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航天的印度的运载火箭
截至2006年印度拥有4种类型国产运载火箭
卫星运载火箭3(SLV-3) 加大推力运载火箭(ASLV)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 2001年4月,印度用“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将一颗2.54吨的通讯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2001年10月22日,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把3颗卫星送入轨道。
2002年2月9日,自行开发的火箭超低温发动机试验成功,可将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
2004年9月,印度的第二代“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将一颗1.95吨的教育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继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日本之后,成为第六个具备使用超低温发动机发射对地同步卫星能力的国家。
2007年1月10日,印度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从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送入太空。3颗卫星包括一颗印度自行研制的680公斤的遥感卫星、一颗印度尼西亚的地球观测卫星和一颗阿根廷的小卫星。印度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图)发射升空。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Launch Vehicle ,英文缩写:GSLV),印度自行研发为主的运载火箭。 印度太空研究机构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全国卫星系统类型的卫星送至地球同步轨道。火箭多为俄罗斯协助建造,并非印度独立建造。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为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之改良版,增加捆绑式液态辅助火箭为一三节式火箭。第一节为固态推进器;第二及第三为液态推进器。固态及辅助火箭是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之延续,所以低温液态引擎由俄罗斯提供,共买了七个末端节引擎。印度试着去建造低温末端节引擎并向俄罗斯买技术,但遭美国施压,因此俄罗斯并未提供此项技术给印度。所以在过去的十一年印度空间研究机构持续研发如何建造低温液态引擎。
2. 印度航天怎么样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发展空间技术视作迈向世界大国和加快科技发展的重要步骤。历经30多年不懈努力,印度空间技术总体水平发展迅猛,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六空间技术大国,其航天实力不容小视。
日臻成熟的航天技术
1963年,印度开始发展本国航天事业。印度开展航天研究起步虽晚,但是进展迅速,今天的印度已经掌握了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在火箭和卫星的制造、卫星的发射、跟踪、制导及控制等方面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
运载火箭 上世纪90年代,印度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了成熟时期。1994年10月,印度首次成功地发射了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1999年5月,印度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三颗卫星。2001年4月,印度自行研制的配备有低温火箭发动机的新型运载火箭 ——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D1发射升空,成功地将1颗重达1.5吨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印度已经拥有低温火箭技术,这是实现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
印度目前正在研制推力更大的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该火箭可将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提高2—3倍,并于2007年投入使用。印度已经成功研制出卫星运载火箭 (SLV-3)、加大推力运载火箭 (ASlV)、极地轨道运载火箭 (PSLV)和地球同步轨道运载火箭 (GSLV),足以满足发射各种航天器的需要。
航天发射场 印度的火箭发射场主要有斯里哈里科塔和顿巴赤道两个发射场。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位于印度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上,占地145平方公里。发射场拥有大型多级火箭和卫星运载火箭的试验、组装和发射设施,并修建有卫星跟踪、遥测和通信站。印度空间研究中心还在此扩建了固体助推器工厂,可为多级火箭发动机生产大尺寸的推进剂药柱。
顿巴赤道发射场位于阿拉伯海海岸,喀拉拉邦特里凡得琅城以北6公里的地方,是进行低高度上层大气和电离层研究的理想场所。这些研究在地磁赤道区(在顿巴正北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该发射场在美国、前苏联、法国等国支持下已成为探空火箭的国际发射场。
航天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印度就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培养宇航员。1984年4月,一名印度宇航员就乘坐苏联的“联盟”T—11飞船进入了苏联的“礼炮”号空间站,并在空间站上停留和工作了7天。目前,印度把两名宇航员送往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进行培养,他们分别只有14岁和16岁,并且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也接收了6名印度宇航员。印度希望为未来的载人航天储备宇航员。
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
印度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在太空建立空间站和星际基地,发展空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空天飞机 上世纪90年代,印度曾提出过一个“超级飞机”计划。2001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全球动力推进大会上,印度设计的新型空天飞机模型首次露面。这种空天飞机称为“先进跨大气层吸气式研究飞行器”(AVATAR,简称“艾瓦塔”,意为“复活”)。“艾瓦塔”是一种小型可重复使用载人航天器,也是一种高超声速飞机。它采用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是高超声速飞机技术和可复用航天器技术相结合的空天飞行器。“艾瓦塔”仅重25吨(其中60%是液氢燃料),据称能单级进入100公里的轨道,可发射重达1吨的卫星。此外,艾瓦塔还可用作军用侦察机进行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
“艾瓦塔”将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利用涡轮风扇、冲压喷气和超燃冲压喷气发动机组合达到10公里的巡航高度后,低温火箭发动机接替工作,最终将飞行器推入轨道。任务完成后,“艾瓦塔”离轨再入大气层,像飞机一样依靠自己的动力着陆。一架“艾瓦塔”在其寿命期内可执行100次这样的任务。这也就意味着它可将10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空间。
登月计划 2001年,印度向外界透露其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此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对月球表面的情况和大气层进行探测和研究;第二步是向月球发射登月机器人,模拟宇航员对月球进行多项科学研究;第三步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将印度宇航员成功送上月球。
根据该计划,印度计划2007年开始尝试发射和回收无人航天器,2008年尝试向月球轨道发射无人航天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预计2014年实施,首次登月初步安排在2020年。印度载人航天器将重达3吨,可载2名宇航员,由GSLV Mark.II火箭发射。载人航天器在升空16分钟后与火箭分离,尔后进入距地球400公里的环地球轨道,其初次飞行时间可能是1天,之后将延长到1周,而“登月之旅”可能需要15天或1个月。
火星计划 尽管载人航天和登月仍在计划中,印度人却又瞄准了太空探测的下一个目标:火星。据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准备在2012年至2013年间发射一个火星无人探测器。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马达范·奈尔在接受采访时称,印度计划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重约500公斤,上面配有高分辨率远程传感解析装置。预计整个探测过程将持续6至8个月,耗资30亿卢比(约合6700万美元)。
首次发射太空舱 印度今年1月10日使用一枚极地卫星火箭,成功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同时送上了太空。该太空舱围绕地球飞行了13天,其间将进行有关微重状态的各种实验,然后于1月22日重返地球。首个返回式太空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印度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太空舱进行指挥和控制的能力,在载人航天飞行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初具雏形的印度天军
21世纪制天权将成为了比制海权、制空权更高的制权。可以说,谁抢占了太空,拥有了制天权,谁就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印度航天自发展之初就有明显的军事色彩,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着。
发展军用卫星系统 印度于2001年10月已成功发射首颗军用侦察卫星——试验评估卫星(TES),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军用侦察卫星的国家。该卫星分辨率可达到1米,可覆盖全球60%的地区。TES军用卫星系统由6颗卫星组成,其它5颗卫星还将陆续发射升空,组成侦察卫星星座,并使图像采集分辨率提高到50厘米。
开发天战武器 印度国防部长高级顾问透露,印度在研发天战武器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将在5年内拥有用于太空作战的激光武器。当前印度还在加紧开发反卫星技术,包括粒子束武器、射频武器和轨道拦截器以及信号干扰器,并计划于2010年部署动能攻击飘浮拦截器、无方向限制的射线火炮阵列和高级跨大气层空中飞行器。印度原子能研究中心名为“卡利”—5000的强大电子加速器也处于后期安装之中,预计到2020年可当作粒子束反卫星武器投入使用。
加紧组建天军 在美、俄相继组建天军后,印度加紧组建自己的天军。2003年10月,印度空军参谋长宣称,已开始着手组建航宇司令部,以管理印度全国的空间资产,并对天战武器进行研究。目前,印度已建立了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仅空间研究组织就有1.68万人,掌握了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
3. 印度PSLV XL火箭为何是4级,运载能力更强吗
印度PSLV XL火箭运载能力历史排名第六,现在排名第三(这个是综合能力排名),运载能力排名第一。现在它与美国的德尔塔4重型捆绑式两级重型运载火箭运载能力相同都是25吨。第五名:阿丽亚娜5EAC,火箭类型:捆绑式两级运载火箭。参数:直径5.4米,高度59 米,火箭重777吨,低地轨道载荷:21吨。第四名:美国德尔塔4重型,火箭类型:捆绑式两级重型运载火箭,参数:直径5米,高度77.2 米,火箭重733吨,低地轨道载荷:25吨。第三名:苏联N1运载火箭,火箭类型:五级重型运载火箭,参数:直径17米,高度105 米,火箭重2735吨,低地轨道载荷:75吨。第二名:俄能源运载火箭,火箭类型:捆绑式单级重型运载火箭,参数:高度60米,质量2400吨,低地轨道载荷:105吨。第一名:美国土星5号运载火箭,火箭类型:三级液体燃料重型运载火箭,参数:高度110.6米,直径:10.1,质量3039吨,低地轨道载荷:119吨。
4. 印度航天实力如何探测火星的技术及火箭都是本国技术吗
按道理说的话,跟我们还是有严重的区别的,但是他不是所有我国的技术,印度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火星探测器,印度用极地轨道卫星研制的人造卫星,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可能会成为亚洲第一个探索火星的国家。因此,许多人质疑印度的太空实力是否超过了中国,然而,事实胜于雄辩。通过比较中国和印度在太空飞行各个领域的实力,不难得出谁优越谁劣势的结论。
目前,印度只有两种相对较小的推力运载工具,极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其中后者的第三阶段需要从俄罗斯购买。这次发射曼加里安的极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最大极地轨道承载能力仅为 1.8 吨,其实我们中国3月到4日的时候,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极地运载能力超过 3 吨。
5. 印度每次都用廉价成本发火箭,最后能不能成功呢
提到航天,我们首先会想到我国的长征五号,俄罗斯的太空计划和美国的空间站。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还是排在世界前列的,但印度也不甘示弱,希望通过航天科技来提升自身在世界的地位。于是印度公布了新一年关于航天探月的一系列计划,发射“月船-3号”探测器。
6. 印度火箭的最大起飞重量
耗资5.208亿美元---印度最新完成研制的GSLV-Mark III火箭,GSLV-MkⅢ火箭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629吨,能够把4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能够把11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GSLV-Mk III 使用重型推进级段,200吨级固体助推器,110吨级液体级段和25吨级低温上面级段
而印度正在研制 计划2009-2010年间首次发射的GSLV-MkⅣ运载火箭采用同GSLV-MkⅢ类似的设计,只是将原来的2个大推力固体助推器增加为4个,并且第三级进行改进,增强其推力,使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更强。预计完成改进设计后,GSLV-MkⅣ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4吨,地球同步转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6吨。到那时,印度的GSLV-MkⅣ将具备与“阿丽亚那”-5、“德尔塔”-4、“宇宙神”-5、“质子”以及其他重型运载火箭在航天发射领域进行国际竞争的能力。
7. 火箭发射报价多少钱
在中国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开出了火箭发射报价,低轨道小型火箭发射服务,每千克发射价格有望降低至5000美元(约3万元人民币)。
他进一步指出,回收轴对称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的方式可采用伞降、垂直返回和带翼水平飞回三种方式,但这些回收方式都要牺牲火箭的部分运载能力,因此发展可回收重复利用火箭有利有弊。
2017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旨在利用世界空间周的契机向公众普及科技知识,鼓励公众关注并支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8. 印度的导弹技术比中国差不少
1、印度烈火5远程导弹(该导弹算不上洲际导弹)射程5000公里,相当于中国东风5中程导弹(最大射程4000公里,1971年服役)的水平,当然射程比东风5远了1000公里,但是综合来说还是一样水平,比中国1980年服役的东风5洲际导弹(射程1.2万公里)差了不止一条街。
从这一点来说,印度比中国差40年,一点异议也没有。2015-1971=44年。
2、中国巨浪1潜射导弹,1982年试射成功,射程2500公里;印度K15海洋潜射导弹,射程750公里,2013年陆上发射成功。比中国至少也相差30年。
3、印度的固体火箭技术由于研制时间早、技术超过中国,再加上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也给印度提供了相关技术,所以印度导弹技术正在收窄。
4、在弹道导弹方面,够用就行,多少年的差距没有意义。美国把最先进的和平卫士弹道导弹退役了,老旧的民兵3导弹依然服役。
9. 印度火箭和中国火箭谁更先进
印度的PSLV火箭可以将近1.3吨物体送入SSO轨道(太阳同步轨道,700km+),而中国最大轨道输送能力的长征2号F火箭,为近地轨道(LEO,400km-)9.2吨。长征3号B火箭地球转移轨道(GTO)5.5吨(36400km+)。将于2014年首发的长征5号可以将25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LEO,400km-)。
不是一个等级。。
10. 印度航天
印度航天工业是一个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下的航天机构的缩影,通过获得精密的箭载仪器设备、火箭发动机等核心装备来弥补其自主航天工业、航天工艺上的不足。
航天技术包括:制造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运载火箭,印度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还相当有限,目前尚不具备发射超大载荷的能力。其最先进的运载火箭在其他国家提供发动机和精密仪器的情况下也落后中国10年以上。
看一则新闻:
作者:nealyan 提交日期:2004-10-4 12:54:00 访问:97399 回复:1573
印度总统卡拉姆2日在南部城市金奈表示,印度将在2007年将一艘飞船送入月球轨道,将用于研究月球地形以及结构的用途。卡拉姆称,印度目前早已具备向地球轨道发射卫星的能力。
印度人喜欢计划,却不务实。
最让我讨厌的是他们简直自恋到极点。
LCA战机大家都知道几乎是万国联合制造的。
而我们的歼十除了发动机以外全部国产。
可是印度人竟说我们的歼十是靠别国,他们的LCA是完全国产。
就跟"印度的成绩是双倍的,因为丝毫没有依靠外国技术。我们的月球探测器实际上是唯一纯粹由亚洲研发的探测器,因为日本和中国拥有国际支持,并且能向其他国家购买材料,但是印度仅仅利用独有技术和较少的资金开展一切工作” 这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觉得印度的航天技术落后我国有15年,如果加上制造工艺(他们的制造业相当差,很多好点的零件只能设计出来却造不出来),相差20年。