,关于粮食自给率的问题经常被提起。日本粮食自给率1965年为73%,之后就直线下降,现在在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且前景严峻。为改变现状,日本也有乡村振兴的蓝图。去年3月,日本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指导方针——“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其核心是到2030年将粮食自给率从2018年的37%提升至45%。日本《高知新闻》2019年曾刊发题为“日本食品安全保障处于十分危险状况”的社论,提到日本小麦自给率只有12%,政府必须要有危机感,要推进智能农业,以弥补无法集中农业用地大规模生产,以及农户减少和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劳动力不足。

受疫情影响,俄罗斯、阿根廷等粮食出口国去年一度限制本国的粮食出口或准备针对谷物出口商征收特别税,这让地少人多的日本更为不安。日本农协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就像疫情初期口罩短缺一样,如果粮食出口国都‘国产国消’,对日本来说会意味着什么?与生产工业产品不同,日本的农畜产品不可能马上扩大生产。”来自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佐藤康博不无担忧地说:“我有过这样的危机感——食品安全保障是关系到国民生命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做好准备。”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藤井聪今年1月在《农业协同组合(农协)新闻》上撰文说,农业用地只占日本国土的13.5%,从“食品安全保障”的观点出发,必须将提高“粮食自给率”定位为重要的国家目标。此前,《日本产经新闻》曾援引农协一位负责人的话说:“提高食品自给率只是中央政府在摇旗呐喊,在地方政府、农业生产者、消费者那里还没有产生广泛共鸣。”

据报道,今年6月前,日本政府将汇总有关“在后疫情时代强化食品安全保障”的各种信息,应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东京大学铃木宣弘研究室给出的一组数据是:“把种子因素考虑其中,2018年日本蔬菜自给率为8%,把饲料因素考虑其中,牛肉自给率为11%、猪肉6%、鸡肉12%,而这些数字2035年将降至3%、2%、1%、2%。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日本将无法应对粮食出口国限制粮食出口的禁令。”不过,据《读卖新闻》报道,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一直在向日本出口小麦,且日本还有国家储备、大米自给自足。但日本主流媒体还是呼吁,政府必须与商社等民间企业合作,努力稳定粮食供应。据了解,日本很多综合贸易公司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投资农业生产,专门生产面向日本出口的农作物。

水稻是日本唯一可以通过国产实现大米自给自足的作物,不过,据《环球时报》驻日记者观察,一些种植水稻的日本农民却面临收入难以保障的现实情况。秋田县汤泽市是日本着名的大米品种“秋田小町”的产区,在当地劳作近40年的稻农石成寿告诉记者,他同时还种植饲料用稻谷和樱桃,因为“只靠种植水稻无法生存下去,要从事复合农业”。

韩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样突出

上世纪60年代,韩国谷物综合自给率曾高达90%,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如韩国人肉类消费增加,以及产业化、都市化提高让耕地越来越少,韩国粮食自给率也出现持续下滑现象。目前,韩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34公顷,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2009年至2019年韩国政府在粮食领域投入13.52万亿韩元进行扶持,如补贴农民种植水稻以外的农作物、通过援助培训和农资方式培育粮食作物共同经营制度、支持水田旱作等,但效果并不理想。韩国2019年的粮食自给率仅为45.8%,与2009年的56.2%相比大为降低。受天灾和国际粮食价格影响,韩国2020年出现粮食产量过去52年来最低和价格史上最高的现象。

韩国粮食的不足部分主要依靠国际市场购买,因此,粮食出口国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加剧韩国的危机意识。据《韩民族新闻》报道,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去年5月曾进行过“应对粮食危机特别演练”,核心内容就是向在海外的韩国农场主下达“进口粮食命令”。目前,共有69个韩国法人在俄罗斯、柬埔寨、中国、越南、印尼等地经营农场,“进口粮食命令”实际上就是让他们想方设法将粮食运往韩国。但一些韩国专家还是认为,韩国的粮食安全已亮起红灯,为此必须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粮食生产率。以新加坡为例,虽然其粮食消费量的90%需要进口,但新政府仍投入巨资发展都市农业。

㈣ 粮食产量仅中国一半,印度很多人饭都吃不上,为何还对外出售

印度跟咱人口相差无几,自然条件似乎也更优越,可印度粮食产量不到我国一半,我国是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国,但印度却是全球最大粮食出口国之一,稻米出口世界之首。

很多人都爱拿印度出口粮食而我国进口粮食说三道四,但它们却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每年大范围出口粮食的印度,有全球最多的挨饿人口,完整是在勒紧腰带卖粮食。

受传统文化影响,印度是个相当盛行吃素的国度,超越六成的印度人简直不吃肉,有两成的印度人完整素食,印度的肉类人均消费程度全球倒数第二,不到我国的零头。

可即使如此,印度照旧有过半的青少年身高、体重低于正常值,半数以上育龄妇女贫血,超越五亿印度人每天只能吃一餐,印度挨饿卖粮食到底何故,显而易见。

㈤ 印度人的大米质量好,为何产量却非常低

主要原因是印度的气候不好。印度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和旱季明显,这导致印度耕作制度一般是一年一熟。中国东部的季风区,雨热同期,是世界同维度最适宜搞种植业的地区之一,这是中国粮食单产居世界前列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耕地一年可以收割两次,这是中国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热带气候不适合耕种。


去年粮食总产量约为2.8亿吨。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已经超过了泰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2017年出口的大米总量接近1200万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我国农业的生产技术高于印度,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印度产量低,说明其生产力发展还有巨大潜力;我国产量高,继续在有限耕地上再提高产量难度就相对较大。

㈥ 印度要解决粮食问题合理的措施

两次绿色革命,第一次引进培育新品种,使用化肥,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第二次,利用生物技术的进步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等

㈦ 印度自己不够吃,为何还要把粮食出口到国外

‍‍

印度的粮食即使自己不够吃,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要出口到国外,这是为了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如果不出口的话,那么就没有贸易,如果贸易不通畅,经济发展的道路就会受到影响。

印度的消费与经济增长随着这几年还是有发展前景的,再加上印度的生产周期以及双边关系历史之间独特的市场动态,显示了印度对农业市场的特殊价值。

鉴于越来越多的商业农业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协定,甚至是边际实际或未来假定的关税优势,都可能对其他国家买家,特别是加工成品供本地消费的投入产生重要影响。

而且如果出口的话还能够收到关税,这要比自己在印度的城市当中去买卖粮食所获得的利润高许多,本来印度它就属于农业大国家人口多,但是为了能够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相信印度的政府肯定会选择牺牲一部分的人民来成就大事情。

‍‍

㈧ 人口与中国相同,面积与中国不相同的印度,为什么粮食不够吃

这主要是因为印度还属于农业国家,人民主要是靠种田为生,想要换取其他生活就需要卖粮食,而有些人本来就没有多少粮食,卖了粮食换生活用品就不够自己吃了。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制造的东西越来越受国外的喜欢,所以中国就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产品从国外赚钱。而印度的工业发展没有中国好,能够向国外交易的也只有他们的粮食了。

㈨ 印度人多地少,粮食怎么还够供应出口

度也是小麦净出口国。2012/13年度小麦出口甚至超过有小麦出口大国乌克兰。

一般人印象,一个国家不缺粮才会出口粮食。

阅读全文

与印度粮食产量少如何保障够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农村耕地怎么分配 浏览:515
印尼黑酸枝家具老料是什么意思 浏览:605
孟晚舟为什么要帮伊朗 浏览:298
意大利电烤盘做什么生意好 浏览:986
意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么 浏览:764
用什么软件和越南人沟通 浏览:116
在越南什么地方娶老婆靠谱 浏览:831
印度东进实力怎么样 浏览:692
鱿鱼须炒意大利面怎么做好吃 浏览:446
印尼语女朋友怎么说 浏览:744
中国联通怎么查看密码 浏览:111
三月份英国怎么穿衣 浏览:544
印度最大神石在哪里 浏览:168
印度币是怎么算的 浏览:635
伊朗签证为什么办不下来 浏览:791
英国垂耳兔大概多少钱 浏览:296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德国军队 浏览:932
伊朗人属于什么档次 浏览:596
意大利挂面是什么面做的 浏览:18
英国的天气最低多少度 浏览: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