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几次印巴战争的进程是怎么样的
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从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严重不满。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印度参战部队有2个师及若干土邦部队约4000余人,从东、南和西南三个方向巴军发起进攻。巴基斯坦参战的多为部落武装约5万人,从西、西南和北三面进军克什米尔。印、巴军队经过1年多的争夺战,双方伤亡惨重,胜负难分,后在联合国干预下于1949年1月停火。印度方面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余为巴方控制。这次战争没有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第二次印巴战争
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巴方在停火线南部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双方展开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的配合下,给印度军队以重创。随后,双方陷入僵局。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印、巴双方于9月23日正式停火。
1966年1月,在前苏联斡旋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
1947年至194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因为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第一次印巴战争;1965年,两国又在归属未定的大卡奇沼泽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导致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3月,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政府派兵镇压,大批东巴难民逃往印度。印度支持东巴独立,并准备入侵东巴。11月21日,印军侵入东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随即巴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于12月3日派空军袭击了印度8个机场。当天,印度出动500架次飞机轰炸了东巴、西巴10个机场,掌握了制空权。与此同时,印海军封锁东巴各港口,切断了东、西巴的联系。印军以“东攻西防”的方针,在西巴以攻势防御牵制巴军主力,在东巴分四路对达卡实施向心突击。在东巴,印军西路军相继攻占杰索尔、福里德布尔;东路军相继攻占锡尔赫特、库米拉和梅克纳河上3个渡口,逼近达卡;北路军进占杰马勒布尔,并以1个伞兵旅在达卡西北约70公里的坦盖尔伞降,尔后奔袭达卡;西北路军攻占了博拉格。12月15日,印海军在科克斯巴扎尔实施营规模两栖登陆。翌日,印军1个伞兵营进抵达卡市郊,迫使巴守军当日投降,巴守军9.3万人被俘。17日,印度宣布在西巴边境单方面停火。1972年3月15日,印度从孟加拉国撤军。
B. 中国和印度边界
没有打,边境一直在缓和,没有出现紧张情况。现在媒体发达,所以边境上只要出一点屁大点的小事,也会被爆炒一番。
胜算很难说,两国毕竟是大国,真正开战后果很严重。
仅就边界条件而言对我们很不利,1962年的时候之所以我军很快撤出,没有继续扩大战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当地海拔太高,道路不通,补给困难,所以在大雪封山之前便撤了回来。
C. 第二次印巴战争谁赢了
双方打了平手。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巴方在停火线南部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双方展开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的配合下,给印度军队以重创。随后,双方陷入僵局。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印、巴双方于9月23日正式停火。1966年1月,在前苏联斡旋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 武力而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中国不但提供大批军事援助,还直接出兵!
当时中国向巴方提供的一大批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从我军正使用或库存的装备中直接抽调的,同时我国还免费为巴方提供这些装备的人员操作培训。形势最紧张时,我国甚至还派出参谋人员加入巴方总参谋部,实际上是直接指挥了部分战斗行动。
比如,在保卫拉合尔的战斗中,巴坦克部队在大炮和步兵之前向印军冲锋,结果损失严重,亟须坦克补充。考虑到当时的国内情况周恩来总理不得不从现役部队使用的坦克中拨出一部分支援巴基斯坦,此事使巴军及阿尤布总统万分感激。
随着第二次巴印战争的升级,巴总统一再要求中国方面出兵进行支援!
考虑到中锡边界以南为中印及东巴最近交接处,中国决定在此地区给印度以打击,以支持巴基斯坦!在此之前,先给印度政府下一个“最后通牒”式的照会:“限印度于三日内拆除它在中国锡金边界一侧和跨中锡边界线上的所有侵略工事,并立即停止在中印边界和中锡边界的一切入侵活动,保证今后不再越境骚扰,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必须由印度政府承担全部责任。”
自然,我们除提出最后通牒式照会外,更多的是军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两面夹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锡边界上的一切工事。这是我国政府危机处理能力最有效的一次。因此,中国的介入导致印度并没有打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没有打赢。这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
D. 印巴军队边界交火两名印度人员受伤有最新消息了吗
印巴战争(共三次,都是印度发动):起因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原英属地)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从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严重不满。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第一次战争胜负难分。第二次战争,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巴方在停火线南部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双方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的配合下,给印度军队以重创。随后,双方陷入僵局。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印、巴双方于9月23日正式停火。第三次战争(孟加拉战争),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7月,印度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不到一个月的战争将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从此,南亚次大陆上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当时,中苏以经反脸,在巴基斯坦的牵线下,中美两大国由过去的夙敌到后来的握手言和。尼克松下令将"企业"号航空母舰开到孟加拉湾进行军事演习,并对负责亚洲事务的国务卿基辛格说:“我们要帮助巴基斯坦,印度人没一个是好东西!”同时,基辛格带给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的信息,温情脉脉:“如果北京出兵支援伊斯兰堡军事行动,遭到莫斯科的军事打击,美军将全力支援中国与苏联直接作战。直到中美的最后胜利。”1971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写给中国政府求援信。中国方面:把大批军队集结在印巴边境与中印边境,观察时局,以静止动。当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第三次印巴战争真正的赢家是苏联,不久,阿富汗成了下一个目标;
E. 印度兵力在中印对寺有多少人
对峙一线到底多少人?
对于印度越界边防部队的人数,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对于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国防部8月3日深夜发布重磅声明,敦促印方立即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恢复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近几年来,印度明显加强了驻守印占锡金地区的第27山地师的实力,全师基本兵力约有1.5万人,另有上级加强的电抗营和陆航大队。2009年后,该师有前出锡金以北1000M“手指地带”的迹象,意在战时能迅速封堵西里古里走廊
对峙结束了啊 2017.08.28日印度撤了 希望有帮助
F. 克什米尔到处是荒原和沙漠,为何印巴拼死争夺
在巴基斯坦看来,克什米尔太重要了。民族和地区的兴衰,关系到民族命运和民族命运。最近,印度宣布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克什米尔国家和茶魔杖的特殊地位,这引起人们对印度可能入侵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担忧。巴基斯坦对此的反应非常强烈,与印度的关系非常紧张。
其次,巴基斯坦地势北高南低。因此,河流由北向南流动。印度河是巴基斯坦重要的水源地。假设克什米尔完全由印度控制,印度实际上可以控制,关键的水资源就到了卡巴基斯坦的脖子上。即使是由印度控制其水资源部,巴基斯坦也必须控制克什米尔的一些地区。否则,今后如果印度在上游修建水坝或改变道路,将对巴基斯坦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巴基斯坦还在外国援助下在克什米尔地区修建了一些水电站,可以为巴基斯坦提供一定的电力。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水能都在印巴边境的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的丧失意味着这些能源资源已经被完全放弃。
最后,控制克什米尔对巴基斯坦国家外交具有战略意义。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整体实力差距非常明显。在人口规模和发展程度方面,巴基斯坦低于其竞争对手。如果发展是平等的,巴基斯坦就不会是印度的对手。但是,如果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就等于切断了印度向中东和中亚地区投射权力的陆路通道,也可以与东方世界大国接触,获得强大的外部援助支持。一旦印度失利,它可以向外界投射力量,巴基斯坦获得支持的土地将被切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巴基斯坦在对抗中将更加脆弱,切断与主要盟友的陆路交通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G.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怎么样打破"僵尸企业"处置的僵局,加快"僵尸企业"出清
企业要纳税的,僵尸企业也不例外,所以就会减少。
H. 不丹媒体如何斥印军
自中印边境冲突爆发以来,印度一直打着“保护不丹”的幌子,为越界中国领土“正名”,甚至还企图让不丹军队代替印军与中国对峙,但不丹国内上下似乎并不买账,频频打脸印军。
8月16日,不丹某网刊登了一篇题为《夹在巨人队的比赛中,不丹屏住了呼吸》的文章,再次揭露了中印对峙中,印方的“虚伪面目”。
不丹媒体还指责印度一直以来用“铁腕政策”,通过对不丹经济等方面的控制,阻挠中不之间的边界谈判。不丹外交部长多尔吉11日会见印度外交部长时,首次就中印对峙官方表态,称希望洞朗局势能够和平友善地解决。多吉还说,双方都应该对结局感到满意。中印军队6月中旬起在边界锡金段洞朗地区发生军事对峙,僵局至今仍在持续,尽管中方多次敦促印度撤军,印度国内也有不少媒体及网友发声呼吁撤兵、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印度政府却始终对此置之不理。
I. 印度建国以来对外发动过几次战争
四次.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2.ZY边境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3.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4.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实现了在南亚称霸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