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整体不那么发达,为什么感觉航天技术很发达
印度一直在努力成为第四个实现登月的国家,在2019年的“月船2号”失败以后,印度又在2020年1月1日宣布启动“月船3号”计划。“月球3号”计划预计将在2021年实施,以便印度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与我国之后,第四个登陆月球的国家。事实上,印度的经济还很不发达,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整体工业实力也不强,但印度的航天技术能够排在世界前5名。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印度经济不发达,但经济总量很大;第二,印度一直有一个世界强国梦想;第三,印度在建国以后,学习苏联模式,对军工业与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投入很大。
1.印度经济不发达,但经济总量很大。以2018年为例,印度人均GDP只有不到2000美元,GDP总量却有2.73万亿美元,并连续5年取得了7%以上的高速增长。航天计划动辄就是几百亿美元的投入,能够支撑得起的国家并不多。严格地讲,航天技术与科学技术水平有关,更与经济总体实力有关。尽管印度经济不发达,但总体经济实力不弱,有钱投资到航天领域。
4.印度航天领域发展现状。观察室为何认为印度航天技术发展能够排在世界前五名?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在航天领域确实却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印度建立了一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IRNSS,共计有7颗卫星组成,能够在印度本土及周边1500千米范围内进行导航与定位。此外,印度达万航空中心在2017年4月实现了“一箭104星”,虽然有101颗卫星都是纳米卫星,但这种向太空撒大豆的行为也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
B.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是什么国的哪号
到目前为止,只有苏联、美国、日本和欧洲航天局发射过探月卫星。最早发起探月活动的是苏联。1959年1月4日,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进入月球轨道,成为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并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1969年7月21日,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其复杂程度比任何卫星探月活动都大。此外,美国于1961年到1967年间还发射了7个“勘测者”月球探测器。第三个发射探月卫星的国家是日本。1990年1月,日本发射了一颗“飞天”探测卫星,并多次掠过月球进行探测。而今年9月14日发射的“月亮女神”卫星是日本首次发射绕月卫星。此外,欧洲航天局也在2003年9月27日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智能一号”,该探测器顺利进入绕月轨道,最终在月球表面着陆,完成欧洲大陆的探月梦想。
探月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它泛指所有针对月球的空间探测活动。细分起来,包括绕月探测、掠月探测和登月。绕月是指通过向月球轨道发射航天器,使其成为月球卫星绕月球运行,它也是登月的基础。绕月飞行的航天器可对月球进行全方位的观测。掠月探测是对月球进行近距离探测但不进入月球卫星轨道的活动,日本发射的“飞天”卫星则是一例。登月则需要航天器软着陆(自身不受到损失)到月球表面,需要经受较大冲击,技术上更复杂。它通常是由绕月飞行的航天器本身或者其释放的子航天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苏联、美国、日本、欧洲航天局都有过类似活动。我国发射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主要实施绕月飞行。而印度也拥有探月所需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和远程测控网技术。
C. 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目前为止,一共有6个国家实现过月球探测,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印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今,前苏联/俄罗斯、美国、日本、欧洲航天局、中国和印度先后进行了月球探测.
【中国是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美国最先发射月球探测器,但没有成功;
苏联第一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俄语:Луних-1)绰号“梦想”,是苏联、也是人类发射成功的第一个星际探测器,是苏联的第一个月球探测计划“月球计划”的第4颗无人月球探测器,它是一系列以“月球号”命名的探测器中的第一个成员.;
格林尼治时间2003年9月27日23时17分(北京时间28日7时17分),欧洲航天局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由阿丽亚娜-5型火箭搭载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升空.
日本的月亮女神比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发射升空的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提前了40天.
印度月船1号(Chandrayaan-1)“月船1号”于当地时间2008年10月22日上午由印度国产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11发射升空,发射地点位于距离印度南部城市钦奈90公里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
D. 印度12年前就要登月,结果中国早已完成登月,他们为何还在研发呢
咱们有句老话叫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做,谁也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在科学研究方面更是如此,就拿我国的载人登月工程来说吧,我国首先发射了月球探测器,然后才在月球上登陆,最后一步才是真的把人送上月球,到这一步保守估计要到2030年!不过刚刚用导弹打下卫星的印度却不耐烦了,要成为继中国之后第四个登月的国家!
就在印度宣布发射登月探测器没多久,以色列耗费了1亿美元研制的“创世纪”号飞船打算登月,一旦以色列完成月球着陆,将会成为继美国、苏联(俄罗斯)、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登月的国家。不过以色列的飞船在距离月球一步之遥的时候却坠毁了,这不但告诉世界登月没那么简单,同时也给印度人破了一盆冷水!就算他们能够此次能够按时发射,这个开飞机都能经常坠毁的国家,真的能够实现登月吗?
E. 月球氦-3开采要等多久,有何作用
地球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星球,但是并不是地球所有的物质都是人类可以长期使用的,有利的资源大多数都会变得越来越少,而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质逐步需要补充,甚至需要更加稀缺的资源来机械能发展,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地球之外”的天体上,其中月球就是我们人类首要占据的星球。
同时根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指出,许多国家都在悄悄地寻找氦-3材料,得到这种无放射性沉降物的材料将成为“世界新的霸主”,而中国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了胜利,也就是超前了,所以说他们认为拥有“氦-3”就相当于可能成为世界新的霸主,这可能也是竞争的关系之一吧。
F. 探月计划的其它各国探月计划
正积极筹备着登陆月球的计划。“智慧—1号”(SMART-1)———欧洲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预计2005年1月进入绕月轨道飞行,开始探月。该探测器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因而其飞行情况很受关注。
探月注重科研价值
“全世界即将掀起新一轮的探月热潮,这一次,欧洲航天局要走在前面。”2006年9月,欧洲首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成功撞击月球后,欧洲航天局官员如此表示。他们计划利用“太阳能钻探器”在月球表面钻出一个直径50厘米的钻孔,通过仪器对岩石样本现场分析并将结果传回地球,而且希望利用小型火箭将样本带回地球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希望在月球上找到源自地球的早期陨石,通过分析陨石样本来探寻人类生命起源。
分析人士称,欧洲探月行动没有美国、俄罗斯那般咄咄逼人的架式,然而他们素来“韬光养晦”,注重实效。从欧航局成立到探月计划的实施,欧洲从未表现出“赤裸裸的”抢夺月球和未来太空战争战略制高点的意图,而是着重强调“科研价值,资源开发和实践人类梦想”,一派“深挖洞,广积粮”的姿态。
2007年3月,在德国航空航天协会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德国科学家宣布了自己的探月计划。英国计划在2010年前将一个无人探测器送入绕月轨道,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点。
欧航局将在2020年前分4个阶段进行月球探测,计划在2012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2025年左右完成永久性月球基地建设。 20世纪末,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新太空计划”,计划最早在2015年前、最迟不过2020年将美国人重新送回月球,并在月球建立起一个长期基地作为登陆火星和其他星球的跳板。
重返月球建立基地
1972年12月,美国的“阿波罗”17号飞船对月球进行了最后一次考察,此后登月竞赛的狂热便骤然降温。由于美苏太空竞争的天文数字投资未能兑现实际利益,耗资巨大的“阿波罗”计划完成后,月球探测陷入长达20余年的低迷状态。直到1994年,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克莱门汀号”环月探测器,除了测绘月球地貌,还对月面元素的分布与含量进行探测,并发现了在月球南极可能存在水。
1998年1月,美国又发射了“月球勘探者”,它同样发现在月球两极的盆地底部可能蕴藏固态水。
由于水的存在意味着人类在月球上生存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伴随这一发现而来的是美国重返月球计划。
2016年之前,美国将有多个无人驾驶月球探测飞船连续升空,其目的都是为宇航员重返月球打基础。探月飞船的设计正在展开。如果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在2020年开始月球基地的建造工作。 2025年前载人登月
1959年9月14日,前苏联的无人登月器“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此后20年间,前苏联先后开展了29次探月活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伴随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经济发展一度停滞,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俄罗斯航天不得不被迫瘦身,其月球探索在这一时期几无进展。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再燃大国梦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重新开启探月旅程,宣布在2025年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至此,昔日曾翱翔太空的双头鹰再次将目光投向月球。
俄罗斯月球探索先驱、拉沃奇金科学生产联合公司总设计师戈奥尔吉·波利修克突然“语出惊人”,他透露,俄罗斯计划在2009年-2010年开始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该计划不仅要实现俄罗斯载人登月的梦想,还要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2011年至2012年,俄罗斯将进行首次载人探月飞行。
俄罗斯在力争实现探月载人登陆的同时,还推出“探月旅行”来吸引那些有支付能力的富豪。 印度航天官员透露说,印度计划在2015年前进行两次或更多的登月活动。据称,如果计划于2008年前发射的第一艘印度无人登月飞船获得成功,印度将于2015年前进行更多的登月活动。
2008年发射探测器
在进行了7年的规划和准备后,印度将在2011年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首航1号”,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日本和中国后第5个进行月球探索的国家。
然而,从探月想法提出的那天起,印度国内就存在反对的声音:在这个有一半人口还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国家,政府是否有必要花大把的钱去探测一个那样遥远的星球。
但是1999年10月举行的印度科学学会年会改变了这种情况。在这次年会上,印度太空研究机构负责人从学术上阐明了人类在对月球认识上还存在着空白。这次讨论赢得了印度科学界对探月的广泛支持。印度太空探索机构随后成立专门的探月计划小组,并于2001年出台了第一份探月计划报告,2003年,印度政府批准了这份报告。
印度“月球首航1号”探月器的主要任务是制作高清晰的月球地图,并对月球两极是否存在水进行初步探索。此外,该探月器还将搜集月球表面矿物质和化学物质的有关数据。印度已经计划在2015年前发射载人航天飞船,还希望能在2020年前实现登月。 计划在2006年首次发送月球探测卫星,练习和掌握月球软着陆技术。
2015年月球上建基地
2007年9月14日上午9点31分,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号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观测月球表面地形等,日本研究人员称,这是日本2025年建立载人太空站的第一步。这是日本为未来登陆月球迈出的第一步。
日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在技术、研究活动统筹方面出现问题,日本的探月计划始终磕磕绊绊,未能顺利实施。
日本的探月计划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启动。日本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是1990年1月发射的缪斯A科学卫星。这颗卫星进入太空后更名为“飞天”号,是日本第一次发射接近月球的科学卫星,也使日本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3个探测月球的国家。
缪斯A卫星在发射成功后向月球轨道放出了一个小型探测卫星,但是这枚小型探测卫星很快就出现了故障而告失灵。缪斯A卫星本身在绕地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最终在1993年4月坠毁在月球上,这一探月计划宣告失败。
G. 哪些国家正在探月
前苏联: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3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着陆的登陆器,它于1966年2月3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另外,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
美国:1969年7月20日第一名人类登陆月球是美利坚合众国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而尤金·塞尔南则是最后一个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任务的成员。
日本:2007年已发射了“月亮女神”绕月卫星
中国:也在2007年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器
印度:2008年10月22日发射了“月船1号”月球探测器,标志着它也正式加入到国际探月的队伍中。
H. 印度计划什么时候登月
印度已经宣布2007年发射绕月球卫星.
本来,按咱们的规划,从“神一”到“神六”,从绕地飞行到载人航天
,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慢却也走得稳稳当当。人类到今天共发射了5000多个航天器,中国才占1%,就算航天员上天了,但距离月球还相当遥远,登月作为中国人深空探测的下一个目标,算是长远规划了,就连两年前宣布的“嫦娥计划”压根儿也没登月的事儿。
可这原本正常的长远规划让咱们的大小邻居忧心忡忡:美国总统布什在“嫦娥计划”公布后,马上宣布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实施重返月球“新太空计划”。有专家说这是因为美国觉得“没面子”。这么简单?要知道,计划一旦启动,花费将以千亿美元计,拿这么多纳税人的钱买面子,总统可不傻。美国众议院航空航天小组委员会主席肯。卡尔沃特一语道破玄机:“如果在这一领域中国打败了我们,将是十分令人难堪的——我们必须保证在外太空的军事领先地位。”原来,自从多年冷落登月后,美国一直把重心放在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现在要重新搞载人飞船进行登月,这一下就使中美在载人航天领域差距突然缩短了近30年,他能不担心吗?
更不用说近邻印度和日本了,这两个国家的航天一直依赖西方技术,钱花得不少,成就却不大,日本更是接连遭遇火箭发射失败和卫星无法入轨的“惨祸”,“嫦娥计划”让他们慌了神,匆匆发布了各自的探月、登月计划,并且时间“刚好” 比中国提前一年。去年,耗资3亿美元的日本月球和工程探测器“Selene”升空,随后,印度第一个地球轨道外计划“ 迅速”获得政府支持。
要想将来有“制天权”,中国的登月计划也得加油才能跟邻居竞争得起。
I. 印度曾成功登陆过火星那为何登月失败
印度无法独立完成探月任务,寻求多方盟友,但是盟友不靠谱,导致其探月工程一拖再拖,最终失败。
“月球2号”项目总耗资约1.4亿美元,由于俄罗斯未能按照承诺交付着陆器,促使印度推后了这个计划的实施时间。这个项目包含了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和月球车3个模块,携带了10多个各类研究装置,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车,仅有公文包大小,重量为25公斤,它将携带两个分光计用于探测月球表面的元素组成——包括等离子体层以及像氦-3这样的同位素的数据,后者是未来核聚变能量反应堆的潜在燃料。
“月球2号”的携带的轨道飞行器所携带的水测绘仪同样让人期待,因为太阳风中的质子会产生羟基离子,这些离子会漂向月球的两极,在那里它们会被陨石坑中的水冰俘获,而水测绘仪将会对这些水冰展开探测。如果成功,这将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印度也可借此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与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并如期开展探测工作。
着陆的前15分钟Vikram正以32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降,当海拔大概减至30公里时,它开始发动4座引擎紧急减速,只不过在距离陆地仅剩2.1公里时,意外发生了:Vikram偏离了预定轨道,就此“失联”,任务失败了。
巴基斯坦联邦科学和技术部长法瓦德·乔杜里在社交媒体上第一时间嘲笑印度拙劣的落月技术,讽刺印度“月船2号”的着陆器是在印度孟买买的“玩具”。
两天后,9月8日,在月球轨道上的“月船2号”传回了Vikram在月球上的影像,但印度航天团队最终未能与它建立讯号。
J. 印度“月船三号”探月和载人航天项目推迟目标发射日期,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据报道,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务“月船三号”(Chandrayaan-3)因新冠病毒推迟到2022年发射。
“月船三号”早前计划于2021年发射,不过由于疫情封锁影响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包括“月船三号”在内的几个项目,因而遭到推迟。
“月船三号”包含着陆器和月球车,但不会拥有像“月船二号”那样的轨道器。“月船二号”是印度第二个月球探测器,于2019年7月22日发射,旨在让月球车登陆月球南极。“月船二号”轨道器成功绕月飞行,但2019年9月7日,“月船二号”的着陆器在预计软着陆前几分钟坠毁于月球表面。
ISRO主席K Sivan表示,“月船三号”的构造和“月船二号”是一样的,“但它没有轨道器。 ‘月船二号’发射的轨道器将用于 ‘月船三号’。”
据SpaceNews报道,Gaganyaan项目于2018年8月正式宣布。而后首次不载人试飞最初计划在2020年12月发射。但ISRO现在的目标是今年12月进行首次不载人试飞。
ISRO原定于2022年8月开展印度载人航天首飞,以纪念印度独立75周年。但现在载人航天首飞被推迟,K Sivan表示,印度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将在暂定2022年-2023年开展的第二次不载人测试飞行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