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在近代是如何逐渐被殖民的
最早从海上到印度的是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他在1498年进行探险,带着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港口卡利库特。达·伽马是一个探险家、航海家,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发现开通了从欧洲到亚洲的海上航线。他又是一个骄横跋扈,狂暴凶残的人,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他最早到达印度,但印度最后并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一方面与葡萄牙的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达·伽马和在印度的葡萄牙人狂暴凶残有关。最后,达·伽马就死在了印度的卡利库特。
第一次看到从海上来的外国人,着实把印度人吓了一跳。印度小国林立,根本对海上经济没有概念。当时的马拉巴尔这个地方的国王热情友好地接待了达·伽马,允许他以后来经商。达·伽马从印度运回了大批丝绸、香料、象牙和宝石等,赚翻了。1502年,达·伽马再次来到印度,这一次就不是文质彬彬地做生意了,而是发挥海盗的本能,在海上抢商船、在陆地抢地盘。他们要把别的力量赶出印度,尤其是阿拉伯人。
葡萄牙人在印度抢了许多地盘,到16世纪中叶还控制了锡兰岛,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于是,他们在此任命了总督,更加疯狂地排挤外来力量,还大肆迫害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他们到处拆毁印度教寺庙,他们把污物和猪肉堵上阿拉伯人的嘴,把印度婆罗门的耳朵割掉,缝上狗耳朵,对于反抗者,他们或者砍去四肢,或者直接剁碎。
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都来分一杯羹
荷兰人其实也是很早就在印度做生意,他们真的就是在老老实实地做生意,因为国力不强吗,没法像葡萄牙这么高调。17世纪初,荷兰的尼德兰革命成功,荷兰的工商业和航运业飞速发展,荷兰也成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国力也超过了葡萄牙。1602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成立,雄心勃勃地要垄断东方贸易。这个东印度公司实际就是国家的一个抢劫集团,他们被授权宣战、签约、占领土地、修筑要塞等。残暴地葡萄牙人在印度名声太臭了,荷兰人很轻松就从他们手里抢到许多地盘,葡萄牙逐渐被赶出了印度。
法国人、英国人也来了,他们的实力可比葡萄牙和荷兰强。1664年,法国政府一下子在印度成立了“西印度公司”和“东印度公司”两个公司,这架势就是要一口吞下印度;英国人当然不会落后,1600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授予英国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特许状,给予他们在东方的贸易垄断权,还有“修筑要塞、建立军队、对非基督教民族宣战、媾和以及统治所征服的殖民地等政治和军事特权”等等一堆权力。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的范围可不止在东方,他们在印度东海岸、西海岸和孟加拉、比哈尔建立许多的商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欧洲列强所谓的公司、所谓的生意,背后都是国家行为。他们嘴里的贸易就是在抢劫。这些欧洲国家内部也矛盾不断,为了独霸生意,也争斗不休。荷兰就是被英国打出印度的。能统治印度贸易的到是把世纪中期,只有英法两国了。为了利益最大化,英国人毫不客气地驱逐法国。1758年,他们通过三次卡尔那提克战争打败法国,彻底把法国排除出印度,留下的人只能老老实实做生意,想控制印度,哪怕一个小港口都办不到。
一家独大的英国公司开始征服印度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一家独大,这时的印度是莫卧儿王朝后期,基本就是个空壳子,国内都是些地方王公贵族的小国,他们每一个小国都不是东印度公司的对手。就这样,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南征北战、东打西伐,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区。注意,这时是“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严格来讲,不是英国的国家行为。
东印度公司牛得不得了,他给那些小国订规矩,比如他们不准莫卧儿王朝最后的皇帝称“皇帝”,不准小国的国王称“国王”;他们改了小王国接班规定,比如有些印度小国王没有子女,可以用亲近家族的子女继位,但“东印度公司”不准。东印度公司在小国内部拉一派达一派,扶植傀儡进行统治。这时的印度要多惨有多惨,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英属印度”,由东印度公司直接管理;另一部分为“印度土邦”,他们数量众多,由公司间接统治。总之,一切都由英国人说了算,英国人在印度是没有法律能管的。1774年10月,东印度公司给印度任命了一个“全印总督”瓦伦·哈斯丁斯,从此,“印度土邦”也由英国人直接统治。
1784年,英国首相庇特提出一个关于印度的法案,这个法案的内容是:
(一)、英国在印度的领土由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共同管理;
(二)英国政府成立管理局,批准、审阅一切关于印度的文件;
(三)管理局对印度的管理高于东印度公司董事会;
(四)国王有权召回董事会任命的总督。
这个法案有意思的说出了“英国在印度的领土”,司马昭之心。从此,印度真的就是英国政府在管理了。
㈡ 4000亿蝗虫袭击印度,挺进中国边境,我国将怎样应对
今年的这次蝗灾都是去年的那次蝗灾中的蝗虫产下的卵成长起来的,也可以说是去年的蝗灾没有被消灭,重新又爆发了,而且目前来看情况比去年更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表示,如果灭蝗不力的话,到了今年6月份,蝗虫的数量甚至会暴增500倍。
但实际上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有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这样巨大的天然屏障,蝗虫是不可能越过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进入我国的,蝗虫虽然会飞行,而且能飞行的距离也很长,但是它飞得并不高,不可能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我国,实际上能飞跃喜马拉雅山的鸟类都不多,只有秃鹫、苍鹰、天鹅之类的大型鸟类才能飞越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蝗虫飞入我国境内而且更不用去应对
㈢ 为什么印度再就中不边境进行炒作,有什么阴谋
近日,印度媒体开始大肆炒作我国在东港地区所建设的庞达村,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这出村庄的位置太靠近不丹了,10月23日,不丹驻印度大使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不丹领土上没有中国的村庄,印度媒体显然没有死心,又追问到庞达村是否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位大使无奈之下,只能再次重申不丹的土地上没有中国村庄的出现,就此回应以表明态度。
其次,印度这首举动无异于想要给国际社会营造出一种中国仗着自己实力强大欺凌弱小的假象,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不丹相对于中国而言是当之无愧的小国,印度相比中国也是弱小的一方,印度这一招就是在为下一步中印之间的谈判制造有利的筹码,四处点火,想借此消耗中国外交资源,也是它这一次所玩的一手狠招,其实中国和不丹边界的争议原本并不大,这么多年来双方一直都有着一条习惯线,始终没有问题,要不是印度插手国际社会可能都不清楚中不边境还有一些完全没有划定的区域,可以说正是印度直接造就了这一紧张形势,可就是这种情况,印度仍然也是不老实,如果它的四周烽火四起,后院起火已然是既定的结局。
㈣ 印度今天突然向边境增兵,它想干什么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否恰当
标题党,无所谓,吸引眼球而已嘛,边境前加个中印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㈤ 1962年中印战争是怎么回事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藏南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历史背景
印度政府策动和支持的西藏农奴主叛乱遭到失败,对中国西藏执行扩张主义的幻梦破灭后,尼赫鲁公然抛弃中印友好的旗帜,把中国政府谋求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和克制忍让视为软弱可欺,进而得寸进尺,对中国步步进逼。尼赫鲁扩张主义的逻辑是:“我已经侵占的地方是我的,我想要侵占的地方也是我的。昨天我可以侵占你一寸,今天我就可以侵占你一尺。”对尼赫鲁来说,中国要还不撤出他要侵占的土地,他就施行前进政策”,直到采用战争手段。这样,从1961年开始,尤其是从1962年4月起,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境内先后设立了43个军事据点。印度政府侵占我国领土后部署对华战争的规模和程度,都超过了过去的英帝国主义。当时印度立场:在东段已将中国军队“赶回两英里”,在西段全线向前推进,欢呼并祝贺尼赫鲁取得了“拿破仑式的大胆的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见1962年7月7日印度《闪电》报。在此情况下,尼赫鲁得意忘形,一再悍然拒绝中国政府多次提出的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决心铤而走险,诉诸武力。
㈥ 印度进入中国边境那事怎么样了没有后文了吗
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就看印度那帮傻大兵怎么作死了,其实它们也是可怜人,被印度那帮脑残领导各种瞎指挥。
㈦ 印度的军事力量是怎样的情况
在谷歌地图或者军用地图上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中印边境一线两侧,印军据点数量完爆我方据点数量,这种情况在争议地区尤为明显,经常我方一两个边防哨所面对的是当面数个甚至十数个的印军据点,在一线布防人员数量上也超我方,只要边境一线发生日常的对峙相遇等情况,印方的人数必定超我方。
㈧ 印度媒体怎么报道的这次中印边境冲突
还能怎么报道,互怼呗,媒体怎么说他们,他们就怎么说我们,都是两个字换换就行了。
㈨ 边界情况及中国占印度多少领土 历史上印度中国领土
这是目前中印边境形势图。
㈩ 中国老兵在中印边境森林迷路误入印度,后来怎么样
引言
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我们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我们都要记得我们的祖国。中华儿女的心是中国心,我们无论在异国他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有祖国帮助我们,所以我们要始终记得祖国,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有一位中国老兵,他不小心流落他国,无法回国,但是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始终没有放弃回国的想法。
结语
王琪终于回到了祖国,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也一直相信着自己的国家会帮助自己。五十多年的思乡之情,终于得到了释放,也吃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手擀面。曾经那个翩翩少年,虽然容颜老去,虽然归来已是白发婆娑,但是爱国思乡之情一丝都没有减少。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不变的是对祖国热爱的心,是对家乡思念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